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到底去哪儿了,为什么朱棣搜遍世界,也没找到他?

提到的作品

[作品]四库全书

含四本:《绿野仙踪》、《禅真逸史》、《品花宝鉴》、《姑妄言》

三韩、曹去晶

[作品]明史

《明史》是《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之一。《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为风靡海内外的一部通俗历史巨著,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

蔡东藩

最新跟帖
Lady_希

Lady_希

浙江金华浦江的郑宅镇据说有建文帝逃亡时暂住过的遗迹。

.﹎ka

.﹎ka

我觉得应该是被杀了,朱迪打的名号是清君侧,如果建文活着,君侧清了朱迪有啥理由上位?如果建文死了,他如何给天下人留下口实他弑亲篡位?朱迪和他爹朱元璋都面临过这种情况,不得不说,朱迪的手法是比朱元璋对待小明王高明太多了。

Dormant

Dormant

可能逃出去了,隐姓埋名做个普通人了此一生也挺好的

塞纳eeb

塞纳eeb

已被阿棣干掉!

Skycoo

Skycoo

现代社会想让一个人失踪做到没问题,别说古代想藏一个人

&×︴尛漁疍!

&×︴尛漁疍!

建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是朱标的儿子。后来朱元璋死后,皇帝的位置传给了朱允炆,然后他有个叔叔,燕王朱棣,不太服气,就找了个理由,从北京打到了南京,最后把朱允炆的皇帝位置夺了。

天津之所以叫天津,就是意思是天子渡口,朱棣从这里开始往南打的。后来南京那边朱棣呆不惯,因为他的主要权利和势力还是在北方,所以就把都城迁到了现在的北京,然后盖了紫禁城。

朱允炆的下落是一个疑案,谁也不知道具体到了哪里,就像李自成一样,但是大概有以下几种说法:

1、死于战乱大火烧死了

据说当时朱棣攻占南京的时候,朱允炆就死于大火。这火据说是当时的有些大臣反水,逼死了建文帝。当时朱棣看着烧得黑黢黢的一坨之后,还假仁假义地哭了几嗓子,意思就是说“傻侄儿啊,何必这样呢,叔叔是来看你的之类的”但是心里也不踏实,因为已经烧得面目全非了,没办法辨认。所以后来朱棣在登基之后,秘密寻访朱允炆的下落,怕朱允炆再和他对着干。

古代这种以别人的尸体做替身然后逃脱升天的事情很多,朱棣也不是傻子,自然不好骗的,至于那个尸体是不是朱允炆,这个不重要,反正朱棣做贼心虚,睡不好觉。

2、死里逃“僧”

这个传说有声有色,和真的一样。据说朱元璋早就防着这一招了,于是给朱允炆准备了一个秘密的铁盒子,里面三个度牒,三件僧衣,十锭白金,一个剃刀。当时事情紧急,朱允炆就听从了随从的建议,剃了头跑了,所以叫死里逃“僧”。

据说后来有人找到了朱允炆的下落,是在苏州的一个庙里,江苏吴县普洛寺,但是已经死了,只是安安心心地做了和尚,然后死掉了,也没有想复国什么的。

3、据说逃到海外了

有传说朱允炆在手下的帮助下逃到了南洋去了,所以朱棣还是不死心,就后来派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表面上是展示大明朝的国威,实际上是暗地里寻访朱允炆的下落。

是否找到了,这个也很难说,因为即使找到了,朱棣也不太可能明目张胆的叔侄相认,不太可能大庭广众之下告诉别人这是朱允炆,那就是自己打脸。

放一条僧路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传说朱元璋和张士诚两个,一个叫重八,一个叫九四,元朝时候名字都是那样。两个人当时关系不错,有一天触景生情,就相互约定,如果两个人真的以后在战场上相见,一方战败了,另外胜利的一方,不能赶尽杀绝,要放对方的家人一条生路。并且击掌为誓,如有违背,子孙后代必遭受报应。

