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到底去哪儿了,为什么朱棣搜遍世界,也没找到他?

提到的作品

[作品]明史

《明史》是《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之一。《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为风靡海内外的一部通俗历史巨著,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

蔡东藩

最新跟帖
六零

六零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是一个伪问题。因为他到哪里去了已经一点都不重要了。无论他是真的已经葬身火海还是乔装逃出了京城,他都已经死了——退出了历史舞台!

关于朱允炆的生死,这个问题的历史脉络是非常清晰的。朱棣打进京城的时候,宫中一片火海,有一些尸体被烧焦了。于是朱棣在第一时间就宣布朱允炆葬身火海了——死了。


但是很多人不相信,哪些人不相信呢?当然主要是一些建文旧臣和不认可朱棣的人了。你凭什么说烧焦了的尸体当中有朱允炆啊?你没有更多的证据嘛。尸体烧焦了,谁都认不出了,你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这当然就给那些仍然忠于建文帝的旧臣一线希望了。所以当时就有传言说朱允炆其实并没有死。

这个问题就这样留下来了。连《明史》上都仅仅是说“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没有指明他是死是活。但是这是当时人关心的问题。现在为什么还有人关心这样的问题?您可以去想一想,这个问题无非是两种答案:死了或者没死。无论是哪一种,他对历史进程都已经没有丝毫的影响了。历史的长河当中都已经没有了他的位置。


我们可以退一万步讲,就算朱棣打进城的那一刻他真的有幸逃走了,又有什么意义呢?没有了政治生命的朱允炆不过是万千的普通民众之一,历史也没有给他留下哪怕一丁点痕迹。他只能作为农民甲或者和尚乙存在,这还是朱允炆吗?这样的农民或者和尚在中国何止千千万,又有谁去关心过他们的生死呢?

所以我认为,历史其实已经给出了很清晰的答案,那就是建文帝已经死了。皇位是朱棣及其子孙的了。


当然,如果从证据的角度来讲,两种答案都证据不足。正反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难以得到确凿的证据了。


如果仅是出于对证据收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故纸堆中寻觅寻觅。但如果是出于对历史的关心,那您完全可以认为他死了。

buddy12

buddy12

建文帝的失踪因“靖难”之役而起。“靖难”之役又拜朱元璋所赐。

定都南京之后,明朝的北方依然不够太平,元朝虽然灭亡,但是残余势力犹在。在武将和儿子之间,朱元璋当然相信自己的儿子。

庆幸的是朱元璋有26个儿子,大都茁壮成长。洪武元年,朱元璋封自己的嫡长子朱标为太子。

洪武三年,又开始大封诸王。他让次子朱樉任秦王,都长安;儿子朱棡任晋王,都太原;四子朱棣任燕王,都北平;五子朱橚任吴王,都钱塘。

这几个儿子都是马皇后所生,也就是说,朱标和他们是亲兄弟。朱元璋希望朱标坐镇南京,其他的几位拱卫边疆。

无奈太子朱标于洪武二十五年春天突然病逝,这一年朱元璋六十五岁,老泪纵横之后,朱元璋在东门召集群臣,商议立储之事。

朱元璋倾向于四子朱棣,但是八十岁高龄的翰林学士刘三吾说:“如果立朱棣,秦王和晋王同为嫡子且年长,如何处置?”

“那如何?”朱元璋问。

“有皇孙。”刘三吾说。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

六年以后,朱元璋在与群臣议政的时候睡着了,在睡梦中驾崩。朱允炆上台之后,采用辅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开始削藩。

朱棣想起了太祖遗训——朝无正臣,内有奸恶,亲王训兵待命,奉天子密诏统镇兵讨平之。既平之,收兵于营,王朝天子而还。

朝中奸佞之臣是谁?当然是齐泰、黄子澄之流。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与朱允玟开战。

朱允炆环顾四周,发现功臣良将都被自己的爷爷给处理干净了,只剩老将耿炳文,结果耿炳文不是朱棣的对手。接着朱允玟又派出了功臣李文忠之子李景隆,结果,李景隆在葬送了六十万大军之后,孤身一人逃了回来。

接着,朱棣又击败盛庸,绕过铁铉镇守的济南府,直扑应天。

朱允炆眼看回天无力,准备要拔剑自刎,与社稷共存亡。

这时,少监王钺拦住了朱允炆。他说:“陛下万万不可轻生,高祖生前曾经留下一个盒子,说“子孙有难,可打开此箱。”

“箱子在何处?”朱允炆问道。

“在奉天殿左侧。”王铖说道。

朱允炆来到奉天殿,拉开正堂惟幔,太祖朱元璋的巨幅画像映入眼帘,他的左手指向地下。

众太监挖开地板砖,出现一个铁箱子。翰林院编修程济砸开箱子,发现里边哪有什么锦囊妙计。有三张度碟:分别是应文、应能、应贤。还有袈裟、僧帽、僧鞋三套;剃刀一把;白银十锭;最后是一张朱红色的纸,上面书写:应文从鬼门出,余众从水关出,徬晚在神龙观西房汇合。

“天意如此!”朱允炆长叹一声,让程济给他剃度。吴王教授杨应能因为和“应能”重名,遂剃度跟随应文。监察御史叶希贤也随“应贤”之名而剃度。

剃度之后,朱允炆开始纵火焚烧皇宫,马皇后自知逃生无望,不想受辱,投火自焚。

鬼门在太平门之内,外面有一条河,应文出来之后,发现河面上有一条船。船上有一位道人,看到应文来到,自报家门:“吾乃神龙观道长王昇,昨夜高祖托梦,让我在这里等你。”

应文领着九个随从到达神龙观。徬晚十分,应能,应贤等十三人陆续赶到。他们隐姓埋名,照顾应文起居。

第二天一早,应文辞别众人,云游四方。

LiT

LiT

关于建文帝这个问题,我已经回答过多次,现在再仔细的说一下。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代皇帝,他的皇位不是来自于他的父亲,而是他的爷爷朱元璋,也就是说,朱元璋直接绕过儿子,把皇位传给了孙子,这是导火索,再加上朱允炆一上台就大力的削藩,削藩的是谁?就是朱允文那些叔叔们,把叔叔们一个个都撸下来了,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更何况是早就有篡位想法的朱棣。

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朱棣于1399年,也就是建文元年起兵反抗,随后他亲自指挥军队南下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朱棣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

这场仗一打就是打了四年建文帝虽然兵多,但是却无带兵之将,再加上他年轻阅历浅,根本就不是老谋深算叔叔的对手,最后以建文帝失败而告终,朱棣攻下都城,直倒皇宫,他本想活捉建文帝的,但是皇宫上下,他翻了个底朝天,别说人了,连一根汗毛都没见,建文帝就这么的,无声无息的人间蒸发了,关于建文帝下落的问题,以下有几种说法。

第一:出家当和尚了

建文帝朱允炆据说兵败之时,发现了爷爷朱元璋留下的一个小箱子,他打开箱子一看里面是一件袈裟和僧袍,并且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从后门溜出去,去皇觉寺出家为僧,因为朱元璋知道他这个孙子比较宅心仁厚,最对不住他那些叔叔的,如果情况一旦有变,这是他留给孙子的唯一后路,所以朱允炆就按照爷爷的指示,真的出家卫生不问世事了。

第二:朱允炆拿着穿过玉玺在一个小岛上,又建立了一片家园。

据说朱允炆预感到叔叔将要打过来了,所以就带了几瓶水桶,拿着全国玉玺,乘着小船逃到了一座小岛上,在那里他又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园,快快乐乐的生活。

第三:朱允炆被烧死了

也有人说朱允炆最后放了一把火,把自己烧为了灰烬,当朱棣找到他的时候,只发现一具烧焦的尸体,形似朱允炆,但是朱棣这个人疑心比较大,还是不相信这个人就是自己的侄子。

总结:朱棣派郑和7次下西洋,明朝建立外交其实就是想寻找侄子的下落,郑和先后7次下西洋,耗费人力物力之大让人瞠目结舌,但是不管怎么样绝地三尺还是没有找到朱允炆,恐怕这也永远成为一个谜了。

elaine.han

elaine.han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介绍一下建文帝

建文帝,名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嫡孙、故太子朱标的嫡子。

朱元璋在位时,长子朱标就病逝了,皇储空窗期来临。朱元璋面对的选择就是在自己的后代中选择继承人,面对一个个充满渴望的眼神,最终还是选择了孙子朱允炆。

为什么选择孙子而不选儿子呢?第一老朱喜欢这个小可爱;第二也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刚刚建立,为了保证后世不因为权力而起纷争,必须确立嫡长子继承的规矩,长子没了那就由嫡孙继承。

就这样,朱允炆早早地就登上了皇位,让那些叔叔们很是眼红。

建文帝削藩引起叛乱

建文帝上任后,面对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他的叔叔们被分封到各地,势力大到影响了自己的统治。后来他的师傅黄子澄等人提议削藩,正和建文帝的心意。

削藩刚开始,肯定要拿势力比较弱的下手,于是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楩很快就被拿下了。

可是这样一来却引起了其他藩王的反抗,其中最激烈的就是燕王朱棣。

1399年,朱棣号召天下,建文帝被身边的宵小之辈蒙惑,背弃太祖遗训,所以起兵清君侧。马上,周边各王一呼百应,挥师直逼南京。

虽然前期建文帝的军队占据着优势,可是念及血脉亲情没有下杀手,导致朱棣来了个绝地反杀,1402年6月度过长江,守将李景隆看到大势已去遂打开城门迎接朱棣,这个时候建文帝一败涂地。

建文帝去了哪里?

