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死刑都是要秋后问斩?

提到的作品
最新跟帖
xtaydeeqg

xtaydeeqg

可以说中国古代的所有王朝,在针对死刑犯都是出奇的一致,他们似乎沟通好了一样,全都是在“秋后问斩”,小时候“秋后问斩”、“午时三刻”、“刀下留人”这几个词都被我们玩坏了,为什么非要在秋后问斩?春天夏天不可以吗?接下来就跟着羽评一起了解吧。

秋后问斩,顾名思义就是等到了秋天再执行死刑,按照古代史料记载,除了造反、谋逆等罪犯需要立即执行死刑,其他罪犯无论如何都是要等到秋后才能斩首的,这里包含着好几个原因。

首先:春天和夏天都是万物生长的季节,秋天和冬天就不一样了,相反秋冬是肃杀蛰藏的季节,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对自然法则的顺应,尤其是汉代开始,董仲舒“天人感应”的理论,他认为自然界的所有法则都是由上天拟定的,而我们这些凡人就应该顺应天意,尤其是对待死刑犯,必须遵守自然界的法则,在肃杀蛰藏的秋冬季节进行才可以避免灾害,避免受到上天的惩罚。而秋冬行刑也一直被后世统治者所采纳。

其次:秋天作为收货的季节,百姓忙碌了大半年,都有所收成,也没有什么农活需要做,所以很多百姓也因此空闲了起来。统治者选在这个时候斩首罪犯,无疑就是想杀鸡儆猴,宣传自己处死他人的合法性,让百姓不要再犯这类错误,爱看热闹的习惯古人就有,看的人多了,宣传的效果自然好了。这样就能警示一些想要为非作歹的坏人了,他们看到这样的场景多少会有些害怕吧。

最后:其实上面两个原因大部分人都知道,之所以放在秋后问斩还有个因素,就是怕有冤假错案,给一个缓冲的时间,让负责案件的官员再次确认,正因如此,很多冤假错案可以及时得到澄清,不至于错杀好人。秋后问斩还有个好处,就是这段时间内,罪犯同样是没有人生自由的,但是可以去干一些苦力,如此还可以就增加免费的劳动力,何乐而不为呢?

【羽评历史,欢迎关注】

EVER

EVER

谢谢邀请!

“秋后问斩”是个俗语,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封疆王朝法制中的一项特殊制度“停刑”,也就是每年中的一些特定时间,不允许执行死刑,主要的原因是对天地万物的敬畏。

这种制度可能最早缘起于汉代,体现的是中国人敬畏天地鬼神的思想。当时认为,春夏季节万物生长,代表着生机勃勃,如果在这样的季节处死人,与时节相悖,会触怒天地,招来各种天灾。而秋冬季节,天地萧瑟,在这种季节执行死刑才比较合宜。

除了春夏不行刑,秋后处决这种基本原则外,各朝各代还有一些更细化的停刑规定。

例如汉代规定,冬至、夏至当天也不允许执行死刑。

唐代规定,从立春到秋分不允许执行死刑,一、五、九月不允许执行死刑,重要节气不允许执行死刑等等。

到了中国最后一个封疆王朝清朝,大清会典等规定,正月、六月、冬至(包括冬至前十天、后七天)、夏至(包括夏至前五天、后三天)一律不允许执行死刑。如果遇到干旱等异常天灾,在天灾期间,相关地方也不允许行刑,本质上还是出自一种对天地和大自然的敬畏心。

除此之外,“秋后处决”这种停刑安排还有一个好处,即给上诉和纠正不当判决留出了复议的时间。即使是斩立决一类的判处,如果发生在停刑日,也不允许立即执行,也必须等到过了停刑日之后,给纠正错案提供了一定的时间余地。

逆风看海

逆风看海

在不少古装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古代官员在判决犯人时,常常提到一个词——秋后问斩。为什么问斩一定要秋后呢?中国古代处决犯人都是在秋天吗?

