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历史类书单推荐吗?
[作品]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内容简介:1995年11月到12月间,作者利用养病的时候把1980年初写成、1981年出版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了一遍。自这本书完成以后,这还是第一次从头到尾重读...
[作品]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插图本)》是法国著名汉学大师,法兰西学院院士谢和耐的名作。细致描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的下层社会民众生活。《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插图本)这个书名,虽只以寥...
zwl2k3
非常多!非常多!那就说说我收藏的。《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国榷、罪惟录、《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国历代战争史、《明史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三藩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辽史纪事本末、《万历野获编》、涌幢小品、五杂俎、《双槐岁钞》、玉光剑气集、《玉镜新谭》、明季北略、《明季南略》、《三垣笔记》、《四友斋丛说》、小腆纪年附考、《十国春秋》、《今言》、《典故纪闻》、《玉堂丛语》、《皇明通纪》、宋史全文、《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震泽先生别集、《啸亭杂录》、郎潜纪闻、康輶纪行、《契丹国志》、大金国志、大金吊伐录、熹庙谅阴记事外七种、大金吊伐录、鄂国公金佗粹编、《草木子》、《客座赘语》、《菽园杂记》、大唐创业起居注外七种、西夏书校补、挥尘录、《铁围山丛谈》、涑水纪闻、康輶纪行等。你自己看看吧。
龙井茶
我目前历史类书籍大多是听《罗辑思维》里讲的,然后在网上找到的电子书。中国历史相关的:从财政、经济角度看历史的:《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郭建龙 著;白银帝国 徐瑾 著;明朝相关的,如果你看过《明朝那些事儿》,来看看同样是明朝,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风格,将会有不一样的阅读感受。龙床:明六帝纪 李洁非 著;秦朝,不知道你是什么感觉,我的感觉里,印象里,秦朝好像只有中学历史教科书上的那些片段记忆,来看这本: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 李开元 著;清朝相关的: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 雪珥 著;《大清帝国最后十年》 李刚 著;《慈禧全传》 高阳 著;其它:陈演恪魏晋南北朝讲演录;
《抗日战争的细节》 魏风华 著;
我们有一个对历史的整体认识,它叫“中学历史教科书”。
长大了,我们再去看历史,发现好多都和我们原来的认识不一样了。
不是历史变了,是我们对历史深度的探索变了,变得更深刻,更客观。
兎你二大爷
答|艾栗斯拿走
不谢!这本书我可以笑一整年!
“有些人教导男孩应该要夹紧臀部,以免腹中气体排出。然而,若是为了顾及礼貌,而憋出病来,可就不妙了。要是有机会离开现场,且让它默默释放,否则的话,就遵循古代谚语,用咳嗽隐藏屁声吧。”
——1530年男孩的礼貌教育
即使不常常逛书店,你可能也会注意到:最畅销的书永远是那些励志成功学或是社交、生活指南。从职场小白的晋升手册、到居家主妇的神奇收纳术、从如何烤出一个涨姿势的下午茶蛋糕,到如何育儿或是如何安度晚年……书籍是人类“良师益友”这句话,看来“良师”确实要摆在“益友”的前面。不是每个人都想在闲暇之时通读莎士比亚,与大师心灵对话;但是每个人,只要他切切实实地生活着,就免不了对只活一次的人生中面临的大大小小的问题束手无策、亟需指导。
千百年来,莫不如是。
一位叫伊丽莎白.阿奇柏德(Elizabeth P.Archibald)耶鲁大学历史博士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教,主要讲授以上人类“指导手册”的历史发展。为了准备课题,她在图书馆的古籍书里穿行,发现原来从五世纪起的古欧洲,就有了类似于今天的“指导手册”,就连书名也和今天的畅销书们如出一辙。
特别是印刷术兴起之后,由于人群求知欲的庞大市场、关于日常生活指南的手册激增:比如出版于1579年伦敦的一千件值得注意之事(a thousand notable things of sundry sortes)、1688年的家庭必备手册(a necessary family book)、以及以拉丁诗文体写成的文明人之书(Urbanus Magnus)针对如何成为一个风度翩翩的中世纪人,提出了事无巨细的意见。
以上这些印刷成册、曾经风靡一时的指南书,覆盖了“健康养生、亲子家庭、社交礼仪、家务技巧、恋爱心理”等等方面,伊丽莎白发现原来除了“如何抢救腐败的鹿肉”、“如何防止老鼠偷吃奶酪”这种烦恼外,旧时的欧洲人对于“如何在有限的预算下保持体面(是不是想起了“知乎”:如何把优衣库穿出年薪百万的样子”)“如何改善记忆力”、“如何预测生活花费”“如何安排求爱行程”这种互联网时代各种问答平台上高点击的问题,在当时的欧洲人那里也有着同样的热烈追寻和自信满满的答案。
不过这样的回答在今天看来难免有些啼笑皆非。比如在十三世纪健康养生之书里,作者是这样回答“如何治疗秃头”的问题:
“用磨碎的洋葱不断地按摩你的秃头之处,就能够恢复你头顶的魅力。”
关于“如何放屁”,1530年男孩的礼貌教育一书里有这样良心的忠告:
“有些人教导男孩应该要夹紧臀部,以免腹中气体排出。然而,若是为了顾及礼貌,而憋出病来,可就不妙了。要是有机会离开现场,且让它默默释放,否则的话,就遵循古代谚语,用咳嗽隐藏屁声吧。”
有些问答甚至可以说是异想天开,比如玛丽西欧.费奇诺的《人生三书》(de vita libri tres)里传授的“如何保持年轻”怎么看都像是吸血鬼:
“我说年轻人啊,热诚、健康、快乐又温和,他们的血液都是最上等的…因此,老人可以像水蛭一样…吸取一、两盎司的血…在月圆之夜采取行动。”
伊丽莎白被这些妙趣横生的回答生生吸引,虽然有些答案看似荒谬,但能够被印刷出版,说明在彼时彼地作者和读者都是信以为真的,更何况这里面的许多问题至今还烦扰着互联网时代的人。
