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死刑都是要秋后问斩?

提到的作品

[作品]左传

本书为“中国家庭基本藏书·史学名著卷”中的一本,该卷包括《左传》、前四史及《资治通鉴》,它们是中华史学的精华,认识历史,当从此着手。本书是为普通读者提供的一个《左传》选本,所选篇章或长或短,基本上囊括...

左丘明

[作品]水浒

救冻犬的脖子上挂着酒瓶和面包,它们在寒冷的山区救助被埋在深雪中的行人。蚯蚓吃进垃圾后排出的粪便,是上等的天然肥料;秃鹫吃光了动物尸体的腐肉,不仅饱了肚子,也清理了自然环境;鸟的腿内具有振动小体,能感受...

施耐庵

最新跟帖
April爱独行

April爱独行

其实说是“秋后问斩”实际上是冬至前后的几天。这个时节万物凋零,统治者为了适应这个节气、顺应天意所以就有了“秋后问斩”这么一说。

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王朝,自从诞生了皇帝以来,除了秦王朝没有遵守“秋后问斩”这个习俗外,我国其他的朝代都是遵守这一约定的。也许正是秦的这种不仁,也是导致秦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古代杀一个人,是要经过好多流程的,你比如说给犯人的断头饭是什么?如何押赴刑场,走那条路,过那个门?刽子手又有什么小猫腻?

现在咱们来简单说一下:

断头饭通常是头一天晚上牢房给犯人的饭菜。衙役在给犯人饭时通常会说上一句:爷您大喜,官司订了。听到这句话犯人也就明白什么意思了。

这断头饭通常是一包酱牛肉和一斤大饼。吃饱是没有问题,但一般是不让喝酒的。要喝酒只能等到明天去法场的路上了。

上路的犯人第二天会有监斩官来监狱提人,官兵走两侧犯人走中间,监斩官走在最后。走宣武门到菜市口,宣武门的门洞上据说写有“后悔迟”三个字。

这时的犯人就可以喝酒了,沿途有人早就摆好了酒菜,希望能给这些犯人吃上一口。至于什么原因不再细说了。

古代杀人是一件有很多将就的事,刽子手耍鬼头刀“出红差”,刽子手一年大部分时间是很自由的,一年“出红差”的时间也就冬至前后这几天,收入也不错。

“秋后问斩”这种刑法也算是古代残暴的君王们为数不多的一种仁慈吧!

哈尼小丫

哈尼小丫

在古代,法律规定死刑在秋后进行,主要原因是当时的很多政府行为都受天地、自然等朴素世界观的主导,认为人与自然世界有紧密相连的关系,应该顺应四时,遵守天意,否则会受到老天的惩罚。秋后是一个万物腐烂及死亡开始的季节,草枯叶落,一切都开始萧索,杀气已至,因而顺天行诛;而春季万物生长,生机勃勃盎然之时,一切不得刑杀。

秋后问斩的“学术背景”: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一说,认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刑、罚与春、夏、秋、冬以类相应”,所以顺应天意的行为应该是在春夏行赏,而在秋冬行刑,这逐渐被载入律令并且司法制度化。

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大家一定听过“斩立决”一说,这与秋后问斩是对应的。基本上,斩立决的对象都是犯谋反、煽动叛乱、大逆之类的大罪,所以不受季节的限制。唐朝与宋朝都有法律规定,除非恶逆之大罪,从立春到秋分,其他罪不在春季执行死刑;明清将死刑固定于秋后,而嘉庆之后短暂改为斩立决后又恢复。

顺便说一下,在古装影视剧里,我们常有这样的感觉,在古代杀人、行刑非常随意,但事实上,中国历史上大部分时期,对死刑的判决还是比较慎重的。从汉代开始,死刑复核制度就开始小范围内试行,魏晋南北朝开始逐步确立,到了隋朝,死刑三复奏制度确立,意思就是行刑前需要奏请皇帝三次,才最终决定是否给予死刑。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拓展了这一制度,地方上的案件依然沿用三复奏,但是京城的案件需要“五复奏“。明清的两种死刑“斩立决”和“秋后决“,前者需要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审核,最后由皇帝本人核准;后者,即对于秋后处决的囚犯,则通过朝审制度在霜降之后进行审核。清代则在之前的基础上采用朝审核和秋审两种复核制度。

