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评价崇祯皇帝?

提到的作品

[作品]三垣笔记

本书为元明史料笔记之一种。 作者李清曾任明朝刑、吏、工科给事中,明亡后隐居故里,著书自娱。本书大都是他任三科给事中时耳闻目睹有关朝章典故和当时朝廷重要官员的言论行事,以目睹与耳闻分为“笔记”和“附识”...

李清

[作品]明史

《明史》是《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之一。《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为风靡海内外的一部通俗历史巨著,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

蔡东藩

最新跟帖
silentvivian

silentvivian

明朝天启七年,被后世称为“木匠皇帝”的明熹宗朱由校,病重不起。他自知不久于人世,便命人召来了信王朱由检,他向自己的弟弟伸出手,对他说了句简短却又让人感动的话:来,吾弟当为尧舜。 此时,立国两百余年的大明朝,内有权臣,朝局动荡。明熹宗无后,遂想传位给朱由检,并相信他能够力挽狂澜。 关于兄终弟及这件事,李清在他的《三垣笔记》里面,就记录了熹宗刚即位时的传说,那个时候朱由检还小,有一日问哥哥熹宗:这个官儿我可做得否?明熹宗疼爱地对弟弟说,等我先做几年,再给你做。 一语成谶。 天启七年八月,明熹宗去世,朱由检即皇帝位,改年号为崇祯,从此明末危局渐渐拉开序幕。 当年的皇五子、如今的崇祯皇帝,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烧向了魏忠贤。他先将魏忠贤赶到了凤阳,又撤走了各个边关镇守的宦官内臣。 不久,一代权监魏忠贤自缢而死,崇祯帝则继续拨乱反正的步伐,他起用了一大批天启年间被贬黜的官员,平反冤狱,并任命后世争议较大的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将蓟、辽二州百姓的身家性命托付于他。 一心记住哥哥的那句“吾弟当为尧舜”的临终遗言,崇祯不可谓不努力,然而,事与愿违,短短两年间,宁远兵变、蓟州兵变、袁崇焕杀毛文龙、祖大寿兵溃、孙承宗出山、崇焕下锦衣卫狱,这一连串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崇祯帝有些不知所措。 他不像朱元璋、朱棣,生于战火,常年马上征战,因此面对乱局能够沉稳应对;也不像朱厚照,虽不是大将却有着一颗想当大将的心。他朱由检和木匠哥哥一样,从小养在深宫,没有经历过足够的风雨,也就看不到彩虹。 内心已乱的崇祯,下令杀了袁崇焕,当初“五年平辽”的口号尚在回响,如今人却已入黄泉。他的功过对错就算在后世的今天,也常常是争论不休。 袁崇焕虽已死,可明末的这个烂摊子仍然让崇祯一筹莫展,再加上他的用人方针摇摆不定,使得前方局势始终不明朗。 本来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是明末在外的将领,哪怕之前屡有军功,一旦作战有瑕疵,随之而来的就是下狱、免官,而且朝令夕改,即位之初不用内臣,崇祯四年,又复起用,派太监李奇茂监视陕西茶马,吴直监视登岛兵粮、海禁,身受魏忠贤之害的群臣一起上书进谏,却被崇祯拒绝。 对于此种状况,他也很无奈,说若是众臣们一心好好地做事,我又何须用这些人呢。 现在有句流行的话叫做:你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着急。崇祯非常努力但却不懂得用人之道,他对中兴明朝,心里没有一条清晰的脉络,东墙破了补东墙,西墙毁了又去堵西墙,虽然自己省吃俭用,总是苛责罪己,却收效不大。 激烈的战况需要大量的军饷,而扩充军饷就不得不增加老百姓的田赋,然而那时候的明朝,灾难四起,山西干旱、山东河南蝗灾、浙江湖广旱蝗、京师疫病频发,导致饥民越来越多,又哪儿多余的田赋呢? 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之中,明军的战况也越来越不理想,孙承宗死、卢象升死、尚可喜祖大寿洪承畴投降清军。。。 崇祯十五年,清兵入塞,京师戒严。十六年,李自成攻入潼关,督师尚书孙传庭战死。张献忠攻克建昌、抚州。 值得一提的是,史料记载,李自成的大军在这一年,不仅屠商州,还屠了凤翔。身为饥民首领,为了向大明朝泄愤,却将屠刀对准了无辜的百姓,这不是一支义师。或许最初只是被逼而反,可是到最后却爱上了权利的滋味,这与那些不顾一切争夺皇位的人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 崇祯十七年,朱由检的内心已经接近奔溃,面对各处的惨败,他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于是他下诏天下勤王。这时,左都御史李邦华、右庶子李明睿,奏请明廷南迁、太子抚军江南,就像当年南宋一样,然而被崇祯拒绝,由此也失去了最后一丝保存有生力量的机会。 不久,饥民大军攻入京师,京营兵一触即溃,外城陷落,皇后周氏自杀。继而,内城也被攻破,崇祯万念俱灰,他走上景山,将那颗树作为了自己殉国的地方,临死留下衣襟御书: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或许在他拒绝南迁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这个结局,也许他还留有遗憾没能够力挽狂澜,但他确实尽力了。 当时的情况是清兵、张献忠、李自成三支有生力量一起进攻,再加上接连不断的天灾、内部腐朽这种复杂的局面,我想就算是朱元璋朱棣联合出手,都不敢打包票一定能反败为胜,何况是心有余而才干不足的崇祯帝,他终究是做不了尧舜的。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自缢,太监王承恩跟随赴死,朝臣中自大学士范景文而下的殉国者有数十人,明朝至此灭亡。

蓝色飞鸟

蓝色飞鸟

一句话定论:崇祯是最像明君的昏君。

崇祯皇帝是正史记载中的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在他的手上,朱元璋建立起来的大明江山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之下,被李自成实施了突然死亡法,首都北京被攻破,为国家操劳十七年的崇祯皇帝也被逼上了吊,此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被击败,而清朝也逐渐统治了中国。

崇祯虽是亡国之君,但是民间对其评价却与一般的亡国之君不同,民间普遍认为崇祯皇帝勤政爱民,为了挽救不断衰败的大明朝倾尽全力,但是无奈他的爷爷和哥哥两个人给他留下了一个被折腾和掏空的烂摊子,崇祯皇帝想挽救大明朝但是无能为力。

这个评价有一点的道理,但是却也并不完全正确,明朝的败亡崇祯肯定要负很大的责任,但是他肯定不是一个无道之君,他是一位有手段的皇帝,从他登基时的几个小故事就可以看出来他的手段。

天启七年,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突然病重,到了这年的八月十八日已经病得十分严重了,年仅23岁的天启皇帝已经到了开始考虑后事的地步了。在大臣们的坚持之下,魏忠贤提出的垂帘听政的建议被否决,而明熹宗没有子嗣,所以只能兄终弟及,而信王朱由检则是唯一人选。天启皇帝父亲光宗皇帝只有两个儿子成人,天启死后,只剩下信王朱由检了,而且朱由检还在京城,并没有到外地去就藩。

而魏忠贤为了抢占先机,在天启皇帝驾崩之后,不等其他大臣行动,就率先通过信王府的内应邀请信王进宫,而得知皇帝哥哥去世的信王朱由检知道此去必然十分凶险,因为他也摸不清楚魏忠贤到底是怎么想的,他是真心实意拥戴自己继位呢?还是想趁机置自己于死地,好继续把持朝政呢?