自焚说

朱棣进入南京之前,南京城内发生了一场大火,等到火势被扑灭后发现了一具烧焦的尸体,据称这就是建文帝,他因为不甘失败纵火自焚。

可是当时尸体早就面目全非,靠肉眼根本不能分辨,所以这一说法很多人持有疑问。

逃亡说

在朱棣进南京城之前,建文帝便乔装打扮逃了出去,经过心腹的护送到了东南亚,并在此隐姓埋名。

据说郑和下西洋就是朱棣授意的,目的就是寻找建文帝的踪迹,可是七次都无功而返。

与阿甘一样生活

与阿甘一样生活

关于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一直以来都是历史疑案,没有一切确切的定论。有人说建文帝死在了乱军之中,有人说建文帝逃亡到了海外,有人说建文帝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众说纷纭,但都没有确切的证据。但根据史料记载和逻辑推测,我个人认为建文帝应该没有死,而是藏了起来,并在16年后最终被朱棣的人找到了。为何,请听小确幸慢慢道来。

为什么说建文帝没死?整个明朝,除了朱棣的诏书和《明史》之外,大部分史料都认为建文帝没有死,而且还有一些野史详细记载了建文帝出逃时候的各种情况。比如:万历年间出版的致身录就记录了建文帝成功出逃,最终削发为僧的细节。朱棣为了自己政权的合法性,很大可能说假话,那《明史》呢?其实,在编纂《明史》的时候,发生了举国震惊的朱三太子事件,剧情和建文帝一样,也是城破之日朱三太子出逃,后来组织忠于大明的人反清复明。清朝政府想要压下朱三太子这股邪火,就必须将建文帝之死做实,才能打击朱三太子这位后来的效仿者。所以,史学界普遍认为《明史》更改了这段历史。同时,还有一条最重要的依据,就是朱棣最仰仗的谋士,也是最好的朋友姚广孝在临死前提的最后一个请求,居然是释放一个和尚傅洽,而这个和尚则偏偏是传说中朱允炆出家的剃发恩师,这就很说明问题了。如果朱允炆真的死了,朱棣无缘无故关押一个和尚20年是说不过去的,杀了一了百了就是,朱棣一定是要从他口中得知建文帝下落。

那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朱棣即位后虽然对外宣布建文帝已经自焚而亡,但实际上,他派出了两队人暗中查找建文帝下落,一路是我们大家熟知的郑和,从海上查找,另一路则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主角,胡濙,在国内查找。从永乐5年开始,胡濙就开始了他的寻人之路,独自出行两湖江浙,探访大小寺庙,只为了寻找朱允炆的行踪,据史料记载,他“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查建文帝安在”,甚至母亲离世,他都没有回去奔丧。终于,16年后的永乐21年,胡濙终于在一个深夜回到了北京,虽然朱棣已经熟睡,但胡濙还是强行要求侍卫禀报皇帝,而朱棣也兴奋的立即召见了他,并谈了一个通宵,史书原文是“闻濙至,急起召入,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至是疑始释”。虽然史书并没有记载他们谈了什么,但是我们可以推论,胡濙肯定找到了建文帝,不然肯定不敢深夜打扰皇帝;胡濙肯定和建文帝交谈过,不然不可能有那么多事可以和皇帝聊一个通宵。所以,建文帝和胡濙交谈的内容,应该就是胡濙和朱棣交谈的内容。而且,根据“至是疑始释”的记载,肯定是建文帝说明自己已经不愿意参与皇权纠纷,朱棣才可能放下了戒备。至此,朱棣终于在临死前,得到了困扰自己一生的问题的答案,一年后,朱棣病逝与远征途中,结束了璀璨的一生。

综上所述,我认为,建文帝没有死,他应该是接受了傅洽和尚的剃度,在某个偏僻的角落当了20年的和尚,最终被胡濙找到并进行了一番交谈,让他转达朱棣自己已经看破红尘的心境,而朱棣也最终没有杀他,两叔侄也终于得到了心灵的解脱。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请点赞留言关注和我互动,谢谢。

宪儿

宪儿

公元1402年,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率兵攻破南京金川门,攻占南京,结束历时三年的靖难之役。南京陷落时,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终,皇太子朱文奎被杀,24岁的皇后马恩慧自焚被活活烧死。

燕王朱棣进宫后,便清宫三日,搜寻建文帝的下落。在寒光四射的剑端下,宫人们颤抖的手指向从灰烬中扒出的一具尸体。面对眼前这具面目全非、状若焦炭的尸体,就连朱棣这位如愿以偿的胜利者,也禁不住流下眼泪,以示同情。

那么,这具尸体果真是建文帝吗?史书记载她是建文帝的皇后马恩慧。建文帝或葬身火海,或已逃走,总之是下落不明了。在这场骨肉相残的内战中,建文帝马皇后被烈火焚身,成为明朝第一位殉国的皇后。其他的妃嫔不是丧命于燕王的屠刀之下,便是葬身火海。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明太宗实录是这样记载的:

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騃耶?吾来为扶翼尔为善,尔竟不谅,而遽至此乎?”壬申,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

可是,“礼葬建文皇帝”之事只见于官修文字,没见于私人笔记,更没有实物可考。 也就是说,没有谁见过建文帝殡葬仪式,也没有谁说得出建文帝的坟墓在哪里。

近代有传说燕王朱棣攻占南京后,建文帝无奈,遂求一死了之。但少监王钺告诉他:先皇(朱元璋)给您留了一个铁盒子,说让我在您有难的时候再给您,我一直秘密地把它藏在殿内。我这就把它拿出来。打开后里面有三张度牒。什么是度牒?度牒就是作为僧人的凭证,上面写着建文帝等几个人的名字,还贴心地为他们准备好僧衣,剃度刀,盘缠和一封书信。信上写明了为他计划的逃跑路线,随后从密道逃走。至此建文帝削发为僧。

根据野史记载,朱棣继位后曾派人以寻的长生不老药的名义秘密寻找,都是无功而返,郑和七下西洋有一项任务就是为了去海外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可见朱棣并不相信建文帝自焚而死,这一找就是十七年。据记载,直到朱棣死前一年,朱棣得到了答案,人们不知道他得到的答案是什么,但朱棣释然了,不知是人到晚年看开一切,还是确定了建文帝对他已经没了威胁。

所以,明太宗实录上的记录并不可信。 在明朝长达二百六十多年的历史里,民间一直流传着建文帝各种下落的传说。

在三百多年后清朝主持编写的《明史》里,建文帝的结局也只能这样写:

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或云帝由地道出亡。

那建文帝的下落有三说法:一、不知所终;二、焚死;三、由地道出亡。

参与编修《明史》的都是饱学的名士,修《明史》时也都搜集了大量官私史料,并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最后的结论却是这样迷离扑朔,即建文帝的下落之谜愈加勾引起人们的兴趣,争相探讨、世代谈论,时间又堪堪过去了三百多年,直到近年来,事件的真相才算渐浮水面。

2008年的1月3日上午,工程施工队人员在福建宁德市蕉城区金涵乡上金贝村登山道施工,意外地发现了一座墓塔混搭的古墓,构形奇特,处处透射出古怪,说不尽的诡异。

施工队员赶紧向当地文物部门作了报告。 省、市考古人员赶到现场深入考察,也被这座奇怪的古墓给吓了一跳。 古墓有拜亭、舍利塔、地宫,地面上散落有鱼形状鱼纹和龙形石脊的构件,舍利塔上的一处碑文还刻有“御赐金襕佛曰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应该说,墓主就是一位高僧。

考古工作人员为何会给一位高僧的墓地给吓了一跳呢? 郑和研究会副会长、郑和第十九世孙郑自海说出了自己的感到震惊的理由:古墓陵墙上两龙头龙纹的造型正是龙嘴上唇而翘,并且长于下唇,龙头硕大、额部隆起、大目圆睁,龙口前有火焰珠,龙鼻端呈“如意形”,这是典型的明初闭嘴龙造型。

专家说得更干脆、更直接:“古墓舍利塔底座的纹饰以及墓碑底座的纹饰,与明孝陵的各个构件纹饰极为相似。”

言下之意,古墓里埋的高僧,应该还有另一个身份——明朝皇帝。 而除了建文帝,其他明朝皇帝的陵墓均为世人所知,即,这座墓主人的矛头指向,便是于靖难之役后失踪了的建文帝!

