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死刑都是要秋后问斩?

提到的作品

[作品]史记

“中华经典藏书书系”,内容经典,形式精美,全面体现“经典藏书”理念。 该书简介:《史记》为其中之一。 《史记》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

司马迁

[作品]宋史

著名宋史专家陈振先生的重要学术成果。对宋朝这个中国历史积弱王朝的政治、军事等制度,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科举教育和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社会生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作了详尽而精确的论述,充分反映了当代宋史研...

陈振

[作品]元史

《中国断代史系列:元史》结构严谨,章节分配合理,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对元朝进行全方位详细论述,内容充实,资料丰富,论述充分,语言简洁。不仅如此,作者还追溯了蒙古族的发展史,全面展示...

周良霄

[作品]新唐书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宋欧阳修、宋祁等奉敕撰。其监修者则曾公亮,故书首《进表》以公亮为首。陈振孙《书录解题》曰:“旧例修书,止署官高一人名衔。欧公曰:‘宋公於我为前辈,且於此书用力久,何可没也?’遂...

欧阳修/宋祁

[作品]明史

《明史》是《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之一。《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为风靡海内外的一部通俗历史巨著,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

蔡东藩

[作品]易经

《易经》内容简介: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铸就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养育出光耀世界的伟大圣哲,留下了影响世界的不朽经典。《易经》是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血脉,是我们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珍贵遗产,是我们历经辉煌和...

梁国典

[历史]清史稿

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姓爱新觉罗氏,讳努尔哈齐。其先盖金遗部。始祖布库里雍顺,母曰佛库伦,相传感硃果而孕。稍长,定三姓之乱,众奉为贝勒,居长白山东俄漠惠之野俄朵里...

柯劭忞

最新跟帖
王 画

王 画

秋后问斩有很多科学道理,这段时间如果有新的证据出现可以避免冤案!

liumengwinds

liumengwinds

我认为古代的死刑犯大多都是秋后问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死刑犯的案宗会送到皇宫,由皇帝勾决。

类似现代的死刑犯要经过最高法院合准后才能处决,但是古代的交通不便利,案宗在来回的路上需要时间,有的时候会时间长,有的时候时间短,为了统一处决时间,所以所有的案件处决时间都定为秋后。

2.和玄学有关

古人认为春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秋是草木枯萎的季节,所以古人把处决死刑犯的时间定在了秋季。

3.为了更好的震慑百姓

古代处决犯人都是在菜市场,菜市场是古代城池里最繁荣的地方,处决地点放在这里正是为了震慑百姓,古代百姓只有在秋后收完庄家之后才会有时间来看处决死刑犯。所以官府把处决死刑犯的时间定在了秋后。

以上就是我对古代处决死刑犯为何要放在秋后的原因的分析,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留言指正。

同时欢迎各位关注我,让我们一起讨论各种历史话题!

猫胡须

猫胡须

在古代,人们对科学文化的认知有限,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上发生的事情无法做出准确的理解。古时候的人们认为这个世界有上天的存在,上天拥有支配万物的超凡力量,而灾害、 瘟疫、祥瑞、丰年都是上天赐予的。因而人类的的所有行为活动都要合乎道,也就是符合上天的意愿,刑杀、赦免也不能与天意相违背。春夏是万物滋育生长的季节,秋冬是肃杀蛰藏的季节,古人认为,这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则,人间的司法也应当顺应天意,顺乎四时。

汉代法津规定,刑杀只能在秋冬进行,立春之后不得刑杀。唐、宋律规定:从立春到秋分,除 犯恶逆以上及部曲、奴婢杀主之外,其他罪均不得春决死刑。清代规定,经朝审应处决的犯人,也需在秋季处决。

除了秋后问斩这个说法外,还有一个说法也比较常见,那就是“午时三刻处斩”。古代除了用日晷计时外,还以漏刻计时。这种计时方法分 一昼夜为一百刻(一刻相当于今天的14.4分钟),因而古代语言中就有“刻”的说法。

两个小时为1个时辰,子时是夜里11点到凌晨1点,那么午时应该在中午的11点到1点之间, 午时三刻该在11点44分左右。午时三刻这个时间,差不多是中午的12点钟,这个时间,阳气最盛,人的影子最短,迷信的说法中,此时可以用旺盛的阳气来冲淡杀人的阴气。

然而也许还有另一层意思。在“ 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 萧索,处于“ 伏枕”的边缘,所以此刻处决犯人,犯人也是懵懂欲睡的,脑袋落地的瞬间,也许痛苦会减少很多。这样看来,选择这样的时间来处决犯人,有体谅犯人的考虑。

