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儒林外史》、《聊斋志异》、《西游记》、《三国志》、《水浒传》、《红楼梦》、《牡丹亭》、《爱的教育》、《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童年》、《鲁滨孙漂流记》、《昆虫记》、《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底两万里》、《名人传》、《傅雷家书》、《格列佛游记》、《简·爱》《格林童话精选》 、《安徒生童话精选》 、《伊索寓言精选》、 《克雷洛夫寓言精选》、朝花夕抬、呼啸山庄、《茶花女》、《镜花缘》、《封神演义》、《官场现形记》、《东周列国志》
星月文学 名著在线阅读
[作品]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
1966年之前,我一直被幸運之神眷顧,在安穩的環境中長大,在世界彈簧床錦標賽中拿到冠軍,周遊歐洲各國。可是這段生命歷程為我帶來受之無愧的讚賞,卻沒有為我的內心帶來永恆的寧靜。 一天,凌晨三點二十分...
ww9981
1. 希腊神话故事[古希腊]
2. 牛虻[爱尔兰] 艾丽·伏尼契
3. 莎士比亚选集 [英] 莎士比亚
△4. 浮士德[德] 歌德
△5. 少年维特之烦恼[德] 歌德
△6. 悲惨世界[法] 维克多·雨果
△7. 红与黑[法] 司汤达
△8. 高老头[法] 巴尔扎克
△9. 欧也妮·葛朗台[法] 巴尔扎克
10. 斯巴达克思[意] 保 利
11. 双城记[英] 查尔斯·狄更斯
△12. 简·爱[英] 夏绿蒂·勃朗特
13. 叶甫盖尼·奥涅金[俄] 普希金
14. 当代英雄[俄] 莱蒙托夫
15. 父与子[俄] 屠格涅夫
16. 死魂灵[俄] 果戈理
△17. 泰戈尔文选 [印度] 泰戈尔
18. 罪与罚[俄] 陀斯妥耶夫斯基
19. 雪国·古都 [日] 川端康成
△20. 复活 [俄] 列夫·托尔斯泰
△21. 巴黎圣母院[法] 维克多·雨果
22. 母亲 [前苏联] 高尔基
△23.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前苏联] 奥斯托洛夫斯基
24. 老人与海[美] 海明威
25. 飘 [美] 玛格丽特·米切尔
△26. 十日谈[意] 薄伽丘(和《神曲》并称的一本书)
27. 名妓与法老 [埃及] 纳吉布·迈哈弗兹
△28. 失乐园[英] 约翰·弥尔顿
29. 儿子与情人[英]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
30. 虹 [英]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
31. 恋爱中的女人[英]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
32. 洛丽塔[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33. 毛猿[美] 奥尼尔
34. 孤寂深渊 [英] 拉得克利夫·霍尔
35. 贞洁的厄运 [法] 萨 德
36. 亚当·贝德[英] 乔治·艾略特
37. 蜘蛛女之吻[阿根廷] 曼纽尔·普伊格
38. 大街 [美] 刘易斯
39. 娜娜[法] 艾米尔·左拉
40. 缩影[日] 德田秋声
41. 泰蕾丝·拉甘 [法] 艾米尔·左拉
42. 衣冠禽兽[法] 艾米尔·左拉
43. 土地 [法] 艾米尔·左拉
44. 羞耻[法] 艾米尔·左拉
45. 萨朗波[法] 福楼拜
46. 高龙巴[法] 梅里美
△47.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捷克] 米兰·昆德拉
48. 为了告别的聚会 [捷克] 米兰·昆德拉
49. 不朽 [捷克] 米兰·昆德拉
50. 本性 [捷克] 米兰·昆德拉
“△”是喵觉得比较好看的,重点推荐。其他基本没看过,不清楚。
Grace
1.
因为鲁迅的杂文对当时社会的鞭策和批判力是最强的。他的散文、诗歌、小说大多是对中国不争社会的个人愤懑。且杂文内容精炼像把短刀,而小说和其他的文学形式大多太过婉转,还需要读者再去静下心来体会。而杂文就要直接的多,成文速度也比较快。
韩寒对时事的批评也是靠杂文,价值不同但意义相近。
鲁迅还有一部分杂文,通过“曲笔”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所周知,“曲笔”原是旧中国反动政治迫害的产物,鲁迅在《花边文学》的序言里,曾经这样说过:“那时可真厉害,这么说不可以,那么说又不成功……在这种明诛暗杀之下,能够苟延残喘,和读者相见的,那么,非奴隶文章是什么呢?”知道这个情况,我们就了解鲁迅的一部分杂文,所以采用“曲笔”,原是迫不得已的。有人把“曲笔”当作鲁迅笔法,好像鲁迅一贯喜欢用这种方法写作似的,这是很大的误解。实际上,只要有可能,鲁迅总是竭力把文章写得明白晓畅的。“曲笔”既是政治迫害的产物,那么它就不是一种有成规可循的艺术手法,它需要适应不同的题材,对付不同的政治环境,采取不同的表现方法。有全篇用隐喻的,如现代史。内容写变戏法,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向观众榨钱,今日这班人走了,明日那班人又来。全文没有一句话涉及当时的政治,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正是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现代史。有全篇用反语的,还有说故事,引古喻今等多种方法。对于这类杂文,我们主要认识它的战斗作用和意义,而不必去学习它的隐晦曲折的形式,因为今天已经根本不同于鲁迅所处的时代。
总之,鲁迅的杂文,形式丰富多彩,手法不拘一格,莫不清新独创,给予读者以隽永的艺术享受。这除了思想内容的先进、深刻,有助于他在艺术上的发现以外,还因为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有一座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此外,他在写作过程中的认真构思和锤炼,也是十分重要的条件。“就算三五百字的短评,也不是摊开纸就动笔”。他曾这样说:“人家说这些短文就值得如许花边,殊不知我这些文章虽然很短,是绞了许多脑汁,把它锻炼成极精锐的一击,又看过了许多书,这些购置参考书的物力,和自己的精力加起来,是并不随便的。”①这种艰苦劳动、精益求精的态度,是非常值得学习的。让我们认真地学习鲁迅杂文的战斗性和艺术表现力,更好地发挥杂文打击敌人、教育人民的作用吧。
2. 提要:郁达夫是一个在创作上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在开始创作以前就有了丰富充实的准备,他作品的“时代病”的暴露、“自叙传”的形式、强烈的主观抒情都有别于其他作家的作品,他的早期小说真实地艺术地留下了异常复杂的时代侧影,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学的宝库。
关键词:艺术风格 中外文学 熏染
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从1921年的《沉沦》发韧到1935年出奔的收笔,中间整整跨了15年。在这段悠悠的岁月里,郁达夫经过时代的洗礼与古今文化的过渡后,在创作上走过了三个阶段:早期,1926年郁达夫与郭沫若等人在东京成立了创造社,并决定出版创造季刊。从这一年开始郁达夫先后写了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等。后来,他陆续写下了茫茫夜、秋柳、风铃、茑萝行等自叙传小说。《沉沦》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这一时期的创作以自叙传为主,强烈的主观抒情,感情忧郁的抒情笔调以及鲜明独特的现代色彩,表现了作者典型风格的成熟。中期,1922年郁达夫回国后,由于贫困事业的境遇,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开始关注下层人民的生活,写出了最早描写工人生活的作品《春风沉醉的晚上》等,小说以“故事”面目出现,使早期强烈主观色彩被明显弱化,显出客观与现实的趋势。晚期,1926年郁达夫南下广州,辗转后迁居杭州。这一时期以《迟桂花》为代表作,对艺术境界的刻意追求,是这一阶段最大的艺术特色。郁达夫一生创作小说50多篇,大致可分为以上三个创作阶段两种艺术风格,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追求与矛盾的人格理想,这样的分期与作者生活环境的改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基本一致的。下面主要介绍其早期小说的艺术风格。
一、早期小说的艺术风格
1921年10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小说集《沉沦》出版,当时“在中国枯槁的社会里,好像吹了一股春风,立刻吹醒了无数青年的心”。[1]小说一发表,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成为当时最畅销的书之一。继《沉沦》以后,郁达夫写下的早期小说还有茫茫夜、怀乡病者、秋柳等等。这些作品的基本特色是通过青年的变态心理的刻画和情爱的苦闷与社会苦闷的描写,表现了在那样一个历史时期中受到时代窒息的青年的内心的呼唤,表现了他们的苦闷与彷徨,他们对个性解放的要求。他用大胆的描写反映了“时代病”,即青年的烦躁与苦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时代。
⒈ “时代病”的暴露
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提出了“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文化;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的口号,个性解放和表现自我的思想席卷了整个中国,广大的小资产阶级青年奋起打倒旧传统,怀有浪漫主义的冲动去歌颂爱情、憧憬未来。但他们大多数人都脱离群众,那就必然导致这场运动的失败,当五四运动的高潮过去以后,反动势力又猖獗起来,个性解放的理想失去了现实的基础,但是又找不到反抗黑暗势力的有力武器和出路,于是苦闷和彷徨就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时代病”。郁达夫对这种“时代病”的描写无疑是对旧制度、旧文化及反动势力的冲击,有其进步意义。
郁达夫小说中描写的“时代病”多是由于理想的破灭导致的。比如《沉沦》中的主人公的忧郁症,造成他这种忧郁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以为他一个人和别的学生不同”[2]而且“心思太活”[3],所以在他十七岁的时候进入美国长老会捐款创办的H 大学的预科以后,不满于学校的规章制度,“礼拜三晚上有祈祷会,礼拜日不准外出”[4]等等,严重束缚了他个性的发展,“他的心里总有些反抗的意思。”后来他终于不甘服从退了学,又几经周转换了学校,但终于还是不得不退学,同时还由于家道中落等原因,使他蛰居在书斋里,“他的忧郁症的根苗,大约也就在这个时候培养成功的”。这说明主人公的病态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敏感和灵活的天性受到了封建的束缚,被社会所不容造成的,而后来他的“忧郁症”愈加严重,则是由于他在日本是出于“弱国子民”的地位,被人瞧不起、饱受凌辱的结果,显然这种时代病的根源在于社会。
郁达夫对于“时代病”的描写,往往和祖国的贫弱联系在一起。也可以说,后者是因,前者是果。作品中病态主人公的命运是和祖国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沉沦》的主人公在自杀前,还悲痛疾呼:
“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
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
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这呼声,是血与泪的结晶!是遭受了数不尽的屈辱和虐待后,发自肺腑的呼叫!主人公是一个悲剧,是由于国家的贫弱造成的悲剧。在郁达夫早期的小说茫茫夜、风铃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把这祖国的贫弱作为造成青年时代病的原因。在表现个性解放得欲望时,也显示出了爱国反帝的精神。在20世纪20年代初,文学作品中直接表现出反帝意识的作品还不多,因此《沉沦》等篇章在这方面就显得格外可贵。
⒉ 强烈的主观抒情
传统小说的写法,故事是小说的内核、情节是故事的具体叙述形式。郁达夫的小说,完全改变了小说的传统审美特征,将一种主观抒情带入了小说当中,“情之所发,不怕山的高,海的深,就是拔山倒海,也有所不辞”[5]。他说他写小说的状态“正如人感受到了痛苦的时候,不得不叫一声一样,又那能顾得着叫出来的一声,是低音还是高音?”[6]他的小说基本上是由一种独白式的抒情话语构成,情节完整与否、清晰与否,已经不再重要了;他的叙述目的,只是酿出一种情调来,使读者被这种情调所感染,这导致他的小说在叙事结构上的散文化。他的小说无论叙述是以第一人称还是一第三人称进行,都是以主人公的眼睛在“看”,以主人公的心灵去“体验”,以主人公的口吻去诉说的。因此小说对事件的叙述,基本上不是情节的客观展示,而是伴随着主人公强烈的主观情绪的倾诉,小说所展示的一切场景、冲突、细节,都带着主人公浓厚的主观色彩。读者直接感受的,不是故事,而是主人公强烈的情绪—读者是隔着主人公的主观情绪目睹事件与生活场景的。如《沉沦》中叙述的事件,都是主人公“他”以病态心理感受着的:“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因而“他每觉得众人都在那里凝视他的样子”,“他的同学的眼光,总好像怀了恶意”,病态的感受使他更加孤独和自卑,而不道德的行为加重了他的忧郁症,他常常在难以自拔的忧郁和绝望情绪中哭诉:“中国呀中国!你怎么就不强大起来”,“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个安慰我体谅我的‘心’。一副白热的心肠!从这一副心肠里生出来的同情!从同情里生出来的爱情!”郁达夫几乎所有的小说都是在这样一种主观宣泄式的语言中叙事,因此他的小说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抒情方式。
⒊ “自叙传”的形式
郁达夫认为文学家的作品,多少总带有“自叙传”的色彩。翻阅郁达夫的几十篇小说,可以看到绝大多数都是“自叙传”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写“我”,郁达夫认为以第三人称写出来的作品,往往会使“文学的真实性消失”。后来,他在五六年来创作生活的回顾中,进一步明确了他的文学主张,他说:“至于我的对于创作的态度……我觉得‘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一句话,是千真万确的”,他再三强调:“作者的生活,应该和作品艺术紧抱在一起,作品里的个性是绝对不能丧失的”。这里所指的个性强调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即要保持独特的创作个性。读郁达夫早期小说可以看出绝大多数都是“自叙传”形式,同第一人称写“我”,即写作者,即使是用第三人称,写的也仍是他自己的化身。于质夫、黄仲则等等无不是作者的影子。大部分小说都直接取材于自己的生活,写本人的经历、遭遇和见闻,把郁达夫的小说连起来读,基本上就是他的一条生活轨迹,这种写法是他在日本留学时受日本当最流行的“私小说”的影响,那些小说通常以个人的生活为素材,写身边的琐事,或一时的感想,带有浓厚的自传性。1923年他编茑萝集时就在后记中写道:社会“压榨机”造成了一代青年的苦闷,“我只求世人能够了解我内心的苦闷就对了”,因此它“只要赤裸裸的把握的心境写出”,郁达夫之所以要采取自叙传的形式,市委了暴露自己,从而暴露出一代青年的苦闷,反映人生和社会。
