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上,有时候工资拿的越高的人越做不长久,高层高管岗位更换频繁,相反普工最稳定,为什么?
sunny_yujianhui
先说个我身边的现象:
我舅舅的村里有个造啤酒瓶的乡镇企业,村里很多人都在厂子的车间上班,两班倒一月1200,真的就这么低的工资,而且天天还要巴结车间小领导。我很不解的问我舅舅,就这工资有必要巴结领导?舅舅说:“敢不巴结?不巴结就开除他们了!”
很神奇是吧?千真万确的事,他们还真怕被开除了。你可能想不通,就这破工作有什么怕的。那是因为如果被开除,他们可能重新找不到工作,还可能找到了也不一定比这个好。这就是他们的价值观。
而企业高管呢,有没有才能先不说,最起码他们有自信,他们相信下一份工作肯定比现在的好,因此他们对于工作就相当挑剔,对他们来说骑驴找马是常规操作,这就是高管的价值观。
所以题主说的这个现象是两者的价值观差异导致的。
我是夏桑,喜欢的关注下我哦
羲少
我在体制内工作了15年,主任换了7位、副主任换了5位,我的部下更换了3、4位。我们单位新来一位大领导,3月份到各单位考察,6月份又来考察居然是调走。高层换得快,原因何在?主要有四大:
1、底层往上难度大。在古代,从兵到吏,从吏到官,身份跨越最难。需要长期积累,难度很大。看当今,从科员到主任科员,从干事到科长,没十年时间下不来。当基层苦苦磨炼时,中高层已经轮换了好几拨。试问,有几个中高层领导能干十年啊!
2、位置重要风险大。到了一定阶段,人的能力素质相近。能否提升,有时看机遇。高层岗位是众人追求的人生目标,可谓众矢之的,一举一动自然受关注。有的竞争,有的淘汰,有的拉下水……只要能让你下来,什么方法都用。站在风口浪尖,收益大,风险也大。熬不住,当然就换人了。
3、高层挑战压力大。给高层优厚待遇,不是让你养老的,而是让你创造数倍于工资待遇的业绩。如果不能,那自然要请你下课。市场经济,竞争态势,能者居上。越是高层,待遇越好,需要解决的难题也就越多,承受的压力也越大。胜任不了岗位就换人,更换快也很正常。
4、身体健康承重大。能够到高层,一般来说年龄也不小了,该有的有了,该犯的也犯了,自然不会再牺牲健康去奋斗。看淡了一切,自然也就放手了。同时,领导考虑很深。很多人到高层其实就过渡一下,提升一下级别,待一两年就走,给下面人腾位置,自己也可以提高养老待遇,还落个口碑人情,皆大欢喜。这种情况下,高层自然待不长。
你认可哪一种说法呢?
小妖儿
在公司里看到高管们坐在窗明几净、宽敞的办公室里,走在路上前呼后拥,工作时发号施令、威风八面,更重要的是他们还领着人见人爱的高薪,很是让人羡慕啊!但是过了一年半载后,突然发现某岗位上的高管又换上了新面孔,原来的高管却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公司。
高管的不稳定,让许多人都觉得难于理解,毕竟这些人也是才华横溢、多少也为公司做出过贡献,就连离职的高管自己都愤愤不平,大骂公司老板背信弃义、卸磨杀驴。
在职场上工资拿得越高的人往往做不长久,而生产一线的普工因为工作内容单一、操作简单,工资偏低,却往往很稳定,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
俗话说:“高处不胜寒”,若要弄明白高管岗位为什么换人频繁的问题,就需要通过现象看本质,下面从12个方面来分析个中原因:
1、说通俗点,公司就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组织,公司老板还期望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公司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那是另外一件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效益”、“企业家的家国情怀”,这里不作讨论。
2、老板思考公司的运营情况其实就是围绕着这个公式:利润=收入-支出,并且渴望收入越大越好,支出越少越好,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3、公司要发展就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老板是希望通过招聘新的高管,引入能与时俱进的经营管理思维、模式以及管理手段、方法。