后来朱元璋赢了,张士诚自刎。让自己的家眷自行逃命,说朱元璋不会赶尽杀绝。只有他的小儿子张谷英,剃了头,穿了僧衣,给他父亲张士诚念经超度。

朱元璋灵机一动,说那就放你一条僧路,你要发下誓言,以后不许再蓄发。然后暗地里派人把张士诚其他的家眷都杀了,就留了张谷英一人。

这张谷英一辈子没有留头发,但是照样娶了老婆,居然有四个,而且每个老婆都给他生了九个儿子。

当然这就是个民间传说。但是实话说,朱棣确实比他那个侄子更适合当皇帝。

大丫头

大丫头

老朱知道建文在哪,嘴上说说些狠话,不能服软,下面人看破不说破,大局掌握,杀不杀一样,没好处,名声毁了,不如留下来,皇宫没有内鬼怎么可能知道那么多信息,完全掌握大局,

样子做,差不多得了,怎么可能不知道,而且手下借这些名义干其他黑事。比如不听话的,威胁的,皇位得了,真狠心,其他那些王爷也不是吃素的,你连自己亲侄子都干啥,何况我们这些人,别忘了那些能捧他也能拉下他,借这个名义捞钱,不然后面发展个屁,

希洛

希洛

几百年都没有找到他,你这是打算在头条里找到他??[捂脸][捂脸][捂脸]

瓦塔西哇tono

瓦塔西哇tono

或许真死了

江上清风

江上清风

谢谢提问!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的看法是,建文帝早死了,所谓朱棣搜遍世界都没有找到他,不过是朱棣精心布置的一个假象。

朱元璋登基称帝后,随即册封了自己的长子朱标为太子,而其他儿子在成年后都被他赶到封地就藩去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朱标因病早逝,死在了朱元璋前头。随后,朱元璋并没有再立太子,而是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册立为皇太孙(朱标长子朱雄英早夭),即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登基,改元建文,史称建文帝或明惠帝。

由于各地的藩王们都是建文帝的叔叔,拥兵自重,不甘心皇位落入这个年轻的侄子手里,再加上建文帝即位伊始便实行削藩的政策,随后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打着“靖难”的名义率先起兵造反。

建文四年,由于内应打开城门,朱棣率军进入了南京城,随后登基称帝。并废弃建文年号,等于不承认建文帝的合法性。

关于建文帝的结局,《明史》和明会要记载一致:

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也就是说,在朱棣打进皇宫时,宫中发生了大火。朱棣没有找到建文帝本人,事后只找到了建文帝和其妻马皇后的尸体。

那么,关于建文帝还活着的传言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其实是朱棣刻意制造的烟雾弹。

朱棣是通过千里奔袭的方式直入南京城,虽然已经掌控南京,但是各地当时并不服他。如果建文帝已经逃出生天,完全可以号召各地勤王,讨伐叛臣朱棣。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只能说明建文帝根本没有逃出来,而是死在了宫中。

如此一来,朱棣就背上了弑君的罪名,这会让他的统治合法性蒙上一层阴影。于是,朱棣就放出风声,建文帝下落不明,并假装派人去各地查找他的踪迹。

事实上,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根本不是去找建文帝的下落,而是为了打击民间海上贸易,将贸易权垄断在官方手中。

朱棣此举,有这么几个好处:一是他本人不用背负弑君的罪名。二是蜀王朱椿和镇守云南的西平侯沐英素来与懿文太子朱标亲近,完全可视作朱标、朱允炆一系的亲信,朱棣让人大张旗鼓去找建文帝,刻意制造他还活着的假象,也是为了消除这些忠臣们的抵抗心理。

綵渱淚珖

綵渱淚珖

灭口了,编个故事说找不到

波期猫

波期猫

您不觉得找不到对朱棣更有利吗?找着了,怎么对待他?是关是杀?怎么着都不合适。秘杀不宣是最好的选择。从后来的历史看,饱经战乱渴望安定的大明子民对造反实在是提不起兴趣。

tuggi

tuggi

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建文帝去了哪,诸多故事大家的猜测。

Serenawan

Serenawan

建文帝极有可能没死,而是逃出宫当了和尚。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之子太子朱标去世,朱标之嫡次子朱允炆(嫡长子朱雄英去世了)被立为皇太孙。

当时朱允炆只有十五岁,但已经颇有见识了,他觉得九大塞王对皇权形成巨大威胁,于是奉劝朱元璋削藩,但朱元璋却说,我分封诸王是为了保护你的安全啊,这不是一件好事吗?

