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都是真实的吗?

传说中de毛毛
历史是真实存在过的,书写历史的人怎么写就不好说了。
小学时候说抗日战争是共产党八路军靠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胜利的。中学时候又说八路军是抗战主力,在国民政府辅助下,取得了胜利。现在说,抗日战场所有22次大型会战都是国民政府打的,应该是抗战主力。
这已经发生过的历史怎么还带变来变去的吗?

Lumen
你所认为的历史是什么样的?历史一定是考古人员所还原的那样吗?你有质疑过历史吗?对于历史事件你和专家的观点有不同的吗?你有探究过历史的起源吗… …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你从来没有注意过的另一种历史说法吧!
在我看来,我认为的历史就是人们根据对祖辈们留下来的手稿,遗物,遗址等文物进行研究后,用人们所得到的结果描述出来的一种对过去事物的总结,概括。这种概括以研究人员的思维成为“事实”。这种“事实”往往带有一定的个人主义,所以,准确度也没有标准,毕竟谁也没有经历过那些朝代,只能依据一些“参照物”来进行推测。
而在这个时候,先不说他们借鉴的“参照物”是否具有唯心主义,就连他们自己在描述历史事件时也或多或少的会带有自己的观点。所以,我认为有些历史并非书本上记载的那样,同时对于那些专家的话,我也只不过借鉴一下罢了!
古时候,人们通过战争走向皇位,战争胜利后胜利者就是最高统治者,拥有最高的决定权,人人都臣服于他。于是,有些历史在皇帝的干预下就发生了改变。再加上有些皇帝因为个人的性格特征,颁布的法律特点使得后辈们对其的描述也产生了一些偏差。以至于,有些历史看起来就像笑话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那些你所不知道的“历史”吧!
1.焚书坑儒
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秦始皇希望能借用道家思想达到思想统一,于是忽轻视儒学,焚毁书籍,坑杀儒生。这就是“专家”口中的“焚书坑儒”!然而,事实却是:秦始皇确实需要巩固政权,力求达到大一统,他也确实焚毁了书籍,坑害了儒生。但是,当时的书籍都国有化了,他烧自己的书并没有什么毛病。
而且,坑杀儒生这一事在我看到另一个说法时也吃了一惊!事实上,秦始皇当时确实坑杀了儒生但大部分是那些招摇撞骗的江湖术士。
那么,为什么前后两种说法会有那么大的出入呢?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后人们为了丑化秦始皇改编了这段历史,把原本坑杀的那些江湖术士全变成了儒生,导致秦始皇被后人打上了残暴的标签。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西汉年间,每任皇帝都采用清净无为的黄老思想作为他们的基本“指导”。到了汉武帝时期,新的势力要求需要新的指导思想,而黄老思想已不能够满足其政治需要,于是,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思想作为汉武帝的统治方针。
但是,现在仔细想来这件事也是有疑点的,因为,董仲舒提出的这个观点并没有被写进汉武帝颁布的政令中去,还有,在《史记》也只是说汉武帝推崇儒学,至于“独尊儒术”也是200年后,才在班固的《汉书》中出现,于是,这种说法也就变得没有了依据。
然而导致这种说法出现的原因,只不过是后人们对这段史实的一个推测罢了!
3.朱棣诛杀方孝孺十族
刚一看见这句话的时候我相信每个人都很纳闷:古代君王常说的不是诛九族吗?这个诛十族是什么意思?其实,我也是这样想的,诛十族是什么意思呢?
据说,朱棣造反后,想让方孝孺为他写即位的诏书以得民心,但是,方孝孺宁死不从,后被处车裂之刑。后方孝孺的兄弟,妻子全随之而死。人们说这是方孝孺被“诛杀十族”!其实这哪里是诛十族,朱棣虽然杀了不少人,但是,却并没有诛十族,这只不过是后人将朱棣黑化罢了!
4.康乾盛世
也许我接下来说的可能与你的认识产生矛盾,但我还是希望你能正确看待历史,看待康乾盛世。我们都知道,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也是战争最频繁的一个朝代,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内忧外患。
在频繁的战争下,国库必定亏空,再加上慈禧的“贪污”,大兴文字狱,闭关锁国等政策的实施,清朝最终走向灭亡。那时的清朝即便是在最繁盛的时期可能也打不过缅甸。所以啊,什么盛世,不过是是人们对其表象的维持罢了!
……
其实,这样的历史还有很多,各有特色。历史是发生过,但,是不是像你看到的那般就不敢保证了,因为,以前总有那么一句话:历史是由胜利者改写的!而这“改写”两字就说明了历史史实的不确定性。所以,有时候你需要对每一段历史进行思考,毕竟没谁亲身经历过。

