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算不算奸臣?

提到的作品

[作品]走向共和

法兰西是一个有很长的封建传统的欧洲国家,当大革命到来的时候,多数人对君主制度、等级社会和教会与贵族的特权还一定程序地保持着尊敬与羡慕,因此,十年大革命基本摧毁了旧制度的社会结构,并重新分配了国家的经济...

周明圣

最新跟帖
一支夏尾

一支夏尾

只能说他见识有限,如果不是清末这个时代,也算名臣了,不过儒学学腐了,没有跟上历史的脚步

心彤88

心彤88

晚清的官场上,有两个重要人物,是不得不提的,一个是李鸿章,一个就是翁同龢。

两个人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既同朝为官,又属不同的阵营,还是私人感情上的死对头。

晚清知名对联:

“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

说的就是上述两个人,显然,这幅对联对他们两个饱含讽刺,那么翁同龢是不是奸臣呢?

一、

中国人讲究盖棺定论,就是人活着的时候,不好多说,但人死了后,就可以系统客观地去评价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电视剧,叫神医喜来乐,俺们是老乡,沧州人。其中有喜来乐给李鸿章看病的情节,喜来乐把台湾比作烧饼,把沧州比作烧饼上的芝麻,这么大一块烧饼说丢就丢了,你的病我看不了。

李鸿章当时怒了,说了一句:

“议和是太后让去的,条约是圣上批准的,所以满朝文武都说条约签得好。我也知道,等我百年之后,我一准不是个人啊。可我以为总得等我死了才会有人骂我,没想到我活着的时候,你也敢说这番话。”

这就是李鸿章对于盖棺定论地阐述,他也清楚自己签了这么多卖国条约,死后必然会被骂。但是他也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议和是慈禧太后要求的,条约是光绪帝签字批准的,结果这个锅让他背了。

同样,喜来乐也有小市民的局限性,他只知道签约的是李鸿章,也只敢骂李鸿章。对于真正导致战争失败的太后和光绪帝,却不敢表达意见,这或许就叫反奸臣而不反皇帝吧!

同样的道理,后面对于翁同龢的评价,也仅仅是把他放在了“奸臣”的位置上,而不是去追究他身后的势力。

咦,有人就有疑问了,翁同龢什么时候成了“奸臣”了,教科书中可不是这么写的啊,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

还是回到那副对联,那副对联其实就表明了两个意思:

一是李鸿章太贪心,二是翁同龢太无能,其实这样解释,并没有做到一一对应。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开始逐渐理解了李鸿章和翁同龢,李鸿章也转变成了实干家,翁同龢却成了空想家。

至于贪,其实俩人都贪的,一个是贪财,一个是贪名,当然,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

那就是,历史上没有一个清流是被饿死的,也就是说清流并不清贫,真正清贫的活不下来。所谓的清流,不过是一个阶级罢了,他们总是站在道德的最高点,抱团抨击异见者罢了。

作为高干子弟,货真价实的科举考试状元,且为两任皇帝的老师,还是清流领袖。翁同龢在史书上一直是以正面形象出场,其人品,还是毋庸置疑的,最起码主观上没有做过恶事。

在我们小时候,或者是传统观念中,人就分两种,一种是好人,一种是坏人,非黑即白:

比如坏人,就得有个坏人的样,坏得流脓的那种,像从小就弹球打蛋、放屁呲窝、劁猪煽马切驴蹄、漱梨核子拔烟袋、偷鸡摸鸭子、爬瓜溜西瓜皮……

长大了后看见民女就想上啊,看到老人就想踢啊,看到小孩就想拐啊,等等等等。这类型的坏人,虽然“坏”字写在脸上,但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至少他发坏的后果没有那么严重。

讲这些例子,倒不是翁同龢有多坏,而是要表明,有时候不坏的正人君子,其对国家,对个人,所造成的危害,要远远大于前者!

三、

对于翁同龢,咱有一说一,其人并不坏,他比顽固派要开明的多,像维新派的康有为就是他推荐的。他又比洋务派和维新派要保守,尊崇儒家的那一套,也有点排斥外来事物。

晚清认识翁同龢的人,评价他人是聪明的,但是格局方面,还是欠缺:

“自小即长于察言观色,行事处世圆滑。”

费行简在近代名人小传中评价翁同龢:

“临事喜纳群言,而不能别其是非,持论不免两歧。”

这句话是啥意思呢?

就是说,翁同龢这个家伙,缺乏魄力,说话办事总是站在道德最高点的。他不干,也能说出自己不干的道理,他干,也能说出他干的道理。这样做也行,那样做也可,在他嘴里,总是能给自己圆场,这就是读书太多的人,迂腐的表现。

他可以喷你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也可以夸自己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他可以喷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他也可以夸自己是车到山前必有路。

这也导致在举荐康有为一事上,他犯了糊涂:

他知道光绪帝肯定喜欢康有为,所以举荐的时候,一直夸他的才干胜自己十倍。康有为是啥人,朝廷上下谁不知道,翁同龢此举算是得罪了顽固派,可是他还不放心康有为,又加了一句:

“人之心术,能否初终易辙,臣异未敢深知。”

得,这下子又把维新派都得罪了……

四、

翁同龢要不要为甲午战争的失败买单?

言归正传,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甲午战争的失败,责任在翁同龢身上。在《走向共和》中,关于这个问题,也是阐述的相当准确,究其原因,无外乎这么几条:

如果说带有个人情感的话,很多人会觉得翁同龢小肚鸡肠,因为自己大哥翁同书的事,跟李鸿章有了私仇。所以,在后来他当户部尚书的时候,故意卡北洋水师的经费。还在后来成了主战派,怂恿光绪帝宣战,并最终导致了甲午战争的失败。

如果从阴谋论或者是党派斗争上谈的话,则是因为翁同龢是帝党,李鸿章是后党:

1886年的时候,慈禧太后良心发现,要还政给光绪帝,不再垂帘听政了。翁同龢这个迂腐的文人就体现作用了,这一点他还写到了自己的日记里,在他的观念里,最高权力(皇位)的禅让,是要三辞三让的。

“三辞三让”是源自于周泰伯让位于季历事,后人称之为盛德,后来就变味了,成了一种潜规则的礼制了。比如曹丕辞了几次后,才勉强接过了汉献帝的皇位,比如李世民,也是一再推辞,才不得不接受李渊的皇位。

所以,翁同龢自作聪明的恳求慈禧太后,不要一下子归政给光绪帝嘛,你还可以训政啊,巴拉巴拉,想塑造一个母慈子孝的典范,此处可怜光绪帝一小会儿。

结果,人家慈禧太后倒不客气,既然你这么强烈的恳求我,我就勉为其难,再训政几年吧!