朱允炆对朱元璋说,敌人不安分,可以让诸王去抵御;若是诸王不安分,谁能为我抵御呢?

朱允炆一番话说得朱元璋下口无言,只得问朱允炆该怎么办,朱允炆不假思索地说,应该用道理去约束他们,用礼仪去限制他们,如果不行就削其封地,控制其自由,甚至出兵讨伐,朱元璋表示同意,还说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太祖语太孙曰:' 朕以御虏付诸王,可令边尘不动,贻汝以安'。太孙曰:' 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太祖默然,良久曰:' 汝意如何?' 太孙曰:' 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太祖曰:' 是也,无以易此矣'。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继位为帝,他立马开始实施削藩,并将最大目标定为势力最为强劲的燕王朱棣。



不过,朱允炆采取的措施太过急切,他先是将周、齐、湘、代、岷五王削去,然后又明里暗里对朱棣进行打压,导致朱棣为了自保而不得不起兵造反,靖难之役随即爆发。

靖难之役之初,朱棣兵不过十万,地不过百里,而朝廷则拥有数十万大军,以及全国广阔的土地和数量庞大的人口作为后援,势力对比实在太过悬殊。

但是,朱允炆不知兵,在策略和用人上还频频失误;而朱棣则更擅长打仗,且知道如何争取人心,并且还有姚广孝这样的高人指点。

因此,在短短四年间,朱棣就从北京一路打到了南京城下,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打开金川门向朱棣投降,朱棣得以率军顺利进入南京城,并与朝廷军展开了最后激战,皇宫内的建文帝危在旦夕。

很快,朝廷军就被打得大败,战乱中皇宫突然发生了大火,当朱棣入宫之时,大火已经被扑灭,有人从废墟中找到几具烧焦的尸体,经过太监辨认,说这些认是建文帝,马皇后及长子朱文奎。

由于尸体烧毁的程度太深,根本无法确认身份,因此朱棣不太相信朱允炆已死,而是认为他还活着。



那么,朱允炆的下落究竟如何呢?

我们先来看看朱棣登基后都干了什么,他有没有找到建文帝。

朱棣登基之后,并没有马上开始寻找建文帝,但很快就有一个流言开始盛传,说烧焦的尸体其实是马皇后和宫女的,建文帝已经在主录僧溥洽的帮助下装扮成僧侣,带着一些部属逃出宫去了。

朱棣非常重视这个消息,就下令将溥洽给抓了起来,逼他说出建文帝的下落,但溥洽闭口不言,朱棣也只得一直关押他,直到十六年后才在姚广孝的帮助下被释放。

后来,朱棣又听说建文帝有可能从海上逃走了,他便派郑和下西洋,明面上是为了与各国进行沟通、展示中国的富强,而暗地里则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除了在海上寻找建文帝之外,朱棣还准备在全国各地查访建文帝的踪迹,而这个任务被交给了一个叫做胡濙的人,他当时的职务是户科都给事中。

从永乐五年开始,胡濙开始游历全国,朱棣让他在查访建文帝的下落之余,也要收集各地民情,并寻找仙人张邋遢的下落。

随后数年,胡濙几乎没有回过家,哪怕是他的母亲去世,请求朱棣让他回家守孝,都被朱棣给拒绝了,但他在十二年间也没能找到建文帝的下落。



永乐十七年,胡濙开始在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地寻访,据说当时他已经掌握了建文帝的确切消息,朱棣因此非常重视这一次行动。