另外有一说,古代迷信思想比较严重。 午时三刻,正是阳气最盛之时,在此时处死的犯人,连鬼都做不了。

Googlegirl_S

Googlegirl_S

感谢邀请。

这和古代人的文化信仰有关。古代中国人是非常信仰天道的,经常的观察星象,也经常的记录异常的自然现象,比如日食,月食,地震,洪水,大风,大雾,干旱等现象,来揣测天意。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农业基本靠天吃饭,所以古人非常的敬天。皇帝自称天子,代表天来管理民众,经常的进行郊祭,干旱或洪水等灾害发生时,皇帝会减膳,祈雨,释放囚犯,减刑,下罪己诏,求谏等措施来祈求老天饶恕罪过,给百姓带来福祉,风调雨顺。《水浒传》中宋江起义,打出替天行道的大旗,可见古人是多么的敬天。

古人通过观察自然,总结出了《易经》,阴阳五行学说,又有五德更替之说,对于四季来说,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说。按照这一系列的文化之源,古人认为秋冬是主刑罚的,秋后对死刑犯行刑不违天道,不会受到老天的惩罚,而且一般时午时问斩,此时阳气最旺,可以压制阴气。

yfdd

yfdd

古代是农业社会,秋后处于农闲时期,秋后问斩符合了大自然发展的规律,顺应天意也就顺应了民意

Wendy爱栗子

Wendy爱栗子

秋后问斩其实可以理解为死缓,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秋后万物都进入枯死状态,所以是一种死亡的象征,所以有秋后问斩。

stoneshen

stoneshen

古代是农业社会,古人推崇自然界的生息繁衍规律,不会轻易起杀心。

1、春夏两季是万物复苏和生长旺盛的时节,从朝廷官员到黎民百姓都希望一切都欣欣向荣,因此这时有犯罪行为但没有影响到朝廷政权的,两个季节里是不会问斩的。当然,如果有忤逆、逼宫等刻不容缓的暴乱、犯罪事件出现的话,不会等到秋后,而是当即问斩,以绝后患。

2、秋季是满眼萧瑟的季节,草木枯黄,一切都是没有生机的样子,从观感上是令人颓废的,这个时候,古人觉得没有违背天意,顺应这种萧肃之气,就选择这个时候开刀问斩,以正法度。

3、冬季更是草木枯死,一片苍凉,是没有一点活力的季节,按说这个季节开刀问斩更顺乎天意,但是不要忘了,问斩不是悄悄进行,而是敲锣打鼓召集老百姓观看的,正所谓以儆效尤,可是冬季到处都是冰天雪地,劳动了一个秋季的百姓身疲力乏,肯定不会有太大的欲望去看这个。当局者也不愿意在寒风嗖嗖、天寒地冻的情况下外出办公,因此这个季节也不适合问斩。

4、综上所述,秋季既顺应天意,又是人气比较旺的季节,这时候开刀问斩,既符合上意又符合民意,还能最大程度上对百姓进行教育和威慑,一举两得。

Cinty

Cinty

我们在看历史剧的时候,经常能够看到审结犯人要有统一的行刑时间,即“秋后问斩”,而且行刑时间也有具体规定“午时三刻”。

秋后,并不是立秋以后,一般是指秋分以后,“秋决”的概念早在春秋时刻就已经出现所谓:“凉风至,白露降......用始行戮”。

为什么要选择秋后这个时间段呢?

根据古人的传统儒家思想,贵为天子,替天行道,也要顺应天意,一年四季中,春季万物复苏,夏季生机勃勃,都不宜杀戮。而深秋时节,秋风骤起,天地之间弥漫着一种肃杀之气,比较适合刑罚,所以才会有“秋后问斩”一说。

而“午时三刻”这个时间段也颇有人道主义精神,尤其是对于刽子手。

“午时三刻”这个时间大概是十一点到一点之间,这个时候是一天中阳气最盛,阴气最衰的时刻,刽子手行刑可以用阳气压制住将死之人的阴气,不会被死者的阴魂所缠身。

哈达瑜伽-花蜜娗

哈达瑜伽-花蜜娗

在电视剧里边或者是小说里面,都有“秋后问斩”的字眼,古代所有的朝代像是商量好的一样,难道春天不行?