于是伊丽莎白将这些问题和回答整理分类,2103年PO上了blog“先人有何妙计?”(ask the past)吸引了一大批热爱历史的网友前来围观。在关注人数只增不减的阅读量下,伊丽莎白将网站上的问题整理成册,终于出版了一本中世纪欧洲人的“生活指南书”—餐桌上中世纪的冷笑话。这本书实在是太爆笑了,吃饭的时候不建议观看。
雪利木最爱太阳花
目前出版的好的历史书是非常多的,而且阅读难度也不大,十分适合各位用户阅读,在这里我就为大家推荐五部颇有价值的历史书籍。
1、北魏政治史
这是中古史专家张金光老师的得力之作。
北魏政治史推荐第一本,是北魏公元386年建国之前的历史。北魏人可能为东胡人的后裔,可能是从漠北贝加尔湖一点点往南迁徙,到漠南,最后到达中原边界的代,其间与匈奴人及另外草原民族有混血。草原的部落那么多,能进入中原立足的却不多。很喜欢本书的考据功底和叙事节奏,穿插一些专题,这才是真正的历史研究啊。很值得大家一读。
2、春秋与汉道
陈苏镇老师的作品。
将两汉学术史与政治史结合起来研究,别开生面。虽然我不懂经学的深浅,还是觉得很厉害。秦-汉-新的历史令人感慨之处在于其政治理想主义的高涨与破灭,留下的无疑是一笔值得反思的遗产,包括其关心的各种议题和经验教训。东汉部分有些简略了,是个遗憾。“德”和“礼”之间的对立在经学不同传统中是否那么鲜明,值得进一步去了解。
3、中古时代的历史书写与皇帝权力起源
徐冲
不同于一般的叙史,本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把“历史书写”、“权力结构”、“意识形态”融合在一起,对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皇帝权力、士人阶层和社会秩序进行了“再认识”。各章节在理论上展现了鲜活的生命力,引人遐想。不过在论证上,很多地方存在商榷的余地,总体上停留在揭示“可能性”的层面,还有继续补强的必要。另外,作者对日本学者的关注度是超乎寻常的,但很多“新名词”和“新观点”的征引不加解释,任其为理所应当的存在的做法似乎不太妥当。如果能在注释中更加详细地梳理日本学者观点的正否,那么定能为自身观点的成立添彩不少
4、神文时代
题目较为新颖,材料很丰富,对被遮蔽的问题有所发明,不过,读起来并无耳目一新之感。由于本书不是以专著的方式撰写的,而更像是论文集,所以,书中有不少内容显得重复。即便是同一章中,同类材料也显得列举过多,论证显得有些拖沓。
5、《秦汉史》钱穆
钱穆这部《秦汉史》是钱穆三十年代在北大的讲义,起先他并不重视这部讲义,到香港后,因为撰写经学的稿子,所以把这部书稿拿出来看,后来修改后,还是发表了。这部书中,重点当然是秦汉学术变迁,最后涉及到汉代政治体制问题,都是大议题。同样也可以看出钱穆关心的中心在于学术与政治的关系。
xiaoxiaolu
最近在读英国历史方面的书籍,发现了几本可读性、趣味性兼具的书,这里推荐给你~1、成为一名维多利亚人:英国版“清明上河图”
这本书以“普通市民”的角度切入,讲述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和家庭生活全貌。涉及的内容非常全面,从饮食、着装、洗漱、如厕、染发、出行方式、环境污染、药品使用、教育等,几乎无所不包。
里面还有一些特别有趣的点,比如一种叫做“敲窗人”的职业,专门负责报时和叫醒业务,还有制作牙膏等“一点都不实用”的技能。
作者露丝·古德曼是一个“体验派”的史学家,她亲自上手制作维多利亚时期的服装,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穿着,“沉浸式”体验当时人们的生活感受。这种方式比起教科书式的介绍,显得更加生动有趣。此外,还推荐露丝·古德曼的一部纪录片维多利亚时期的农场,她和几位史学家一起回到已经荒废的19世纪农场中,用当时人们的生活起居方式体验农场生活。如果你对维多利亚时期的平民生活感兴趣,不妨找来看看。2、《如何给狮子剥皮》:一本“过时”生活宝典英国作家克莱尔·科克-斯塔基的作品,“如何给狮子剥皮”是其中一章的题目,而且内容讲的的确是给狮子剥皮的技能。毕竟在18、19世纪的英国,贵族阶层的休闲娱乐活动之一就是到野外狩猎。
对于读者来说,在书里可以看到各种令人大开眼界的内容:有神奇的占卜技能,用具包括咖啡渣、茶叶末、纸牌、月亮的颜色、云彩的大小和形状、动物的行为变化等,来推测运气的好厄或者未来的天气;有储存食物的方法,几乎可以说是“手把手教学”,将细节一一呈现;作者还贴心地给出了社交礼仪指南,细致到了是否要戴手套、该如何说话、怎样戴配饰、送花的规则等。虽然都是“不实用的过时技能”,却是当时人们真实的生活细节,这种阅读过程中的反差感也是一种趣味。3、狄更斯讲英国史:最通俗易懂的英国史狄更斯是大名鼎鼎的英国小说家,他的《雾都孤儿》《双城记》等十分经典,其实他还写过一本专门的英国史,以时间为脉络,讲述古英格兰时期到詹姆士二世统治时期的英国故事。
和其他英国史小说相比,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偏口语化的语言风格,十分风趣幽默,脱离了刻板严肃的历史讲述方式,其中搀杂了狄更斯本人的观点,可读性很强。我是@樱汐笔谈,一位历史、文化爱好者,从阅读中发现不一样的世界。欢迎关注,我们一起读书,共同成长。默言
与其看书盲目地在茫茫书海中探寻答案,还不如直接看对岸自己公开的解密资料。
比如,蒋命令不抵抗的原始电报
1、济南惨案后蒋向日方福田彦助求饶: “自本月三日之不幸事件发生,本以和平为重,严令所属撤离贵军所强占设防地域。现在各军已先后离济,仅留相当部队借维秩序。本亦于本日出发,用特通知贵师团长查照,并盼贵军借固两国固有之睦谊,而惟东亚和平之大局。不胜盼切之至。”
2、918事变第二天蒋命令张学良不准抵抗: “接沪电知日兵昨夜进攻沈阳。日以我军拆毁铁路之计划,其借口如此,请向外宣传时,对此应力闭(避)之。近情盼时刻电告。”
3、918事变第三天蒋向所有部下通知,消灭请愿抗战活动: “沈阳日军与我冲突,我正严重交涉中。各地方切不可有激烈及报复暴举。免人更有所藉口,使外交益陷困难。应力持镇静,严守秩序,请兄负责维持为要。”
4、还是918事变第三天,蒋要求张学良撤到长城以南的塘沽: “瀛眷及尊府家属想均已安全离沈。遥深系念。请代慰问。再青岛海军,鄙意可迅予集合塘沽。因在青或恐与日舰发生万一意外,集合塘沽,则在各国军舰监视之下,较为安全。请即酌行。”
5、蒋通知驻防烟台的刘珍年,如果遇到日本进攻,先划出一地逃跑: “日军侵鲁,已提出国际联盟。此时我国应上下一致,严守纪律,确定步骤,勿为日人借口。勿作轨外行动,以待国际之公理与国内之团结,须为有计划之举动。如果其海军登岸,则我方划出一地,严阵固守,以待命令,此时须忍耐坚定,静镇谨守之。
6、1931年10月7日,蒋要求叶楚伧帮助日舰买菜运货上船: “日海军又来镇江,增加一艘。请注意,如其水兵上岸买菜等事,最好分与其交涉,由当地警局为其代买送船,以免纠纷。”
