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著名最经典的外国文学剧本当属《百万英镑》了。足够深入人心,可能场景没那么火爆,不过懂得欣赏的人会知道逼格有多高。
外国文学名著
蛟川后人
1 从2种的抒情原则来看,西方古典主义的抒情原则为:理性是古典主义抒情原则的灵魂,它既强调“古典”有崇尚“理性”,理性对于情感具有绝对的有限性。认为人类不仅有情感,更有理性。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但是要由尺度,并非一味的宣泄感情。它需要理性、意识的参与和评判。要“言有序”,即井然有序的表现情感。西方古典主义抒情文学的“抒情”不是即兴式的有感而发,而是要超越原始的情感状态,重新给予对象以认识、体验、评价。它有别于西方浪漫主义抒情原则。这一点,与中国传统的古典主义抒情原则如出一辙,也就是说都是属于“发乎情,止乎礼义”、“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
2 从2者的抒情传统来看,中国的文学传统是以抒情文学为主导的传统,即“诗”的出现;而西方文学传统则是以戏剧文学、叙事文学为主导的传统。举个例子,莎士比亚被西方人称为诗人,并不是因为他写了100多首十四行诗,而是因为他写了很多著名的戏剧。而换在中国,关汉卿、马致远的戏剧再成功,他们也不可能被称为诗人。
总的来说,西方文学传统起源于古希腊的悲剧,中国文学传统起源于先秦的抒情歌谣。西方的文学成就是以戏剧为标准的,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是以诗歌为标准。
我笼统的写了2点,因为这牵扯到很多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的问题。
白菜cd
美国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揭露战争的罪恶,开创了“黑色幽默”式的战争小说。
美国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中篇小说,绝对推荐),写了一头狗(巴克)在北极拉雪橇的故事,文明的人类把一头狗逼入狼群的故事。
shining晗妞
诗歌一定不能错过泰戈尔的小说我自己比较偏爱欧亨利的短篇,长篇小说我建议您看.戏剧说实在的还是莎士比亚比较有看头.
泰戈尔的诗文字很美,有郑振铎和冰心的译本.他的诗歌常能给人以全新的视角看待世界,充满了温和\明丽,如果内心不平静看看它会得到很多启发.
欧亨利的小说以奇特出乎人想象的结尾著称.都很感人.其实他本人就是一个传奇人物,为了女儿开始写作赚稿费.
雨果的也有一个温情的故事构架,虽然带有悲剧性,但也是宣扬爱与责任的长篇.
虽然莎士比亚诗歌被人谈得太多的剧作家,但他的台词还是能给人思考的空间,有时他讨论人生\女人的言论还非常精辟.
林杉的私人生活
我也挺喜欢那些写的精彩的玄幻小说。
从阅读上来讲,在创新性、流畅性、故事性等方面不少玄幻小说都做的挺不错,阅读时让人觉得有兴趣、有新意。而传统小说往往比较枯燥,写作特点限制了想象力的发挥。
从内容上讲,玄幻小说更加浅显易懂,同时更加贴近网络,贴近实时的读者。不乏国内流行的实时网络热点和关键词。
其实,个人觉得不应该拿玄幻小说和传统文学作比较,两者侧重点甚至本质都不一样。一个是寄托于文字的娱乐方式,一个是精神文化的沉淀。最直观的区别就是思想深度或者说写作目的不同,它们可以使用类似的情节、写作手法、艺术方式,但是玄幻小说一般仅是为了更生动地讲述一个故事,而传统文学往往是借助故事来表达情感。
现在的玄幻小说同轻小说一样严格来看应该归属于ACG文化,越来越多著名的玄幻小说被改编成漫画和动漫。我们也往往把听音乐、看动漫、玩游戏和看小说归为一类,这本就是默认了其娱乐性。中国玄幻小说同日本动漫一样是一种新兴独特的文化形式,它目前正处于发展的黄金阶段,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但是由于写作门槛低,发布方便等原因,网络小说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作者为博眼球也会加入一些敏感的内容。因此加强监管,杜绝平庸化、低俗化,提高小说质量也是各大平台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陌无痕
plum910
王小波的青铜时代,黄金时代,沉默的大多数。王朔的也可以看看,痞子气十足。外国可以看看了不起的盖茨比。奇幻点的可以看看魔戒,或者魔兽世界的官方小说。中国的必读金庸古龙
rosychild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
1、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桥边的老人——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冰山理论”
美国大诗人弗罗斯特在海明威用猎枪自杀的次日作了恰如其分的描述:“他坚韧,不吝惜人生;他坚韧,不吝惜自己。……值得我们庆幸的是,他给了自己足够的时间显示了他的伟大。他的风格主宰了我们讲述长长短短的故事的方法。我依然记得我想对碰上的每一个人大声朗诵杀人者的那股痴迷劲。他是我将永远怀念的朋友。举国上下沉浸在哀痛之中。”
海明威早期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50年代后,他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
