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江南》为什么能代替《咏鹅》作为小学一年级第一首古诗来学习?
传霖
小时候学诗都不太理解,长大了你再细细品味,古诗真是为你勾画出一幅幅生动的景色。咏鹅,这首诗就是很好的例子。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第一句就不说了,第二句曲项向天歌,你仿佛听到了鹅叫声,第三句有白毛,有绿水,加个动词浮,太生动了,仿佛大白鹅在你眼前,第四句和第三句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两个颜色一个动词,红掌拨动青青水波,红与青色交融,太妙了。好诗好诗。
雾隐流歌
咏鹅是唐朝骆宾王在七岁时即景写的一首诗,也是著名的童谣,朗朗上口,生动活泼,有趣传神,作为儿童的启蒙课本是无可争议的。汉乐府.江南是一首汉乐府诗,以鱼儿在莲叶间戏水委婉地表达了青年男女采莲时的劳动情景和恋情,本是民间歌谣,后被采集到乐府诗中,其实在古典诗词中并不算怎么的有名。甄环传的播出收视率挺高,其中安陵容正是凭借一曲采莲曲获得皇帝的眷顾,乘着游船,唱着靡靡之音,莺莺燕燕的,仿佛画舫女,这首采莲曲是在汉乐府.江南的基础上改编了几句而来的,早已曲解了原汉乐府.江南的本意。不论怎么说,作为儿童的启蒙课本,童心天真的年代不必去领悟青年恋爱时代的文章,编者或许是要让学生多了解汉朝文化的意思吧。
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
汉乐府.江南:江南何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电视剧采莲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中有双鲤鱼,相戏碧波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叶叶深处谁家女,隔水笑抛一枝莲。
小卢
应该学习张宗昌的诗
大桥
因为咏鹅已经变成了幼儿园诗词。
阳光柠檬
个人觉得,每一首古诗都有它的价值,不管选的是那一首作为孩子的人生第一诗都要它的用意。
像这首就不错,诗中着重点出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不仅让孩子认清现实中的四个方向,同时也寓意着让第一次接受教育的孩子认清自己人生的向虽然跟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讲人生还为时过早,但并不妨碍它寓意的深远。
这仅是个人的观点,有不认同的可以留言。
快乐de小飞牛
答:“江南可采莲”《江南》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它看起来简单,简洁,实际意境优美意象繁复,其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咏鹅诗,甚至可以说连一些现代成年人都只是明白表意,实际内函并不太懂。《江南》釆莲歌全诗没有一字一句直接描写釆莲人釆莲时的愉快心情,而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将她们的欢乐之情充分透露了出来,仿佛亲耳听到和亲眼看见许多釆莲俊男美女的歌声和笑语融成一片,看,许多小伙子和釆莲姑娘们正在调情说爱呢。歌辞只有七句,明白如话,妙在运用民歌中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诗歌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采莲时作者双眼所见之美景,后四句以东,西,南,北并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游动为引线,看呀鱼儿一会儿嬉戏在莲叶的东面,一会儿它又嬉戏在莲叶的西面,一会儿它又嬉戏到莲叶南面,一会儿它又嬉戏到莲叶北面。这即是眼前美景,又是釆莲′姑娘小伙子们口中所唱的歌声。全诗一气呵成,意境清新开朗,寓情于景,如闻起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使人浮想联翩,感到美景如画,心旷神怡,反复咏唱,余味无穷,极富“禅意”。全诗如下:《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釆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注,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可:这里含“适宜”,“正好”的意思。
相比之下咏鹅诗表面看是复杂实际上意境就比较简单一些了。全诗如下:咏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现在就可以明白了吧,把“江南可采莲”《江南》取代咏鹅成为一年级学习的第一首古诗,这也就不奇怪了,主要是教材与时俱进,为了培养孩子们从小喜欢中国的古典文学诗歌,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为启发式教学垒好首块垫基石而打基础。完毕,谢邀。
For丨丶Tomorrow
采莲也是我学的课本之外的第一首诗。
nellpl
存在常识误导的可能。
江北可采莲,水深好防风,喜光不耐阴,各省皆有产。睡莲生华南,荷红遍四野。水温非气温,十五藕萌芽,初生伴升温,红莲藕卧小,白莲藕埋长,廿一廿五上,增光加气温,生长旺盛中,水深此时善,其余水线浅,昼夜温差大,后期成藕佳。五度全休眠,再低藕受冻。
havana007
教科书的修改决定,我们作为局外人是不清楚的。就好像鲁迅退出,为什么?社会反响那么多,有什么结果?