7、1933年4月6日,蒋告知:如再有侈言抗日、不知廉耻者,立斩无赦,希各懔遵。
8、蒋命令何应钦放弃北平准备交给日寇: “北平附近之部队应即全部星夜徒步撤离,仍须防止借口挑衅,力避冲突。” 9、蒋因日方要求向张学良告知准备把于学忠撤职,张学良不肯,但蒋最终逼于撤职
lxl886
我的历史书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1、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视角独特,切入点为末端小节的小事,却从中讲出以后许多大事发生的症结所在,首次提出大历史观的观点。
原文摘录如下:
(1) 贵妃郑氏和王氏之争——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小小的插曲,竟是一场影响深远 的政治斗争的契机,导致了今后数十年皇帝与臣僚的对立,而且涉及了整个帝国。
(2)1498年,当时在为的弘治皇帝几乎用央求的口气央求大学士同意免朝一日,因为当夜皇宫失火,皇帝彻夜未眠,神思恍惚。[明朝前期,皇权并没有达到顶峰,或者,难道说,到了明朝,皇权正式开始“符号化”?]
(3)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的发展,必然受到限制。即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2.全球通史
作者着眼于全球,侧重于那些有影响的、促进历史发展的历史事件,重点突出,主题鲜明,着重有三个主要的问题,即(1)欧洲扩张的根源;(2)欧洲扩张前的儒家文化、穆斯林和其它非欧洲的世界;(3)欧洲扩张的各个历史时期:伊比利亚时期,荷兰、法国、英国时期,沙俄时期
原文摘录如下:
(1)技术变革能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所以很受欢迎,且很快便被采用;而社会变革则由于要求人类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调整,通常会让人感到受威逼和不舒服,因而也就易遭到抵制。…简言之,人类作为一个种群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使自身不断增长的知识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智慧保持平衡。
(2)我们这个时代的众多动乱均由两大互相对抗的力量之间的冲突引起。一方面,由于现代通讯媒介、跨国公司以及环球飞行的宇宙飞船,现代技术正前所未有地将全球统一起来。另一方面,全球又因那些决心创造自己未来的、沉睡至今的大众的觉醒而四分五裂。
全球通史 从史前史到21世纪
京东
¥ 48.00
去购买
3、许倬云说历史系列五:台湾四百年
许倬云在这一册书中,以恢弘的史学视野与饱含情感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四百年来台湾的历史变迁:从16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开始,台湾经历了荷兰移民、郑氏集团、清政府、日本殖民和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始终未曾脱离本土、大陆和世界三层因素的纠缠。
原文摘录如下:
(1)自由的另外一面是自我约束,是容忍,是与人合作;民主的另外一面是责任,不是仅仅享受国家赋予的权利,而是也要负起相应的责任;法律是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要懂得法律是情理相容的,不是呆板的条文。台湾快速西化过程中,对于西方主流文化当年兴起时候的一些价值观念,接受了却未必深刻了解了。台湾一般人,正如同大陆一般人一样,并没有真正理解西方文化当中能够兴起,能够主宰世界三百年的种种理念,其中自有一定的道理。
(2)我的盼望是:璧合之前须有珠联,镜圆之时还待金镶;期间必有一段过程,一段秉承善意和理性、彼此相处的过程。
(3)台湾的情形正如大陆一样,在追逐现代化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现代"已逐渐变质。
(6)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强索台湾,中国只能将台湾割让给日本。从此,日本占领台湾五十年之久,将台湾建设成为一个供给粮食的基地,也是南进太平洋的前哨站。这五十年日本的治理,将刚刚踏入近代的清领台湾,发展为一个几乎完全同化于日本的殖民地。在这一段时期,台湾的经济建设和相应的文化发展,使台湾进入了现代。日本治理台湾的时间,只有清代治理台湾的四分之一。但是,日本在台湾留下的烙印,却非常深刻。 清治台湾时期,台湾的文化土壤并不丰厚 回头看看,清领的二百年,满清是从郑氏政权手上,接下了台湾岛屿。郑氏来台,保存华夏文化命脉于海外;孤臣孽子,其志可佩、其情可哀。在郑氏时代,台湾毋宁是中国文化最后的据点。
4、明朝那些事
《明朝那些事儿》这篇文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原文摘录如下:
(1)因为天真的理想主义者纵使执着、纵使顽强,却依然是软弱的。他们并不明白,在这世上,很多事情你可以不理解,却必须接受。 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丑陋与污浊,被现实打击,被痛苦折磨,遍体鳞伤、无所遁形,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追寻,依然微笑着,坚定前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不经历黑暗的人,是无法懂得光明的。 背负着黑暗活下去吧,徐阶,坚持下去,你会找到光明的。
(2)唐时的黄巢在考试落榜后,站在长安城门前,惆怅之余,豪气丛生,作诗一首,大大的有名——咏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数年后,他带领着十余万大军,打进长安。 此时的朱元璋,站在濠州的城门前,看着自己身后的二十四个人,他知道,迈出这一步,他就将孤军奋战,或者兵败身死,或者开创霸业。 他仰望天空,还是那样阴暗,这个时候作出这个选择,似乎并不吉利,他又想起了那次无奈的占卜。 父母去世的时候,在庙里干苦力的时候,夜里望天痛哭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天空。 什么都没有变,变的只是我而已。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什么都不能阻挡我,就从这里开始吧! 出发!