五、

1886年到1888年,这段时间,其实是两套班子在运作,光绪帝一套, 慈禧太后一套,但军政大事还是慈禧太后掌控。

1888年,光绪帝大婚,这时候是要完全归政给皇上了,慈禧太后也不恋权,时不时去还没修好的颐和园小住,至少她得做个姿态。

在这种情况下,时任户部尚书的翁同龢就开始耍小聪明了,也是从这时候起,北洋水师的经费断了,他开始全心全意促成颐和园的迅速完工:

“南北洋购买,洋枪,炮弹,机器事,暂停两年,所有银子解部充饷。”

后来爆发的甲午战争,主战的翁同龢其实还有他自己的小算盘:

这个算盘也是相当的龌龊,战败了,则可以一举废掉北洋水师,废掉李鸿章的兵权,后面再建大清海军,光绪帝掌握兵权。如果打胜了,更显得光绪帝的威武和自己决策的正确,乘势废掉后党的军权,也不在话下。

只是,翁同龢没有想到战败的代价如此之大,他又反过来埋怨李鸿章去签那不平等条约了:

“宁增赔款,必不可割地。”

实际上,我觉得翁同龢的思想不一定会这么龌龊,也不会那么小家子气而不顾大局。纵然他跟李鸿章有私仇,但是放在了军国大事上,这种气度还是得有的。

六、

翁同龢这么表现的真正原因,其实就是迂腐,他这种文人从政,最大的弊端是不接地气。他根本不认为大清会败给日本,完全是怀着一腔热血,忠君报国的思想主战的。

毕竟北洋水师吃了那么多银子,平时张口闭口就是老子亚洲第一,怎么真到事儿上了,你李鸿章又说打不了呢?

北洋水师战败,不仅翁同龢震惊,整个清廷上下,包括西方列强们也震惊了,简直不敢相信,当然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我们前面也分析过好多次了,就不细讲了。

在《走向共和》中,恭亲王临终前跟光绪帝说话,提到了翁同龢,他气不打一处来,评价翁同龢是:

“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错者!”

意思就是说,把整个天下的铁都哪来铸,都没有他翁同龢犯的错大!

实际上,恭亲王之所以不喜欢翁同龢,除了甲午战争失败的痛心疾首外,还是因为他是洋务派。搞了这么多年的洋务运动,一场战争,打回了几十年前,自己一生的心血全废了,无处发泄,只能发到翁同龢身上了。

对于翁同龢来讲,他的才华、学问、清廉都没有问题,为人也算正直。但吃亏就吃亏在他读书太多,满腹经纶,什么事到他嘴里总能讲出自己的道理来,且好为人师。

出发点不能说他错,但终归是得罪了太多人,再加上后来意志不够坚定,变来变去的,最终被慈禧太后和光绪帝所不容,随便找了个借口,弄回家养老了。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慈禧太后曾经动过杀翁同龢的念头,但荣禄帮他躲过了杀机:

“本朝尚没有杀过师傅!”

翁同龢临终前,作了一首诗,算是给自己的一生定了性:

“六十年中事,伤心到盖棺。不将两行泪,轻向汝曹弹。”

回到题目,奸臣的话,翁同龢还真算不上,但是确实误了国,本来可以做到更好的,从这个角度考虑的话,是个昏臣吧!

鞋子

鞋子

身为帝师的翁同龢,文采出众,在晚清地位尊崇,一向被塑造成一个谦谦君子,为国为民的形象,而事实上,翁同龢公报私仇的小人。

众所周知,晚清汉臣势力庞大,身为满清根本的满臣与汉臣之间就形成了巨大矛盾。权势煊赫的李鸿章也不得不处处掣肘,而翁同龢为了一己之私,只考虑个人而不顾全大局。

翁同龢兄弟翁同书因太平天国时代弃城逃跑,李鸿章替曾国藩背黑锅参了一本,结果翁同书被充军流放,翁同龢父亲翁心存一命呜呼,翁同龢毫不考虑自己兄长有错在先,从此处处与李鸿章作对。

李鸿章组建北洋水师,掌管财政的翁同龢处处刁难,北洋水师看似强大,内部其实相当脆弱,这也是为何李鸿章在甲午战争时一直不敢轻易出战的原因。

战败以后,翁同龢又借此攻击李鸿章,议和之时,众人默不作声,装聋作哑。只有李鸿章前往日本,然而割地赔款之后,道貌岸然的翁同龢又开始攻击李鸿章“卖国”。

作为儒臣的翁同龢,根本不知外界究竟是什么样,却非常主张变法,重用康有为,但真正开始变法,又以领袖自居,处处指手画脚,最后与皇帝起冲突而被冷落。

这位老先生虽位极人臣,但却仍计较小仇不顾国家大义。只知道玩弄权术,耍政治手段,却没有一丁点的经世致用之能。说到底虽非贪赃枉法之徒,但也就是一个只顾虚名之辈。

刘涛

刘涛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是晚清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自咸丰六年(1856年)中进士起,翁同龢的仕途一直都走的很顺利,曾任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到光绪八年(1882年),又担任军机大臣,成为名副其实的朝廷重臣。

而关于翁同龢最广为人知的事迹,却并非什么光彩之事,而是翁同龢因与李鸿章有隙,故借机克扣北洋水师军费,不断拖延军费事宜,导致本该购入的快船被日本买去,才有了甲午海战大清的败局。翁、李二人的矛盾起因在何处,有人认为是由于翁同龢之父翁心存的去世与李鸿章有关,故而翁同龢因公徇私,刻意打击报复李鸿章及其所主持的水师。这当然不能算作问题的全部原因,学界观点大多认为翁李二人的矛盾不仅仅是因公徇私这么简单,而也与翁李二人派别不同有关,翁同龢为晚清请流派代表,主张厉以风节,揭露弊政,在对日战争上一般采取强硬态度,与李鸿章前期主和的主张相对立,这种政见上的差异应当是二人矛盾更主要的原因。

至于翁同龢是否是奸臣,笔者认为,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是立体且丰满的,不能简单用忠奸这两字把历史人物归类。正如茅海建先生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的绪论中阐述的那样,过度放大对人物的褒贬、把某一历史事件的成败完全归因到某一人物身上是忽视历史真相的行为,翁同龢对于洋务派的刁难的确可能影响到了甲午海战,但却没有作用大到改变战争最后的成败,甲午海战的失败,是中国在经济、政治乃至军事等多个维度落后于世界的结果,不能也不应该完全归咎到一个“奸臣”身上。

nicoliu2012

nicoliu2012

当甲午战争战败的阴云席卷大清朝廷,落魄的光绪帝此时已失去了方向,然而他想到了一个人,一个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伯父——恭亲王奕欣。光绪帝来到他的床前,轻轻地问道:“恭王以为,翁同龢如何?”恭亲王闻后老泪纵横,托起病重的身躯,攒足了气力对光绪帝说到: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错人!……

翁同龢,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所做作为该如何评价?