(1)许多公司老板不惜重金聘请企业管理顾问公司进入自己的公司进行现场辅导,解决公司存在的各种经营管理问题,另外他们自己也经常参加一些经营管理知识技能的培训课程。其实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学习、掌握新的经营管理思想、模式和方法。
(2)如果做高管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没有危机感,缺乏持续的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总是躺在原来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给老板一种江郎才尽、不思进取的感觉,那么老板就只能请你卷铺盖走人。
(3)老板聘请的每一位高管,一般都需要完成阶段性的任务。一旦任务完成,基本上就意味着是离开公司的时候了,除非是这位高管能持续不断地为公司创造新的价值、做出更大的贡献,能让老板惊喜。
4、“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在老板的心目中,对每位高管都有相应的期望,这些期望一般是不会写在劳动合同里的。高管的工作性质是高责任、高压力、高风险的,当然也意味着高的薪资待遇。公司付给了高管这么诱人的高薪,如果某位高管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和业绩没有达到老板的心理期望,那么老板会毫不犹豫地辞退这位高管。
5、高管不但是公司战略、经营计划指标的实现者,也是一个部门工作的策划者和决策者,公司聘请高管的目的不仅仅是在找会做事的人,真正找的是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人。一个高管的能力高低,不仅仅决定了自己的工作业绩,更重要的是决定着一个部门的工作成效,如果用人失败还会危及到公司的生存与发展,而生产一线的普工只是按部就班的操作工,他们只需要按照规定的质量标准和数量、时间等要求,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就行了。
6、普工从事的是重复性的工作,风险小、责任轻,一个人就算做错了事情,也不会给公司造成致命的伤害,所以只要普工做事认真点、听话些,不严重违法公司的规章制度,公司也不会随便辞退哪位普工。当然若普工对公司环境不满意、对工资水平不满足,自己主动离职,那是另外一回事。
7、普工大多是打工的心态,以赚钱为根本目的,当他们觉得一家公司的福利待遇还过得去,为求安稳,往往会选择在一家公司长期做下去,因为稳定总比拖家带口地到处漂泊要好。
8、虽然说普工岗位的替代性较强,但是老板会考虑培训、培养的成本问题,如果能招聘到熟手,当然皆大欢喜;若只能招聘到生手,也就意味着生产效率的低下、产品质量的不可控性以及培训费用的支出。
9、高薪、高福利待遇,对谁来讲都是诱人的,高管职位往往会引起公司内部职员的争权夺利、勾心斗角。权力斗争场上的失败者,就不得不离职,这也是高管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10、高管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体面、风光,但其工作的挑战性、难度,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必须承受的工作压力,也是不言而喻,他们的工作过程就好比是在走钢丝一样,时刻战战兢兢。
我曾在一家公司担任生产中心总监的时候,有一年因要赶在“十一”促销前把新产品的样品制作出来,连续6个晚上我带着研发部经理、品质部经理,还有部分骨干员工,在没有设计图纸的情况下,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凌晨3点多钟。因为有1款新产品样品未按时完成,公司罚了我1000元。
另外高管们通常都是老板的直接下属,很容易在经营管理理念、工作方法上产生分歧,有时明明老板的做法根本就行不通,一旦据理力争,就会受到老板的严厉训斥。
假如高管的心理承受能力差,在重压和频繁的斥责之下,一般都会选择辞职走人,因为公司是老板的,但身体却是属于高管自己的,一旦因操劳过度生了重病,老板会给你治疗?会把你养起来吗?
