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评价崇祯皇帝?

提到的作品

[作品]明史

《明史》是《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之一。《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为风靡海内外的一部通俗历史巨著,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

蔡东藩

[作品]三朝要典

《三朝要典》共二十四卷,初拟名《从信鸿编》,又称《三大政纪》。 在明朝历史上,《三朝要典》是一部臭名昭著的“名著”。为了达到陷害东林党人的目的,顾等三人纂辑万历、泰昌、天启三朝有关梃击、红丸、移宫三大...

顾秉谦等

最新跟帖
时光抹去的棱角

时光抹去的棱角

近代以来,崇祯皇帝,也就是明毅宗,成为了最有争议性的历史人物。支持者尊之为末路英雄、殉难明主;反对者将其污蔑为残暴的昏君,无能的小丑。尤其是最近一个时期,这位已经仙去数百年的君王又一次成了影射史学的焦点,如何评价明毅宗几乎成了判断一个人在意识形态立场和政治倾向上最好的试纸。

其实早在百年前,明清史学者孟森先生曾认为,明毅宗若在万历以前,绝非亡国之君;而在天启之后,则只有亡国一条路而已矣。 这一段话比现在任何抹黑或拔高明毅宗的言论都要客观公正,也更有一位历史学家所应有的深度。

首先抛开“小冰河期”、“银本位”、“宗室”、“公知误国”、“万历十五年”等一系列科学的、玄学的、唯物的、唯心的历史观点不谈,单就事论事而言,明毅宗上台接手的就是个难以回天的残局。 明毅宗继位后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被明熹宗和魏忠贤搞垮的财政——八百多万两没征收上来的新、旧(边)饷银。当时旧边饷三年内发了不到一半,而即使一直被魏忠贤特别照顾的,专用于辽东前线的新饷也开始亏欠。当兵吃粮,天经地义,发不出饷的朝廷只能坐等兵变与入寇。崇祯元年八月,明毅宗虽然启用财政天才毕自严任户部尚书,以“清冒裁弱,缩兵旧饷”的方略尽量节约军费,而“开源”之策也不过是继续加紧对于赋税的催征。这种方法只是暂缓了燃眉之急,日后大明朝还是被日益膨胀的花销和枯竭的财源所困扰着,直到最后也无法解决。


电影大明劫中明毅宗的形象,也是目前少有的对明毅宗不做脸谱化的影视作品。

面临如此困境,作为一个皇帝的明毅宗却还有着先天的不足。

第一,明毅宗是藩王出身,而并非储君。也就是说从未接受过正规的帝王学教育,而中国历史上自从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度以来,以藩王继承大统者往往急于表现自我,以大明一朝为例:藩王出身的成祖、代宗、世宗、毅宗,都是急于证明自己威权主义者,这样的君王一般情况下都是执著于权力,而且很难和公卿士大夫愉快的合作,所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的理想政治结构也就无从谈及。

第二,明熹宗留给明毅宗的另一个隐患,也是最严重的隐患,就是他给自己的兄弟留下的是明朝中后期最为强势的皇权,这种几乎是“绝对”的权力造成了崇祯一朝十七年间换了十多个首辅,本已经被朋党之争折腾的精疲力尽的文武百官更是动辄得罪,轻的如钱牧斋等人屡遭打压,重的如袁崇焕、郑鄤则被碎尸万段。强势的皇权从不会消除朋党之争,只会使本已经激烈的党争更加激化,最终裹挟皇权做出选择。


明毅宗御押

明毅宗的失败告诉后人,在棋局已残之时,所有努力都会最终以失败告终。因为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之时,改革便无法推行,因为任何成功的改革都需要身处其中的彼此都做出妥协才能进行,而矛盾激化至此,局内人都已经已无所遁形,也就再也谈不上妥协。

所以越是末世,就越难以处理政治上的矛盾,明毅宗的做法让大小臣工无法与他休戚与共,维系政治稳定的君臣纲纪也就土崩瓦解。

古今中外,殷鉴未远。




不仅仅是中国的明毅宗,法国的路易十六和俄国的尼古拉二世也都是有道无福的亡国之君,这些即非昏君也非暴君的末路君王往往比他们荣耀的祖先更能让后人追思不已。



去年,前克里米亚检察总长、现任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的波克隆斯卡娅女士(Natalia Poklonskaya)表示自己能够手捧尼古拉二世的肖像,出席追悼之夜是一种光荣与责任,因为这象征着人民和她自己本身:“对圣君、对祖国发自内心的爱。”

Incidence

Incidence

崇祯皇帝失败是必然的!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亡国之君,只要有王朝兴替,就会有亡国皇帝。大多数亡国之君是咎由自取,而被很多史书同情的亡国之君就是明朝的崇祯皇帝朱由检。