“刚正不阿,大清正臣”的清流人设

话说,江南的翁家,可是晚清时期典型的名门望族,翁同龢的父亲翁心存就曾是咸丰和同治的老师,翁同龢也没有给父亲丢脸,咸丰6年考中了状元。

在自身的努力和父亲的提携下一路高歌,先后担任礼部侍郎、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军机大臣,直至进入朝廷决策的中枢位置。担任同治,光绪的老师,让他成为光绪身边最近的权臣,行宰相之职。

翁同龢给自己一步步建立起“刚正不阿,大清正臣”的清流人设。在担任刑部要职期间,顶着地方官僚权贵的压力,将震惊全国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翻案成功;任军机大臣期间,严肃处理了云南军费报销舞弊案,在中法越南交涉案上维护了朝廷的利益。他的所作所为赢得了当时朝堂上下的一致认可,甚至光绪帝都认为他是大清之楷模,朝廷之典范。

然而,当大清的国运被外来势力摧残,变的风雨摇摆时,当朝廷需要变革另觅生路时,翁同龢,这位咸丰年间的状元,却表现出了他的迂腐,甚至自私,将自己之前经营起来的能臣、正臣人设全部撕毁。

人设崩塌之——掣肘海军建设

1888年12月17日,在慈禧太后的鼎力支持下,由李鸿章主持,海军衙门编写章程,将前后购买与自产的22艘大小军舰和各类辅助舰船正式统一编建,成立了当时大清唯一的常备海军,亚洲最强大的海军力量——北洋水师。为此,清廷拟定每年以400万两的经费予以海军的开支建设。

令人惊愕的是,自成立开始北洋海军再无添置一舰一船,未购一炮一弹!而当时处于劣势的日本海军却在明治维新的改革下,不断购置军舰,提升海军实力。

那北洋海军的军费都到了哪里?有人说是慈禧太后挪用了海军3000万两经费修建颐和园,致使北洋海军无经费发展……

这未免言过其实!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实乃事实,但并不是全从海军经费中扣除,而是从中央到十八省各行分担,当然,海军的经费也不能例外。按照1889年海军衙门会办、庆郡王的奏折记载:“以今岁而论,每年交拨三十万两工程处应用颐和园,”以此可推断,北洋海军按理每年还能拿到朝廷拨款370万两,5年时间可得1850万两之多,这些钱足够再添一支北洋海军了!

那为什么朝廷的拨款依旧不能到达?因为,掌管户部这个钱箱子的人,翁同龢,不想给。

人设崩塌之——看不清大局,外带“公报私仇”

翁同龢的理由是:海军建制已成规模,每年耗银巨大实乃饷力受挫。说白了就是没钱。

这个理由还算中肯。因为1887年黄河发生过大决堤,数百万人受灾,当时翁同龢尽到了户部尚书的职责——施行一系列节省开支举措(慈禧太后同意),筹措900万两支援受灾地区。而这其中就有一条:暂时限制海军外购军火。也正因这一条,成为日后翁同龢卡住北洋海军喉咙的死穴;但在同治皇帝大婚、光绪皇帝大婚、慈禧太后寿诞,建颐和园这些方面,翁同龢倒是看得很清楚,大操大办奢靡至极。前后一对比不难看出,尽管当时国库存银稀薄,但还是可以支撑部分北洋海军的开支。

翁同龢之所以对北洋海军处处掣肘,是因为他和李鸿章处在政见的对立面——翁同龢是“帝党”集团的代表,而李鸿章的背后却是“后党”。当慈禧太后决定将权利交由光绪皇帝,自己回颐和园颐养天年时,翁同龢便明白,这是他权利得以最大化的时机,也是削弱以李鸿章为首的后党集团的绝佳时机。同时也能了结他与李鸿章的私人恩怨。

(李鸿章当初写犀利弹劾文章,致使光绪将犯了法的翁同书流放,翁心存也因此郁郁而终,翁同龢至此与李鸿章结下恩怨。)

就此,翁同龢抛弃了朝廷给予他的责任,向着权利、党争的深渊而去。

人设崩塌之——立清流之名,行结党营私

很不幸,翁同龢在追逐权利中,慢慢走上了东林党的老路——高举仁义道德,立清流形象,背后却干着结党营私,网罗言官的勾当。翁同龢逐渐在朝中形成了一股强硬的政治主张,他们在面对外交关系和异己的问题上保持异常的统一。

当日军无理由地挑起战争,李鸿章主张借助外国势力调停,以和为主时,翁同龢集团迅速站了出来,将矛盾转移到了北洋海军身上——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朝廷耗巨资养海军,为的就是今天!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连东夷小国都无可奈何,大清颜面何在?李鸿章不敢一战,真乃朝廷之耻!辜负圣恩……

一时之间,朝廷内外都觉得李鸿章怯战,认为李鸿章将北洋海军视为自己的财产等。一件对外的国事,转变为内部的权利之争。奈何翁同龢会对光绪说出这样的话:“李鸿章如果能打赢,乃是朝廷之福,皇上之福;如果李鸿章输了,则治李鸿章督军不利之罪……”

这时候的翁同龢,已经被权利蒙蔽了双眼,他不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该以国家利益为重,更应该摆正心态与认识,北洋海军是朝廷的海军,不是李鸿章的私人武装,如果一旦受损,虽说能直接扳倒李鸿章,但却给大清留下了致命危机。

人设崩塌之——为排异己,朝局不顾

或许,翁同龢最丑陋的嘴脸是在甲午战争战败后。当日本政府指名道姓要李鸿章赴日本签署协议,在临行前,光绪帝问李鸿章“如何与日本议和”时,李鸿章难为地回答道:“割地之说不敢担承,假如占地索银,亦殊难措,户部恐无此款。”翁同龢此时接过话茬:“但得办到不割地,则多偿当努力。”

什么意思?只要能不赔地,要多少钱户部都给你筹齐喽。

当初李鸿章请求户部拨款北洋水师建设,翁以饷力受挫为由断然拒绝。而现在落得丧权辱国时,却有骨气说出“钱没问题”的保证,奸人嘴脸真是暴露无疑。如果在当初,不以权党之争为主,不以家族恩怨为主,加强国之海防,将个人恩怨与欲望抛弃,全力辅佐大厦将倾的大清,即使不能力挽狂澜,但却能在后世留有清誉,让后人瞻仰。

总结:

或许,在翁同龢的心里并没有奸臣之心,但却行着奸臣之实;虽身居高位,但却家国不分。在他的身上,看不到作为朝廷重臣,怀柔家国天下的慷慨情怀,更没有那种摒弃前嫌,为国献力的高尚精神。纵观翁的一生,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奸臣”有些言过,“误国之臣”些许中肯。

ylanjing

ylanjing

作者:金满楼

说翁同龢是奸臣,未免也太高估了他。充其量,翁同龢也就是个书呆子。

常有人说,甲午战败,败在北洋舰队;而北洋舰队,又败了翁同龢之手。

此话怎讲呢?早在清朝还没灭亡时,就有个段子是这样说的:

大东沟海战失败后,慈禧太后令翁同龢赴天津面见李鸿章询问对策,后者李鸿章见了死对头后怒目相视,半晌才质问道:

“翁师傅总理度支,平时请款动辄驳回,现在事急才问兵舰之事,试问兵舰果可恃乎?”

翁同龢只好陪着笑说:“我等主管户部,总节约为尽职,如事诚急,何不复请?”

李鸿章恨恨地说:“尔等平日疑我跋扈,那些清流们又动辄参我贪婪,我若是再哓哓不已,还能活到今天吗?”