但是,一连好几年都没有胡濙的消息,直到永乐二十一年,胡濙终于返回朝廷,他得知朱棣人在宣府,便立马敢去宣府。

胡濙赶到朱棣住处的时候,朱棣已经躺下了,但当他得知是胡濙回来了,连鞋子都没穿就起床见他,两人交谈了好几个时辰,直到凌晨两三点才分手。

根据胡濙所述,建文帝确实逃出宫去了,但他既没有去传闻中所说的神乐观,也没有到东南或者西南地区避难,而是在江苏吴县普洛寺内当了一名僧人。

胡濙还说,建文帝起初还有复国之志,但后来他发现朱棣是一名不错的皇帝,所以逐渐断绝了复国之念,开始一心当一名和尚,不愿意再与尘世有任何牵扯了。

朱棣听完胡濙的话,心中的疑虑这才完全消除,他让胡濙回京城任职,后来他也没有再去打扰建文帝,不到一年他就去世了,没有留下任何遗憾。



关于这一说法,得到了现代学者徐作生的证实,他在实地走访并查阅大量文献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建文帝于永乐二十一年死于江苏吴县穹窿山,享年四十六岁,死后埋葬在皇驾庵后的小山坡上。

也就是说,建文帝在被胡濙找到后不久就去世了,不过他的死或许并非自然死亡,而是出于多重考虑而自我了结的。

当然了,这一说法也并不一定确切,但目前来看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那么,关于建文帝的下落,还有哪些说法呢?哪种说法最可靠呢?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总体而言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靖难之役时已经死了,另一种是逃出宫去当了一名和尚。

先说第一种,持这种说法的人是根据明太宗实录记载,说当时南京城被燕王的军队团团围住,根本逃不出去,万般无奈之下,建文帝就自焚而死,并且朱棣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也是这么说的。

遂阖宫自已焚燃。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

但这种说法更加缺乏过硬的证据,并且绝大多数史料都说建文帝是不知所踪了,而朱棣之所以说建文帝已经死了,其实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地位,是带有政治目的的。



另一种说法是建文帝逃出宫去了,这一点在《明史》等文献中有记载,说建文帝在臣子的帮助下乔装打扮,然后通过密道逃走了。

宫中阴沟,直通土城之外,高丈二,阔八尺,足行一人一马,备临祸潜出,可谓深思熟虑矣。

那么问题就来了,南京明皇宫有没有密道呢?

答案是有,但一直不为人所知,直到1978年才被发现。

事情是这样的,建国后南京太平门里边建了一家工厂,名叫南京钢锉厂,专门生产锉钢锉刀。

1978年,南京钢锉厂要新建一栋楼,还要修建地下室,在修建过程中,有工人发现了一条密道,直通明皇宫,密道内部通道宽两米,高两米五,别说走人了,就是开辆车也可以过去。

有学者考证,这条密道或许就是朱元璋为建文帝修建的,其目的就是留后路,一旦南京有事就逃走。



并且,帮助建文帝逃走之人,历史上也有记载,主要是前面所说的高僧溥洽,以及建文帝的谋士程济。

程济是洪武时期的翰林院学士,他曾在洪武三十一年夜观天象,说北方(燕王封地)将会发生叛乱,朱元璋十分生气,就将他给关押起来。

建文帝继位后,朱棣果然发动叛乱,建文帝就将程济释放,并让他当了自己的谋士。

建文四年,燕军攻入南京城,建文帝准备自杀,程济劝他说,与其去死,不如逃走,他还提示建文帝说,朱元璋曾留下一个用铁锁锁住的箱子,等到有难的时候再打开。

建文帝在宫中找到了箱子,打开一看,发现里面是度堞三张,加裟、帽、剔刀俱备,另有白金十锭,还有一封信在箱子内,信上说让建文帝从宫中暗道逃走,并指出了暗道所在的位置。

没过多久,宫中突然燃起了大火,马皇后死于大火之中,程济便亲自给建文帝剃度,然后拿出僧服让建文帝穿上,最后带着三十二个随从从密道逃走了。



朱棣入宫之后,在废墟中找到了马皇后烧毁的尸体,但有人说是建文帝的,但朱棣不太相信,建文帝是死是活便成为了一个疑问。

上入宫,忽火发,皇后马氏暴崩,程济奉上变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宫。因指烬中后骨以为上!