想想看,“御赐金襕佛曰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中,“圆明”或是“明朝和功德圆满”之意,也指早年出家的朱元璋。“第三代”是孙辈,与朱允炆的身份暗合。“沧海”有神州一统的隐喻,“珠”暗指“墓主姓朱”,那沧海珠禅师是建文帝的可能性非常大。

说起来,关于建文帝流落到建福,还是有些史学痕迹可考的。 明末清初学者查继佐在他的史学力作罪惟录里提到过这们一件事:明成祖的心腹使者郑曾在福州的雪峰寺遇上了正在逃亡中的建文帝。郑和握有数万兵马,正准备下西洋。建文帝有意招揽郑和跟随自己共抗明成祖,但郑和一边给建文帝揉着脚一边哭着说:“我不能!”随即就离去。

清康熙二十二年纂修的江宁县志中则载:

“三宝太监郑和墓,在牛首山之西麓。永乐中命下西洋,有奇功,密知建文踪迹,回朝皆奏不闻,史称其有隐忠云。”

宁德金涵畲族乡上金贝村虽属闭塞落后的山区,但与雪峰寺相距不过三个小时的车程而已。

由于古人笃信风水学,在大胆的推测和有史料支撑的前提下,专家们请人通过罗盘定位,发现,这座墓地坐癸向己,夹藏在两座翠绿的山丘之间,墓前有清溪流水,水出巽口,正是当地人所说的“金水河”。这种布局,和明成祖长陵坐向完全相同!

这一结论,让众人兴奋无比,千古之谜,就要告破于眼前。

明史专家马渭源兴致勃勃地说:“我们现在所见到明朝皇家陵寝和宫殿建筑前都有金水河,河上有金水桥。换句话说,金水河与金水桥是皇家阳宅与阴宅必备组成部分。现在,这古墓前的涧溪居然叫金水河。当地人还说,河上原先还有三条桥,叫金水桥,前些年山洪大爆发被冲毁了。由此,我们更加有理由确信,这里就是建文帝最后的归宿。”

墓主“沧海珠禅师”如果真是建文帝,那他的禅隐之地在哪儿呢? 专家们把目光投向了宁德市蕉城区霍童支提寺。

支提寺内有“千尊铁铸圣像”、大殿后堂所挂有一块署“敕赐华藏寺大明永乐五年钦差太监鼎建禅林”之匾、以及收藏有一大块明代的木刻拓片。

虽然该木刻板以前曾被当地农民作为栏猪的猪圈板,其上面的好多文字与部分图像已经被猪啃掉,但还是能大致看到木刻拓片上剩下的一些图像——郑和航海舰队的盛大境况和部分字样,如:“尊宿澄鉴荷南宋荥封于嘉定迨我”、“成祖文皇帝握乾符以昇位泽被九流”、“仁孝皇太后体坤德以资他恩隆三宝”、“圣像铸千尊”、“郑和”等字样。

而谈迁国榷·成祖永乐五年卷十四有记载:

徐皇后(即上引木刻拓片上的仁孝皇太后)崩于永乐五年七月乙卯日,同年的九月壬子日“太监郑和还自西洋”。

将上述材料综合起来看:大约在永乐五年七月前,明成祖的老婆徐皇后下旨给宁德霍童支提寺即当时的华藏寺捐赠千尊铁铸佛像。即郑和于永乐五年九月以后曾护送千尊佛像到过宁德霍童支提寺。

那又是什么样的人物惊动了徐皇后、致使她下旨捐赠千尊铁铸佛像呢?

专家综合了各方面证据,基本已确定建文帝逃出宫后在宁德终老的结论,并给出了建文帝出亡路的具体线图:建文帝出亡走水路,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海,沿浙江近海南下,一度在温州港停靠并曾上岸过。然后继续南下,第一个目的地是福建福宁(今霞浦县)的大京千户所。后来战事来的太快,郑和的10万楼船水军已经到达,两军交战,建文军败绩,建文势力通过三都澳撤向宁德(今蕉城)腹地。

后人看热闹不嫌事大,非要说建文帝没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个大活人而遍寻不获,就得有隐藏的身份。和尚也好,海外华侨也好,隐士也好,都是可能,而不是必然,因为都没有充足的证据。

完全凭常理推测,我觉得可能性最大,就是死了。

其实当初朱棣攻破南京,遍寻建文帝而不获。建文帝的存在,对他而言,是极大隐患。所以朱棣的要求,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你想一下,是活人好找,还是死人好找?当然是活人。因为活人要活动,要饮食,要与外界产生交流。于是在这世界上,必然会留下蛛丝马迹。

但如果是死人呢?不会吃喝拉撒,不需要交流,留给世界的不过一具尸体。如果这尸体没穿皇袍、没带玉玺,仅凭身材相貌,怎能确定他的身份?兵荒马乱之中,每天要死多少人!如果尸体没有马上被发现,而是腐败之后才被发现,就更无法确定身份了。

只要没确定建文帝的尸体,朱棣就会怀疑这个人还活着,于是寝食难安,派人四处寻找。

还有另一种可能,朱棣根本就找到建文帝了。

找到之后怎么办?囚禁?叔叔囚禁侄子,藩王囚禁天子,篡位者囚禁故君,與论压力有点大。释放?那不是给自己埋“不定时炸弹”吗?杀掉?最安全,但势必背负天下骂名。

如果悄悄杀掉呢?

杀掉也不说,还故意派人,到处寻找。当然找不到。于是后人猜测建文帝下落之余,也不能太骂朱棣——人家只“清君侧”,没想夺皇位,更没想弑君杀侄子。是你自己跑了,“国不可一日无君”,我才勉强代理。你一直不回来,我才一直代理不去。

这是朱棣最乐见的局面,也是最有可能的真相。

fahyij

fahyij

秦始皇说:

两种可能性最大:

①改名换姓,隐藏于民间

建文帝不知所踪的根源产生于朱棣打进南京以后,建文帝就神秘消失了,谁也再没有见到过这位皇帝。朱棣进入皇宫以后,太监们虽然说皇帝和皇后都被烧死了,还信誓旦旦的找出几具尸体,可是在那个没有DNA检测技术的年代,谁敢肯定这就是建文帝的尸骨?

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明史·恭闵帝

朱棣肯定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他总不能对外公开说建文帝不知所踪,要求天下人搜捕建文帝吧?这样一来他如何能够确保自己政权的合法性,他又怎么保证有心之人不会打着建文帝的名义起来反对他呢?

尤其是当时各省官员都在观望,所以朱棣只能接受这个结果,对外宣称说建文帝已经被烧死了。朱棣继位后给朝鲜国王送去的诏书中就给自己辩解说: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既然前任皇帝已经死了,朝鲜国王自然也就只能承认朱棣的地位。

这事在当时就闹的沸沸扬扬,正统五年还发生了假冒建文帝的事情。

或云帝由地道出亡。正统五年。有僧自云南至广西,诡称建文皇帝。恩恩知府岑瑛闻于朝。按问,乃钧州人杨行祥,年已九十余,下狱,阅四月死。

虽然朱棣极力隐瞒这件事,但是相信还是因为朝廷中的大臣把这个消息泄露了出去,才导致民间捕风捉影。在那个没有监控,没有DNA时代,想要找到一个人是极为困难的,唯一的手段无非就是凭借画像。

可实际上真正见到皇帝的人又有多少呢?即便朱棣暗中派人去寻找建文帝,但只要建文帝刻意改变一下自己的妆容,想来要在茫茫世间找到一个人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吧。即便在上个世纪乃至二十几年前,一个人失踪就失踪了,照样还不是找不到。

假设说建文帝当时没有烧死,而是在心腹太监的帮助下逃出了皇城。那么想必他们只敢改名换姓,逃到一个远离北京城的其它省份隐藏起来,谁都不知道他是谁。现在的一些主流的猜测就是说建文帝剃发出家了,这确实是一个隐藏身份的绝佳办法。