11、“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能做到高管职位的人,往往都是能力强、人脉广、知名度高的人。高管们也盼望有更好的薪资待遇和发展前途,一旦他们发现有更优秀的公司在向他们暗送秋波或者目前的公司老板说话不算话、没有满足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他们也会选择跳槽。
12、出于人工成本的目的,有些老板真的会做出背信弃义、卸磨杀驴的事情。
我有位朋友,进入一家公司担任生产厂长的职务,最初的主要任务就是筹建新厂,月薪3万,年绩效奖金6万,年终支付。朋友信心百倍、全力以赴地用了6个月时间把新厂建好,投入了生产。结果公司老板找了些莫须有的借口逼朋友辞了职。“狡兔死走狗烹 、飞鸟尽良弓藏”,这也是每位高管不得不面对的职场现实。
Abd al·肖博
大部分情况下“权利”和“责任”是对等的,而在职场中,越高的薪酬则对应着相应的工作压力,很多光鲜的工作背后却并没大家想的那么“舒适”。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高管只要管人,不用干活?很多人以为公司里的高管只要指挥指挥下面的人干活就好,但事实并非如此。
作为高层管理者,需要对自己所负责的业务板块中各流程环节都非常熟悉,能合理分配资源(人力资源+其他资源)去实现项目目标。
每天不光要管控项目进度,还要对员工的工作结果进行纠正并做出最终决策,避免出现严重问题影响项目发展。
二、公司经营不善,谁先被开?高管拿着公司体系内最丰厚的报酬,自然也被老板予以更多期望。一旦公司经营情况未能达到老板预期,他不会管下面具体哪个员工没做好工作,而是会直接找负责人兴师问罪,毕竟普通员工只是在做“执行”。
短期可能只是扣除绩效工资,如果长期无法满足老板的预期,那高管无疑是最容易被公司扫地出门的。
三、高管的生活,步步惊心!而在高管工作的过程中就更是“步步惊心”了,业绩不达标要背锅,人员出状况要背锅,“不培养员工”要被说管理能力不行,而“把员工能力培养的很强”却可能被取而代之。
所以,一个岗位的薪酬高低与诸多方面因素有关,如果想取得更高的职场成就,一定要全方面提升自身能力哟。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_^
水晶
谢谢邀请
我非常乐意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牵涉的因素比较多。有职场的;也有高管个人的;更有职场老板的。职场老板的能力、价值观以及他的期望值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下面我们就这三个方面一一拆开来看看,看看有没有一定的道理。一、职场的问题现代有许多职场基本上就是为了追求“利润”的职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职场。那么它的工作全部围绕着“利润”与“利益最大化”来展开。在这单一的作用下,职场是看到什么赚钱就做什么,不管不顾的只盯着回报的“数字”跳动;看到什么能够促使职场“利益最大化”也会不管不顾的去“挖潜”,甚至不惜“画饼”与“强加”。
其实职场立于市场的意义不应该只有这么单一的,它除了完成一份事业以外,更需要承担一些社会的责任的。比方说,职场自己应做好表率,向自己的员工传达有利于这个社会所需要的进步与和谐信息;职场更应该做好自己的产品,向市场传达出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职场追求创新,追求完美,追求服务于社会的理念(应该都是发自于真心的)。
然而,在职场单一目的的催生下,只要符合当前“利益最大化”的人,它就用,哪怕价钱高一点也无所谓,反正都是临时就用,用后可以随手一扔。难道职场随手一扔就不怕高管诉诸于法律吗?职场不怕,因为:①职场已经会把风险控制到最低来进行设计的;②法律是要讲究证据,只要职场不把证据拱手相让,一般都不可能获得;③高管们也非常明白职场运行规律,也不会把这个不公平诉诸于法律,赢不赢得了是另外一回事,主要今后还要在职场中混事业,吃点小亏也就算了。于是,我就看到了一个单位换高管就像换“袜子”那么勤。
二、高管个人的问题由于市场经济所突出的是经济,一切都服从于经济利益。用老百姓通俗一点话说就是为了“钱”。所以,在以“钱”为中心的情况下,高管们也会滋生“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所以,源于职场不能给予你持久的事业,那么进入职场的唯一最大的目的就是冲着“钱”去的(学习,强化自己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钱)。
