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讳举例

作者:陈垣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6

顾文姬评分

5

433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史讳举例内容简介

避讳学是研究中国历史所不可缺少的知识,因为在辛亥革命前,遇当代帝王或所尊者之名时,必须回避。但各朝所讳不同,避讳方法也不一致,因此史书上常有因避讳而改易文字的地方,甚至改变姓名、官名、地名、书名、年号等。陈垣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和教育家,在宗教史、元史、历史文献等领域为中国史学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本书是陈先生在避讳学方面的一部总结性的著作,举了80多例,分析并说明了历代避讳的种类、所用的方法及其利用,以及与避讳有关的问题,言简意赅,学术水平很高,同时亦不失为一本较好的普及性读物。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晋王羲之子知名者五人:曰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献之。徽之子桢之,献之嗣子静之。祖孙父子,皆以‘之’为名,不以为嫌也。宋王弘子僧达,孙僧亮,僧衍,从子僧详、僧绛、僧虔,从孙僧祐,叔侄皆以‘僧’为名,不以为嫌也。

《礼记·曲礼》二名不偏讳。郑玄注:“偏,谓二名不一一讳也。孔子之母名徵在,言在不称徵,言徵不称在。”

祧者,遠祖之廟,遷主之所藏也。王制: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廟而七。除太祖為不祧之祖外,大抵七世以內則諱之,七世以上則親盡,遷其祖於祧,而致新主於廟,其已祧者則不諱也。

《挥尘前录》三云:“宋高宗中兴之初,蜀中有大族犯御嫌名,游宦参差不齐, 仓卒之间,各易其姓。仍其字更其音者句涛也;加金字者鉤光祖也;加丝字者絇纺也;加草字者苟諶也;改为勾者勾思也;增而为句龙者如渊也。繇(由)是析为数家,累世之后,将不复别(明辨,区分)。

自质帝以前,则引伏侯古今注说,各讳皆有一同义互训之字以相代,故史记恒山作常山。

避讳缺笔之例始于唐。唐以前刻石,字多别体,不能定何者为避讳。

八 前废帝 太祖五世孙 朗

东魏 九 孝静帝 孝文孙 善见

<<宋书武帝纪>>,于书诏策等,称刘裕名曰刘讳,而其间亦有称裕者。数行之中,忽讳忽裕,皆后人校改。又永初元年六月,书“立彭城公义隆为宜都王”,八月则书“荆州刺史宜都王讳进号镇西将军”。义隆,文帝也。忽称义隆,忽称讳,亦后人校改。

《唐律·职制篇》:“诸府号官称犯祖父名,而冒荣居之者,徒一年。”

《晋书·载记》,刘渊称刘元海,石虎称石季龙,皆避唐讳称其字。

文彦博本姓敬,其曾大父避石晋讳,更姓文,至汉复姓敬。入宋,其大父避翼祖讳,又更姓文。

(王)懿字仲德,(王)叡字元德,兄弟名犯晋宣元二帝讳,并以字称。

薯蓣因唐代宗名豫,避讳改名为薯药;又因宋英宗讳曙,改为山药。

《三国·魏志》:“甘露五年五月,北迎常道乡公璜嗣明帝后。六月太后诏日:古者人君之为名字,难犯而易讳,今常道乡公讳字甚难避,其朝臣博议改易列奏。”遂改名奂。此皆避物名而改名者。

《隋书·经籍志》:“《史记音义》十二卷,宋中散大夫徐野民撰。”野民即徐广,避隋讳称其字,后又避唐讳,称为徐野人。

杨树达日:“柳宗元有弟名宗玄,见柳著《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若如清讳,玄改为元,则二人同名矣。”今考《全唐文》乃作宗圆,粤雅堂本《韩柳年谱》则作宗糸。盖一则以玄不可作元,而改为圆;一则因玄写作 ???? ,而刻本又误为糸也。

《册府元龟·帝王部·名讳门》:“唐穆宗讳(同于真宗)初名宥,元和七年,立为皇太子,始更之。十五年即位,改尝岳为镇岳,尝州为镇州,定州尝阳县为曲阳县,尝王房子孙为泜王房。” 按《册府》成于宋人,同于真宗者,讳恒也。因是之故,恒岳、恒州、恒阳、恒王房,恒字均写为常。《册府》刻于明末,避明光宗讳常洛,又改常为尝。此本欲叙述唐人避讳改地名,乃先避宋讳,又避明讳,而后避唐讳。甚矣古书之难读也!

史讳举例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