中文系应该如何读书?

应该有所专攻呢还是广泛的阅读呢?
提到的作品

[作品]牡丹亭

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同他有姻缘之分,从此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才貌端妍,从师陈最良读书。她由《诗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

汤显祖

[作品]宋诗选注

本书是大学生必读丛书中的一册,书中以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书目为依据,收录了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 本书具有很强的经典性及学术性,该书不仅是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从事专业学习和学...

钱钟书选注

[作品]古诗源

《古诗源》是清人沈德潜所编的一部唐以前的历代诗歌选集。这部书选辑了先秦至隋各个时代的诗歌,共七百馀首,分十四卷。这是一部带资料性的选本,收录作品较为广泛,唐以前的一些著名诗篇(除《诗经》、《楚辞》外)...

沈德潜

[作品]西厢记

《西厢记》是我国古代爱情剧中久享盛誉的作品。 作者王实甫,名信德,大都(今北京)人,生平不详,约是由金入元时期的杰出戏曲大家。所著杂怖十三种,大多散佚,除《西厢记》外,尚存有《丽堂春》?恢旨啊盾饺赝...

王实甫

[作品]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思想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辫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集腋成裘,最终在战国初年...

[作品]庄子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庄周

[作品]宋诗选

《宋诗选》内容简介: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高度繁荣的时代,宋诗取得的高度成就,就是这一文化空前繁荣的表征之一。宋人对自己创造的文化,有高度的自信。朱熹有言:“国朝文明之盛,前世莫及。”(《楚辞后语》卷六苏...

张鸣 选注

[作品]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文学巨著,它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颠峰之作,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

曹雪芹

[作品]唐诗三百首

清朝无锡人孙洙(别号蘅塘退士)和夫人徐兰英编选的《唐诗三百首》是数以千计的唐诗选集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选本,至今仍是最受读者欢迎的学习唐诗的基础读物。 《唐诗三百首》自编成以来,屡刻每有增补,此...

顾青注

[作品]诗经

(风雅颂三卷册,全彩插图)

骆玉明 解注

[作品]孟子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作品]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是清康熙年间吴乘权、吴大职编选的一部古文读本,凡十二卷,收录自先秦至明末的散文二百二十二篇,每篇都有注释和评论。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观看乐舞《韶�》时,以为尽善尽美...

吴楚材

[作品]楚辞

《楚辞》主要在精、全、注、装四个方面做了工作。 精,指精选古代诗文选本中最为优秀者予以推出。不仅注重编选者、编选思路的权威性,也注重流传的广泛性,使之具有真正的收藏价值。 全,指尽量全面地反映古代诗文...

黄凤显

[作品]唐宋词选释

这个选本是提供古典文学研究工作者作为参考用的,因此,这里想略谈我对於词的发展的看 法和唐宋词中一些具体的情况,即作为这个选本的说明。 有两个论点,过去在词坛上广泛地流传着,虽也反映了若干实...

俞平伯

[作品]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撰述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已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教育部重点教材。这部近60万字的现代文学史著作,既注意吸收前人关于作家、作品和文体研究的成果,又克服了以往文学史的...

钱理群

[作品]唐诗选

《唐诗选》(精)汇集了其堪称精华的五百首唐诗,以供广大读者欣赏研究

马茂元选注

[作品]中国现代文学史

本书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系列中的一册,讲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史。全书共分上下二篇,系统全面地介绍了1917年—1949年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在其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代表性作家及作品。本书以全景展示...

程光炜

[作品]天下才子必读书

经典必读文库。 本书收有金圣叹批《左传》、《国语》、《战国策》、秦文、西汉文、东汉文、晋文、唐文、宋文等15卷。从选文的数量来看,做到了繁简适中。从选文的范围来看,做到了选录重点作家的作品与选录一般作...

金圣叹

[作品]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修订本4)》是《中国文学史》中的一册,《中国文学史》是一九六一年四月高等院校文科教材编选计划会议上确定编写的一部史文系的教材,它参考了当时参加编写的部分高等院校教学和科研的成就,于一九六...