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三篇小说的主人公,虽然年龄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的性格、心理、感情方式都极其相似,《沉沦》集中三篇作品的主人公都是感伤青年的典型,而且是一个有独特个性的典型。这个人物一露面就显得软弱,但又不甘沉沦,拼命挣扎,欲望一次又一次的破灭,想洁身自好又苦于情欲,他在探索理想,又耽于伤感,在绝望时他只能自杀。这些作品中都有郁达夫的影子,在《沉沦》的第三章中,对于主人公家乡的描写,以及他在家乡上中学时的种种经历,那简直就是郁达夫自己。然而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些具有自叙传性质的小说又超越自叙传,由个人向外,拓展到社会,具有时代、社会的典型意义。
二、郁达夫早期作品风格的形成
郁达夫是一个在创作上有着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在开始创作前就有了丰富充实的准备,在中小学时他阅读了大量的中国古典名著,到日本留学以后,阅读了近千部外国小说,在创作上受外国作家影响较大。郁达夫早期小说开创了“自叙传”的浪漫抒情方式,这种抒情方式成为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一个潮流。“时代病”的暴露,强烈的主观情感的抒发都有别于其他作家的作品,真实地艺术地留下了异常复杂的时代侧影,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学的宝库。
⒈ 郁达夫少儿时期性格的形成
郁达夫于1896年出生于浙江富阳,他的家在他出生时就已经败落了。儿时的回忆在谁来说都是完美的一章,但对于郁达夫来说却尽是空洞,“我所经验到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7]郁达夫在婴孩时期,母亲稀薄的乳汁已经不能满足他的生长需要,然而,一个未曾发迹而又败落的家雇乳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终,郁达夫因为营养不良而常年生病,只是“家中上下,竟被一条小生命累得筋疲力尽,到了我出生后第三年的春夏之交,父亲也因此以病死.”[8]他守寡的母亲不得不每天外出工作承担父亲的责任,两位兄长又在外地读书,而祖母则日夜“在动着那没有牙齿的扁嘴念佛念经”,在他孤独的童年里,日日和他在一起的、有时候也讲些故事给他听、非常疼爱她的、却是一位忠心耿耿的使婢翠花。这个有着可爱名字的翠花才比郁达夫达十岁。
郁达夫回想他童年生活时,总要提起那时家境贫穷,似乎他的敏感、孤寂、多愁善感都直接因受尽贫穷折磨的童年的生活环境而产生的。这种性格特征,在他创作的作品中的主人公身上都有所体现。如《沉沦》中的主人公在日本留学期间对于男女问题表现出敏感的反应都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
⒉中小学时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熏染
郁达夫有着厚重的文学功底。郁达夫七岁进入私塾读书,在小学时就读过四史河许多唐诗而天性聪慧的他又很善于在其中汲取营养,郁达夫“九岁题诗四座惊”。小学毕业那年的夏天,又读了《红楼梦》和六才子书,在以后的学生时代古典文学给与郁达夫的几乎是精神上的支持。郁达夫第一次离家远行到杭州求学,由于前都花光在上酒楼和游览上只好转向收费比较便宜的学校。在那个学校的半年里,他很是寂寞,又由于是第一次离家远行,满怀思乡的情绪。只有用看书和写诗来消愁解闷。在自传中,郁达夫回想自己落落寡欢的孤独的中学时代时曾经写道:“真正指示我以做诗词门径的,是留青新集里沧浪诗话和《白香词谱》。《西湖佳话》中的每一篇短篇起码我总读了两遍以上,以后是流行本的各种传奇杂剧了,我当时虽则还不十分欣赏他们的好处,但不知怎么,读了之后的那种朦胧的回味,仿佛是当三春的天气喝醉了几十年的醇酒。”[9]很显然,这些古典诗集、传奇、杂剧中的情节使郁达夫陶醉,也给郁达夫以做诗的灵感,使郁达夫又独特的审美情趣。郭沫若曾经说过:“他似乎很喜欢清代的诗人黄仲则,它不仅喜欢他的诗,而且同情他的生活,他似乎有意在学他,他的短篇小说《采石矶》便是以黄仲则为主人公,而其实是‘夫子自道’”[10]。由此可见,郁达夫与古典作家的独异关系可见一斑,《采石矶》中黄仲则实际上有作者的影子,他这种对古典文学的深入学习开拓了他的胸襟和眼界,不仅滋养了他对文学的浓厚兴趣,而且为其以后他入文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留学日本,与达夫接受了东洋、西洋文化
1913年郁达夫跟随其兄长郁华赴日本,考取了高等学校的预备班,会得了官费留学的资格。20世纪初的日本式中国学生的乐土,轻松的学习环境以及灯红酒绿的现代生活,为郁达夫在小说创作上提供了素材。最初,郁达夫学的是文科,但由于兄长的劝告,又专为学医科,郁达夫与鲁迅及其他人一样,最初是被西方的科学所吸引了,但是他的兴趣很快便转向西方文学上去,又改学文科。他在名古屋读中学时,看了超过1000部的小说,同时还接触了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思潮,特别是受到了日本自然主义思潮和西方感伤主义的影响,在他的审美情趣中不排斥感伤主义,甚至把感伤主义作为“文学的酵母”予以肯定。郁达夫的早期小说处处浸润着的是一种浓浓的、挥不去抹不开的感伤氛围。在作品中善于以景写情,也善于以情写情,用感情来统一风景和心理,着意给作品渲染一种忧郁哀愁的氛围。如怀乡病者中:“在这样的消沉状态中的于质夫朝了窗,看看白云往来的残春的碧落,听听硬化小片无风坠落的微声,觉得眼前起了一层纱障……好像在做梦似的呆呆地不知坐了多久……”。这段描写有景有人,把人物的思想感情与景物紧密联系在一起,用哀景衬哀情,成功地渲染了一种哀愁的艺术氛围,作品中的感伤的呼号与叹息感染者同代青年。郁达夫的这种主观抒情以真实感染读者,颇能叩击人的心扉。其次,受19世纪强调主观的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尤其从18世纪浪漫主义的卢梭那获得的自我忏悔的道德资源,1921年至1926年风靡日本大胆暴露私生活的“私小说”以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西方早期现代派的内心独白等学习的重视性心理的描写,使郁达夫轻易学会怎么样去描写本质上传统但表面颓废和衰落的传统人物及其心理活动,用强健大胆的文句去写别人不敢写的人生。直接促使郁达夫提笔的却是北方巨人屠格涅夫,“在许许多多古今大小的作家里面,我觉得最可爱、最熟悉,同他的作品交往得最久而不会生厌的便是屠格涅夫,这在我也许是和别人不同的一种特别的偏嗜,因为我的开始读小说,开始想写小说,受的完全是这一位相貌柔和,眼睛有点忧郁的绕腮胡长的满满的北方巨人的影响。”[11]
如果说,郁达夫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理解源于日常生活的接触和熏染的话,那么他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则主要是通过文学活动受到的影响,再加之郁达夫敏感及多愁善感的天性,很容易将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和感受顺利地写入他的文学作品,并且情感是自然、坦诚、率真的,是他心声的吐露。郁达夫一起独特的艺术风格与鲁迅并称为“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小说创作的双峰”。如果说鲁迅在现代文学史上是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开山,那郁达夫则是浪漫主义小说创作的先河。郁达夫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郭沫若:论郁达夫,沫若文集(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2]、[3]、[4] 郁达夫:《沉沦》,郁达夫经典小说集
[5]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5卷 花城出版社 1982年版,第82页
[6] 郁达夫:忏余独白,郁达夫论文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46页
[7]、[8] 郁达夫:《悲剧的出生》,中国现代经典散文·故都的秋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第353页
[9] 郁达夫:自传之六
[10]
[11] 郁达夫:屠格涅夫的问世以前 ,《艺文私见》
郁达夫文如其人,他的充满浪漫主义感伤色彩的小说、散文和诗歌,既反映了他本人坎坷的生活道路和曲折的创作历程,也表现出“五四”以来一个复杂而不平常的现代作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以一种单纯的抒情方式在作品中解剖自己、分析自己、鞭挞自己,使这些作品对读者充满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郭沫若曾指出:“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百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又同意李初梨所说,“达夫是摩拟的颓唐派,本质的清教徒”,并把郁达夫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品质概括为“卑以自牧”(论郁达夫、再谈郁达夫)。
郁达夫才华洋溢,具有浓厚的诗人气质。虽身为“五四”新文学健将,思想上属于激进的民主主义,但在文学创作上接受了不少19世纪末欧洲文学的影响,本人又始终没有完全摆脱中国旧式传统文人的积习,深深沾染了中国古代士大夫如阮籍、刘伶等竹林七贤那种“放浪形骸之外”的处世态度。他的生活和创作都因此包含着深刻的矛盾。他的全部著作反映了在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复杂性和曲折性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一个富有才能、力求进步的知识分子艰苦的思想历程,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普遍的苦闷心理和关于人性解放的强烈的呼声。胡愈之曾对他作了这样的评价:“他的伟大就是因为他是一个天才的诗人,一个人文主义者,也是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郁达夫的流亡和失踪)
3.微型文学评论以评价短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为主,而且只要求选其一点来写,因而读懂作品、确定选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选点要准,即能透视作品的主要意义或能表现作品的主要写法。选点的角度宜小不宜大,以免下笔力不从心而流于空泛。
其次,行文时笔墨要集中,语言要简洁。我们知道,对作品的评价是论点,对作品的具体分析则是用论据论证论点。如果笔墨分散,语言拖沓,势必无法用极其有限的篇幅比较深入地评析作品,论证论点。
第三,结构要明快。对作品的评价最好在开头直接提出,下文加以证明,形成总分结构。如果有必要加上总结性文字以收束上文,那就形成总分总结构,但不可勉强,以免画蛇添足。
第四,要有文学评论味,尽量用形象化的语言评价和分析作品,把观点渗透到富有魅力、给人以美感的文字之中。同时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文学评论的术语,增浓文学评论味。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反过来内容也需要依靠形式来表现。所以,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时,万不可弃思想内容而不顾,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时,也可以适当提及表现手法。当然,它们的侧重点决不相同。
下面请看实例--
题目:
认真阅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写一篇微型文学评论,题目自拟,不超过200字。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例文一:
悠悠海峡情
--评《乡愁》所蕴含的深义
《乡愁》这首诗涵义丰富、深刻,以特有的笔调倾述了海峡彼岸的人们思念大陆故土的悠悠情怀。
诗的开头三节,作者就已渲染了浓浓的思乡情调。到了诗的末节,作者笔锋一转,巧妙、恰当地把乡愁比作与大陆相隔离的海峡,从而寄托了作者在垂暮之年思念大陆故上和亲人的悠悠的乡愁。由于前三节诗的渲染铺垫,这种"乡愁"的味儿就更浓烈了,而且我们不难品味出其中带着几分苦涩的味儿,即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以尝的失望的情绪,从而深化了诗的主题,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黄亨灿)
例文二:
跳跃的乡愁
--评《乡愁》的艺术感染力
乡愁是一抹心头上的阴翳,是一束情感的投影。小诗《乡愁》于质朴中蕴真情,辗转中现永恒,给人以颇深的艺术感染力。
诗中的乡愁是跳跃、辗转的,从"小小的邮票"到"窄窄的船票",进而变成"矮矮的坟墓",直至"浅浅的海湾",但乡愁却是永恒在作者的心中。为体现"现在的乡愁",全诗着眼于格局的布置,由前三段的蓄势而引起末段的迸发,这不仅仅以浓烈的色彩渲染了乡愁,也使乡愁得到升华和涵沉。读者从这首极富忧愁的小诗中极易抠取它的艺术精粹,这是以情感人的结果。(赵斯仪)
例文三:
想哭不一定有泪
--评《乡愁》中的借代
《乡愁》的一大特色是运用借代修辞手法,表现浓郁的乡愁。诗人独具匠心,用"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湾"来借代"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等不同时期的乡愁,使之实物化。乍看起来很有些"挥手自兹去"的洒脱,但多读几遍,你会感觉到诗人的哭腔,你定然会被母子深情、夫妻恋情和游子对祖国统一的渴望之情所打动。正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表明诗人无时不颠沛在离愁之中;在哭,无泪,借代使之然也。(游舫)
总评:
这三篇微型文学评论,有的评《乡愁》的思想内容,有的评其艺术特色,颇合法度。它们都只抓住一点来写,角度不大,评价中肯,笔墨集中,分析在理,言简意赅。至于结构明快,一目了然,自不必说;层次清晰,语言流畅,也是共同的特点。在行文中恰如其分地用上一些文学评论的术语,更具文学评论的特色。另外,每篇的标题都拟得相当艺术,也给微型评论增添风采。
评论考试模式
开头:
1.梗概复述。在全文情节梗概复述中, 不露声色地点出要强调之处。
2.引出论点:一个判断句,主谓宾。选择最有感受的一点
内容:从人物形象看主题。
形式:从下列几点选择一个人物形象塑造(性格的几个方面),结构(曲折、巧合、误会、线索等),语言(个性化、生活化),技巧(对比、讽刺、吸收其它文体特色等)。
中间:
1.分析法论证为主。论据是作品自身,边节录边评论。分为二个以上方面。
2.其它论证方法为辅,如引证法、比喻法、反证法等。
3.联系实际,引申发挥。内容主要是主题的社会意义。形式有:典型的意义,艺术特点的比较和发展。
结尾:
1.重申照应开头,进一步明确、深化论点。
2.发出感慨
原贴:在线急求!文学作业!