摸不清楚情况的朱由检只得孤身进宫,但是他并非毫无准备,在进宫之前,他准备了一些干粮藏在袖子之中(王心危甚,袖食物以入),因为信王在宫内毫无根基,而魏忠贤则一手遮天,如果魏忠贤想要谋害信王,在饭菜茶水里面下点毒,那将是易如反掌,所以聪明的信王自己带了一点干粮,不吃不喝,你总不敢把我砍死勒死吧。

当然,即使如此,信王还不敢完全放心,毕竟魏忠贤是个太监,谁知道他是不是变态呢?如果他不计后果地杀掉自己,没做成皇帝倒无所谓,命只有一条。所以,信王一个人在宫中枯坐,等待天亮的时候,他又做了一件事情。他看到有一个太监带着一把剑路过,信王就叫住这个太监,并假装要看他的剑,于是将剑留在自己手中,太监也不敢向信王索要,所以崇祯就有了这把剑作为防身武器。

但是仅仅如此,还是不够,毕竟宫内都是魏公公的人,就算崇祯是武林高手,恐怕一个人一把剑也抵挡不住这么多人,所以崇祯又生一计,他命人赏赐宫中的太监,以慰劳他们如此辛苦的巡逻宫中。侍卫们被集中到一起吃喝赏赐,这样崇祯就有人作伴了,毕竟没有人敢在如此大庭广众之下公然将皇位继承人杀害吧。

就这样,崇祯皇帝度过了这个最危险的一个晚上,并且在第二天早上(天启七年八月二十四日)正式即位,改第二年为崇祯元年,朱由检就从信王正式成为了崇祯皇帝。

逼死魏忠贤


崇祯登基后,魏忠贤失去了靠山天启皇帝的庇护,他的心里隐隐觉得不安,但是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崇祯皇帝下手比他预计得要早了一点,崇祯皇帝在处理魏忠贤一事上显得很有手段,隐隐有明君之风。

崇祯先从魏忠贤集团的外围入手,就像挖掉一颗大树之前先挖掉它下面的泥土,崇祯皇帝登基一个月之后就将魏忠贤的对食、天启皇帝的乳母客氏赶出宫去,“九月时,命奉圣夫人客氏出外宅”,这样魏忠贤在宫内就失去了一个得力助手。

接下来倒霉的是魏的爪牙陆万龄、崔呈秀等人。在魏忠贤如日中天时谄媚魏的监生陆万龄,遭人弹劾后被崇祯皇帝下旨打入大狱;而魏忠贤在军方的代表,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崔呈秀则被崇祯皇帝下诏查办,崔呈秀畏罪自杀而死。

在魏忠贤的爪牙慢慢被拔掉之后,崇祯皇帝准备开始对魏忠贤下手了。天启八年(1627年)十月二十五日,此时距离崇祯皇帝登基才刚刚两个月,吏部主事钱元悫上疏弹劾魏忠贤,在钱的奏疏中,钱将魏忠贤与历史上的权奸们——王莽、梁冀、赵高、桓温等人相提并论,指出魏的狼子野心,但是此时崇祯并没有轻举妄动,只说知道了,但是无疑已经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魏和魏的党羽都已经开始恐慌了。

第二天,十月二十六日,嘉兴县贡生钱嘉征参魏忠贤十条大罪,并帝、蔑后、弄兵、无君、克剥、无圣、滥爵、滥冒武功、建生祠、通关节。这十条大罪每一条都切中魏忠贤的要害,尤其前几条每一条都可以要了魏忠贤的命。魏忠贤得知后向崇祯皇帝哭诉,崇祯命人一一宣读,听完之后魏忠贤觉得大势已去,从无人敢参他,到两天之内连续两道奏疏弹劾,要说没有准备都没有人相信。

十一月,魏忠贤再也支撑不下去了,于是上疏辞去司礼监和东厂太监的职务,而崇祯则顺势接受并批准其退休,而之后魏忠贤又上疏辞去爵位,并将田宅等财物上交,但是树倒猢狲散,失势的魏忠贤马上受到了更多的弹劾。

随着魏的罪责不断被揭发,崇祯皇帝越来越震怒,罪责将其发配到凤阳皇陵让其为朱元璋的祖宗看守皇陵,但是被发配的魏忠贤却仍然十分嚣张,他装了四十箱珍宝,还带领这豢养的几百个家丁,一路护送前往凤阳,根本不像一个被发配的犯人,而向是一个搬家的富豪。

得知消息之后的崇祯皇帝愈发的震怒,于是下旨将其捉拿回京。兵部接到旨意后,立即派人前去追赶已经出京的魏忠贤,最终在河北省阜城县追上魏忠贤。而在之前魏忠贤已经得到密报,知道崇祯皇帝已经派人前来捉拿他,知道自己无处可逃的魏忠贤只得选择上吊自杀,一代权阉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崇祯皇帝虽然是亡国之君,性格上有着优柔寡断和急躁的缺陷,但是在继位之初处理魏忠贤的事情中却表现出了一个明君的智慧,眼看大明中兴有望。

与清朝和谈

明朝并非亡于流贼,也非亡于满清,而是亡在与流贼和满清的两面作战。两面都不妥协,往往导致这样的局面——流贼被官军打得奄奄一息之时,满洲吃紧了,必须从“剿贼”前线抽调大军,导致流贼死灰复燃;或者是辽东刚刚打败清朝,想要巩固阵地、收复失地之时,流贼势头又起来了,需要抽调辽东守军去镇压。

总之,崇祯皇帝和他的重臣们忙着拆东墙补西墙,最后东西两边的墙都倒了。其实,原本崇祯是有机会摆脱两面作战的境地的。

在陈新甲做兵部尚书时,曾经秘密派遣使者与清朝商议和谈。陈新甲是举人出身,没能考上进士,但是他凭借自己的能力在辽东抗清时崭露头角,最终以举人之身当上兵部尚书。其实当时兵部尚书是所有人最不想当的官,因为太难当了,整天就是考虑那些打仗的事情,而且那几年明朝总是打败仗,打了败仗兵部尚书就得背黑锅。然而,陈新甲有这个背锅的勇气,就这份勇气也是实属难得,可见他对大明、对崇祯皇帝忠心耿耿。

虽然陈新甲有点小才,但是面对崇祯年间的那种糜烂的局面,也无能为力。于是,陈新甲想到了一个主意,就是与清朝和谈,先稳住清朝,把国内的流贼剿灭,然后再积攒力量与清朝决战。想法是很正确的,但是政治上是不正确的。尤其在明朝,那些朝廷上的“正人君子”知道你要与清朝这样的“叛臣逆子”和谈,还不得喷死你,反正他们站着说话腰不疼。