从这个意义上说,户部下达的禁止外购军械令对北洋舰队大概是最为致命的。

从1889年开始,北洋舰队即停止购买新军舰,而日本却以每年至少增加一条新军舰的速度快速扩张,至甲午年时,日本舰队已经全面超越了北洋舰队,胜败已分矣。

也有人说,翁同龢阻扰北洋舰队的发展其实是与李鸿章有着私人恩怨有关。

原来,在剿灭太平军时,翁同龢长兄、安徽巡抚翁同书被曾国藩弹劾“纵贼、失城”等大罪,结果翁同书褫职戍边,其父翁心存一气身亡。

事实上,曾国藩的这一弹章,不是别人,而正出自李鸿章的手笔。

由此,无论李鸿章搞海军还是修铁路,处处都受到翁同龢的掣肘,“李公困疆畿二十年,疑谤纷纷,终不获行其志。”



当然,仅以甲午之事评价翁同龢当然并不公道,毕竟翁同龢为两朝帝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翁同龢的毛病在于,他这辈子没有经历过事,尤其致命的缺陷是:

他没有在基层做过官(哪怕做上两年知县),而是一直浮于上层,对民风政情实无亲身经历,所以其认知、眼界、实务都有很大的缺陷。

如此,在他的影响下,光绪皇帝亲政之后,在甲午和戊戌问题上一错再错,这不能不说和他有莫大的关系。

老实说,翁同龢学问人品尚可,如果做个太平宰相倒也马马虎虎,但碰到晚清这种时期,他这样的书呆子可就要栽跟斗了。

xueou15

xueou15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翁同龢,看着这三个字老梁心里老大的不痛快。题主说他算不算奸臣,老梁觉得题主您老人家把那奸臣俩字扣了,他不配!翁同龢充其量就是一个小人而已,离着奸臣二字还差老大一块。所以题目应该这么问翁同龢这老头算不算小人?哎!这就合适了。

那么他到底是不是呢?老梁很肯定的回答,这老头绝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沽名钓誉之徒脑瓜顶上贴一清流的标签,就真以为自己是个清流。

唠叨了这么长,老梁觉得心口这块老痰终于下去一点,那么今天老梁就和大家伙聊聊翁同龢这个人。

翁同龢所谓的清流

咱天朝上上国大清朝对清流有一个明确的解释,比喻脑瓜顶上的政治俩字没有污点,特别清明的一类人。

当然满清政府养的清流也着实太多了点,最后都形成了一个政治派系,这政治派系下边蹲着一大帮人,老实说这帮人里面有多少是真正的清流,给老梁感觉真心不多,更多的是靠着清流二字混饭吃的主。

所以人多了这清流又分为北派清流和南派清流,这个北派清流是最开始出现的,直到老寡妇慈禧老佛爷玩腻味了,一脚把这帮子北派给踹了,这帮人算是彻底的解散,跟着后面崛起的就是这南派清流,领头的就是这翁同龢。

而翁同龢老梁觉得这就是一个被政治耽误了的书法大家,大家伙要是有兴趣查查,你查到的一百条有关翁同龢的信息,有九十九条说的都是他的字和画,所以他这人当了清流派的首领,真的不合格。

老梁说一件事,大家体会一下。

想当年老寡妇慈禧老佛爷想要修那个破园子,这钱就掐在翁同龢的手里,其中有一个商人接了其中一项购买木料的活,报价六十万两。

这价格报到了翁老头的手里。这个时候的老头看着价格表,嘴巴就一直在吸凉气。

“俺家搭个猪圈用的木料,也就几个大钱。你就算是修个破园子让老佛爷住,这用的木料也太贵了,六十万两这得多少个猪圈啊!退了吧,不行咱换一家!”说完将价格表丢一边,继续闭目养神,因为一会他还要写俩大字陶冶一下情操。

蹲在下边听声的商人,这就急眼里,一家老小等着米下锅呢,这六十万拿不到手上,那些个吸血的官员真能把他给撕了。

“这咋整呢?”

“附耳过来!”一个脑瓜顶上顶着血红血红顶子的王爷,向着商人招了招手出了一主意。

“能成吗?”

“不成!爷们就剥了你的皮,把爷们的窟窿堵上。”王爷吸了口鼻烟,一脚就踹翻了商人。

说道这里,有人要问:“啥主意啊?”别急,老梁慢慢和大家伙唠。

没过几天,这商人拿着没动过的价格表又来了。

翁老头看着价格表:“你个不要脸的东西,啥都没改,拿过来又糊弄俺?滚!”

“不是,这次俺来是来献宝的!”说着商人从怀里掏出两本比厕纸厚不了多少的小本子递给了翁同龢。

翁老头一接过这厕纸,啊,不对是小本子,两眯缝的小眼睛一下就睁开了:“这是俺爹的墨宝啊,这下一本是俺的墨宝啊!你可真是有心了,这么多年了,写了这么多的诗词,写了这么多的大字,愣是没有一个为俺们爷俩出书的,你是头一个。”翁同龢都哭了,一边擦着眼泪花,一边又问道:“花了多少钱?”

“花了不到五百两!印了好多,您手里的是个样书,有啥不对的地方,您指出来,俺们改!”

“五百两啊!真够贵的,管家把家里的底子扣出来看看又多少?”翁老头俩眼珠子就没有离开过这小本子:“才三百两啊,得,俺这里还有一副刚刚写的字画,你把他卖了咋也值个二百两,辛苦!辛苦!”

“这算了,就几个钱!”

“俺是清流,这脏钱俺是不碰的!请你记住!”翁同龢深明大义的说道。

“哪!俺那六十万的……”

“准了,这么爱国爱民的商人,俺老翁就没有见过,我给写个批条,你直接去户部把银子领了,咱大清不差这几个钱!”

商人一回去,转过头来就把三十万两银子送给了前边那个王爷。

通过这件事,大家真的不难发现,这翁同龢就是个爱慕虚荣的伪君子而已。他是不爱钱,但爱名。满清很多字画,这家伙通过不少的手段从皇宫里得了不老少,到了近代,咱大华夏的博物馆从他孙子辈哪里高价购买回一些相对价值不高的字画,但回过头来这孙子辈就将手里所有有价值的字画免费交给了一个外国博物馆(这事就是去年发生的!)

所以大家伙可以在这里给这翁同龢翁老头下个评语的。

一箩筐的丑事

那这家伙还有啥丑事呢?

多了,这人和李鸿章,曾国藩那是死对头。只要是李鸿章、曾国藩同意的事,他是死命的反对。

有人就要问了:“老梁,这翁老人为啥要这么干呢?”