白菜cd
美国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揭露战争的罪恶,开创了“黑色幽默”式的战争小说。
美国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中篇小说,绝对推荐),写了一头狗(巴克)在北极拉雪橇的故事,文明的人类把一头狗逼入狼群的故事。
sslxy
名著的有关文学常识一、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①曹操:权奸与英雄相结合的典型。“白脸曹操”成为奸臣的代名词。
②诸葛亮:忠臣和智慧的化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个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③关羽:勇武和义气的化身。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身陷曹营终不降,镇守荆州时违背了诸葛亮“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方针,致使荆州失守,败走麦城而死。
④张飞:一个勇猛、坦率、刚直的武将。痛打索贿的督邮;三顾茅庐时,耐不住性子要放火;关羽从曹营回来后,他举起枪便刺,误会消 除后,他又痛哭参拜;长坂坡单枪匹马拦住曹军百万大军;关羽死后,因粗暴急躁而为叛将所杀。
⑤周瑜:东吴水军都督,英俊儒雅,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曹操幕僚蒋干到东吴劝降,他巧妙地运用反间计,使老谋深算的曹操反而损失了两员大将。火烧赤壁,火烧曹营,使曹军八十万水军大败而归。因过于好胜,心胸狭窄而被诸葛亮三气而死。
⑥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是一位有胆有识的英雄。初为袁绍部将,后投奔刘备,为蜀汉大将。在长坂坡战斗中,突出重围,单骑救出刘备的太子刘阿斗;江汉之战,拦江夺斗,使曹操为之震慑。虢亭一战,退吴兵,救刘备。因他忠诚勇敢,一身是胆,具有远见,每战必胜,所以“常山赵子龙”成为常胜将军的代名词。
⑦黄忠:归附于刘备时年近六十,在葭萌关,定军山等战役中有勇有谋,屡建战功。后在讨关战役中,以75岁高龄又斩吴一部将。后为暗箭所伤,不愈而死。“老黄忠”是老当益壮的老英雄的代名词。
⑧鲁萧:字子敬,和周瑜同辅孙权。力排众议,与周瑜一起坚持联刘抗曹的主张,并力劝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待人宽厚诚恳,但他的忠厚有时显得近愚。
⑨刘备:知人善用,是一个从平民奋斗到开国帝王的圣君形象。
⑩蒋干:曹操的幕僚,一个愚蠢而又自作聪明的政客。
⑩杨修:曹操手下主薄。
二、施耐庵:《水浒传》是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小说。
①宋江:喜欢救人于危难之中,绰号为及时雨,呼保义。领袖他既有反抗精神,又具有极大的妥协性,头脑中的封建伦理观念较强。对农民起义做过贡献,但又时刻盼望朝廷招安,最后使起义遭遇到失败,自己也被皇帝毒死。
②吴用:军师,足智多谋,人称“智多星”,是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家,又是一个将相之才和远大目光的政治家。他曾坚决反对招安,但由于封建主义的忠义绳索的束缚,又使他不得不屈从于宋江等人的投降路线,最后缢死于宋江的墓前,是一个具有反抗意识的知识分子的典型。
③林冲:绰号“豹子头".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参加了征辽、征田虎、征王庆、征方腊的战争,最后患病瘫痪而死。
④李逵:绰号“黑旋风"善用两把斧头,爱打抱不平.坚决反对招安,曾大闹菊花会,烧妓院,扯诏榜,是一个最彻底的起义军英雄.被宋江毒死.
⑤鲁智深:绰号“花和尚”原名鲁达。为救金氏父女曾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因此被迫出家当了和尚,曾大闹野猪林,救出林冲。
⑥武松:绰号“行者”排行第二,又称“武二郎”。景阳岗上打死了老虎。杀死潘金莲和其奸夫西门庆,为哥哥报仇后,到官衙自首,显出了敢做敢当的英雄本色。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武松在民间被称为“勇士”的代名词。
⑦西门庆:明代后期市侩势力的典型代表。《金瓶梅》中的三个主角: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是他的三个妾。
三、曹雪芹、高鹗《红楼梦》我国古典小说成就最高的长篇小说。
⒈金陵十二钗:
①林黛玉、
②薛宝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③贾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④贾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 东风一梦遥。
⑤史湘云: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⑥贾迎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⑦贾惜春:勘破三春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⑧王熙凤:凡鸟偏从未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⑨巧姐: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⑩王熙凤: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⑾秦可卿: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⑿妙 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⒉其它人物:
①晴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挂。
②香菱: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遇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③袭人: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习题:
⒈《三国演义》中“刘玄德三顾茅庐”欲请出诸葛亮,它最初由徐庶推荐的。“身在曹营心在汉”指的是徐庶,同时他也是进曹营一言不发的人。
⒉《三国演义》中“群英会蒋干中计”蒋干是中了周瑜的计。
⒊《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战役是赤壁之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可谓不少功绩: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长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去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能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三顾:三顾茅庐,六出:六出祈山七擒:七擒孟获东和:东和孙吴北拒:北拒曹操收二川:东川、西川排八阵:八卦阵
⒌《三国演义》中写到晋国司马炎灭吴国,俘虏吴王孙皓,在接见孙皓就座时说:“朕设此位久矣!”这名话言外之意是我等你的位子已经好久了。
⒍桃园三结义指的是刘备、关羽、张飞
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首词是出自我国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的第一回前的引言。
⒏“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与此有关的故事情节是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
⒐《水浒传》“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吴用,他又称智多星,这是在黄泥冈(地方)干的。倒拔垂杨柳的是鲁智深,误入白虎堂的是林冲。
⒑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鲁提辖是鲁智深,与他有关的故事还有大闹五台山、野猪林救林冲。(写一个即可)
⒒《水浒传》中号称黑旋风的是李逵,他使用的武器是两把斧头,此人力大如牛,性格火烈,曾险些被冒充他的李鬼所害。
⒓《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又从东海龙宫索取了如意金箍棒作为武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到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 菩萨的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作了大徒弟。
⒔《红楼梦》又名《石头记》,该书相传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该书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轴线,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浓缩了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⒕《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该书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宋江为首的108名好汉在梁山泊聚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豪举。
⒖鲁智深绰号是花和尚,在渭州三拳打死镇关西,在相国寺倒拔垂杨柳,在野猪林救了林冲
⒗《水浒传》中吴用的绰号是智多星,与晁盖、公孙胜等人在黄泥冈智 取了生辰纲。
⒘《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是千里走单骑,华容道里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曹营,败走麦城。
⒙《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书中的舌战群儒,赤壁之战中巧借东风,三气周瑜等章节都表现了他非凡的才能,给后人留下了千古佳话。
(1)《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听其声”的是王熙凤,该人最善弄权术,例如毒设相思局,弄权宁国府,逼死尤二姐,破坏宝黛婚姻,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悲惨下场。
(2)“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是《红楼梦》中的农村妇刘姥姥说的逗笑他人的话。
(3)在护送唐僧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嫉恶如仇的是孙悟空,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法名叫悟能,忠厚老实勤勤诚恳恳的是沙僧。
(4)“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这幅对联写的是孙悟空,这个人物出自(作品)《西游记》。
(5)《西游记》中“搅乱蟠桃盛会,偷吃老君仙丹”的是孙悟空。
(6)《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者是吴用,“景阳冈打虎”的是武松。
(7)“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是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回目,其中“及时雨”指是宋江,“黑旋风”指的是李逵,“神行太保”指的是戴宗。
(8)“观音院唐僧难保,高老庄大圣除魔”指的是名著《西游记》中的一个回目,其中“大圣在高老庄除魔”中的这个魔指的是猪八戒。
(9)下面是《三国演义》中的两个精彩故事,请写上故事的主人公。
①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②关羽兵败走麦城。
(10)“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青梅煮酒论英雄。
(11)“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位传奇人物的故事,这位英雄是武松。
(12)“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是小说《三国演义》中一位重要人物关羽。
(13)《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秦可卿、李纨、妙玉 。
(14)“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是出自《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之手。
(15)《水浒传》故事发生在我国历史上宋代的宋徽宗年间。
(16)下列不属于花和尚鲁智深的故事(A)
A大闹飞云浦 B大闹野猪林 C拳打镇关西
(17)除了武松打虎故事外,梁山泊英雄还有(李逵)
(18)下列人物中未参与“智取生辰纲”的是(A)
A燕青 B公孙胜 C刘唐 D吴用
(19)宋江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后,把梁山英雄议事厅改名为忠义厅
(20)在《水浒传》中,下列人物不属于四大奸臣的是(B)
A高俅 B宿立景 C童贯 D秦桧
(21)《西游记》故事中唐僧的人物原型是唐代的高僧(玄藏)
(22)孙悟空学得"七十二变"和筋斗云是师从(菩提祖师)
(23)属于大闹天宫原因的事件是(C)
A大闹龙宫被征讨 B受封弼马温 C未被邀请参加蟠桃大会
(24)唐僧招收孙悟空为徒是在(A)
A两界山 B流沙河 C高老庄
(25)大战红孩儿的是在(枯松涧火云间)
(26)先后变成美女、老婆婆和老公公的来骗唐僧师徒的妖怪是(白骨精)
(27)孙悟空三借芭蕉扇中的妖怪是(罗刹女)
(28)唐僧师徒取经共经历了(81)难,经历了(9)年之久。
(29)《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凤雏”的是(庞统)
(30)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一战是(官渡之战)
补充:
1。“山流水遇知音”讲述的是发生在春秋时期发生在钟子期与俞伯牙之间的故事。
2。在荒岛上,鲁滨逊救了一个被野人追捕的俘虏是星期五。
3。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他曾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是(《骆驼祥子》),用来反映旧社会黑暗统治,同情下层劳动者的悲惨命运的。
4。作品描写一个人力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力,奋斗挣扎,最终遭到毁灭的悲惨的一生,这部作品是《骆驼祥子》,主人公是祥子,与他紧密联系的两个女性分别是虎妞和小福子。他第一次辛苦挣来的钱被(军阀兵)夺走
5。《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
6。在看外国名著时,我们经常好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是哪一位著名戏剧家同名剧本中的人物。(莎士比亚)
7。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
8。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9。在1989年我国举办的“感动共和国的五十本书”的群众评选活动中,名列第一的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它的书名出自书中 朱赫来的一句话。它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
10。保尔·柯察金从小最爱读书;他最喜欢读的书是斯巴达克思的(牛氓)
11.曾是保尔产生自杀念头的原因是(C)
A被关进监狱 B冬妮亚的离开 C双目失明的痛苦
12.对保尔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为人民服务。
13.冰心创作的《繁星·春水》是受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集《飞鸟集》的影响.其中它表现的“爱的哲学”中没有反映的主题是(C)。
A人类之爱 B自然之爱 C艺术之爱。
14请在下面空格中补上人名。
①(林冲)上梁山--官逼民反②(李逵)打宋江--过后赔礼③(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④(诸葛亮)借东风--2巧用天时⑤(鲁智深)倒拔垂杨柳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⑦(宋江)三打祝家庄⑧(武松)血溅鸳鸯楼⑨(林冲)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⑩(吴用)使时迁盗甲,汤隆赚徐宁上山 (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闹茶肆
15.世界名著中四大吝啬鬼形象: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报网所提供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敬请用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1)“虎妞”这一人物形象出自哪部作品?