啊呜大人
历史当然本身都是真实的。
因为“历史”一词的本意是指过去的事实,或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或自然界和社会过去的发展进程。由此本意派生出其另外两个含义,一是指沿革、来历或经历,二是指历史学或研究历史的一门学科。
由此可见,历史的本意和它派生出的第一种含义都是客观存在、并不会随人的意志而改变的,就摆在那儿;只有派生出的第二种含义才有可能会掺杂人的主观意识在里面,有可能会改变历史本身真实的一面,常被称为“歪曲、扭曲、美化(或丑化)或篡改的历史”。

河源旅游-王子
历史是真实的吗?历史本身是经过实践而发生、发展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的。我们现在听到的,了解到的、见过的有关资料,所反映出来的历史是否真实,就不大好说,因为里面参杂着一些个人因素。因为人们的水平、认识能力、立场、观点、态度、角度、出发点不同对所发生的事情的看法下一样,写出历史和对历史的理解、看法就不一样。远的历史不说,就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这段历史就在眼前,年岁大的都经历过,就是这段历史,看法、认识就不同。写的和认识就不一样。我们还用说便远的历史吗?

秋子
可以确定的说,由于统治者的利益,以及历史记述作者立场,及史料范围的局限性。
我们今天所拜读的历史,只能说是历史的零星碎片,并且带有明显的片面性。

某一天_我
历史当然是真实的,但你读到的历史记录就不见得是真实的了。有句话叫“世界是客观的,认识是主观的”。同理,历史是客观的,著史是主观的。人只能追求客观,但达不到绝对客观。而且并非每个史官(包括官方和民间的历史记录者)都能客观公正秉笔直书。并非每个客观公正秉笔直书的史官都从无疏漏错讹,或者即便客观公正秉笔直书的史官从无疏漏错讹,谁又能保证其原始资料都是真实准确的呢?毕竟史官不可能亲历所有史实,很多东西还是要听他人转述二手甚至三手四手的信息。

西八八
焚书坑儒
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秦始皇希望能借用道家思想达到思想统一,于是忽轻视儒学,焚毁书籍,坑杀儒生。这就是“专家”口中的“焚书坑儒”!然而,事实却是:秦始皇确实需要巩固政权,力求达到大一统,他也确实焚毁了书籍,坑害了儒生。但是,当时的书籍都国有化了,他烧自己的书并没有什么毛病。
而且,坑杀儒生这一事在我看到另一个说法时也吃了一惊!事实上,秦始皇当时确实坑杀了儒生但大部分是那些招摇撞骗的江湖术士。

三根薄荷
历史上的记载都是正史,虽然能反应一定的事实但不一定完全真实,统治阶级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为自己阶段的历史进行修改,记录历史的官员也会加入自己的评价和判断,历史有时也是仁者见人