这是因为,当年翁老头的哥哥当安徽巡抚的时候,太平军打到了家门口,这混蛋撅着屁股跑路了,气的李鸿章和曾国藩对这混蛋惨了一本。就因为这事翁同龢翁老头对这俩人嫉恨上了。

当年李鸿章要购买军舰给北洋海军添置个家当,这家伙一力反对,就连英国佬来说情:“你要是不买,矮地瓜小日本可就买了。”

这翁老头脑瓜摇的就像个拨浪鼓似的,坚决不同意,这不准备买给咱满清的军舰,就变成了后来打的咱们丢盔弃甲的“吉野”号。

所以朝堂上洋务派要搞个啥,这货第一个跳出来,整个就是一搅屎棍。

还有一点,这货反复无常,相当的跋扈。当年翁同龢给光绪推荐梁启超,康有为的时候,那叫个大加赞赏。但光绪被这俩人的才学和想法吸引了以后,翁老头感觉自己被冷落了,又开始极力的贬低这俩人。

你说这世界上还真有自己打自己脸的人。老梁在这里插一句,就因为这件事,这老头和光绪说急眼了,拿着砚台就砸光绪,当然老头老胳膊老腿的没砸中,几滴墨汁溅到了衣服上。你说你连皇帝都敢打,晚清以后也只有老寡妇身边的太监敢这样,你一个老头也这样,你不是跋扈是什么?

再有,甲午战争失败后,大家伙蹲在朝堂上找原因,结果目光都向他这里集中,这老头直接跳出来,说李鸿章接战不力啥的,咱说李鸿章确实是接战不力这没得跑不用你说。

可这货转头过来说,这一家伙就要拉李鸿章出去问斩。

大家伙一顿扯皮,又扯到了北洋舰队的军费问题,这货直接就说老寡妇慈禧把军费挪了修她那个破园子,和我有啥关系。

也就是极力的为自己的名誉辩护,所以这是个没啥本事,写字写的好,能教书喜欢沽名钓誉的一个小人而已。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范范之辈

范范之辈

从古至今,宦海沉浮,派系斗争是皇权统治者们,喜闻乐见的,所以翁师付谈不上奸臣,充其量是位庸臣,以当时之世界格局,清庭处在内忧外患之境,翁师付身为阁臣,不明世界潮流之革新,只知内斗掣肘,上无替君父分忧之才,下无解救黎民如水火之能!

April

April

所谓奸臣者,卖国,贪污,欺君,擅权,害良也。但这几项严格意义上来讲跟翁同龢没有一点关系。相反,翁同龢非常忠君爱国,是一位谦谦君子。由于《走向共和》的热播,导致了大家对这为历史的人物的偏激看法,只能说他是一个恪守礼教的腐儒。实际上李鸿章也没有电视剧里的那么好。晚清有名的小白菜案即是在翁同龢主持下大白天下。翁同龢是帝师,因此属于帝党,而李鸿章属于后党,因此双方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冲突。甲午战争爆发后,翁同龢就一再上奏光绪帝要主动出击,不可龟缩港内以免被日军瓮中捉鳖,慈禧太后也一再严旨李鸿章和议已无可能,应主动出击寻找战机。但北洋水师的主体是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淮军旧部,为了保存实力,使自己在朝廷内继续有发言权,坐拥朝政,因此极力避免与日军接战。即使在光绪和慈禧严旨催促之下仍然按兵不动,仍寄希望于列强调停,并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推脱。致使日军直接从不设防的威海登陆绕到清军背后袭击清军炮台和港内的军舰。当时有人提出众多战舰龟缩在拥挤的港内容易被日军鱼雷击中,一旦一艏被毁,也断了其他战舰撤离的可能。但李鸿章就是不听,导致北洋水师全部被歼。而且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嗜毒如命,原来只是在陆上作战,并不习水战,因为是李鸿章的心腹因此被委以重任,最后也是以吸食鸦片而自尽。李鸿章对中国近代洋务运动具有贡献意义,但其本人奢华无度,任人唯亲,并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同样受儒家思想教育,甲午战争开始前,翁同龢等坚决跟日军决战,不议和,不割地,不赔饷。这不是书生意气,而是这么多年以来他作为户部尚书非常清楚北洋海军耗费了国家多少财政,是有能力有条件跟日军决一胜负的。但李鸿章恰恰相反,找各种理由推脱开战,主动避战,刻意示弱,导致清军大败。甲午战争结束后,帝党跟后党的矛盾日益尖锐,作为帝师,站在光绪一方是天经地义的。由于戊戌变法的失败,帝党官员全部遭到打压清算,翁同龢也被安上了一个个大帽子。说什么扣押北洋水师军费,反对变法等。恰恰相反,扣押北洋水师军费的指使者其实是慈禧,大家想想在封建社会,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都下旨拨款了,翁同龢有多大胆量抗旨不拨。另外翁同龢是坚定的维新派,支持变法,也就是因为这个也是被慈禧厌恶的主要原因之一。民国建立后,对西方科学技术的追求占了主流。很多人觉得参与过洋务运动的都是实干家,都是忠臣,而那些腐儒旧吏都是顽固派,阻碍了国家发展。其实是不管哪派都有爱国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另外《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严重美化李鸿章,演到跟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时李鸿章称自己岁数大了,不怕人骂,签字的骂名还是由他担着,因此抢过清政府全权代表奕劻的笔写上了自己的名字。稍微了解国际法的都知道,一方政府任命的全权代表签的字才具有法律效应,因此即使李鸿章想签,八国政府也不会答应。

bluebubble

bluebubble

翁同龢不算奸臣,但他身上几乎具备所有明末东林党人的毛病,结党营私,心胸狭窄,不顾大局,排斥异己,公报私仇,致国家大事毁于个人恩怨,是书生误国的典型。

恭亲王奕訢临终时,光绪皇帝前往送行。光绪问恭王,朝中人物谁堪大用?恭王以李鸿章、张之洞、荣禄荐之。光绪问,翁同龢何如?恭王目眦欲裂,“聚九州之铁,不能铸翁同龢之错矣!”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恭亲王奕訢是贤王,为人谦恭良驯,而翁同龢的父亲翁心存在他和咸丰皇帝年少时当过他们的老师,他本人也与翁同龢同朝为官几十年,如今却让他如此深恶痛绝,可见翁同龢真的有问题。

人生在世,总有些人天生就握有一把好牌,而自己又很努力、很争气,翁同龢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出身于江苏常熟的书香门第,父亲翁心存是上书房总师傅,也是官居一品的体仁阁大学士,真正的宰相。而翁同龢年轻时很上进,书读的好,学问堪称精纯。咸丰六年殿试,他高中一甲第一名,成了人人艳羡的状元。翁家门风好,同治二年,翁同龢的侄子翁曾源又是状元。

帝师的儿子又是状元,当然也得是帝师。同治四年,小皇帝的启蒙师傅李鸿藻入值军机,而当时上书房的其他师傅青黄不接:徐桐不学而冥顽,倭仁深入不能浅出。而小皇帝的功课正在紧要关头,不能没有得力的人教他。于是翁同龢升任弘德殿行走,奉命“启沃圣聪”,顺理成章地接替李鸿藻在上书房的所有差事,成了帝师。

平心而论,那个时候的翁同龢,学问扎实,儒雅而循循善诱,是小皇帝身边最得力的人。因此,两宫皇太后对他印象颇佳。翁同龢也因此官符如火,到同治十一年就蒙恩赏头品顶戴了。清廷的官制,头品顶戴是文臣的最高级别,相当于现在的正国级。翁同龢那时的职务是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按规定应该是从二品。