据说崇祯皇帝的老对手闯王李自成曾经写过一封公开信给皇帝,说什么“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说到底,李自成还是一个摆脱不了小生产者局限性的农民,认为皇帝还不坏,都怪大明那帮官僚主义的大臣,不忠于皇帝,所以才把这大明天下搞得一塌糊涂。

从明武宗开始,皇帝要么是胡作非为,要么是无所作为。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都在位四十余年,都笃信道教,整日在宫中做斋醮,曾一连数年不上朝理事。崇祯皇帝的哥哥天启帝朱由校则是一个天才木匠,大政全部交给魏忠贤。

17岁就接班的崇祯皇帝决心一扫大明沉疴,励精图治,做一个好皇帝,实现大明中兴的伟大梦想。崇祯皇帝的偶像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学习他那种“忧勤不怠”的勤勉作风。论及勤政,崇祯确实不差,累到吐血也不改初心。

另外,比起前面皇帝,譬如武宗朱厚照那种爱好声色犬马,时不时还吹拉弹唱的作风,崇祯皇帝是个不好酒色的人,甚至说没有什么生活情趣。


崇祯皇帝还是个非常节俭的人,衣服破了都说“衣之敝虽过于俭,然美德也,何必讳?”为了省钱,还把专门供奉皇家的苏杭织造撤了,“朕不忍以衣被组绣之工,重困此一方民。”这是多么“敬天恤民”的好皇帝啊!


就这样一个好皇帝,最后为什么只能落的一个自挂煤山树的结局呢?仔细看看崇祯是怎么执政的,就能明白他最终的结局其实是定数。

如果从小事上看,崇祯皇帝是个很体恤百姓的君王。但是,从国家大政上看,这位爷是个完全漠视百姓苦难的暴君。明代对于正常赋税之外的加征并不始于崇祯时,但以崇祯时为最烈。

万历时因辽东战事紧急,开始加征“辽饷”。崇祯帝不仅保留了辽饷原额,而且在原额520余万两的基础上又加征140余万两。除辽饷外,崇祯帝又陆续向老百姓加征“剿饷”和“练饷”,合称“三饷”。


崇祯十年,为了镇压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又加征银200万两,在原赋额上均摊,称作“剿饷”。按照崇祯帝的说法,这次加征是“勉从廷议,暂累吾民一年”,即原定只征一年。但饷银很快用完,农民起义军却愈剿愈多。原来说的“暂累吾民一年”,后来竟然成了定额,一直到亡国。

崇祯十二年,因上年清兵内犯,再加上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为练兵而加征“练饷”,数额达730万两之巨。至此,除加征辽饷外,“复增剿饷、练饷,先后增赋千六百七十余万。民不聊生,更起为盗矣”。原来没有那么多反贼的,皇帝疯狂掠夺百姓,良善百姓也都被逼成了反贼!崇祯皇帝一面说着体恤百姓的官话,另一面又疯狂聚敛,甚至还把敛财能力作为考核官员的指标,很多官员因催征不力而被治罪。

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是,国家财政严重困难,皇帝私库的“内帑”却有不少。明朝皇帝搜刮白银,搞“内帑”小金库,是从明朝中期万历皇帝开始的,数量还大得惊人。据说李自成打进北京之后,“括各库金三千七百万有奇······户部外解不及四十万,捐助二十万有奇。而大内旧藏黄金四十余窑。”当然,也有人说这是万历时代积攒的小金库,崇祯没找到,或者说是宦官不告诉他藏银位置。不过,以崇祯的刚愎性格,真要找这笔钱,还会找不到吗?

崇祯在政坛首秀就是一举打掉了魏忠贤集团,既清除了皇权威胁隐患,又为自己赢得了政声。魏忠贤是宦官集团的首领,崇祯哥哥木匠帝朱由校有个坏名声就是重用太监。崇祯打掉了魏太监,是不是就摆脱信任内臣的宦官依赖症呢?答案是否定的!崇祯不但重用宦官,而且变本加厉。

原来,东厂一般由司礼监秉笔太监第二人或第三人掌管,最高职级为“提督”,连魏忠贤也只是东厂提督而己。崇祯帝则一改旧规,将东厂提督京营的宦官升为“总督”。东厂提督升为总督乃破天荒之举,“俨然以将相之职授珰矣”。东厂地位前所未有提高,成为崇祯监视控制大臣的利器,这样的政局中,大臣还能卖力吗?