“秋后问斩”一词最早出现在文献记载中是在唐朝。古人由于对大自然的认知能力有限,无法科学的解释人类社会与大自然之间的某些现象。他们便将一切无法解释的现象归结于天意。因此,古人行事很注重是否符合天意,他们认为春夏时期万物欣欣向荣,不适合杀生;秋天草木枯黄,万物萧条,才是处决罪犯的最佳时机。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是,选择在秋后处决犯人为了是更好地警示民众。在古代农耕社会,农民在秋后才较为空闲,这时方便地方官动员民众观看。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秋后问斩”一词几乎成了古代处决犯人的固定时间,但各个朝代仍有不同,并非所有的朝代问斩时间都规定在秋后。只有到了明清才比较固定于秋后问斩,但嘉庆朝后又曾改于随判随斩。

封存、不在來過

封存、不在來過

中国古代刑罚基本分为笞、杖、徒、流、死五个大类,其中死刑是最为严厉的刑罚。在不同的时期,死刑又分为不同的类型,在春期战国时期,死刑又杀、烹、醢、缳、枭首等个各种方式;秦代又发展了车裂、腰斩、磔、弃市、枭首等刑罚;汉代基本承袭秦制;隋唐五代,死刑种类缩减,仅有绞和斩,宋代又增加了凌迟。等到明清时期,死刑基本上就是绞、斩,兼用凌迟和枭首。

由此可见,斩刑出现的时间并不是很早,但是“秋后问斩”所体现的行刑时间观念早已有之。中国古代的天命思想认为,处决犯人是在执行“天罚”。因此,在什么时间执行,也要合乎天意。礼记·月令载:“刑者,阴事也。……人君奉天出治,当顺天道肃杀之威,而施刑害杀戮之事。”而秋季之后,万物凋零,正是肃杀之态,因而是执行死刑的最好季节。

唐朝时期,又通过立法具体规定了不得执行死刑的时间:“诸立春以后、秋分以前决死刑者,徒一年。其所犯虽不待时,若于断屠月及禁杀日而决者,各杖六十;待时而违者,加二等。”按此规定,一年之中,立春至秋分期间是严禁死刑的,所以秋冬时节就成为了执行时间。唐朝的这些规定,此后被后世的历朝历代所沿用。

小君Jagys(上海)

小君Jagys(上海)

关于秋后问斩 早在汉代起便有"秋冬行刑"的规定,除谋反、谋大逆等罪犯即时处死外,其他的死囚均待秋季霜降后至冬至前进行。 隋唐以后,重案要案一般需中央复审复核,死罪更要多次复奏后由皇帝亲笔勾决。 明清两代又引入了"秋审""和"朝审"制度。每年霜降后十日,三法司同三品以上高官会审京畿附近的死囚,称为"朝审";而每年八月中旬复审各省死刑案件则称为"秋审",朝审与秋审后把死刑案分为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祖四类,除情实类由皇帝勾决后执行死刑外,其他三类均可免除死刑。 执行死刑一般是在秋冬季节,这与古人的自然神权观念有关,即顺应天意。春夏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而秋冬是树木凋零的季节,象征肃杀。人的行为包括政治活动都要顺应天时,否则要受到天神的惩罚。皇帝即是天的儿子,更要遵守天意,按照天时行事。处决犯人也是如此。

旷野的夜色

旷野的夜色

这应该是考虑气温条件吧!秋后凉爽,尸体不易腐烂。不易腐烂,尸体不易发臭,也不易传染病毒。活人收敛尸体又不易冻着。

温暖

温暖

古人认为,春夏是阳气上升,万物蓬勃发展的时候,不能随意伤害,而人也是一样,是和大自然对应的;而秋天则是万木凋零,阳气下降的时候,对于犯人来说,他的阳气也在消亡,彼此剥夺他的生命是人道的;冬天虽然一片沉寂,但新的生命已经在悄悄孕育,所以也不宜杀生。

卡萨布兰卡

卡萨布兰卡

谢邀,我是爱历史的老猫

其实咱们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我们都能有机会接触到“秋后问斩”这四个字的,这也是处罚犯人的最高刑判,那么为什么问斩犯人都要说秋后问斩呢?其实这里面的寓意可是非常深的呢。

秋后问斩怎么来的呢?

其实这就要涉及到古代斩首犯人的机制了。最著名的就是“秋后决”,它的大致意思是先将死刑犯关押一段时间,等到秋分过后再斩首,所以历史上多习惯将“秋后决”称为“秋后问斩”。

为什么是“秋后问斩”而不是“春后问斩”?