游国恩

[作品]文选

萧统《文选》(上下)能在众多的选本书独存至今,并非纯属幸运,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它本身经得起历史的大浪淘沙。它至少有两点是引人注目的:第一,它选编的角度新颖,体现了当时进步的文学观念;第二,它所编的多为名...

萧统

[作品]中国文学简史

《简史》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主潮的把握,对于文学主潮更迭的观察与描述,对文学的创造性的认识,对文学创作奥秘的探索,对古代诗歌体裁形式史与文学语言发展史的深入研究等等,都与林先生“心在创作”的研究文学史的趣...

林庚

[作品]唐宋名家词选

本书选录自唐迄宋94个著名作者的707首词,入选的作家和作品,思想倾向,风格特点和艺术造诣,都具有其代表性,特别是对于词的声律,编选者特别作了标注,可以帮助读者初步了解词这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也可供古典...

龙榆生

[作品]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对于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历史分期,按照以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中心,结合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和文学创作发展状况的原则,分为五个时期:一,先秦——萌芽产生期;二、汉魏六朝...

张少康

[作品]中国古代文学

本书第一篇目的编写,内容主要是: (1)作品的时代背景或出处,作者简介,作品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 (2)作品正文。 (3)注释。 (4)译文以及赏析文字。 (5)相关趣闻典故和妙语佳句的讲用。 (6...

王庆云

[作品]唐诗别裁集

唐诗选集。清代沈德潜编选。共20卷,选有作家270余人,诗作1900余首,分体编排。因杜甫《戏为六绝句》中有“别裁伪体亲风雅”语,故名“别裁”。 此书为旧时较有影响的唐诗选本。清代王士□倡导神韵说...

沈德潜

[作品]冬天里的春天

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长篇小说奖,是中国文学界最高荣誉奖之一。李国文(1930— ),当代著名作家。1981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 1982年获首屆茅盾...

李国文

最新跟帖
TequieroBB

TequieroBB

找中文系老师开的书单读,都是科班了,要读就读专业一点的书籍。

网上流传过很多有名的书单,如莫砺锋老师的书单、蒋寅老师的书单、严锋老师的书单,在本篇文章最后的阅读书目里可以找到。网上还有很多书单,用心找各个学校的,总能找到。


这里我选取了一份北大中文系本科阅读书目,供大家参考。

中国古代文学

教材: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林庚《中国文学简史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上下册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北大中文系编,中华书局。

作品:《古文观止》《天下才子必读书》《论语》《孟子》《庄子》《文选》《六朝文絜》《文选》《诗经》《楚辞》《古诗源》《唐诗别裁集》《唐诗三百首》马茂元《唐诗选》俞平伯《唐宋词选释》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钱钟书《宋诗选注》张鸣《宋诗选》汪辟疆《唐人小说》程毅中宋元小说话本集《西厢记》《牡丹亭

中国文学批评史

教材: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

郭绍虞历代文论选

像毛诗序、文赋、文心雕龙、诗品序、沧浪诗话等经典文献,不怕熟读成诵。

中国现代文学

教材:钱理群温儒敏 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文学史: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唐弢严家炎:《中国现代文学史》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研究著作: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心灵的探寻》 1948天地玄黄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这

钱理群黄子平 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 漫说文化

李欧梵:《上海摩登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

陈平原王德威: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

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

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

金介甫:《沈从文传

作品:鲁迅《呐喊》、《彷徨》、《野草

郁达夫《郁达夫小说选

废名《

沈从文《边城》、《湘行散记

巴金《

茅盾《子夜

曹禺《北京人

老舍《骆驼祥子

蓝棣之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现代派诗选

何其芳《画梦录

艾青《艾青诗选

萧红呼兰河传

冯至《山水》、《伍子胥

穆旦穆旦诗全编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钱钟书《围城

张爱玲《传奇》、《流言

周作人、冰心、丰子恺、梁遇春、朱自清等人的散文

中国当代文学史

教材: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

参考书目:洪子诚:《问题与方法

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抗争宿命之路》50—70年代文学经典再解读

陈晓明:《无边的挑战》《表意的焦虑

张颐武:《在边缘处追索》《大转型》(与谢冕合著)