崇祯皇帝害怕舆论的压力,但是他知道与清朝和议不失为一个办法,但是他又不便出面宣布进行和谈。当陈新甲透露和谈的想法给崇祯皇帝的时候,崇祯不置可否,其实是默认了陈新甲的想法,而且在之后多次要求陈新甲对此事保密。

于是,陈新甲就秘密的去筹划与清朝和谈,通过密使、书信等遥控整个事情的进展。这个时候,北京的言官们似乎注意到了这个动向,但是苦于手上没有证据,不便发难。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终于让等待了很久的言官们抓住了把柄。

负责和谈的下属写了一份关于和议进展的报告给陈新甲,陈新甲在家中看完之后就随手放在了茶几上,不曾想被书童当做一般的文件分发出去,交给各省驻京办事处传抄,于是原本秘密进行的和谈一事泄露了,苦于没有把柄的言官们如获至宝,群起而攻之,弹劾陈新甲通敌。

死要面子的崇祯皇帝不想承认此事经过他的默许,于是决定让陈新甲背这个锅,结果陈新甲被斩首,与满清的和议也随之终止。

崇祯是有机会摆脱两面作战的困境的,然而因为舆论对所谓“气节”的执念,导致了局势的不可收拾,导致中华文明又一次沦陷于游牧民族之手,导致了中华文明的退步。

最后的春节

崇祯十七年元旦,在崇祯皇帝最后一个的春节朝会中,发生了令人寒心的一幕——崇祯皇帝早早来到大殿之中,却发现大臣们都还没有到,几个小时之后才等到了前来上朝的大臣们。

据史料记载,1644年元旦,崇祯皇帝来到朝堂之上,看到一个锦衣卫首领立于堂下,但是却没有看到文武百官的身影。这时,集合百官的钟声已经停了,却仍然没有官员到场,锦衣卫首领只好出来打了个圆场,说道:“群臣没有听到钟鼓声,可能以为皇上还没有驾到,所以来晚了。请皇上下令再次鸣钟,并打开东西大门,这样百官听到了钟声,肯定会尽快赶来。”

但是,又鸣钟了很长时间,还是不见大臣赶到,于是崇祯打算先去拜祭太庙,然后再回来接受百官朝拜。于是就令有司准备车驾,但是由于驾车和仪仗所需马匹超过百余,一时间无法凑齐,于是将长安门外供百官骑乘的马匹赶近宫来临时凑数,就在准备妥当、准备出发之际,司礼监太监启奏皇帝,认为外面的马匹没有经过训练,万一出事伤到了皇帝可是件大事,于是不能成行,崇祯皇帝再次来到大殿等候群臣。

过了一段时间,姗姗来迟的百官们终于陆续到来,就这样在皇帝的注视之下,百官们只好纷纷低着头,在队列之中绕来绕去按此排班。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次元旦朝会,皇帝干等大臣们数个小时,最终仪式草草完事。不知道向来以严格、自律著称的崇祯皇帝面对此情此景,当时的心情是何等的悲凉。

迁都

明朝灭亡至今,虽然很多人都感慨崇祯皇帝的“君王死社稷”,但是更多的人则希望崇祯皇帝能够迁都南京,大家都认为如果南迁,明清易代的历史也许就会被重写。因为明朝有着不同于其他朝代的双首都制,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迁都的争论,从北京迁都到南京的争论至少出现过两次。

一次,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崇祯朝时期,面对李自成和满清的双重压力的崇祯皇帝是否应该迁都;另一次,则是土木堡之变时,明英宗被俘,留守北京的大臣们对于是否应当迁都的争论。

计六奇在明季北略中记载了崇祯皇帝最后一次考虑南迁的过程。崇祯十七年(1644年,就是李自成进北京的这一年)正月初三,崇祯皇帝在德政殿召见左中允李明睿,李明睿是天启年间的进士,左都御史李邦华和总督吕大器将其举荐给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在召对中询问其御敌良策,李明睿请崇祯屏退左右,走进御案之前,小声的向崇祯皇帝建议:“臣最近听到贼寇气焰越来越嚣张,已经渐渐逼近京城附近,现在唯有南迁可以缓眼前之急。”崇祯皇帝听了之后,说:“这件事情十分重要,可不敢乱说。”过了一会,又问道:“不知道天意如何?”李明睿答道:“天意难测,还是要靠皇上圣心独断,否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

一般大臣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是不敢随便提出南迁的建议的,而李明睿则不顾自身利益提出了南迁的建议,眼见如此忠心之臣子,崇祯皇帝也不由得将自己的心声托盘而出,崇祯皇帝对李明睿说:“南迁这件事情,我早就想做了,但是没人愿意帮我,所以才拖到了今天。你的想法和朕不谋而合,但是外臣都不愿意南迁,该怎么办呢?这件事情十分重大,你千万不可外泄,否则定要治你重罪。”之后君臣二人相谈甚欢,崇祯皇帝还给李明睿赐宴,可见崇祯皇帝对于李明睿提出的南迁主张十分赞同。

二月初八日,李自成攻克太原,北京西边已无险可守,情势越发危急,李明睿又上疏劝皇上南迁,崇祯皇帝十分赞同,于是将李明睿的奏疏下发各部讨论。然而奏疏发出去之后,百官哗然,有些道貌岸然、死读书的伪君子跳出来反对迁都,其中以兵科给事中光时亨为首,他将主张南迁之意斥为邪说,还上疏参了李明睿一本,说:“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人心!”

但是光时亨此举无疑是拍到了马蹄子上,他可能并不知道崇祯皇帝也是主张南迁的,于是崇祯大为恼火,气得破口大骂:“光时亨阻止我南迁,本应处斩,但是姑且饶了他这一次。”虽然崇祯皇帝大发脾气要斩了阻止他的光时亨,但是他在关键的时刻又不够强势,于是南迁之事经过这一闹,又不了了之了。

三月初一,李自成大军进入京郊,京师人心惶惶,前兵部尚书张国维等人建言,建议请太子到南京监国,并择重臣辅佐太子,这也不失为迁都的一个变种,但是可能考虑到太子南迁之后会对自己的权威形成影响,崇祯皇帝并没有采纳这个建议。

三月初三日,东阁大学士李建泰上书,再次建议崇祯皇帝南迁,并愿奉太子先行。前几日建议迁都的李邦华等人也愿意护送太子先行南下,崇祯皇帝再次重申了其“君王死社稷”的决心。而奉太子南迁的建议,则遭到了激烈的反对,反对者是还是光时亨。

他给提议南迁者扣的帽子是“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他把太子比作当年自立为帝的唐肃宗,将崇祯比作后来的唐玄宗,而提议太子南迁的官员则是心怀鬼胎,想要架空崇祯皇帝,此话一出,谁还敢再坚持南迁?于是,南迁一事遂成定局,崇祯皇帝和太子都丧失了南迁的最后一次机会。

这一幕在明代的朝堂上似曾相识,那已经是快200年前的事情了,1449年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抵御入侵的瓦剌大军,却在土木堡被瓦剌包围,明英宗做了瓦剌的俘虏。大明朝群龙无首,留守北京的大臣们商议是战是守,一个叫徐珵的官员提议迁都南京,避其锋芒,被主持会议的兵部左侍郎于谦呵斥,“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于谦一句话,坚定了监国郕王(也就是后来的景泰帝)的抵抗决心,最终在于谦的主持下,明朝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随着瓦剌的撤退,迁都南京的建议被扔进了垃圾堆,同时被扔进垃圾堆的还有迁都的提议者徐珵,在景泰朝一直不受待见,直到他改名为徐有贞。

同样是建议迁都南京,为何徐有贞被认为是懦弱避敌,而李邦华、李建泰等人却被认为是审时度势呢?光时亨和于谦同样都是南迁的反对者,为什么光时亨却没能像于谦那样挽救大明王朝呢?