其实这就涉及到很多方面了,中国古代先民向来重礼、重神学,认为人类社会是上天创造的,那么人类社会的一举一动也都要符合上天的旨意,跟天地间的万物相切合。春夏时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在这上天孕育万物生长的时候,动用杀伐刑狱就是对上天的大不敬,违背了老天爷的旨意,所以我们的先民认为在春夏时分是不宜处理刑狱事宜的。

而秋分过后,万物肃杀,秋天已经到了末尾,冬天开始来临,这种时候大地一片死寂。我们的老祖宗则认为这个时节就是处理刑狱的好时机,所以“秋后问斩”就这样产生了。

跳舞的小尼采

跳舞的小尼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历史史料中,或者说更直观的,在古装电视剧中,我们总能看到一些犯人被官府判刑之后,并没有立即拖出去砍头,而是先押入大牢,等到秋后再行刑,为何会有这样的做法呢?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文明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之上的,而季节和时令,又对农业生产特别的重要。人们总祈求着一年能够风调雨顺,嘉禾硕谷,堆满仓房。年有四季,天有二十四节气,春发夏长,秋杀冬凋。也就是说,春夏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而秋天虽有丰收的喜悦,万物却也由夏季的极盛转向枯萎,而冬季就更不用说了,天地之间万物蛰伏,几乎没有一点生机,这便是天时,也可以说是“天道”。

中国古代还有一个最高的理想追求,叫做“天人合一”。哲人们认为人和自己生活的现实世界是分不开的,世界能作用于人,人也能作用于世界,而世界运行是有他自己的规律的。所以我们要了解这个规律,也就是所谓的“天道”,做到“人性”与“天道”的统一。

邢杀基本上是古代官员们做出的最重要决定之一,关系到他人的生死利益。故而在作出判刑,尤其是死刑宣判总是慎之又慎。刑法人定,但是行刑的时间却是上天来决定的。春夏万物生长,欣欣向荣,在这样的季节杀人,是不符合上天的规律的,秋季万物开始走到此岁生命的尽头,正有肃杀的氛围。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经在他的秋声赋中说:“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也是对这一思想的阐述。而东汉邓晨更是说:“王莽悖暴,盛夏杀人,此天亡之时也”,仅仅是因为王莽夏季杀人,就推出他的新朝早已不得天道,古人对邢杀时辰的重视,由此可见。

再有,秋收之后,也是农人最有闲暇之时,有利于组织民众观刑,宣称教化,这也是秋后行刑的一个重要原因。

(全文完)

kinsey殿下

kinsey殿下

古代有“天人感应”的思想。统治者的政治活动要顺应天意,顺应自然。在古人眼里,春秋是生长的季节,不宜行刑;秋冬是万物凋零的季节,象征肃杀,适合行刑。

风铃屋

风铃屋

秋后问斩的意思最早来自礼记·月令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汉儒董仲舒则在《春秋繁露》中将这个含义上升到理论高度,“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认为庆、赏、罚、刑为帝王的四种执政行为,要与四季变化相适应。董仲舒认为,春夏应该行赏,秋冬才可行刑,此即后来所说的“秋后问斩”。

秋后问斩的历史来源

我国历史上,有关“秋冬行刑”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而关于刑杀与时令的论述最早见于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毋肆掠,止狱讼”。

古时候,由于科学文化的落后,人们不能正确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认为在人类和自然界万事万物之外存在着一个能支配万物的造世主。灾害、瘟疫、祥瑞、丰年都是上天赐予的,因而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天意。设官、立制不仅要与天意相和谐,刑杀、赦免也不能与天意相违背。春夏是万物滋育生长的季节,秋冬是肃杀蛰藏的季节,古人认为,这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则,人间的司法也应当适应天意,顺乎四时。

西汉中期儒学春秋公羊派大师董仲舒(前179~104)继承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创造出一套“天人感应”的迷信学说。他认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罚、刑与春、夏、秋、冬以类相应”。天意是“任德不任刑”,“先德而后刑”的,所以应当春夏行赏,秋冬行刑。如果违背天意,就会招致灾异,受到上天的惩罚。从此,“秋冬行刑”遂被载入律令而制度化。