「 码 头 」
真假参半。
历史嘛,了解的越少,越不以为意。知道的越多,越想去探个究竟。
现在判断一道命题的真伪,就是和参考依据对比一下,对比结果一毛一样的就是真,反则伪。
举个栗子:我说我身高一米八,你说我身高两米一。用尺测量结果:两米一。那么“我身高一米八”这个就是假的,“我身高两米一”是真实的。为啥?因为有客观存在的可靠的参考依据:刻度尺。
历史是对已经发生了的事情的记录。历史的客观可靠的参考依据是什么?没有。历史只有参考文献。
《史记》秦本纪里写秦之先人的诞生: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
这句话有两个重点:
秦血脉是高贵的,是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的后人
秦的祖先女脩是吃了玄鸟的蛋然后生了崽
那么我们看一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总不能是假的吧。那秦是不是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的直系后人呢?我不知道。那子业是女脩吃鸟蛋生的吗?这个应该百分百是假的。
有的历史是经不起推敲滴,因为实在没有事实可以证明它是真的。
抛开政治谈历史,就是空牢牢。
史官都是为当朝君主服务的,撰写历史的时候,考量的是三个方面:当朝帝王的喜好忌讳,历史参考文献的可靠性,个人的价值观。什么公平公开公正,寡人就是天之骄子,君权天授,寡人出生的时候就是头上长犄角身上长鳞片的。

超人先生
哎呦!不要说那么远了!还历史呢!就连近现代、眼跟前的事,都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更近些的,早晨才发生的事,不用到晚,许多个版本的,各种结果的,有褒有贬的,众说纷纭,你说,它历史能真的了?现在不是有一种非常时髦的说法吗:眼见也不一定为实了!这历史本身就是由人写的,而人从出生到死亡,看哪件事不是都戴着有色眼镜的!这样写出来的玩意儿,怎么可能会真!

高原的一朵云
历史是人写的吧?什么人写的?地球人吧?
如果是地球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海之滨莫非王臣,没有王的许可,作为历史撰写者,真的事实那么容易发表和广而告之吗?正史肯定是统治者审核框定的结论,野史也许是民间传说,也可能是完全的杜撰。
所以历史应该是有正史,有野史之说的。犹如一体的两面,需要辩证才能看出全貌,任何管窥都只能是正确表达一部分,就好像盲人摸象。
当然历史上指鹿为马的行为是有记载的,更有家天下一言以蔽之的八股道统,所以历史的真实性需要辩证去看的,真真假假都有,唯有去伪存真才能看到历史的光辉。

随风无影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
历史是妓女。
以上哪句话是正确的?
答案是:都正确。
古代的史官不好做,是有生命危险的。
齐国的大臣崔杼弑君齐庄公,齐太史乃秉笔直书:“崔杼弑其君。”崔杼就杀了齐太史。
太史的两个弟弟也如实记载,都被崔杼杀了。
崔杼告诉太史第三个弟弟太史季说:“你三个哥哥都死了,你难道不怕死吗?你还是按我的要求,把庄公之死写成得暴病而死吧。”
太史季正色回答:“据事直书,是史官的职责,失职求生,不如去死。你做的这件事,迟早会被大家知道的,我即使不写,也掩盖不了你的罪责,反而成为千古笑柄。”
崔杼无话可说,只得放了他。
太史季走出来,正遇到南史氏执简而来,南史氏以为他也被杀了,是来继续实写这件事的。
如果历史都是这样秉笔直书的,肯定是真实的。
但孔子不这样做,他修订《春秋》的时候,认为是扬善的,就保留,认为是宣恶的,就一笔带过,甚至直接删去。
孔子之后的历史,就成了开头那三句话说的那样。至于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只能自己主观判断了。

可乐的桃子
历史记录在某些方面是比较片面的,一般都是有胜利者来书写的。大体的方面都是正确的,只是在某些细节方面有些避讳。不过并不影响我们对历史的了解。类似我们现在常说的,我们不大重视过程,只重视结果一个道理哈哈

littleaki
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真实性没问题,但关于统治阶层敏感的问题会按照上层意思留下来!比如唐太宗宣武门事件等

sophia姣姣
个人试给出,发仅供参考:
古今天地物人真实存在的历史,
中外日新月移事件永远难否认;
各种党政教会为自已忽悠伟大,
社国族家个独私欲真理终否认。
多元没人信,我等未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