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死刑都是要秋后问斩?

最新跟帖
月上柳梢头

月上柳梢头

谁跟你说的古代死刑都是秋后问斩?古代死刑不仅五花八门,而且有些方式你想都想象不到!至于普通死刑犯为什么都喜欢秋后问斩,我也来,把原因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首先来讲,古代死刑有吊脖子的绞刑(比如电影里的赐白绫三丈)、剐刑(如北京烤鸭一样的凌迟)、杖毙(拖出去活活打死)、烹刑(请君入瓮的典型)、车裂(升级版本就是五马分尸)、腰斩、檀香刑(具体可以去看同名小说)、赐毒酒、炮烙(妲己发明的)等等。

就连问斩也分为:斩立决、秋后问斩(斩监候),斩立决说白了就是拖出去立即执行,比如电影里面的:即刻拖出午门斩首。

秋后问斩,就是等待秋审以及后续的朝廷复议。至于原因,大概有以下3点:

第1个原因就是,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因为还有秋审以及后续的朝廷复议,死刑犯可以进一步陈述自己的冤屈以及案情,也就有了深渊或者活下去的机会,也体现了古代对死刑的慎重。

第2个原因,就是古代人顺应天时的思想。古代社会以农业社会为主,农业社会有较强的季节性,什么时候该干什事情,可以说规定的一清二楚。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夏天是生机勃勃的时候,秋天是收割的季节,万物肃杀、落叶归根,正好是适合执行死刑的季节。

第3个原因,当然是尽可能将人力资源利用到极致。在古代,在监狱里面可不会让犯人闲着,春夏两季有农活需要做,各种劳役各种工程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些死刑犯正好可以派上用场。只需要管上一日三餐,连工钱都省了,岂不美哉。当然,如果临时打起仗来,还可以将这些囚徒派往前线当炮灰,岂不美哉?

所以,古代喜欢秋后问斩,是有一定的道理,体现了古代法治当中“仁”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法制的完善和健全,可以说,华夏先祖们的智慧,还是值得我们称赞。

℃áSδΙè

℃áSδΙè

古代秋后问斩是为了顺应天意,在古人们的眼里秋冬季节万木凋零,到处一片萧瑟,象征着肃杀,所以就选在这个时候斩杀大奸大恶之人。

古人比较迷信,他们认为世界上有鬼神,自己只要一个地方做的不好,天上的神们就会来惩罚自己,所以非常害怕。就算是皇帝也不能违背鬼神的意愿,所以他要按照天意行事,不然就会被惩罚。

斩杀犯人也是如此,春天和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这个时候所有的事情都是积极向上的,非常有活力,在这么美好的季节里杀人有违常理,所以皇帝就把问斩的时间往后移了一下,调到了秋天,他觉得这是在遵循天意。

古代官员审案子也是从秋天开始审的,每年霜降之后所有的案子都会被翻出来,提审犯人,审完之后该杀的杀,该放的放。

“秋后问斩”这种说法从西汉时期就有了,那个时候他们的行刑的时间在农历九、十、十一、十二月;到了唐代,死刑执行的时间定在十、十一和十二月,清代也是如此。

天涯孤客

天涯孤客

“秋后问斩”只是个笼统的说法,从诞生之初直至清代,一直都在不断地作出相应的调整。周朝时,就有“ 仲春之月,毋肆掠,止狱讼” 的记载。不过,原始社会早、中期,法律尚处于“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的境地。


什么行为触犯哪条法律将承受怎样的刑罚?这些都被士大夫阶层捂得死死的,反正就是不告诉你。即便早有“五刑”(五种正刑),普通罪犯被抓捕后,仍可能会被上演“你猜、你猜、你猜猜猜……”等促进神经大条的环节。


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因为成文法的公布与实施,制订完善的法律制度及条文成了必不可少。“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出现,促成刑杀的实施制度化。什么季节、什么时辰行刑?自然也得给出个说法。


