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到底去哪儿了,为什么朱棣搜遍世界,也没找到他?

提到的作品

[作品]明史

《明史》是《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之一。《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为风靡海内外的一部通俗历史巨著,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

蔡东藩

[作品]康熙王朝

《康熙王朝》是《清宫档案证史书系》其中之一,书中具体包括了:康熙继位之谜、苏麻喇姑之谜、“大内密探”的风尘生活、康熙密查苏州女子买卖案等内容。《清宫档案证史书系》分为十二册,按照清王朝近三百年由盛而衰...

胡忠良

最新跟帖
我爱飞去来

我爱飞去来

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在兵败后,是自焚还是逃出生天?一直是众说纷纭,不过朱棣搞那么多事情,很大可能性是朱允炆是真的逃出皇宫,躲到民间去了。

明太祖朱元璋从一个小乞丐经过拼搏成了一位开国皇帝,可以说是从最底层到了最高层,其心中有着浓厚的封建意识,就是立嫡立长制,朱元璋虽然有不少儿子,不过他心中最为看重的只有嫡长子朱标一个,对朱标寄予厚望,全力培养朱标,在朱元璋称吴王时就立朱标为世子,明王朝建立后,朱标就被立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他为接班人。

没想到的是朱标因病死在了朱元璋前头,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伤心欲绝,哭完了又有一件事摆到了面前,那就是皇位继承人要选谁?

朱元璋众多儿子中,四子朱棣无疑是很优秀的,其军事才能让明太祖印象深刻,威望也很不错,然而朱元璋却是跳过儿子,直接立孙子朱允炆为皇储,朱允炆是朱标第二个儿子,因为朱标的长子早夭,朱标的原配常氏死后,朱允炆的生母被扶正,这样朱允炆就成了名义上嫡长子,朱元璋因为对朱标的喜爱,加上朱允炆和朱标有很多方面都很象,朱元璋对这个孙子很是喜欢,种种原因加到一起,朱元璋就立了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

因为朱允炆不象朱标那样有威望,朱元璋怕他继位后控制不住功臣集团,于是又举起屠刀,将功臣集团又清洗了一次,朱元璋以为这样是为朱允炆好,没想到朱允炆最大的威胁却是自己的叔叔,等到朱元璋过世后,朱允炆接过皇位没多久,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和权力,朱允炆开始实行削藩,此时朱棣的二哥、三哥都已经死了,朱棣成了最有权势也是最年长的藩王,朱允炆最大的威胁是朱棣,然而朱允炆想彻底废藩又不是找最强的朱棣下手,而是先找别的藩王叔叔动手,且下手极狠,这让朱棣害怕也给了朱棣准备时间。

被逼急了的朱棣以800死士起兵,打着“清君侧”旗号起兵,凭着他的威望和军事才能,很快就召集了十万人,不过与朝廷对比根本不占兵力优势,朱棣的领导能力却不是朱允炆能比的,在几年的对战中,胜利的天平慢慢倾斜到朱棣一边,最终朱棣带兵打进南京城,在朱棣进入南京城之时,皇宫大院起火,火势扑灭后看到几具烧焦的尸体,根本认不得是谁,然后就是传出建文帝自焚而死,朱棣只好接过皇位登基为帝。

朱棣搞的一系列事情却是表明建文帝应该是逃出了京城。

朱棣虽然对外宣称建文帝已死,然而他却是心虚的很,由于来路不正,朱棣一直害怕朱允炆复出反攻,所以他一方面派人四处寻访建文帝,一方面对建文帝旧臣进行大屠杀。

朱棣在攻下南京城后,就开始大开杀戒,虐杀、流放建文朝臣及其亲友达数千人,对忠于建文帝的朝臣剥皮的剥皮,下油锅的下油锅,对方孝孺更是处以史无前例的“夷十族”,被连坐处死了八百多人,对忠于建文帝朝臣们的女眷实行残酷的“转营”,将她们罚到教坊当官妓,还要轮流送到军营,一个女子每一天都要受到二十多个士卒的凌辱,有的被凌辱致死的,朱棣就下令把尸体拖去喂狗。

朱棣对建文帝旧臣如此大开杀戒,目的是要斩去朱允炆有可能反攻的力量,也以此震慑那些敢于帮助朱允炆潜在的势力。

另一方面,朱棣派人四处寻访建文帝的踪迹,当然不可能是明着说,如果传出建文帝没死,那朱棣的位子就是名不正言不顺,朱棣对海内海外都进行了搜查,朱棣在位期间,郑和六下西洋,其中不为人知的目的很大可能性是去找建文帝,毕竟朱棣在即位初期就组织了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出海宣扬国威,不免要让人多加猜测。

此外朱棣还派胡濙两次外出寻访,当然对外打的口号是寻访真人张三丰,胡濙接到任务后,就潜入到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寺庙道观仔细调查,第一次外访花了十年时间,这期间胡濙的母亲过世,朱棣都不让他回来为母亲守孝,如果只是寻访张真人应该不会如此着急,第二次胡濙花了4年时间,到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朱棣得知胡濙归来的消息,本来已经躺在床上的朱棣一咕噜爬了起来接见胡濙,两人直谈到天亮胡濙才离开,朱棣“至是疑始释”。

这次交谈很可能是胡濙找到建文帝的下落了,不过此时建文帝已死,也就解除了朱棣的心病,所以朱棣“疑始释”,而朱允炆逃出南京城后,为了躲避追捕,所以辗转各地,也就在很多地方留下了他的遗迹,而逃亡多年后,看到朱棣管理国家的能力比他强太多了,加上忠于他的人基本都被杀光,也就慢慢打消了复国的念头,潜心佛门,在1423年之前死去,而朱棣老早就对外宣称建文帝自焚而死,现在得到他确切的死讯,自然不会跟人提起,也因此留下了历史疑案。

当然这也只是一种猜测,历史真相因为朱棣种种所为和档案的丢失,让现代依然只能是作着各种猜测。

Gr-face

Gr-face

那是朱棣逗你玩的,建文帝朱允炆要么是自焚而亡,要么是直接被朱棣杀死了,然后扔进大火中烧个面目全非,再对外宣称朱允炆玩失踪了,好为自己推脱罪责,免得落个弑君的骂名。

朱棣是朱元璋的儿子中天分最高的一个,在太子朱标去世后,他就对皇位有觊觎之心,认为父亲朱元璋会立自己为储君,但终究未能如愿,朱元璋爱屋及乌,将皇位传给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让朱棣窝了一肚子的火。

朱元璋死后,朱允炆顺利的继了位,朱棣拥兵自重,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朱允炆也是自己作死,听信其他大臣的话去削藩,将他的叔叔们都贬为庶民,有的甚至还关进了大牢。朱棣当然不服,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了“靖难之役”,很快就推翻了朱允炆的政权,就像刚刚热播的电视剧大明风化里,朱允炆削去头发,穿上僧袍逃跑了。整个南京城都被朱棣的燕军占领了,他能跑到哪里去,一直在深宫里长大的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在外面人生地不熟的,怎样生存,即使跑出城外了,朱棣派人应该很快就能找到。仅有的可能就是朱允炆看到朱棣的燕军攻进南京城后,知道大势已去,就在皇宫里放了一把大火将自己烧死,免得被朱棣抓住遭受羞辱。还有就是被朱棣抓到杀死了,当然不会让很多人知道,然后在烧掉,在对外说朱允炆失踪了,他肯定不能说朱允炆已死了,当时很多人都是支持朱允炆的,也都是效忠朱家的,这都是他们朱家人的内斗,谁当皇帝对于大臣们来说都差不多,但如果说杀死了朱允炆,那性质就不一样了,势必会引起朱允炆的支持者的反抗,这对朱棣来说是不利的。因此朱棣必须要隐瞒朱允炆已死的消息,还装模作样的派人四处搜寻,大放烟雾弹,其实就是告诉朱允炆的粉丝们,你们的主子还活着,让他们有一丝的念想。至于有人说郑和下西洋也是去寻找朱允炆的,这应该不可能,区区一个失势的朱允炆没必要让朱棣花那么大的代价吧,那时候朱棣已经牢牢的掌握了局势,即使朱允炆在国内另立山头,朱棣也是能够将他消灭的。



PINO皮诺琛

PINO皮诺琛

按照刚播出的热剧大明风华来看,建文帝朱允炆似乎是遵循朱元璋遗愿,得到“剃刀一口,僧袍一袭”,从地道逃生了。按照后来朱棣派胡濙和郑和大肆寻找看来,似乎的确是这样,但真相是这样吗?

朱允炆立储与削藩

建文帝朱允炆,太子朱标之子,太祖皇帝朱元璋之嫡孙。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太子外巡回京后患病身亡,经营了二十五年之久的“大明国本”随之破碎,为了确保皇权的和平过渡,朱元璋并没有选择“兄终弟及”的方式选拔皇位,而且采用了传统的“宗法制”册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从法理上他给大臣及儿子们一个解释。

自我创天下而以天下传之庶孽,万世而下有庶夺孽抗宗者,我开其乱也。乱传而万世之传,足虑焉!