比以前皇帝更为离谱的是,崇祯帝竟然用宦官监理天下财政。崇祯上台以前,虽然宦官的权势有时很大,但宦官从来没有掌管过外廷财政。崇祯时为之一变,一度用宦官掌管了全国财政大权。


崇祯四年(1631年),皇帝命大太监张彝宪总理户、工二部,位在二部尚书之上,并为他建置衙署,称“户工总理”。后来,还“命太监杨显名总理两淮盐课”。用宦官管理国家财政,说明崇祯对朝臣系统不信任,只信得过自己的小班子,这是对正常制度的眼中破坏!

崇祯皇帝的偶像是朱元璋,有一点他到是很像朱元璋,生性多疑,动辄杀人!崇祯时代,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就是战争,但是皇帝对前方将领却动辄诛杀,“败一方即戮一将,隳一城即杀一吏”,而不细究到底该不该杀。

如此苛待将军们,将军还会为皇帝卖命吗?袁崇焕是个争议比较大的人,崇祯重用他的原因就在于袁督师说了一个“五年平辽”的方案,这种骤然委以重任充分说明皇帝不成熟。后来,因为几个消息源很不可靠的信息,就轻易杀了袁崇焕,这更说明皇帝是蠢货!

杀了袁崇焕,崇祯又起用老将孙承宗。孙承宗出山,一开始情况好转,还收复了遵化、安平等四城。崇祯帝大为高兴,“告谢郊庙,大行赏赍”。明军不久因在大凌河战败,崇祯帝便不分青红皂白,将孙承宗“夺职闲住”。

从此以后,辽东战局遂一发而不可收拾。崇祯帝在位17年间,诛杀了7个总督,11个巡抚。其中不少人死得十分冤枉。明朝皇帝喜欢搞朝堂恐怖主义的“廷杖”,崇祯也不例外,“陛下以重典绳下,重者杖死,轻者谪去,朝署中半染赭衣。”

崇祯皇帝不信任大臣,喜欢独揽大权,大包大揽,但是一旦出了问题,他还没有担当精神,什么错误都委过于臣下。譬如,在辽东战局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崇祯帝授意兵部尚书陈新甲与清朝议和,陈新甲这才敢于行动。

当时形势下,与关外清朝议和其实个明智之举,但是这件事多少有点政治不正确,当有御史言官弹劾陈新甲的时候,崇祯帝不仅不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反而将责任尽推给陈新甲,将陈新甲处死。如此一个皇帝,难道不让真心忠于他的大臣们寒心吗?

崇祯皇帝不信任任何人,对于内阁首辅也是换来换去,阁臣频频更换,在崇祯帝在位的17年间换了50人,致有“崇祯五十相”之讥。不仅内阁如此,其他六部九卿大臣也难见久任者。例如刑部尚书,在17年间就换了17人。说到底,皇帝根本不是个合格的执政者,靠着血统,偶然上位,其实真正的能力还不如他那位木匠哥哥!光想着换别人,其实最该换的是他自己!

格格女巫_C

格格女巫_C

崇祯皇帝的一生命运多舛,是位有作为有能量的帝王,可惜祖上传下了积重难返的内忧外患的一个王朝,天灾人祸连年不断,朝中没几个真抓实干的良将補功之臣,人祸大于天灾,没有急时救助天下西北灾民是他犯下的大政误,向孙承宗,和孙传庭,卢向升,曹德旺,那样的忠臣良将太少,眼见着七十二营的闯贼,猫狗们将要覆灭,有不合时宜的放虎归山,造成大患,真是东打西敲,忙于夺命,向个皇口小儿,不能步步为营,扎扎实实的剿灭乱匪,真令人匪夷所思,不知可否。他最大的特点是多疑无定力,自以为是天底下最勤政治家的帝王,看低了臣子们的作用,缺少一个智慧的团队,是真正的狐家寡人,有听信妄言,自毁长城,中了皇太极一石二鸟的反奸计,冤杀袁崇焕才造成了百年撼事,自孙传庭死后,大明天下江河日下,昏天了喑地的,其时如有有识之士,退守南京也不失为一种策略,至少山海关燕云十六州还在手中,只要应对措施的当,决对会闯过危机,正是由于他的偏执掘倔才导致了山河破碎,天子守国门,。

廖vi-vi是棵野豌

廖vi-vi是棵野豌

明朝的覆灭,根源很深,甚至可以直接上溯到开国皇帝朱元璋那里。而崇祯执政期间的种种错误,则加快了这个过程,甚至,崇祯还断绝了明朝隔江而治,苟延残喘的最后一线希望。

为什么说从朱元璋那里就埋下祸根呢?