头发一剃,成天待在寺庙里吃斋念佛,想必朱棣再有本事,也不可能找到建文帝。但这些都只是猜测,也是民间的牵强附会,并不值得相信。

②自焚而死

其实这一点也并非没有可能,据《明史》的记载说,当时朱棣带兵包围南京时,方孝孺曾力劝建文帝坚守南京城,以待援兵,如果行不通的话,也应该自杀殉国。倘若这件事是真的话,那么建文帝极有可能接受了方孝孺的建议,在李景隆打开城门迎接朱棣进城后,深感回天无力了,只好一把火烧掉宫殿,随即自焚。

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乙丑,金川门启,燕兵入,帝自焚——明史·方孝孺传

当然了,《明史》是在清代编撰的,这时候距离明朝已经过去两百多年,张廷玉在编撰这一段资料的时候也只是引用了这些未加证实的资料。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文帝死于自焚也并非没有可能。

毕竟在那样一种绝望的处境下,建文帝并非没有理由自杀。所以这件事无论怎么推测,其实无非就是两种结果:要么死了,要么跑到民间去躲藏起来了。不过要说建文帝躲到哪里去了,这个没法回答,也没有办法推测。

除非等将来研制出时光机了,这些历史谜团才有可能得到揭晓。另外再说一下,建文帝躲在民间,只要死守住自己的身份秘密,朱棣就算是找到死也不可能找到他。这里是有一个例子的,汉武帝晚年爆发的“巫蛊之祸”。

太子刘据因为遭到诬陷,最后起兵造反,最后被自己的父亲汉武帝打败。刘据逃出长安城,藏在一个距离长安三百里,潼关三十里的地方,一共藏了一个月。原本官兵一直没有找到他,后来还是因为他自己听说一位旧相识在湖县,于是派人去找这位旧相识,大概是想让这位旧相识收容他。

因为当时他藏在一个农民家中,这户农民非常贫困,也养不起他。结果这位旧相识因为害怕连累自己,就把他给告发了。刘据这才暴露自己的行踪,但刘据不愿受到官兵的侮辱,就自杀身亡了。建文帝面对自己这个叔叔,其心情多半也是一样的,他也知道如果投降朱棣,恐怕自己以后的日子也不好过。

所以干脆自杀算了,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对于建文帝而言是最好的结果。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他的真正下落,众说纷纭,至今难以考证,成为一大疑案。



这要从建文帝削藩导致跟他的叔叔燕王朱棣刀兵相见说起,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军渡江直逼南京城下,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持续三年的“靖难之役”最终以燕王朱棣获胜告终,燕兵进京,在燕王军队抵达后的一场混战中,南京城内的皇宫大院起了火。当火势扑灭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了的残骸,已经不能辨认,据太监说是皇帝、皇后和他的长子朱文奎的尸体。



然而也有说法,朱允炆并没有死,根据谷应泰在《明史纪事本末》的记载:燕军破城而入时,朱允炆欲拔刀自尽,少监王钺在侧拦住说:“陛下不可轻生,从前太祖升遐时,曾留有一个箱子,并说‘子孙若有大难,可开箱一视,自有方法’。”朱允炆即命王钺取箱,里面藏着度牒三张,以及袈裟僧帽僧鞋等物,并有剃刀一柄,白银十锭,及一张纸,纸中写着:“允炆从鬼门出,余人从水关御沟出行,薄暮可会集神乐观西房。”朱允炆叹息道:“天命如此,还有什么可说的?”太监立即取出剃刀,给朱允炆剃发。朱允炆脱了衣冠,披上袈裟,藏好度牒;一面命纵火焚宫。顿时火光熊熊,把金碧辉煌的皇宫,烧为灰烬。皇后马氏,投火自尽,妃嫔多半焚死。朱允炆痛哭一场,麾衣出走,鬼门在太平门内,门外水道正好有一艘小船,船中有一道士,呼朱允炆乘舟,并叩首称万岁。道士说:“昨夜梦见高皇帝,命臣来此守候。”流亡诸人遂乘舟而去。



逃离京城后,朱允炆一众颠沛流离,千方百计逃避追杀,后隐居于湄江的观音崖一带。知道自己报仇无望的他最终出家为僧,诚心向佛,终了一生,藏君洞也因此而得名。



还有一些人认为当时的逃出皇宫后的朱允炆带领着一部分人马,乘坐大船南下出海,后来在南洋或者是非洲某个地方落脚,等待机会准备反攻回去。依据是朱棣曾经多次让郑和下西洋,虽然说是彰显大国风范,但也有可能是朱棣让郑和前去寻找朱允炆的去向,想要将其消灭来解除后患。



朱棣曾经派户科给事中胡濙,以寻访武当道士张三丰的名义,从陆路遍访各地,打探朱允炆的下落。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在外面漂泊十几年的胡濙突然赶回北京。此时朱棣驻地刚好在宣府驻军。胡濙匆忙赶到宣府时,已经是深夜,朱棣已经睡下,听到是胡濙回来,立即召见。君臣二人一直密谈到四更。《明史》记载说:“先未至,传言建文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如此推断,显然胡濙已经打探到了朱允炆的确切消息,而且事隔多年,朱允炆已经没有任何争夺皇位的想法和可能了。自此,朱棣不再追查朱允炆的踪迹。



还有记载说后来年已六十四岁的朱允炆因被人发现而被接入京城。明英宗为了辨明真伪,让曾侍奉过朱允炆的老太监吴亮出来鉴别,朱允炆的左脚趾上有颗黑痣,吴亮验过属实,就捧着朱允炆的脚哭了起来,朱允炆就被迎入宫内居住,直到老死。

想坐摩天轮

想坐摩天轮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明成祖入金川门后,建文帝是否死于火中,这一直是明成祖的一块大心病。他派心腹大臣四出,不遗余力地寻找建文下落。


一、建文帝死于大火?


明史·恭闵帝本纪载,燕王入金川门的当天,“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凡是有点历史知识的人,几乎都能一字不错地背下这句话。明史馆始创于清顺治二年(1645),《明史》于乾隆四年(1739)刊行,此时距明成祖入金川门已300多年。《明史》中的这句话模棱两可,实际上它正是建文下落不明的反映。



据我国著名的明史学者黄云眉先生考证,恭闵帝本纪出自徐嘉炎之手,而徐嘉炎认为建文帝未死于火,而是“逊国”外逃。清前期的著名学者朱彝尊也在明史馆,他则认为已死于火,就像明实录中所记载的那样。


自明代嘉、万以后,社会上流传许多有关建文逊国的野史笔记。所谓“逊国”,即让位给明成祖、自己出走的意思,也就是说建文帝没有死。修《明史》的诸学者意见不能统一,遂依违于二说之间,留下了这句模棱两可的话。这句话又给后来的学者留下疑点,吸引着许多人弹精竭虑地要寻个究竟。黄云眉先生考证《明史》可谓用力最著,成就也最大,但他考来考去,最后也不得不无可奈何地表示:“不妨两存其说。”


据明实录记载,燕王率兵入金川门后,建文帝“乃叹曰:‘我何面目相见耶!’遂阖宫自焚。”8天后,明成祖“备礼葬建文君,遗官致祭,辍朝三日”。以后明代官书都沿用此说。


据明史·王景传载,明成祖询问礼部侍郎王景,葬建文帝应该用什么礼仪。王景说:“宜用天子礼。”明成祖“从之”。朱彝尊认为,明成祖不会用天子礼仪安葬建文帝。实际上,只要想一下就会发现,明成祖礼葬建文帝是完全可信的。这是因为,在全国百姓的心目中,建文帝是合法的正统的真龙天子,他如果不死,皇位就应该是他的。明成祖要明正言顺地即帝位,就必须给全国造成建文帝已死的印象。



不管火中的尸体是谁,反正已经烧焦,无法辨识,或者说根本就不需要辨识,就指为建文帝的尸体,并用天子礼仪安葬一下,正可以遮天下人耳目。这样做,与明成祖起兵“诛奸恶”的旗号相一致,本来不是要推翻建文帝,他自焚死,便依礼安葬他,天下臣民对明成祖便无可指责。这样做,明成祖登极称帝才明正言顺。既然建文帝已死,国不可一日无君,明成祖这才能即帝位。