也就是那个时期,翁同龢干了一件值得他一辈子夸耀的事:力主平反杨乃武小白菜案,狠狠打击了那些自以为百战攻高而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的湘军将领们。

杨乃武小白菜案是光绪初年的一件轰动全国的冤案,它源自浙江余杭知县刘锡彤为了洗脱儿子而刑讯逼供、屈打成招的一桩风流官司。当时参与办案的浙江官场审核不严,被刘锡彤绑架,只好将错就错,判杨乃武和小白菜死罪。

但是杨乃武的姐姐不服,进京上访鸣冤,刑部秋审处经过复查,认为案件疑窦重重。当时恭亲王奕訢和军机大臣宝鋆等人都不愿意得罪正在新疆打仗的左宗棠,打算息事宁人,因为浙江巡抚杨昌俊是左宗棠最得力的部下。已经是刑部右侍郎的翁同龢得报后坚决主张一追到底。他以光绪皇帝师傅的身份找到醇亲王奕譞,就好像今天班主任老师家访一样,说动奕譞上奏慈禧太后,慈禧下旨将全部涉案人员押解北京,重新审理。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浙江官场自巡抚杨昌俊以下,学政胡瑞兰、知府陈鲁等100多位官员革去顶戴花翎永不续用,办案的知县刘锡彤、仵作沈祥和臬司衙门的师爷等30多位官员获罪充军。

题主说的与李鸿章的恩怨影响了对北洋水师的拨款确有其事,此事源自翁同龢的哥哥翁同书被參案。

翁同书是翁心存的长子,翁同龢的哥哥。咸丰八年,他升任安徽巡抚。当时捻匪正炽,朝命他协助胜保剿匪。翁同书先胜后败,从驻地定远弃城逃跑到了寿州。当时朝廷正因为两江总督何桂清弃城逃跑一事恼怒,对于督抚守土有责特别看重,所以朝野都对对翁同书很有看法。

而寿州也不太平,地方团练的首领内讧。其中一方的苗佩霖是个反复无常的狡诈小人,他本来暗中勾结洪杨,引他们来攻寿州,却反咬一口,诬陷苦战守城有功的孙家泰。这个孙家泰也不是外人,是后来宣统朝谥文正的文渊阁大学士孙家鼐的哥哥。

翁同书搅到他们的纠纷中,又听信苗佩霖的一面之辞拉偏架。当时几乎所有人都看出来苗佩霖不是个东西,可翁同书一根筋,认准苗佩霖。孙家泰和另一个功臣蒙时中吃了大亏,被翁同书斩了首级。而苗佩霖也没让他失望,马上投了太平军,翁同书等于被骗了。

翁同书这个人不愧是翁家子弟,学问家世没的说,但不会看人,也不会办事。偏偏他又眼高于顶,对于当时出身不高的湘军将领不屑一顾。

当时安徽是围堵太平军的前线,各路人马云集,曾国藩的湘军和向荣的江南大营几十万大军摆在安庆和寿州一带,军情如火。翁同书是巡抚,他的态度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朝廷对前线形势的判断。可他首鼠两端,态度暧昧,几天一个奏折,反复无常。北京的军机处也莫名其妙,指授方略时稍一犹豫,就贻误了最佳战机,让苗佩霖从几十万大军的包围圈中逃出了生天。翁同书分明是纵虎归山,此前大家所有的努力都归了零,所以他把前线将领都惹毛了。

当时身处安徽前线的统兵大员,湘军的李续宾、鲍超,还有袁世凯的叔祖安徽藩司袁甲三,后来慈禧的红人漕运总督吴棠等,无不对书生误国、自毁长城翁同书痛恨有加,一致要求严办。

严办就是杀人,可是曾国藩犯了难。翁同书是一定要杀的,不杀翁同书就杀不了前面的何桂清,镇不住督抚弃城而逃的风气,也对不起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可杀翁同书确有难度,他的父亲是上书房总师傅,也是咸丰皇帝的老师,满人特重西席,皇帝看老师的面子肯定会网开一面。

恰逢李鸿章到安徽看望老师,看到曾国藩坐困愁城,主动请缨为老师代笔给咸丰皇帝写奏折。李鸿章的才情虽然比不上翁状元,但比他的老师高多了。他奏折里有这样一段话:“臣职分所在,理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这是神来之笔,把皇帝所有的恻隐之心都打消了。奏折到京,军机处的章京们争相传阅,一时洛阳纸贵,李鸿章一炮而红。

皇帝的嘴被堵住了,翁同书被判斩监侯。他的父亲翁心存听到这个消息,一股急火攻心,竟一命呜呼。皇帝正好就坡下驴,改翁同书流放新疆。

但翁同龢却从此恨上了李鸿章,把他当成杀父仇人了。那以后,只要是李鸿章的事,他一律反对,不管对与错,也不管是否于国于民有利。

翁同龢与他所有的前任不同,喜欢结党。他利用帝师的身份,以清流领袖自居,拉帮结派,在朝中网罗一班言官,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同时,他与乃父翁心存一模一样,政治主张强硬,是对外关系中的鹰派,每当国家有战事,他和他的党羽们必定主战,说一些不关痛痒的废话,听上去政治无比正确,却没有任何建设性和可操作的余地。翁同龢的目标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哗众取宠,意在博取舆论的主导权。

甲午战争之前,翁同龢已经是首席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俨然当朝宰相了。他处处刁难李鸿章,找种种借口拖延北洋水师的拨款,同时又不断地在皇帝面前进谗言,用阴谋论解读李鸿章的种种行为,硬是把李鸿章变成了光绪皇帝眼中的“后党”。

1890年,在甲午战争开始的前五年,翁同龢上书皇帝,以国家度支艰难和北洋水师规模已具为由,请求停止北洋水师购置舰船和弹药。就此,北洋水师发展停滞,再也没有购买一发炮弹,致甲午战争爆发时,北洋水师最大的军舰致远舰的主炮上只剩一发炮弹。

此前,李鸿章在现有炮舰基础上,从实战出发,自己设计改进了两艘新型军舰,已经交德国厂家定制。就在厂家即将交付之时,翁同龢提出停止北洋的一切军火采购,导致北洋水师不得不违约。日本得到此消息后大喜过望,不惜一切代价将两艘军舰购回,这就是在甲午海战中重创中国军舰的吉野号和高砂号,当时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火炮最强、技术最先进的军舰。

北洋水师弹药不足的情况翁同龢知道的一清二楚,但在朝鲜东学党事发,朝廷讨论中日之间战与和时,翁同龢站在李鸿章的对立面,极力主战,并操纵舆论,把李鸿章塑造成避战畏敌的胆小鬼和卖国贼,这严重误导了年轻的光绪皇帝,他不顾李鸿章的务实分析,毅然发动战争,最后的结果是中国失败。

战后,翁同龢在朝堂上把所有责任都推到李鸿章身上,甚至极力主张杀李鸿章。最终慈禧太后没有听他的蛊惑,只把李鸿章撤职了事。那个时候慈禧太后心里雪亮,只是碍于光绪皇帝的面子不好动他罢了。