朱元璋是个很有能力的人,而且也不乏智士出谋划策,而朱元璋对中国古典皇权专制统治的历史是相当清楚的。

中国的皇权,本质上讲,就是制定规则的权力(玉玺)和维护规则的刀。而中国的皇权专制统治的历史,其实就是执政者――皇帝,把这个玉玺的印把子和刀把子越握越紧的过程。

朱元璋在执政期间,做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就是彻底消灭了相权。



最早的皇权统治时代,君权,相权,兵权三者有互相独立的部分。君权制定规则,相权运行规则,而兵权维护规则。中国的统治历史,就是这三种权力交织和争斗的过程。有时某方强,有时某方弱,直接导致管理层内部的格局变化。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从宋以后,汉民族的中原统治,兵权就回归于皇权,如果领导人个性强势,精通兵略,国家就兵强,否则就弱。而相权,始终还维持,但也逐步削弱。

朱元璋彻底废除了相位,收回了相权,把印把子和刀把子全部握在手中,这个过程是流了血的。血流成河!

但随之产生了问题。你有多大权力,你就要负多大责任,管多大事情。以朱元璋如此能力强的人,尚且感叹劳累,身体上根本就吃不消。

于是,在不威胁到自己统治的原则下,这个权力则被朱元璋细心地分解成若干小块,一点一点地分散出去,以分担自己的压力。内阁制也应运而生。



但是,这并不是一项成熟的制度,在改革的过程中,就出现了问题。权力分出去多少,如何牵制和监督?搞来搞去,宦官也有了权力。

所以,有明一代,根据皇帝的能力和权力欲望的大小,这个权力在皇帝,内阁,宦官,甚至后宫几个方面转来转去,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到了崇祯时代,宦官的权力被压缩到极限,但内阁也混乱到了极点。这与崇祯的能力有关,他不是个优秀的政治操盘手,连合格都算不上。



再说说这个明朝的藩王制。

朱元璋出于私心。也怪不得他,每个皇帝都是私心。他收回了相权,却又背逆了历史潮流,搞了封建制。

其实,中国自春秋以后,这个封建制度就已经被淘汰了,而逆潮而行的两个人,刘邦和朱元璋,都为这个逆势而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自秦始皇开始,更准确的来说,中国其实不是封建社会,这一点与欧洲的封建社会是完全不同的。

而朱元璋这个封邦建国,归根结底的目的,是想让朱家千秋万代不劳而获地做国家的寄生虫。而非法继承人朱棣,则出于另一种维护自己统治的目的,拿优厚的待遇来换回权力,把这个制度发挥到了极致。



按照当时的情况,也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朱姓王族的数量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历史是要发展的,朱家人是要繁衍后代的。

不知道朱元璋和朱棣的数学是不是体育老师教的,但可以肯定的是,经过十几代的繁衍,朱家子孙的数量已经足以把数学老师震惊得瞠目结舌。

到了崇祯时代,这个恐怖的数字已经直接决定了国家的命运。这群蛀虫叮出的蚁穴已足以蛀垮大明王朝的堤坝。

国库一半以上的收入都要用来供养这群寄生虫。更可怕的是,由于他们出生以来就拥有的权力给予了他们给这个摇摇欲坠的大坝再雪上加霜的机会。



土地兼并。不纳粮税使国家的良田越来越集中在这些蛀虫手中,导致农民们逐渐失去最后一片土地,成为没有收获的流民。这个流民数字的增加,导致稍微的风吹草动,都足以掀起滔天巨浪。

崇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坐上了那个皇帝的宝座。

崇祯说文臣皆可杀,现在人认为,东林党是明朝覆灭的罪魁祸首,这话不对。

没有错,东林党代表和维护了当时比较富裕的东南商业阶层的利益,但是这个阶层有错吗?

一个国家把一多半的收入供养了毫无作为的朱姓子孙,现在还要把大嘴伸向凭籍辛劳赚取钱财的阶层,是什么道理?如果这个阶层再被吃垮,后果是什么?



这条道走不通,那么贪婪的血口自然就又对准了这个国家最弱势的群体――农民。

而李自成,高迎祥,张献忠那些人自然不肯活活饿死。

骂农民起义军是流贼,极尽辱骂,说他们误中华三百年。

中国农民不容易,但凡嘴里有口饭吃,就不会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造反。



我真的不明白,某些人是怎么想的,这样吃人骨,喝人血的皇朝有什么值得留恋和惋惜的?还耿耿于怀。

至于崇祯犯下的错误,更是数不胜数,多疑猜忌,杀害忠臣,任用奸佞,屡失良机。他让大明王朝最后一线希望化为了泡影。认真分析,他的所做所为,包括他的死亡方式,都为清朝入关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真是历史的定数。

人面桃花M

人面桃花M

如何评价崇祯皇帝,其实在网上呈现出两边倒的局面。

支持崇祯皇帝的人,大多会提起一句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放在崇祯皇帝身上,还是比较贴切的。

当然,评价崇祯皇帝,首先还是要看他的所作所为。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明熹宗皇帝死,由弟弟信王朱由检即位,改明年为崇祯元年。朱由检就是崇祯皇帝。