(2)“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出自现代诗歌中的哪一首?
(3)“白毛仙姑”是民间流传的一个为屈死的冤魂申冤的形象,请问在戏剧《白毛女》中“白毛仙姑”的名字是?
(4)前一段时间在中央八台热播的《金粉世家》出自哪位作家的手笔?
(5)朱自清写“父爱的纯真”的著名散文是?
(6)在澳门回归祖国前后,在电视和其他媒介中流传着一首七字之歌的歌词是“你可知marco,不是我真姓”这是一首渴望澳门回归的诗,请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7)“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出自四大名著中的?
(8)“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是《黄鹤楼》中的诗句,请问它的作者是?
(9)“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是哪位哲人的话?
(10)《离骚》是谁的作品?
(11)“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说的是哪部作品?
(12)七步诗出自?
(13)“皇帝轮流作,明年到我家”这句话最早出自四大名著中的?
(14)法国作家雨果在其作品《巴黎圣母院》中塑造了一个外表和心灵皆美的女性形象,请问这个人是?
(15)《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16)他们是一对著名的父子作家,他们分别创作了著名的《三个火枪手》和《茶花女》,请问他们是?
A 列夫.托尔斯泰和阿.托尔斯泰 B大仲马和小仲马 C周作人和周建人 D苏洵和苏轼
(17)《简爱》中的男主人公的名字是?
A普鲁斯特 B托尔斯泰 C 罗彻斯特 D菲尔丁
(18)请举出四大名著中的十个人物的名字,计时一分钟
(19)请你列举出“唐宋八大家”的名字,计时一分钟。
(20)下面是一首表演题,请各队派一名代表演唱被改编成电视剧的中外名著的主题曲或是被遍曲演唱过的诗词,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临江仙等等。
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以上情节出自名著《红楼梦》。
2.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 (曹操)之口,与此有关的故事情节是(青梅煮酒论英雄) 。
3. 下面对联分别出自哪部章回体小说?请写出来。(2分)
⑴战官渡本初败绩,却乌巢孟德烧粮。三国演义第30回
⑵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西游记第4回
4. 下面是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C )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宫
C诸葛亮------三顾茅庐 D刘姥姥------进大观园
5. “粉面含春威不漏 ,丹唇未启笑先闻”描写的是( A)的出场。
A王熙风 B 薛宝钗 C史湘云 D 林黛玉
6. 宋江、高俅、柴进是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
蒋干、张飞是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7. 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①(诸葛亮 )借东风——巧用天时 ②(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③(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④( 林冲)上梁山——官逼民反
⑤(李逵 )打宋江——过后赔礼 ⑥(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原贴:有哪些关于名著的文学常识
萌一
经典名著的好处是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素养,让你心中有一种正确而优雅的为人处世观。
而读流行文学的好处是能掌握社会发展的动态,掌握社会发展的方向。
不过重要的是你要懂得把握什么是真正的经典,什么是好的流行。
现代流行的通俗作品虽然让人感染到时代的气息,跟上潮流的步伐,但不朽的经典名著凝聚了世代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可以陶冶思想情操,给人以深沉的思维空间。从小读经典名著,加以思考,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有很大的好处。孩子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而认识、感悟到的世界,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和理解,对人生哲理潜移默化的接受,比我们大人肤浅的说教要深刻得多、有效得多。
我不是说先锋文学一定就好,甚至比经典名著要好。名著中总有许多文化的积淀,许多伟大的人就是在名著中成长起来的。到底什么才是名著?什么才有资格被称为名著?我个人带有某种感情色彩地想到:名著是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认为有价值的书籍。那么,没有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有价值的书籍,是否就不值得阅读了呢?我们的父母、老师、学校,一味地推荐他们认为“保险的书”、“有道理的书”,这些书到底好不好先不说,孩子们还没看就会产生厌倦感甚至逆反心理。
中国在翻译引进外国文学方面,比她经济发展的速度要慢得多。以至于许多人知道日本人村上春树,而不知道作家博尔赫兹。推荐鲁迅的作品我是坚决支持的,而且以后要更加支持,他是中国的麦田里最具锋芒的一根。
喜欢古典名著
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会说只喜欢少年的小说而不喜欢大人的小说,因为我认为看名著并没有少年或成年之分。之所以有部分学生会不喜欢古典名著,我认为是因为这些人的认识尚浅,不能说成人的立场统统都是错的。 我不仅喜欢看《领导者》《我的父亲邓小平》等人物传记,也喜欢古典名著,我记得我在看《三国演义》时觉得书中语言运用非常独特,不同于国外名著也不同于国内现代名著,其简练的语言,有趣的故事内容让我为之疯狂,那一段时间脑内净是张飞关羽刘备什么的,而且那一段时间写作时,也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用吾汝什么的。就积累语言词汇精华而言,古典名著比现代小说更有价值。我都喜欢读《格列佛游记》,被它少有的华丽语言所吸引,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的内容,所以在当天借来,一个晚上便看完。
流行和时尚贴近我们
对于老师的观点,我举一只手赞成。
对于现在我们这种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宝贵知识财富,很多都在前人所留下的名著中。名著中,有着引人入胜的环境描写;有着令人深思的人生道理;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观念等等。所以,读名著能使我们学到很多东西,但是我们相当一部分同学又要回避名著呢?我的看法是,在名著中,我们找不到会引起我们兴趣的东西,名著所描写的东西,离我们太遥远。名著名著,就是在经过时间与历史的磨练所遗留下来的真品。它里面所写的,离我们已经有了时间的距离,它之中的生活,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经历着的社会,它所写的穷与富,同样在我们这个生活中是不常见的。这类描写是以前的社会,是以前的压迫,是以前的表达。
而能够吸引我们的又是什么的阅读呢?就是流行和时尚。或许在成年人的眼里,在父母的眼里,在老师的眼里,我们的这种选择,只是庸俗和平凡,只是无用的吸收。但在我们的眼光里,这又是一种无上的享受。它写的贴近生活,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更加符合了我们的口味,让我们有读下去的欲望,就像我们现在明知道麦当劳、肯德鸡是“垃圾”食品,但是我们还是会去津津有味地吃它。
让学生自主选择
我们大多不读名著,偏偏去读在校园里风行一时的《哈利波特》。什么原因?名著读起来十分无聊,使人读不到一半便不想往下读,就拿《西游记》来说:故事无非是说有一群怪兽贪吃,抓了唐僧就走,而每次又不吃,等着孙悟空来救,最后怪兽输了。每次的故事无非如此,甚无新意,我读到一半便不想往下读。的确,名著中也是多种智慧的结晶,如《红楼梦》中便包含了许多玄机,但哪里花得起时间去一一破解?而且,只要是名著,便是厚厚一大本书,加上书中偶尔出现一些精彩的句子,如此而已。
如果让我选,我会选那些短一点的,文字较活泼幽默的。那样读起来,既轻松又有意思,内容不要总千篇一律。现在许多被专业人士认为是“垃圾”的食品,仍有许多人读,可见其好处,因为其中包含生命的,而并非像有些人认为的一文不值,多读始终有好处。
我认为读书讲兴趣,没兴趣,读啥书也觉无味,我喜欢看童话、笑话、大话、有些人喜欢散文,有些人喜欢诗歌……无论如何,只要读了,就是开卷有益,老师应放开来,让学生自主选择,所以什么书都读一读,才能得到更多,喜欢的精读,不喜欢的泛读,没兴趣的不读,一切只要你喜欢即可!
选择有益的书籍阅读
知识无边无际,全世界每天出版的图书就有几万、十几万册,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我们永远无法通晓所有的知识,所以,我们要选择对我们最有益的书来读。
在调查中发现,同学们特别喜欢武侠、言情小说以及卡通漫画、科幻、恐怖、休闲方面的书,如:《三重门》、武侠传奇、文摘、《意汇》等等。的确,每种书都有它的可取之处。如:言情小说语言优美、文笔流畅;武侠小说,语言形象、人物刻画惟妙惟肖;侦探小说情节生动、推理缜密、布局扣人心弦。可是读这些书籍,你有多少受益,你学到多少知识呢?
大部分都是无效的阅读,是没有价值的。加上这些书故事情节性太强,内容低级、庸俗,同学们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很容易陷入故事情境而不能自拔,就会出现上课、上自习时也想看的现象,这样肯定会影响学习。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因为痴迷武侠小说中的“侠”、“义”而参与打架斗殴,痴迷言情小说而过早谈情说爱耽误学业的例子。据老师反映,去年高三有位成绩优秀的同学,就是因为沉迷淫秽书籍,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最后连二榜大学都没考上。
建议同学们多看看中外名著。而许多同学对名著有畏惧感。一位同学在调查表中很中肯谈了自己的看法:“名著的部头巨大,情节冗长,节奏缓慢,书中所写的时代距今遥远,时代背景、人物的关系难以理解”。但是,同学们,经典名著是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它的思想价值、文学价值无与伦比。它影响了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受到读者和时间的长期检验,作为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流传下来,它的语言、它的情节、它的人物形象,对读者产生的震撼力,远不是现在的流行文学所比得了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我们要读的二十种著作,《论语通译》、《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女神》、《子夜》、《家》、《雷雨》、《围城》、《哈姆莱特》、《堂吉诃德》、《歌德谈话录》、《巴黎圣母院》、《复活》、《欧也妮·葛朗台》、《普希金诗选》、《泰戈尔诗选》、《老人与海》、《谈美书简》、《匹克威克外传》。同学们你自问一下,你读了其中的几种?你再思考一下,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一只行走的猫
阅读经典名著的好处是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素养,让你心中有一种正确而优雅的为人处世观。
而阅读流行文学的好处是能掌握社会发展的动态,掌握社会发展的方向。
不过重要的是要懂得把握什么是真正的经典,什么是好的流行。
现代流行的通俗作品虽然让人感染到时代的气息,跟上潮流的步伐,但不朽的经典名著凝聚了世代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可以陶冶思想情操,给人以深沉的思维空间。
从小读经典名著,加以思考,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有很大的好处。孩子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而认识、感悟到的世界,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和理解,对人生哲理潜移默化的接受,比大人肤浅的说教要深刻得多、有效得多。
知识无边无际,全世界每天出版的图书就有几万、十几万册,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我们永远无法通晓所有的知识,所以,我们要选择对我们最有益的书来读。
扩展资料:
经典文学的特征:
1、纯粹性
经典文学在构思及写作的过程中必定已去尽政治谎言、道德谎言、商业谎言、维护阶级权贵谎言、愚民谎言等谎言,使呈现出来的文学成品具备纯粹的艺术性。纯粹性是功利之外永久的精神栖息地。
经典作品往往是一千个人能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万个人能读出一万个哈姆雷特。经典能形成无数绝然相反的解读,因此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形成争论,成为关注的焦点。
2、原创性
经典是不可被重复的,它也永远不会重复自己以前的经典。经典永远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拒绝相互重复带来的审美疲劳,给人以永久的新鲜感。布鲁姆在文学正典一书中竭力赞扬经典的原创性。
3、经久难忘
经典往往给人以经久难忘的特征。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说:“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他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
参考资料来源:
原贴:阅读文学经典的好处
_狮子尛C_
中: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平凡的世界、儒林外史、围城、隋唐演义、子夜、白鹿原、聊斋志异、资治通鉴、封神演义、四世同堂、骆驼祥子、三侠五义、孙子兵法、周易、四书五经、喻世明言
外:飘、哈姆雷特、基督山伯爵、茶花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呼啸山庄、悲惨世界、教父、牛虻、卡门、鲁滨逊漂流记、麦田的守望者、简爱、安娜卡列妮娜、奥德赛、羊脂球、苔丝、十日谈、百年孤独、父与子、包法利夫人、名利场、远大前程、老人与海、欧也妮 葛朗台
shining晗妞
诗歌一定不能错过泰戈尔的小说我自己比较偏爱欧亨利的短篇,长篇小说我建议您看.戏剧说实在的还是莎士比亚比较有看头.
