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的作品

[作品]三国演义

三国时期是个激动人心的时代。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是纪录这一时代的最原始材料。从晋朝到唐宋,民间关于三国的传说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以各种形式不停歇地上演着、评说着刘备和曹操的故事,男女老幼无不喜欢...

罗贯中

最新跟帖
《昙花一梦***》

《昙花一梦***》

刘邦斩白蛇,白蛇说了以后要让他的刘汉也一分为二,汉朝还真的就是分为东西汉,注意那个造反篡权的人名字就叫“王莽”! 这个故事还真有点意思!不过都是民间戏说,听听罢了。
方坤

方坤

雍正篡改诏书事件记得上中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康熙和雍正的故事,然后就讲到了康熙传位的事情,说康熙本来要传位十四皇子,结果被改成了传位于四皇子(就是后来的雍正)。刚过不久又看了雍正大破十八铜人这部电影,里面明确讲述了雍正篡改诏书的情景。然后我就对这个历史事件深信不疑,当时感觉篡改诏书的人是真的厉害,就这样加了两笔,皇位就搞到手了,而且笔迹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实在佩服!佩服!可是到了后来,由于对历史的慢慢深入了解,特别是读了一些清宫资料后,发现这个事件有漏洞,雍正篡位是站不住脚跟的。康熙当时对嫡长子胤礽立了废,废了立,导致太子之位时常空缺,那么康熙其他的儿子就有起了争夺皇位之心,这就是我们口中常说的九子夺嫡 事件。参与的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经过慢慢斗争后,又形成了以八阿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以四阿哥胤禛为首的四爷党、以大阿哥胤禔为首的大爷党、以二阿哥胤礽为首的太子党。在九子夺嫡中脱颖而出的是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康熙六十一年,康熙驾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随后,康熙近臣步军统领隆科多宣布康熙遗诏,命四皇子胤禛继承皇位。要说改诏书应该是这时候改,可是我们都知道清朝是满族建立的,按照当时遗诏书写的规格,要有满汉两种文字,汉字可以改,我能相信,但是满文跟蝌蚪一样,弯弯曲曲的,这怎么改?完全不可能。后来之所以说雍正继位不正,主要是因为康熙驾崩的比较突然,还有的说是雍正弑杀的,而恰巧康熙生前又没有重新选立太子,其他阿哥不甘心,各种造谣传说就出来了,结果越说越乱、越理越乱,以至于流言四起,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雍正的确是正常继位的。
fansiyalan

fansiyalan

一些古装电视剧!
dgh56

dgh56

我只信这一句话,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
帅猪非猪

帅猪非猪

半夜鸡叫地主为了让长工多干活,半夜起来到鸡窝前面学公鸡叫,鸡窝里的公鸡就都跟着叫起来。然后,他跑去叫长工:鸡都叫了,还不快出去干活。此地主被命名为“周扒皮”。以前我对这个故事深信不疑:狗地主,好毒辣,真想从一只羊身上扒下两张皮来。后来我做了农民,才“打死不信”这个故事了。农民是在田野里干活,半夜三更,漆黑一团,几乎伸手不见五指,别说干活,就是走路,也要加十二分小心。过犹不及,适得其反。这个故事颠覆了我的三观,让我对很多历史事件产生了自己的看法。
April_cong