对这一点,著名的明清史专家孟森先生也看出了其中奥妙。他说:“必以置陵守家为用天子礼,则未必然。但葬时稍用天子仪仗,以震都人耳目,为绝天下人望之计,与出其尸于火,意正一贯,不必甚以为难信也。”也就是说,明成祖礼葬建文帝是可信的,只是“稍用天子仪仗”,在形式上使用皇帝的旗帜、车驾、乐队等等,而不一定要“置陵守冢”,就像今天人们所看到的北京十三陵那样。


但明成祖礼葬的真是建文帝吗?从各方面的材料来看,安葬的不是建文帝,而是建文帝的皇后马氏。她是光禄少卿马全之女,洪武二十八年被册为皇太孙妃。《明史》明确记载道:“(建文)四年六月,城陷,崩于火。”死于火中的不是建文帝,而是马氏,但各种材料都看不到安葬马氏的记载,且尸体取之于火中,明成祖正可以指为建文帝之尸,接着便“稍以天子仪仗”将其安葬完事。


二、建文帝出逃的证据


纵观各方面的材料可以断定,建文帝确已出逃。这至少有以下一些证据:


第一,尽管明成祖“用天子礼”安葬了建文帝,但南京却没有建文帝的坟墓。国榷的作者谈迁是明末人,他记道:“金陵故老,无能指建文帝葬处。”这是本朝人在记本朝事,相距还不算甚远。



此时就已指不出建文陵墓,足见当时安葬虽“用天子礼”,但封冢肯定不大,时间稍久,人们就不能辨识。更重要的是,因明知安葬的不是建文帝,史碟中未予明确记载,太常寺不按时祭扫,时间用不了多久,坟迹就湮没无闻了。


第二,建文帝有两个儿子,长子文奎,建文元年立为皇太子。次子文圭,被明成祖幽禁于广安宫,即历史上常常提到的建庶人。后来,明英宗将文圭释放,年已57岁了,不久即死去。那末,皇太子文奎哪里去了呢?据《明史》记载:“蒸师入,七岁矣,莫知所终。”看来是逃跑了。即然7岁的太子在这次事变中逃跑在外,建文帝也可以逃往外地。


第三,有一天明成祖对左右的人说:“朕于宫中遍寻皇考宸翰不可得,有言建文自焚时,并宝玺皆毁矣。朕深协之。”《明实录)中的这条材料为历代学者所忽略,实际上是一条很关键的材料。宝玺是封建皇帝发布诏令时所用的印章,被视为传国之宝。明实录无意中保留了这句话,却透露了一个重要的史实,即建文帝所使用的宝玺和建文帝一起消失了。此事是很耐人寻味的。


自秦朝到唐朝的千余年间,都使用由和氏璧琢成的玉玺,上有李斯的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唐高祖李渊改“玺”为“宝”,所以后世又称宝玺。据传,这颗传世之宝散失于五代时。明朝时又出现了另一种传说,即元顺帝北走沙漠时,带到了塞外。看来,和建文帝一起消失的不是这颗宝。


那么,这颗宝玺要么是明太祖朱元璋琢制的那一颗,要么是建文帝琢制的那一颗。建文三年,使者由西域带回一块颇大的青玉,建文帝命琢制为玺,一改八字之古制,琢上16字:“天命明德,表正万方,精一执中,宇宙永昌。”颁用此玺时,礼仪还搞得颇为隆重。大概是受宝玺丢失这件事的影响,弘治十三年(1500),陕西鄠县人献上一颗伪玺,玺文也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8个字。但弘治帝弃置未用。


不论随建文帝一起消失的是哪一颗宝玺,对新继任的皇帝都是一件很大的憾事。如果死在火中的是建文帝,即使宝玺有所损坏,也决不至于无影无踪,至少应有残截在建文帝身边。明成祖也像指建文帝死于火一样,谓“有言”宝玺毁于火,谁也未亲见。由此可以看出,建文帝在逃跑时也带走了宝玺。更何况,即使建文帝真的投火自焚,他也没必要带着宝玺去自焚。相反,建文帝逃跑在外则要带上宝玺,这样,他既是正统的合法的皇帝,又有着皇帝合法的印玺,号令群众就可以更加名正言顺。



因此可以说,这条不起眼的材料恰恰是建文帝未死于火的有力证据。


第四,从当时的形势来看,燕军虽然进入京师,但建文帝并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不要说江南基本上还是建文帝的地盘,即就江北而言,明成祖实际上所控制的地盘也不很多。当时,整个辽东还在朝廷控制之下,孙岳还控制着中都凤阳,铁铉仍控制着山东一带,猎马梅殷“尚拥兵淮上”。因此,当时建文帝可以调动的兵力仍然很多,没有必要跳火自焚。他完全可以逃往外地,再图兴复。唐代发生“安史之乱”时,安禄山攻占了京师长安,唐玄宗逃往四川,后来终于平息了叛乱,唐室再兴。建文帝不会不知道这段历史。因此可以说,当时建文帝并没到非死不可的地步。


人们看到,明成祖进入南京后,建文遗臣除大量逃跑以外,有那么多人抗节不屈,有那么多人受株连,死得是那么惨烈,但很少有人认真想过,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对建文帝那么忠心?其中除一部分人确有气节以外,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出自对建文帝抱有幻想。


他们知道建文帝已逃亡在外,还有可能复位,这成了他们不愿屈节归附明成祖的一种动力。要知道,这时并不是臣下显示气节的最佳时刻,因为它并不是改朝换代,依旧是大明江山,依旧是朱元璋的后人当皇帝,只不过是由朱元璋的儿子当还是孙子当的问题,而他们实际上都有资格继承皇位。奇怪的是,这时旧臣所表现的气节比改朝换代时表现出的气节还要壮烈。李自成进京时,“文臣、阁部、词林、卿寺、台省以及郎署,自裁者仅二十人,竟无一人骂贼而死。”


汉族士大夫称清是异族入主,该是显示气节的最佳时刻了吧,但也赶不上明成祖即位后那样惨烈,那样规模大。稍有些明清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明朝旧臣没有多少人因拒绝降清而被杀。在著名的清初“文字狱”中,株连最多的大概就是庄廷鑨的“明史狱”了,株连被杀者才70余人,数百人充军边疆。而方孝孺一案牵连被杀者即达873人,谪成边疆者“不可胜计”,至少比被杀的要多。其它建文旧臣受株连被杀数百人者有好几起。这显然是清初所无法比的。这不能不使人想到,建文旧臣中显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建文帝抱有复位的幻想。


这从另一个侧面告诉入们,建文帝并没有死于火。


第五,姚广孝在临死前,请求明成祖释放了僧人溥洽。溥洽是建文帝的主录僧,他因知道建文帝逃跑一事而被禁系了16年。



明史·姚广孝传载:

(永乐)十六年三月入觐,年八十有四矣,病甚,不能朝、仍居庆寿寺。车驾临视者再,语甚欢,赐以金唾壶,问所欲言。广孝日:“僧溥洽系久,愿赦之。”溥洽者,建文帝主录僧也。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帝乃以他事禁博洽……至是,帝以广孝言,即命出之。


明末清初的大文人钱谦益在《初学集》中有过考辨,建文帝出逃时剃发为僧,即出自溥洽之手。这件事有力地告诉人们,明成祖心里很明白,建文帝已逃亡在外。正因为如此,明成祖派出心腹大臣四出查访建文下落。这事情本身就表明,建文帝的确没有死于火。


三、建文帝去哪里?


据记载,金川门失守后,建文帝长吁短叹,打算自杀。翰林院编修程济说:“不如出逃。”少监王钺跪秉道:“太祖驾崩时留下个铁篋,说有大难时打开,现放在奉先殿左边。”身边大臣急忙拿来铁篋,不只是裹着铁皮,两把锁也灌上了铁。建文帝急忙让人到大内点了把火,皇后马氏赴火死。程济打碎铁,里边有度牒3张,分别叫应文、应能、应贤,有剃刀一把,白银10锭,还有僧人穿的袈裟和鞋帽,里边还写着逃出的路线。程济随后为建文帝剃了发,杨应能愿剃发随行。


监察御史叶希贤以自己名字中有“贤”字,认为“应贤无疑”,也剃了发。当时身边的五六十人都愿随行,建文帝以人多目标大、行动不便为由,让大家“宣各从便”,自己身边只带9个人逃去。神乐观道士王升用小船将建文帝接出。接着杨应能、叶希贤等13人赶来。此后,建文帝身边只留四五人做护卫,其余的人“遥为应援”。于是他们便忽南忽北,往来名胜,浪迹江湖,在许多地方留下了他们的传说和故事。直到现代,云南“大理民家仍有以惠帝(建文帝)为鼻祖者”。