泰戈尔的诗文字很美,有郑振铎和冰心的译本.他的诗歌常能给人以全新的视角看待世界,充满了温和\明丽,如果内心不平静看看它会得到很多启发.
欧亨利的小说以奇特出乎人想象的结尾著称.都很感人.其实他本人就是一个传奇人物,为了女儿开始写作赚稿费.
雨果的也有一个温情的故事构架,虽然带有悲剧性,但也是宣扬爱与责任的长篇.
虽然莎士比亚诗歌被人谈得太多的剧作家,但他的台词还是能给人思考的空间,有时他讨论人生\女人的言论还非常精辟.
小小崔
1.岛田洋七《佐贺的超级阿嬷》
这个我非常推荐!是我以前看的。有关梦想、尊严、成长、岁月啊等等……
2.松本清张《点与线》
如果你不喜欢细节繁琐的小说那么我推荐你去看这个的电影= =
这是经典
3.安房直子系列作品
《风与树的歌》
《黄昏海的故事》
《花香小镇》
《银孔雀》
《遥远的野玫瑰村》
《白鹦鹉的森林》
直到花豆煮熟——小夜的故事
施了魔法的舌头
《红玫瑰旅馆的客人》
安房直子的极力推荐~幻想文学的典范
4.宫泽贤治猫的事务所
《银河铁道之夜》
这里面推荐一篇要求很多的餐厅……有点讽刺,不过很好玩:)
宫泽贤治的童话是有点悲伤的,特别是后期和他感情很深的妹妹去世以后的作品。不过感情大多很深厚,很值得一读。
5.星野道夫《北极光》
《在漫长的旅途中》
星野道夫是摄影师,他的文字大都是关于行走的故事和漂泊的心情……
6.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
这个不用说了吧……开头几本还是很好的,后面没有看,系列太长了……= =我怀疑会有些重复的东西。但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评论称之为“画书”。里面很多插图,加上一些旅行中的景点和经历,消遣的时候看看也还行~
原贴: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日本文学
采菊东篱下
1. 是的,新晋只有给新申请的马甲。不过好像之前有一段时间有过一个活动是什么老账号多少年没写再回来的话也可以再有一次上榜机会,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了。
2. 基本上是榜单上看的,当然也可以自己给编辑发站短去勾引编辑╮(╯_╰)╭
3. 上月榜很有可能会签约
4. 一般都是站短吧,如果你后台显示有一个站短某个编辑跟你说想要跟你谈谈签约事宜什么的,基本就是要签你了,一签五年,卖身晋江。
5. 还有不少,不过大家各有各的风格,起点女频更新压力大,但是渠道比较正规,相比之下更偏职业一些,更注重玄幻一类的,潇湘和红袖台言风格比较受欢迎,新浪偏都市写实风,基本就是这样了。好像还有小说阅读网啦,腾讯啦之类的,都可以去转转,没有关注过不太清楚了。
chendaic
中国文学常识
一、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二、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三、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 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
C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正式科举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州)县,应试者儒生、童生,获取功名秀才
乡试,时间三年一次(秋),地点省城,应试者秀才,获取功名(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会试,时间三年一次(春),地点礼部(京城),应试者举人,获取功名(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殿试,时间会试后同年4月,地点宫殿,应试者贡士,获取功名(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
四、诗句与人:
①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
②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
③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
④ 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诸葛亮
⑤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⑥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李白
⑦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⑧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⑨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⑩ 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 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屈原
?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范仲淹
?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李清照
?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 毛泽东称朱自清:“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
? 列宁赞高尔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 芭蕾舞的化身:乌兰诺娃。
? 关汉卿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五、一句话评书:
①《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②《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语)
③《梦溪笔谈》: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英·李约瑟)
④龙争虎斗:《三国演义》
⑤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
⑥隽永的说辞:《战国策》
⑦不朽的战争艺术:《孙子兵法》
⑧旧时代的葬歌:《骆驼祥子》
六、人的称谓:
(一) 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 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三)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四) 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五) 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六) 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 柳宗元称柳柳州
(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七、谦称:
1、 自称:愚、敝、卑、臣、仆
2、 帝王自称:孤、寡、朕
3、 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 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 其他自谦词:
尊长者自称:在上
晚辈自称:在下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女子自谦:妾
八、敬称:
1、 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 对将军:麾下
3、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 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 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 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 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九、特殊称谓:
1、 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4、 年龄的称谓:
垂髫:三四岁——八九岁。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
弱冠:20岁。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
古稀:70岁。
耄耋:80岁、90岁。
期颐:100岁。
十、古代官职任免升降:
1、 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2、 谪:降职并远调。
3、 拜:授给官职。
4、 授:授予官职。
5、 擢:选拔,提拔。
6、 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
7、 罢:罢免、停职。
8、 免:免除官职。
9、 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十一、地理部分:
1、阴:山北水南 阳:山南水北
2、左:东为左 右:西为右。
3、河:黄河。 江:长江
4、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5、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6、 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7、 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8、 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9、 重要城镇名,古今对照。
苏州:姑苏
成都:锦官城
南京: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
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开封:大梁、汴梁、东京。
镇江:京口。
杭州:临安、武林、钱塘。
10、我国部分城市别称。
昆明——春城
苏州——中国的威尼斯
重庆——山城、雾城
拉萨——日光城
广州——花城、羊城、五羊城
徐州——彭城
11、长江上的“三个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十二、天文部分:
1、 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批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颗亮星,北极星,北方天空的标志。
2、 闰年,以阴历年除以4或100(年号00除以100),能整除的那年,就是闰年。
3、 二十四节气:(见字典节气歌)
4、 传统节日。
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
寒食,清明前2、3天。
重阳,九月初九。
端午,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屈原。
中秋,八月十五。
5、纪年法。
(1) 公元纪年法。
(2) 皇帝、年号纪年法,庆历四年春。
(3) 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除10)4,5,6,7,8,9.,0,1,2,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除12)4,5,6,7,8,9.,10,11,0,1,2,3
计算方法:用公历年代除以10,余数为天干顺序。
用公历年代除以12,余数为地支顺序。
例如:1919年,农历年号,天干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0,余数为1,对表“1”为“辛”;地支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2,余数为3,对表“3”为“亥”,那么1919年为“辛亥”年,故“辛亥革命”发生在1919年。
6、纪月法(不常见,略)。
7、纪日法。
初一 朔 十五或十六(小月十五,大月十六) 望
8、 纪时法。
日出5-7
食时7-9
隅中9-11
日中11-13
日昃13-15
晡时15-17
日入17-19
黄昏19-21
人定21-23
夜半23-1
鸡鸣1-3
平旦3-5
rasusual
文学三大基本社会作用是: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审美作用
文学的审美教育是通过直觉的方式作用于阅读主体的,凡进入审美境界的阅读,阅读者都是持有“无所为而为”的心态的,都是把文学作品当作独立绝缘的意象来看待的,这其中不包含有任何实用的目的和科学的认识。正因为如此,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和文学的认识作用、教化作用是截然不同的。笔者以为,当我们谈论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的时候,不应该把文学的认识作用和教化作用涵盖进来。即使是文学的娱乐作用,虽然它与审美教育是密切相关的,但也应该区别出其中的审美因素和非审美因素,这样才更有利于我们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也更有利于指导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以理性的方式来把握的,用的是一种科学分析的方法,其目的是引导人们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人生,文学作品对人们心灵世界的影响固然有这方面的认识作用,但这不是文学作品的主要功能,更不是其本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教化作用当然是显而易见的,历代统治阶级无不利用文学的这一功能对劳动人民进行思想统治。但是,由于教化这种作用方式的明显的政治目的性,决定了它与审美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
千百年来,中国儒家文化中那种根深蒂固的“微言大义”式的文学功能阐释,一直把文学作为政治和道德的附庸来作贱。“不学诗无以言”,不是告诫人们要以诗意栖居的方式来构建生活形态,说出话来都要带有诗情画意,而是说,“诗”作为一种政治和道德经典,其中许多诗句都已成为政治和道德格言,可以很有效地应用于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虽然人们也很看重这诗中“文”的色彩,但它和现代意义上的审美方式还是格格不入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夫鸟兽草木之名。”这几句话主要是谈《诗经》的认识和教化作用,显然,当时的孔子并不是把《诗经》当作文学样式来阐述的。