但同时朱元璋为了考虑自己“家天下”的长治久安,又重新把历史淘汰已久的分封制拿了出来,分封诸王保卫边疆以拱卫中央皇室。想法虽好,奈何这都是朱元璋的一厢情愿。可是这对朱允炆来说是却无疑是一场人生悲剧,左手是朱元璋交给他的江山社稷,右手的兵权将符又被交到各地藩王,朱允炆坐的这个江山,简直是随时爆炸的火药桶。

朱允炆就这样被推上大明权利巅峰之时,面临的也将是万劫不复的苦难深渊。

朱允炆在历史上的评价为“帝生颖好学,性至孝”是少见的“仁柔之君”。洪武二十八年,朱允炆见朱元璋时就提出一个问题:“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朱元璋沉默半天无语反问朱允炆。朱允炆大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以德怀之,以礼制之。如不可,则削其封地,又不可,则废置其人,又甚举兵伐之。”朱元璋听后,表示同意。从这时起,朱元璋也有了削藩的想法,只不过他死的太快,终究没有大的动作,只是布置了几个文臣给朱允炆使用,这就是齐泰、黄子澄、方孝孺。

这三人在建文帝新朝左右了朱允炆短暂的政治命运,他们迫不及待的裹挟着建文帝义无反顾的走向了削藩之路。然而事实上证明,一万名空谈的文官也顶不上一个朱棣厉害,不久朱棣以“清君侧之恶”为名,举兵八百反抗朝廷,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手握一手天牌的朱允炆竟然将牌局打的稀烂,燕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建文四年,攻入南京城。

建文君欲出迎,左右悉散,唯内侍数人而已,乃叹曰:“我何面目相见耶!”遂阖宫自焚。

史学家们用春秋笔法说明了建文帝的结局,就是“阖宫自焚”,那是否以为这就是最终建文帝的结局了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建文帝的结局无非就是两种说法,主要是“自焚而死”和“密道逃亡”。

建文帝的结局,始终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明史上最大的疑案,在野史、小说中可以看到后人对其结局的无限猜测。

关于建文帝自焚而死。

根据太宗实录和明史稿所记载,建文帝的确在燕王大军入城后,纵火焚宫,朱允炆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跳入火中自焚者甚众。朱棣看到宫中火起,遂命人前来抢救,但终究只在残垣断壁中找到朱允炆的尸骨,燕王不胜悲切,抚尸痛哭,说他只是前来“清君侧”,并无加害之心。事后,朱棣以帝礼葬建文帝,遣官致祭,辍朝三日。

以上是永乐年间的正史所记,按道理应该是比较权威的,但事实上建文帝时期的档案被全部销毁,皇帝起居录被大量修改,就像后人所说的“建文一朝之政治,其真实记载已为永乐时毁灭无遗……成祖以为罪则罪之,既篡之后,谁与抗辩?”从这里看,建文帝不一定肯定是“自焚而死”,或许是被朱棣谋杀呢?又或者是真的密道逃亡了呢?

另外还有可疑之处就是当时朱棣并没有找到象征帝国权利的玉玺,另外尸骨虽然已经焦黑不堪,但确定与建文帝身高体型不符,还有就是崇祯帝曾想为建文帝拜祭,居然无人知晓其坟冢,恐怕本来就没有这个坟冢吧。那么为了坐实朱棣自己登基的合法性,就算建文帝不死,也必须要把他“写死”,这大概才是正史中的真相。

关于建文帝密道逃亡。

至于这种说法,民间传言有很多,具有典型意义的就是大明风华中所演绎到的:朱元璋给他准备好的后手,一把剃刀、一袭僧衣、一封遗书。遗书上面写道:“从鬼门出,余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神乐观之西房。”于是建文帝按照太祖皇帝指示,剃发做了和尚,从鬼门逃出宫去做了云游和尚。

朱棣也深知建文帝不死,自己的正统皇位就要受到威胁,所以上台之后不间断的探访建文帝下落。

他首先派遣户部给事中胡濙以查访仙人张三丰为名,前后共二十余年。派遣郑和下西洋“欲寻踪迹”,探访建文帝是否出海?把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关起来审问长达十多年,目的就是逼迫他供出建文帝下落。

从这些措施可见,建文帝的确是外逃无疑。

关于建文帝的行踪,多地都曾有疑似记录。胡濙传记载,他暗访郡、乡、邑长达十六年,搜寻建文帝下落。永乐二十一年七月,“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是什么样的消息居然让精神不佳的永乐皇帝居然谈这么长时间,而胡濙所奏对的应该是建文帝的事情。与之相对的是,此不久胡濙在江苏吴县穹窿山查访到建文帝已死的消息,死后葬于皇驾庵后的小山坡上,胡濙过去查证,确定无疑,于是回禀永乐帝,“帝遂释疑”。

另外,浙江兰溪皇回山据说也是建文帝出家之地,现在寺内还有古碑遗迹,并且供奉着建文帝和杨应能、叶希贤两人,同时留有诗句:“百官不知何处去,惟有群鸟早晚归”,表达了失去江山的无奈和忧伤。

再有就是建文帝出海说。这种说法也颇有市场,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至今还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十六建文帝登基日,举行隆重的拜“皇爷”之礼,据说当时建文帝辗转出海留居此处,才有的这一习俗,这也大概正是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吧。

所以说建文帝密道逃亡则是很有可能的!

结语:时过境迁,真相也许早就被掩盖在无数的谎言虚构的历史之中,这就是所谓的历史疑案。如果有更多的路可以选择,我相信建文帝还是会选择这条唯一的路,这就是他的命。生在帝王家既是幸运,也是厄运,但无论如何他必须要抗争,这也是唯一活路,然而终究还是以失败告终,至于死了还是活着,已无关大局了,谁又会真正关心他的死活呢?怕是已经没有了!

九月的蚊帐

九月的蚊帐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就是建文帝,后世称为明惠帝。建文帝即位不久,燕王朱棣就夺取了帝位,以讨伐齐泰、黄子澄为名,起兵北平,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



1402年,燕兵攻陷了京师,燕王即位,是为明成祖。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时,皇宫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下落不明。此后,关于建文帝已经出逃的传闻颇多,明成祖对比总是不放心。数百年来,建文帝的下落成为明朝第一大谜案。建文帝到底去哪儿了,为什么朱棣搜遍世界,也没找到他?

一、自焚而死

据永乐年间修撰的明太祖实录记载:燕王朱棣发动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经过4年的征战,燕王获得全胜。当燕王军队进入皇宫时,宫中一片火海。建文帝已没有了踪影。有人从灰烬中找到一具被烧得残缺不全,面目焦烂的尸体。

“上(即明成祖朱棣)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骏耶!吾来为扶翼不为善,不意不亮而遽至此平!……王申,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太宗实录

明仁宗朱高织御制长陵后碑也说,建文帝殁后,明成祖备以天子礼仪殓葬。成为明成祖的朱棣后来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说:“没想到建文帝在奸臣的威逼下纵火自杀。”但是,太监在火后余烬中多次查找,找到马皇后与太子朱文奎的遗骸,建文帝是死是活无从得知。燕王为让天下知建文帝已自焚,曾作有祭文,但其坟墓处于何处,无人可知。明末崇祯帝就曾说过:“想给建文帝上坟,却不知在何处?”

二、逃亡在外

明太祖实录的可靠性为人们所质疑,因为朱棣曾经三次修改明太祖实录。目的就是要为自己夺取皇位寻找冠冕堂皇的理由。由于没有找到朱允炆的尸首,许多人不相信他死于火中。

在南京攻破时,建文帝曾想自杀,但在亲信的说服下,削发为僧,从地道逃出皇宫,隐姓埋名,浪迹江湖。明成祖死后,他又回到京城,住进西内,死后葬于京郊西山。

朱棣登位后,感到建文帝对他有种无形的压力,曾多次派心腹大臣到处访问。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的陪同官员中,有锦衣卫,显然就是用于暗中察访建文帝。

明成祖曾向天下寺院颁布僧道度牒疏,将所以僧人名册重新整理,对僧人进行了一次全方面的调查。从永乐五年起,还派人以寻访仙人张邋遢为名到处查找,涉及大江南北,前后共20余年。

民间流言中,在许多地方都有建文帝的踪迹与传说。有的说建文帝逃到云贵地区,而且辗转到了南洋地区,直到现在,云南大理仍有人以惠帝(建文帝)为鼻祖。

也有学者认为,当年建文帝潜逃后,曾藏于江苏吴县鼋山普济寺内,接着隐匿于穹隆山皇驾庵,于永乐21年在此病亡,埋于庵后小山坡上。

至于建文帝的下落到底如何,以上两种说法都无法提出令人信服的证据。

【小编寄语:我是心恬澹,喜欢我的小伙伴,关注加留言,大家一起探讨历史的真相。】

寻梦小熊维尼

寻梦小熊维尼

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后,究竟到哪里去了,一直是后世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

明史》中是这样记载的:“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明实录中,朱棣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也说:“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

从这些史料可以看出,当时明朝官方是认可朱允炆是“自焚而死”这一说法的。也就是说,朱棣对外宣称的,就是朱允炆自焚而死。

但是,后世有很多民间记载,说朱棣实际上并不知道朱允炆究竟到哪里去了,他甚至也在到处寻找。以至于他派郑和“七下西洋”,表面上是为了夸耀明朝的国力,开展明朝与海外的交流合作,实际上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朱允炆。

(朱允炆)

那么,朱棣究竟知不知道朱允炆到哪里去了呢?