既然是冲着“钱”去的,当然也就“一切向钱看了”。于是就会出现几种任职现象:①对该职场文化没有充分的认识,仅靠老板或人事的对前景的忽悠,抱着碰运气的思想,走进了职场一看,职场或老板与自己的三观不对付;②为了获得高收入,不断地在一个有又一个的职场中,寻找回报更多、更稳定的机会,然而在一个职场中很多都不是你的机会;③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在应聘时刻意拔高自己的管理或工作能力,到了实际管理与工作中出力还够不上口中能力的50%。由于这些现象成为了“人才正常流动”的主流,职场频繁的更换高管也就不足以为奇了。
三、老板的问题由于老板办职场,不是为了事业或为了创造价值,而是为了纯粹的“利润”和“利益最大化”。都希望别人无私的作出更多的奉献,同时也都希望自己无条件的能够得到更多的回报。在这个心理的影响下,即使高管们工资不是高管们的期望值,在老板眼里高管们的工资也是超级高的(针对普通员工来说的确也高出了许多)。这样就会产生出付出与回报不相等的幻觉。
再加上老板自己能力范围或专业深度有限,则需要方方面面的高管,并想方设法的到处挖人才,把职场获得最大利益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些高管们身上。到头来,一方面老板不能满足这些高管们的期望值,使这些高管潜能不能被激发出来而发挥到极致;另一方面这些高管的实际作为难以达到老板心目中所期待的期望值,这样就出现了老板与高管们期望值不对等的分歧。
一旦老板形成了幻觉或分歧,老板很容易把自己的责任、无能或者情绪转嫁给那些高管们,高管们也就逃脱不了频繁更换的命运。
综上所述,高管频繁更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结果都是一样——被更换。最终被老板更换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老板们不愿意长久的支付高额的工资,视认为目前的问题解决了,也就没有必要留着这么高的工资水平了。我就有幸遇到过这个待遇,在一家外资企业,初入职时,在不要求工资待遇的情况下,而获得了这个分公司中最高的工资待遇(为此我还在发工资的当晚,在武汉吉庆街请了一桌客)。原因是该分公司将面临着在国家技术质量监督总局办理“行政许可”期间,由我主导其工作。当时我就觉得这份工资不会长久,果然当“行政许可证”办理下来不足一月,外老板就找我谈话,列出一些我职能范围内的一些小毛病来否定我的工作,得出不称职的结论(我当时管理部部长,管理两个部门,一个是公司办公室;一个是质量管理部),并非常关心的询问我,看看在公司范围内还有没有什么工作适合我做。听后我斩钉截铁回答到:“我什么工作都不会做”!于是,转身出门就办理了辞职手续,下午就辞职了。因此,工资高一般都不会坚持太长久,不管你为公司作出了多大成绩,一旦危机过了或使企业走上了正轨或你的能力差不多用尽了,你都随时有被随时换掉的可能。相对于工资低的员工,由于企业目前还能承受或企业目前还需要你,被换掉的频率会低很多。如果企业不需要你了,工资低的员工,更容易被置换。你说呢?
个人观点,不到之处请指正。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谢谢你的提问!
我是【昔日的港湾】职场领域创作者,有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师友们可关注我,或在下面留言与点评。谢谢大家!晴空万里,万里无云照片来自于手机自拍王兔仙儿
高工资高管岗位更换频繁的原因:
公司(企业)的发展路径、人事、薪资结构、业绩考核和高管人员的能力或思路不匹配,工作肯定做不长。就会出现炒公司鱿鱼或被公司炒。
如果高管人员的业务能力在业界反响不错,就极有被挖的可能。即使现在的公司待遇还不错,但仍会被摆在面前更好的待遇所吸引。如果一个公司高管屡屡被挖,公司一把手就该反思了。
普工是一般的执行者,技术性要求相对低,薪资也要低好几个档次,责任和压力也成正比。对于他们来说,同行业公司的薪资没有多大差别,所以能在一个企业长呆。
jon
针对题主的提问,这个问题应该分为三个部分来回答:
第一、职场中,工资越高的人越做不长久,这是为什么?在职场中,工资的高与低一般意味着这个人工作能力强与否,最直观的现象就是能力越强的人,工资必然也会越高,这是普遍现象,但是为啥工资越高的人工作反而越不长久呢?