但是,儒家这种“微言大义”式的文学功能阐释传统影响深远,直至今天,我们有些人对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的认识,还远没有跳出这一樊笼。把认识作用和教化作用包含在审美教育作用之中,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这种把认识、教化与审美作用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的文学功能阐释方式,极大地弱化了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其明显的遗患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首先不是关注其美学形式,而是其思想内容;人们对文学作品的吸收方式不是感受性的体验,而是理解性的认知;人们不是在接受文学形式美的同时,潜移墨化地受到作品内容的熏陶感染,而是在主题思想先入为主的基础上,对作品内容做精确的“科学”式的分析,从而达到“教化”的目的。人们忽视了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漠视了它的多义性、模糊性、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而是多给予一元的解读,客观的定论。总之,在强调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教化作用的前提下,模糊了人们对文学和其他文章样式的区别,理解越位于感受,认知代替了感知,使文学阅读和教育的效益大为降低。于是,人们不习惯于审美鉴赏,而热衷于分析归纳;于是,“小说反映了……的社会现实”,“剧本揭露了……的制度”,“诗歌表现了……精神”, “散文传播了……思想”这些霸权式的话语方式,一直如黑色的云雾笼罩在文学解读领域的上空,挥之不去。特别是对下一代进行文学教育的时候,语文教师阐释文学作品的视角,走不出受制于主流意识的陈旧文学理论的范畴,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形象与生活的关系等问题上,观念老化,现代意识匮乏,多数教师对本体论阐释学、接受美学等全新的文学阐释理论知之甚少,更不能以新的视野来指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鉴赏。
文学的审美教育是通过直觉的方式作用于阅读主体的,凡进入审美境界的阅读,阅读者都是持有“无所为而为”的心态的,都是把文学作品当作独立绝缘的意象来看待的,这其中不包含有任何实用的目的和科学的认识。正因为如此,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和文学的认识作用、教化作用是截然不同的。笔者以为,当我们谈论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的时候,不应该把文学的认识作用和教化作用涵盖进来。即使是文学的娱乐作用,虽然它与审美教育是密切相关的,但也应该区别出其中的审美因素和非审美因素,这样才更有利于我们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也更有利于指导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以理性的方式来把握的,用的是一种科学分析的方法,其目的是引导人们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人生,文学作品对人们心灵世界的影响固然有这方面的认识作用,但这不是文学作品的主要功能,更不是其本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教化作用当然是显而易见的,历代统治阶级无不利用文学的这一功能对劳动人民进行思想统治。但是,由于教化这种作用方式的明显的政治目的性,决定了它与审美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
千百年来,中国儒家文化中那种根深蒂固的“微言大义”式的文学功能阐释,一直把文学作为政治和道德的附庸来作贱。“不学诗无以言”,不是告诫人们要以诗意栖居的方式来构建生活形态,说出话来都要带有诗情画意,而是说,“诗”作为一种政治和道德经典,其中许多诗句都已成为政治和道德格言,可以很有效地应用于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虽然人们也很看重这诗中“文”的色彩,但它和现代意义上的审美方式还是格格不入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夫鸟兽草木之名。”这几句话主要是谈《诗经》的认识和教化作用,显然,当时的孔子并不是把《诗经》当作文学样式来阐述的。
但是,儒家这种“微言大义”式的文学功能阐释传统影响深远,直至今天,我们有些人对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的认识,还远没有跳出这一樊笼。把认识作用和教化作用包含在审美教育作用之中,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这种把认识、教化与审美作用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的文学功能阐释方式,极大地弱化了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其明显的遗患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首先不是关注其美学形式,而是其思想内容;人们对文学作品的吸收方式不是感受性的体验,而是理解性的认知;人们不是在接受文学形式美的同时,潜移墨化地受到作品内容的熏陶感染,而是在主题思想先入为主的基础上,对作品内容做精确的“科学”式的分析,从而达到“教化”的目的。人们忽视了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漠视了它的多义性、模糊性、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而是多给予一元的解读,客观的定论。总之,在强调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教化作用的前提下,模糊了人们对文学和其他文章样式的区别,理解越位于感受,认知代替了感知,使文学阅读和教育的效益大为降低。于是,人们不习惯于审美鉴赏,而热衷于分析归纳;于是,“小说反映了……的社会现实”,“剧本揭露了……的制度”,“诗歌表现了……精神”, “散文传播了……思想”这些霸权式的话语方式,一直如黑色的云雾笼罩在文学解读领域的上空,挥之不去。特别是对下一代进行文学教育的时候,语文教师阐释文学作品的视角,走不出受制于主流意识的陈旧文学理论的范畴,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形象与生活的关系等问题上,观念老化,现代意识匮乏,多数教师对本体论阐释学、接受美学等全新的文学阐释理论知之甚少,更不能以新的视野来指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鉴赏。
所谓文学的审美作用,就是娱乐功能,也就是文学活动使人们获得快乐的效用。鲁迅在世纪之初接受了西方文学观念后曾经指出:"由纯文学上言之,则以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他强调的也正是文学等"美术"即艺术所包含的娱乐性。我国的文学传统历来强调"文以载道",对文学娱乐功能的认识较多局限于小说、戏曲等非正宗样式的领域里。现代文学的发展中,则长时期强调文艺的政治功利性,忽视、排斥乃至绝对否定文学艺术的娱乐功能。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文艺的娱乐功能才逐步受到正视和重视,昔日文学死板的面孔也变得和蔼可亲起来了。
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认识误区。
片面强调文学娱乐功能在生理层面上的实现
快乐是一种心理现象,导致快乐产生的原因和获得快乐的途径是多样的。由视觉、味觉、听觉等引起的生理快感,并非人类所独有,动物也有这种本能性的功能,只是这种快感本身并无社会内容。而美感作为人类所特有的感觉,则伴随着丰富的社会内容,是一种感性体验与理性认识相联系的精神愉悦。娱乐是人类在基本的生存和生产活动之外获取快乐的非功利性活动,它包括生理上获得快感,更主要是指心理上得到愉悦。将娱乐仅仅归结为感性的消遣、感官的快乐,认为娱乐活动所满足的仅仅是一种低级的生理欲望,而不可能是高级的心理需要,是一种过于狭隘的认识。我们不排除人类的某些娱乐方式或某些人的娱乐活动只局限于生理快感的层面上,但也不应该由此得出结论认为所有的文学作品的娱乐功能都只能或应该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更不能因此认同庸俗、丑陋甚至伤风败俗、扭曲人性的娱乐方式和趣味,而放弃提倡健康、高雅、完善人性的娱乐方式和趣味。
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具有明显的娱乐功能,但毕竟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出现和存在的,是人类多种实践活动的一种。它贯穿着人自由自觉的特性,应该与人的基本生存要求相符合,对社会人生的生存发展完善有益,达到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因此,在文学活动中,娱乐性与理性、娱乐的个体性与社会性都不应是对立的,娱乐并不等于排斥理性的思考,也不等于排斥社会性的内容。文学等艺术形式和其他娱乐一样,当然可以使人得到一定的感官的满足。但这种感官的满足既可以引起人们思想的疲乏,也可以引起思想上的震撼和思考,关键在于作品有无深刻的思想性,在于作家写什么,怎样写。在我们当前的文艺生产中,不少人热衷表现男欢女爱,突出乱伦、通奸、凶杀,津津乐道高级宾馆、海滨浴场、豪华别野墅,以此刺激消费者的视觉和听觉,引起强烈的生理反应。其目的当然和由此引起的商业效应相联系,但也和对娱乐功能的宣传误导不无关系,其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将文学的娱乐功能与教育功能孤立开来,对立起来
有人认为过去文学发挥的主要是政治教化功能,现在应该主要是娱乐功能了。这种看法有片面性。文学的娱乐功能不是偶然的、外围的功能,也不是孤立的、单一的功能。它是文学的审美观照功能必然带来的普遍性效果之一,是文学多种功能的一种。文学的社会功能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系统:第一个层次是审美观照功能,这是由文学的基本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社会功能。只有具备了这种基本性质和特点,才是真正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活动;也只有具备了这种功能的因素才成其为文学的社会功能。第二个层次是由文学的审美观照功能而必须产生的其它一些社会功能,这主要包括认识、教育、娱乐和交际功能。至于第三个层次,则是由第一、二两个层次派生出来的受到一定时空限制的文学功能。例如:文学作为阶级斗争的武器的功能,文学作为宗教宣传的工具的功能等等。在这个系统中,娱乐和教育都是由审美观照功能派生出来的功能。如果将它们当作文学基本的功能,就可能导致忽视以至抹煞文学的自身特点,从而削弱文学的社会功能。
文艺的目的是什么?这是欧洲文艺史上一个长久争论的问题。快感,教益,还是快感兼教益?三种答案都各有很多的拥护者。应该说,还是后者较为符合一般情况。正因为文学作品不可能不体现作者对世界人生的思考,所以文学作品也就不可能不对读者和观众产生思想的影响即发挥思想教育功能。样板戏有娱乐功能,戏说乾隆一类所谓纯娱乐片也有思想教育功能。虽然有个别的艺术样式或艺术作品基本不涉及思想性,例如杂技带给人们的基本上是纯技艺的欣赏。但文学却是各种艺术中最具思想性的样式,试想如果抽掉文学作品中鲜活深厚的思想内容,完全消解它的思想性、社会性而只剩下娱乐性,其所能实现的娱乐功能的品位和价值也要大打折扣。
将文学的娱乐功能等同于一般娱乐活动
打球是娱乐,打牌是娱乐,看戏是娱乐,看小说也是娱乐,各种娱乐形式所起的作用有一致的地方,即引起快乐,而且这种活动和人的具有明确功利性目的的活动有所区别,如在极度疲劳时睡觉、在饥火烧肠时饱餐,都可以获得极大的快乐,但一般并不将这些活动视为娱乐活动。同时,在参与或观赏这些似乎摆脱现实、忘记一切的纯娱乐活动的过程中,人们也获得一定的自由享受的乐趣,并且也有可能获得对现实的某种超越性的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使是在这些纯娱乐性的活动中,也完全可能包含审美的因素,娱乐和审美显然不是绝然对立的。但是,各种娱乐活动在获得快感的性质、产生的作用等方面又有不同。麻将、台球、扑克等纯娱乐活动带给人们生理上的刺激,但也很难说仅仅是生理上的快感。整天坐着不动打麻将、甩扑克,生理上未必舒服,人们从这些活动中获得的主要还是一种心理上的补偿、愉悦和振奋。
和上述纯娱乐活动不同的是,文学的乐趣主要在于通过审美得到自由享受与审美快感。正如韦勒克所说:"文学给人的快感,并非从一系列可能使人快意的事物中随意选择出来的一种,而是一种'高级的快感',是从一种高级活动、即无所希求的冥思默想中取得的快感。"从这一点来讲,文学和其他娱乐活动的娱乐功能并不能等同;文学的娱乐功能与审美功能也不能够完全等同,不能因为由审美而产生快乐,便认为审美即等于娱乐,文艺的本质特点就是娱乐性。文学的这些娱乐功能并不能也不应该取代其它娱乐方式的作用。因此也不应该要求文学和其他娱乐形式例如麻将、扑克发挥一样的娱乐功能。这种要求是不适当的,也是不现实的。如果对此没有清醒的意识,就容易助长文学生产中的媚俗倾向。
片面强调文学创作活动的自娱功能忽视文学娱人的社会效果
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文学界有人强调文学的自娱功能,视文学为作家的"游戏",所谓"玩文学",所谓"写作便是我的娱乐方式"之类的说法就是这种倾向的反映。文学确实不但有娱人的功能,也有自娱的功能。白居易曾经这样描述自己和诗友之间的关系:"小通则以诗相戒,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可见即使是在相当强调文学功利性的古人那里,写诗读诗也可以是一种娱乐;但是,作者写作自娱是个人的事情,写作与朋友互娱是个人之间的事情,外人往往不知道也难以置评;而多数作家的作品却不是只给自己或少数几个人看的,通常总发表或出版,要公众阅读、购买,要达到娱人的功效。而自娱和娱人并不互相脱离,有什么样的自娱追求,自然会有什么样的娱人效果。这样一来,自娱趣味的高低文野之分便不能不和娱人的社会效果连在一起。
不同受众的娱乐要求是不一样的。娱乐的内涵本来就是多层次多侧面的,就个人的娱乐兴趣而言它也是多层次多侧面的。因此,文艺作品是否能够发挥娱乐功能,能够发挥何种娱乐功能,发挥多大的娱乐功能,不但取决于作品本身,而且取决于接受者的态度,即接受者如何看待作品、对待作品。就社会群体而言,需求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交响乐的欣赏者和通俗音乐的追星族,都从各自的欣赏活动中得到乐趣。街头巷尾的对弈者和高尔夫球的搏杀者,都从各自的参与中得到乐趣。西方现代派文学和中国古典小说的读者,都一样从白纸黑字中欣赏到文学的奇光异彩。但是,这些乐趣又都有明显的差异。作者不应忽视读者趣味和要求的多样性而俯就低俗者,更不应该将自己的并不高尚健康的艺术趣味强加于读者。
毋需讳言,在克服多年来禁欲主义偏向的同时,生活中和文化上的享乐主义倾向正在我们的社会中滋长。享乐主义将追求感官快乐作为人生的惟一价值目标,而文化上的享乐主义则将满足感官快乐视为文化的惟一功能和最高目标,将高级的、复杂的审美过程解释成为简单的、粗鄙的感官刺激和反应。文学上对娱乐功能的种种片面认识,正适应了这种文化享乐主义发展的需要,妨碍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重视。
南方123
ouyangnola
易勋
熊猫小姐雪莉
活泼熊妞妞
与乐
游你游我
这简直是太容易了:
国内的先推荐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
然后推荐各家经典:《论语》《老子》《孟子》《庄子》《韩非子》
专业知识:《水经注》《梦溪笔谈》《资治通鉴》《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
文学作品:《毛泽东诗词》《鲁迅全集》《窦娥冤》《聊斋志异》《离骚》《围城》
国外推荐:
理性与自由的法典:《论法的精神》
世界政治学最著名的古典文献:《社会契约论》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红与黑》
舞台中的上帝:《莎士比亚全集》
著作《理想国》《伊索寓言》《荷马史诗》《法学阶梯》《一千零一夜》《国富论》 《战争论》《安徒生童话》《资本论》《悲惨世界》《老人与海》《几何原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格林童话》《堂吉诃德》安娜卡列尼娜
红袖·紫月
anntsang
这个文学作品很多啊,我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水浒》、《红楼梦》、《西游记》这个应该是作为一个高中生必读的。《三国》和《水浒》都读过好多便,很喜欢。当然近现代的还有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鲁迅的《呐喊》、林雨堂的《京华烟云》、张恨水的《金粉世家》等等。都是很优秀的文学巨著。其中好多都已经被拍成电视搬上银幕,但是读书肯定是区别于电视的,建议还是读原著较好。
国外的如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史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赎》,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等等,也有很多翻拍成剧或是电影,都很经典。建议可以读一读,看一看。
原贴:推荐几本书文学或名著?
