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己

生平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

社会地位

  齐己虽皈依佛门,却钟情吟咏,诗风古雅,格调清和,为唐末著名诗僧,历代诗人和诗评家多有赞誉。五律《登祝融峰》,王夫之评为“南岳诸作,此空其群”。与贯休、皎然、尚颜等齐名,其传世作品数量居四僧之首。又与郑谷、曹松、沈彬、廖凝、徐仲雅等当时名士结为方外诗友,时相唱和。尝以《早梅》诗谒郑谷,谷改其“昨夜数枝开”为“昨夜一枝开”,遂拜谷为“一字师”。时人以其诗作高产且多佳作,又因他颈上有一痈瘤,戏谓之“此诗囊是也”。

著作

  著有《白莲集》十卷、诗论《风骚指格》一卷传于后世。《全唐诗》收录了其诗作800余首,数量仅次于白居易、杜甫、李白、元稹而居第五。由齐己的学生西文辑印行世的《白莲集》,共收诗歌809首,以雕版刻印于938年(后晋天福三年),比我国现存最早的雕版书唐代《金刚经》仅迟70年。所以它是至今已知的湖南文人诗文集中最早的雕版书。今人王秀林编有《齐己诗集校注》。

【齐己】古诗词大全

游谷山寺

城里寻常见碧棱,水边朝暮送归僧。数峰云脚垂平地, 一径松声彻上层。寒涧不生浮世物,阴崖犹积去年冰。 此身有底难抛事,时复携筇信步登。

江上望远山寄郑谷郎中(公时退居仰山)

危碧层层映水天,半垂冈陇下民田。王维爱甚难抛画, 支遁高多不惜钱。巨石尽含金玉气,乱峰闲锁栋梁烟。 秦争汉夺空劳力,却是巢由得稳眠。

喜夏雨

四郊云影合,千里雨声来。尽洗红埃去,并将清气回。 潺湲浮楚甸,萧散露荆台。欲赋随车瑞,濡毫渴謏才。

送人游玉泉寺

西峰大雪开,万叠向空堆。客贵犹寻去,僧高肯不来。 潭澄猿觑月,窦冷鹿眠苔。公子将才子,联题兴未回。

啄木

啄木啄啄,鸣林响壑。贪心既缘,利嘴斯凿。 有朽百尺,微虫斯宅。以啄去害,啄更弥剧。 层崖豫章,耸干苍苍。无纵尔啄,摧我栋梁。

庚午岁十五夜对月

海澄空碧正团圆,吟想玄宗此夜寒。 玉兔有情应记得,西边不见旧长安。

谢人寄新诗集

所闻新事即戈矛,欲去终疑是暗投。远客寄言还有在, 此门将谓总无休。千篇著述诚难得,一字知音不易求。 时入思量向何处,月圆孤凭水边楼。

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三首

电击流年七十三,齿衰气沮竟何堪。谁云有句传天下, 自愧无心寄岭南。晓漱气嫌通市井,晚烹香忆落云潭。 邻峰道者应弹指,藓剥藤缠旧石龛。 十五年前会虎溪,白莲斋后便来西。干戈时变信虽绝, 吴楚路长魂不迷。黄叶喻曾同我悟,碧云情近与谁携。 春残相忆荆江岸,一只杜鹃头上啼。 ...

送司空学士赴京

弘文初命下江边,难恋沙鸥与钓船。蓝绶乍称新学士, 白衫初脱旧神仙。龙山送别风生路,鸡树从容雪照筵。 重谒往年金榜主,便将才术佐陶甄。

寄体休

南州君去为寻医,病色应除似旧时。久别莫忘庐阜约, 却来须有洞庭诗。金陵往岁同窥井,岘首前秋共读碑。 两处山河见兴废,相思更切卧云期。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