April_cong

李自成、袁崇焕、太平天国、白彦虎、回民起义、张献忠屠四川,只能说这些哈。
白萌

白萌

李自成的故事
面对美食要淡定

面对美食要淡定

说到一开始深信不疑,后来打死我都不信的历史故事。我就想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关于徐向前元帅的一些往事。大家都知道徐向前毕业于黄埔军校。他是黄埔军校一期的学生,当时黄埔军校的校长是蒋介石。我们都知道为了拉拢人才,那时候蒋介石经常找一些优秀的人才去谈话。我们比较熟知的胡宗南,杜聿明,郑洞国等人都是在和蒋介石沟通的时候,被蒋介石赏识而得到提拔重用的。他们日后都成为了国民党的高官,得到了蒋介石的重用。其实当时的蒋介石也是有找徐向前谈话的。但是,蒋介石对徐向前的印象并不好。他觉得徐向前话不多,是个比较安静的人。所以,并没有和徐向前说几句话,就让徐向前离开了。就这样徐向前错过了蒋介石,本来一开始我对这件事也是深信不疑的。但是,后来随着我读的资料越来越多,对徐向前的事迹了解的越来越多。我觉察到当时的情况并不是如此。我们都知道,徐向前一直都是一个很优秀的人,蒋介石对这一点也是肯定有共识的。他不可能对徐向前这样的人才视而不见。不能说人家话比较少,就武断的说人家才能不行。蒋介石肯定不会是以话多话少来区分人才的,否则,这样的人也太肤浅了。事实上徐向前压根就没有看上过蒋介石,所以,他在明白蒋介石想要拉拢他的时候,只好以沉默来应对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要知道徐向前之所以能去黄埔军校,他的推荐人正是毛泽东。我们都知道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徐向前早就认识毛泽东了,这说明他一开始就倾向于中国共产党了,他参加革命的目的,就是想要为人民而战。所以,这才是他不理睬蒋介石的原因。也就是说当时蒋介石找徐向前谈话,不是蒋介石没看上徐向前,恰恰相反而是徐向前没有看上蒋介石。北伐战争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徐向前的才能逐渐的显现出来,他也加入到了中国共产党。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之后,徐向前在和国民党对战的期间,他也让蒋介石意识到了自己的厉害。可以说徐向前是一个全能型的将军,这一点是大家都公认的。可以说徐向前无论是大规模作战,运动战,伏击战.......,都是他最为擅长的。蒋介石恰恰就是缺这样的人才,我想蒋介石肯定对徐向前这样的人才求知若渴的。抗日战争时期,徐向前开辟了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在这里打了很多胜仗,为此,国民党还特意把徐向前请去给他们讲解,如何打运动战,如何打伏击战。如何有效的歼灭日军有生力量?解放战争时期,徐向前更是凭借一己之力,击败了阎锡山,解放了山西全境,这样的一个全才,就连阎锡山都想拉拢他。所以说像徐向前这样的全能型将军,不是谁想得到,就能得到的。这要看徐向前自己的选择,因为他选择为人民而战,所以,他加入到了中国共产党。蒋介石和阎锡山他根本就没有看上过,所以对他们的拉拢也是无动于衷了。所以,这就是我对蒋介石和徐向前之间的故事,一开始深信不疑,后来打死都不相信的缘由。
奔儿奔奔奔奔

奔儿奔奔奔奔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可以说举不胜举,就举三国中的历史事件吧。本来以为草船借箭和布七星补命是诸葛亮做的,没想到这些事情是孙权干的,孙权对阵曹操时有草船借箭,吕蒙病重时,他请来道士为他续命,当然最终失败了。原来我以为中山大商看中刘备的才华才将钱资助给刘备,最后使得刘备拉起了人生第一支队伍,却没有想到中山大商看中的不是刘备,而是他的把兄弟公孙瓒,因为公孙瓒就是当地的县老爷。“桃园三结义”也是没有发生过的,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是上下级关系,只是关系比较近,恩若兄弟,而不是结义兄弟。张飞和关羽是结义兄弟,张飞以兄长待关羽。关二哥可能比刘大哥年龄还要大一些。原以为孙策的老婆是大乔,想不到孙策在娶大乔之前就已经有妻室,大乔只不过是孙策之小妾,一个国色天香之人只能成为别人的小妾,连正妻都做不了,真的不点可惜。原以为刘备就阿斗这么一个孩子,没想到他还二个女儿落在曹操手中,还有二个儿子刘理刘永。原以为刘备是下图这个样子,却没有想到刘备是没有须的男人。一直认为诸葛亮和司马懿打的你死我活的,没想到他们之间居然还有书信往来,交情还不错。一直认为华佗给关羽刮骨疗伤,没想到华佗在208年就被曹操杀掉了,那一年还是赤壁之战。在此之前,荆州并无战事,不知道关羽如何受的伤?原以为诸葛亮舌战群儒促成了东吴与刘备的联合,没有想到是鲁肃主动去找他们,然后孙权是借了诸葛亮的口说服了这帮想投降的世家大族。诸葛亮说服的不是孙权而是张昭等世家大族。都说曹操很奸很诈,也很好色,没想到临死这个奸雄却在后悔自己与丁夫人离婚这件事情,觉得无脸见。一直认为刘备遇到诸葛亮之后才开始转运,才开始夺得天下,拿下巴蜀是诸葛亮的功劳。现在才知道卖掉巴蜀的是张松,帮着拿下成都和汉中的是法正。有时文学和历史真的是傻傻地分不清,看多了,以为就是历史,因为我们都不太愿意去翻历史书!还是文学好看,有情结够吸引人。
carol_cai