当台伊始,天启七年十一月,权臣魏忠贤即被崇祯皇帝处死,阉党顿时瓦解,天下为之欢欣鼓舞。

崇祯上台后,欲大力振作朝政。无奈时局已经大变,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改天聪十年为崇德元年。为应付东北的满族和内地的农民起义军,国家财政亏空,崇祯皇帝只能大肆加派,这就是有名的三饷加派,进一步导致民怨沸腾。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李自成起义军攻入洛阳,杀掉明朝藩王福王朱常洵;二月,张献忠攻入襄阳,杀明朝藩王襄王。八月,洪承畴兵败松山,辽东局势危急。崇祯十六年(1643年)正月,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政权。五月,张献忠称西王。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改西安为西京,建国号大顺,年号永昌。三月十八日,李自成起义军进抵北京,崇祯皇帝在无奈之下在煤山上吊自杀。次日,大顺军进京城,明朝灭亡。

由此看来,崇祯皇帝的一生,有很大的起伏,上台伊始颇有作为,但随后因国势日颓,本人又颇为自负,进一步激化了矛盾,最终导致明朝灭亡。

小琛琛不小了

小琛琛不小了

纵观崇祯皇帝的一生,从他在位十七年所做的一切来说,他是个好皇帝,但却是个生不逢时的皇帝,他是整个大明朝最勤奋,最节俭的皇帝,也是大明朝最悲催的皇帝,他即位之初整个大明已经成了一个烂摊子,又恰巧整个中国进入小冰河期,粮食减产,饥民四起,,外有满清崛起,可谓是内忧外患,换了任何一个皇帝遇到这种情况也绝对是头痛万分的!然而这么一个勤勉节俭的皇帝却成了亡国之君,让人着实不能理解。可是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崇祯成为亡国之君,既有必然也有偶然。

崇祯即位之初铲除阉党,提拔重用孙承宗,卢象升,袁崇焕,熊亭弼等名将,大明严峻的局势一度稳定下来,只要不犯大错基本没有倾覆的危险,可是在接下来的统治中,崇祯急功近利,多疑的缺点暴露出来,比如轻信袁崇焕五年还辽的豪言,后又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轻易地杀了帝国最后的支柱,后又在决定明清战略主动权的松山大战中催促进行决战,造成松山大战明军惨败,期间即几位著名将领,不是被杀就是死战殉国,到最后再也没有能够独挡一面的优秀将领存在了,政治上,崇祯在17年中换了近20位首辅大臣,造成朝廷动荡不安,人人自危,再加上让毫无节操,不顾民众死活只顾权利斗争的东林党人把持朝堂,结果就造成大明朝无法征收商税,士绅阶层又不纳税,沉重的赋税都压在了农民身上,让农民起义规模越发的庞大,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有数次机会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李自成,却数次放虎归山,最终埋葬了自己。

崇祯面对如此糟糕的局势又曾经数次下罪己诏严重打击了崇祯的威信,崇祯的折腾将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北京城破煤山自缢身边只剩下一个王承恩。

崇祯为了挽救日薄西山的大明,所做的一切,绝对称得上是个好皇帝,但却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他的多疑,急功近利,让原本还算平和的局势,迅速崩坏,又加上遇到小冰河时期,还有那么一些不靠谱的官员,让原本可以成为中兴之主的人成了亡国之君。可谓是生不逢时啊!

追夢欣怡

追夢欣怡

如果用六个字来形容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那可以这样说:有理想,没能力!

首先说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理想,这位十七岁登基的少年天子,可以说无比坚定,甚至在登基初期,当身边的大臣们把他比作唐太宗汉文帝时,都把他惹得龙颜不悦:这两个人算什么?我要做的,就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帝王!

崇祯皇帝朱由检,就是这样一个自信的人,甚至这种自信,也表现在他日常的好多工作中,其中典型的一条,就是批阅奏折。他批阅奏折,已经不能用勤奋来形容,甚至可以说是火眼金睛,别说奏折里的内容看得清清楚楚,就连奏折上写了几个错别字,只要有就会被他挑出来,然后找借口把写奏折的大臣骂得狗血淋头。堪称是明察秋毫的等级!