远方。

远方。

古代的死刑到底怎么运作的呢?相信您经常在影视作品里听到“押入刑部秋后处斩”这样一种说法,不知道您想过没,那些官僚处理平民小百姓不是大权在握吗?怎么杀个人还得拖到秋天呢?难不成这杀个人还得选“良辰吉日”吗?倒也有这种说法,比如说讲究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秋天对应金,而金又是主肃杀的,因此就有人认为古人秋后处斩为的就是把处理人命这件事与五行对应起来,以达到天人合一。

不过,你如果真以为古代的死刑就为了追求这么一点虚无的形式,那你就太小瞧他们了。在古代的刑律里头就写得很清楚,“人命至重,死者不可复生”,而秋后处斩就是为了尽可能保证死刑的公正性,给所有事关人命的判决一个缓冲的时间。比如说,秋后处斩可不是简单地把犯人押入大牢,然后拖到秋天了立刻行刑这么简单。凡是被判处了死刑的人,都要经过一系列的核查流程才能斩首。下面我就给您讲讲这个流程是怎么运作的。

在古代,如果有人被判处了死刑,第一件事就是把案件提交刑部审查。提交的时间一般是每年的三月份左右,不同地区会有差异,但是差异不大。提交到刑部之后还没完,这人的案情资料还必须呈送到另外两个机构进行再次审核才行,这两个机构一个叫“大理寺”,另一个叫“都察院”。它们连同刑部,在古代并称为“三法司”,这就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公检法三权分立。

之后的流程就跟秋后问斩有关了。每年的八月都会有一个审查叫“秋审”。之所以安排在八月,就是为了给这些死刑犯留下至少四个月的缓冲期。在这四个月里头,三个机构都会仔细地重新审理这些案子,确保所有的证据和案情都确凿无疑。然后在秋审的时候,三法司一碰面,说这个案子没问题,可以斩,那这个人就等着问斩了。一旦有一方有异议,那这案子就麻烦了。

如果大理寺觉得这个人不该杀,那大理寺就得重新把这个案件提交给刑部,然后刑部要直接上呈给皇帝定夺。但是我们都知道,人命关天,皇帝又日理万机,所以除了特别牵动朝廷神经的案子,大多数情况下,皇帝还是会把案件打回给刑部,说你们仨再审审看吧。那这个人到底杀不杀,三法司一般会参照以往的案件来审判,就跟现在美国最高法院的判例制度差不多。如果还是定不了呢,就得三法司继续取证,然后等到明年秋审的时候,再碰头来决定了。要是一个案子连续三年都没有定论,这个人就可以免除死刑了。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死缓减无期,无期减有期。

你可能会问了,那要是有人就钻这样的空子,想法子制造疑点或者收买官员,把一个本该判死刑的案子拖到减刑怎么办呢?这事还真发生过,比如明朝嘉靖年间,就有一件案子三法司全被买通了,导致案子迟迟不能动刑。最后呢,逼得朝中主事的官员紧急上书皇帝,请求赶紧在案子拖成减刑之前动手,这才维护了司法的公正。

所以你看,我们古人对死刑的判处还是非常慎重的,并不是简单粗暴地把犯人押到大牢里,然后等时辰到了就执行。之所以制定这么繁琐的复审程序,就是为了保证司法的公正性,维护程序正义。只有做到了程序上的正义这个前提,才有可能最终维护司法的公正。

vivilifeli

vivilifeli

古人认为秋冬主刑杀。而春季万物复苏,夏季蓬勃生长,不适合杀戮。

所以,除非是造反谋逆这样的大案,都必须经过审核才能处决。

唐代,死刑审核已完全收归中央政权,之前存在的所谓假节权力废黜。明代开始,中央政权要专门组织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的三司复审核查。夏天进行封闭核查每一宗案件,确定之后呈递皇帝,皇帝进行勾决,传递各省府执行死刑,未勾决者第二年再次复审。