Bingo
题主希望推荐几本文学书或名著。由于工作关系,我每年都要阅读大量的书籍。
由于一直喜欢读书,平时我也会阅读很多小说。
根据我个人的阅读经验,特向题主推荐这么几本:
回想起来,这本书还是在我初中时读过的,共分为三部。
当初,我一捧起来,就马上沉浸其中,连续几天马不停蹄地看,终于看完了,至今孙少平、孙少安的形象还一直在我脑海里闪现,从孙少安的经历中,我也感受到了一种精神的鼓舞。
这部小说曾荣获茅盾文学奖,前几年被改编成电视剧。作者路遥,简直是在生命在写作。写完这部书后不久,他就因病去世了。
书中以大时代为背景,描写了出身于农村的两兄弟孙少安、孙少平,在大时代的洪流中起起伏伏,他们个人的情感经历也令人感慨不已。
这本书是国外经典文学名著,曾经荣获了普利策文学奖。作者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
由这本小说改编成的电影《乱世佳人》口碑极佳,是一部经典之作,曾荣获奥斯卡金奖。
书中以美国的南北战争为背景,刻画了斯嘉丽、瑞德、艾希礼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斯嘉丽虽然具有很多女性的缺点,但又有很多超凡的优点。在旧时代和新时代的更迭中,她挺身而出,重建家园,实现了自我价值。
书末的那句“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成为一句流传广泛的名句,也代表了斯嘉丽的那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以上,就是我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推荐的有深度又有趣味的经典小说,供参考。
原贴:推荐几本书文学或名著?
lanterns
姜戎的《狼图腾》,这真的是一部经典著作。狼图腾中的狼,以一种颠覆我们视角的全新形象冲击着我们的视野。冷静,智慧,温情,为了自由尊严可以以命相博。中国国民中的强悍勇武,锐意进取,团结合作,勇于学习别人的优点。这部作品敢于直视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性格弱点。
原贴:推荐几本书文学或名著?
sunny耀
我最近看了《武则天秘史》,不到3天就看完了,这本书写的简介完整,可以系统的了解武则天的一生,了解这个女人,历史上的唯一女皇帝跌宕起伏的人生。值得一看。特别推荐。
还有一本当你的才华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可以让心灵安静,仔细梳理人生,生活的更从容。
原贴:推荐几本书文学或名著?
孤舟蓑笠翁
我目前读了将近900本书,而最开始读的,就是文学名著。这些书是文学故事,读起来不枯燥,非常适合作为培养读书习惯的入门书籍。
而从我读过的文学名著里,重点推荐下面这几本。
01《牛虻》这书说它小众吧,因为很多人都没读过。说不小众吧,好歹也是一本名著。而且,受到小时候看过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的影响,我对这种勇士般的书籍有很深切的偏好。所以,读读这本书,你会明白如何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还能散发出强大的意志力和能量,激励着你奋发前进。
02《大江东去》、《艰难的制造》这两本书算是一个系列,而《大江东去》写得更好。能看到这条问答,相信你也是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我们都经历过或听说过那些年风起云涌、跌宕起伏的创业故事。而这本书,就以小见大,从一个小人物开始写起,在浩瀚恢宏的历史长河中,描绘出精彩的故事。
03《尘埃落定》阿来的这本书我非常非常喜欢,仅从我自己来讲,它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将云南边疆地区的土司文化呈现了出来。自古以来,边疆地区就是历代朝廷管辖的痛点,明清两代都有苗族叛乱,和中原地区似乎格格不入。并不是边疆地区是化外之人,人家也不是什么冥顽不化的群体。人家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是古代中原人所不能理解的。而阿来在这本书里,将这个文化描述了出来,让你感觉又亲切、又有趣、又惋惜、又感叹。我是千城,读完1000本书,走过1000座城。欢迎【关注】,一起读书、写作、赚钱!原贴:推荐几本书文学或名著?
熙_家族
OK,题主要我们推荐的是文学或名著,而不是文学名著,所以我的理解是文学类和其它领域的名著都可以
先说文学类的吧,不知道题主喜欢看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如果是国内的我首先推荐四大名著:光是一本《红楼梦》就让中国人讨论了上百年,如果真有心做红学研究,这一本书就够看一辈子了;如果要广泛涉猎的话:讲忠义的《水浒》、讲成长的西游、讲谋略的《三国》都是经典杰出的版本。除四大名著之外,我国的文学名著还包括《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三言二拍》、《金瓶梅》、《封神榜》、《老残游记》、《狂人日记》、《阿Q正传》......严格意义上这些还只是小说,如果您想看剧本,我向您推荐《西厢记》、《牡丹亭》、《窦娥冤》......
如果想看国外的,如果外语功底好,建议看原版;如果外语差,建议看翻译正规的正版书。我个人以为:《双城记》、《战争与和平》、《傲慢与偏见》、安娜卡列尼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雾都孤儿》、《八十天环游地球》、《神秘岛》、《源氏物语》、《伊豆舞女》、《雪国》......都值得一读
如果想看史学类著作:国内的我首推《史记》,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既记载朝廷政治军事,又记载民间商人、侠客、滑稽戏演员等各种奇人异事的史书,堪称“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除《史记》之外,还有其他历朝历代的官方史籍和《史记》并称二十四史。另外还有先秦时期的《左传》、《春秋》、《战国策》,严格意义上《战国策》不是一本纯粹的史书,而是分析当时的天下格局对策,对我们当今分析国际形势也有借鉴意义。至于国外的嘛,我首推古希腊修昔底德的《历史》。
如果想看经济类著作,我想您推荐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凯恩斯的货币论,这三部著作被誉为改变人类经济史的最重要的三本著作;如果想看军事类著作,我向您推荐《孙子兵法》和《战争论》,作者孙武和克劳塞维茨分别被誉为东西方的战略之父;如果想看国际地缘政治类的著作,我想您推荐《海权论》和世界政治中的美国战略:美国与权力平衡;如果想看自然科学类著作,我想您推荐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如果想看农业和手工业手艺技术方面的著作,我向您推荐《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天工开物》;如果想看哲学类著作,我向您推荐王阳明的《传习录》;如果想看医药学著作,我想您推荐《本草纲目》;如果想看人物游记传记,首推《徐霞客游记》
别问我为什么看过这么多书,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其实我先看的目录,绝大部分只是观其大略不求甚解,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是真正静下心来细读的
原贴:推荐几本书文学或名著?
oplygt
常人推荐名著一般会推荐法国、英国和俄国,时间节点多是十九世纪,我就来推荐几位美国二十世纪作家吧,基本都是现代和后现代主义的。
1、福克纳
主要作品:《喧哗与骚动》、押沙龙,押沙龙、《我弥留之际》、《八月之光》、福克纳短篇小说集
福克纳是美国建国以来最强大的作家没有之一,与普鲁斯特、乔伊斯并列为意识流三巨头,迷宫般的技巧下面掩藏着美国最沉重的文学主题——南方农奴制的罪恶与衰亡。
2、纳博科夫
主要作品:《洛丽塔》、《微暗的火》、《黑暗中的笑声》、《普宁》
极其先锋但又无法归类的天才作家,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艺术冒险,复现、戏仿、镜像、错位、拼贴……所有后现代手法都能在他作品里找到。
3、海明威
主要作品:《永别了,武器》《太阳照常升起》、《战地钟声》、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
海明威的中短篇可以买全集,他是文学史上短篇功力最深厚的作家,冰山理论最集中地体现在短篇里,至于长篇嘛,随便看看就好。
(左:巴勒斯,右:凯鲁亚克)
4、威廉·巴勒斯
主要作品:《裸体午餐》
垮掉一代的主将,善用剪裁和拼贴的手法创作,作品表现人类社会中丑恶、陌生、不安、无逻辑和混乱的东西,对一切既定形式的否定,使他超越了美丑的范畴。
5、凯鲁亚克
主要作品《在路上》
凯鲁亚克是垮掉的一代的领袖,他的作品主要描写时代青年精神的徬徨、忧伤、迷乱和对新的信仰的寻觅,流露出深沉的忏悔意识。
6、冯内古特
主要作品:《五号屠场》、囚鸟/冠军早餐
黑色幽默代表人物,他摒弃了传统的结构和标点,喜用语无伦次的语言和和类科幻的形式来表现人类的生存状态和重大事件,戏谑、荒诞中充满了可贵的真诚。
7、诺曼·梅勒
存在主义在美国的遗响,梅勒的作品多以战争为背景来反映更为深广的社会和历史问题,体现出深刻的洞察力、饱满的激情和独特的原创性。
8、约瑟夫·海勒
主要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
黑色幽默的主要代表人物,海勒在结构上一反常规,用脱节的事件、零碎化的时间、不合逻辑的对话、对英雄史诗的滑稽模仿来表现对“制度化疯狂”的绝望。
9、托马斯·品钦
主要作品:《万有引力之虹》
品钦的作品常常使用一种数学模型般精密的语言来对信息学、工程学、军事科学、种族主义、殖民主义等现代文明进行解构,以全新的视野和感受来重新表达。
原贴:推荐几本书文学或名著?
northern_3
谢谢邀请。对我来说,这个题目很难。阅读是很个人的行为,自己看得入,看得高兴,读出心得才是王道。这样吧,说几本从去年到现在,我在读的文学作品吧。
一、尘土是唯一的秘密:狄金森诗选,徐淳刚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很多朋友觉得外国诗歌很难理解,不及中国诗歌美和典范。这里有复杂的原因,翻译是一大坎,不同文化的生命体验是一大坎。狄金森的诗歌,短章,意象与语言的精纯浓缩程度极高,一定程度上比较容易获得中国读者的青睐。
二、《伊斯坦布尔》,帕慕克著,何佩桦译,上海人民出版社。把自己的生平和家族史,放到一座历史名城中,与之水浮交融地写,写出对一种文化和历史深深的依恋和怨恨,情感与哲思互为交织激荡,平实的叙述中,语言绚丽,作家的想象力、精沉心力,异彩纷呈。读此书,你会真切地感受到世界级作家,其表达水平,其内心的元素,与我们普通人的文字,甚至与我们常见的所谓“著名作家”相比,距离何其大。这本书提供了一个中国式叙事之外的散文范本。
三、《生活与命运》,瓦西里•格罗斯曼著,力冈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是一部与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同等份量的伟大小说。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为中心的壮阔历史场景。它最可贵的地方有两个,战争场景的描写极度真实,文字把你仿佛真的带上了战场,在战壕中闻着战争一切的味道。作者本人真是在战场上呆过,一个伟大敏感的心灵遇上伟大的时刻,它的化学反应就真异于常人了。小说中人物众多,没有一个是“完美的人”,尤其是苏联方面的高级将官、后方的官僚政治,都一一展现眼前。一部人性的“清明上河图”。如果不习惯读外国小说的朋友可能会觉得人名多且长,但是这些小节可以略忽,感受其中的真实最重要。
四、《玫瑰的名字》,翁贝托•埃科著,沈萼梅、刘锡荣译,上海译文出版社。此中译本是近期我重新购买的,第一个中译本是二十几年前购得并阅读的了,而现在这个译本是直接从意大利文译过来,译者与作者有过专门的接触交流,应该更忠实可信。这是一部“烧脑”的书,很好玩,很剌激,语言当然也很漂亮。丰富的异国异教情调,豪华的欲望场景、悲苦肮脏的密室,肉体与灵魂的交战,信仰的过度“以为其是”带出种种的悲剧。埃科笔下,中世纪全然黑暗,这过度受启蒙运动历史观的左右,与二十世纪史学界呈现出来的中世纪差距较大。但不妨碍它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黑暗的时候并非仅仅出现在欧洲中世纪。
原贴:推荐几本书文学或名著?
小柒婆
自古至今,古今中外文学巨著不胜枚举,都看也不大现实。个人先推几个中国的,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当然要首推。可能你已经都看过,但是这些名著看一遍和看多遍是完全不一样的。
除此以外钱钟书的《围城》、沈从文的《边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艾米的《山楂树之恋》等等。《山楂树之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前几年翻拍成电影已经红极一时,但我觉得看原著才能体会到其中一些灵魂的东西。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鲁迅的《呐喊》等等。当然如果你喜欢武侠,可以看看金庸的,每一部都很经典。
国外的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简奥斯汀的《鲁滨孙漂流记》、哈代的《苔丝》、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雨果的《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鲍里斯瓦西里耶夫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其中大部分都被拍成电视或电影,都可以看一下。
原贴:推荐几本书文学或名著?
sophie_into
文学小说,比较喜欢的几部外国著作,不算名著,只是读起来比较惬意,不会让人沉浸在悲痛中,也不会让人有压抑之感,让你平平淡淡,感受生活。
第一部:追影子的人
主要描写关于友情、爱情的故事。读起来很温暖。
第二部:《追风筝的人》
主要也是以“友情”为主线来描写与儿时的随从一起放风筝的故事。
第三部:《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
主要是让人热爱生活,对人生有感悟的一部走心的文学作品。文笔不算优美,故事情节也不算精彩,但是文字里蕴藏的力量却是无穷的。
第四部:《孤独小说家》
主要讲的是一位作家在妻子遭遇车祸,离开人世,独自抚养儿子的故事。故事主要描写“父与子”的故事。
以上四本小说,都是温情类的,虽然比不上名著,但是从人生旅程的角度来看,会让人获得不同的感受。这感受可能不会触及你的心灵,但是会告诉你一个关于“爱”的世界。
原贴:推荐几本书文学或名著?