于是乎,一大帮古代的“法律专家”、饱学之士,开始在典籍中四处翻找合适的解释。这下发现,周礼· 秋官中即有“及刑杀,告刑于王,奉而适朝士,加明梏,以适市而刑、杀之” 的记载。


有说“秋后问斩”上升到理论高度的,是西汉大儒董仲舒。这样的结论似乎抬高了,董仲舒所做的,充其量是整理出前人的理论,结合礼制再裹上所谓的“天人感应” 包装一下而已。


即,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刑、罚与春、夏、秋、冬相对应。到了东汉时期,进一步明确“王者生杀,宜顺时气”。古人认为,秋天属肃杀之季,“秋后问斩”顺应秋冬萧瑟的景象。


选择在秋后问斩,至少是在三个方面进行考量。


一是秋天本有肃杀之一,此时行刑能起到震慑的作用。


二是春夏是农忙时期,百姓没那闲工夫,百姓不观看就失去教育和普法的意义,古时称之为“观刑受教”。


三是秋后午时三刻行刑并非只为了剥夺罪犯的生命,反而是留了“生路”,即秉承上天好生之德。


西汉时,行刑的时间定在农历九月至十二月。唐代则改为十月至十二月,时间缩短了一个月,这一修改沿用至清朝。唐六典·刑部规定,每岁立春后至秋分,除犯恶逆以上、奴婢杀主之外,其他罪均不得决死刑。 明、清则规定,经朝审应处决的犯人,亦须在秋季处决。


唐、宋两代,行刑时间为日昳之后。对应现代的时间,大致是13时至15时;明、清两代则是午时三刻,也就是11时至13时。

真玉教主

真玉教主

古代的“秋后问斩”,亦即“秋冬行刑”。汉代对死刑的执行,实行“秋冬行刑”的制度。汉代统治者根据“天人感应”理论,规定春夏不执行死刑。除谋反大逆“决不待时”以外,一般死刑犯须在秋天霜降以后,冬天以前执行。可见古代并不都是秋后问斩,对于重罪可以立即执行。

在天上飞的稻草人

在天上飞的稻草人

图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

汉董仲舒强调“天人感应”,认为“庆赏刑罚与春夏秋冬以类相应”。秋冬之际,天地一片杀气,正是“顺天行诛”的正确时间——直接来说,就是以上天的旨意来杀你,叫你心服口服。还有一种说法,之所以选择秋冬二季实行,是统治者考虑不误农时。春夏农忙,就不去打扰人民群众做正经事。秋冬农闲,这时举行法制大会既不耽误工作,又起到警示作用,一箭双雕。自汉实行秋冬行刑制度起,后世大致沿袭此制度,如唐朝规定“立春后不决死刑”,清代规定,应处决的犯人,也需在秋季处决。

文:恒星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tzhyc

tzhyc

这是中国古代”慎刑”思想的体现。在中国古代,死刑必须报中央政府批准。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对各地报中央的死刑案件进行会审,该减刑的必须减刑,如果认为必须判死刑的,最后得报皇帝批准。即使皇帝批准死刑,一般也不是立即执行,而必须等到来年的秋天执行,期间,被判死刑的臣民还可审诉。现代西方世界普遍废除了死刑,即使存在着死刑的国家,对死刑的运用也非常慎重。在美国,要判处被告死刑,必须是十二名陪审员一致同意。

邂逅世界

邂逅世界

秋后问斩其实应该称为“斩监侯”,相似的还有一个“绞监候”,因为需要秋审(上级或中央进行死刑复核),且时间固定,又有较多人犯被处死,所以才广为人知。但是在其他时间,同样也有被问斩的,比如说“斩立决”和“立地处决”这种词汇(此后逐一细述)。