建文帝在云贵一带留下的遗迹和传说较多,不少书还记录了一些建文帝的诗文。这些诗文有一些属后人假托,但有一些颇合建文帝的身份,似不像假冒。其中常为人所提到的是罗永卷随笔两首。这是建文帝避居贵州金竺(今贵州广顺)罗永庵时所作。

其中一首是:

风尘一夕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

风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

紫微有象星还拱,玉漏无声水自沉。

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


《建文逊国对建文帝什么时间到了什么地方,由什么人跟随,记载得就像旅行日志,其可信程度已难以详考。有些内容肯定出自些人的附会和传闻。例如建文帝由南京外逃时,说明太祖留下个铁篋,有的书还说成是明初大奇人刘基的主意,颇有神秘色彩,显然是后人附会。最关心这件事的应该说还是明成祖。


他心里很明白,只要建文帝仍活在世上,他就是一面很神圣的旗帜,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随时都可以对自己的皇位构成威胁。因此,他派心腹大臣四出,有的是明言出使,借机访察,有的则扮成普通百姓,秘密寻找建文下落。


这正像有的史书中所说:


文皇(明成祖)初,以逊国伏戎为虑,以故轺车四出,几于“上穷碧落下黄泉”矣。



私访建文帝最著名的大概就是胡濙了。在明成祖在位的20余年间,他的主要活动就是四处寻访建文帝。明史·胡濙传,载:


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避去,诸旧臣多从者,帝(明成祖)疑之。(永乐)五年遣濙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濙以故在外最久。



所谓“颁御制诸书”,“访仙人张邋遢”,都不过是名义,他的主要任务和真正目的就是“隐察建文帝安在”。这里提到的张邋遢是个奇人。他原籍辽东懿州(属今辽宁黑山县),名全一,又名君实,号三丰。


因为他不修边幅,所以人称张邋遢。他身材修长,龟形鹤背,大耳圈目,胡须根根如针。不论寒冬盛夏,随身只有一件破神衣和一领袭衣。读书过目不忘,善戏谑,旁若无人,有人说他能一日千里,行无定处。其形象就像家喻户烧的济公一样。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就曾经访察过他,未访察到。


明成祖这时让胡濙去访,也是“积数年不遇”,也许一开始就没准备遇上,因为他的真正目的在于访索建文帝。


郑和下西洋实际上也有察访建文帝的用意。明史·郑和传,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也就是说,明成祖怀疑建文帝逃往海外,所以让郑和出使海外诸国,时暗中访察。仔细检索一下史籍就会发现,在郑和的使团中也有锦衣卫人员。锦衣卫和东厂、西厂都是明代的特务机构。这些人跟随郑和出使,显然有暗中察访建文帝的用意。这种情况在明实录中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一般说来,用宦官为使臣出使外国并不适宜,因为宦官被人们认为是“刑余小人”。那么,明成祖总是用宦官为使臣出使外国,难道就是因为只有他们才胜任、别的没有人才了吗?显然不是,而是明成祖有其它考虑。不难想象,建文帝对待宦官严厉,纷纷逃归明成祖,透露建文帝宫中虚实,帮助明成祖夺得帝位。这些宦官不像士大夫那样讲究忠义,明成祖认为他们最为可靠,所以就让他们为使臣,“轺车四出”,暗中担负着访察建文帝的任务。如果不是有这种特殊任务的话,明成祖完全可以派文臣充任使节,而不必大量地使用这些宦官。


明成祖直到临死前一年才对此事放下心来。永乐二十一年(1423),胡濙 由外地回朝,“驰谒帝(明成祖)于宜府。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因为这是明成祖的心腹大事,所以尽管已经睡下了,还是起来接见胡濙,并谈到“四戴乃出”。至于疑虑是怎么消失的,后人已不得其详,但肯定是得到了建文帝不会再为患的确切消息。另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是,郑和连续6次下西洋以后,明成祖从此就再也没有让他出使。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是在宜德年间进行的。这不应被认为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而是与不必再访察建文帝有着内在的联系。


近人在考察建文帝下落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文汇报编辑徐作生原是学历史出身,他利用记者的方便条件,曾去南京寻访建文帝遗迹,后又赴北京多方考证。后来,徐作生数次去江苏吴县鼋山和穹窿山一带进行实地勘访,在此找到了建文帝出亡的遗迹、遗物,例如雕龙柱础、御池、御池桥、神道、方台等。



他以文献材料结合自己实地勘访的结果,连续写成两篇论文,在学术界引起了普遍的重视和赞同。他经过7年的努力得出结论:当年建文帝出亡后,曾藏于江苏吴县盈山普济寺内。不多久姚广孝归隐禅寺,在姚广孝的监护下,建文帝隐匿于穹窿山皇驾庵,直至1423年(永乐二十一年)病死于此,葬于皇驾虑后的小山坡上。作者的结论与胡濙向明成祖的回报恰相吻合。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建文帝没有死于火,而是逃亡在外了。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都瑞米

都瑞米

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就是建文帝。但是建文帝登上皇位之后,对他的一些拥有实力的皇叔感到非常的忧惧。最后就开始执行削藩的政策,结果导致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最终打下了南京,登上了皇位。

俗话说得好,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既然燕王朱棣登上皇位,那么原来的皇帝建文帝恐怕就是死路一条了。燕王朱棣自然也一直想抓住建文帝,达到斩草除根的目的。可惜攻入南京城之后,建文帝的宫中就起了一把大火,最后建文帝不知所终。当事人明成祖朱棣把南京城翻了个遍,也没有抓到建文帝。

所谓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因为建文帝到底死没死,朱棣心中也没有底,所以在他即位之后,也派出不少人去全国各地搜捕建文帝。不过一直没有抓到,而且当时据说郑和下西洋,也是朱棣派他出去寻找建文帝,就是害怕建文帝跑到番邦去。不过建文帝的踪迹,自始至终都没有找到,一直成了历史上一个谜,至于建文帝最终怎样,有很多传说比较集中的传说,是他在朱棣攻入南京的时候放火烧宫自焚而死。

据明朝史书记载,燕王朱棣在攻入南京城之后,建文帝焚烧宫殿,朱棣找到一具类似建文帝的尸体,并且猫哭耗子假慈悲在那儿大哭。不过更多的人都传说建文帝化妆逃出去了,只不过建文帝之前削藩的政策得罪了太多的人,所以看来得不到明星,最后只好归隐,但是即使归隐,明成祖朱棣也非常担心,所以一直派人出去找了好几十年,不过一直都没找着。

当然在朱棣死后,也传出过建文帝的消息,但到底是不是真的,谁也不知道。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斛马一1

斛马一1

明朝大型亲情类节目--“侄子去哪儿了”正式开播,参与嘉宾有明成祖朱棣、建文帝朱允炆以及若干手持刀枪剑戟的工作人员。节目一经播出,吸引了大量的观众观看,节目中朱棣所表现出来的“浓浓叔侄情”让无数观众为之落泪。节目的最后,主角建文帝朱允炆果然不负众望,被“消失”了。

扯个玩笑,进入正题。历来对于明朝历史上最大的悬案之一: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充满了各类猜测,一说出家为僧;二说远渡重洋;还有一说早已死于非命,诸如此类的各种猜测,比比皆是。但没有一个能够证据确凿的说明建文帝的准确下落。直到明朝灭亡,也没有定论,使之成为一个悬案。

事实上,从明成祖朱棣夺位之后,就没有放弃寻找他这个大侄子的下落,毕竟这是一个隐形炸弹,若是突然在某时某地,出现一个建文帝,那么自己这个皇帝的位置,就有些尴尬和不正当,因此,是死是活,必须找到这个人。

朱允炆是如何失踪的?

众所周知,朱允炆是朱元璋的亲孙子,懿文太子朱标的长子,本来按照顺位继承,这天下也应该是他的,奈何自己的父亲死的太早,自己又根基不稳,最终仅仅在皇位上待了四年,就被自己的叔叔朱棣举兵造反,最终在南京被赶下皇位。

南京城破之时,朱棣没有第一时间进入皇宫,意为自己这个侄子留点时间,主动让位,却没想到自己这个懦弱的额侄子这次也十分刚烈,竟然放火烧了皇宫。待到朱棣慌忙赶过去,只看到两具烧焦的尸体,无奈之下,只得向天下宣布,建文帝与其皇后,自焚而死。

但这两具尸体并不是朱允炆夫妇的,这在《明史》中有相关记载,朱棣自己也知道不是,询问之下,无人回答。牵涉到登基,就将此事暂放一边。朱允炆既不自杀也不退位,但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究竟去哪里了呢?