(3)杨涟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于是他咬破手指,对这个世界,写下了最后的血书。 此时的杨涟已处于濒死状态,他没有力气将血书交给顾大章,在那个寂静无声的黑夜里,凭借着顽强的意志,他拖着伤残的身体,用颤抖的双手,将血书藏在了枕头里。 结束吧,杨涟微笑着,等待着最后的结局。 许显纯来了,用人间的言语来形容他的卑劣与无耻,已经力不从心了。 看着眼前这个有着顽强信念,和坚韧生命力的人,许显纯真的害怕了,敲碎他全身的肋骨,他没有死,用土袋压,他没有死,用钉子钉进耳朵,也没有死。 无比恐惧的许显纯决定,使用最后,也是最残忍的一招。 天启五年(1625)七月二十四日夜。 许显纯把一根大铁钉,钉入了杨涟的头顶。 这一次,奇迹没有再次出现,杨涟当场死亡,年五十四。 伟大的殉道者,就此走完了他光辉的一生! 杨涟希望,他的血书能够在他死后清理遗物时,被亲属发现。 然而这注定是个破灭的梦想,因为这一点,魏忠贤也想到了。 为消灭证据,他下令对杨涟的所有遗物进行仔细检查,绝不能遗漏。 很明显,杨涟藏得不好,在检查中,一位看守轻易地发现了这封血书。 他十分高兴,打算把血书拿去请赏。 但当他看完这封血迹斑斑的遗言后,便改变了主意。 他藏起了血书,把它带回了家,他的妻子知道后,非常恐慌,让他交出去。 牢头并不理会,只是紧握着那份血书,一边痛哭,一边重复着这样一句话: “我要留着它,将来,它会赎清我的罪过。” 三年后,当真相大白时,他拿出了这份血书,并昭示天下。 如下: 〖仁义一生,死于诏狱,难言不得死所,何憾于天,何怨于人?唯我身副宪臣,曾受顾命,孔子云: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持此一念终可见先帝于在天,对二祖十宗于皇天后土,天下万世矣! 大笑大笑还大笑,刀砍东风,于我何有哉!〗 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不知道死后何人知晓,不知道能否平反,也不知道这份血书能否被人看见。 毫无指望,只有彻底的孤独和无助。
5、半小时漫画中国史
仅仅通过手绘和段子,二混子就捋出清晰的历史大脉络:春秋战国像个班级、大秦过把瘾就死、三国就三大战役、魏晋乱世多奇葩、南北朝盛产败家子、大唐最炫民族风……掀开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略去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每一页都有历 史段子,每三秒让你笑翻一次,而二混子手绘的帝王将相则是又贱又蠢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曹操、孙权,全都和你我一样,有优点和缺陷,有朋友和敌人,他们在历史关键节点迸发出的惊人能量铸就了三千年的精彩中国史。
6、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盛世妖术”的故事。在中国的千年帝制时代,乾隆皇帝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一人。他建立并巩固起来的大清帝国达到了权力与威望的顶端。然而整个大清的政治与社会生活却被一股名为“叫魂”的妖术搅得天昏地暗。在1768年由春天到秋天的那几个月里,这股妖风竟然冲击了半个中国,百性为之惶恐,官员为之奔命,连乾隆也为之寝食难安。作者孔飞力细致入微的描写令人颤栗,他生动地再现了各省的恐慌是如何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除妖运动。
原文摘录如下:
(1)我们在这里所瞥见的,是否是一个已被人口过度增长、人均资源比例恶化、社会道德堕落所困扰的社会所遭遇的一种道德报应?在这样一个备受困扰的社会里,人们对自己能否通过工作或学习来改善自身的境遇产生怀疑。这种情况由于腐败而不负责任的司法制度而变得更加无法容忍,没有一个平民百姓会指望从这一制度中得到公平的补偿。
(2)在这个权力对普通民众来说向来稀缺的社会里,以“叫魂”罪名来恶意中伤他人成了普通人的一种突然可得的权力。对任何受到横暴的族人或贪婪的债主逼迫的人来说,这一权力为他们提供了某种解脱;对害怕受到迫害的人,它提供了一块盾牌;对想得到好处的人,它提供了奖赏;对嫉妒者,它是一种补偿;对恶棍,它是一种力量;对虐待狂,它则是一种乐趣......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妖术既是一种权力的幻觉,又是对每个人的一种潜在的权力补偿。
7、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天朝的崩溃》是作者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十余年所得的成果。作者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对有关人物及其言行活动分析,观察清王朝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为,揭示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重大,有关著述已出版不少。这本书的研究可谓推陈出新,作者一系列独到创见可能在学术界引起争议,相信这种争议将有助于深化中国近代史研究。
原文摘录如下:
(1)在皇权至上的社会中,天子被说成至圣至明,不容许也不“应该”犯任何错误。尽管皇帝握有近乎无限的权力,因而对一切事件均应该负有程度不一的责任;但是,当时的人们对政治的批判,最多只能到大臣一级。由此而产生了中国传统史学、哲学中的“奸臣模式”:“奸臣”欺蒙君主,滥用职权,结党营私,施横作恶,致使国运败落;一旦除去“奸臣”,圣明重开,万众欢腾。这一类模式使皇帝避免了直接承担坏事的责任,至多不过是用人不周不察,而让“奸臣”去承担责任,充当替罪羊。若非如此,将会直接批判到皇帝。这就冲犯了儒家的“礼”,是士人学子们不会也不愿去做的。
(2)忠奸的理论所能得出的最终结论是,为使忠臣得志,奸臣不生,就必须加强中国的纲纪伦常,强化中国的传统。也就是说,鸦片战争所暴露出来的,不是“天朝”的弊陋,不是中华的落伍;反而是证明了中国的圣贤经典、天朝制度的正确性,坏就坏在一部分“奸臣”并没有照此办理。于是,中国此时的任务,不是改革旧体制,而是加强旧体制。 道德的批判最是无情。而批判一旦升至道德的层面,事情的细节便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至于细节之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教训更是成了毫无用处的废物。