我认为,朱棣是知道的。

无论是《明史》还是明实录,记载的都没错,朱允炆确实被焚烧而死了。只不过,朱允炆被烧死,很有可能并非自焚,而是被朱棣烧死的。或者说,朱棣先派人杀掉朱允炆,再制造自焚现场。

为什么说这火,很有可能是朱棣放的呢?

首先,朱棣必须让朱允炆死。

朱棣打了四年的仗,终于才打进京城。目的是什么?无非就是想自己当皇帝。

如果朱棣打进南京城的时候,发现朱允炆端端正正坐在皇帝宝座上,笑眯眯地看着他,他如何自处?他不可能直接上去,把朱允炆拉下来,自己坐上去吧?

可能那时候,他唯一能做的,还就是让朱允炆继续当皇帝,他当辅政大臣。然后再想办法,慢慢让朱允炆“暴死”。但是那样一来,将是一件多么麻烦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他将获得“权臣”的名声。同时,朱允炆“暴死”,他肯定脱不了谋害的嫌疑。再说了,就算朱允炆死了,皇位也不一定就是他的,他还得扶持朱允炆的儿子当傀儡,这样又得再想办法让朱允炆的儿子“禅让”。

这个过程,多么煎熬和愁心。哪有直接让朱允炆在兵荒马乱中死掉方便啊。

所以,无论如何,朱棣要搞死朱允炆。

(朱棣)

其次,朱棣有办法让朱允炆死。

为什么我们说,朱棣有办法让朱允炆死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朱棣之所以能够打进南京城,是因为有大将李景隆与谷王朱橞给朱棣开门。

事实上,整个“靖难之役”,朱棣一直打得不顺畅。毕竟只是一个偏师,要想对抗中央军,本来就是很困难的。要不是最后姚广孝给他指点迷津,让他别去攻城拔寨,直接杀到京城,拿下京城,一切都解决了。朱棣要不这样做,很难说他能取得胜利。

但是姚广孝给他出的这个主意,其实是有个前提的,就是不能旷日持久打京城。因为一旦这样做,全国各地勤王的军队,早就赶到了。那时候朱棣被内外夹攻,他照样无法成功。所以,必须要不费什么劲就能打进去。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内应。显然,大将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就是朱棣发展的内应。

这两个人,既然能做朱棣的内应,自然会听朱棣的话,先把朱允炆杀掉。同时为了掩人耳目,再制造自焚现场。

(靖难之役)

既然朱允炆很有可能是朱棣杀掉的。那么,朱棣有没有四处寻找朱允炆呢?

我认为,朱棣肯定也在这么做。

有人可能就奇怪了,既然朱棣已经杀掉朱允炆,为什么他还要四处寻找朱允炆的下落呢?

我认为,朱棣之所以要这样做,其实是想掩人耳目。

皇宫中放的那场大火,虽然很巧妙,但就像上面我们说的那样,其实还是经不住推敲的。如果这件事,让民间反复推敲,必然有人会把朱棣放火烧死朱允炆的事情记载下来,这对朱棣显然是不利的。

要想不被议论,最好的办法,就是要装出不知道朱允炆下落的样子。注意,必须是装出。如果认可朱允炆下落不明,那么朱棣就坐不稳皇位;如果认可朱允炆被烧死,那么朱棣会被怀疑是凶手。唯有表面上认可朱允炆被烧死,暗地里派人去寻找,同时又把这种寻找故意泄露出去,才能让朱棣既能坐稳皇位,又能摆脱放火烧死朱允炆的嫌疑。

可见,朱棣的这一招,实在是心机深沉的。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等)

游民部落

游民部落

朱棣攻破南京城之时,一具被烧焦的尸体被“认作”为建文帝。但至于是不是金蝉脱壳我们不得而知,毕竟我们不在“现场”,千百年来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虽然无法证实建文帝朱允炆是否真的流亡,其下落终为一件千古悬案,毕竟谁都无法肯定他是否真的在南京紫禁城的那场大火烧死了。但不影响我们今天来聊一聊建文帝的下落之说。


建文四年,朱棣攻入京师以后,皇宫燃起大火,朱棣在找到两具烧焦的尸体,被认作朱允炆后,便在南京称帝登基,开创永乐盛世。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建文帝下落的各种传言随着流出。有的说朱允炆已经死在那场大火之中;有的说朱允炆以朱元璋留下的剃刀、度碟、僧衣扮成和尚趁乱逃了、更有说朱允炆远遁南洋……总之这些传言让朱棣很不安,他必须确认朱允炆是生是死的,不然哪天朱允炆突然冒出来,以“清君侧”起兵的他该不该让出这个皇位。


为了坐稳江山,朱棣派出了郑和以水路搜寻朱允炆下落、胡濙以旱路搜寻。

郑和七下西洋,但终未到朱允炆的踪迹,但,虽找不到朱允炆下落却也将东方文明带向了世界,让世界认识了强大的大明帝国!


另一方面胡濙在十六年的时间里走遍大明的每一个角落,在十六年的时间里,胡濙未回过家一次甚至自己生母去世之时也未回去奔丧。到了1423年的一天,胡濙顾不得深更半夜的赶回京师与朱棣密谈,当然内容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的是此后的胡濙便没有在外出探访地方寻找朱允炆。

或许彼时的朱棣已经找到了朱允炆的下落,又或许朱允炆已死,当然可以确定的是,那个时候的朱允炆已经无法对朱棣的皇位构成任何威胁。


最后说一下,以上的信息多为民间传言,正史中并无记载,也不可能有记载!像素以为朱允炆已经死在朱棣的刀下,不然以清君侧为由的起兵最后又如何坐了皇位呢?朱允炆只要活着一天,朱棣就始终名不正言不顺,觊觎皇位已久的朱棣不可能更不会放过朱允炆。

serena_

serena_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这也一直以来成为近600年来,一个悬而未解的谜题,关于建文帝下落的推论,一直以来也不绝于耳,当然根据当时官方史料统一口径,朱允炆自焚说牢牢占据主流观点位置,但其实细心的人都不难发现,当年被烧死的应该不是朱允炆,为什么会这样说?其实你并非无一点点依据。


毕竟一个大活人能够从整个皇宫之中不翼而飞,确实有点令人费解,但是正如我们所不知道的,一般皇宫之中都会有供临时紧急情况逃跑的密道,尽管当时的朱棣确实是打着保护朱允炆的旗号,去救驾的,但朱允炆也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也没有天真到相信自己叔叔的鬼话,既然没有足够的实力与之一战,那么只有保存实力,来日方长。


皇宫废墟中焦黑的尸体,由于当时的技术手段有限,确实不能够证明这是不是朱允炆,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也给后人留下了无数遐想的空间,尽管当时的朱棣很快便夺得了皇位,但是这毕竟摆脱不了谋权篡位的嫌疑,所以要想尽快给自己正名,所以短时间内,唯有朱允炆自焚说,最能够解释一切问题,人死既然不能复生,那么注定只有勉为其难取而代之,当然我们也知道,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借口罢了。


后来朱棣的种种表现也足够说明当时的建文帝并没有死,朱棣在登基之后,其实皇帝做的也并不踏实,所以还是私下里派人偷偷去找了朱允炆的下落,就连当时著名的郑和下西洋,其实都有一定的隐藏任务,那就是寻找建文帝朱允炆,宣扬国威,只是一方面,但是花费那么大的财力人力,即使大明王朝再有钱,那样烧钱还是烧不起的。


朱允炆要是真死了,朱棣大可高枕无忧,但这件事问题就出在下落不明,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这也就是当时的朱棣,千方百计寻找朱允炆的原因,根据流传的众多说法,朱永元的踪迹可能出现在天南海北,当然最广为流传的说法就是广西宝华山,当然也有学者说,朱允炆晚年出现在江西上饶的玉山三清山,关于后来朱允炆去了哪里,有多个答案也不难理解。

毕竟当时的朱允炆是逃亡的身份,肯定不能在一个地方长期居住,所以辗转多个住所,也是有可能的,据说发现朱允炆当年遗迹的地方,包括广东广西两广地区,还有贵州四川等地,后来又在湖北定居一段时间,当然也有在青海瞿昙寺的说法,更有甚者,也就如当年朱棣的怀疑一样,朱允炆出海了。


但是综合各个说法来看,朱允炆出家这一点在大部分观点中都有体现,而且除此之外呢,只要是发现建文帝的踪迹的地方,也都能够拿出一定的证据支撑,要说完完全全确定,就是建文帝的遗物,也如同当年鉴定朱允炆的尸体一样,还是有很多无奈的地方,当然我查阅相关资料,认为最有可信度的一种说法,那就是马渭源老先生的福建宁德说,为什么如此笃定呢?