汉代法津规定,刑杀只能在秋冬进行,立春之后不得刑杀。唐、宋律规定:从立春到秋分,除犯恶逆以上及部曲、奴婢杀主之外,其他罪均不得春决死刑。清代规定,经朝审应处决的犯人,也需在秋季处决。

西汉时期行刑的时间在农历九、十、十一、十二月,到了唐代,死刑执行的时间定在十、十一和十二月。唐代这一规定一直为后世采用,直到清末。

因为古代的死刑一般都在秋季,所以古书上和历史剧中都经常有“秋后问斩”这样的话。

秋后问斩的文化渊源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16个节气。秋分在气候学上的意义与春分、夏至、冬至是一样的,此时的太阳运行至黄经180°,而春分、夏至、冬至分别位于黄经0°、90°、270°。秋分的最神奇之处与春分一样,昼夜平分,相反的是,秋分后白天将越来越短。对这样的节气,古人是充满敬畏的,逐渐形成了“秋分祭月”、“秋后问斩”、“秋分占候”、“早卧早起”等一系列“秋分现象”。

古代一直有“秋后问斩”一说,这里的“秋后”就是指秋分以后,而不是立秋以后。

汉儒董仲舒《春秋繁露》认为,“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为帝王的四种执政行为,要与四季变化相适应。董仲舒认为,春夏应该行赏,秋冬才可行刑,此即后来所说的“秋后问斩”。

秋后问斩的另一层含义

在明清的律法中,死刑被分为立决(立即执行)和秋后决(秋后执行)两种,惯称斩(绞)立决/监候。在这里,秋后处决是被用于与立即执行相对的一种缓期执行方式。明清的法律条文里都注明了死刑案件(称为真犯死罪)是立决还是秋决。相比中国古代其他封建王朝,明清两代是唯一进行这样分类的朝代。因此,这种秋后处决制度也被看做是当代死刑缓期执行制度的起源。

Promise-xn

Promise-xn

首先感谢小编的邀请~

"秋冬行刑"的规定起源于汉朝,除谋反、谋大逆等罪犯即时处死外,其他的死囚均待秋季霜降后至冬至前进行。

其实从霜降和冬至等词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是与节气有关!总所周知,节气是古代劳动人民弄出来便于播种的!所以主要还是与耕耘有关!春天播种,夏天耕耘,秋冬收获完了之后就比较空闲啦。其次这与古代人的神权观念也有关,春夏万物生长,秋冬树木凋零,秋后问斩也是顺应天意。

最后,觉得不错的亲给个关注哦~谢谢~

瀛澜

瀛澜

感谢邀请!

在古代,似乎对生命是相当之漠视的,动不动就是剖腹挖心,还用来下酒。对别人的命那样,对自己的命似乎也不怎么珍惜,有时候只为了股英雄气,便要抹脖子把自己了结。

但是,在对待犯人的态度上,倒是显得“温情”得多了。不管你犯了多大的罪,往往都不能随意地砍头,还得等个时间。当然,“斩立决”除外。

仔细想来,也是有原因的。前者的态度都是来自于草莽之间,在战场上,或者江湖中,对待人命自然顾及不到什么仁德。而后者却来自兵权,是体现统治者威仪的一种手段,自然而然地会考虑到天道仁德。

古人是很敬天的,皇帝老儿便自称“天子”,意为老天的儿子。所以,他所做的一切,都宣称是代表老天爷办事。于是乎,天有四时,王便有了四政,互相呼应也!所以,你虽犯了法,但对你的生命还是表示得很尊重的,只有秋天过后,才敢要你小命。而在此之前,你就只管安心地养着吧。

而且,即使到了秋后了,你也不必过于绝望。你虽犯了死刑,却未必就被处决,你很有可能成为漏网之鱼哦!

有关部门把死刑犯名单上报,皇帝拿起朱笔画圈圈。被圈上的,不好意思,你得死。而那些没被圈上的,恭喜你,又逃过一劫啦!

另外,皇帝偶尔还会来个大赦天下,把你来个从轻发落。

从这些看来,封建社会对死刑犯还是比较有“人情味儿”的呢!