他工作起来,更是无比勤奋。以明朝起居注里的形容,在大明王朝最忙最苦的几年里,崇祯皇帝朱由检每天几乎只睡三四个小时,基本是天不亮就起来工作,深夜才小睡一会,而且每天累死累活,穿着补丁打补丁的衣服,吃的是粗茶淡饭,简直是憋足了一股劲,要带领大明王朝勇攀高峰。

但是无情的事实是,他越努力,大明王朝越是下坠加速度,他越是勤政爱民,民间反抗越如同烈火。难道真的是他背的锅太沉重?真实的原因其实更残酷:就是他能力太差。

崇祯皇帝最大的短板,就是根本不具备一个帝王应有的素质。一个英明的帝王,不一定非要学富五车,也未必都是英明神武,但一定要有冷静的战略规划意识和清醒的用人方略,恰恰这两条,崇祯基本不具备!他执政十七年,在抗清和对抗农民军的大事上多次摇摆,白白葬送好局。用人更严重眼歪,信任的陈演魏藻德之人,在他上吊后却争着做叛徒。这样一个能力欠缺的帝王,就好比一个根本不会开车的司机,把本来就在险路的大明朝,提前开进了悬崖里。

我方团队张嵚

leiacat

leiacat

崇祯也算是生不逢时,他是个心里有抱负的人。但识人不明,好大喜功,过分的信任东林党,这帮人装模作样还可以,做事蠢到自己都怕,所以崇祯勤政这个说法也自然成了笑话。可是崇祯生在嘉靖时期的明朝,肯定就不一样了!那时候明朝还是很强大的。只能说小冰河后期的明朝已经是王朝末期,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女真虎视眈眈,再加上心中有沟壑,但什么都办不成的皇帝,以及内斗内行的东林党!明朝其实不是亡于满清,而是亡于农民起义,这点也算是无力回天。看过1942的应该都知道那种场景,可是在崇祯末期,整个国家基本都是那样,两极分化严重,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士人撑死,农民饿死,武将地位地下,兵士军饷只发宝钞,边镇将领比赛走私,在加上各种苛捐杂税,他又不敢改革,这种情形下真是想不亡也难。假设说他能把士人的财产查抄,用于救灾,用于招募新军,或许明朝还有救,要知道李自成在京城可是抄家抄出了几千万两白银啊,但庞大的士人阶层已经不是他想动就能动的了。也算是有心杀賊,无力回天,生不逢时,留下亡国之君之骂名。

keyuw

keyuw

谢邀。

崇祯帝朱由检是统一明朝的末代皇帝,在农民军和后金政权的双重打击下,他最终不得不在煤山自缢。

一般来说,悦史君对末代君王,都持否定态度,但面对崇祯帝,情感上要复杂很多。

第一,勤政富于进取

明朝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驾崩,因没有子嗣,皇位留给了异母弟信王朱由检,也就是后世的崇祯帝。

崇祯帝即位后,采用先拉后打的方式,迅速铲除了大太监魏忠贤及其党羽,大快人心。

崇祯帝有远大抱负,想让大明在自己手上中兴,事必亲躬非常勤政,“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第二,应对天灾失策

明末灾祸不断,先是连年旱灾、蝗灾,接着又是瘟疫爆发,造成“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似闻鬼哭。欲使穷民之不化为盗,不可得也”的惨剧。

由于北方后金政权不断入侵,崇祯帝不仅无法对苦难的百姓进行赈灾,反而加征赋税,导致有了“重征”之名。

更可怕的是,大量无法生存的农民组成了多股反明势力,迫使崇祯帝在多线作战中,陷入穷于应付的境地。

第三,君臣关系紧张

崇祯帝的性格很复杂,“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

崇祯帝想尽快整顿朝纲,却求治心切,17年更换了17个刑部尚书和50个内阁大学士,对文武百官严重不信任,最终重新起用大批太监。

崇祯帝高估了袁崇焕,误信他“五年复辽”狂言,结果后金军绕过宁锦防线直逼京师,崇祯帝也只能痛杀袁崇焕,造成更大危机。

第四,犹豫错失良机

崇祯帝在长期多线作战过程中,也知道无法继续苦撑,而京师的第一线危机,更是非常严重,很早就有了南迁的想法。

但大部分朝臣鉴于南宋教训,不肯与后金政权接触,崇祯帝也一直摇摆不定,无法下定决心,最终只能以身殉国,失去了重整旧山河的机会。

而从后来的多个南明政权可以看出,反清复明的势力很强大,如果崇祯帝能够顺利南迁,历史改写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第五,后世普遍同情

崇祯帝虽然没能挽救危局,也有不少资金的硬伤,但他悲剧般的人生,让后世充满了同情。

南明礼部尚书余煜曾言:“先帝(崇祯帝)英明神武,人所共钦,而内无声色狗马之好,外无神仙土木之营,临难慷慨,合国君死社稷之义。千古未有之圣主,宜尊以千古未有之徽称。”

明史》对崇祯帝也有总评:“帝承神、熹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

悦史君认为,崇祯帝绝非无能之辈,在朝野纷扰、狼烟四起的复杂局面下,他苦心焦虑,进退失据,铸就千古遗憾。

悲哉,崇祯帝!