一来是马老先生的研究方法,科学严谨,并非一般逻辑,从结果倒推原因,而是通过多方史料推理论证,结合当时朱允炆最可能依靠的人,进一步推断出建文帝的下落,根据当时朱棣所排查的建文帝奸党名单,确定出最终福建宁德的结果,而且费可进一步增加可信度,确实在当地找到了相关的物证,一件明代风格的云锦袈裟,除此之外呢,还在当地发现了一座无主墓葬,尽管墓碑上说的是元代高僧,但是马老先生根据对比相关的史料查无此人,而且建筑风格多为明前期,所以也就进一步证实了了这个结果。

elaine.han

elaine.han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介绍一下建文帝

建文帝,名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嫡孙、故太子朱标的嫡子。

朱元璋在位时,长子朱标就病逝了,皇储空窗期来临。朱元璋面对的选择就是在自己的后代中选择继承人,面对一个个充满渴望的眼神,最终还是选择了孙子朱允炆。

为什么选择孙子而不选儿子呢?第一老朱喜欢这个小可爱;第二也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刚刚建立,为了保证后世不因为权力而起纷争,必须确立嫡长子继承的规矩,长子没了那就由嫡孙继承。

就这样,朱允炆早早地就登上了皇位,让那些叔叔们很是眼红。

建文帝削藩引起叛乱

建文帝上任后,面对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他的叔叔们被分封到各地,势力大到影响了自己的统治。后来他的师傅黄子澄等人提议削藩,正和建文帝的心意。

削藩刚开始,肯定要拿势力比较弱的下手,于是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楩很快就被拿下了。

可是这样一来却引起了其他藩王的反抗,其中最激烈的就是燕王朱棣。

1399年,朱棣号召天下,建文帝被身边的宵小之辈蒙惑,背弃太祖遗训,所以起兵清君侧。马上,周边各王一呼百应,挥师直逼南京。

虽然前期建文帝的军队占据着优势,可是念及血脉亲情没有下杀手,导致朱棣来了个绝地反杀,1402年6月度过长江,守将李景隆看到大势已去遂打开城门迎接朱棣,这个时候建文帝一败涂地。

建文帝去了哪里?

自焚说

朱棣进入南京之前,南京城内发生了一场大火,等到火势被扑灭后发现了一具烧焦的尸体,据称这就是建文帝,他因为不甘失败纵火自焚。

可是当时尸体早就面目全非,靠肉眼根本不能分辨,所以这一说法很多人持有疑问。

逃亡说

在朱棣进南京城之前,建文帝便乔装打扮逃了出去,经过心腹的护送到了东南亚,并在此隐姓埋名。

据说郑和下西洋就是朱棣授意的,目的就是寻找建文帝的踪迹,可是七次都无功而返。

白水泥

白水泥

建文帝到底去哪里,是一个谜,《明史》记载这么一句话:

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宫中起火之后,建文帝就找不到了,明成祖只找到建文帝的皇后,也就是孝愍让皇后马氏的尸体,这样就不可以断定建文帝死了。

见不到尸体,就不能说他肯定死了。关于建文帝的传说出家为僧的说法很多,这个在知常容看来估计是从以下这个版本来的。

正统五年十一月,也就是明英宗第一次当皇帝的年号,明英宗当过二次皇帝。明英宗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也就是明成祖朱棣的曾孙。此时离朱棣去世不足二十年。

这一年有一个和尚说自己是建文帝,这个和尚叫杨行祥。他一路从云南到广西,一路走一路宣传,这是一件大事,十几二十年,大家对建文皇帝的印象当然还是有的。当时思恩州的知府岑瑛抓住杨行祥进行询问,然后再送到京城,在锦衣卫的拷打之下,死在狱中,牵连僧人12个,这些同谋之人都充军到辽东。

自后滇、黔、巴、蜀间,相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明史·本纪·卷四

建文出家当和尚估计起源就是杨行祥,时间越久,传说越多,越像是真的。这个和《康熙王朝》中那个自称是“朱三太子”朱慈炯的杨启隆有异曲同工之妙。

建文帝是正统的皇帝,是朱元璋传下来的,所以为什么有人冒充就是因建文帝还有影响力,这其实是给明成祖出难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一看明成祖与方孝孺之间的对话就知道了。

因为姚广孝的推荐,姚广孝认为方孝孺是天下学子之楷模,必须要收服,这才有了明成祖劝说方孝孺。

明成祖说: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只是仿周公辅佐成王。这里是有典故的,周武王死后,成王继位,因为年幼,由周公摄政,实际上就是由周公担任天子。言下之意就是建文帝干得不行,所以我现在当皇帝,等建文帝能力上来了,我再将皇帝位还给他。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骗人的鬼话,所以方孝孺就问他那成王人呢?说到最后朱棣说了,说这是我们朱家人的事。

朱棣不能说自己是谋反或者造反,因为这个从大义上说不通,对老百姓的宣传上也讲不通。现在说自己是周公那就好解释了,也就是我是暂管的,这无形之中给自己上了枷锁。

当然这更是缓兵之计,时间久了,大家习惯了也就认同这个皇帝了,忘记朱允炆,这是朱棣的想法。

这样也就可以解释朱棣为什么要去找建文帝了。知常容甚至觉得明成祖早就知道建文帝死了,但是不承认他死了,因为只有失踪的建文才能圆他所说的周公这种说法。

朱棣搜遍世界并不是说真的要找到建文帝,而是向大明子民证明自己只想当周公,不是想当皇帝。如果宣称自己想当皇帝那就是造反,因为现在成王暂时找不到,我还在拼命努力地找,所以必须暂居皇帝位,国不可一日无君。

朱棣能找得到吗?就算找到肯定也暗中杀掉了,所以他派人去找自然满世界也找不到,因为找不到才是对朱棣最有利的。

但找必须要找,而且要费人费力地找。

正因为有这样的逻辑在,又过了几代皇帝后,有大臣就不断提出应该给建文一个位置,但是正德皇帝,万历皇帝,还有崇祯皇帝都不答应。最后还是清朝乾隆年间给了建文帝一个称号:恭闵惠皇帝。

背包客

背包客

在云南楚雄的武定县那里的人都知道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因为那里的人最常去拜的就是建文帝,其实建文帝是去了武定县狮子山上的正续禅寺出家当和尚了。


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除了文化交流,展现大明威望和实力外,郑和还有一个秘密任务就是去寻找失踪的建文帝,因为朱元璋当皇帝时已经预料到朱棣可能会谋权篡位,所以朱元璋去世的时候给了建文帝一个锦囊,让他在危难时候打开锦囊。


打开锦囊后朱元璋就指导他来到了这处偏僻但却四季如春的地方。据说跟着建文帝一起来到云南的还有当时尚书的女儿牡丹,只可惜牡丹为了建文帝累的去世了,后来建文帝就在狮子山出家做了和尚,

并且亲自种下了一株白牡丹花纪念牡丹姑娘,现在每年3月份狮子山的牡丹花盛开的时候都会吸引很多人前来欣赏,顺便拜建文帝。


狮子山的正续禅寺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寺庙中拜的不是和尚是皇帝的寺庙。所以叫帝王衣钵。


每一个到狮子山的人都会了解这段历史。不过最后郑和应该是找到了建文帝的,因为这里离郑和的家乡很近,只是朱棣觉得既然已经出家了,便不会在威胁到他所以就没有继续追着这件事了。

ameliang

ameliang

我是漫谈上下五千年,我来回答。

明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后的下落,多数学者认为他在“靖难之役”中未被烧死,而是偕 近臣出亡。但关于出亡地点却众说纷纭。据统计,明清以来有关建文帝出亡地点按出亡省份(直辖 市)分有:云南说、贵州说、重庆说、四川说、两广说、湖广说、福建说、浙江说、安徽说、江西说、江苏 说、陕西说、青海说、甘肃说等 14 说和海外说,共 15 种说法。若按出亡具体地点分,又可进一步细 分为 62 种说法,其中佐证材料源于民间传说者 31 种,源于民间传说、考证、前人书籍者 15 种,源于 明史和地方志者 5 种,源于族谱者 1 种,源于其他材料者 10 种。说法之多歧性,说明建文帝出亡事 件本身的复杂性。朱棣登基后,对与建文帝相关的史料进行彻底的清洗;而建文帝出亡行踪需高度 隐秘,且出其不意,方能逃脱永乐帝的追杀。这就使得能够确证他具体出亡地点的纸面史料极为稀 见。尽管众多学者使尽浑身解数,从地方志、明初名人笔记、摩崖石刻甚至从民间传说及历史民俗 找,而且确实也找出一些疑似的史料,但多系孤证,均无法形成足以破解此一悬案的完整证据链,因 此始终难以形成令人信服的定论。② 然而,建文帝毕竟是一代之主,他的出亡行踪不可能“事如春梦了无痕”。在纸上之材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若能“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或有助 于破解此一悬案。

2010 年,在宁德市蕉城区支提寺发现一袭目前我国发现的年代最久远、保管最好、质地最高的 云锦袈裟,引起各界的普遍关注。那么,这袭袈裟的主人究竟是谁?

