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史
秦汉史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者于1931年所撰写之讲义,上自秦人一统之局,下至王莽之新政,为一尚未完编之断代史。作为一代史学大师,钱穆先生秉其一贯高屋建瓴、融会贯通的史学要旨,深入浅出地梳理了秦汉两代的政治、经济、学术和文化,指呈了中国历史上这一辉煌时期的精要所在。诚如作者所言,“学者就吾所讲,退而循诵马班两史,庶有窥乎秦汉两代史迹之大概。即有精治马班原史,涉猎吾书,亦足供讨论钻研之一助。”
热门摘录
故漢武一朝之治,淺言之,若一變高惠文景以來所相守恭儉無為之舊步,而奮然有所造作。深言之,則自秦政解紐,漢高以平民為天子,蕭曹以布衣為卿相,古昔貴族世襲之局面,既破壞無余遺。而社會下層別起一經濟階級之新流。
蓋西周封建,其事等於武裝之移殖,而漢則特為國土之分配。周人向外移殖以宗族為體,故宗子即為大君,支庶則為臣宰,非相依無以自全。漢則天下一統,郡縣相屬,封建非以對外,其勢轉成自裂。
為政者徒有美意,不明時勢,不講法術,亦僅以致亂而兩損耳。
至后世学人,乃专以专制愚民归罪秦之君臣;此亦未尝不是,然亦仅呵谴其外貌,犹未能深探其内情耳。
政治家过于自信,欲以一己之意见,强天下以必丛,而不知其流弊之深,为祸之烈也。
盖自秦人一统,中国历史已走入一新局,为往古所未有,而一时昧者不之知。故群情怀古,仍不免恋恋于封建之旧统。虽始皇、李斯毅然排众论而主独是,然亦不能尽脱一时旧见之束缚。
平心论之,此虽秦廷之虐政,亦自本于一种心理上之错误。而当时山东豪杰,一呼百应,亦为恢复封建之迷梦所驱,实亦不免于以另一种迷误之心理为之策动。而事实终于趋新,不能重归故态。
赵翼所谓「人情犹狃于故见,而天意已另换新局」,此语洵足道破当时知情势。实则无论一民族,一国家,一团体,其文化之积累既深,往往转不足以应付新兴之机连。 正以彼有成迹,有先见,有夙习,此等均属暮气;转不如新兴阶级之一无束缚,活泼机警,专赴利便者之更易于乘势得意耳。
战国晚年,已为动极思静之候。秦承其余波,未能逐处以静。故为秦君臣之不智,然亦动势既剧,人力非能骤为转移。秦之君臣,乃为时势之牺牲。
大局所趋,中央政府自臻稳定,割据政权必难安立。历史大趋如此前,亦不尽由于人谋也。
三代礼乐,徒供汉儒为慕古之空想。
社会经济之畸形发展,一面为新商人资产之骤起,一面农民生计之窘迫。
多蓄奴,以逐利长产为商贾;多聚贫罪之徒,则借以为姦利,如铸钱、掘冢之类。
秦汉史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