原因很简单,崇祯时期的大明朝在万历、天启的折腾之下,内忧外患了几十年了,再加上崇祯皇帝没有方向和方法的努力,大明王朝已经病入膏肓,北方已经是不得不舍弃的国土了,这个时候实施截肢手术也许还能救江南半壁,而200年前的土木堡之变,则是一次突然的晕厥,帝国的四肢和躯体都是健康的,在于谦的抢救之下,又很快苏醒了,既然醒了,又何必截肢呢?

最后一夜

众所周知,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农民军攻克北京,崇祯走投无路之下,和贴身太监王承恩自缢煤山。那么,从听闻城破到最后自缢,崇祯到底在想什么又做了什么呢?

三月十七日,农民起义军围攻京城。十八日晚,崇祯与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远望着城外烽火连天的场面,徘徊许久回到了乾清宫。回宫后他写下诏书,命成国公朱纯臣统领诸军并辅助太子朱慈烺。然后他召见了周皇后和袁贵妃,和她们痛饮数杯后,他哀叹道:“苦我民尔!”

周贵妃对周皇后说:“大事去矣。”皇后和妃子们都忍不住流泪,宫人们围着他们也开始哭泣,崇祯让他们各自谋生去。周皇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边磕头边哭着说:“妾跟从皇上有十八年了,皇上从来没有听过妾一句话,以致有今日。”

崇祯安慰了痛哭流涕的太子和永王、定王,并命令太监将他们分别送往外戚家避藏。再三叮嘱太子和永王、定王后,他让周皇后出去,周皇后回到了坤宁宫后自缢而死。

崇祯随后又召来十五岁的长平公主,公主号啕大哭。崇祯哀叹道:“你为什么要降生到帝王家来啊!”说完左袖掩面,右手拔出刀来砍断了她的左臂,可怜的公主便昏死了过去。同时也挥剑刺死了年仅六岁的昭仁公主。宫中顿时传得沸沸扬扬,惊呼皇上动刀了。崇祯来到了西宫,命令袁贵妃自尽。于是袁贵妃只能悬梁自尽,不料,绳带断裂,遂堕地昏去,许久后才苏醒。崇祯见状,便拔剑对她乱砍了几剑,所幸未伤及要害。

然后崇祯手执三眼铳与数十名拿着斧子的太监骑马出东华门,被乱箭所阻,再跑到齐化门,然而守门的人以为是内变,炮矢相向之下,他们不得不向南奔去。他们从胡同绕出城上,望见正阳门城墙上挂上了白灯笼,白灯笼从一到三悬挂,表明情况危急,大势已去。后转向安定门,然而守门的人已经逃跑了,大门深锁,太监用利斧也无法劈开。

这时候天快亮了,他们无奈地回到了皇宫。最终崇祯帝与贴身太监王承恩再次登上煤山,临终前,崇祯说:“朕迩德藐功,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而无面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可见,崇祯在临死之前都认为这绝非自己的过错,而是诸位大臣的辅佐不力。

谥号

古代皇帝死后一般都会有谥号,还有很多皇帝有庙号。庙号是指皇帝驾崩之后,被供于庙中祭祀时所称呼的名号,比如太祖、太宗、高宗等等,在隋唐之前一般只有那些有重大功绩的皇帝才有资格有庙号,隋唐之后庙号泛滥,只要是皇帝基本都要庙号,可以认为是被滥用的溢美之词。

崇祯皇帝是正史所载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这也是被大多数人所承认的历史,按说崇祯皇帝作为一个亡国之君,没有什么功绩可言,但是他却拥有着诸多的庙号,也是一大奇观。我们就来一一评点一下各个庙号的来历。

一、怀宗 清朝 顺治元年(1644年)

崇祯十七年,吴三桂联合摄政王多尔衮率领的清兵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李自成随后返京西逃。五月初三日,多尔衮率清军携崇祯太子入北京城,北京居民看到清兵入关,大惧。为了安抚民心,入城之后的多尔衮命令建庙祭祀崇祯皇帝,于是命明朝大臣为崇祯皇帝议立庙号。李明睿被任命为礼部左侍郎,负责庙号事宜,但是李明睿不想为清廷效命,坚决不从。多尔衮对其说:“初六即祀皇帝,怎可无神主名?”无奈之下,李明睿等人只得为崇祯皇帝议立庙号。最终,清廷谥崇祯皇帝为怀宗端皇帝,周皇后为烈皇后,安奉神主于庙供臣民祭祀。

二、思宗 南明 崇祯十七年(1644年)

崇祯皇帝死后,明朝残余政权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登基,史称弘光帝,这是一个不思进取的政权,为期一年多就宣告倒台,于1645年5月被清军攻破南京,弘光政权倒台。

弘光帝五月正式登基,六月份议立崇祯皇帝谥号和庙号,据南渡录记载,上崇祯皇帝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庙号思宗。这也是现在用得最多的一个庙号,最被人熟悉的一个庙号了。

三、毅宗 南明 弘光元年(1645年)

到1645年二月,南明官员觉得思宗这个庙号有点问题,虽然“思”字是不错,但是关键是历史上有人用过了,用过也就罢了,关键是用过思宗的这位是蜀汉后主刘禅,是晋朝人给刘禅上的谥号。南明人认为刘禅是亡国之君,而且比较昏庸,而南明则不认为崇祯皇帝是亡国之君,所以认为崇祯皇帝用思宗这个庙号不太合适。

于是,又重新议立庙号。弘光元年(1645年)二月二十三日,上谕改崇祯皇帝庙号为“毅宗”。

四、威宗 南明 隆武帝所上(1645~1646年)

1645年五月弘光帝被俘,弘光政权倒台。此时,南下福建的唐王朱聿键被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等人拥立,在福建登基称帝,史称隆武帝。隆武帝出身疏藩,但是却是一位胸怀大志的帝王,意图恢复大明,但是无奈受制于郑芝龙等军阀的掣肘,一直无所作为,1646年,清军攻入福建,隆武政权倒台。