(一)宁德支提云锦袈裟的概况

1. 整体而言。由长约 100 厘米的 15 个长方形小片云锦缀合缝制而成,长 2. 1 米、宽 1. 3 米的 五爪金龙袈裟,基本保存完好。整袭袈裟共约有游龙、团龙等 90 条左右,袈裟呈黄色偏红。

2. 袈裟左右。袈裟左右两侧各织有 24 条云龙纹描金图案。

3. 袈裟中间。分布着方形图案,图案中有牡丹如意云;正中间 5 条五爪龙间隔分布(在整个袈 裟中它们比两边上的“小金龙”要大得多),且金地龙赶珠、蓝地龙赶珠、黄地龙赶珠等五条彩龙保 存完好。

4. 袈裟上下。袈裟“横幅”上与正中间 5 条五爪龙差不多大小的 9 条五爪龙(3 条五爪龙的位 置已经被黄色丝绸“补”住了)。“蓝地织福寿字灯笼纹”,袈裟的最下方一长条上均匀地绣着 24 个 灯笼,灯笼里有“福寿”等字样。

5. 八吉祥。“黄地八吉祥妆花缎”,袈裟中代表佛教题材的八吉祥纹样图饰、0字符纹样图饰 和狮子(麒麟)图案主要出于云锦袈裟上方横幅下的左右对称处,是两个小方块六瓣花形内狮子 (麒麟)图案,中间杂以0字如意云纹,此外还有 3 块分散的八吉祥图饰和 2 块0字与狮子( 麒麟) 相间的图饰。

6. 云锦。袈裟两边从左到右有 13 条云锦,正上方云锦 1 条,合计 14 条。

7. 调子和气势。图饰布势合理,格调高雅,气势雄浑,尤其是顶部“逐珠五爪龙”走势雄健,“画 神笔法”老道、深沉、凝重。

8. 结构布局及其他。八吉祥纹样图饰、0字符纹样图饰和狮子(麒麟)图案等占据袈裟总面积 近 1 /20,且处于袈裟中不显眼的配饰位置。袈裟的纹样图饰所绘的内容是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行 龙和团龙。在这些龙饰图案中,间隔性地排列着九蟒纹样图饰和长条云锦。袈裟正中偏上有两个 “蓝地逐珠龙纹”,正中偏下有两个“黄地夔龙团花纹”,正上有“金地龙赶珠纹”。

9. 立体感。穿上袈裟后,横幅上的 9 条五爪金龙显示在人的领子上,袈裟右下方一三角形褶皱 处平时遮住的 3 条龙全显现出来,袈裟的正面与背面露出的 5 条五爪龙,整个袈裟的 9 条龙与 5 条 龙之分布格局与清乾隆帝年轻时的正装画像极为相似。

(二)宁德支提云锦袈裟特征如下:

1. 具有明初特征的八吉祥纹样图饰。根据杨鸿姣的研究:“法轮在元代是花轮,到了明初演变 成八辐轮或六辐轮,法螺在明初更加注重对细节的刻画,尤其是对尾部旋进的内部结构的表现;宝 伞在明初以继承元代风格的捆住型居多,但相对于元代则更加华丽,较突出流苏和帷幔;明初莲花 花瓣排列较为密集,装饰性增加;一对金鱼呈对称式布局,等等。”“吉祥结在永乐时期还保留元代的 上下成尖状特征,宣德时期则演变为上下各有一结的形制,这一形制被后世所承袭,成为吉祥结的 固定样式,直至现代的中国结也与此一脉相承。此外,在汉地八吉祥图形中,飘带自永乐时期开始成为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对照支提寺袈裟中的八吉祥纹样图饰特征,发现袈裟中的法轮是六辐 轮,法螺尾部旋进结构刻画细腻、形象,流苏与帷幔装饰下的宝伞正被捆着,起着点缀作用的飘带自 然流畅等等,明初特征极为明显。此外,徐仲杰著南京云锦史对明初袈裟中八吉祥纹样的描述也 佐证了这一点。

2. 以五爪金龙为主题配饰以佛教题材。根据佛理,袈裟为出家人法衣,其纹样图饰所绘内容 应以佛教主题为主,即其位置应在最为显眼之处。而支提寺珍藏云锦袈裟则有其特点:袈裟中代表 佛教题材的八吉祥纹样图饰、0字符纹样图饰等占据袈裟面积近 1 /20,且处于袈裟中不显眼的配饰 位置。与此同时,袈裟的纹样图饰所绘的内容是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行龙和团龙。在这些龙饰图 案中,间隔性地排列着九蟒纹样图饰和长条云锦。在袈裟的正上方是 9 条五爪龙,正中位置是 5 条 五爪龙,“九五”之数显而易见。五爪金龙袈裟更是袈裟中的最高级别,只能奉旨织造。袈裟左右 两边的长条云锦上,皆为云龙纹样图饰。根据明史·舆服志一大明帝国能够享用云龙纹样图饰 舆服的只有四个人:皇帝、皇后、皇太子、皇太子妃。袈裟底边的 22 盏宫灯纹样图饰中,绣有“福寿” 字样。而大明帝国能够享用“福寿”纹样图饰的只有两人:皇帝与皇后。 郑自海通过对现存遗址、 遗物等明显存在的事实调查,论证明代初期至中叶“闭嘴龙”特征的规制,应该是非常确定的事实。 而“袈裟周边设计为图腾状 18 只五爪金龙,均是闭嘴龙,是典型的明初龙造型”。

3. 编织材料中大量含金。支提寺云锦袈裟的用金量是十分惊人的。通过摄像机与照相机镜 头,整件袈裟金光闪闪,而肉眼看去,却无此感觉。全部用金线与孔雀羽织出的云锦,是云锦精品中 的精品,支提寺云锦袈裟正是这样一件精品。南京云锦史中记载:明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的龙 袍,仅仅胸前团龙部分用金,其余均白地。⑥ 由于使用上等的金线与孔雀羽材料,袈裟中间部分绿地 龙赶珠、蓝地龙赶珠、黄地龙赶珠等五条彩龙保存完好,充分印证了“九五至尊”最高等级袈裟的说 法。另外袈裟两侧各织有团龙 24 条,加上周围众多的夔龙,整袭袈裟共约有游龙、团龙 90 条左右 也基本保存完好。连明初靖难第一功臣姚广孝都未曾获得过金1袈裟(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 姚广孝画像,姚广孝只是身披一件紫衣袈裟端坐宝椅之上)。

4. 织造中使用缂丝(即刻丝)技术。支提寺云锦袈裟使用了缂丝(即刻丝)技术。从织造技术 的角度考究,该技术源于宋代,来自西域的波斯诸国,盛于元代,直到明初的永乐年间,还有关于该 织物的记载。葛寅亮的金陵梵刹志·钦录集云:明永乐二十年十月初六日,“上(指朱棣)御奉天 门,赐僧道官宴,天下众僧亦在丹墀。宴毕,先赐一如(僧名)刻丝观音菩萨”。这则史料既说明了 明初还存在刻丝技术及实物,又说明了它已成为御用品与御赐品。同时,也是所能见到的关于刻丝 技术与实物的最后记载。因为到了明中期,这一技术已经失传,这种实物实再难见到。这一点从 南京云锦史中的记载得到佐证: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的“妆花纱龙袍”是采用本色暗花与妆花两 种技术相结合织造而成的。而宁德支提寺的云锦袈裟采用的则是元末明初流行的“纳石失”织金锦 技术织造而成的,两者织法完全不同。僧人最华丽的礼服为金1袈裟,金1袈裟的珍贵,就是在袈 裟中织入金丝、银线、孔雀羽毛等,此种织造工艺,民间织造作坊很难胜任。

基于这样一袭云锦袈裟的质地、规格和特征,商传教授认为,明中晚期皇家有赐袈裟给寺庙的习惯,但明初皇家确实没有这样的习惯,这件明初期云锦袈裟在支提寺出现,很值得研究。支提寺 五爪金龙袈裟从主体图案 - - 八吉祥龙法轮、云龙纹和“九五至尊”的五爪金龙龙饰图案断定,支提 袈裟应是明初云锦宫廷御用珍品,尽显明初皇家规制。其主人应是明初宫廷之主人。 南京云锦研 究所设计室主任、云锦研究专家张洪宝亦认为,“这件袈裟应是明永乐之前制作的,很可能就是建 文帝携带出宫的那件东西。”孤证不立,单凭一袭袈裟在宁德被发现,自然不能证明建文帝即出亡宁 德。但如果这袭袈裟果系建文帝携带出宫的,那么它在宁德支提寺被发现,至少说明建文帝有到过 支提寺的可能。

关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大家交流讨论。

Alkane

Alkane

说实在话,现在任何关于建文帝下落的判定,都是猜测,包括著名的已故明史专家商传认为朱允炆可能流落在湖南,并且在那里形成了一个大家族,其依据是那里一个墓穴里的陪葬品,都只能是猜测。

为什么只是猜测,因为我们对古代史史料判定标准,最重要的有两个,一个是官修史书,一个是墓志。但现在虽然关于朱允炆下落的说法很多,但是这些说法都没有官修史书和墓志的证据。

而我们现在从情理判断,朱允炆要么在靖难之役中已经死去,要么出逃后躲得远远的,这两种是合理猜测。所以说朱允炆如果出逃后,在江苏苏州或者在湖南,感觉都有些近,并不符合朱允炆内心真实想法。

朱允炆的下落始终是个谜,应该解不开吧。

想坐摩天轮

想坐摩天轮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明成祖入金川门后,建文帝是否死于火中,这一直是明成祖的一块大心病。他派心腹大臣四出,不遗余力地寻找建文下落。


一、建文帝死于大火?