而建文帝逃出宫之后,收留他的人正是高僧溥洽,溥洽因为身份特殊,所以从宫中逃走的时候并没有他,他出宫后就将建文帝等人给安排妥当了,但不久后他就被朱棣派人给抓了,建文帝等人便离开南京,去到其他地方隐居起来了。

这一说法突出了朱元璋的作用,他预感到可能有诸王发生叛乱,朱允炆又年幼,所以提前为他考虑了后路,也就是留下了密道和箱子,暗示他逃走后出家当和尚。

从前文所述的朱元璋与朱允炆的对话来看,也并非没有这个可能,毕竟朱允炆的担心还是很有道理的,朱元璋不得不为他多考虑一些。



另外,关于溥洽收留建文帝这个说法,还有另外一个猜测,那就是姚广孝的作用,这是怎么回事呢?

永乐十六年,姚广孝病重,他请求朱棣将溥洽给释放了,朱棣看在他的面子上,就将溥洽给放了出来。

后来,溥洽去看望姚广孝,他趴在地上大哭说,“吾余生,师所赐也”。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姚广孝与溥洽关系匪浅,要不然他也不敢为溥洽求情。

再根据史料分析,那一年姚广孝的心理发生了极大改变,他因为帮助朱棣造反,而遭到了亲朋好友的指责,他去看望姐姐,姐姐竟然闭门不见;他去拜会好友王宾,王宾也不肯相见,还派人传话给他说,和尚你做错啦!

姚广孝因此感到茫然,之后他多次拒绝朱棣让他还俗当官的要求,只是以和尚的身份干一些对天下百姓有益的事情,或者是参与编纂书籍,比如说《四库全书》。

因为心中有愧疚,所以姚广孝极有可能协助溥洽挽救建文帝,并且他的身份极为尊崇,如果没有他的帮助,建文帝等人想要离开南京城,也不是件太容易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当时有能力且有意愿帮助建文帝的人,只有姚广孝一人,其他人就是有一百个胆,也不敢将建文帝给送出南京城。

当然了,这一说法纯属猜忌,大家看看罢了。



但种种迹象表明,建文帝大概率没有死,而是在臣子的帮助下逃出宫去了,至于说逃到了哪里,目前最有力的说法是胡濙所述,说建文帝逃到了江苏吴县,这或许是建文帝的最终归宿,但并非他唯一待过的地方。

关于建文帝曾待过的地方,还有一个说法比较有参考价值,说建文帝曾在浙江杭州东明寺当过主持。

根据钱塘县志·纪制记载,建文帝离开南京城之后去到杭州,他到达东明寺的时候刚好旭日东升,于是题名为东明寺,并在此隐居,后来成为寺内主持。

杭县志稿则说,起初大家并不知道建文帝的真实身份,但后来事情逐渐揭露,有人就画下了他的画像,这一说法在明代嘉靖年间留青日札摘抄、清代康熙年间湖堧杂记中均有记载。

另外,根据东明寺志记载:

迨壬午金川变作,启箧得杨应能度牒及披剃具,佛知运数巳定,乃僧服出逊,由吴兴至钱塘遁栖东明山,亲灸旵祖座下,凡六载,迹渐彰乃辞去。

说金川门之变后,建文帝得到了度牒,剃具和袈裟,他自知运数已尽,于是穿着僧服逃到东明寺当了和尚,师从东明禅寺开法祖师慧旵,前后一共六年时间,后来他的身份逐渐暴露了,他就离开了。



书中还记载,建文帝在东明寺的时候,僧人们后来知道了他的身份,为了掩护他,就称呼他为应能问道老佛。并且,建文帝一入寺,地位就排在慧旵法师之后,这也间接说明他的身份不简单,他其实就是建文帝,不然不可能一入寺就地位超然。

另外,东明寺还有朱允炆的塑像,两侧有一副后人写的对联,也可以说明建文帝曾在东明寺待过。

僧为帝,帝亦为僧,一再传,衣钵相授,留偈而化;叔负侄,侄不负叔,三百载,江山依旧,到老皆空。

更为神奇的是,当地还流传着一个传说,朱棣曾派遣一位将军追杀建文帝,最终在东明寺找到了建文帝,建文帝怒斥他助纣为虐,他陷入到进退两难的境地,还说逊帝(指的是建文帝)有恩,今上(指的是朱棣)难违,最终他不忍心杀掉建文帝,也难以回去向朱棣复命,于是自杀而死。