璐璐
今天,我想给大家推荐一本我高二念过之后就恋恋不忘的好书。那就是钱钟书先生的《围城》。
一、简介作家
钱钟书 (1910-1998) ,字哲良,默存,号槐聚,中国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著 名作家、 文学研究家。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获文学学士,赴上海,到光华 大学任教。后考取第三届 (1935年 ) 庚子赔款公费留学资格,名列榜首,留学英 国牛津大学 埃克塞特学院。大学毕业后任教于多所高校。新中国成立后被评为 一级教授。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其夫人杨绛也是著名作家, 育有一女钱媛 (1937年 -1997年 ) 。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享年88岁。
二、主要内容
书籍的内容基本上分了四个段落,第一段讲了方鸿渐回国后在上海的生活,作者 对上海的中产阶级进行了描绘,顺带也议论留学生和老式的大家庭;第二段是 去三闾大学的路上,抗战时内地的民生风情可见一斑;第三段则是在三闾大学 内,作者对学术界狠狠挖苦和讽刺了一番;第四段是方鸿渐婚后的生活,这一 段是全书中较弱的,作者对婚姻本身讲的不多,多注重于全书的收尾工作,完 善人物形象,交代主要人物的命运。
三、推荐理由
很多人用围城来形容婚姻,但是当时作为高中生的我并未理解它这方面的内涵。所以今天我能说的也就是 “围城”的其他理解。围城更像是人类的一种不可满足的欲望困境:不断的追求和对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随之而来的不满足和厌烦, 两者之间的矛盾和转换, 其间交织着的希望与失望, 欢乐与痛苦, 执著与动摇——这一切构成的人生万事。 “围城”困境告诉我们人不能把握自己的幸福,都是因为超出了自己双脚所占的地面尺寸,最后获得的可能是虚无。所以人们应该明白丈量幸福的尺寸只有爱、自由和创造。
于很多高中或者初中学生而言,我也推荐去阅读《围城》。因为其中有很多美好而形象的比喻。比如说钱钟书先生描述夜时,他说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 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他在谈到哲理时会说忠诚诚实人的狠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 种不期待的伤痛。这些比喻很形容是我们初高中学生可以效仿和学习的。
对于大学生来说,尤其是中文系的学生在专业能力的基础之上更应该阅读《围城》了。你可以从中发现新的理论点,开出新的世界同时也能够让自己来审视当代的婚姻,倡导更合理的婚姻观念。你也可以对其中的人物进行你的解析。相信阅读《围城》一定会给你带来特别的感受和见解。
欢迎看过《围城》的朋友,可以给我留言评论探讨。
原贴:推荐几本书文学或名著?
kojiwang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对于人类有着深深的热爱,这种爱不仅表现于他对具有善良、勇敢、坚韧等高尚品德的人的赞美和颂扬,而且特别表现在他对人类的苦难的深深同情。
《猎人笔记》
是一部通过猎人的狩猎活动,记述十九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随笔集。对二十一世纪的读者来说,它仍是一部给人以无限美好的艺术享受和富有教益的不朽之作。
《贵族之家》
描绘了俄国贵族的兴亡史。拉夫列茨基虽有远大目标,但怯懦得不知所措,甚至寄希望于贵族少女的指点与拯救。作家通过拉夫列茨基与丽莎的爱情波折,探索了人生和个人幸福问题。
《父与子》
贵族子弟基尔沙诺夫大学毕业后,带着他的朋友、平民出身的医科大学生巴扎罗夫到父亲的田庄作客。巴扎罗夫的民主主义观点,同基尔沙诺夫一家、特别是同阿尔卡狄的伯父巴威尔的贵族自由主义观点发生了尖锐的冲突……
《春潮》
小说以作者的一段真实经历为基础,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俄国的“多余人”的看法。没有表现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从情节看似乎只是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虽然其篇幅与作者的长篇小说相差无几,但屠格涅夫却称其为中篇小说。
《罗亭》
通过对拉松斯卡娅、皮加索夫以及罗亭后来相随的那个爱好科学的先生的描写,展示了19世纪40年代贵族地主保守、庸俗、无聊、反动的生活,同时,通过描写波克尔斯基和罗亭,使读者看到了19世纪40年代贵族知识分子的活动。
《初恋》
写了四十余岁的中年人,符拉基米尔·彼德罗维奇对他十六岁初恋生活的回忆,并细致而独特地描写了少年“我”的心理活动。
书籍分享:
https://cloud.189.cn/t/ErMvIbeua2Qj
原贴:推荐几本书文学或名著?
O莉薇亚
miko_yehu
刘宇
漂泊
原贴:阅读 文学常识 帮帮我啊
am_i_blue
原贴:阅读文学经典的好处
顾郁不郁闷
原贴:阅读文学经典的好处
马拉斌
原贴:阅读文学经典的好处
苍术
原贴:阅读文学经典的好处
annika
戏曲是一种高度集中的综合性艺术,它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为一体,呈现出极高的审美价值的叙事文学体裁。从形式上讲,戏曲文学是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有机结合,形成独特民族风格的艺术形式。
戏曲教学主要是对戏曲文学的教学,也就是对“剧本”的学习。剧本是一剧之本,是戏剧的基础。其特点主要体现在矛盾冲突更尖锐性,人物、事件、场面高度集中性,唱词、宾白、动作等融为一体性,人物性格鲜明性和独特性,动作的程式化和极富想象力的统一性等方面。
一、分析戏曲语言
在中国古代戏曲中,就人物性格揭示、形象的描绘,景物的描绘、情感的抒发而言,戏曲还是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实现的。古代戏曲中的语言包括曲词、宾白和科介。曲词、说白是剧中人物的语言,说白包括人物的对话、独白、唱词;科介是舞台提示,是对剧中人物的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的简要说明。因此,戏曲中的语言就显得特别重要,占有极为主要的位置。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首先注重戏曲语言的教学。那么,从哪些方面进行呢?对此,我们认为,主要注重以下几方面。1、曲词在戏曲中,曲有各种腔调、曲牌。曲词为诗词体,它有严格的规律,需要合辙押韵,在一折中,各支曲子必须押同一韵。曲词主要用于抒情,也可以起到渲染场景、贯穿情节的作用。因而,曲词讲究字正腔圆,加上乐器伴奏,听起来和谐悦耳,产生和谐的审美效果。例如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中的第四本第三折的“叨叨令”曲牌:
此曲词中不但运用大量叠词,衬字,口语入曲,而且句式相同,
每节中除了“儿”字外,各节之间还押“诶”韵。这样在整齐中有变化,不但造成节奏感,读之更是朗朗上口,悦耳动听,而且其中的趣味顿生,韵味无穷,具有音乐美,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而在戏曲中,这种美感往往散发出独特的、诱人的魅力。可以说,这恰是戏曲引人入胜的特点之一。2、宾白在中国戏曲中,往往是以唱为主,以说为宾的。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说:“宾白有以散白与韵白之分,前者用当时的口语,后者用诗词或顺口溜式的韵文。”又说,宾白“不仅用于叙事,还用作除主角以外人物的抒情,对于表现剧情和人物性格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有‘曲白相生’的说法。”宾白就是戏曲中人物的说白。在戏曲中,宾白主要用于交代情节,有时还起着逗笑、调节气氛、进行讽刺的作用。但是,戏曲中的宾白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它是经过加工的艺术语言,具有审美性。也就是说,它不但言简意赅,意味深长,蕴含着情感,而且特别讲究韵律、节奏,强调抑扬顿挫,具有较强的音乐性,体现出语言诗化美的特点。比如,王实甫在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中写到:
红云:姐姐,你看那月阑,明月敢有风也。
莺云:风月天边有,人间好事无。
在张生、莺莺的爱情故事发展过程中,孙飞虎兵围普救寺,要抢莺莺为压寨夫人,老夫人许下诺言:谁退兵,就将莺莺许配给他。这时张生写了一封信给白马将军平乱后,老夫人赖婚。张生极度苦闷,红娘献计,要张生操琴,以挑动之。戏曲中,莺莺在花园烧香时,在没有听到琴声前与红娘的对话。莺莺自己与张生的爱情遭受如此波折,心情是十分沉重,情绪更是消极的。在这短短的宾白中,莺莺的话只有十几个字,却反映出她的内心世界。她在怨恨,“风月”只有天边有,人间没有。
二、感受音乐节奏
戏曲是一门融说唱、舞蹈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其讲究音乐之美正如一首诗歌讲究语言、韵律之美一样。在戏剧舞台上,吸引观众的多数来自戏曲的音乐之美。那些爱好戏曲的观众谁不能唱上几句精彩的曲调,吟上一段精彩的台词。可以说,“戏曲的音乐之美体现在人物的唱词、唱腔、宾白等之中。”(陈多《戏曲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比如,《窦娥冤》中,窦娥在临刑时对婆婆的一段唱:
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
唱词中,三个“念窦娥”相叠,构成排比,气势增强,而又通过第四句“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的一声呼唤,不但改变了句式,而且运用呼号的修辞手法,在朴实自然中产生了流转跌宕的节奏。那铿锵的音调,高亢的声调,丰富的感情,义愤的表情,把一个活脱的窦娥再世诉冤情,指天斥地泪涟涟的形象活脱脱地再现出来。这段唱词,从音乐美的角度来讲,具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
三、抓住动作描写
《中国古代戏曲小说史略》中说:“‘唱’、‘白’、‘科’都是戏曲的重要因素,它们都互相依存,不可偏废。”又说:“‘科’就是动作,用来帮助表现角色的声容和舞蹈。”在戏曲中,“科范”简称“科”。
“科”就是对演员的主要动作、表演和舞台效果的提示,比如,“做悲科”“做舞科”、“做战科”等。当然,在戏曲中,“科”所表示的“做、打”实际上包括全部形体动作,譬如,人物的身段、手势、脚步、格斗等。虽然说戏曲演员的一举一动,已经用固定的模式来展示,而且体现出虚拟性、夸张性、模拟性甚至具有程式化等特点,但每一个动作无不顺合剧情的展开,推动剧情的发展,从而表现出人物的内在心理,时时刻刻牵动着观众或者读者的心。然而,戏曲中人物动作经过长久的艺术锤炼,这些程式化动作,在观众心目中形成了思维定势,已经成为是一种美的体现,表现出动作的审美特点。比如,《西厢记》中的几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莺莺自然是多情重义,张生却是性格文弱,而红娘当然就是聪明活泼。而要表现这几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在表演的过程中,缺少不了人物的动作。所以,在中国特有的戏曲文学中,人物的言语配上人物的动作,把人物的喜怒哀乐之情,不仅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生动形象,体现出人物的动作之美。因而,《文学鉴赏》中说过:“人物的动作描写有助于真正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以说,动作描写蕴含着人物的情感,更为主要的是表现出人物的审美特征。
四、欣赏环境描写
在叙事文学中,环境描写表现出人物活动的背景,也是人物活动的场所。在中国古代戏曲中,环境描写的形式却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运用舞台说明独立的描述出来,也可以在人物的唱词中予以表现,甚至人物的服饰、形象的造型无处不透露出戏曲的环境。《文学欣赏》中说过:“环境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服务的。”但这些环境描写,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环境的展现,而是情感的表现,这正如古人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看看《西厢记》中的一曲“端正好”,这可谓是千古绝唱,看看其环境描写与情感的关系。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几句是化用范仲淹词苏幕遮。全词如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虽然《西厢记》中这段“端正好”是化用了范仲淹这首苏幕遮,不但其妙处表现在化用的自然和谐,情景恰切上,而且“碧云天,黄花地”的色彩浓重,情韵深厚,刻画出了一幅绚丽而又带有离别愁绪的图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物登场送别,更有助于表现人物的内在情感。在“西风紧”中,一个“紧”字,正表现出主人公内在心里的不安和忧愁。而观众在听到此戏曲时,眼前浮现出“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的画面,也会油然生出“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的审美感受。这一感受的产生,不正是其环境之美所带来的妙处吗?
又如,《牡丹亭》中,当杜丽娘受到虚伪礼教的压抑,内心的苦闷和忧郁无法排解,而见到园林景物时,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唱道: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杜丽娘看到这美好的景致,禁不住以一种喜悦而好奇的心情来感受这美好的春光。可以说,此时的景致之美,与杜丽娘内心的缺失美形成鲜明的对比。词曲中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不正是表现了杜丽娘对自己生活的枯燥、情感的压抑的一种不满情绪,这种不满的情绪也是对现实生活不满的反映。
总之,每一出戏都是表现出一方小天地,它是社会这一大天地的缩影、写照。注重戏曲文学阅读,是丰富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由于时代的差异、社会意识的变化,审美观念的不同,在戏曲文学阅读中,我们还应该从中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情操陶冶,思想认识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