至此,朱允炆的下落成了谜团,但谜团总归是有答案的。

朱棣寻找朱允炆所做的措施

建文帝真的死了吗?这是朱棣自登基后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如果死了还好,自己无非被上一个逼死君主的罪名,就怕这样不知死活,下落失踪。毕竟朱允炆在名义上是合法的皇帝,万一他哪一天蹦出来,在地方上号召大臣勤王,那么自己就十分尴尬了。

因此,朱棣安排人去寻找朱允炆,但找来找去,却一无所获。为何一无所获呢?首先这个人不能公开寻找,比如登寻人启事之类,其次不能上通缉令,更重要的是,还不能公开的寻找,如果这样,就告诉天下人,这朱允炆还活着,那么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就会蠢蠢欲动。

于是,朱棣安排了两条线去寻找朱允炆,一条明线一条暗线。其路线也不同,一个是内地一个是海外,这两个人的名字,一个叫做胡濙,另一个叫做郑和。

郑和的故事很多人都很熟悉,数次下西洋,其所形成的明朝外交伟大壮举也是由于这个偶然的额原因形成的。但对于胡濙,很多人不太了解。

胡濙是洪武末年的进士,此人的特征就是“喜怒不形于色”,在政治立场上,既不是建文派,也不是朱棣的靖难派,就是这个毫不起眼的人,被朱棣挑中,与永乐五年(1407)出发,对外的名义是寻访仙人,实则是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对朱允炆下落的追踪和调查。

胡濙这一走,就是十几年,他“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查建文帝安在”,这期间就连自己母亲去世都没有回来,而是继续自己的工作,无数次的风餐露宿和探寻隐秘,最终在十六年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朱允炆的下落

永乐二十一年,正在北征的朱棣在某个深夜接见了多年未见的胡濙,胡濙的归来,自然是带着重要的消息而来,不然他还没有胆子半夜跑回来和朱棣只是简单聊天。在经过直到天亮的汇报后,胡濙退下,对于问题的答案,朱棣显然是已经比较满意。

关于朱棣和胡濙的对话,历史中没有记载,这只是他们两个人的对话。但是从各种资料分析,朱允炆的下落怕是已经得到确认,并且胡濙还见到了朱允炆本人,并进行了对话,因此才能与朱棣沟通如此之久。(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至是疑始释)。

至此之后,朱棣对于朱允炆的追踪,放下了节奏。而藏匿在民间的那个建文帝,也默默的看着这个曾属于他的帝国,悄然老去,化为尘土。

结语:历史留给后人有无限的猜测空间,但对于史料上没有明确表示的事情,作为我们也不能武断的做出结论。但从很多史料分析,朱棣对于他这个大侄子,已经放下,转而投入到帝国的统治中去了。

kfc_jc

kfc_jc

关于建文帝的传闻从朱棣进南京城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停过,除了得道升仙没有被人提出来,什么样的说法都有,到了最近,全国各地建文帝的逃亡的路线、遗址、墓地都被现代人挖出来了,不知道当时的皇帝朱棣在干啥玩意。

建文帝能够当皇帝,真正的是走了狗屎运,雄才伟略的爷爷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一路打拼成了开国皇帝,建立大明朝。他的父亲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不但深受皇帝喜爱,自己更是能力强,只是可惜,朱标死得比朱元璋还早。

皇帝没死,太子死了,朱元璋又到了暮年,皇位传给谁,这是个问题,毕竟皇帝的儿子很多,而且嫡子也不少。

朱元璋很为难,有能力的儿子都在外边戍边打仗,在京的不是庸人,就是怂蛋。皇位传给有能力的儿子吧,其他有能力的儿子不服;传给在京的儿子吧,所有有能力的儿子都不服。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别传儿子了,直接给孙子吧,好歹朱标还是有儿子的。

就算传给朱标的儿子,也要分个嫡庶,朱允炆还不是朱标的嫡子。朱标的正室是常遇春的长女,生有两个儿子,长子朱雄英夭折,嫡次子朱允熥。可是,朱标的正室常氏死得比朱标还早,他的妃子吕氏就立为正室,朱允炆就是吕氏的长子。

按照嫡庶传承,朱元璋即使要传位给孙子,也应该是朱允熥,但是朱允炆却很为来事儿,他不但聪明好学,而且还对兄弟姊妹很好,对朱元璋更是照顾有加。

朱元璋决定传位给朱允炆,有朱元璋在,哪个儿子都不敢造次。朱元璋死了,朱允炆登基,那就不好说了,更何况朱允炆登基后对他的那帮叔叔要下狠手。

不是你死就我活,反他娘的,朱棣造反了。

朱棣造反,成功了,一路打到南京城,京城是打下来了,皇帝却不见了,建文帝生死不明,下落不明。

朱棣虽然坐上了龙椅,江山却不怎么稳当,因为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终,万一要是某个地方他站出来,扯起一面旗帜,这皇位正统就不合法,天下人可以共讨之。更何况在云南还有朱元璋的义子、朱标的铁杆兄弟沐英沐氏家族镇守云南的几十万精兵。

找!一定要找建文帝朱允炆,掘地三尺也要找到他,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朱棣登基后,可以说政治上最为重要的事情就两点:1、清算建文帝朱允炆朝的残余势力,重建永乐帝的新秩序;2、找到建文帝,最好是死的。

朱棣几乎发动了所有能用的资源寻找建文帝,足足找了十多年,音讯全无,不但活的没找到,死的更是没有消息。据闻朱棣足足郑和下西洋,其中一个绝密任务就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还担心他逃亡南洋,可以想象朱棣对建文帝朱允炆有多么的关注。

很遗憾的是,直到朱棣死在征讨鞑靼的途中,也没有得到建文帝朱允炆确切的生死消息。放弃了吗,后世皇帝放弃寻找建文帝了吗,没有!直到明宣宗登基,都还下旨找寻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建文帝朱允炆到底去哪里了,在封建社会里,一个皇帝出逃,能够逃逸很正常,能够藏匿也正常,但是能够藏匿一辈子,这就相当的难了。

虽然明朝没有天眼,没有身份证,但是要在明朝藏匿一个黑户,基本不可能,明朝的保甲制度还是很强大,至于说后世传闻建文帝朱允炆出家为僧,可能性也不大,明朝对于僧侣的管理都是有碟文可查,如果朱允炆要做一个游僧,难度小点,但是朱允炆敢吗?一个逃难皇帝穿着袈裟,戴上佛珠,游走天下,还游山玩水,到处留下皇帝墨宝?

按照现在的考证,全国各地到处都有朱允炆留下的遗址,不但有他隐居的地方,还有他出家的寺庙,更有他留下的墨宝,甚至死后埋的地方都找到了,居然还雕龙刻凤,这明朝皇帝办事不力啊。

两百多年的寻找,还不如最近二十多年,而且建文帝的流亡路线都出来了,居然走的全是风景区。这就是重点,全是风景区,现代人把这些遗址圈起来,要卖门票,一切都是经济说了算。

建文帝朱允炆到底去哪里了呢?其实,谁也不知道,真相永远的消逝在历史长河里,这种神秘莫测的历史悬念何尝不是历史魅力的一部分呢?后人又何必非要去追究个真相呢?

afeiwuxi

afeiwuxi

建文帝到底去哪儿了,为什么朱棣搜遍世界,也没找到他?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这也一直以来成为近600年来,一个悬而未解的谜题,关于建文帝下落的推论,一直以来也不绝于耳,当然根据当时官方史料统一口径,朱允炆自焚说牢牢占据主流观点位置,但其实细心的人都不难发现,当年被烧死的应该不是朱允炆,为什么会这样说?其实你并非无一点点依据。

毕竟一个大活人能够从整个皇宫之中不翼而飞,确实有点令人费解,但是正如我们所不知道的,一般皇宫之中都会有供临时紧急情况逃跑的密道,尽管当时的朱棣确实是打着保护朱允炆的旗号,去救驾的,但朱允炆也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也没有天真到相信自己叔叔的鬼话,既然没有足够的实力与之一战,那么只有保存实力,来日方长。

皇宫废墟中焦黑的尸体,由于当时的技术手段有限,确实不能够证明这是不是朱允炆,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也给后人留下了无数遐想的空间,尽管当时的朱棣很快便夺得了皇位,但是这毕竟摆脱不了谋权篡位的嫌疑,所以要想尽快给自己正名,所以短时间内,唯有朱允炆自焚说,最能够解释一切问题,人死既然不能复生,那么注定只有勉为其难取而代之,当然我们也知道,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借口罢了。