其实斩监侯和今日的量刑、死刑制度颇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妙,以刑案汇编中的一些案例来说,很容易发现宣传意义强是最重要的一点,对大众的警示和树立良好的朝廷形象都很有帮助。像清史稿·刑法志三中记载的:“朝审原于明天顺三年,令每岁霜降后,但有该决重囚,三法司会同公、侯、伯从实审录。秋审亦原于明之奏决单冬至前会审决之”。之后则有四种分类:

情实:即刻处决(核实后立即处决)。

缓决:有待争议(可死可不死的,明年再商量)

可矜:案情属实,但情有可原(比如为孝或为贞操什么反抗杀人,多会减刑)

留养承祀:寡亲少子嗣的,因案情取舍进行量刑从轻,并奏报皇帝。


从这点可以看出,“斩监侯”是地方没有处决权利的实质体现。除了一些罪名确凿如谋反之类的,地方呈报中央的这个过程,几如今日的警方报捕+检察院公诉,再由上级或中央进行终审。但可以说除了较为常见如宣传上的看点外,也是对地方公权力滥用的一个抑制体现。毕竟我国自汉代时起,就有酷吏列传这样的记载了。

(大意说一段)

以较为人知的强项令董宣来说,在其迁任北海郡相国后,发现地方豪族公孙丹因修宅命子杀无辜路人一名,于是“斩立决”,于是公孙丹直系绝嗣无后。但此后公孙家三十余名亲族持兵器到董宣官邸门前闹事时,董宣又以公孙丹曾串通王莽为由,把公孙家这些人又都杀了,这不就灭族了么?可以说到这一段,都是地方公权力滥用的体现。
之后董宣因滥杀、擅杀等罪名,被青州刺史告发入狱,还拷打他的下属水丘岑,并被押送到中央审案,因为光武帝的决意,所以不仅董宣被免死,水丘岑也得以无罪升任司隶校尉(见后汉书·酷吏列传)。


举例汉代时的这些酷吏,其实可以看出一丝端倪和斩监侯的必要性。家天下中无法治的最大弊端,就是无论再怎样审理,最终都是皇帝的一言堂,他最大他说了算……然而从汉代到清代的时代变迁中,“斩监侯”被得以长久保留并认可,以及“秋审”这种程序上愈发完善复杂(刑部定拟看语、九卿会审与会题、皇帝最终裁决),所体现更多的是历代对地方治理的愈发重视。当然,对误判案件的官员的连带处罚、严苛的追责机制保障了它能服众,有公信力。是当时看起来较为优秀的一种权力监督机制和切实可行的失察追责机制,尽最大可能的维护了社会秩序和“公正”二字。


因此“秋后问斩”从不是以假大空的各类名目被保留的,是因为其中蕴含的实际权利体现和斗争。毕竟,历代有很多地方官员的徇私枉法,清代也不乏上级部门如督抚或朝臣的官官相护,所以才需要诸多官员乃至皇帝都参与其中,才需要这样的“预判决”制度去维持某一方面的权利平衡。没有这种合理,最终作乱的是地方,可受害的却必然会是中央。

Rayna

Rayna

古人认为,春夏为生长季度,生机勃勃,故一般对死刑犯人应让其反思,而秋冬为收藏萧杀季度,天地使然,故让其秋后问斩,生命终结。另外,古人将春夏秋冬分别与木火金水土及阴阳五行相对应,春夏季节为阳,秋冬季节为阴,让死刑犯在为阴的季度终结生命,去了阴间灵魂才能得到摆渡。

南方

南方

在儒家朴素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从周代开始,就认为杀戮应该选择日子。董仲舒的天人观在汉代很流行。他把各种季节和五种元素结合起来。秋天属于黄金,金属性主宰杀伐。因此,秋天杀死犯人最为适宜。除此之外,万物生长在春夏,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在这个时候,杀戮是逆天而动的。当然,这一制度基本上是在汉代实行的。除叛国罪和其他罪行外,其他死刑罪行一般在霜冻后和入冬前执行。