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长篇:《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乞力马扎罗的雪》
短篇:《白象似的群山》
中篇:《老人与海》
2、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佳女作家”。
《墙上的斑点》——意识流短篇小说
主要著作有:风格独特的长篇意识流小说达洛威夫人、《到灯塔去》和《海浪》等。
意识流代表作家、作品:(法)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英)乔伊斯《尤利西斯》和伍尔夫;(美)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补充:
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主要作品为剧本37部,悲剧有《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合称“四大悲剧”)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喜剧有《威尼斯商人》,马克思称之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3、维克多.雨果——19世纪法国伟大作家,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代表。
炮兽——浪漫主义长篇《九三年》节选
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以上称人道主义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
补充:
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主要作品为《人间喜剧》百科全书(包括《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是世界文学中规模最宏伟的创作之一,也是人类思维劳动最辉煌的成果之一,马克思称它“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4 蒲宁
安东诺夫卡苹果 现实主义短篇小说 【俄】蒲宁,获1933诺贝尔文学奖
长篇:《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被高尔基誉为“当代优秀的文体家”。1933年,“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蒲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5、马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无产阶级伟大作家。
丹柯——浪漫主义象征性寓言体短篇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
伊则吉尔老婆子是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代表作。
主要作品: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散文诗《海燕》等。列宁称他“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代表”,称《母亲》是部“非常及时的书”。
6保罗·戈埃罗巴西作家,被认为是继马尔克斯之后最受世人欢迎的拉美作家。他的被誉为当代经典的《炼金术士》又名为《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评论家把这本书誉作是一部影响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美国出版的英文版封面介绍文字称:“能够彻底改变一个人一生的书籍,或许几十年才出现一本,您所面对的正是这样的一本书。”美国图书馆协会将该书推荐为“青少年最佳读物”。法国文化部部长将保罗・戈埃罗称为“数百万读者心中的炼金术士”。
此后,保罗・戈埃罗又陆续出版了笼头、主神的使女们《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第五座山、光明斗士手册和《韦罗妮卡决定去死》等多部作品,每部作品都风靡一时,使保罗・戈埃罗成为当今巴西拥有读者最多的一位作家。
7、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罗斯文学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
娜塔莎——长篇《战争与和平》节选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主要有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长篇小说《复活》、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他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
补充:
普希金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诗人。“俄罗斯文学之父(始祖)”;其作品被称为“俄罗斯生活百科全书”;主要作品为抒情诗《自由颂》、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