所以,讨论官方为什么这么做是没有意义的,也许真的就是因为这么多年了,上来一位新教研组长,他更喜欢汉乐府而已。而且咏鹅经过这么多年的启蒙教育,加上现在小孩子学龄前教育的推广,基本上没有进入小学的小孩也会背诵了吧?那么换一首有什么问题?
我们到不如来欣赏下这首乐府诗,看看它好在哪里?我们作为家长,如何在教材变动的情况下去多给孩子们一些课堂之外的诗词教育?
汉乐府·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这是一首平白如话的写江南女子采莲的小诗。我们知道,诗的起源就是歌词。哪怕在汉朝诗开始脱离音乐独立存在,成为徒歌,演唱其实一直也在延续,所以有乐府诗集。我们从这些乐府诗也可以看得出来,中国的古诗在两汉时期就奠定了自己的特色。这个特色不是指音韵、平仄、格律,因为汉字的音韵学要到魏晋的时候才出现,而伴随着音乐演唱的诗是不需要本身音调起伏的。
我们这里说中国诗歌的特色,是指表达方面。中国古诗的表达方式是含蓄的,隐藏的,不明说,但在字里行间你可以感觉得到。
汉乐府·江南就是一首民歌,只有前三句看上去押韵(古音不做定论)。这首诗虽然题为江南,其实只是取了首句的前两字而已,实际上是写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可是有没有具体写采莲?没有,而是写莲叶田田。江南可以采莲了,莲叶挤挤挨挨,重重叠叠,迎风荡漾。接下来是不是接着该写采莲了?依旧没有。“鱼戏莲叶间”,又去写鱼儿在莲叶之间游来游去,中间、东、西、南、北就这么重复了五句。
可是我们读起来,并没有繁复的感觉,我们感觉到采莲的少女,一边采莲,一边东张西望,看着这些鱼儿欢快地到处游动。这就是中国诗歌的特色,隐藏的意向构建,无一字写人,人却活了,无一字写事,事却说完。而且这是一首民歌啊,那少女一边采莲,一边看着鱼儿,一边轻轻缓慢地唱着这首诗,那种欢快的心情跃然纸上。
这是一种什么水平?这是一种原始的、质朴的、没有被华丽词藻污染的文采。
简单、朴质、乐感、意象、联想也许就是新教材选用这首诗给一年级的小朋友启蒙的原因。因为孩子们同样简单、朴质、阳光、想象力丰富、心灵纯洁。
对小孩子们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年级教学的重要职责,现在已经有了为这首汉乐府·江南新谱的曲,也就是说即使作为一首儿歌,也是可以快速帮孩子们搞清楚东南西北和培养起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当然,咏鹅也不差。咏鹅是对鹅的一种具体的描写,这种描写形象而生动,对小孩子的文字能力也是有帮助的,可以教会小孩子如何去观察形容一样东西。但是要说七岁的骆宾王写鹅就能表现出远大志向,应该更多是大人的附会。
还小孩子以小孩子的天真,也许汉乐府·江南真的更好。
你看,也未必都是荒唐事。对么?周树人同志。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naonao215
作为一个刚走过一年级的家长,我觉得江南明显比咏鹅好,江南这首乐府诗,从设计上来说,非常朴素,简单,一年级的小学生是没有文学功底的,但这首诗只要认识那几个字,便能很好理解,而且刚入学的小朋友识字也很少,这首诗则大部分是重复的片段,加上东西南北,让学生很好记忆很容易获得成就感。反观,咏鹅,之所以我们感觉好背是因为这是启蒙诗,很多人从小就会跟着大人背,但你随便问个一年级学生,有几个能完全理解诗的意思,尤其是“曲项向天歌”,让老师解释起来都有些困难,其中的文字更是难写,让刚入学的小朋友去记去写鹅,浮,绿,歌,掌,拨,清,波,有几个能受得了。国家编的教材,本身就应适合大部分孩子的,对于小部分上补习班,超前学习的,还是另当别论吧。另外不要以大人的智商水平去要求孩子的学习,切记切记,
暗夜女王
管它啥诗是第一首,现社会啥都在变,变个诗还弄来讨论
luckymao
张云雷唱火了:名字叫大莲。
冰激凌火山
因为家里人都教过了
❤Honey斌
靠,就不能第一天学咏鹅,第十天学采莲吗?
lanlancd
一:《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二:咏鹅唐 ·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很明显,这两首诗词都适合小学生。但随着家长对孩子们教育的投入,骆宾王的这首咏鹅,绝大多数的家长都学过或者都听过,在娘胎里,或者是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让孩子学过了,所以说,在小学的课本里再学这首诗有点重复,也过于简单了。而江南可采莲这一首乐府诗词,大部分的家长都没学过,但这首诗又很适合孩子们,用这首诗词来代替咏鹅,还是有所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