隆武帝登基之后,将崇祯皇帝的庙号改为“威宗”。

如今,崇祯皇帝最为人所知的庙号是思宗,这是南明弘光朝廷所上的庙号,但是迄今为止,南明的几个小朝廷并未被官方史书所承认,我们所学的历史,明朝到崇祯皇帝即止。想来也是一种讽刺,我们用着思宗的庙号,却不承认为崇祯皇帝上“思宗”庙号的南明朝廷。

盖棺定论


后人在评论崇祯皇帝时,有一种论调特别受人尊崇,那就是“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很多人都认为崇祯皇帝勤勉有加,为病入膏肓的大明拼命续命,并没有历史上那些亡国之君的荒淫腐败之相,仿佛一切的错都是崇祯朝的大臣们的,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要我说,崇祯皇帝要为大明王朝灭亡负很大的责任,他就是亡国之君。

其实大明王朝在崇祯的手上并不是非亡不可,崇祯面对的问题主要是两个,一是西北地区的“流贼”,就是我们历史教科书上说的农民起义军队,李自成、张献忠等,二是来自东北地区不断壮大的后金(清朝)。崇祯皇帝同时面对着这两大强有力的对手,拆东墙补西墙,最终两边都没堵上。

但是,在崇祯年间,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吗?其实,至少有两次机会,崇祯皇帝可以挽回局面,或者至少可以为大明王朝再争取几十年时间。

第一次是1642年,大明王朝同时面对农民军和满清内外交困已久,不堪重负的兵部尚书陈新甲派遣使者与清朝议和,后此时被崇祯皇帝知道,召见陈新甲,之后崇祯皇帝默许陈新甲与清方议和,其实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当时虽然清朝已经在东北占据了有利的地位,关外几乎已经全部丧失,但是皇太极并没有入主中原的想法,而且皇太极终其一生也未能正面突破山海关。

如果能以山海关为界,先与清廷议和,平定内乱后休养生息,再与皇太极一争高下,关外之地失而复得也未可知。即使不能收复关外之地,但是至少能力保关内不遭受满清铁骑的践踏,不致使华夏民族衣冠沦丧。

可惜,最终秘密和谈的消息被言官们得知,言官们纷纷上书弹劾陈新甲,爱面子的崇祯皇帝只好把所有的罪责都推给陈新甲,最终和谈也不了了之,崇祯皇帝只得继续两面作战。

第二次是1644年,李自成在陕西西安称帝,并率大军一路东征,一路上势如破竹,李自成一月份从西安出发,三月份就打到了北京城下。其实,这一段时间,崇祯完全有时间进行转移,崇祯皇帝可以迁都到南京,明朝有个先天优势,明朝是两都制,南京有一套备用班子,只要皇帝南下,到了南京以后政府机构可以照常运作,而且当时南方还有相当多的兵力可堪调用,与李自成划江而治、甚至划淮而治都是很有可能的。

从后面南明的历史中就可以看出,清军消灭了李自成之后南下,南明尚有江北四镇、湖南何腾蛟、福建郑芝龙等兵力,再加上崇祯皇帝无可置疑的正统身份,南方军民必定跟随崇祯一起抗击以异族身份入侵的清兵。

而且,南下之后的崇祯还有一个优势,虽然说出来很多人要骂人,但是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南下之后崇祯虽然丢掉了北方的半壁江山,但是也是丢掉了一个沉重的包袱,西北与河南遭到流贼的破坏,山东则经常遭到满清的侵略,此时的北方已经是一个烂摊子了,全靠江南的财政支持,如果没有北方的拖累,崇祯完全可以凭借南方的经济和兵力,巩固长江或者淮河防线,而且李自成将会夹在崇祯和满清之间,南下之后的崇祯皇帝将会处在一个十分有利的位置,反而是李自成将要承受南北双方的压力。

如果,崇祯皇帝能够在1644年果断抛弃北方,将一举扭转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而且能够利用江南的经济构筑坚固的防线,再图恢复也未可知。

有人说,明朝276年“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些品质能够做到固然好,但是也应该审时度势,崇祯皇帝是不割地,但是自己死后明朝的全部领土都成了满清的,这就是不割地?崇祯皇帝是死社稷了,但是留下的百姓呢?任由他们被异族欺凌?任由民族文化和传统遭到敌人的摧毁?难道这就是一个帝王应该做的吗?

崇祯皇帝不割地,却断送整个国家;死社稷,却使全民族衣冠沦丧。

zxzxhphp

zxzxhphp

崇祯帝即朱由检,系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据史料,其属于一位勤政的皇帝,即位后首先诛杀阉党魏忠贤,文臣重新回归明朝权力,大胆启用袁崇焕抵御后金,其对明朝重回强盛有强烈的期许,遂事必躬亲,事无巨细。但面对明朝当时所处政治环境,朝中已无人可用,亦无力回天。被历史潮流淹没的朝代。

moondark

moondark

崇祯皇帝,名叫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在位17年,兢兢业业,可惜生不逢时,说到底就是一个悲剧皇帝。

首先,韬光养晦,铲除阉党。崇祯即位后,对当时的混乱局势非常清楚。阉党魏忠贤等人非常猖獗,无法无天,祸乱后宫,崇祯当时羽翼未丰,只能韬光养晦,一边培植自己的势力,一边等待机会。先不动声色地赶走客氏,重用太监曹化淳等人,与魏忠贤抗衡,之后借各地官民纷纷参劾魏忠贤之罪时,下诏擒拿,抄没家产,客、魏两家的子孙也都被斩首。崇祯即位一年多,就铲除了为恶多年的阉党集团,可见他很有执政手段。

其次,为政勤勉,奉行节俭。崇祯在政事上的勤勉超过了任何一个帝皇,工作起来不分昼夜,有时看奏章看到深夜,饥饿难耐,才命人准备简单的宵夜。崇祯在位时,国家财政困难,他多次减少皇室的开支,宫中享乐的用具一律摒弃,连旧有的金银器皿都化做银充当军饷。他没有营造过宫室,宫中的大批宫女、太监也被遣散出宫,以减少开支。

最后,暴躁多疑,自毁长城。崇祯是一个猜疑心很重的人,皇太极用反间计,将俘虏的两个太监放走,故意让他们听到后金与袁崇焕有约的谣言,他们逃走后就禀告了崇祯。崇祯居然深信不疑,下令处死了袁崇焕。作为一国之君,崇祯不擅长用人,不能识人、信人,让忠君爱国的袁崇焕蒙受不白之冤,真是自毁长城的国家悲剧。

总而言之,崇祯在危机四伏、帝国摇摇欲坠之时继位称帝,有心光复明朝基业,他的一些做法其实有着“中兴之主”的风范,无奈生不逢时,又多疑、不擅长用人,以至最后成了亡国之君。

red_鹭

red_鹭

谢邀:

如何评价崇祯帝呢?