coffee3858

coffee3858

每个季节都有被斩的死刑犯,非都是秋后问斩也!这都是编故事的一种口头词罢了。

四库词话

四库词话

秋后问斩一词源于唐朝。古代犯人选在秋后问斩主要起警示作用,农民在秋冬两季较为清闲。方便地方官员动员民众观看。秋冬比较荒凉。秋季带有肃杀之气所以选在秋季。

潇潇

潇潇

是因为古人认为,天气渐凉,霜降开始,天气冷的蝉已经开始哀鸣了,鹰因为要用鸟以祭祀,开始长空抓鸟杀戮。故此,人们认为,秋后,鹰都开始杀鸟祭祀了,人类也就可以问斩犯人,以伸张正义了。

rebecca711

rebecca711

我们在看影视剧的时候,很熟悉“秋后问斩”这个词汇,似乎所有被判了死刑的人,都会加上这么一句“秋后问斩”,那么真实的古代死刑是怎么执行的呢?难道春天犯法量刑,真的要等到秋天才执行么?

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秋冬为刑杀”的季节文化传统。它把掌管刑狱的官员称之为秋官。而关于刑罚与季节的关系。有关“秋冬行刑”最早的记载,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而关于刑杀与时令的论述最早见于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毋肆掠,止狱讼。”

汉人提出“夫春生秋杀,天道之常,春一屋枯即为灾,秋一物华即为异。”于是就得出了君主在治理国家时,应当“赏以春夏,刑以秋冬”的结论。因此,把秋冬行刑认为是获得福祉的制度保障。

唐代的死刑制度在执行上,继承了周、汉以来的秋冬行刑制度,规定在“天有肃杀之气”的秋分时节执行死刑。在秋冬行刑制度中具体是在秋季或者冬季的什么时候执行,历朝对此规定并不一致。唐朝规定死刑禁止执行的季节是立春以后,秋分以前,这也是成为了后世的一半规定。

当然,古代的秋冬行刑实质上仅指死刑中大部分可以推迟执行的死刑,并非所有的死刑都适用,辱唐朝对犯“谋反”等重罪及部曲、奴婢杀主的,就不拘此令,而是实行立斩的。

而“秋后问斩”这个词,最早载始于唐朝,文学作品最早出现于《水浒》英雄传中。当然历代问斩的时间并不一定都规定在秋后,主要还是看其犯的事什么样的死罪,身份是什么样的人。

同时也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秋后属于农业空闲期,这一阶段问斩行刑时观众比较多,以此也能够达到宣传警示犯罪的作用。

天佑世人

天佑世人

“秋后问斩”从西汉时期就有了,汉代的法律规定刑杀只能在秋冬季节进行,不能选在春夏时节,不然有违天理。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左传》中,里面明确的记载了“秋冬行刑”,在《礼记》中也有关于这方面的论述。

汉代的法津尤为严苛,既然规定了立春之后不得刑杀那就表明立春以后斩杀犯人就是违法的,如果有人违背一定会遭到惩罚。在唐、宋年间从立春到秋分,除了谋反,奴婢杀主子这样的大罪以外,其他罪责全都不能在春天处决,不然会遭到上天的惩罚,清朝也是如此。

在古人们的思想中如果选在春天斩杀犯人那么一定会遭报应,因为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所有的东西都开始生长,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杀人,有些晦气。

秋天就不一样了,这个季节草木凋零,动物也开始冬眠了,所有的一切看起来都没有什么生机,还多了几分肃杀之感,所以比较适合在这个季节里斩杀大奸大恶之人。因此也就有了“秋后问斩”一说。

melbleo

melbleo

其实问题很简单,你不可能今天审讯定罪明天就开刀问斩吧?