明史·恭闵帝本纪载,燕王入金川门的当天,“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凡是有点历史知识的人,几乎都能一字不错地背下这句话。明史馆始创于清顺治二年(1645),《明史》于乾隆四年(1739)刊行,此时距明成祖入金川门已300多年。《明史》中的这句话模棱两可,实际上它正是建文下落不明的反映。



据我国著名的明史学者黄云眉先生考证,恭闵帝本纪出自徐嘉炎之手,而徐嘉炎认为建文帝未死于火,而是“逊国”外逃。清前期的著名学者朱彝尊也在明史馆,他则认为已死于火,就像明实录中所记载的那样。


自明代嘉、万以后,社会上流传许多有关建文逊国的野史笔记。所谓“逊国”,即让位给明成祖、自己出走的意思,也就是说建文帝没有死。修《明史》的诸学者意见不能统一,遂依违于二说之间,留下了这句模棱两可的话。这句话又给后来的学者留下疑点,吸引着许多人弹精竭虑地要寻个究竟。黄云眉先生考证《明史》可谓用力最著,成就也最大,但他考来考去,最后也不得不无可奈何地表示:“不妨两存其说。”


据明实录记载,燕王率兵入金川门后,建文帝“乃叹曰:‘我何面目相见耶!’遂阖宫自焚。”8天后,明成祖“备礼葬建文君,遗官致祭,辍朝三日”。以后明代官书都沿用此说。


据明史·王景传载,明成祖询问礼部侍郎王景,葬建文帝应该用什么礼仪。王景说:“宜用天子礼。”明成祖“从之”。朱彝尊认为,明成祖不会用天子礼仪安葬建文帝。实际上,只要想一下就会发现,明成祖礼葬建文帝是完全可信的。这是因为,在全国百姓的心目中,建文帝是合法的正统的真龙天子,他如果不死,皇位就应该是他的。明成祖要明正言顺地即帝位,就必须给全国造成建文帝已死的印象。



不管火中的尸体是谁,反正已经烧焦,无法辨识,或者说根本就不需要辨识,就指为建文帝的尸体,并用天子礼仪安葬一下,正可以遮天下人耳目。这样做,与明成祖起兵“诛奸恶”的旗号相一致,本来不是要推翻建文帝,他自焚死,便依礼安葬他,天下臣民对明成祖便无可指责。这样做,明成祖登极称帝才明正言顺。既然建文帝已死,国不可一日无君,明成祖这才能即帝位。


对这一点,著名的明清史专家孟森先生也看出了其中奥妙。他说:“必以置陵守家为用天子礼,则未必然。但葬时稍用天子仪仗,以震都人耳目,为绝天下人望之计,与出其尸于火,意正一贯,不必甚以为难信也。”也就是说,明成祖礼葬建文帝是可信的,只是“稍用天子仪仗”,在形式上使用皇帝的旗帜、车驾、乐队等等,而不一定要“置陵守冢”,就像今天人们所看到的北京十三陵那样。


但明成祖礼葬的真是建文帝吗?从各方面的材料来看,安葬的不是建文帝,而是建文帝的皇后马氏。她是光禄少卿马全之女,洪武二十八年被册为皇太孙妃。《明史》明确记载道:“(建文)四年六月,城陷,崩于火。”死于火中的不是建文帝,而是马氏,但各种材料都看不到安葬马氏的记载,且尸体取之于火中,明成祖正可以指为建文帝之尸,接着便“稍以天子仪仗”将其安葬完事。


二、建文帝出逃的证据


纵观各方面的材料可以断定,建文帝确已出逃。这至少有以下一些证据:


第一,尽管明成祖“用天子礼”安葬了建文帝,但南京却没有建文帝的坟墓。国榷的作者谈迁是明末人,他记道:“金陵故老,无能指建文帝葬处。”这是本朝人在记本朝事,相距还不算甚远。



此时就已指不出建文陵墓,足见当时安葬虽“用天子礼”,但封冢肯定不大,时间稍久,人们就不能辨识。更重要的是,因明知安葬的不是建文帝,史碟中未予明确记载,太常寺不按时祭扫,时间用不了多久,坟迹就湮没无闻了。


第二,建文帝有两个儿子,长子文奎,建文元年立为皇太子。次子文圭,被明成祖幽禁于广安宫,即历史上常常提到的建庶人。后来,明英宗将文圭释放,年已57岁了,不久即死去。那末,皇太子文奎哪里去了呢?据《明史》记载:“蒸师入,七岁矣,莫知所终。”看来是逃跑了。即然7岁的太子在这次事变中逃跑在外,建文帝也可以逃往外地。


第三,有一天明成祖对左右的人说:“朕于宫中遍寻皇考宸翰不可得,有言建文自焚时,并宝玺皆毁矣。朕深协之。”《明实录)中的这条材料为历代学者所忽略,实际上是一条很关键的材料。宝玺是封建皇帝发布诏令时所用的印章,被视为传国之宝。明实录无意中保留了这句话,却透露了一个重要的史实,即建文帝所使用的宝玺和建文帝一起消失了。此事是很耐人寻味的。


自秦朝到唐朝的千余年间,都使用由和氏璧琢成的玉玺,上有李斯的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唐高祖李渊改“玺”为“宝”,所以后世又称宝玺。据传,这颗传世之宝散失于五代时。明朝时又出现了另一种传说,即元顺帝北走沙漠时,带到了塞外。看来,和建文帝一起消失的不是这颗宝。


那么,这颗宝玺要么是明太祖朱元璋琢制的那一颗,要么是建文帝琢制的那一颗。建文三年,使者由西域带回一块颇大的青玉,建文帝命琢制为玺,一改八字之古制,琢上16字:“天命明德,表正万方,精一执中,宇宙永昌。”颁用此玺时,礼仪还搞得颇为隆重。大概是受宝玺丢失这件事的影响,弘治十三年(1500),陕西鄠县人献上一颗伪玺,玺文也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8个字。但弘治帝弃置未用。


不论随建文帝一起消失的是哪一颗宝玺,对新继任的皇帝都是一件很大的憾事。如果死在火中的是建文帝,即使宝玺有所损坏,也决不至于无影无踪,至少应有残截在建文帝身边。明成祖也像指建文帝死于火一样,谓“有言”宝玺毁于火,谁也未亲见。由此可以看出,建文帝在逃跑时也带走了宝玺。更何况,即使建文帝真的投火自焚,他也没必要带着宝玺去自焚。相反,建文帝逃跑在外则要带上宝玺,这样,他既是正统的合法的皇帝,又有着皇帝合法的印玺,号令群众就可以更加名正言顺。



因此可以说,这条不起眼的材料恰恰是建文帝未死于火的有力证据。


第四,从当时的形势来看,燕军虽然进入京师,但建文帝并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不要说江南基本上还是建文帝的地盘,即就江北而言,明成祖实际上所控制的地盘也不很多。当时,整个辽东还在朝廷控制之下,孙岳还控制着中都凤阳,铁铉仍控制着山东一带,猎马梅殷“尚拥兵淮上”。因此,当时建文帝可以调动的兵力仍然很多,没有必要跳火自焚。他完全可以逃往外地,再图兴复。唐代发生“安史之乱”时,安禄山攻占了京师长安,唐玄宗逃往四川,后来终于平息了叛乱,唐室再兴。建文帝不会不知道这段历史。因此可以说,当时建文帝并没到非死不可的地步。


人们看到,明成祖进入南京后,建文遗臣除大量逃跑以外,有那么多人抗节不屈,有那么多人受株连,死得是那么惨烈,但很少有人认真想过,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对建文帝那么忠心?其中除一部分人确有气节以外,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出自对建文帝抱有幻想。


他们知道建文帝已逃亡在外,还有可能复位,这成了他们不愿屈节归附明成祖的一种动力。要知道,这时并不是臣下显示气节的最佳时刻,因为它并不是改朝换代,依旧是大明江山,依旧是朱元璋的后人当皇帝,只不过是由朱元璋的儿子当还是孙子当的问题,而他们实际上都有资格继承皇位。奇怪的是,这时旧臣所表现的气节比改朝换代时表现出的气节还要壮烈。李自成进京时,“文臣、阁部、词林、卿寺、台省以及郎署,自裁者仅二十人,竟无一人骂贼而死。”


汉族士大夫称清是异族入主,该是显示气节的最佳时刻了吧,但也赶不上明成祖即位后那样惨烈,那样规模大。稍有些明清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明朝旧臣没有多少人因拒绝降清而被杀。在著名的清初“文字狱”中,株连最多的大概就是庄廷鑨的“明史狱”了,株连被杀者才70余人,数百人充军边疆。而方孝孺一案牵连被杀者即达873人,谪成边疆者“不可胜计”,至少比被杀的要多。其它建文旧臣受株连被杀数百人者有好几起。这显然是清初所无法比的。这不能不使人想到,建文旧臣中显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建文帝抱有复位的幻想。


这从另一个侧面告诉入们,建文帝并没有死于火。


第五,姚广孝在临死前,请求明成祖释放了僧人溥洽。溥洽是建文帝的主录僧,他因知道建文帝逃跑一事而被禁系了16年。



明史·姚广孝传载:

(永乐)十六年三月入觐,年八十有四矣,病甚,不能朝、仍居庆寿寺。车驾临视者再,语甚欢,赐以金唾壶,问所欲言。广孝日:“僧溥洽系久,愿赦之。”溥洽者,建文帝主录僧也。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帝乃以他事禁博洽……至是,帝以广孝言,即命出之。


明末清初的大文人钱谦益在《初学集》中有过考辨,建文帝出逃时剃发为僧,即出自溥洽之手。这件事有力地告诉人们,明成祖心里很明白,建文帝已逃亡在外。正因为如此,明成祖派出心腹大臣四出查访建文下落。这事情本身就表明,建文帝的确没有死于火。


三、建文帝去哪里?


