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算不算奸臣?

提到的作品

[历史]清史稿

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姓爱新觉罗氏,讳努尔哈齐。其先盖金遗部。始祖布库里雍顺,母曰佛库伦,相传感硃果而孕。稍长,定三姓之乱,众奉为贝勒,居长白山东俄漠惠之野俄朵里...

柯劭忞

最新跟帖
许琦悦

许琦悦

翁同龢算不算奸臣,这个不好评价,翁同龢被职责最多的就是不给北洋水师拨经费,对李鸿章公报私仇等等。

翁同龢因曾国藩及李鸿章曾经检举其兄,因而终身与李鸿章有私怨,任户部尚书期间,处处刁难北洋水师,这确实是有的,因为矛盾,确实有刁难李鸿章以及北洋水师的情况存在。但他是奸臣吗?在弄权误国方面,他的确算是奸臣,

但是对于大清,对于皇上,对于慈禧,翁同龢是不折不扣的忠臣,翁同龢在国家利益面前作为大清官员还是可圈可点的。

从一件事可以看出,光绪二十年(1894年),翁同龢再任军机大臣,在甲午战争中,坚决主战,对待外敌,不委曲求全,主动书战,所以还是名事理,只是高估了清军以及北洋水师的能力。

另外一件事1895年,清军战败,中日和议期间,翁同龢与李鸿藻极力反对割地,指出:“宁增赔款,必不可割地。”又联合俄、英、德三国谋阻割地。此事也可以看出翁同龢心系国家,

为什么说翁同龢是奸臣呢?只因为任户部尚书期间,光绪十六年(1890年),户部上奏,以海军规模已具和国家度支艰难为由,请求暂停海军向国外购买军火,致使北洋海军的发展就此停滞,

难道真是因为翁同龢的原因才导致家务战争清朝失败的?其实根本不是。

以前文章谈过,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意味甲午战争的失败,而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是有多种原因造成的,不仅仅是购买几台军舰的问题,这个不一一列举。

当然从发展的眼光来看,翁同龢和李鸿章的恩怨问题,以及自己眼光太过于保守,认不清当时的局势,本来朝廷打算再给北洋水师购买几艘战舰,然而,翁同龢屡次反对,导致购置战舰的机会泡汤,当然了,有了这几搜的军舰也打不赢,

因为威海卫一战,在于陆军岸上炮台的失守,威海卫南北炮台失守后,日本调转炮台向里揍,所谓的海军军舰优势根本没怎么发挥,重金购买的各种战舰便毁之一炬。

所以这个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这顶大锅让翁同龢去背,是不符合历史真实情况的,即使是北洋水师的最高指挥官李鸿章也是有挪用北洋水师的军费,中饱私囊的情况发生,这个搞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

摩登大象

摩登大象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说翁同龢是奸臣未免过于武断,对他是极不公平的评判。

要了解真实的翁同龢,不妨设身处地站在他的立场和社会政治环境下考虑这个问题!

1、状元、帝师、军机大臣

首先翁同龢是咸丰六年的状元,从这个身份来看,翁同龢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这是他的第一个身份,同时也是他非常重要的人设,就是清朝腐朽的科举制度之下的读书人,而且是“读书读的非常好”的人。

众所周知科举制度自隋朝开始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废止,可见到了清朝科举制度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枷锁,八股取士是“死读书”“傻读书”根本不能选拔真正的人才。

所以翁同龢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治理国家,尤其是一个病人膏肓的国家的政治才能,当然更加不具备军事才能。

其次是翁同龢的帝师身份,他是光绪皇帝的老师,因此和光绪皇帝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皇家的倚重是他权利的根基,因此他的忠心毋庸置疑。

最后是他的军机大臣的身份,注定了翁同龢所处的地位是足以决定清朝命运的关键所在。

翁同龢只是一个没有真正才能的读书人,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但是读书人的操守和德行注定了他的行事准则,其并非“奸臣”。

2、不是奸臣的例证

说翁同龢不是奸臣,总要拿出实在的例子。

比如说清朝有名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就是在翁同龢的主持下,顶住了官僚贵族的压力才得以翻案,从这一点上来说,最少是不惧权贵和为民做主的典范。

比如说查清了震惊一时的云南军费报销舞弊案,打击了贪污腐败的官员,虽然此案错综复杂,但是翁同龢圆满的将此案进行了处理,不得不说翁同龢还是有一定的能力的。

比如说在中法越南交涉案上维护了朝廷的利益,赢得了朝堂上下包括光绪皇帝的一致认可,光绪帝认为他是大清之楷模,朝廷之典范。

最后是在1887年黄河决堤,数百万人受灾,翁同龢筹措900万两支援受灾地区。

以上种种虽说是翁同龢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但也恰其说明他是恪尽职守的官员,而不是尸位素餐的蛀虫。

这些难道不能作为翁同龢不是“奸臣”的例证?