首先你得给犯人相应的时间去思过反省或戴罪立功。除非真是罪大恶极之徒可斩立决,一般犯人也要给他们上诉的时间,又或者有误判呢?又或有立功表现可抵罪孽以致罪不致死的呢。这就是给机会!

其次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告诉我们:现在不懂查百度,古代万事挑黄历!要问斩犯人你得看看黄历今天适不适合处斩犯人,要不刽子手也不干啊。这就是挑日子!

还有就是秋天时机成熟,一年的最后收获季节啊,秋黄归土,落叶归根。这一年的大部分事情基本都在这个季节可见分晓。处斩的犯人往往都是以前定好秋斩的,这期间达到改判要求的也就量罪而行了!没有疑议的就给砍了,秋风扫落叶嘛!



曹大毛爱马户

曹大毛爱马户

春天为木,万物生长之时,青龙主事,主仁义,主礼尚。

夏天为火,万物欣欣向荣,朱雀主事,主文化繁荣,歌舞升平。

秋天为金,万物枯萎凋零,白虎主事,主清净肃杀,为司刑之神。

冬天为水,万物储蓄归藏,玄武主事,主修养生息,暗蓄能量。

根据一年四季的自然规律,选择秋天行刑符合自然之道。当然并不绝对!

安格_灵

安格_灵

这是和四季五行有关,是古人效法天地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天道在社会的运用,秋天主萧杀,所以秋后问斩合乎自然。

qdxd

qdxd

秋后,指的是秋分之后。

在古代,一般的死刑犯都是在秋分之后、冬至之前行死刑的,即所谓的秋后问斩。

当然,如果是犯了谋逆之罪,或者是奴隶杀主人、部曲杀主,都可以立即处死。

古代的囚犯为何多是秋后问斩呢?

第一,秋后问斩是顺应天时的体现。

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了一套天人感应的迷信学说。他认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君王的庆、赏、刑、罚四种行为需要和春夏秋冬四季相对应,基于这样的观点,董仲舒认为君王应该在春夏行赏、在秋冬行刑。

古时候,因为科学文化落后,人们不能合理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某些奇特现象,所以他们就认为人类和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之间存在着一个支配万物的造世主,不管是灾难还是丰年都是这个造世主赐予的。

所以人们的一切行为都要顺应天时,而古代的司法者发现,春夏之间草木茂盛,秋冬之际则草枯叶落,因此,司法者认为,只有在秋天处死罪犯才符合宇宙的秩序和法则。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而经董仲舒这么一捣鼓,汉武帝就将秋后问斩纳入汉代的律法之中,此后历朝历代都有类似的规定,都定于秋后问斩。

第二,秋后问斩还考虑示警作用。

刑罚的存在,除了惩罚罪犯之外,还有一个杀一儆百的作用。而春夏两季,人们都在忙于耕种,哪有空闲时间出来观看行刑?

唯有秋冬季节,人们才比较空闲,官员们才方便组织百姓们观看行死刑,而这样,行死刑才能起到一个杀一儆百的效果。

亲亲阿杰杰

亲亲阿杰杰

古人非常敬仰天地、天时,认为丰收、祥瑞、灾难、瘟疫等都是和天象、天时有关,于是古人非常重视,天有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生和夏长如果杀人,会惹怒上天,降下灾难,一旦杀错了人就像窦娥,六月飞雪一样。

所以古代杀人一定是顺应天时,春天播种,夏天生长,秋天收获,五谷丰登,完成这一系列后再杀人,这叫秋后问斩。其实这种行刑的方法,抛开迷信,也是比较遵循自然规律的,春夏是生长的季节,秋天是收获成熟的季节,犯人也到了生命的尽头,开刀问斩。

栀栀花香

栀栀花香

我国古代是农耕文明的巅峰,所以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对人们社会活动的影响很大,农作物春天生长,夏天繁茂,到了秋天,就开始枯萎死亡。

所以,在我国古代的思想中,秋天是适合杀生的季节,秋天死去的生灵,其灵魂可以像野草一样,春风吹又生,所以一般远在秋天执行死刑。

苏晓染

苏晓染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