曹文轩: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

韩毓海:《锁链上的花环

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

贺桂梅:《人文学的想象力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

戴锦华:《隐形书写

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

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

旷新年:《写在当代文学边上

现代汉语

参考书目:北大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商务出版社

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

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古代汉语

参考书目:郭锡良等,《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

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王力(主编),《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最好使用增订过的最新版本)

语言学概论

参考书目:胡明扬、贺阳、沈阳、《语言学概论》(语音、词汇)语文出版社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徐通锵,《基础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化

参考书: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吴小如《中国文化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

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江苏教育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有插图本)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古代典籍概要

金开诚、葛兆光《古诗文要籍叙录》,中华书局(原名《历代诗文要籍详解》,北京出版社)

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举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十三经说略、二十五史说略,北京燕山出版社

吕思勉《经子解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柴德赓《史籍举要》,北京出版社

王树民《史部要籍解题》,中华书局

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讲》,鹭江出版社

陈高华等《中国古代史史料学》,天津古籍出版社

安作璋《中国古代史史料学》,福建人民

文字学

教材: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

参考书: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

陈梦家《中国文字学》,中华书局

杨树达中国文字学概要+文字形义学,上海古籍出版社

胡朴安《中国文字学史》,商务印书馆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音韵学

教材: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唐作藩《汉语音韵学常识》,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力《汉语音韵》,中华书局

耿振声《音韵通讲》,河北教育出版社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

宋本广韵+永禄本韵镜,江苏教育出版社(做作业必备)

丁声树、李荣《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中华书局(做作业必备)

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珍华、周长楫《汉字古今音表》,中华书局

余廼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辞书出版社

张世禄《中国音韵学史》,商务印书馆

训诂学

董洪利《古籍的阐释》,辽宁教育出版社

洪诚《训诂学》,江苏古籍出版社

陆宗达《训诂简论》,北京出版社

陆宗达、王宁《训诂与训诂学》,山西教育出版社

郭在贻《训诂学》,中华书局

齐佩瑢《训诂学概论》,中华书局

赵振铎训诂学纲要,巴蜀书社

胡朴安《中国训诂学史》,商务印书馆

汉小学四种》,巴蜀书社

王引之《经传释词》,江苏古籍出版社

俞樾等《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中华书局

目录学

教材:高路明《古籍目录与中国古代学术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

参考书: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中华书局

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李致忠《三目类序释评》,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目录编,齐鲁书社

来新夏《古典目录学浅说》,中华书局

王欣夫《文献学讲义》(又名《王欣夫说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

张之洞、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上海古籍出版社

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张舜徽广校雠略+汉书艺文志通释,湖北教育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

张舜徽《四库提要叙讲疏》,云南人民出版社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中华书局

校勘学

教材: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陈垣《校勘学释例》,中华书局

陈垣《史讳举例》,中华书局

王叔岷斠雠学,中华书局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校勘编,齐鲁书社

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中华书局、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王念孙《读书杂志》,江苏古籍出版社

王引之《经义述闻》,江苏古籍出版社

张元济《校史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

古籍点校疑误汇录》,中华书局

文献学史

教材: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

刘师培《经学教科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马宗霍《中国经学史》,商务印书馆

本田成之《中国经学史》,上海书店

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商务印书馆

吴承仕经典释文序录疏证,中华书局

叶瑛《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概论》,天津古籍出版社

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

西方文学理论史

教材:董学文主编:《西方文学理论史

参考书目: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8卷)

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拉曼·赛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

胡经之:西方文学理论名著教程

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

以及大量西方(文学)理论原著,从柏拉图往下,直到福柯、德里达等。

文学原理

教材: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

参考书目: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

以及西方文学理论史部分参考书目,还有小说理论著作,如: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

纳博科夫:《文学讲稿

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

卡尔维诺千年文学备忘录

安伯托·艾柯优游小说林

张大春:《小说稗类

曹文轩:《小说门

西方文学史

教材:喻天舒:《西方文学概观

参考书目:罗德·W·霍尔顿、文森特·F·霍普尔:欧洲文学的背景

李赋宁:《欧洲文学史》(三卷)