既然我们都知道工资高的员工,代表的就是能力强,人才本身就是一个硬通货,因此能力强的员工,他的选择就会很多。
简而言之就是即使这名员工不找工作,只要足够优秀,必然有很多企业是盯着他的,工作只是体现他价值的一种方式之一,所以这类人根本不存在担心找工作的问题。
企业在招聘这类员工的时候,一般都不会故意压低他们的薪酬待遇,目的就是能够让他们长期为企业工作,所以薪资基本上不会是他们离职的主要原因。
因此这类员工更看重的是个人和企业之间的融合问题,比如团队氛围,公司的管理,发展前景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等等,良禽择木而栖就是这个道理。
当个人的意志和公司的理念相悖的时候,这类员工选择跳槽就变成必然的事情,这种情况之下,往往都是员工选择公司而不是公司在挑选员工,所以会出现工资越高的人做不长久的现象。
第二、公司高管为什么会出现岗位更换频繁的现象?作为公司的高管,每天上下班可谓是风光无限,但是他们对于工作的认真程度可不是普通员工所能比较的。普通员工,工作完成即可,甚至于结果如何都不需要太多的计较,但是高管不仅要对工作劳心劳神,在维护公司利益当前还需要考虑公司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此时他们对应的岗位要求他们不仅要权衡公司的利益和发展,还要平衡公司的人际关系,维护公司的正常运营。高管的收入往往是和公司的发展指标直接挂钩的,当自己的所得和付出不成正比,或者说公司的发展速度不是自己所预期的,甚至于公司管理理念和自己背道而驰的时候,作为高管是一定会在合适的时候决定取舍的问题。
相反如果高管的能力没有在公司内体现出来,公司也会因为聘用高管的成本太高,而直接结束合作关系。
高管和公司的关系已经不是像普通员工一样的聘用,很多时候基本处于合作的状态,去与留都是相互的。对于高管自身而言,得到的多意味着付出也要多,对于公司而言既然付出得多,必然公司收益也要更多,这是平等互利的相互利用关系。
第三、公司基层员工,为什么最稳定?普通员工的工资基本上都是处于维持家庭生计为主,能力一般,选择就业的机会也不会太多,在保证家庭生活的情况下,还要支付房贷、车贷等等支出,容不得他随随便便去跳槽,因为一旦普通员工跳槽就需要承担因自己就业中断而导致入不敷出的风险,所以基层员工相对比较问题的原因就在于此。
而对于工资高的人来说,基本上家庭支出,生计问题基本上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主要着眼于自身的发展,他们的资源和财富的积累足够他们应付未来可能遇到的风险,他们都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哪怕是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
所以在职场中,工资拿的越高的人选择也就越多,高管岗位更换频繁的主原因是双方能否达到双方预期,基层员工相对稳定,是基于自己财富的积累能够抗住风险,关注工伤实务,职场之路快人一步。
kevin_china
首先,没拿过高工资没做过高管的,谨慎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你很容易会误导别人。
我做过高管,拿过高薪。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说清楚,对于企业产生的作用和价值来说,高管和普通员工之间有什么差别。
普通员工,企业在雇佣之初的岗位设定是完成某一个具体工作,能完成,就算称职。能一直完成,也就能一直呆着。但是想升职,就要有一些相对突出的贡献。而一般普通员工的主管,也闲麻烦,一般能用的就将就用,即便能力差点,态度好也能留着。
高管,一般是老板亲自招聘,用来改善现有业务,或创新某项业务,甚至肩负着公司转型等重大使命。老板对于高管的期许,绝不低于对自己的期许。而现实是,诸多因素会让高管不能完成这么重大的使命。
1,能力作假。高管忽悠老板,其实并没有那么牛,只是简历好,现场表达好。过往的成绩也是站在那个成功的平台上获取的,而他自己表达时肯定言过其实。这种情况是最常发生的。希望老板们擦亮眼睛多方打探下吧。
2,老板误判。老板以为自己需要一个这样的人,但是其实业务可能需要另一个能力模型的人才行。或者老板以为他很擅长某业务,其实他这方面能力一般。这就导致了一个错位,最终这人也很快就会离开。