到了戊戌变法时,翁同龢向皇帝推荐了康有为,这件事触了慈禧的逆鳞,导致他被罢黜回乡养老,也是他自掘坟墓。

按理说,以翁同龢的学养和资历,应该看不上屡试不第的康有为的。但他有一个癖好,就是喜欢培植党羽,尤其是有文名的青年才俊。康有为当时差不多名满天下了,翁师傅当然不会放过。

翁同龢在光绪朝多次参与会试和殿试阅卷,他常常假公济私,以从落卷搜遗和改动名次的方式为自己拉拢新科进士。

传说他与康有为相识就是如此。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携弟子梁启超一同进京赴会试,本来康有为的卷子已经落榜,翁同龢却在搜遗时将其找到,按他的意思是打算将康取为探花,但主考官许应骙和副主考李文田坚决反对,只好取为二甲第四十六名。

不仅是康有为,状元张謇也是如此。张謇素有文名,翁同龢早想把他招揽至门下,在张謇参加会试时,翁同龢几次误将其他人的卷子当成张謇的考卷而取中,反而使张謇多次落第。光绪二十年恩科,翁同龢干脆派人盯着张謇答完卷直接将卷子送给自己,匆匆看完就劝说其他阅卷大臣将张謇取为状元 ,后来张謇果然成为翁同龢最忠实的党羽。

翁同龢这个人,身为帝师和首揆,本应成为士大夫楷模的。但他私心重,气量狭,限制了他的格局。他不是贪官,但他好名,结党营私,这其实比贪官的危害还要大。他身居高位,却缺乏古大臣风范和士大夫家国天下的情怀,甚至连程朱理学的基本修养都欠缺。纵观他一生的作为,当得一句“书生误国”的评价。

他死的时候已经是宣统朝了。小皇帝不懂事,载沣和隆裕太后念及他是光绪皇帝的师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所以给了他一个文恭的谥号,这个谥号不错,给翁同龢是糟蹋了。

鱼潜在渊

鱼潜在渊

当然算,而且是祸国殃民的大奸臣。

但是,翁同龢这个奸臣又与一般的奸臣不同。翁同龢是一个最像忠臣的奸臣,所谓“大奸似忠”。

一般的奸臣,都好贪。以此满足自己的私欲,醉生梦死。但是翁同龢不贪,他两袖清风,为官清廉,生活朴素。他不但自己不贪,还痛恨别人贪。他是“清流派”的代表,敢于参劾别人,一身正气。

这样的一个官,简直是道德楷模。

但是且慢,满口仁义道德者,多是满腹男盗女娼之辈。翁同龢虽然不贪财,但是贪名。他不仅是爱惜自己的名声,简直是沉醉于自己光辉的形象中,几乎到了自恋的地步。

一个人一旦自恋,就会自以为是,那就离愚蠢不远了。而且翁同龢身旁还围着一群拍马迎合的门生故吏,这更让翁同龢产生了睥睨天下的错觉。

甲午战争时,他不顾实际情况,力主清廷与日本开战,就是在这种错觉中做出的误判。

更可怕的是,他还开始怙恃弄权。李鸿章的北洋搞得蒸蒸日上,翁同龢便站在张之洞的南洋一边。为何?为了加深两大封疆大吏的争斗。他位于中枢,渔翁得利。

他以各种借口,不给李鸿章的北洋水师拨银子,就是为了压制李鸿章。

当然,他压制李鸿章,并非只是为了弄权,还是为了公报私仇。

翁家与李鸿章是有杀父之仇的。当年太平天国时期,翁同龢的哥哥翁同书因为怯战脱逃,导致湘军陷入险境。曾国藩一怒之下,令人起草奏折,参劾翁同书的大罪。结果,翁同书被判斩刑。

起草奏疏的,正是当时的湘军幕僚李鸿章。

翁同龢的父亲叫翁心存,曾是同治皇帝的老师。听说大儿子要被砍头,急火攻心,竟然一下子死掉了。清廷看在翁心存是帝师的面子上,就免了翁同书的斩刑,改为流放。

因为这件事,翁同龢与李鸿章的梁子就算结下了。一直以来,二人都不和。

身为中枢重臣,做事不是以国家为重,而是私心代替公心,这充分暴露了翁同龢的心胸狭窄。

历史上的那些奸臣,大都知道自己是奸臣;但是,翁同龢到死都不认为自己是个奸臣,他觉得自己一直是个大忠臣。

这样的奸臣,才是误国误民的巨奸。

愚蠢至此,而不自知,枉为两代帝师。

再穷也要旅行

再穷也要旅行

之前贬低李鸿章的时候吧,经常把他的政治对手翁同龢给拉出来贴金;现在形势变了,对李鸿章的评价客观起来了(有些地摊文还天天嚎着“方知真中堂”),那翁同龢自然就开始贬低了,这我只想说......

翁同龢奸臣嘛也算不上,但是肯定不是什么干吏。

翁同龢自己是守旧派,而且和李鸿章有私人恩怨,就因此千方百计阻挠洋务运动和海军建设,而且在日本侵朝这个时候挑内斗,这没得洗,但是李鸿章说实话也不是现在人心中的“晚清诸葛亮”“鞠躬君臣死而后已”,时人经常是对这两位一起评价的,当时有一副讥讽对联描写二人:“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认为甲午之败这两位一个也跑不了。

但是翁同龢也不是奸臣,他自己是晚清官场少见的清官,而且个人修养很高,他在任刑部右侍郎时处理了一些案件,尤其是在著名的杨乃武和小白菜案中,他表现出的风范值得称道。你想想,两代帝师成了奸臣,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翁同龢最大的问题是:他的能力根本不适应晚晴时内忧外患的中国(这么说吧,满分100,60及格,李鸿章算50,翁同龢估计就算30吧)。

光绪二十年(1894年),翁同龢再任军机大臣,深得光绪帝信任。在甲午战争中,坚决主战。次年,清军战败,中日和议期间,翁同龢与李鸿藻极力反对割地,指出:“宁增赔款,必不可割地。”又联合俄、英、德三国谋阻割地,最终情势无法挽回。次年,兼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变法开始后,6月15日,翁同龢突然遭光绪帝将其开缺回籍。传统说法认为翁支持维新变法,推荐康有为,拟定并颁发了戊戌变法的纲领性文件明定国是诏,故遭到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之名加以罢黜;另外一个说法,则是甲午战争之所以失败,在于翁同龢对于北洋舰队的武器更新百般刁难所致,有次恭亲王奕䜣病重,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前往探望,光绪皇帝曾询问恭亲王奕䜣翁同龢是否值得重用,恭亲王奕䜣对光绪帝表达反对意见,最后光绪皇帝在与慈禧讨论后决定忍痛罢黜翁同龢。政变后又遭严厉斥责,将其罢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翁先到侄子江西巡抚翁曾桂署中暂住,然后回常熟故乡。光绪三十年(1904年)病逝于故乡。死后康有为誉之为“中国维新第一导师”。(很多人现在认为翁氏思想在甲午战争前后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变过程。甲午战争后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促使他走向更张旧制的道路,在戊戌变法中极力拔擢维新派人士。在1889年光绪亲政时,翁即向皇帝呈上冯桂芬的校邠卢抗议,主张稳重务实的改革,强调西学的重要,不过其本身十分重视儒学的根本价值,在甲午战争后极力将和谈责任推搪予李鸿章以免接触外交事务可见一斑。时人称之“为人好延揽而必求其为用,广结纳而不能容异己”。)