屠洛涅夫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罗亭》《父与子》《贵族之家》,散文故事集《猎人笔记》描写农奴的悲惨生活,抨击农奴制度,被誉为“一部点燃火种的书”。《父与子》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
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套中人》,中篇小说第六病室,剧本《海鸥》万尼亚舅舅。他是俄罗斯唯一以短篇小说创作登上世界文坛高峰的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
果戈里19世纪俄国最优秀的讽刺作家,《钦差大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死魂灵》吝啬鬼形象(四大吝啬鬼形象之一)。
奥斯特洛夫斯基:20 世纪前苏联作家,代表作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8、泰戈尔 ——19-20世纪印度伟大诗人
《素芭》——现实主义短篇小说
中篇《四个人》
短篇《还债》、弃绝、《素芭》、人是活着,还是死了?、摩诃摩耶、太阳与乌云。
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亚洲第一人。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9、志贺直哉
清兵卫与葫芦——现实主义短篇小说——【日本】志贺直哉
志贺直哉(1883-1971年),日本著名小说家,被日本评论家誉为“小说之神”。1904年发表处女作菜花与少女。1910年,与有岛武郎、有岛生马等共同创办《白桦》杂志,围绕于这个刊物的一些年轻作家与美术家,对当时主张纯客观主义的自然主义文艺思潮不满,要求肯定积极的人性,主张尊重个性,发挥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文学,形成“白桦”一派。志贺直哉为“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 “白桦”派成为日本现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流派。
10.海因利希·伯尔
在桥边——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德国】海因利希·伯尔,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有正点到达(德国“废墟文学”的代表作)、《小丑之见》(德国“不顺从文学”的重要作品)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等。1971年发表的与一位女士的合影(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是其全部创作的结晶,获次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11伊塔洛·卡尔维诺(1923-1985)是意大利当代最具世界影响的作家之一。
牲畜林——现实主义短篇小说——【意大利】卡尔维诺
是当代欧洲文学大师之一。他的父母都是侨居拉丁美洲的意大利人。卡尔维诺生于古巴,2岁时回到意大利,后毕业于都灵大学文学系。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抵抗运动,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通向蜘蛛巢的小径》就是根据这段经历写成的。不久这部作品得了奖,他就此步入文坛。卡尔维诺当过新闻记者,后来从事儿童文学编辑工作。他的主要作品有:《一个分成两半的子爵》、阿根廷蚂蚁、《不存在的骑士》等等。他的作品独具一格,擅长用童话的方式来写小说。所以他的小说也可以说是童话。除了写小说,卡尔维诺还像德国的格林兄弟一样,收集编写民间故事。卡尔维诺走遍意大利,付出了两年时间的辛勤劳动,终于编写出一部《意大利童话》,这部《意大利童话》可以和安徒生、格林兄弟的童话媲美。
12斯特林堡
半张纸——短篇小说——【瑞典】斯特林堡
斯特林堡是瑞典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被誉为“瑞典第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他的作品在瑞典国内被视为宝贵的民族遗产,在其它国家也受到不少人的推崇。斯特林堡是瑞典自然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欧洲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先驱。代表作有戏剧到大马士革去小说《红房子》等,他还曾创作了瑞典文学史上优秀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女仆的儿子》(4卷),以描写群岛风光而著名的中篇小说海姆斯岛上的居民,被认为是“欧洲自然主义剧作的典范”的《朱丽小姐》和债主,以及中篇小说在海边等。
13艾萨克.什维斯.辛格,197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山羊兹拉特》——现实主义短篇小说——【美】艾萨克.什维斯.辛格