由于这个将军姓孟,当地百姓感念他深明大义,于是修建了孟将军庙纪念他。

建文帝离开东明寺之后,或许还去江西上饶玉山三清山任三清宫住持道士,至于说他何时去到江苏吴县的,就不得而知了。



总结一下:通过各类记载和遗迹来看,建文帝逃出宫的可能性要大于他死于宫中,而且大多数学者也都认为建文帝死于宫中的证据太过于匮乏。

另外,朱棣的态度也很值得玩味,如果建文帝真的死了,朱棣也不会不惜人力物力,用毕生精力去寻找建文帝,只能说他认定建文帝没死,所以才执意去寻找建文帝的。

从各种迹象来看,建文帝极有可能并未死,而是逃出宫当了和尚,在朱棣找到他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蓝色黛

蓝色黛

公元1402年,发动靖难之役的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率军攻入当时的大明都城南京城,而朱元璋的孙子、朱棣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虽然朱棣顺利地推翻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自己成了后来的永乐大帝,但从此大侄子朱允炆去哪成了朱棣的心头病,而朱允炆去哪也在后世成了谜团,其实根据史料记载一个和尚临死前的一番请求也大概说明了朱允炆的最后下落。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长子懿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标算是历史上权力最大、地位最稳的皇太子,朱元璋一直把他视为唯一的继承人选,但是很可惜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去世了,因此朱元璋面临着重新选择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最后朱元璋决定隔辈传位,把皇位传给朱标的次子朱允炆。

朱标一生包括朱允炆在内共有五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朱雄英、次子朱允炆、三子朱允熥、四子朱允熞、五子朱允熙,朱标的长子朱雄英和三子朱允熥是结发妻子常氏所生,朱允炆、朱允熞、朱允熙三人是朱标的侍妾吕氏所生。

按照法理来说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是可以成为皇太孙的,不过朱雄英在8岁的时候就夭折了,而他的母亲常氏也在生育第三子朱允熥不久后因产后病而死,常氏死后朱标把朱允炆生母吕氏扶正为太子妃,因此朱允炆在法理上也具备了嫡子身份,所以在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就决定由朱允炆成为皇太孙继承皇位。

朱元璋在生前就考虑到将来朱允炆年幼难以压制开国功臣,因此朱元璋开始替朱允炆披荆斩棘,把开国功臣都诛戮了一遍,朱元璋认为从此没有大臣能威胁到朱允炆的地位了,才终于放心的去世了。

正是由于在朱元璋生前把开国功臣都诛戮了一遍,开国功臣在朱允炆继位之后对其权力地位威胁并不大,但是朱元璋的那些被赐有封地和藩王护卫兵权的儿子王爷们对朱允炆威胁就体现出来了,因此朱允炆感到这些叔叔们对自己皇位的威胁,于是他在文臣齐泰、黄子澄以及方孝孺等人的支持下决定厉行削藩,废除这些藩王叔叔们的权力。

而当时藩王之中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首当其冲,最受侄子朱允炆猜忌,因此面对朱允炆厉行削藩,于是朱棣决定起兵反抗,由此拉开了靖难之役的序幕。

最终朱棣靖难之役成功,他率军攻进了都城南京,也引发了朱允炆自焚失踪的事情,而朱棣也顺理成章地成了永乐大帝。

其实关于朱允炆下落的记载,在明实录和《明史》中都有记载,只是它们俩之间的记载很冲突,按照明太宗实录(朱棣最初庙号为明太宗,后被改为明成祖)记载:(朱允炆)遂阖宫自已焚燃。上(朱棣)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

这意思就是说在朱棣率军攻入南京后,朱允炆就举火烧宫自焚,朱棣派人抢救出他烧焦的尸体,还对着他的尸身大哭表演了一番。

但是根据明史·建文皇帝本纪中记载:上(指朱允炆)入宫,忽火发,皇后马氏暴崩,程济奉上变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宫。因指烬中后骨以为上!