崇祯皇帝

史记:崇祯帝是大明王朝第十六位皇帝,也是大明最后一位皇帝。

明思宗,朱由检!年号崇祯。

在位17年,终年34岁。

崇祯皇帝是一个勤政的皇帝,二十多岁头发已白。可以说是一个宵衣旰食,夕惕朝乾。

史志称“鸡呜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无宴乐之事”。

崇祯皇帝志向远大,励精图治,但既无治国之谋,有无任人之术。但不算太糟,可也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

崇祯帝登上皇帝从政来,由于天灾灾害相交,大汗,雨涝,瘟疫疾病多端,导致民心四起,曝动不安。素称农民起义的领头人李闯王(李自成)攻进北京后,崇祯王为了实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承诺,于是将自己用一根白绫呆死在煤山的歪脖子树上。

网络图片


说真实话,历史的东西我们无法评论,只能这样简单粗暴的介绍一下,翻阅历史记载,崇祯皇帝一愿天不助,天意天时,功效不佳,寿短死的可怜载入历史长河。

hujing

hujing

谢邀。崇祯皇帝收拾明朝后期这个烂摊子。只能说他尽力了。但他本人如同最后的王国一般都已经是垂垂老矣,从他本人性格来说,是更孤僻多疑,多次换内阁便可以看出。当时整个大明是内忧外患。崇祯皇帝虽然有意中兴,但回天无力。各地都出现亡国之象。陕西接连旱灾。政府在两线作战之中,和战两议摇摆不定,大明也就拖到了亡国。崇祯皇帝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主因。

苹果王后

苹果王后


​明思宗是一个被普遍同情的皇帝,李自成登极诏也说「君非甚暗(崇祯皇帝不算太糟),孤立而炀灶恒多(即便他被孤立,却颇能为人民国家做出许多打击贪官污吏好事);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思宗的性格相当复杂,在除魏忠贤时,崇祯表现得极为机智,但在处理袁崇焕一事,却又表现得相当愚蠢。如学者所言「在思宗身上,机智和愚蠢,胆略与刚愎,高招与昏招,兼而有之」,《明史》说他:「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由於较之前任的神宗、熹宗,甚至明朝中後期的多数皇帝,思宗治国救国的责任感与雄心强上许多,故史家对於思宗普遍抱有同情,以为崇祯帝的一生实是「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明史》评价思宗说:「帝承神、熹之後,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埸则将骄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溃烂而莫可救,可谓不幸也已。然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临朝浩叹,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偾事。乃复信任宦官,布列要地,举措失当,制置乖方。祚讫运移,身罹祸变,岂非气数使然哉。迨至大命有归,妖氛尽扫,而帝得加諡建陵,典礼优厚。是则圣朝盛德,度越千古,亦可以知帝之蒙难而不辱其身,为亡国之义烈矣。」历史学家孟森说:「思宗而在万历以前,非亡国之君;在天启之後,则必亡而已矣!」。思宗虽有心为治,却无治国良方,以致酿成亡国悲剧,未必无过。孟森也说思宗「苛察自用,无知人之明」 、「不知恤民」。思宗用人不彰、疑心过重、驭下太严,史称「崇祯五十相」(在位十七年,更换五十位内阁大学士、首辅),却加速了明王朝的覆亡。思宗的性格相当复杂,在除魏忠贤时,崇祯表现的超乎机智,但在袁崇焕一事上却又表现的相当愚蠢,袁崇焕跟崇祯说五年之内收复辽东,简直就像个疯子。崇祯也疯,他真就相信了。直到三年后,袁崇焕终于为自己的大话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学者所言“在思宗身上,机智和愚蠢,胆略与刚愎,高招与昏招,兼而有之”。史家对于思宗普遍抱有同情,以为崇祯帝的一生实是“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
为剿流寇,明思宗先用杨鹤主抚,后用洪承畴,再用曹文诏,再用陈奇瑜,复用洪承畴,再用卢象升,再用杨嗣昌,再用熊文灿,又用杨嗣昌,十三年中频繁更换围剿农民军的负责人。这其中除熊文灿外,其他都表现出了出色的才干。但是他不断地加税,民间称呼他为“重征”以代替“崇祯”,这也使得明末农民起义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虽然明思宗期盼着明朝能在他手中迎来“中兴”,无奈前几朝的积重难返,当时天下饥馑,疫疾大起,各地民变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加上明思宗求治心切,生性多疑,刚愎自用,因此在朝政中屡铸大错:前期铲除专权宦官,后期又重用宦官;在众大臣的吹捧下,崇祯高估了袁崇焕,误信了袁崇焕“五年复辽”的大话,以倾国之力打造了一条宁锦防线,结果满清从蒙古绕了过来,明王朝面临没顶之灾。
乾隆大帝亲自修订的明史??流贼传中说:“庄烈之继统也,臣僚之党局已成,草野之物力已耗,国家之法令已坏,边疆之抢攘已甚。庄烈虽锐意更始,治核名实,而人才之贤否,议论之是非,政事之得失,军机之成败,未能灼见于中,不摇于外也。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当夫群盗满山,四方鼎沸,而委政柄者非庸即佞,剿抚两端,茫无成算。内外大臣救过不给,人怀规利自全之心。言语戆直,切中事弊者,率皆摧折以去。其所任为阃帅者,事权中制,功过莫偿。败一方即戮一将,隳一城即杀一吏,赏罚太明而至于不能罚,制驭过严而至于不能制。加以天灾流行,饥馑洊臻,政繁赋重,外讧内叛。譬一人之身,元气羸然,疽毒并发,厥症固已甚危,而医则良否错进,剂则寒热互投,病入膏肓,而无可救,不亡何待哉?是故明之亡,亡于流贼,而其致亡之本,不在于流贼也。呜呼!庄烈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又乏救亡之术,徒见其焦劳瞀乱,孑立于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闻良、平之谋,行间未睹李、郭之将,卒致宗社颠覆,徒以身殉,悲夫!”
清朝编纂的《明史》依旧承认他兢兢业业,勤勉勤俭。崇祯的一生可以说充满了悲剧色彩,他拥有极强的政治手腕,心思缜密,果断干练,并且精力充沛,几乎拥有历史上所有明君的特征:崇祯的是非功过充满争议,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之一,“无力回天”这四个字,可以概括崇祯的一生。

leeo502

leeo502

崇祯皇帝虽然是一个亡国之君,但崇祯是一个做事认真的人,也因为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出现一系列的政治错误导致亡国的事实。崇祯皇帝如果是太平盛世的皇帝可以做一个有为的守成之君,可到他手里的大明王朝已经是千疮百孔了,官场极度腐败,文官们阳奉阴违中饱私囊,一个个富的流油在崇祯面前却装穷装清高。