现实中的农业经济影响这一制度的形成也有经济原因。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古代政府在处理司法事务时,尽量选择不浪费民力,从而不会担心影响收成。中国北方的农作物通常在一个季节收获。农忙之后,有丰富的人力物力处理各种案件。这时,杀人可以更好地达到统治者敬畏的目的。

逐步完善制度唐代以后,中央对地方司法权的控制更加严格和系统。认为在那个时候杀一个囚犯也不是就可以轻易执行的,案件在当地判决完毕后,要提交中央政府,并且大理寺和刑部将接受检查。更重要的是,皇帝可能会亲自检查。这一方面反映了皇帝治国的仁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在这样一个完整体系的形成中,只有秋冬才能杀人。而且,明清时期形成了完整的庭审和秋审制度。

也许老百姓对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严重缺乏了解。他们认为中国古代没有法律,都是直接杀人。事实上,这是错误的。简而言之,在清朝的秋季审判中,地方长官必须对死刑进行审查,然后向刑罚部报告。刑罚部对死刑复核后可能提出了五点处理意见,四种都不是死刑,结果最后一个可能就是秋后斩首。此外,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可能会再审。在过去的几年里,对于犯人之前的言行,可能都没有准确的司法结论。这种简单的古代司法关系与地方法院和高等法院的关系非常相似吗?古人做的很多事情真的很有依据。

ieou_77

ieou_77

秋后处斩,是官律。

它特指触犯刑法的平民或官宦之人,只要违背国家的法律,政策和民意,有伤国本和民利者,均为犯人。经刑司认罪拟定,由上府发文逮收,必下南监待秋后处斩。

秋后处斩是国法定制,古历代承袭,不可违背。

秋后处斩者何意?为什么要定秋后处斩?

秋后处斩适于汉后。秦之前及上古时,犯人是一年四季可随时处斩的。这与汉后的天文历法,阴阳生化,四时变迁的宇宙自然行态及官方的皇权威势有一定的关联。

汉后,皇家多遵崇道法,适从阴阳,讲究自然与天人合一的生存状态。也就是顺者生,违者亡。

天分东南西北,时分春夏秋冬。万物定向而动静,百物随季而生死。所以天下自然生成了春暖夏热,秋凉冬寒之态势。而物有所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人有所踉,春动夏狂,秋敛冬藏。春肝平,夏心(血)旺,秋气(肺)收,冬肾(精)藏。

一年分四季,春为东为青为木,为生发之象。夏为南为红为火,为旺盛之象。秋为西为白为金,为肃杀之象。冬为北为黑为水,为沉静之象。

世上不但人与畜物要随四时之意,即天象,流年和政事也必紧随四时的生旺杀伐(罚)來行意,否则就会有失自然,有违天意,就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自然生化境界,即显亡的存在。所以古民,皇权等都十分看重顺逆,都会顺从自然而行动。

春夏,生旺之时,体现的是庆赏之功。秋冬落藏之时,体现的是杀伐之象。所以古人把这一自然之律呈现在生活,生产,人事与规矩(法律)之中。使人感到有道,有理(礼),有规矩的范围之内,使人不敢乱行,不敢胡为,有遵从天意(皇权)的自然法则之中。所以古时秋后处斩即是遵从自然法则和四时之象,春夏若杀罚即违天意,不符合人间的自然道法,是以踉随秋象,收杀之季,即为斩杀之季也。

古代斩杀一般在深秋之后的九,十,十一,十二月(阴历),一般为十至十一月。开春生发之季,包括万物均禁止砍杀。

另外还有斩首于午门之外。午门,即午朝门外,门朝南开的正阳午门,日光有直射之象,午门:皇权的象征。

午时三刻开刀处斩。

午时,正晌午,三刻,半小时之中,此时,一天的阳气最盛之时,也是大小恶魔神鬼最怕的时刻,此时开刀,阴魂不能变形,形不成邪魔,唯有进入十八层地狱之门,受遍酷刑方为报应。这主要是彰显正义和遵从皇权的象征意义。