按照《明史》的说法朱允炆自焚烧宫,只有马皇后遇难,程济把帮朱允炆化妆成僧人逃跑而去,后来宫中的太监指着被烧为灰烬的宫殿中的骸骨认为是朱允炆遗骸。因此按照《明史》的说法朱允炆就是化妆成僧人逃跑了。

这里要说一说程济这个人,程济是朱元璋时期的进士,曾出任翰林院编修,他善于观察星象,在朱允炆登基之后,程济曾称夜观星象发现北方将有叛军作乱,由于当时朱棣还没有起兵,因此朝臣都认为程济蛊惑人心,请求朱允炆将其诛杀以正法典,朱允炆比较宽仁没有诛杀程济,而是将他打入天牢。

后来朱棣果然在北京兴兵发起靖难之役,朱允炆这时就想起了程济,认为他观测天象的预言很灵验,于是就把他留在身边当参谋。

朱棣的军队进入南京后,朱允炆就决心一死了之,被程济所阻拦,程济称自己昨夜做梦而梦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给他托梦,让他化装成僧人护送朱允炆逃跑,于是程济就拿出僧服和度牒与朱允炆一同化装成僧人,在程济的护送下,朱允炆化装成僧人从鬼门逃跑。

所以从明实录和《明史》中记载看来似乎是有些矛盾,其实仔细一想也并不矛盾,明实录是明朝官方所修撰的史料,而《明史》则是后来的清朝所修撰。

明朝自朱棣继位之后,官方肯定是希望朱允炆已经自焚而死,毕竟朱允炆如果活着,那么就证明了朱棣是篡位,得位不正,朱棣理应兑现自己当初的诺言,当周公辅佐周成王的事例。

因此如果朱棣之后的明朝官方承认朱允炆在世,那么朱棣的皇位就不用想坐稳,所以为了朱棣及其后人坐稳大明江山,明朝官方必须承认朱允炆是自焚而死,那堆被烧的不可分辨的人体残骸不管是不是朱允炆,都得承认是朱允炆的。

清朝人则不需要考虑这些,所以清朝在修撰《明史》时记载了程济替朱允炆化妆成僧人逃跑的事,也是《明史》记载使得朱允炆的最终结局成谜。

而《明史》关于朱允炆化妆成僧人逃跑的事也是有历史记载可循,那就是历史上的朱棣在继位之后确实多次派人寻找过朱允炆,朱棣对于朱允炆的态度必须是生要见人,死要见到完整的尸体,否则朱棣心里难安。因此朱棣才会在位期间多次派遣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以及多次派户科给事中胡濙去民间寻访。

其实郑和下西洋寻找建文帝之说不太靠得住,也许在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或许是出于朱棣授意寻找朱允炆的目的,但是此后郑和又有六次下西洋的事迹,那个时期朱棣皇位已经稳如泰山,也没必要再去寻找建文帝朱允炆了,况且朱允炆生性仁弱,如果真流落海外,根本不会对朱棣皇位再构成威胁。

自永乐五年(1407年)朱棣就以寻访仙人张邋遢即张三丰为名,派遣了户科给事中胡濙去全国各地寻找张三丰,而实际上胡濙名为寻找张三丰,实则是奉朱棣密旨寻找朱允炆的下落。

胡濙一直寻访到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十六年期间,胡濙既是寻找朱允炆的下落,也是在民间秘密替朱棣探查隐情。在最后一年永乐二十一年,当时胡濙应该已经掌握了建文帝的下落,因此当时朱棣已经北征蒙古,还特意在前线宣府召见他。

并且当胡濙到达宣府时,已经是深夜了,都已睡下的朱棣听闻胡濙朝见,立刻深夜宣召胡濙入见,两人在朱棣寝室中彻夜长谈,一直谈到天快亮,胡濙才出来。这期间两人的谈话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但是自这次谈话之后,朱棣也彻底放弃了寻找朱允炆的事情,胡濙也没有再到民间寻访张三丰,所以后世认为胡濙很可能找到了朱允炆的下落,那么既然胡濙已经找到了朱允炆的下落,为何朱棣后来没有任何动作?