归来玫瑰园

归来玫瑰园

选择秋后问斩,那是因为它涉及到古代中国封建王朝以德治国的根本理念,你还别不信,中国的古代,统治者认为法律只是方法,要想把国家治理好,基本国策是要坚守传统儒家道德,也就是一直说的“以仁孝治天下”。

再回过头来说为什么古代中国会出现秋后问斩的情况,而不是罪犯被判处死刑后立即执行。我个人结合相关资料,感觉主要有这个几个原因:

一是顺应天时,兴万事依时节



古代中国智慧的先民很久就发现了季节时令变化对耕作、生活的影响,所以很早就制定了历法,还有中国特色的二十四节气,特别西汉董仲舒倡导独尊儒术后,他就创造性地提出了“天人合一”理念,古代帝王又都自称天子,代天牧民,那他自然要尊重时节变化。而“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刑、罚与春、夏、秋、冬以类相应”,每个季节都有相应的国家大事,而秋冬则是用来组织刑罚。并且秋天,万物开始凋零、天地一片肃杀,正是生命终结的时候,这个时候用来终结犯人的生命,不会违背天和。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礼记·月令二是尊重生命,延时期尽人情



这个就要讲到古代司法“情法并重”的中国特色了,判决之后并不立即执行,而是延期安排到秋后,主要是由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如果是冤假错案,这段时间可以供家属继续上诉,可以一路到京城去告御状,从而刀下留人,虽然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至少还有理论可能;二是万一无能为力了,这段时间也算给家属一个缓冲期,这期间还能多探望探望,让犯人可以交待后事,让家属可以慢慢接受这个事实。

三是警示百姓,聚人势除罪恶



中国古代属于典型的农耕文明,秋天大家把地里的粮食都收回来了,百姓们都比较空闲,秋天组织刑罚,可以让更多的人接收到警示教育,通过惩处罪犯,督促百姓遵纪守法、安分守己,从而便于官府统治。并且古代比较封建迷信,觉得杀人砍头是非常不吉利的活,因此影视剧中的刽子手都是虎背熊腰的大汉,因为他们阳气重,能镇得住阴晦之气,并且刑场人越多,人气越旺正气就越足,世间的邪恶就无处可逃,被一斩而尽。

流浪飞沙

流浪飞沙

在古代除了一些犯谋逆、叛乱的大罪会执行斩立决,其他死囚大多执行秋后问斩。

在看古装影视剧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秋后问斩这个词,那么,为什么古代死刑都是要秋后问斩?下面听听有书君的介绍。

1.秋后问斩的起源

秋后问斩来源于礼记·月令,里面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意思大意是秋天霜降天气变冷,蝉开始哀鸣,人们要用鹰进行祭祀,所以开始大肆抓鸟杀戮。

既然这是一个祭祀的季节,那么,也应该是人类行刑最好的季节。所以,自西汉以后,“秋冬行刑”便被写入了律令,成为一项制度。

2.顺应天意

古代科技比较落后,秋分过后,白天越来越短,在西汉时期,有个叫董仲舒的就提出关于“天人感应”一说。

他认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刑、罚与春、夏、秋、冬以类相应”那么,春夏本是万物复苏生长的季节,阳气正盛,比较适合庆、赏。

相对应的秋冬季节万物开始凋零,阴气转盛,很多生物停止了生命。

所以人们认为这个季节更适合问斩,便有了秋后问斩。因为他们害怕违背自然规律而遭到上天的惩罚。

3.教育警示

通常人们经过一年的劳作,到了秋后丰收以后才得空闲,这个时候问斩,前来观看问斩的人也就比较多。

也不用担心影响农耕,还能杀鸡儆猴,起到对民众教育警示的作用。

往往我们在看影视作品的时候,秋后问斩通常都会拉到一些人多的地方问斩,就是这个原因。

4.避免冤案

要知道古代问斩并非我们在影视剧看到的那样,被判秋后问斩的人,就傻傻地坐在大牢

里掰着手指头等着死亡的降临。

秋后问斩另一个原因就是给被冤枉之人的家属争取更多为犯人平反的时间和机会,避免冤案的发生。

所以说,不管古代人秋后问斩是借天意,还是为了起到警示作用,“秋后问斩”在一定程度上也为避免冤、假、错案赢得了时间。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苏晓染

苏晓染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