3,业务调整。尤其是创新型的业务,会找来一个有类似经验的高管去带领新业务。而新业务的成功概率本就不大,一旦公司发现新业务做不起来,要么关闭新业务,要么换领头人。反正不管做哪种调整,高管大概率还是会被离开。
4,个人原因。高管也会对公司误判,觉得这个公司很适合自己,而实际工作后,发现公司的价值观,人际关系等不是自己所能接受的,因此离开。到了高管这个阶段,都是高自尊,高存在感,有很多自己不能接受的因素。一旦触碰到某个底线,就会离开。
bjchangbo
高端的人积累的是资源和人脉,哪天自己做企业不是难事,低端稳定的人,祈祷50岁后自己和家人没毛病,套用一句老板的话,企业不是慈善机构,没义务给你养老送终。
hakynamatata
人的本性是喜欢稳定环境不喜跳槽的,但高管因工资高老板自然盯得紧,所以容易变化。
pad控
等你到金字塔顶就知道为什么了朋友
rock老七
这是正常的但是足够可悲现象,普工往往只有被安排的份。
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的工作要经常更换呢,我想无非以下几种原因:
1、因为工作不适应,或者不喜欢。
这是更换工作的一个原因,这份工作觉得做着无趣,浪费生命,或者工作强度太大,身体受不了,或者领导难以相处,每天都很痛苦。
这种情况下,自然会想到换工作了。虽然常说公司是我家,但是和家还是不一样的,家庭情况自己不可以选择,如果有个暴躁的父亲,那不能说,我换个爹。但是公司里有暴躁的领导,或者小人同事,那我可以远离,所以,就更换工作了。
2、因为觉得价值不对等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么一个故事,说某某在公司工作了十年,大小事情搭理的井井有条,但是工资很低,甚至有时候还不如自己带的徒弟,这种情况真的蛮多的。
如果看得开,或者说员工还能忍受,那就继续呆着,直到受不了,再离开这个公司。
如果看不开,那就会因为感觉自己付出的价值和收到的回报不对等,就会离职。
3、在这家公司晋升发展达到瓶颈。
还有一种情况是,员工成长很快,但是企业成长很慢,经过了几年,发现这个平台已经满足不了自己了。
或者就是自己在这个部门几年了,除了老大,已经坐到2把手了,往上也没有晋升空间了,那就是时候要更换个更大的平台了。
这也是离职的原因之一。
4、按照自己规划该跳槽了
还有一部分是比较厉害的,他们有自己清楚的规划,自己在什么位置,做多久,做到哪一步,脑子里都很清楚,所以,他们会结合自己的现状,规划自己的跳槽节奏。
到时间了,就该离职了。
一般情况下,因为资源和位置的不同,高管的规划和目标会相比普工更加清晰一些。
1、高管的离职
他们很少会因为工作不适用,工作里的情绪等问题离职,他们会在入职前进行多轮沟通,深入调研,确定适合自己,并且自己在这里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成长和阶级提升,他们才会离开原来的公司,来到新公司。
而且,他们来到新公司的时候,往往已经想好了自己什么时间,什么程度时候离开这家公司,进入到下一个人生阶段。
所以,一般来说,高管的更换周期在3年左右。
题主说的如果是3个月更换的话,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这3个月还是高管的调研阶段,调研后发现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企业未来10年的规划和自己的规划相左,所以会果断离开,不浪费时间。
还有一种是因为公司对高管的付出更多一些,对高管的要求会更高一些,如果低于自己预期,那么会主动辞退。
2、普通员工的离职
说到这里,其实我感觉很可悲,因为普通人因为自己没什么目标,得过且过,这样就会造成一种现象:你自己没主意,那么公司帮你拿主意好了。
把主动权交给公司,公司一定不会让你占到便宜。
具体怎么表现呢?你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该跳槽了,那么公司会告诉你,外面找工作不好找,你在这里稳稳当当不好吗?于是,你认可了,你就留下来了,一留就是10年,思维固定了,这辈子就毁了。
还有就是你想自己创业做点什么,公司开始给你拿大数据,中国创业失败率9成,你听了你还敢动手吗?于是,你又被人帮你拿主意了。
所以,你就这么一直被人拿主意,普通员工就会比高管要“稳定”很多了。(写到这里我很心酸)
所以,你现在知道自己要怎么做了吗?