(3)这里有必要分清两个问题:一是对侵略者应不应抵抗;二是若这种抵抗注定要失败,是否仍应抵抗。前者是道德层面的,结论是肯定的,没有疑义。后者是政治层面的,结论不能从前者引申而来。思想家和政治家的区别正在于此(我拟在第八章中作专门讨论)。既然正义的反抗并不能取胜,那么,避免无谓的牺牲也是可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伊里布的消极避战不应当视作错误。
8、东晋门阀政治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和周密的考证分析,对中国中古历史中的门阀政治问题作了再探索,认为中外学者习称的魏晋南北朝门阀政治,实际上只存在于东晋一朝;门阀政治是皇权政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变态,具有暂时性和过渡性,其存在形式是门阀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本书不落以婚宦论门阀士族的窠臼,对中国中古政治史中的这一重要问题提供了精辟的见解,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9、品三国
《品三国》是易中天对三国时期历史的讲述和评论。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更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正史记录,野史传说,戏剧编排,小说演义。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评点,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众说纷纭,成败得失疑窦丛生。三国,究竟应该是怎样的面目呢?
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易中天先生纵论三国天下大事,细品英雄是非功过,总结成败得失 。
原文摘录如下
(1)正如历史有三种形象,历史也有三种读法。一种是站在古人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就是钱穆先生所谓“历史意见”;一种是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就是钱穆先生所谓“时代意见”;还有一种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就是“个人意见”。
(2)袁绍的愚蠢、固执和狂妄是三位一体的。他因狂妄而固执,因固执而愚蠢,又因愚蠢而狂妄。他蠢就蠢在没有自知之明。因为没有自知之明,他狂妄,总认为自己天下无敌,因此愚蠢。因为愚蠢,他总认为自己决策英明,因此固执。因为固执,他听不进任何不同意见,因此失败。可以说,袁绍的失败,乃是做人的失败;而他做人的失败,又是性格使然。
(3)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有一种矛盾心理。一方面,他们希望出将入相,建功立业,至少也得谋个一官半职,以便光宗耀祖。另一方面,他们又很清高,很脆弱,碰不得钉子,受不了冷遇。
10、中国通史
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是中国文化史,借鉴古代史书的典制体,按章节分为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等十八个专题,内容之广泛,完全与今“大文化”涵义相合;下册是中国政治史,从民族起源开始,按时序叙述历朝历代史事直至民国开创。浓缩中国五千年历史于一书,仅用了三十八万字。
11、白话资治通鉴
由于《资治通鉴》为文言文,现代人阅读有诸多不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柏杨用独特的语言,将全书翻译为白话文,使得原为晦涩难解的文字,有了平易可亲的一面。读者不仅限于专家、知识分子,更扩及到学生、上班族等所有人群,将旧时帝王之“借鉴”,转化为现代百姓的“明镜”,成为当下读者掌握历史规律,厘清混沌时局,看清未来道路的最佳读本。
我爱麽麽茶
感恩。答:纲鉴易知录,毛泽东少年时即点读此书,为毛泽东热爱推荐之书。这套书的特点是简明易知,精华荟萃,通俗易懂,不尚玄奥,是一把入门的钥匙,一个登堂的阶梯。我也非常热爱此书。
●纲鉴易知录的作者
主编吴乘权,又名吴楚材,曾经与吴调侯合编《古文观止》。纲鉴易知录不是原创作品,是以他人著作为基础改编而成。全书共107卷,180多万字。
●纲鉴易知录上起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时代,下迄明王朝灭亡,其间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都有简略的记载。由于纪事简明,头绪清楚,使人一看了然,所以叫做易知录。
●纲鉴易知录由于通俗易懂,从前流传较广。
可是,此书只写到明末,到了民国初年,许国英为之续编,仍用纲鉴的体裁,记载清代二百六十多年的历史,所以叫做清鉴易知录,上接纲鉴易知录,一直延续到清末。
●纲鉴易知录能够久刻不衰,为人所喜爱的主要原因,是它“简明易知”的特点。古代史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二十五史也部帙浩繁,难以卒读。
●而纲鉴易知录恰是一部古史精华的荟萃。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有一编在手,诸史于胸之效。对于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古史,对林林总总的众多史籍,是一个浓缩的精要史书。
——————卍—————————卍——————
■其他推荐:
除了纲鉴易知录外,前四史是必看典籍。
历史感应统记:二十四史中的因果故事。
佛祖统纪:一部里程碑式的中国佛教史巨著。
佛祖道影:虚云大师亲自增订重辑,收录释迦摩尼佛及以下300多位祖师大德之画传。
——————卍—————————卍——————
◎以上浅见,愿不吝指正!