后来朱棣的种种表现也足够说明当时的建文帝并没有死,朱棣在登基之后,其实皇帝做的也并不踏实,所以还是私下里派人偷偷去找了朱允炆的下落,就连当时著名的郑和下西洋,其实都有一定的隐藏任务,那就是寻找建文帝朱允炆,宣扬国威,只是一方面,但是花费那么大的财力人力,即使大明王朝再有钱,那样烧钱还是烧不起的。

朱允炆要是真死了,朱棣大可高枕无忧,但这件事问题就出在下落不明,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这也就是当时的朱棣,千方百计寻找朱允炆的原因,根据流传的众多说法,朱永元的踪迹可能出现在天南海北,当然最广为流传的说法就是广西宝华山,当然也有学者说,朱允炆晚年出现在江西上饶的玉山三清山,关于后来朱允炆去了哪里,有多个答案也不难理解。

毕竟当时的朱允炆是逃亡的身份,肯定不能在一个地方长期居住,所以辗转多个住所,也是有可能的,据说发现朱允炆当年遗迹的地方,包括广东广西两广地区,还有贵州四川等地,后来又在湖北定居一段时间,当然也有在青海瞿昙寺的说法,更有甚者,也就如当年朱棣的怀疑一样,朱允炆出海了。

帝不知所踪

这么一句匪夷所思的记载,可正是由于这句记载,才让朱允炆的下落成了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悬案之一。

那么朱允炆究竟去了哪里,他是死在了当年南京皇宫里的那场大火,还是趁乱逃出了皇宫?如果侥幸逃出皇宫,那么他是远渡重洋去了异国他乡,还是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寺庙落发为僧常伴青灯,了此残生?谁也不知道。

朱棣也不知道,但是我们不知道不重要,朱棣不知道那么他就有点寝食难安了。

毕竟,朱棣的皇位是从朱允炆的手里夺来的,所以朱棣上台后,用尽一切办法在寻找朱允炆,不管他是死是活,朱棣都必须知道他这个侄子的结局。

话说胡濙,建文二年进士出身,一生历仕建文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代宗六帝七朝,是明初重臣,最终以89岁高龄于英宗天顺年间去世。

胡濙最初的官职是兵科给事中,这个职位并不高,只是一个七品官,但这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官职,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具有监察与向皇帝谏言之责,也就是言官,属于皇帝身边的近侍,所以胡濙当初可以近距离接触建文帝,也就是说胡濙认识建文帝,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那么靖难之役后,胡濙成了永乐朝的大臣,朱棣虽然靠谋反而得了皇位,但对于归顺自己的前朝大臣,他还是能够量才使用,并没有为难他们甚至还给他们升职,胡濙就属于其中一员,然而从永乐五年起,胡濙却得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什么任务呢?

“五年遣濙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

胡濙得到的任务就是寻找朱允炆,那么胡濙寻找朱允炆的最终结局是什么呢?

二十一年还朝,驰谒帝于宣府。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胡濙在永乐五年开始出京寻找,直到永乐二十一年才回朝,这中间过去了十六年,《明史》里还有一段内容没有记载,就是在永乐十七年的时候胡濙的母亲去世了,胡濙上奏朱棣想要回来为母亲守孝,守完孝之后再继续寻找朱允炆,可是朱棣坚决不同意,并给胡濙升职以此来安抚他,让他继续寻找。古代以孝治天下,朱棣宁愿违背孝道让天下人骂他都不允许胡濙回来,可见寻找朱允炆对于朱棣来讲是最首要的事情。

好了,胡濙只能继续寻找朱允炆,终于在永乐二十一年,他紧急到宣府见朱棣,为何在宣府,朱棣那时候正北征北元,所以在宣府。当时朱棣已经睡下了,但是得知胡濙赶来,他急忙召胡濙见面,两人谈了什么不知道,但是两人一直谈到“漏下四鼓”,也就是凌晨两点多,胡濙这才出来。

那么两人谈了什么呢?我们可以结合后面的记载来推测一下,后面的记载是,在胡濙没见朱棣之前,有传言说建文帝去了海外,于是朱棣才派了郑和等人下西洋,而等到胡濙回来后,所以疑问终于得以解决,郑和也不用再下西洋了。

胡濙一定是找到了建文帝的下落,两人谈到凌晨两点,说明建文帝一定健在,否则对于一个死人,两人是没必要谈论这么久,又或者没必要谈论得这么急,也许胡濙亲自见到了建文帝,这对昔日君臣时隔多年再次相见,自然有很多话要说有很多感慨要抒发,但归根结底就一句话,即建文帝失位已久,根本没有实力也没有野心再去与朱棣争夺皇位,建文帝希望胡濙能将自己的意思传达给朱棣,让朱棣不必再寻找自己,而当胡濙将这些话带给朱棣后,朱棣已经稳坐皇位多年,他当然认为朱允炆不会给自己带来威胁,但想起曾经的叔侄之情,内心也会唏嘘不已,在了解到朱允炆的近况后,他终于释怀了,一切都将归于平淡。

总结:现实中建文帝究竟是不是真像大家所推测的那样,谁也不知道,也许永远都不会有人知道了。

喵小懒儿

喵小懒儿

朱允炆,明洪武十年出生于应天府,是太子朱标的第二个儿子。因朱标英年早逝,所以在朱元璋去世后,继承了皇位,成为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史称建文帝。

公元1402年,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结束,朱棣如愿以偿地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位,而在位四年的建文帝朱允炆则至此下落不明。《明史》中记载:

“帝不知所踪”

那么朱允炆究竟去了哪里?

第一种说法:被火烧死

首先,据明太宗实录记载:

“上(即朱棣)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吾来为扶翼尔为善,尔竟不谅,而遽至此乎?…… 壬申,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

按实录记载,建文帝已被烧死,还得到了礼葬。

只能说明这官方的实录它只是代表了官方的利益,正式的宣布其在大火中丧生。如果建文帝有活着的可能性,那么当时的燕王朱棣称帝便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只有官方宣布建文帝已逝,朱棣才能名正言顺的坐稳他的皇位。

所以,这实录它本身就不实。

第二种说法:外逃

至于这种说法,民间传言有很多,具有典型意义的就是大明风华中所演绎到的:朱元璋给他准备好的后手,一把剃刀、一袭僧衣、一封遗书。遗书上面写道:

“从鬼门出,余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神乐观之西房。”

于是建文帝按照太祖皇帝指示,剃发做了和尚,从鬼门逃出宫去做了云游和尚。

朱棣也深知建文帝不死,自己的正统皇位就要受到威胁,所以上台之后不间断的探访建文帝下落。

他首先派遣户部给事中胡濙以查访仙人张三丰为名,前后共二十余年。派遣郑和下西洋“欲寻踪迹”,探访建文帝是否出海?把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关起来审问长达十多年,目的就是逼迫他供出建文帝下落。

从这些措施可见,建文帝的确是外逃无疑。

朱棣到底有没有找到建文帝?

胡濙在永乐五年开始出京寻找,直到永乐二十一年才回朝,这中间过去了十六年,《明史》里还有一段内容没有记载,就是在永乐十七年的时候胡濙的母亲去世了,胡濙上奏朱棣想要回来为母亲守孝,守完孝之后再继续寻找朱允炆,可是朱棣坚决不同意,并给胡濙升职以此来安抚他,让他继续寻找。

古代以孝治天下,朱棣宁愿违背孝道让天下人骂他都不允许胡濙回来,可见寻找朱允炆对于朱棣来讲是最首要的事情。

永乐二十一年,他紧急到宣府见朱棣,为何在宣府,朱棣那时候正北征北元,所以在宣府。当时朱棣已经睡下了,但是得知胡濙赶来,他急忙召胡濙见面,两人谈了什么不知道,但是两人一直谈到“漏下四鼓”,也就是凌晨两点多,胡濙这才出来。

那么两人谈了什么呢?

所以,这里可以大胆推测,胡濙一定是找到了建文帝的下落,两人谈到凌晨两点,说明建文帝一定健在,归根结底就一句话,即建文帝失位已久,根本没有实力也没有野心再去与朱棣争夺皇位,建文帝希望胡濙能将自己的意思传达给朱棣,朱棣已经稳坐皇位多年,他当然认为朱允炆不会给自己带来威胁。

总结:在胡濙没见朱棣之前,有传言说建文帝去了海外,于是朱棣才派了郑和等人下西洋,而等到胡濙回来后,所以疑问终于得以解决,郑和也不用再下西洋了。

建文帝是被找到了,朱棣也确定建文帝没有争位之心和争位之力,毕竟是一家亲戚,事情至于此,就此结束!

大登殿

大登殿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