panpan1979
我大学时有两个室友,毕业后的这15年里,一个在同一家公司干了15年勤勤恳恳,另外一个整整换了10家公司飘忽不定,如今我们相聚在一起,再看这两个室友的收入和职位,结果却让人唏嘘不已。
我上大学时一个宿舍住四个人,其中一个本地姑娘,时不时就要回家住一晚,一个星期也就在宿舍里待两三个晚上吧,跟我们剩下的三个人都不太亲热——那时候我们觉得她有那种本地人的优越感,但其实没有,人家只是纯粹地喜欢回家住而已。除了她,还有两个室友分别是小贾和薇薇,我们仨经常一起去食堂吃饭,一起去图书馆看书,一起去教室上课,一起讨论隔壁班的帅哥,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小贾的脾气非常沉稳,她刚进大学的时候就有一种遇事不慌的大姐范儿,但是她不太喜欢主动变化,比如她一头长发就整整养了四年,同样的长度,同样的发型,让她烫一下呀染一下呀,她都是摆摆手说不要;薇薇是那种咋咋唬唬的性格,跟她优雅的名字完全不搭,一会儿学溜冰一会儿学舞蹈的,兴趣很多但是长性都不大,要是让她一天都关在屋子里,她得疯。
我是那种中规中矩的,没什么主意,小贾让我往东走我就往东走,薇薇让我往西走我就往西走,反正只要她们不同指,我基本上跟她们步调一致。后来毕业了,小贾回到家乡,回到爸妈身边,进了一家附近的大型民营企业;薇薇就不一样了,毕业去了深圳,开始了她惊险的大城市漂流。
因为隔得很远,我们仨由一开始的如胶似漆慢慢变成了淡如水的君子之交,后来基本上就是朋友圈点点赞的关系了——时空的距离真的很强大,慢慢冷却曾经炽热的友情,几年不见,哪能一下子就打得火热哦?想到这里,我心里总是很怅惘。朋友总是这样,走着走着就散了。
朋友圈里的小贾很少出现,偶尔出现基本上就是公司的新闻或者节日祝福;薇薇活跃一些,她的圈里有旅游,有美食,有突然剪短的头发,还有按耐不住的跳槽的心......感觉过不了几个月,薇薇就换一份工作,我们有时劝她稳定点吧,她毫不在意,说,“哎呀那个工作太没意思了”。对我们来说,工作就是工作,哪里需要那么多乐趣呢?
后来我们想要搞聚会,但是时机总是不对,凑不到三个人都可以的时间,结果等到我们约好了时间,2020年的3月份,那会儿已经“非必要不出省了”,所以计划还是落空了。终于后来等到恢复了正常的出行,我们仨终于聚上了!
结果还是很让我开心,因为我们仨叽叽喳喳的仿佛回到了美好的大学时光,一见面那种熟悉的感觉就回来了。经过这么多年,小贾已经变成了成熟稳重的“贾主任”,薇薇收敛了一些,但是活泼的年轻气盛还是呼之欲出。
我问贾主任,“这么多年就干了一份工作是什么感觉?”
小贾说,“没有太大的感觉啊,反正就干呗,在哪儿干不是干呢?”然后小贾问薇薇,“大小姐,你这是换了15份工作有吧?一年一份?”薇薇笑笑,说,“哪有15份那么多,没有的,只有10份啦。不过这第10份我感觉自己也快坚持不下去了,哈哈哈。”
1:10,我也不知道谁输谁赢。其实我骨子里也是偏传统的,我说,“贾主任,你这一家公司打算干到退休呀?你这么忠诚,老板是不是给你加了很多钱?”然后我冲她做了个鬼脸。我很佩服这样的人,居然能做这么久?
小贾说,“也没有啊,就温饱呗。一年大概有30吧,不算太差,但是也算不了很好,中间吧。”不得不说,贾主任太谦虚了,年薪30万还属于中间?我已经要仰望她了。
小贾继续说,“其实在一家公司是很难实现加薪的,升一次也就加500到800,又没有很多升职的机会。我跟你讲,我算是看清了,要想升职加薪,还是得跟薇薇一样跳槽。”
然后我们俩同时看向了薇薇,薇薇说,“昂?哪有,其实一开始跳的根本不是槽,而是离开那个让我讨厌的地方,我也不喜欢跳来跳去的,尤其是怕社保接不上哎。”
薇薇这么说我是信的,我有些同事跳槽也是要看时间的,不恰当的离职时间可能会造成社保断交,但是我以为薇薇只是本性使然,她不喜欢一成不变,然后我问她,“那后来呢?”