崇祯皇帝登基没多久辽东局势急转直下,满清对大明的攻势越来越猛。国内农民起义又风起云涌,以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步步紧逼时刻威胁着大明王朝。面对内忧外患,崇祯皇帝有些力不从心,说白了政治资历太浅导致一系列的政治失误。面对财政困难,军饷难发,崇祯皇帝毫无办法,只能向文官们借钱筹饷,谁知文官们个个装穷。崇祯皇帝玩不过这些文官?确实是如此,政治经验不足,政治手腕不够狠。看崇祯一朝,崇祯处处受制于文官,使崇祯皇帝进退两难。唯一能制服文官的魏忠贤已经死了,所以崇祯皇帝身边缺乏一个狠角色来替自己做事。

所以杀魏忠贤重用只会夸夸其谈的东林党始终是崇祯政治生涯的最大败笔。重用东林党后国家迅速走向衰败,面对国内局势东林党没有任何有用的决策。

崇祯又是一个性格多疑的皇帝,一个多疑的人始终难成大事。刚愎自用又不懂军政大事,辽东局势在他的指挥下越来越糟糕,袁从焕死,洪承畴投降,十三万大军全军覆没,崇祯失去了和满清对抗的最后资本。面对内忧外患,崇祯皇帝心力憔悴无力回天,一根绳子成了他最终归宿。



暮雪清秋

暮雪清秋

万历皇帝就是明神宗朱翊钧,年轻时的他也励精图治,支持张居正进行改革,有很多的作为,主持了万历三大征。后来他为什么疏于朝政,猫起来不上朝?是因为他的儿子朱常洵。万历的长子是朱常洛,但是万历不喜欢他。万历喜欢的是老三朱常洵,因为老三是万历的宠妃郑贵妃生的儿子,而老大朱常洛是宫女所生。

其实万历的生母李太后地位也不高,原来也是宫女出身。万历因为出身的问题不喜欢老大,实在是不应该。

但是立太子的时候,万历要废长立幼,立朱常洵为太子。这一决定遭到大臣们的极力反对,尽管万历对大臣们进行强力的打压,依然无济于事。最后只好妥协,立朱常洛为太子。

万历由此恨透了这些大臣,不愿意上朝理政。朱常洵被出为藩王,就是被李自成炖了做成福禄宴的福王。朱常洵生活极为荒淫,而且舍命不舍财,及其吝啬。

万历耗天下财以肥福王,赏赐大量的土地、钱财给福王,国家由此衰败。福王则活的很滋润,体重达到了三百多斤。李自成起义军攻克洛阳,捉到福王,竟然把福王和鹿一起给炖了,成为福禄宴。

所以万历看似不上朝对国家没有影响,但危机已经被种下了。

这时候后金已经开始崛起,明朝在萨尔浒之战一败涂地,彻底丧失了在辽东的主导权。为了抵御后金,需要大量的军费开支,这成了明朝巨大的负担。

明朝实际亡于万历。

崇祯接手的明朝是一个乱摊子,已经病入膏肓。如果崇祯有能力,还是有希望力挽狂澜的。

但是老朱家的皇帝都很抠门,残酷剥削下层老百姓,杀贫济富,导致农民起义,丢了江山。

起义军攻破洛阳,杀福王,开城的是明朝士兵。攻北京时,明军也是毫无斗志。

就是万历、崇祯这样的皇帝,明朝能不亡吗?

lynwang_dalian

lynwang_dalian

再好的舵手也挽救不了满身漏洞的大船。贪图享乐,腐化堕落已经吞噬了几乎所有高级官僚。因绝望而自缢,没什么留恋了。

riyuemunan

riyuemunan

多谢邀请。

崇祯皇帝较他哥哥已经强多了,至少没有痴迷于木工,并且还算有奋发图强的意志。但是大明朝真的腐烂到了骨子里,他的励精图治并没有能够带动广大的官员。

此外,多疑,急躁的性格使他无法静下心来,治国如烹小鲜,一项好的政策需要时间,但是崇祯显得有点那么急于求成,或许也是形势所迫。但是他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

lkkwhhxj

lkkwhhxj

先说优点:崇祯皇帝从小应该受到过良好的儒家教育,自兄长天启皇帝1627年病逝后,信王朱由检登基为帝,年号崇祯帝。他登基以来励精图治,勤于政事,登基伊始便雷厉风行的手段铲除魏忠贤的宦官势力,朝廷内外一片欢呼,崇祯的帝位也日益巩固。他勤于政事每天平均只睡两个时辰,二十多岁就头发花白,眼长鱼尾纹。他在生活上也极为简朴,节俭自律,不好女色,崇祯在位17年内廷花销日益减少。从内心里来说是一个爱民反省自律的好皇帝,从崇祯上吊时的遗诏就能看出来: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在自杀的关头都在想尽量保全平民,爱民这一点在历史上这么多皇帝里是罕见的。

再说缺点:第一个缺点能不足以解决社会最大的对立矛盾:纵观崇祯这一朝前期,东林党为首的文官势力过于庞大,相互排挤,至国家大义不顾,只为自己的集团谋取名声和利益。文官集团的地主集团掌握大部分土地,且不用上交税收。文官集团为了自己的利益又反对征收商税,导致国库日益空虚。崇祯皇帝又没有好的办法改变这种状态,导致崇祯中后期朝廷无钱可用以剿灭流寇。

第二个缺点识人不明、天性多疑,刚愎自用,嗜杀成性。崇祯期间内阁辅臣走马灯似的换了五十个,换了十四个兵部尚书,未形成一个稳定有效运行的内阁.所杀大臣不计其数,仅总督就有七人,巡抚十一人。刚愎自用在不了解实际情况的状态下干涉前线作战,强令没有做好战斗准备的孙传庭带领秦军出潼关作战,导致天下四大雄兵之一的秦兵,全军覆灭。

总之崇祯是个好皇帝,但是以他的能力不足以,在那个特定的乱世,承担起他皇帝的责任。所以被李自成攻破北京,他煤山上吊自杀。

小猫颜颜

小猫颜颜

崇祯,一个勉强及格的皇帝,无用人之智,识人之明,偏听偏信,疑神疑鬼。固然明朝的灭亡不是他主要原因,但他也难辞其咎,不过他节俭勤政,品行端正,而且很努力,但这些并不能成为他“其实只是背了黑锅”的理由,不能过高夸他,也不能过低的扁他。一个好人,不是个好皇帝,名副其实的亡国之君。

暮雨咋歇

暮雨咋歇

没有了这两点阻碍因素,悲催皇帝崇祯是否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

穿过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各朝历代的君主数不胜数,各种类型的帝王也是层出不穷的。我们总是以赞赏的眼光去肯定那些充满智慧的君主,也会去带着质疑的目光去审视一些我们所认为的昏君。其实站在历史的客观视角上,我们并不该一味以这个朝代的发展状况来作为评定一个君主是否贤明的标准。在具体的分析评判的过程中,值得我们参考的要素实在是太多了。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的这位历史人物,就是崇祯。

崇祯作为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他的命运充满着曲折坎坷。伴随着李自成的连战连捷,崇祯最后的结局显得仓皇于鲁莽,在局势已经基本定型的时候,他自己亲手杀了自己的女儿,然后自缢而死,后人惊讶于到底是何种境况,让崇祯狠下心来要亲手杀了自己的骨肉,拿当时的一般情况来说,有很多帝王的遗孀最后都沦落到了一个很惨的境地,当他们一旦失去了权力的庇佑,她们所面临的困难和折磨可能会让她们感到生不如死。如果仔细去了解崇祯这个人物,我们会很惊喜的发现,崇祯在位期间一直都是忙于政事,未曾有过丝毫的松懈。

他不同于商纣的荒淫无度,忙碌的时间明显要多于贪图享乐的片刻。因此让我们感到很不解的是,这样一位励精图治的皇帝,为何在他执政期间明朝还是走向了最后的灭亡嘞?我们试图透过一些历史的现象,找到了阻碍崇祯治理国家的两点因素,遂即做出了假设,倘若是没有了这两点阻碍因素,崇祯的道路会不会走得更加的平坦一些呢?