@妙生顿伟,持续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欢迎【关注、评论交流】~
ht.h2005
普通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大学本科生
基本阅读书目
1. 韩兆琦:史记选注汇评,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
2. 徐旭生: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科学出版社1961年。
3. 刘起釪:古史续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4. 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5. 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6. 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
7. 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
8. 张光直:《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83年。
9. 鲁惟一、崔瑞德:《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10. 高敏:《秦汉史探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11.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12. 王仲荦等编著:<资治通鉴>选,中华书局1965年。
13.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
14. 刘文俊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1卷),中华书局1992年。
15. 陈寅恪:金明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
16. 唐长孺:魏晋南北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17.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1993年。
18. 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9. 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0. 邓广铭:《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21. [法]谢和耐著、刘东译:《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22. 吴晗:《朱元璋传》,人民出版社1965年。
23. 余英时:戴震与章学诚,三联书店2000年。
24. 戴逸:乾隆及其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
25.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26.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27. 龚书铎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中华书局1980年。
28. [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29. [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30.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三联书店1995年。
31.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中华书局1991年。
32.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33.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
34. 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上中下)人民出版社1980-1981年。
35. 彭明:《五四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
36. 钱实甫: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华书局1984年。
37.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1993年。
38. 李文海:《世纪之交的晚清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39. 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中华书局1997年。
40.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41. 乔志强主编:《中国近代社会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
***********************************************************************
42. 兰格主编:《世界史编年手册》,三联书店1981年。
43. 玛丽•比尔德、约翰•汉德森:当代学术入门•古典学,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
44.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
45. 哈蒙德:《古希腊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
46. 科瓦涅夫:《古代罗马史》,三联书店1957年。
47. 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
48. 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商务印书馆1996年。
49. 汤普逊:中世纪晚期经济社会史,商务印书馆1996年。
50. 马克垚:西欧封建社会经济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
51. 马克垚主编:《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1998年。
52. 朱寰主编:亚欧封建社会比较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53. 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商务印书馆1986年。
54. 萨义德:《东方学》,三联书店1998年。
55. 萨拜因:政治学说史,商务印书馆1986年。
56.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79年。
57. A•古列维奇:《中世纪文化范畴》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8. [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90年。
59. 克雷维列夫:宗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
60.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61. 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上中下),商务印书馆1992年。
62. 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1-3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000年。
63.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下卷),商务印书馆1999年。
64. 莫里森•康马杰•洛伊希滕堡: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上下),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65. [苏]马丁•吉尔伯特:20世纪世界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66. [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67. [日]远山茂树等:日本近现代史(1-3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
68. [德]维纳•洛赫:《德国史》,三联书店1959年。
69. 王觉非主编:《近代英国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70. [英]温斯顿•丘吉尔:《英语国家史略》,新华出版社1985年。
71. [法]基佐:1640年英国革命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
72. 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
73. 勒费弗尔:《法国革命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
74. 孙成术等主编:俄国通史简编(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
75. [法]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东方出版社1986年。
76. 郑寅达、费佩君:《澳大利亚史》,华东大学出版社1991年。
77. 张友伦主编:加拿大通史简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
78. 杨人楩:非洲通史简编(从远古到1918年),人民出版社1984年。
79. 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
80. [英]阿诺德•汤因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
***********************************************************************
81. 乔治忠、姜胜利编著: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
82. 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1999年。
83. 罗志田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上下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84. 仓良修主编:中国史学名著评介(1-3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
85. 吴怀祺:《中国史学思想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
86. 张岂之:《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6年。
87.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1999年版
88. [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75年。
89. [德]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1982年。
90. [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商务印书馆1962年。
91. 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和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
92. [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商务印书馆1997年。
93. 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94. [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95. 勒高夫等:《新史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96. 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97. 古奇:十九世纪的历史学与历史学家,商务印书馆1989年。
98. 汤普逊:历史著作史,商务印书馆1988年。
99. 吴于廑主编:外国史学名著选,商务印书馆年。
100. 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101. 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99年。
102. 刘知几著、张振佩笺注:《史通笺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
103. 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
104. 赵翼:廿一史札记,中国书店1987年。
105.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06. [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华书局1989年。
******************************************************************
107.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中州古籍出版社1982年。
108. 洪湛侯:《中国文献学新编》,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
109. 蒋元卿:校雠学史,黄山书社1985年重印本。
*********************************************************************
110.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下),中华书局1984年。
111. [英]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上下),商务印书馆1980年。
112. [英]达尔文著、周建人等译:《物种起源》,商务印书馆1995年。
113. [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
114. 柳诒徵著:《中国文化史》(上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
115. 王国维著、施议对注:《人间词话译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
116.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
117. [美]艾尔曼著、赵刚译:经学、政治与宗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118.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
rachel_b
前面回答过类似的问题,但不能把前面的回答复制过来,我就再说说吧。
假设题主是有一定知识储备的,有一定历史常识的。同时,假设题主所说的“历史”不限于中国历史。
1.世界历史房龙:人类的故事,《人类简史》,《世界文明史》,耶路撒冷三千年,《全球通史》
吕思勉:上下五千年,吕思勉:中国通史,《史记》,《资治通鉴》,《东周列国志》,《明朝的那些事儿》,《三国演义》,清朝蔡东藩的一系列各朝代的演义。
至于有些穿越类的,麻辣类的,戏说类的历史小说也很有趣。但本人不是很喜欢看,所以这里就不推荐了。
读书是一件很个人的事情。无论大伙怎么推荐,只有你能看得进去,喜欢看的才是最适合你的。
而且,读书是有阶段性的,特别是历史书。
朋友们觉得我的回答还可以的,请关注我。谢谢!