秋后问斩,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春花秋实冬藏,是自古以来的自然法则,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人不可逆天而行,否则就要受到惩罚。秋冬是肃杀蛰藏的季节,在这个季节结束死刑犯的生命符合上天法则。

二、春天是耕种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把人给砍了,谁来种地收庄稼?秋收结束以后,老百姓都闲了下来,这个时候行刑,可以做到最大的宣传效果,杀鸡儆猴,警示那些蠢蠢欲动的不法分子。

三、 放在秋后,是怕有冤假错案,需要有一个缓冲时间,让负责案子的官员再次确认,不至于错杀好人。

winnin108

winnin108

中国封建社会,或者奴隶社会的君主,都讲"仁义道德″,尤其是对生命的取舍,人生的去就格外地重视和悲悯。在讲究德治的同时,也更讲究法制,刑法就是历朝法别的精粹和焦点。

德施于未然之前,法施于既然之后。简单地说,就是教化于前,惩罚于后。达到标本皆治,悔过自新。

古代秋决。秋天施行死刑。这是经过法律程度后,由官方执行的一套程序,对刑犯剥夺生命的最重惩戒。

秋声赋里说的"夫秋,刑官也。又兵象也"。秋天在于刑事,在于打仗征伐。都是凶的概念表现。秋风,又叫商风,商风又叫伤风。"物既老而悲伤”。"物过剩而当杀"。万物春生秋收。所以,有钱有粮,有闲有余。正好干些农耕以外的事。

秋天执行,在古人看来,是赶时间去"轮回",秋天处决的刑犯,是容易在来春投生的。既然今生己非,就地来生为是。投个好人家,重新来过。也是君主制度的"仁政″表现。

上半年判决,下半年处决。中间有变数。这些变数有回旋。回旋可改判,重减轻,死变活,无期改长期,长期变短期……

皇家有重大喜庆,国家有重大捷报,政府有大动作。即有"大赦″。秋天在后,有许多囚犯得出狱,有许多死刑犯得以存活。这项"大赦",实在是"死生而肉骨"。

所以,秋后的处决刑犯,多是保留了"回旋"的度,就看怎么活动了。

叛逆,叛国,弑君,谋反……等不在此列。斩立决,算是轻的。

石门居士

石门居士

好像是所有死刑犯要上报到刑部核准后才能处决,从递交到核准后回文就到秋后了。而且秋后是农闲时期,还能起到普法教育功效。

KAWAIBT

KAWAIBT

古代除了逆谋等大逆之罪外,基本都是秋后问斩。

古代科学技术落后,很多自然想象无法解释,就归结到鬼神,天意等。

春夏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上天的意思让万物生长,不应该妄动杀念,以免惹恼上天降下灾祸。

秋冬是肃杀的季节,秋后问斩,符合上天对万物的安排。

古代对于判处死刑的犯人,也是需要核审的。由于古代交通落后,案卷上报审核在下达,也是需要一定时间,所以每年都在立秋后对死刑犯行刑。

同时立秋后百姓基本都能闲暇下来,对死刑犯进行行刑,可以让更多百姓见证,起到更好的震慑作用。

但对于那些大逆之罪,一般都是立即执行,不用等到秋后。一则是表达统治者的极度不满。二则也是表示天理不容。

当然在古代被判处秋后问斩,如果遇到大赦天下时,也可获得自由。

wunderkind

wunderkind

那时候的习惯

乌冬面

乌冬面

“秋后问斩”,是汉代伊始历代沿用的“刑制”,至明清更为规制清晰。但是,并非所有“问斩”之罪,都需等到“秋后”。

清史稿.刑法志二曰:“自汉以来,有秋后决囚之制。唐律除犯恶逆以上及奴婢部曲杀主者,从立春至秋分不得奏决死刑。明弘治十年奏定,真犯死罪决不待时者,凌迟十二条、斩三十七条、绞十二条。真犯死罪秋后处决者,斩一百条、绞八十六条。顺治初定律,乃于各条内分晰注明,凡律不注监候者,皆立决也。凡例不言立决者,皆监后也。自此,京外死罪多决于秋朝审,遂为一代之大典”。

说得很清楚了。

“秋后问斩”自汉代始。其实,汉袭秦制。汉代的绝大部分制度规章,皆来自秦代。只是,秦之国祚太短,从汉开始,其“严刑酷法”又饱受诟病。不断有新的秦代文献出土证明,当时的律条蛮“人性化”。

这个不必去管,问题在于,何以汉代确立了“秋后问斩”的规矩。究其原因,大致可归为两个——

第一,古人认为,“秋”是万物萧杀的季节,此时“问斩”,符合“顺天应时”之“天道”。

汉书.律历志上说,统一了律和度量衡,可使天下远近一致而使百姓有所凭信。统一的标准,就是“顺乎天而应乎人”,这就是“天人之道”。

律历志讲到秋天时说,“夷则”之则,就是法,是阳气端正法度而使阴气去损伤那些应当伤害的物质。宫位于申位,在七月。“南吕”之南,就是任,是阴气帮助损害那些生成的万物。宫位于酉位,在八月。“无射”之射,就是厌,是阳气穷究物质而使阴气全部使其剥落,完了以后再开始,没有满足和穷尽。宫位于戌位,在九月。

班固这段话,基本来自司马迁《史记》。但说七、八、九三个月是秋天的含义很明确。“秋”,古人认为指“西方”;从“五行说”来讲,属于“金”。

汉书.五行志上云:“金,西方,万物既成,杀气之始也。”