艾萨克·什维斯·辛格,美国著名犹太作家,1904年,辛格生于当时在沙俄统治下的波兰。1935年,辛格追随哥哥来到美国。辛格在美国以当编辑和写作为生,1943年他加入了美国国籍。辛格一生出版了九部长篇小说、十部短篇小说集、两部剧本、十六本儿童故事集。曾先后两次荣获美国图书奖,其中一次是奖给他的儿童文学创作的。辛格被称为当代最会讲故事的作家。197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91年,辛格去世。
主要作品:
n 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
n 因为他有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普遍处境。
14加西亚.马尔克斯,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礼拜二午睡时刻》——魔幻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马尔克斯作品的主要特色是幻想与现实的巧妙结合,以此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审视人生和世界。这种把现实与幻景溶为一体的创作方法,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
马尔卡斯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代表作《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家长的没落《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中篇小说《枯枝败叶》《恶时辰》等,短篇小说集蓝宝石般的眼睛格兰德大妈的葬礼等,电影文学剧本《绑架》等。
15博尔赫斯
《沙之书》——魔幻现实主义短篇小说——【阿根廷】博尔赫斯,20世纪短篇
小说大师
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兼翻译家,被称为是“影响欧美文学的第一位拉丁美洲作家”。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有英国血统的律师家庭。1950年至1953年间任阿根廷作家协会主席。1955年任国立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哲学文学系教授。1950年获阿根廷国家文学奖,1961年获西班牙的福门托奖,1979年获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奖。
成名作:《小径分岔的花园》(短篇小说)。小说特色:叙述干净利落,文字精炼,构思奇特,结构精巧,小说情节常在东方异国情调的背景中展开,荒诞离奇且充满幻想,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
重要作品有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面前的月亮圣马丁牌练习簿阴影颂《老虎的金黄》《深沉的玫瑰》,短篇小说集《恶棍列传》《小径分岔的花园》《阿莱夫》死亡与罗盘布罗迫埃的报告等。还译有卡夫卡、福克纳等人的作品。
16弗兰茨·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
骑桶者——荒诞派短篇小说——【奥地利】弗兰茨.卡夫卡,现代派文学的鼻祖。长篇:《城堡》《审判》;短篇:《变形记》。
1904年(21岁)开始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进行写作,他不以发表、成名为目的,只是想用写作来解除内心的苦闷。主要作品为三部长篇小说《城堡》《审判》《美国》和短篇小说《变形记》《判决》地洞饥饿的艺术家等,且生前大多未发表,卡夫卡被共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奠基人),是欧洲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
卡夫卡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成为席卷欧洲的“现代人的困惑”的集中体现,并在欧洲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卡夫卡热”。
《变形记》通过写小职员格里高尔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
《城堡》写土地丈量员K在象征神秘权力或无形枷锁统治的城堡面前欲进不能、欲退不得,看得到城堡却永远到不了城堡,只能坐以待毙。
《审判》借银行职员约瑟夫·K莫明其妙被“捕”又莫明其妙被杀害的荒诞事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司法制度腐败及其反人民的本质。
地洞借小动物防备敌害的胆战心理,表现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时刻难以自保的精神状态和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的孤立绝望的情绪。
水吉草玉
比起地球板块的支离破碎来,我们每个人精神世界里东拼西凑起来的文学板块恐怕会显得更加支离破碎,残缺不全。人类已经利用飞机这一伟大的航天器破除了地理的阻隔,可是世界各国语言和语言之间的阻隔就不能像乘坐飞机那么可以轻松地飞跃。受到国家政治、文化权衡、势利考量等等复杂因素影响的文学翻译家们,有时候也不得不对某一国家、某一区域的文学现象视而不见,好像封闭了临海窗户的主人,再也瞧不见海景和帆影,甚至他对一丝一丝腥咸的海风都失去了嗅觉。