宣统元年(1909年),翁同龢获得官方“平反”,追复官衔,并追加谥号为文恭。

也就是说,清政府官方对他评价还是不错的,只能这么说吧,在传统的封建王朝,翁同龢估计能得个不错的名声,但是,谁让他赶上乱世,而且是“三千年未有之奇变”呢。

米米HIME

米米HIME

翁最多是书生之见,拦截北洋的军费是有多方面因素考虑的!其一,北洋组建于淮军,出自李鸿章的嫡系,卡住北洋的军费对遏制地方军阀扩大是符合当时清庭的利益的!其二,北洋海军腐败横行,每年国家拨款海军军费中北洋占绝对大头,而北洋军费开支中被贪污掉的更占绝对大头,别说炮弹开支,就连煤炭都是按照最大贪污方法来运作的(甲午时北洋海军用的还是高价买进的煤渣),所以减少国孥拨款也是一种没办法的办法,与其被贪污腐败掉,还不如用在其他地方!其三,李鸿章属于慈禧太后的后党,与光绪的帝党有着根本的政治冲突,翁除非脑子抽了,否则不可能不抓北洋的辫子!其四,国家颓废,国库空虚,休说北洋就连左宗棠收复新疆时用的还是左宗棠自己的身家和借来的钱,北洋耗费国孥甚巨,如今既成也该克服下困难!综上所述,翁老头就算再蠢也会这么做。更何况李鸿章贪污有钱是出了名的,真要到了紧要关头翁肯定会以为李鸿章一定会动用自己的财产的,结果……!

克里斯

克里斯

就北洋水师军费一事来说,翁同龢真算不上奸臣,户部是真没钱,不是他故意使绊子。

光绪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8910年,户部尚书翁同龢上奏,认为南北洋水师已经初具规模,而国库紧张,因此请求向海外购买军舰和武器弹药暂停两年。很多人认为正是翁同龢此举造成北洋水师发展停滞,最终被日本海军超越,酿成甲午之败。而一些人更是说翁同龢提出这个建议是因为和李鸿章之间的个人恩怨,公报私仇。不过从当时户部的开支情况看,翁同龢此举更可能是出于无奈。

在两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虽然开始了洋务运动,但是不过流于形式,除了购买了一些西洋武器、西洋设备外没有根本上的改变。因此在清末,其经济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财政收入的大头也依然是田赋、盐茶税等传统项目,只是多了关税和厘金两个收入而已,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过7、8000万两左右。

而清政府的财政开始也是传统的量入为出,也就是根据收入安排开支,钱不够就砍项目。然而由于晚清时内忧外患不断,因此这开支也是一直居高不下,加上此前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国库的库存也已经耗尽。更糟糕的是对于清政府来说,可以花550万两给光绪举办大婚,可以花几千万两给慈禧修颐和园,海防则可以放一边。

所以早在1875年决定筹建海防时,经费就是一个大问题。按照计划,清政府将从关税和厘金下每年各拨给南北洋水师200万两,合计就是400万两。然而实际上由于财政紧张,拨款严重不足,在1875年到1877年两年间,南北洋水师总共只拿到了200万两,是计划的1/4。

虽然后来迫于海上的威胁,清政府采用挖肉补疮的方法勉强把北洋水师建设的初具规模,但是自北洋水师1888成军以后,清政府还是停止了对北洋水师的投入。因此在翁同龢要求暂停外购军舰前,北洋水师已经止步不前。

翁同龢不过是一个传统守旧的大臣,他所能做的只是维持收支平衡。在财政收入有限的情况下,翁同龢能和以前一样保持北洋水师的日常经费所需这已经是上限了,不可能指望他能变出钱来买军舰和武器弹药。

因此北洋水师停止发展,主要还是因为以一个农业国家难以承担如此大规模的持续投入,而清政府也不重视海防建设所造成的,翁同龢责任不大。

wenwen

wenwen

翁同龢要是算奸臣,那么李鸿章就该被称为“李精卫”了。对于翁同龢的责难主要是三个方向。

(1)对翁同龢的责难都有谁

首先是喜欢李鸿章的人,希望给李鸿章打败“甲午战争”撇清责任的人;其次是戊戌变法的一些人;再次就是受到《走向共和》这部“倾向性”非常明显并“阉割”了诸多历史场景的电视剧。

(2)翁同龢主张打“朝鲜战争”没有任何错误,有些人说“甲午战争”不用打还没有到那个地步,中国花点儿钱就能摆平这场战争

朝鲜作为中国历史上关系最近的藩属国,其政治外交军事文化都与中国相连。从与日本地位同类,朝鲜无权与日本建交到日本势力几与中国相类,中国除了军事实力因为在朝鲜驻扎强于日本外,其他都弱于日本,这个地步还不够严重吗?

朝鲜的开化党(甲申政变)就是日本势力,差点儿推翻中国在朝鲜的传统势力。其后的东学党起义也是反华是目标之一。由此,袁世凯才有吞并朝鲜的意图,而遭到李鸿章否定之后,袁世凯才逐渐有逃离朝鲜的意图。因为,作为政治嗅觉非常敏感的他早已经意识到如此下去,中国势力必被日本赶走。

“丁戊奇荒”中,为了救灾民,李鸿章从“北洋军费”中挪用一部分用于救灾,可见当时的灾荒严重程度。然而,救灾费用在晚清各种费用中并不多。晚清各种花费非常多,“挪用”几乎是晚清户部的惯例!不懂这个,问题说翁同龢首先就是错误的。

(3)翁同龢挪用北洋海军军费、不给海军钱等出处何在?即使有也证明不了什么。为了80元出卖重大军事情报

甲午战争以及北洋海军的失败不是武器的失败,而是人的失败。在李鸿章领导下的北洋战区(辽宁、直隶、山东、江苏等)内,各兵工厂、各军事学校、各洋务企业、三大海军基地、北洋海军都充斥着贪污腐败,北洋海军上下搞房地的人并不少,例如方伯谦就在天津、烟台、威海、福州等地多处购置房产。而这些地区内有多少是李鸿章的亲属(八竿子都打不着的都跑来了)和手下以及手下的亲属?

日本间谍石川伍一用了80洋银就从李鸿章的外甥、天津军械局总办张士珩衙门的书吏刘棻那里买走了重大军事情报,例如得到了“海军炮城清单”以及“北洋海军驻防情况”、中国向丰岛派兵情况。

关于军费问题,我只想说一句话!全国不是仅有一个“北洋”需要钱!就是给你一个“宇宙第一”在你李鸿章领导下也是失败。

shmilywrtcj

shmilywrtcj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