我们要说到的第一点影响因素就是人为不可轻易控制的自然灾害,在崇祯在位期间,各大自然灾害如洪水猛兽般席卷而来,成为阻碍发展生产的一大拦路石。他自己也陷入到了想要发展,却无法发力的尴尬的境地之中。当时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共同影响,政府对于大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其实更多时候也只是束手无策的,广大百姓的生活处在一个水深火热的状态中。国家每年的经济情况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持续的衰退,财政上的支出收入达到了一个极其不平衡的状态。为原本境况就不太好的国家又增添了一些的负担。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崇祯缺少能够支援他的力量储备,当年他接过大业的时候,国家的发展就是很堪忧的了,他在宫中是没有什么知心到无所不谈的人的。众多人都虎视眈眈得想要抢到他的皇位,崇祯在一度长时间的迷茫中,险些有点走错了路,朝廷上下都处于一个极其紊乱的状态。崇祯前面的两位皇帝在位期间,并没有干过什么实事,政务基本上就是处于一个半荒废的状态了。伴随着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逐渐加深和激化,农民起义揭竿而起,明朝真正成为了过去。

有时候我们总是会不自觉地替崇祯感到惋惜,猜想如果没有以上的这些问题,崇祯是不是可以很好的治理这个国家。但是我们都知道,历史已经发生,做再多的假设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太多的意义了,现在唯一可以做的是,就是通过分析找到一些值得我们借鉴思考的地方,然后以史为鉴正衣冠。小编知识有限,有啥建议和错误,还请大家多多提携指教,喜欢的还请加个关注点个赞呀,小编等你来撩哦!

有点累啊

有点累啊

如何评价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是每一个热爱历史的朋友都感兴趣的。

↑明思宗非亡国之君,这是公论↑

我们且来看看明清史巨擘大家孟森先生的评判:“熹宗,亡国之君也,而不遽亡,祖泽犹未尽也。思宗而在万历之前,非亡国之君也,在天启之后,则必亡而已矣。”

这番论断精辟至极。

一句话评价崇祯皇帝:崇祯非亡国之君,却遭逢亡国之运。

明朝所有皇帝假如九泉之下齐聚一堂,分一下功过对错,探讨一下为什么明朝最终灭亡,那么,有三个皇帝的锅是最大的:嘉靖,万历,以及天启。

↑嘉靖皇帝治下的明朝已经开始衰落,家家皆净也↑

嘉靖和万历皇帝偏偏统治的时间格外长,俩人加起来都快一百年了,也正因此,他们二人的祸害是最大的。

崇祯帝和这两位爷爷辈的祖宗区别何在?崇祯帝是真的想把这个国家治理好,而嘉靖和万历皇帝则不是这种想法。

嘉靖皇帝关心的是长生不老,关心的是给自己修修宫殿,盖盖神舎,他虽然追求虚妄的长生,可是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哪个也没落下。比如,他所谓的丹药,多数都是春药,他所谓的道术,许多都是房中术。

万历皇帝就更夸张了,他很贪钱,又好酒好色。查抄张居正和冯保的所得,全部搬入内宫,共万历皇帝使用。

↑明朝灭亡,万历皇帝要负最大的责任↑

万历皇帝嗜酒如命,万历八年十一月,他和两个太监客用,孙海一起夜饮大醉,拿身边宫女太监出气,一名宫女被削去头发,还有两个小太监被处以杖刑,差点被打死。

至于好色,万历皇帝在明朝所有皇帝中不是第一,也是第二。他才二十多岁,就因为夜夜笙歌,搞的肾亏,头晕乏力,身体虚弱。他不但喜欢美女,还有娈童的癖好,他养了十个小太监,号称“十俊”,这十个小太监,“给事御前,或承恩与上同卧起”。

万历皇帝的贪财还严重影响到社会,他派出矿税太监,四处搜刮钱财,公然成为社会一大祸害。司礼监太监张鲸以贿赂万历皇帝而受到重用,遭到大臣李沂等人弹劾后,张鲸竟然又成功使用贿赂万历皇帝这一招消灾避祸。

说了这么多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的丑事,为的就是烘托崇祯皇帝的非凡之处。

↑崇祯皇帝犯了不少错误,可惜他没有容错空间↑

崇祯皇帝一不爱财,二不碰女色,真当是为了国事日夜操劳。

崇祯元年二月,他下令停止苏杭织造,这个机构是由太监掌管的专供宫内应用锻匹绢帛的官办机构。崇祯八年,皇后周氏更是身体力行,收购了民间棉花纺车二十四具运到宫内,教宫中婢女纺纱,以培养宫内勤劳节俭风气。

还有诸多详实的史料能够证明崇祯皇帝的节俭是一种高贵的品性,而非故意做作。

至于不近女色,则是崇祯皇帝吸取前面几位祖宗的教训,刻意进行自律。

崇祯帝刚即位不久,魏忠贤进奉四名绝色女子,崇祯帝本不想接受,又恐引起魏忠贤的疑心,于是接受了。四名绝色女子进宫后,崇祯帝派人对她们搜遍全身,发现每个人裙带顶端佩戴香丸一粒,原来这是“迷魂香”,男子一接触便会产生迷魂效应,色欲大炽,崇祯帝毫不犹豫让她们毁掉这些香丸。

↑崇祯帝殉国处,堪称悲壮↑

又一晚,崇祯帝与大臣们讨论完朝政,自己在宫中思考,忽然一阵奇异的香味传来,让他内心色欲燃起,他立刻命太监仔细搜寻,发现原来是一个小太监持着香,坐在偏僻处,不用说,这香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而这个太监正是魏忠贤派来的。

崇祯帝感慨:皇考,皇兄皆为此误。

崇祯帝还有一个优秀之处,他不逃避恶劣悲观的现实,相比之下,他的皇兄天启帝只知道做木工,任由魏忠贤等人祸国殃民而无视。

而崇祯帝,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种担当精神,是人类最优秀的品质。

总而言之,崇祯皇帝是一个不贪财,不好色,兢兢业业的好皇帝,只不过他运气太差,而巨大压力下他犯下了不少决策失误,不是他不够精明,人谁能无过,然而现实给他的容错率太低了。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