秋后问斩的意思最早来自礼记·月令:"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其实这是古人结合对四季的理解,认为春夏繁衍,秋冬肃杀是宇宙规矩,顺应天时的选择。

古时候,由于科学文化的落后,人们不能正确解释自然的某些现象,认为有神仙主宰着人间的一切,最大的神就是“老天爷”,这也是为什么皇帝被称为天子的原因。

地上的人按照老天爷的规矩行事,就会有祥瑞和丰年,如果违背老天爷的规矩,就会有瘟疫和灾害。所以历朝历代设官、立制不仅要与天意相和谐,刑杀、赦免也不能与天意相违背。

按照自然规矩,春夏是万物滋育生长的季节,秋冬是肃杀蛰藏的季节,古人认为,这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则,人间的司法也应当适应天意,顺乎四时。

西汉中期儒学“春秋公羊派”大师董仲舒继承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创造出一套"天人感应"的迷信学说。他认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罚、刑与春、夏、秋、冬以类相应"。天意是"任德不任刑","先德而后刑"的。所以应当春夏行赏,秋冬行刑。如果违背天意,就会招致灾异,受到上天的惩罚。从此,"秋冬行刑"遂被载入律令而制度化。

汉代法律规定,刑杀只能在秋冬进行,立春以后不能刑杀。

唐宋时期规定,从立春到秋分,除犯恶逆以上及部曲、奴婢杀主之外,其他罪行都不得执行死刑。

清代规定,经审核应处决的犯人,也必须在秋季行刑。

在明清时期,死刑也被分为立决和秋后决。也就是电视剧里常说的斩立决和斩监候。在这时秋后问斩称为相对斩立决而言的一种缓期执行。明清的判决书里都注明了是斩立决还是秋决。因此,这种秋后处决制度也被看做是现代死刑缓期执行的起源。

另外朝廷选择秋后执行死刑的原因可能也有警示的作用。因为古代是以农耕为主,秋收以后农民都比较有时间,此时执行死刑会有更多民众有时间观看,能够更好的起到宣传和警示作用。

被宠坏的小喵喵

被宠坏的小喵喵

我们在各大历史类中影视剧中常常会看到这个场景,某犯人如果犯了不可饶恕之罪会被判秋后问斩,我们不仅好奇在古代犯人为什么要在秋后问斩呢?

何为秋后问斩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

汉代大儒董仲舒认为帝王的四种执政行为要与一年四季变化相结合,春季为万木复苏之季节是一个相对来来说喜庆的季节,而夏季为赏赐的季节。只有秋冬才适合刑罚之季,至此行刑多以秋季以后执行。

西汉时期行刑时间一般在农历九月分到十二月份,唐代则在十月到十二月被后世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因为处决犯人一般在秋分之后,就有了秋后问斩一说。

为什么要在秋后问斩

其一 古代人封建思想比较严重,认为一年四季,春夏为万物生长的季节而秋冬则是万物凋零的季节。古人认为这是大自然的神权,人必须遵守包括处决犯人,所以处决犯人选择了秋冬两级顺应天时,否则要被大自然惩罚。

其二 由于古代查案破案等技术不太成熟,冤家错案频繁发生。秋后问斩可以给予犯人以及家人充足的时间申述,也许案件在判决之后有了新的证据,这样可以还被人冤枉的犯人清白。一个判决到行刑达到了公平公正,给予充足时间让判决可以更加服众。

其三 秋后问斩既要处决犯罪之人,让犯罪之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外,更重要的是起到震慑作用,也就是所谓的杀鸡给猴看以儆效尤。而古人一般春夏时节比较忙碌,秋冬时节有闲暇时间,这样很多人在闲暇之时都会去观看处决犯人从而达到震慑作用。

秋后问斩一定要在午时三刻

这跟古人迷信有关,在古代人们相信有魂魄的存在,在早晨还有晚上阴气较重害怕被处决之人阴魂不散。而在中午太阳最盛阳气最重,此时将犯人处决犯人的怨气无法抵御十足的阳气,也是为了保护行刑者给予心里安慰。