最后,愿朋友们都爱看书,有阅读的好习惯。
Xx仙儿
谢邀。
文艺君向大家推荐一本具有超强的整合能力的历史类书籍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文艺君认为它弥补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千年断层,是值得我们用心去读的一本好书。
说起中国历史,我们常用上下五千年来形容它的悠久,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看人的一生,大概只看到了短暂的涟漪。
但是,把五千年的文明岁月放进人类发展的长河中,也不过如平静的水面上激起的一朵小浪花。
那么,把人类的发展放进宇宙的进化史中呢?那真是用沧海一粟都不足以描述这比例尺的极小刻度。
初拿到这本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想到作者大卫·克里斯蒂安开创的大历史学派,我本以为这本书是在大历史格局下解读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读了几页后,我才发现自己的思维只局限于狭窄的专一领域,看到作者完全打破学科限制,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解读宇宙文明、地球文明、生命文明以及人类文明,不禁感到震撼与惊叹。
第一,宏观视野,打造“现代创世纪神话”
以大历史的新颖角度打通时间线,整合人类文明,可以说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这本书是一部用空前广阔的宏观视野与极为渊博的知识深度来重新讲述宇宙创作的巨著,就像本书中的导论中说言:大历史便是以各种时间尺度来考察过去,因此时光旅梦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乎历史知识的书,更能引发涉及古今各种社会结构的重大问题。
大卫·克里斯蒂安认为,历史就像造房子,解构之前必须先建构,他力图将这本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打造成一部有关起源问题的“现代创世纪神话”,时光旅梦人认为,从这个建构、解构的方式来看,作者还是非常成功的。作者打造的“创世纪神话”没有太多虚无的相对主义,而是用我们这个时代的眼光,凭借尽可能丰富而牢固的知识体系向读者提供一幅关于现实的有用地图。
从无生命的宇宙到地球上的生命、到早期人类的历史、到农耕文明下的几个世界,再到近代的一个世界再到从现有的时空范围所展望的未来面面观,大卫·克里斯蒂安用进化的过程来展现人类与其他生命形式之间的联系,并不断穿插宇宙自然史的相关发展,将人类历史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
譬如大卫·克里斯蒂安在描述城市和国家的组合结构时,就巧妙地引入了恒星构成的过程,及两个毫不相关的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
“随着农业人口集聚在更大的、密度更高的共同体里,不同团体之间的相互交往有所增加,社会压力也随之增加,突然之间,新的结构和新的复杂性便一同出现了,这与恒星的构成过程惊人地相似。与恒星一样,城市和国家重新组合并且为其引力场内部的小型物体提供能量。”
再譬如在描述人类及宇宙未来时,大卫·克里斯蒂安认为,生物圈包括人类的最后命运取决于地球和太阳的演化。尽管地球及太阳都有着比所有生物圈都大得多的体积,但是它们比生物圈或者人类社会更简单,因为他们未来的演化时可以预测的。
他写道,“我们的太阳处在生命周期的中期,还将有40亿年左右的生命。但是地球上的生命将在太阳死去之前全部灭绝。当太阳进入老年时将会更热,最终令地球表面更热,生物圈会进化,以减缓这些变化造成的影响,但是最终地球上那些仍然存活的有机生命将丧失选择的机会。在30亿年的时间里,地球将吸收太阳的热量,就像如今金星那样:海洋将翻腾,产生的蒸汽将促使全球变热。地球将变得无法居住,最后它将像今天的月亮那样一片荒芜。”
第二,逻辑严密、言语通俗,便于理解、记忆与传播
时光旅梦人认为,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这本书能成功引起大众的兴趣,除了其引入宇宙自然观的论述,构建了一个新的、超宏观的学科体系之外,整部作品都是用比较易懂的言语来描述深奥的跨学科问题,且整部著作逻辑严密、思维强大、前后连贯性强,因此,也便于理解、记忆与传播。
比如大卫·克里斯蒂安在描述宇宙的范围时,他并没有完全用晦涩难懂的空间尺度单位来形容,而是通过一些我们熟悉的星系群,来让我们感知空间尺度的概念,同时他借我们日常熟悉的飞机提出疑问,假如一架大型喷气式飞机要花5-6个小时飞越澳大利亚或是美国的大陆领土,那么同一架喷气式飞机飞行至太阳要用多少时间?