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

以及西方文学理论史部分参考书目

张旭东:《批评的踪迹

黄子平:革命·历史·小说(大陆的《“灰阑”中的叙述》是删节版)

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

东方文学史

教材:郁龙余:《东方文学史

参考书目:季羡林:《简明东方文学史》栾文华:东方现代文学史季羡林、刘安武:《东方文学史》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

satsuki_jin

satsuki_jin

以下是得到李倩老师关于读中文系的一些建议

读中文系的三个误解

所以接下来我会跟大家聊聊说大家关于中文系的几个误解。

第一个误解就是你们读中文系特别轻松,那是,读中文系大家一想说你这个系专职看小说啊,这事多轻松,随便看,考试嘛,很容易就过了。

我想跟你说的是,中文系绝不是看小说这么简单,大家就算是想象中的那个叫读小说的领域,可能会定义在比如说文学史这样一个课程上。如果你读了中文系的话,你会基本上本科的必修课里会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学。

这门课程会涉及到大量的阅读,因为中国是一个如此悠久的国家,我们有漫长的文字记载的历史,我们有非常长的书面文学的历史,所以一部中国文学史可能一直要追到《诗经》甚至它之前的时代,一路到今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这是漫长的几千年的旅程。

我自己的专业是语言学,其实就算你不读语言学专业,现在中文系本科里一定会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这三门基础课,所以这是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这部分也是一个中文系学生非常扎实要打下底子的课程。所以中文系一点都没有那么好读。

前两天我们的转述师怀沙问我,他说为什么你选语言学专业?我只回答了一个字,难。

因为我觉得语言学是更高势能的专业,所以我们这个专业不仅会学到跟文学相关的课程,大量的语言学课程,甚至还涉及到声学、社会学、人类学,包括我自己的专业,还要出去做田野调查的这么一个领域。

所以中文系一点都没有那么好读,中文系一点都不轻松。

第二个问题可能很多人觉得中文系没有用。很多人都觉得中国人嘛,谁不会说中国话?中文还有什么可读的?中文系的用处大了去了。我刚才分享我的职业经历,所有的这些职业经历你会看到说,我不断地变换,不管是我工作的内容也好,我的工作方式,包括不管是在新的媒体还是旧的媒体,这个都在变化。

但是始终贯穿其中,一直没有改变的是什么呢?是我想我在中文系培养出了非常强的阅读能力和形成了写作的习惯。

我可能在最近三年的工作当中,基本上每年我过手要做编辑的稿子,我想每年都超过100万字,这不是我阅读随便浏览的,是每一个字我都要认真看,我做内容编辑的稿子超过100万字。

这么大的工作量其实它要求一个人必须有非常强的阅读和从阅读当中理解别人、迅速抓到核心的内容这么一个能力,而这个能力是我在多年的中文系的训练当中养成的。

以及还有一个就是写作的习惯。小的时候你觉得你读中文系,你抱着一个所谓的文学梦进来的,但不是所有的中文系的人都能养成一个我每天写多少字的习惯。

我敢说的是,我从大概之前可能不是那么恒定,但是我从2009年开始,因为现在有了互联网,有了明确的记录了,从2009年开始,我几乎毫无间断,平均每天至少写超过200字的原创文字。

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功夫,这个功夫到达一定的程度之后,不管是改一篇稿子,还是自己要做表达的时候,这个时间就会缩短,就会变得非常快。

所以,我想中文系有没有用?中文系有什么样的用?其实只要在今天这个社会,你有非常好的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你的未来是会非常广阔的。

就像我说我当年读中文系的时候,哪知道还会有得到这样一个工作?但是今天我非常热爱我的工作,我在这个工作当中获得了无穷的知识的乐趣,而且这个知识的乐趣绝不仅仅限于大家想象的中文系那么窄的那个部分,而是我既可以是读到很多历史的、政治的、各种各样的课程,我同时也会服务包括概率论、算法这样的非常硬核的偏工科的内容。

大家也知道,我是吴军老师的吴军·阅读与写作课的主编,这是我把我的专业和我多年的积累实践能够应用在这个课程上,服务好我们的用户特别大的一个,我觉得积累了这么多,今天可以放在这个课上,我是特别开心的。