据记载,金川门失守后,建文帝长吁短叹,打算自杀。翰林院编修程济说:“不如出逃。”少监王钺跪秉道:“太祖驾崩时留下个铁篋,说有大难时打开,现放在奉先殿左边。”身边大臣急忙拿来铁篋,不只是裹着铁皮,两把锁也灌上了铁。建文帝急忙让人到大内点了把火,皇后马氏赴火死。程济打碎铁,里边有度牒3张,分别叫应文、应能、应贤,有剃刀一把,白银10锭,还有僧人穿的袈裟和鞋帽,里边还写着逃出的路线。程济随后为建文帝剃了发,杨应能愿剃发随行。


监察御史叶希贤以自己名字中有“贤”字,认为“应贤无疑”,也剃了发。当时身边的五六十人都愿随行,建文帝以人多目标大、行动不便为由,让大家“宣各从便”,自己身边只带9个人逃去。神乐观道士王升用小船将建文帝接出。接着杨应能、叶希贤等13人赶来。此后,建文帝身边只留四五人做护卫,其余的人“遥为应援”。于是他们便忽南忽北,往来名胜,浪迹江湖,在许多地方留下了他们的传说和故事。直到现代,云南“大理民家仍有以惠帝(建文帝)为鼻祖者”。



建文帝在云贵一带留下的遗迹和传说较多,不少书还记录了一些建文帝的诗文。这些诗文有一些属后人假托,但有一些颇合建文帝的身份,似不像假冒。其中常为人所提到的是罗永卷随笔两首。这是建文帝避居贵州金竺(今贵州广顺)罗永庵时所作。

其中一首是:

风尘一夕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

风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

紫微有象星还拱,玉漏无声水自沉。

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


《建文逊国对建文帝什么时间到了什么地方,由什么人跟随,记载得就像旅行日志,其可信程度已难以详考。有些内容肯定出自些人的附会和传闻。例如建文帝由南京外逃时,说明太祖留下个铁篋,有的书还说成是明初大奇人刘基的主意,颇有神秘色彩,显然是后人附会。最关心这件事的应该说还是明成祖。


他心里很明白,只要建文帝仍活在世上,他就是一面很神圣的旗帜,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随时都可以对自己的皇位构成威胁。因此,他派心腹大臣四出,有的是明言出使,借机访察,有的则扮成普通百姓,秘密寻找建文下落。


这正像有的史书中所说:


文皇(明成祖)初,以逊国伏戎为虑,以故轺车四出,几于“上穷碧落下黄泉”矣。



私访建文帝最著名的大概就是胡濙了。在明成祖在位的20余年间,他的主要活动就是四处寻访建文帝。明史·胡濙传,载:


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避去,诸旧臣多从者,帝(明成祖)疑之。(永乐)五年遣濙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濙以故在外最久。



所谓“颁御制诸书”,“访仙人张邋遢”,都不过是名义,他的主要任务和真正目的就是“隐察建文帝安在”。这里提到的张邋遢是个奇人。他原籍辽东懿州(属今辽宁黑山县),名全一,又名君实,号三丰。


因为他不修边幅,所以人称张邋遢。他身材修长,龟形鹤背,大耳圈目,胡须根根如针。不论寒冬盛夏,随身只有一件破神衣和一领袭衣。读书过目不忘,善戏谑,旁若无人,有人说他能一日千里,行无定处。其形象就像家喻户烧的济公一样。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就曾经访察过他,未访察到。


明成祖这时让胡濙去访,也是“积数年不遇”,也许一开始就没准备遇上,因为他的真正目的在于访索建文帝。


郑和下西洋实际上也有察访建文帝的用意。明史·郑和传,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也就是说,明成祖怀疑建文帝逃往海外,所以让郑和出使海外诸国,时暗中访察。仔细检索一下史籍就会发现,在郑和的使团中也有锦衣卫人员。锦衣卫和东厂、西厂都是明代的特务机构。这些人跟随郑和出使,显然有暗中察访建文帝的用意。这种情况在明实录中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一般说来,用宦官为使臣出使外国并不适宜,因为宦官被人们认为是“刑余小人”。那么,明成祖总是用宦官为使臣出使外国,难道就是因为只有他们才胜任、别的没有人才了吗?显然不是,而是明成祖有其它考虑。不难想象,建文帝对待宦官严厉,纷纷逃归明成祖,透露建文帝宫中虚实,帮助明成祖夺得帝位。这些宦官不像士大夫那样讲究忠义,明成祖认为他们最为可靠,所以就让他们为使臣,“轺车四出”,暗中担负着访察建文帝的任务。如果不是有这种特殊任务的话,明成祖完全可以派文臣充任使节,而不必大量地使用这些宦官。


明成祖直到临死前一年才对此事放下心来。永乐二十一年(1423),胡濙 由外地回朝,“驰谒帝(明成祖)于宜府。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因为这是明成祖的心腹大事,所以尽管已经睡下了,还是起来接见胡濙,并谈到“四戴乃出”。至于疑虑是怎么消失的,后人已不得其详,但肯定是得到了建文帝不会再为患的确切消息。另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是,郑和连续6次下西洋以后,明成祖从此就再也没有让他出使。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是在宜德年间进行的。这不应被认为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而是与不必再访察建文帝有着内在的联系。


近人在考察建文帝下落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文汇报编辑徐作生原是学历史出身,他利用记者的方便条件,曾去南京寻访建文帝遗迹,后又赴北京多方考证。后来,徐作生数次去江苏吴县鼋山和穹窿山一带进行实地勘访,在此找到了建文帝出亡的遗迹、遗物,例如雕龙柱础、御池、御池桥、神道、方台等。



他以文献材料结合自己实地勘访的结果,连续写成两篇论文,在学术界引起了普遍的重视和赞同。他经过7年的努力得出结论:当年建文帝出亡后,曾藏于江苏吴县盈山普济寺内。不多久姚广孝归隐禅寺,在姚广孝的监护下,建文帝隐匿于穹窿山皇驾庵,直至1423年(永乐二十一年)病死于此,葬于皇驾虑后的小山坡上。作者的结论与胡濙向明成祖的回报恰相吻合。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建文帝没有死于火,而是逃亡在外了。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边走边玩爱美利

边走边玩爱美利

明成祖朱棣攻入南京城后,建文帝所在的皇城燃起了熊熊大火,等到朱棣率人进入宫内的时候,地上只剩下了几具烧焦的无法辨认的尸体。由于建文帝的尸体没有被辨认出来,民间传出了很多关于建文帝下落的猜测,一些人甚至怀疑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不知所踪的建文帝。


建文帝的下落猜测

民间关于建文帝的下落,主要有三种截然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建文帝已经在皇城遇害,民间关于建文帝逃亡的说法,只是没有任何依据的凭空猜想而已。第二种说法是建文帝藏到了民间,因为明朝时期信息不发达,朱棣一直没能找到建文帝。

第三种说法是建文帝逃到了海外,这种说法在民间流传甚广。一些人将建文帝逃亡和郑和下西洋联系到一起,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就是想要寻找逃亡到海外的建文帝。


建文帝遇害说

朱棣攻入皇城之后,看到了地上有几具面目全非的烧焦尸体。这可能是建文帝为了防止自己死后,尸体遭到靖难军的侮辱,故意在自尽后让太监焚毁了尸体。除了建文帝自杀的说法外,一些历史学者还认为,朱棣为了能够顺利继位,故意让人杀死了建文帝,又伪造出了自焚的假象,以便于自己能够合理继位。

毕竟建文帝才是明朝的正统皇帝,如果建文帝还活着,朱棣就不能顺理成章的继位。因此不管朱棣攻入皇城的时候,建文帝是生是死,朱棣都要见到一个死去的建文帝。


建文帝藏到民间

假如建文帝在皇城被攻破的时候,让几个侍卫伪装成自己被烧死,然后自己化妆逃亡民间,那么朱棣肯定难以找到建文帝。毕竟建文帝的身份特殊,朱棣对外只能公布建文帝去世的消息,并且偷偷地派人寻找建文帝。

明朝时期的唐赛儿起义失败后,化装成尼姑躲藏在民间,结果明军搜索了附近全部的尼姑庵,找了很久也没能抓住唐赛儿。明朝官府大张旗鼓的找一个人,都无法取得成功,更何况只派几个锦衣卫大海捞针一样的寻找建文帝。因此如果建文帝藏在民间,朱棣找不到他也十分正常。