假如波音747飞机每小时大约飞行900千米,那它差不多要用20年才能到达离我们约1.5亿千米之外的太阳。若是飞往离我们最近的比邻星,喷气式飞机至少要飞行500万年才能到达目的地!而这只是一个拥有1000亿颗恒星的银河城市中隔壁邻居之间的距离。要感受整个银河系的范围,就必须记住光从太阳到地球只需8分钟,却要用4年又4个月的时间才能到达比邻星。光线得花3万年的时间才能到达银河系的中心,其距离相当于到比邻星的一万倍。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了解宇宙的尺度,顺便记住一些从未接触过的化学元素概念,让人觉得读此书是有效阅读,并未虚度时光。
第三,数据图表分析法最大程度地减少“一家之言”及“唯心之论”
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一书中,经常出现大量的图表、大量的数据,时光旅梦人认为,数据的罗列与引入常常出现在逻辑推算的学科中,属于一种理科思维,而文史书中一般比较少见。但是读了此书,能明显地感觉到作者的客观精神,通过强大的逻辑思维,再加上具体的数字来分析问题,更能证明其分析的科学性。
如书中列出的“早期宇宙年谱”“最早的动植物驯化证据”“公元前400年至公元2000年,世界各地的人口”“1750至1980年的总工业潜能”“地质学时间尺度”“开放的宇宙未来年表”等等,这样的图表与数据遍布全书,时光旅梦人就不过多列举了。
总之,时光旅梦人认为,讲述历史这种带有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的行为,如果能尽可能地引用数字,就会最大程度地减少“一家之言”及“唯心之论”。
第四,指南式神书,垂直细分领域缺乏精确的知识架构
用通俗的宏观视野,从宇宙自然史的角度来观人类历史,是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这本书最引人关注的特征之一。这部62万字的著作既要关心以宇宙大爆炸为始的天文学,又要涉及地球和人类历史演进的生物学、考古学、物理学、历史学等大综合知识,这就必不可少地造成了一个比较遗憾的问题,就是此书可能拥有空前广阔的宏观视野,但在垂直细分领域却缺乏精确的知识架构。
譬如作者会横向对比多种文明或者多个王朝的某一状况数据,使得我们能够首先在大的空间上抓住方向感,有一定的脉络性认知,但是一走进具体的垂直领域,就会明显感觉到此书只是一个人文分析的指南,纵向的发展缺乏精确的架构,因此要了解宇宙大环境与人类大历史,单靠这一本书就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沿着这个思路做更多的功课。
但不可否认,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一书具有超强的整合能力,它弥补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千年断层,是值得我们用心去读的一本好书。
amenisia
我推荐5本书关于日本90年代经济泡沫的书。不出所料,估计你不太会看,因为你可能觉得历史应该是小说、故事浅显易懂的,哪有像我这样推荐经济历史的。
但读史以明志,读书更能丰富你的知识。这些书虽然有一点点专业,但也是科普及的读物。这5本书我都读过,相信这些书对现在的你一定非常有价值。
第一,失去的二十年:日本经济长期停滞的真正原因这本书总共才154页,非常的简短,内容也很浅显,就跟普通的历史小说一样,把1985年到2007年日本经济的发展历程宏观的说了一下,蜻蜓点水。所以,以这本书来入门日本经济是最合适不过的了。这本书的核心点就是想告诉我们:当今美国依然是经济强国,日本经济的发展从“搭便车”到“被甩开”,一切都离不开美国的影响。所以,日本对美国,爱恨交织。
第二,日本的迷失·前夜:1992~1995按照时间线,这本书主要讲了日本经济危机爆发后的头3年日本经济的走向。就好比你下班回家,刚走到你的别墅外面,就看到你的别墅突然着火了,大火熊熊燃烧,但你却无动于衷。不仅没有报警,也没有自己找水去救火,就这么看着火势把一栋好好的别墅给烧没了。日本经济在迷失的前夜就经历了这样的事。尤其是日本政府对经济泡沫的错误估计以及政策失误,导致了日本在此后的十年一直未能挣脱出来。
第三,挣脱萧条:1990-2006年的日本经济对于这本书,日本整整花了15年的时间才堪堪从经济的泥沼中复苏,这15年里,日本经济GDP平均增幅仅仅为1%,还拖累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看这本书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历史,更是明白在历史的走向下,普通的企业、个体应该如何发展和生存。同时,也要保持一颗敏锐的心,如何在危机中寻找机遇。
第四,谁能拯救日本:个体社会的启示这是一本“不同寻常”的日本经济历史书。这本书分析了日本在这失去的20年里的畅销书,依次来判断这20年里日本普通老百姓的思想变化和生活形式。因为畅销书往往能够反映出这一段时期内整个社会的思想走向,所以,这本书非常有趣。尤其推荐这本书的“导言”,可以说对了解“你自己”、“你和你周围的人”的关系非常非常有帮助,写的非常透彻。导言总共才5000多字,即使你不读这本书,也建议读一读导言。
第五,危机年代:日本、大萧条与农村振兴经济是由周期的。一轮泡沫破灭虽然会短暂的带来痛苦,日本也的确有10-20年的经济苦难期。
但正如德鲁克大师在1930年代语言希特勒即将发动二战时说的那样:既然战争不可避免,那就早点开始吧,因为有开始,就一定会有结束,而结束后,将迎来一个新的世界。
所以,日本经济在危机的十年虽然的确给社会、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但危机中蕴含着机遇。通过这本书了解一下日本经济复兴的方式,也非常有意义。
我是千城,就是那个要读完1000本书、走过1000座城的男人。
欢迎留言说出你的想法。公众号:千城撩书。一起打开新的世界!惟念
推荐书单的问题,基本上是琳琅满目。而本人认为书单推荐应该有几个标准:第一,推荐者本人要看过,或者至少部分看过,这样才有独特的心得,而不是人云亦云;第二,推荐书单要讲究循序渐进,至少要有入门级——教材级——提高级三个层次,而不是剪刀加浆糊随便列举;第三,推荐书单要相对全面,比如历史类书单,就不能完全偏重一个时期。带着以上三条标准,本人来推荐一份独到的历史类书单。
入门级:入门级的主要是提高兴趣,理清史实,不需要非常专业。现代出版社有套历史中国系列,包括醉罢君山夏商周原来是这样、姜狼春秋原来是这样等,基本有全套中国通史。断代史也有一些优秀读物,比如月望东山那时汉朝、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等等。社科院历史所编写的五卷本《中国通史》也不错,简明扼要,既专业又通俗,还有同名纪录片播放。
教材级:教材级的主要是系统学习,不容易被个人风格的作品带偏。不少大学院校都有历史本科教材,比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等等。这里推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历史学基础课配套教材系列,《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古代史资料汇编》《历史学理论与方法》《中国史学史》等等。虽然教材可能有些枯燥,但是专业科学的学习方法。
提高级:这个阶段可以读点学术专著,比如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中国断代史系列就不错,包括杨宽《战国史》、林剑鸣《秦汉史》等等;河北教育出版社的二十世纪史学名著,包括顾颉刚《古史辨自序》、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等;另外有一些通史、断代史史学名著,比如钱穆国史大纲、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顾诚《南明史》。外国的也可以看看,比如剑桥中国史哈佛中国史。
限于篇幅就不多介绍了,但是按照这个思路,本人认为是比较科学的书单。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