说到中文系的第三个大家的误解,觉得中文系的人清高。清高呢,可能是说得比较客气的一种说法,说得不太客气的,就是你们不食人间烟火,你们跟现实社会没有连接、没有关系。

这话不用多说了,看我这个人,我相信我在公司里头是一个很多同事愿意跟我一起玩,有什么事愿意找我商量的人。包括前些日子,我组织公司四周年的一个团建活动,我拉到的同事。我自己都没有料到,包括三个后端的工程师。

我想这是读中文系的魅力,这个魅力并不是说我个人的魅力在这里,而很大程度上中文系,我们读中文,读这么多的文学作品,它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提升人的同理心的。

每个人我们自己只能活一辈子,经常我有年轻的同事问我说,厨娘,你比我年龄大那么多,我不可能像你认识那么多人,有那么多的工作经历。我怎么能提升自己的同理心呢?

我都会建议说,可能你看看小说,你从别人的小说当中,那不就是他模拟了好多人的人生吗?

你从看别人的人生,你就能提升自己,就像模仿你自己也活了十几辈子一样。通过这样的方式,其实是因为你在中文系的浸润当中,你就有了理解别人的能力,同理心的成长,我相信在今天的不管是商业社会,还是你日常的待人接物,包括你处理家庭关系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能力。

读中文系的好处

所以关于中文系的三个误解,我这里做一个大概的解释。刚才讲的都是误解,读中文系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个好处就是我刚才说的,中文系提供无限的可能,它培养一个开放的自我。

我还要再强调的是第二点,你是一个中国人,你生活在中国的话,它提供的是一个你跟中国的文化母体产生最广泛的连接的这么一种可能性。

刚才说了,中国是一个有5000年历史的国家,我们有漫长的文字记载的历史,我们也因此产生了大量的文化符号。这些符号有些就是在书面语当中的人,有些人懂,有些人不懂。但是今天随着中国的整个在国际地位的提升,包括民族自信的增强,我们的文化母体对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我想大家在今天都已经会非常清楚了。

这不光是意味着你的民族自信心的问题,可能未来的很多生意、很多创意、很多想法都要从这个根深叶茂的大树上生长出来,中文系是一条足够宽的河和足够长的路。

我们有古典学一路发展到语言学,包括在西方的现代科学的学科体系当中生长起来的这样一个学问。包括文学也是一样的,我们有非常悠久历史的文学传统,但是今天如果研究文学史,也一样需要回应到现代的文学研究思潮当中去。

所以这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路足够长,河足够宽的领域。你在这个领域里,你可能会深挖,挖到一个你感兴趣的点,你可以做学者,做研究者,你也可以不深挖,你泛泛的浏览,然后你给自己形成一个广阔的底盘。

你因为做了一个开放的自我,等于说你有无数个插口,你可以更轻松地接入到未来我们根本不知道的可能会来到的那些职业的机会上去。

所以我非常实在地跟大家讲的是中文系对个人有什么样的好处。

最后还要多说一点点的,我个人觉得读中文系是一个能让人的生活幸福感更加提高的这么一个专业。

我看过一个美国的调查,美国有英文系,英文系的学生平均收入可能比中位数稍微低一点点,但是他们同时调查过英文系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比平均的专业的学生高很多,甚至是能够排在前五名的。

反正我用自己的生活实践证明了读中文系的人,我自己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还蛮高的,我相信这是因为读中文培养了我的审美能力和感受能力。

怎么读好中文系?

说到现在,可能想给一些想要读中文系,可能对中文系有一些想法的同学支个招,就叫怎么读好中文系?