《世界文学》副主编高兴绝对是一位追求完整文学拼图的人,这些年文学翻译界被欧风美雨吹淋得至今还廊檐水滴沥不断,高兴主编的大型东欧文学丛书蓝色东欧,却有如一股潮汐自亚得里亚海、波罗的海、多瑙河向我们的心扉涌来。
蓝色东欧的第一辑把阿尔巴尼亚作家伊斯梅尔·卡达莱的3部小说、罗马尼亚作家加布里埃尔·基富的小说、波兰作家塔杜施·博罗夫斯基、罗马尼亚诗人卢奇安·布拉加等诗人的抒情诗选目不暇接地铺叠于我的视线。这些作家都是我未曾阅读、了解的作家,所以除了诗歌和博罗夫斯基的小说未及披览而外,剩下的几部小说读来给我的震撼远远超出原先肤浅的预料,阅读的体验里不时有闪电的弧光扫过脑海。
从收入第一辑的几部当代小说来看,我发现东欧文学的想象有着极为深厚的纵深空间。以前在拉美文学里弥漫着的与远古丛林世界一脉相承的魔幻气息,在东欧文学里,以另一种渊源有自的精神气脉,闪烁出异样的光彩。非常有意思的是,不论是来自阿尔巴尼亚的伊斯梅尔·卡达莱,还是来自罗马尼亚的加布里埃尔·基富,他们的小说里都不约而同地回响着遥远的神奇故事的声音。按照原型批评家弗莱和世界著名的民间故事研究家普罗普的勘探,欧洲传奇故事有着与古希腊传奇、11世纪骑士传奇、哥特式浪漫小说有着隐秘的关联;真正的神奇故事是长着长翅膀的马、喷火的蛇、幻想中的国王和公主等,这显然不是资本主义所能产生的,它显然比资本主义还要古老。
卡达莱和基富把小说的触须延伸到了更为广阔深远的世界里。卡达莱的长篇小说谁带回了杜伦迪娜,故事原型来自巴尔干半岛的一个传奇故事:死去三年的康斯坦丁为兑现自己的诺言,从墓中出来,把远嫁他国的妹妹带回到了母亲身边。这个事关复活神灵的小说框架,一下子让整部小说叙述的格调进入到了幽灵的格调里。小说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巨大的悬疑:远嫁国外的杜伦迪娜为抚慰母亲无尽的思念,在某一天回到了故乡。负责调查的斯特斯上尉于是展开了一次次的侦探。美丽迷人的杜伦迪娜告诉大家,是信守承诺的兄长康斯坦丁在充满尘土气息的暗夜里,穿越欧洲平原,将她带回到家乡,包括斯特斯上尉在内的所有人一度陷入怀疑、惊慌和恐惧之中,因为大家都知道她的哥哥康斯坦丁早已在三年前入土为安。“究竟是谁带回了杜伦迪娜?”这个悠长的疑问,既是斯特斯上尉和他家乡的人们的发问,又是阅读者的疑问。正如本书的译者邹琰所言:卡达莱的故事我们猜中了开头,却猜不中结尾,最初一直抵制幽灵故事的斯特斯上尉,最后变成了幽灵故事的捍卫者。正是康斯坦丁的幽灵给阿尔巴尼亚、给剩下的世界带来与这个世界结合的信息。而小说所要试图接近的一个理想境地就是康斯坦丁生前的一种梦想:从自己的内心最深处建立和承诺一种崇高的制度,它不是纯精神的规则,不是意识的乌托邦,而是零散分布在阿尔巴尼亚人生活中的一种精神种子,是一种集体主义价值观之外新生的一种以个人的承诺、对主体自立的渴望为基点的现代个人主义。这显然是对身处消费主义、物质主义时代,面对私有化不断扩大、社会认同受到侵蚀、政治与意识形态遭到弱化、疏远的情形下,小说家触摸到的一种新的生活逻辑、新的生存伦理。
权力之图的绘制者(加布里埃尔·基富著),乍见这样一个书名,会把它当作是一篇描写暴君、独裁者的小说,是亚历山大大帝、尼布甲尼撒二世们开疆扩土的传奇。而实际上的情节却是政府官员马太·帕维尔某一天忽然接到了一封从天而降的遗产通知书,之后便是帕维尔踏上寻找遗产馈赠人远在他国的神秘伯父的漫漫路途。
一封遗产继承的信函神奇地把现实一分为二:一半是人们熟悉的生活,它遵循自己的规律;而另一半,脱离正常生活的时间和空间。在寻找的过程里,帕维尔遇见了有着许多名字的瘸老头撒旦。撒旦承认是他导演了一切。帕维尔和同样受到捉弄的画家布莱诺维奇为此而痛苦而愤慨,最终他们决定联手对抗撒旦。在这个过程里,帕维尔不仅发现每个人都有可能受到撒旦的捉弄,更大的发现是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撒旦,得到这个启示,帕维尔们便获得了一种新的能力:不用碰铅笔就把铅笔削了,用眼神就可以弄弯一根管子、改变街上一辆汽车的颜色、推倒一棵树、止住一场雪。撒旦的魔力还能让他们飞着去旅行。空间旅行之后,帕维尔还独自一人进行了一次时间旅行,他被送到了一辆正在原野上闪电般疾驰的夜间列车上。他从第一节车厢的过道里开始逆行往后面的车厢走,在短短的两分钟里便进入了孩提时代。成功后,帕维尔新的愿望就是探究未来的生活,他选择的时间正好是走进新千年的那个夜晚。可是一直折腾到天亮他都没有成功。小说最后的结局是觉醒了的帕维尔,不愿凭借撒旦的魔力生活下去,他想结束让他灵魂不宁的生活。于是,他走向了教堂新能量的来源。在信仰的支持下,他最终摆脱了内心的恐惧,战胜了恶魔马太·帕维尔感到逐渐恢复了原样,有了寒冷和疼痛的感觉,记忆也回来了:从前的生活场景潮水般涌入了他的脑海。他,还是原来的他,但是没有了那个被称之为“恐惧”的器官。
合上书本,这几部小说带给我的新鲜体验,一浪一浪震荡于心,目力不及的遥远处,还有更其阔大的蓝色,它们隐示着异样的冷静、忠诚、渴望、幻想,骚动如凡·高的《星空》
记得采纳噢!
原贴:文学星空50字新闻 文学
活泼熊妞妞
与乐
lvase
原贴:文学星空50字新闻 文学
apple璇
lucy_ly
qqkuafu
隐隐baby
L-Y-Y宝宝
像鲁迅曾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也是外国人来中国后才做出的) 但是总的来说 没有达到世界性的影响
当代文学 缺乏划时代的作家 划时代的作品 至于在世界的影响 实话说 我不知道-_-b
彭_秋茗山
朗姆酒冰汽
Uum-Mumu
summerjane
一巴掌
金毛乐乐
冉DOI
原贴:外国著名的文学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