3、翁同龢和李鸿章的矛盾

翁同龢最被人诟病的事情是没有给足李鸿章发展海军的军费,甚至是没有军费,还给光绪大婚花掉了巨额的银两,甚至有人说慈禧修建圆明园和举办奢靡寿宴的钱,是挪用的海军军费。

我想在这件事情上,翁同龢是背了黑锅了,虽然翁同龢执掌户部多年,但是他也仅仅是清朝的以为臣子,在封建王朝,皇帝和太后的话比户部负责人的职权要大得多,尤其是慈禧太后专权时代,慈禧一句话就可以摘掉翁同龢的顶戴花翎。

几百万两银子的花销,岂是他一个“奴才”能够决定的。

还有人说在甲午战争之前,翁同龢不顾李鸿章的百般辩解,是强硬的“主战派”,还说“吾正欲试其良楛,以为整顿地也。”有人据此认为翁同龢是要收拾李鸿章,以国家大事谋取私利。

真的是这样吗?

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这就像是一个大公司一样,投入了一个项目,花费了巨额的钱财,而且还在一直要钱,到了要用的时候,项目负责人却说,这个项目还不能应用,是你你信?

总是要检验一下的,如果一点效果没有,总要审计一下,这些钱花到哪里去了,总要出一些成果吧,给投资人的信心吧!

4、结论

翁同龢并不是一个奸臣,虽然在晚清时期因为不懂军事,没有什么先进的治国理念,做了一些不利于国家的事情。

但是大厦将倾,岂是一个旧社会的,没有先进思想的“读书人”所能够挽救的,给他扣上一顶“奸臣”的帽子,将清朝的失败怪罪到他身上,实在是有些沉重。

木木同学。

木木同学。

最起码是罪人,大清水师的战败,是因为他而造成的

翔翔

翔翔

我认为不要再分什么忠奸,而是是否愚蠢

游可可。

游可可。

翁同龢是道光年间兵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体仁阁大学士(位高权显正一品)翁心存的儿子,咸丰六年一甲一名进士(状元),不是奸臣!



选自《清史稿》:翁同龢做过陕西学政,累迁内阁学士。母忧服阕,起故官。曾上疏言:“变不虚生,遇灾而惧。宜停不急之工,惜无名之费。开直臣忠谏之路,杜小人幸进之门。”:翁同龢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白,建议皇上要节约不必要的开支,多听忠谏,远小人。

翁同龢在光绪年间,先后担任过刑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军机大臣。前后充会试总裁、顺天乡试考官,两蒙赐“寿”,加太子太保,赐双眼花翎、紫缰。恩眷甚笃。翁同龢与李鸿藻是晚清主战派主要大臣,对待列强入侵说过:“宁增赔款,必不可割地。”

后来翁同龢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身份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是晚清的重臣,清流党领袖人物之一,是支持光绪帝维新变法的主要大臣,是帝党的首脑大臣之一。维新变法失败后后被慈禧太后罢黜。

选自《清史稿》慈禧太后下达的朱谕:“翁同龢授读以来,辅导无方,往往巧藉事端,刺探朕意。至甲午年中东之役,信口侈陈,任意怂恿。办理诸务,种种乖谬,以致不可收拾。今春力陈变法,滥保非人,罪无可逭。事后追维,深堪痛恨!前令其开缺回籍,实不足以蔽辜,翁同龢著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

据静言观史参考清史资料得出结论是:翁同龢这个状元,光绪帝师,晚清重臣,在晚清内外交困,一堆烂摊子的实际情况下,相继出现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胡林翼、沈保祯、骆秉章……众多牛人,在这些牛人光环效果地映衬下,本来能力平庸,书生气息浓厚的翁同龢,就显得更一无是处了,其实不然,为官四十年,先后担任过众多要职,最后做到正一品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要比同为书生气的纪晓岚牛的多),翁同龢肯定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而且此人相当清廉,生活还要门生故吏接济,可见翁同龢并不是奸臣!!

