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
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内容简介
包括《刘向歆父子年谱》,《两汉博士家法考》,《孔子与春秋》,《周官著作时代考》四篇文章,围绕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展开,以史实为依据,阐述论证作者在经学方面的新见解,旨在发现古人学术之真相。
热门摘录
《周官》非周公书,而莽、歆误信为利民之道在是。且莽此诸政(即五均六筦),汉武时均已有之。汉武虽意在增国库,而抑兼并,裁末业,则贾(谊)、晁(错)、董生(仲舒)皆言之。为汉武聚敛诸臣,亦隐借董生诸儒之论为自便。新莽之政,亦主抑兼并,裁末业,渊源晁、董。特以羞法汉武,遂专据《周官》。今谓刘歆凭空伪造《周官》以欺莽,而莽亦凭空信《周官》以召亡,此皆不明史实之言也。
刘向以中古文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尚书》经文,《酒诰》脱简一,《召诰》脱简二。率简二十五字者,脱亦二十五字;简二十二字者,脱亦二十二字。文字异者七百有余,脱字数十。此即刘歆所谓“校理旧文,以考学官所传,经或脱简”是也。此其异同,已较《易经》为甚。而尤要者,古文多得逸《书》十余篇,为博士《尚书》所无有,故在汉儒必郑重其事,特标以示异,曰“古文尚书”焉。凡经籍之特以“古文”名者惟此尔。此在两汉皆然,外此则诸经皆不闻特以“古文”称也。
大抵先秦学官有二:一曰史官,一曰博士官。史官自商周以来已有之,此乃贵族封建宗法时代王官之旧传,博士官则自战国始有,盖相应于平民社会自由学术之兴起。诸子百家既盛,乃始有博士官之创建。博士官与史官分立,即古者王官学与后世百家言对峙一象征也
《汉书艺文志》以六艺与诸子分类,六艺即古学,其先掌於史官(此义章学诚《文史》《校雠》两《通义》已言之),诸子则今学,所谓家人言是也。
汉家自有制度,奈何纯用周政,俗儒不达时宜,好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时议者率主毁武帝庙,盖元、成以来言礼制者,颇非孝武誇饰,亦一时学风然也。
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