其实这还得从永乐十六年(1418年)一个和尚的圆寂说起。

这一年圆寂的和尚不是别人,正是朱棣在靖难之役时的主要谋士道衍和尚,也就是赫赫有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

朱元璋崇信佛教,因此他继位之后特地设置了主录僧这个职务,主要负责皇室家族祭祀,为皇室成员做法事,从皇帝到藩王都有各自的主录僧,道衍和尚就是朱元璋分配给朱棣的燕王府主录僧,专门负责为燕王府做法事的和尚。

道衍和尚为人聪慧,精通释道儒三教,朱棣在靖难之役时多亏道衍和尚为其出谋划策,当初建议朱棣速攻南京的人正是道衍和尚,朱棣在继位之后也极为信任道衍和尚,每遇国家大事都会与其商量,可以说朱棣继位之后道衍和尚虽然没有还俗,但却成了朱棣的政务顾问,所以民间才会称其为“黑衣宰相”。

因此在道衍和尚去世时,朱棣多次去他居住的庆寿寺探望,并问道衍和尚有什么遗愿,道衍和尚作为出家人也没什么别的愿望,他最后只对朱棣说希望能释放被囚禁的僧人溥洽。

这个溥洽是什么人呢?他是建文帝朱允炆继位之后的主录僧,在朱棣登基之后,朱棣就对朱允炆当初自焚而死抱有怀疑,因此怀疑溥洽帮助朱允炆办理了和尚身份潜逃了,但是朱棣又不好直接以这个理由抓捕溥洽,于是朱棣以其他罪名将溥洽拘禁起来,而溥洽也始终没有说出朱允炆到底是否成了和尚,也因此溥洽一直被朱棣囚禁。

而道衍和尚虽然当初出谋划策帮朱棣夺取了皇位,但是他其实内心对于朱允炆是有所愧疚的,所以如果溥洽帮助朱允炆化妆成和尚逃跑之后,那么继续帮助朱允炆掩饰身份的人就只能是道衍和尚了。

在朱棣继位之后,道衍和尚被朱棣授予了总领全国佛教事务的权力,因此能让朱允炆顺利的继续在民间以和尚身份隐藏下去的人也就只有道衍和尚,所以道衍和尚才会在临死时恳求朱棣释放溥洽。

其实释放溥洽也是道衍和尚想在最后化解朱棣的心结,毕竟道衍和尚去世时朱棣已经在位日久根基稳固,朱允炆即便在世对他也构不成威胁了,朱允炆更多的在朱棣心中就是一个心结,所以道衍和尚希望朱棣以后不要再把朱允炆当作心结,而释放溥洽也代表让朱棣放下过去,放下对朱允炆的执念。

朱棣确实很尊重道衍和尚,在得知他的遗愿只是想释放溥洽之后,朱棣果然下旨释放了溥洽,让道衍和尚安然圆寂。

但是朱棣释放了溥洽不代表他真的放下了对朱允炆的执念,所以胡濙还会继续再探访朱允炆的下落。

而胡濙在最后一次探访结束,在宣府与朱棣彻夜长谈时,应该是已经掌握了朱允炆的具体情况,所以在这次彻夜长谈之后,朱棣才会有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从此不再让胡濙继续探访了。

胡濙得到的情报应该是朱允炆确实从皇宫中逃了出来,但是当时已经去世了,根据现代历史学者徐作生教授的考证,他认为在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时,朱允炆就已经去世了,享年46岁,而胡濙给朱棣带去的正是朱允炆去世的消息。

只有确切得知朱允炆终于不在人世了,朱棣才会有解脱和释然的感觉,毕竟朱允炆只要尚在人世,那朱棣的皇位就永远是得知不正,朱允炆就像是插进朱棣心里的一根刺,只有这根刺消失了朱棣才会觉得舒服。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朱允炆就如明实录所记载已经自焚而死了,至于朱棣派遣胡濙寻找张三丰,也很可能就是他真的想寻求长生不老之术,而并非是寻找朱允炆。

不管朱允炆是否活着,朱棣都必须对外公布他已经死了,只有朱允炆已死,才没人再会威胁到朱棣的皇位,朱允炆如果活着,那始终意味着朱棣得位不正,难逃一个“篡”字,所以朱允炆只有死才是朱棣对外最好的交代。

大登殿

大登殿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