作者:悦史君(资深媒体人,文史专家,作家,多平台签约作者,观止读书会发起人,书评人,文学专栏主编 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写有趣的历史,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8我们一起努力!

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

勤而不智,检而多疑。亦难持国也。

当时千疮百孔的大明需要一位能足够力挽狂澜的人带着它沿着历史的车辙继续前行,很可惜崇祯不是这样的君王。也可以说在经历了很多荒唐帝王的统治,朝政腐败还有农民起义军还有满清鞑子的虎视眈眈加上小冰河时代的到来。终于在历史的尘埃中大明王朝这座三百多年的大厦轰然倒塌。取而代之的是李自成的兵败,满清入关,剃头令,扬州十日 嘉定三屠 湘潭屠城等等之后无数的汉人奋起抗争,但均被镇压。 整个神州大地尸横遍地血流漂杵。

入主中原后清朝政权以极其冷血的方式杀了数以万计的汉人坐稳了江山。少数民族得了天下后似乎都很排斥汉人,总是把汉人作为下等人(声明一下并不是挑拨民族关系,包括元朝,五胡乱华也是一样)旗人自视高人一等享有很多的特权,不用劳作就可以衣食无忧,加上闭关锁国和满清政府的狂妄自大。天朝大国的美梦最后被英国人用船舰利炮轰碎了!又引发了中国数十年的动荡不安,民不聊生。

但崇祯皇帝和满清统治者面对国破家亡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崇祯帝比较有骨气严格的执行了明朝的国策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国策。最后的遗诏:朕死无面目见列祖列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可也,切毋伤百姓一人。反观慈禧太后:尽天朝之物力结大国之欢心!

yao_yao

yao_yao

作为前明粉我太想回(黑)答一波了!……死社稷一般说崇祯吧,然而崇祯并不想死社稷啊喂[允悲]城都快破了,才急急忙忙下了一道“亲征诏书”宣布:由东宫“监国”、自己“御驾亲征”。尼玛,这不就是留下太子守城、自己要跑路的意思。虽然大家挺同情崇祯,然而他可不想“死社稷”,只想让太子“死社稷”。可惜没能跑成而已。回宫杀了皇后妃子和女儿们,换上太监的衣服是谁?带着一群太监准备趁夜混出城去的又是谁?可惜这会崇祯早就众叛亲离了,跑路了三个城门都被拒之门外,去找他信任的大臣,也被拒之门外。你说皇帝混成这样也好意思说诸臣误朕?袁崇焕(有争议)、卢象升、孙传庭都是谁害死的?总不能是皇太极吧?(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是阎崇年在百家讲坛里讲咸丰逃热河那集提出来的,某群体从来不提这茬。[允悲]) 都把崇祯底裤扒了,诸位自有公论。

Jenny1999

Jenny1999

谢邀。

朱由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后世称为崇祯帝。

其即位时还不足18岁,但是这位’少年天子’即位之初 ,即罢那位人见人怕的“九千岁’魏忠贤,定逆案,诛杀其党羽;毁《三朝要典》,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建立起自己的绝对权威,大有励精图治之志,使得朝野上下为之一振。

崇祯在位十七年,勤政理事,几无一日安枕,鸡鸣起床至夜半,往往焦劳成疾。其不好奢侈,节俭自律,不近女色,宫里从来没有宴乐之事,曾六下罪己诏,是一位年轻有为的皇帝。

可惜生不逢时,其接下的就是一个烂摊子,内外交困,已积重难返。且崇祯帝性多疑,朝廷门户之争未绝,疆场将骄兵惰,大势已倾,内地灾荒频繁,农民起义军遍地烽火,愈演愈烈,几遍海内,虽经残酷镇压,亦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外有后金屡屡犯边,不堪其扰。

史上评价崇祯求治太急,所用非人。尤其是宠任阉党,各镇将帅,必令阉党人监军,屡屡败北,尤未醒悟,直一败涂地,仍用阉党出守要害关口,一误再误!前有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兵临城下,后有后金金戈铁马,虎视眈眈,乘虚而入。崇祯曾想出战,却因胆怯错过最佳时机,至使外城陷落。当是时,孙传庭战死,关宁铁骑在抵御清军不能来救,大明已无将可用,无兵可调,全无退路,观乎京师,已是岌岌可危,直到后妃自尽,性情刚烈之崇祯帝无奈喋血书诏,披发投繯一命呜呼尔!