古人上述源自观象授时的“四方”“四时”理念以及“阴阳五行”转圜学说,应该是“秋后问斩”的哲学依据。

还值得关注的是,上面所说的七月“夷则”之“夷”,有“伤害”之义,还有“陈尸”之义,亦有“诛灭”之义。

第二,从汉代开始,朝廷为了减少“冤假错案”,逐渐建立了一套“问斩”的审核程序。

中国自古以来的文献历史,基本包含在“二十四史”里。排在第一的《史记》,没有专门讲古代“刑罚”的“章节”。《汉书》,是首个在“志”里辟刑法志的史籍。

此后,晋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等,皆有刑法志或刑志。

纵览后不难发现,后面的八朝九志,大致沿袭汉书.刑法志主旨,只是在“刑条” 具体规定和律令增删修补上有变化。

说汉书.刑法志开中国古代“刑法史”理论和实践记载之先河,不为过。

刑法志说,《尚书》记载,“天按等级赏赐有礼之人”,“天讨伐有罪之人”。所以圣人按照“天道”依次制定了吉、凶、兵、军、嘉五礼;依照上天的讨伐原则制定了五刑。大刑用甲兵,稍轻一点的用斧钺;中刑用刀锯,稍轻一点的用钻凿;小刑用鞭扑。大的刑罚要陈尸平原和旷野,小的刑罚要到街市和朝廷示众,这种情形由来十分久远了。

接着,班固从黄帝说到“三代”;又从春秋战国说到秦始皇。重点讲的,是汉代。

班固说,汉高祖刚进入关中,就约法三章。后来相国萧何采集秦朝律令制定了“九章”法律。到孝武帝时,法纲逐渐峻密。法令一共有三百五十九条,死刑有四百零九条,一千八百八十二件细节,死罪的判决和旧例相比较为一万三干四百七十二条。文件充满几案书架,官员们想看全了都很困难。于是从宣帝开始,专门选派了人任“廷尉”和“廷平”,秋季的第三个月在朝廷上审核案件议罪。元帝、成帝和文帝时期,这一办法不断完善,遵循周官所言“五听、八议、三刺、三宥、三赦”的审案办法,以便减少错杀误杀。这就使从昭帝开始的六代皇帝二百多年间,将判处死刑的,减少到一年每一千多人中只有一个。

班固抱怨说,他生活的那个时候,每年郡国中遭受刑罚而死的人有一万多,其中不少人都受冤而死。

班固是东汉初年人。不管怎么说,《后汉书》中,没有刑法志。

实际上,汉书.刑法志的刑法思想其来有自。众多学者认为,尚书.吕刑是中国古代最早系统论述刑法理论的典籍,奠定了中国数千年刑法实践的基础。因已超出本题目范围,不遑赘述。

明代,确立了明确的死罪朝审制度,嘉靖年间推广至全国。

清代,自顺治十五年,即1658年,在明代朝审制度基础上,制定了“秋审”制度。“秋审”,又称“秋谳”。

这个制度要求,各省于每年四月对省内判处死刑尚未执行的案犯,再行审议,然后分为“情实”、“缓决”、“可矜”、“可疑”四类,报送刑部。八月,由刑部会同大理寺等,对上述原判死刑的四类案件集中审核,提出意见,最后奏请皇帝裁决。雍正年间,又增加了“留养承祀”一类,即家中有老人需要抚养的案犯,可视情节酌情按此条从轻处罚。

hua1992com

hua1992com

在古代,皇权统治者为了惩戒罪犯,对违反当朝律法的最高刑罚就是死刑,这也是为皇权权威的巩固。但是,古代对礼仪教法讲究很多,要讲究“吉时”,不能草率决定。婚丧嫁娶,农播耕种,开坛祭祖都要讲究吉时,对砍头杀人这样的大事,要更加慎重,选择吉时。

说到“秋后问斩”,从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秋收之后。这个时间一般在农历的十月和十一月期间。唐宋时期,除了罪大恶极之人,要即刻行刑,其余都要等到秋后问斩处决。到了明清时期,无论何罪,除非有皇帝旨意,只要是砍头行刑,必须在秋后。

左转中说过:“赏以冬夏,刑以秋冬”。这是古人根据节气更替的特征,对特定事物做出的规划性的安排。

春夏之季,万物生长,有兴旺复苏的寓意,所以皇家对重要大的恩赏都在春夏,而季换秋冬,耕种完结,适合动刀枪,也符合阴阳五行中的“金”,在秋后问斩犯人,还有达到最大震慑力的目的,在问斩前,官府都会发布告示,通知百姓观看,以示警戒。在平时百姓都在忙于庄稼耕种,只有在秋后农闲时,才有时间聚集观看。

苏晓染

苏晓染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