Y小妖

Y小妖

翁同龢肯定不是奸臣,在电视剧走向共和中,好像把李鸿章说得多伟大?我看李鸿章至少是个贪官。左宗棠肯定是民族功臣,与李也是一对政敌,可想而知,李鸿章既贪又狡猾

lvsteven

lvsteven

翁同龢是光绪的老师,清流的领袖。李鸿章是慈禧的权臣,又是洋务运动的领袖,淮军与北洋海军的主帅,佣兵自重。两人之争,初了私人恩怨,也有帝党,与后党之争。光绪帝年轻气盛,想迅速掌握权利,想通过一场胜利,给自己树威。身边最信认的人莫过于自己的老师。翁同龢想迅速扳倒李鸿章,所以一方面事事侧轴,一方面又极力主战。就想看李鸿章的笑话。反正,打败日本平外患,打败了李鸿章平内乱。最好来个两败俱伤。他好渔翁得利。其实当时有这种想法的人,还是很多,比如,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等。所以就战争一开始就注定了要失败。没有人觉得这是两个国家的战争,认为是李鸿章的北洋,淮军与日本的战争。更想不到的是小日本狮子大开口,以前与英法交战,赔款只是一两千两,割地也很小,都没认识到后果的严重性。当然李鸿章比较清醒,可惜没人听他的。

superdandan

superdandan

翁师傅的履历漂亮的没话说。世家子弟,状元出生,两朝帝师,清流领袖。但是其人表里不一,因为和李鸿章的私仇而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在关系着中日国运之战的关键时刻公报私仇,最终导致了甲午惨败。识人不明,向光绪帝举荐康有为推行关系到江山社稷的变法,最终导致了变法的失败。他好名爱权但是固步自封,祸国殃民。时人有诗云:宰相合肥天下瘦,斯农常熟世间荒。很能说明问题!!

简爱诚品

简爱诚品

大奸似忠

春暖花就开

春暖花就开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东林党人的好传承

speedmengxin

speedmengxin

是不是奸臣得主人说。

封建社会皇权至上,国家一词更多指的皇家,大臣为皇帝办事而不是为百姓办事,百姓连奴才资格都不够。

他是皇帝的臣不是百姓的臣,显然清官方并没有说他是奸臣。

小小蜜蜂

小小蜜蜂

从宋始,中国文官里就一种清浊之分。清者多为京官中的御史、翰林一类,职微权小,而声高。虽无事不得行走州县,但对结交宦官,党附权贵的官员常群起而攻之,称对方为“浊流”。翁同龢两代帝师,值掌户部,正牌进士,为当时清流领袖。但其时光绪帝暗弱,其如能交好李鸿章、张之洞一类权臣,助力朝政,借机积蓄,静待时局变化,恐他的成就当不在李张二督之下。可惜,我只能说他空写一手好字,比起明末的另一个清流大派“东林党”,同样为当时朝庭的祸害了!这个只能说空谈误国,无能之清,不如有用之浊!

小疯纸

小疯纸

翁同龢不算奸臣,倒是迂腐守旧且愚忠

小新同学

小新同学

公私不分!!当然算!

意大利大白兔

意大利大白兔

关键是大家在他奸臣之路上找不到动机。或者动机有但是被归纳为私人恩怨!

动机非常重要!这便是理学邪教自宋以来一直玩的宗教游戏。在表面上在中国的历史每300年就来一次轮回。很多人为此找出众多孤立的原因。但是太有规矩性的东西必然有内在的联系!

这个规矩就在理学邪教教义深处,那就是井田制,这是儒学经典的治国理念!它把土地和人口结合在一起,产生劳动果实,进而产生税收!这是中国可以屡次跨越灭国后重新复苏的关键因素!但是只要是制度它就一定有缺陷。那就是它只适用于人少地多的建国初期。一旦人口过多,超过一定限度时这项制度也就破产了。在清朝建国初期人口大约不超过3000万甚至还要湖广的人口填四川。这时一个人可以通过井田制获得十几亩土地。但是随着时间流逝在清朝末年人口到4亿多即便可以开垦荒地和地瓜玉米等高产作物的辅助人均土地面积也就只有几亩地了,勉强维持生活都难怎么上缴税收!

这时作为理学邪教在清朝的马甲清流就开始它的无耻勾当了!因为作为理学邪教的核心教义井田制是不能动的。那该怎么办?办法就和明朝末年一样!杀人!!!!!杀人的方法有三个。天灾,瘟疫,战乱。前两个不好控制。只有战乱可以控制。那怎样的战乱可以最大程度的杀人。那就是改朝换代!不但可以大规模屠杀还可以通过把旧王朝当厕所里的纸把那龌龊的作为全甩给过去!然后通过行之有效的井田制再次蛊惑百姓继续相信他们。使邪教万古长存!

shmilywrtcj

shmilywrtcj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