米可

米可

诚谢悟空邀请:

1.崇祯作为帝王,个人品格无可挑剔。

能做到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他在执政期间,诛灭了权倾一时的魏忠贤阉党,能起用文武双全的袁崇焕,注重削弱文官集团的势力并有一定成效,是名副其实的有远大理想、励精图治、身体力行的好皇帝。

2.但由于个人刚愎自用、生性多疑,基本上 与臣子的关系处于彼此仇视,共同依存、相互利用状态。

在风雨飘摇中登基的崇祯,在位的十七年,对内要镇压农民军,对外要抵抗后金侵略,于朝庭还要削弱文官集团的势力;他严苛、刻薄、猜忌、对文武百官动辄问罪、下狱、凌迟,17年间换了17个刑部尚书、50个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造成国家人才灭失,众多志士仁人不敢主动参与安邦兴国。

3.他既无治国战略思想,在用人方面又无驾驭能臣之术,还广培私人集团,重用大批太监;而战乱又迫使他摊派的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直弄得民不聊生,明末的高迎祥、李自成、罗汝才等农民起义就是他敛财苛政导致的。

4.死要面子活受罪。

有勤政爱民的一面却错误百出,在辽东战局屡败之际,拒不采纳周皇后等人的迁都谏言,自己却上煤山自缢;让大明江山易人,令人扼腕叹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groundzer

groundzer

怎么说呢?崇祯其实是“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崇祯帝其实本来与皇位无缘,可有些事就是那么巧:他的哥就是天启帝突然死了,也没留下个什么后人。经过大臣的商议决定立崇祯,话说当皇帝是谁都想的,但是崇祯上位前可是万般无奈,因为那时大明已经处于风雨飘摇的地步,大明帝国的大厦随时都可能垮塌。但他却仍想做个想尧舜禹一般的帝王。

崇祯帝登基之后还算勤勉执政,可是他的大明已经无药可救,无非就是强撑十来年。往远了说明朝在明英宗的土木堡之战后就开始走下坡路,再加上嘉靖,万历,这些个奇葩皇帝以及朋党之争,满洲袭扰,援朝作战,农民起义已经掏空了大明精力。

可崇祯生性多疑,冲动激进。这些后来都加速了明朝的灭亡。本来在对李自成的作战中已经将李自成打得剩下10几个人,崇祯偏偏又停止作战,后来李自成又起事,崇祯却急于求成,结果害得大明精锐损失殆尽,还搭上一员大将:孙承宗。

多疑。在袁崇焕守卫锦州一带时,打得皇太极恼火,后来皇太极想绕过锦州,绕道蒙古入关,结果被袁崇焕知道提前去了做好了准备,结果皇太极兵败受伤而死。后来满洲买通明朝大臣反诬袁崇焕有投敌之像。结果崇祯下令将其凌迟处死。

.`~超人~维尼

.`~超人~维尼

谢谢邀请:

崇祯皇帝从小长在深宫中,对官场的派系斗争非常清楚,尤其对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深恶痛绝,他十六岁即位后,立即诛杀了魏忠贤,为东林党人平反,从这点可以看出崇祯帝是一个明变是非,性格刚强,行事果断之人,由于他的果断,当时大明上下对他抱有极大的期望,希望在他的带领下来挽回衰微颓废的大明王朝,他本人也是信心满满,志在必得。

崇祯帝在铲除阉党后,虽然励志图强,洗雪冤案,重新启用天启朝被罢免的官史,禁止朋党,但由于长期以来弊病太多,一时难以扭转政局,再加上他性格多疑,急功近利,在朝政决策中多次犯下许多大错,由于疑心太重,对外臣不放心,他又重新任用了一批宦官,导致了宦官权力过大,统治内部矛盾愈加尖锐,这似乎又走到了前朝衰败的不归之路,埋下了王朝覆灭的伏笔。

崇祯末期,两股势力威胁到了明朝的统治,一股是在沈阳以皇太极为首的大清政权,另一股是在西北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政权,原本对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作战的成绩还不错,然而崇祯的心急和猜疑,将领只要有一次失败,不是处死就是遭贬,重臣几乎被杀绝,搞的人心慌慌,无人再愿为大明出力,可谓是自毁长城

崇祯帝十六岁登基,即不过贪恋女色,也不懒散怠政,对国事竭尽全力,对自己勤俭节约,把所有精力全用在挽救大明王朝的事业之中,但他用生性多疑,少施恩惠,诛灭将领等一系列错误,最终没能实现他的中兴之志,反而做了大明江山的陪葬品,把十七年的努力化作了一场春梦,但他十分关心人民,面对即将进城的起义大军,他在遗书上写道“勿伤朕百姓一人”,这决不是最后的表演,在这之前,他也曾要求吴三桂救驾时“宁可舍弃土地勿舍弃人民”,对一个未代皇帝来说,这种爱人民大众的精神是极其可贵的,历史上能做到这一点的能有几人呢?你说是不是?不知你可认同我的观点,如有同感,别忘了点赞,谢谢阅读。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