建文帝流落海外

笔者认为,建文帝流落海外的可能性非常低,建文帝从皇城逃跑后,肯定要找一个地方隐藏起来,不可能乘坐大船冒险出海。如果建文帝躲藏在民间,明朝锦衣卫想要抓住建文帝,就像是大海捞针一样困难。

然而一旦建文帝逃到海外,建文帝的目标就会十分明显。毕竟明朝时期出海的人并不多,只要郑和的船队一打听,基本就能够找到建文帝的下落。


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建文帝出海的可能性最低,在宫廷内遇害的可能性最高。朱棣攻入南京城的时候,建文帝在皇城举目无援,从小养尊处优的他,根本没有体验过民间生活,更不会轻易的逃亡到民间。笔者个人认为,朱棣攻入京城的时候,建文帝可能并没有自尽,而是被朱棣手下的士兵杀死。这些士兵为了掩人耳目,才烧毁了建文帝的尸体,而朱棣对于建文帝的死一直秘而不宣,最终导致了民间的多方猜测。

宪儿

宪儿

公元1402年,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率兵攻破南京金川门,攻占南京,结束历时三年的靖难之役。南京陷落时,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终,皇太子朱文奎被杀,24岁的皇后马恩慧自焚被活活烧死。

燕王朱棣进宫后,便清宫三日,搜寻建文帝的下落。在寒光四射的剑端下,宫人们颤抖的手指向从灰烬中扒出的一具尸体。面对眼前这具面目全非、状若焦炭的尸体,就连朱棣这位如愿以偿的胜利者,也禁不住流下眼泪,以示同情。

那么,这具尸体果真是建文帝吗?史书记载她是建文帝的皇后马恩慧。建文帝或葬身火海,或已逃走,总之是下落不明了。在这场骨肉相残的内战中,建文帝马皇后被烈火焚身,成为明朝第一位殉国的皇后。其他的妃嫔不是丧命于燕王的屠刀之下,便是葬身火海。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明太宗实录是这样记载的:

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騃耶?吾来为扶翼尔为善,尔竟不谅,而遽至此乎?”壬申,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

可是,“礼葬建文皇帝”之事只见于官修文字,没见于私人笔记,更没有实物可考。 也就是说,没有谁见过建文帝殡葬仪式,也没有谁说得出建文帝的坟墓在哪里。

近代有传说燕王朱棣攻占南京后,建文帝无奈,遂求一死了之。但少监王钺告诉他:先皇(朱元璋)给您留了一个铁盒子,说让我在您有难的时候再给您,我一直秘密地把它藏在殿内。我这就把它拿出来。打开后里面有三张度牒。什么是度牒?度牒就是作为僧人的凭证,上面写着建文帝等几个人的名字,还贴心地为他们准备好僧衣,剃度刀,盘缠和一封书信。信上写明了为他计划的逃跑路线,随后从密道逃走。至此建文帝削发为僧。

根据野史记载,朱棣继位后曾派人以寻的长生不老药的名义秘密寻找,都是无功而返,郑和七下西洋有一项任务就是为了去海外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可见朱棣并不相信建文帝自焚而死,这一找就是十七年。据记载,直到朱棣死前一年,朱棣得到了答案,人们不知道他得到的答案是什么,但朱棣释然了,不知是人到晚年看开一切,还是确定了建文帝对他已经没了威胁。

所以,明太宗实录上的记录并不可信。 在明朝长达二百六十多年的历史里,民间一直流传着建文帝各种下落的传说。

在三百多年后清朝主持编写的《明史》里,建文帝的结局也只能这样写:

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或云帝由地道出亡。

那建文帝的下落有三说法:一、不知所终;二、焚死;三、由地道出亡。

参与编修《明史》的都是饱学的名士,修《明史》时也都搜集了大量官私史料,并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最后的结论却是这样迷离扑朔,即建文帝的下落之谜愈加勾引起人们的兴趣,争相探讨、世代谈论,时间又堪堪过去了三百多年,直到近年来,事件的真相才算渐浮水面。

2008年的1月3日上午,工程施工队人员在福建宁德市蕉城区金涵乡上金贝村登山道施工,意外地发现了一座墓塔混搭的古墓,构形奇特,处处透射出古怪,说不尽的诡异。

施工队员赶紧向当地文物部门作了报告。 省、市考古人员赶到现场深入考察,也被这座奇怪的古墓给吓了一跳。 古墓有拜亭、舍利塔、地宫,地面上散落有鱼形状鱼纹和龙形石脊的构件,舍利塔上的一处碑文还刻有“御赐金襕佛曰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应该说,墓主就是一位高僧。

考古工作人员为何会给一位高僧的墓地给吓了一跳呢? 郑和研究会副会长、郑和第十九世孙郑自海说出了自己的感到震惊的理由:古墓陵墙上两龙头龙纹的造型正是龙嘴上唇而翘,并且长于下唇,龙头硕大、额部隆起、大目圆睁,龙口前有火焰珠,龙鼻端呈“如意形”,这是典型的明初闭嘴龙造型。

专家说得更干脆、更直接:“古墓舍利塔底座的纹饰以及墓碑底座的纹饰,与明孝陵的各个构件纹饰极为相似。”

言下之意,古墓里埋的高僧,应该还有另一个身份——明朝皇帝。 而除了建文帝,其他明朝皇帝的陵墓均为世人所知,即,这座墓主人的矛头指向,便是于靖难之役后失踪了的建文帝!

想想看,“御赐金襕佛曰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中,“圆明”或是“明朝和功德圆满”之意,也指早年出家的朱元璋。“第三代”是孙辈,与朱允炆的身份暗合。“沧海”有神州一统的隐喻,“珠”暗指“墓主姓朱”,那沧海珠禅师是建文帝的可能性非常大。

说起来,关于建文帝流落到建福,还是有些史学痕迹可考的。 明末清初学者查继佐在他的史学力作罪惟录里提到过这们一件事:明成祖的心腹使者郑曾在福州的雪峰寺遇上了正在逃亡中的建文帝。郑和握有数万兵马,正准备下西洋。建文帝有意招揽郑和跟随自己共抗明成祖,但郑和一边给建文帝揉着脚一边哭着说:“我不能!”随即就离去。

清康熙二十二年纂修的江宁县志中则载:

“三宝太监郑和墓,在牛首山之西麓。永乐中命下西洋,有奇功,密知建文踪迹,回朝皆奏不闻,史称其有隐忠云。”

宁德金涵畲族乡上金贝村虽属闭塞落后的山区,但与雪峰寺相距不过三个小时的车程而已。

由于古人笃信风水学,在大胆的推测和有史料支撑的前提下,专家们请人通过罗盘定位,发现,这座墓地坐癸向己,夹藏在两座翠绿的山丘之间,墓前有清溪流水,水出巽口,正是当地人所说的“金水河”。这种布局,和明成祖长陵坐向完全相同!

这一结论,让众人兴奋无比,千古之谜,就要告破于眼前。

明史专家马渭源兴致勃勃地说:“我们现在所见到明朝皇家陵寝和宫殿建筑前都有金水河,河上有金水桥。换句话说,金水河与金水桥是皇家阳宅与阴宅必备组成部分。现在,这古墓前的涧溪居然叫金水河。当地人还说,河上原先还有三条桥,叫金水桥,前些年山洪大爆发被冲毁了。由此,我们更加有理由确信,这里就是建文帝最后的归宿。”

墓主“沧海珠禅师”如果真是建文帝,那他的禅隐之地在哪儿呢? 专家们把目光投向了宁德市蕉城区霍童支提寺。

支提寺内有“千尊铁铸圣像”、大殿后堂所挂有一块署“敕赐华藏寺大明永乐五年钦差太监鼎建禅林”之匾、以及收藏有一大块明代的木刻拓片。

虽然该木刻板以前曾被当地农民作为栏猪的猪圈板,其上面的好多文字与部分图像已经被猪啃掉,但还是能大致看到木刻拓片上剩下的一些图像——郑和航海舰队的盛大境况和部分字样,如:“尊宿澄鉴荷南宋荥封于嘉定迨我”、“成祖文皇帝握乾符以昇位泽被九流”、“仁孝皇太后体坤德以资他恩隆三宝”、“圣像铸千尊”、“郑和”等字样。

而谈迁国榷·成祖永乐五年卷十四有记载:

徐皇后(即上引木刻拓片上的仁孝皇太后)崩于永乐五年七月乙卯日,同年的九月壬子日“太监郑和还自西洋”。

将上述材料综合起来看:大约在永乐五年七月前,明成祖的老婆徐皇后下旨给宁德霍童支提寺即当时的华藏寺捐赠千尊铁铸佛像。即郑和于永乐五年九月以后曾护送千尊佛像到过宁德霍童支提寺。

那又是什么样的人物惊动了徐皇后、致使她下旨捐赠千尊铁铸佛像呢?

专家综合了各方面证据,基本已确定建文帝逃出宫后在宁德终老的结论,并给出了建文帝出亡路的具体线图:建文帝出亡走水路,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海,沿浙江近海南下,一度在温州港停靠并曾上岸过。然后继续南下,第一个目的地是福建福宁(今霞浦县)的大京千户所。后来战事来的太快,郑和的10万楼船水军已经到达,两军交战,建文军败绩,建文势力通过三都澳撤向宁德(今蕉城)腹地。

大登殿

大登殿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