遵纪守法的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一切罪恶都要回归本身,犯法必将要受到惩罚,切记不可一时糊涂误一生。

纸片人大玲

纸片人大玲

犯人被判处死刑,除斩立决外,判斩监候的都要等到秋天再处决,俗称秋决。

秋决主要是施行于明清时期,被判处死刑不是立即执行的犯人会押入死牢,等候秋天朝廷复核会审,最终裁定死刑的,选择午三刻开刀问斩。秋天的大会审制度是明清时期最重要的司法制度,由刑部监察院大理寺内阁大臣共同会审,甚至偶尔皇帝还会参与,目的是最终核实,防止冤案。案情确凿的死刑犯,再批准执行死刑,斩首或绞死。有疑点或证据不足的发回重审。类似于现在的最高法复核制度!

由于朝廷都是在秋天举行会审,最后定罪,再处决,就简称秋决。还有一种说法,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天高云淡,气候宜人,粮食作物成熟飘香,此时处决犯人正是最佳时刻。当然,缓冲了一段时间,留有余地,也是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

思文淡YI

思文淡YI

在古装断案类电视剧中,小伙伴们经常会看到一个特定剧情,就是如果罪犯被判问斩,往往不会立即执行,而是要到秋天之后才实施。这条规定究竟是剧情杜撰还是历史上确有其事?如果古代刑法真的如此规定的话,那么理由又是什么呢?小编今天就对此进行几个方面的分析和解释。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对于死刑犯,秋后斩首这条规定确实是有明文规定。据史书记载,从汉朝起,死刑犯的问斩日期都在秋季之后。

虽然秦朝以法为尊,主张实行严峻的法制来统治人民。但是到了汉朝,却推崇以儒学治国。此时,大臣们纷纷上书,建议汉武帝秋后处决死刑犯,理由是秋季是万物凋零的季节,犯人死后可以叶落归根,这样才能顺应天意。汉武帝听从了这个建议,从此,后世各个朝代统治者都沿袭了秋后问斩这一惯例。

在古代社会,自然科学远远没有如今这样发达,很多神秘的自然现象古人都无法给予合理的解释,因此只有寄托于神鬼玄学之说,相信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作为统治者的皇帝,更是对此深信不疑,所以每年帝王们都要拜祭天地,祈祷风调雨顺,国运昌盛。从这个角度来说,执行死刑自然也要符合大自然的规律,春季万物复苏,生命开始茁壮成长,所以不宜执行死刑。而秋季草木枯萎,万物蛰伏,天地一片萧瑟,方可执行斩首。

此外,学界还有另外一种理论,认为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士农工商之中以农民人数最多。秋季之前人们都会忙着干农活,没空闲时间来观看犯人被斩首,如果在秋季之前处刑,起不到震慑作用。但是在秋季收获农作物之后,老百姓们基本就没啥事可干了,空闲时间也多,这个时候将犯人斩首,容易引起民众们围观,从而警告百姓们遵纪守法做个良民。

所以秋后问斩确实是古代真实存在的,并且就像电视剧中所描述的那样,每次有犯人要问斩,法场周围都被老百姓们围堵的水泄不通,一来是好奇心,二来是古人平日生活没有现在这样丰富多彩。好在如今已经进入到法治文明社会,老百姓们再也见不到秋后斩首这样的恐怖场景了。

感谢朋友们的阅读。



此岸

此岸

春种秋收 秋天收获 百姓忙碌 无心观看 不利于王朝法度对你百姓的管辖 会让百姓不知道法度的厉害 秋后问斩百姓有时间也能看到王朝法度之威严 利于管辖 还也有一种说法 秋天本就是万物凋零的时刻 秋后问斩也给犯人一种生命到此为止的想法

苏晓染

苏晓染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