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学十八讲

作者:荣新江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9

顾文姬评分

5

653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敦煌学十八讲内容简介

本书共十八讲,内容涉及敦煌的历史及其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藏金洞的发现及流散、各国敦煌学研究的回顾与发展,各类敦煌文献及其对政治史、社会史、宗教史、考古与艺术、语言文学、中外关系史研究的影响及贡献,以及敦煌学研究的方法论。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我认为'藏经洞的主体文献佛具和供养具'原是三界寺的藏经和资产

而且,当斯坦因敦煌收集品送达伦敦后,由于自主他此次探险的是印度政府和英国博物馆,所以收集品又分散入英国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印度事务部图书馆(India Office Librayry)、新德里中亚古物博物馆(Central Asian Antiquities Museum)。

从1893年到1935年,瑞典人Sven Hedin先后四次到中亚考察,其活动范围之广,大概是同时代的其他探险家所不能比拟的,他几乎他变了甘、新、蒙、藏。而且,他富有冒险精神,虽历尽艰辛啊,但走出了许多人没有走过的路。因此,他填补了不少欧洲有关中亚地理知识的空白……Hedin的考察成果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当属地理勘察,考古非其所长,但他也获得了不少资料

斯文.赫定 出生于斯德哥尔摩,是瑞典地理学家、地形学家、探险家、摄影家、旅行作家,同时也在自己的作品中绘制插图。在中亚的四次探险考察中,他发现了喜马拉雅山脉,雅鲁藏布江、印度河和象泉河的发源地,罗布泊及塔里木盆地沙漠中的楼兰城市遗迹,墓穴和长城。他死后出版的中亚地图集是他毕生工作的结晶。

大业十三年(617),李轨在武威举兵,自称凉王,控制河西。李唐在长安立足后,利用凉州粟特安氏的势力,于武德二年(619),从内部搞垮了李轨争权,把河西纳入自己的版图。

据斯坦因的记载,王道士刚一发现藏经洞,就通过肃州道台转送给甘肃藩台敦煌经卷,但因运费无着,甘肃藩台命令王道士看管。

当罗振玉从伯希和那里获知敦煌藏经洞还有剩余写卷时,于是提请学部收集。1910年,清学部电令甘督何彦升,把所余经卷悉数购买,运到北京收藏。学部为此拨款共银6000两,合敦煌市平银6918.4两,比斯坦因和伯希和的总和要多得多。但这笔钱主要被敦煌官府用作改修孔庙,剩余的用作修补城墙,只给了王道士300两作香火费。为此王道士对官府颇为不满。

普贤像侧,还绘有唐僧取经的画面,三藏法师玄奘合掌望空礼拜,孙悟空牵着满载佛经的白马(图19),他的猴相,和《西游记》中所描写的没什么两样。

马蹄形通道中,保存了几幅比较精美的壁画,如南壁的唐僧取经图,绘三藏法师玄奘和猴面孙悟空师徒二人,可与榆林窟第3窟的唐僧取经图相媲美,也说明了这一唐朝前期发生的故事,在西夏时就已流传广远,像瓜州这样边远的地区尚且如此,中原就可想而知了。

因为隋唐统一中国以后,南朝系的佛教学说被当作正统的教法而得以保存和发扬,而北朝系统的学说只是在北方的一些地方继续流传,后来就湮没无闻了。敦煌北朝写本佛教注疏的发现,可以部分复原北朝系的学说,从而也就可以说明隋唐佛教思想的一些来源问题。

敦煌学十八讲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荣新江

荣新江

荣新江,1960年生,河北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为北大历史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隋唐史、西域史、中外关系史、敦煌学研究,著有《归义军史研究》、《敦煌学十八讲》、《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中国中古史研究十论》、《于阗史丛考(增订本)》(合著)、《隋唐长安:性别、记忆及其他》、《辨伪与存真——敦煌学论集》及有关敦煌吐鲁番学、中外关系史、西域史、隋唐史论文多篇;主编《唐研究》(1-16卷)、《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合编)、《从撒马尔干到长安——粟特人在中国的文化遗迹》(合编)、《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合编)、《吐鲁番文书总目(欧美收藏卷)》、《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向达先生敦煌遗墨》等。

荣新江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