薇薇一手托着腮,作思考状,说,“后来,就劝自己不要冲动啊,深圳那个地方工资高,但是生活成本更高啊,换个工作就得搬家,还没到时间就搬走还得损失一个月押金,但是不搬吧,实在受不了那个距离,挤地铁能挤到怀疑人生。不过呢,后来我也比较随心了,工作一年就开始看机会,看看有没有更适合我的,毕竟我在一个地方是很难长干的。再后来,我也有了一点职业规划,锁定了发展的行业,就一步一步地走,不管是跳槽还是留在原来的公司,基本上就按照自己设定好的目标走,也就没有那么频繁了。”
刚刚还说第十份工作马上拜拜了,她这又说自己没那么频繁了,薇薇是不是对“频繁”这个词有什么误解?然后我问,“你不是说你马上又要换工作啦?”
薇薇一笑有点倾城,她说,“对啊,在考虑,别人来挖我,我看看条件合不合适呀,不够好的话就不走,够好的话就走呗。对了贾主任,你就没想换个工作?你没做腻?”
贾主任说,“还好吧,容易做腻的人做什么都容易做腻,我早就认定了做腻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这个事实了,至于换工作,哎呀我觉得好麻烦。”
薇薇没有说她的工资,我觉得当场说出来可能也不太好,尤其是对贾主任造成了刺激。薇薇在深圳这样的地方工作,摸爬滚蛋了这么多年,我猜五六十万肯定是有的,而且她已经自己买了房,你想想,得有多大的实力才能在深圳买房呢?
一直在一家公司工作,或者频繁跳槽,其实都是有利弊的,每个人的选择不同,结果也会不同,但我觉得没有绝对的对错,因为收入和职位本身也不是衡量工作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一直在一家公司,就很稳定,但是经常性的跳槽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挑战,当然伴随而来的,还有突破性的薪资涨幅和职位天花板的破局。如果你即将毕业,以下建议不妨看一下:
1. 无论是不是一直在一家公司上班,最重要的是你的学习能力。其实在一家公司里也是有发展空间的,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纵向发展,还有部门间的横向发展。我认识一个副总,就是从最基础的底层干起的,公司所有部门几乎都待过,所以业务非常熟悉,最后也坐到了很高的岗位。
2. 一般来说,适当的跳槽更加容易拿到高薪。有人说,钱是跳槽跳出来的,这句话也是有道理的,因为职场人为自己跳槽设置了底线,比较涨薪20%-50%,比如升一级-两级。但是跳槽的过程当中也一定要小心不要跳进坑里,尤其是选择行业的时候,不要从一个朝阳企业跳进了夕阳企业,再跳出来会很困难。
3. 不要盲目地跳,不要为了跳槽而跳槽,最重要的还是你在这个新的岗位上能学到什么。有些机会提供了高薪,但是没有提供更好的平台,没有提供更多学习的空间,那么短暂的欢乐之后,你可能越做越难过,越做越觉得坑。好的工作机会是一定能让人学习到更多的东西的,也能帮助人成长到另一个更高的层级。
稳定也是相对的,贾主任也许过几年也会突然发现自己的职业瓶颈,而选择跳槽去其他的企业;薇薇也可能会喜欢上某个工作的运作模式,而长长久久地待下来,这些都是有可能的。所以,重要的不是到底在哪里工作,而是你在这份工作里能否获得你想到的东西,你说对吗?
卡洛熙
1、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能做到管理层他的资源和能力能支撑他有更好的发展,走了也正常。
2、做管理琐事太多了,很烦,我做技术的,公司让我做项目经理,我觉得比较烦还是没答应。
3、家庭原因,很多人还是喜欢朝九晚五,管理层免不了有应酬,对情商和时间要求比较高,以我的经历来看的话还是喜欢平平淡淡过日子
lilybb
能够做到高层,必然有多年的行业经验和能力。这样的高级别人才,工资没有最高只有更高。这种高级别的人才,肯定也会有很多猎头公司疯狂挖墙脚。
当经验与能力并存,这样的人就是行业内统称的“大佬”。既然是“大佬”级别的人物,选择肯定很多。在职业选择方面,这些人除了工资之外,还会考虑期权、股票、房子、车子、子女教育、户口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倘若老板没有礼贤下士,高层高管跳槽是很正常的事情。既然高层高管经验能力都很出众,那么自然而然没有必要委屈自己,所以该炒掉老板的时候就炒掉老板,一点也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