中文系说实在的,你要说好读轻松,可能也挺容易混出毕业证,但是真正读出一个高手,咱们就说点实际的,进入大学该干什么?我给大家几个建议。

第一个就是重视文学史。你爱读小说、爱读诗歌是一个读法,但是中文系提供一整套的关于中国整个文学史,从古代到现当代的这一套教育,是帮助你建立一个关于中国文学的整个架构的俯瞰。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逻辑和理性分析的这么一个学术传统,所以要重视文学史的课程,而不仅仅是沉浸在你爱的某一个作家或者某一部作品里头。

第二是尽量多读古书。因为也没有别的,就是古书更难嘛。你能通到先秦,把诸子百家读下来,把史记,把后面的这些东西读下来,你往后看,不管是近代的宋元话本、明清小说很容易,但是你说我只对明清感兴趣,不往前呢?你没有做好这个训练,对不起,可能将来要补这个课就会变得很困难。

第三个建议,就是不要逃语言学的课程。可能很多上过中文系的人,都觉得我是怀着对文学的梦想来的,语言学的课程好枯燥,不爱学,能逃则逃。包括我当年身边的同学也是这样的,但是我给大家的建议,千万不要逃语言学的课程。

在中国,语言学大部分没有独立成系,但是在我看来,语言学是文科里面少有的高势能的专业课程,这些课程拿下来,对你的逻辑思维,包括你的梳理材料得出结论,包括你从事实到观点的推演,这些能力都会有特别大的帮助。所以建议千万不要逃语言学的课。

后面两点建议其实都跟写作有关,就是叫上了中文系,在周围的环境也好、怎么样也好,坚持写作。其实我知道像中山大学中文系就有一个特别好的传统,应该是入学第一年,要求每个人交一百篇小作文,或者叫读书笔记之类的东西,反正不管你写什么,一定要写一百篇,写够一定的量。

其实能够坚持自己每天输出写作,你只要坚持够一段的时间,有足够量的积累,就会达到质变。

最后是一个应运现在时代的变化,比如说以前我们写可能就是自己写日记,后来就开始给报纸杂志投稿。

现在报纸杂志录不录用你没关系,你自己可以开一个自媒体,为什么一定要注册一个自媒体的方式呢?

是你有了一个跟世界呼吸吐纳,你的文字出去,会有人给你反馈,甚至没有反馈也叫反馈。你会在不断的反馈当中,提升你自己的写作能力。

吃貨妞寶寶愛旅行

吃貨妞寶寶愛旅行

中文系应该如何读书?


谢谢您的邀请!这个问题要分3个方面来回答。


首先,老师在授课时就按照教学大纳要求安排了相关的读书目录。比如《中国当代文学》讲到相关作家时,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鲁迅、矛盾、巴金、朱自清等当代作家的相关著作或文章。在讲《中国古代文学》时,会相应要求阅读古代相关著作或诗人的篇章。这部分图书应该可以从学校的图书馆里借阅得到。


其次,作为中文系学生,除了课堂上老师要求之外,自己也应该找一些阅读的课外读物以增加知识量、扩宽视野。除了必读的古今中外名著,诺贝尔奖文学奖、世界各大洲、各国的各种文学得奖名著名篇,都应该有所涉猎。甚至一些不是获奖作品,也各有千秋,也应该抽时间阅读。


第三、根据我的经验,阅读时最好要做一些读书笔记。好处就是能够及时将自己阅读心得表述出来,便于以后记忆、整理,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这些读书笔记,如果能够与课堂上老师的讲授内容相比较,可能更有利于自己思维的拓展和提高,也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有时候,专家或者名人的说法,甚至课本上的说法,不一定就是完全正确的,或者自己认为可能还有别的说法、别的解释等等。这个时候,你的读书笔记,你的问题,就有可能变成一篇论文和创作灵感。如果再与同学探讨、争取老师的支持,完全可以创作观点独特、发人未见和好文章来。


当然,读书也是有讲究的。有的书,可以泛泛而读,有的则必须研读、精读,甚至读一遍不够,必须多读几遍,直到完全弄懂为止。比如《红楼梦》、《百年孤独》、《冬天里的春天》等,这里只是随意举几个例子,意思是有些书必须多看几遍才明白。古人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除了说读书要多之外,应该也有就其中某一本或某一篇读物要反复阅读的意思。


总之,中文系的学生,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并且涉猎面一定要广。没读过两、三百本书、背熟练背诵一、两百篇(首)唐诗宋词,应该不算太合格的中文系毕业的学生。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