carol_cai

一、孔融让梨。二、爱迪生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三、孔老二是万世师表。四、勤劳可以致富。五、愚公移山。六、郭沫若是伟大的考古学家。七、这个世界好人比坏人多。八、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九、灰姑娘遇到白马王子,然后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十、刘备三顾茅庐。十一、吃亏是福,好人有好报。十二、李渊是个草包,李世民是个英明君主。十三、达尔文的进化论。十四、比尔.盖茨是通过个人奋斗成为世界首富的。十五、婚姻家庭是女性的人生港湾。
沁清

沁清

长平之战一夜间坑杀赵军40万。。。。南京大屠杀,杀了月余,人数30万!冷兵器时代一晚上杀40万?
黄晓缔

黄晓缔

郭沫若先生我以前一直以为他是教书先生搞文学的、后来才发现他是挖坟掘墓扒祖坟的收藏家
江右之溪

江右之溪

有个朋友在这次新冠疫情发生后预料说:“美国没事,人家科技,医疗在世界领先,无人能比,美国平安。”前两天在一起聊天,巧合说到了此话题,看到现在美国上百万人确诊,十几万人死亡,世界第一。朋友感叹道:“什么美国领先、强大啊,打死都不信了。”
非洲表哥

非洲表哥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的绝句歌颂者项羽宁死也不肯过江东的豪迈,从古至今多数人也是被项羽的这种“无颜再见江东父老”的豪迈所感染着,但是事实上真的是项羽不肯过江东吗?不是,是他过去也没有意义了,甚至很大的可能是他过不去江东!首先,项羽自小饱读兵书,不说他是战略家,就凭他征战多年胜多败少的战绩来看,评价他为军事家绝不为过。作为一个军事家,在指挥作战之前进退有据的基本方略肯定是有的,所以,项羽兵败撤退的方向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奔着江东而去,他的内心是想过江东的。而支撑这个论点的依据是,自固陵兵败后,项羽率败军连战连退,一路退到垓下被围,项羽突围后一直逃往东南至乌江边。可见,他早有退守江东之意!其次,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即使项羽渡过乌江,就算他手里还有军队,江东也没有他的立足之地了。史记考索·读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书后讲到项羽败亡时说:其间堂邑侯陈婴已定豫章、浙江都浙自立为王,羽虽渡江,天下事已无可为者,此则时势所趋,不特愧见江东父老已也。史记·东越列传也记载,楚汉战争一开始,东越人就已经投靠了刘邦,所以当时刘邦掌握的地盘已经有湖南、江西、福建以及浙江南部、湖北东南。就当时的情况来看,项羽手下已经没有军队了,江东又已落入刘邦之手,所以,过江东重整旗鼓的想法实在是天方夜谭。最后,压倒项羽心里最后一道防线的就是项羽在江边遇到的亭长。当时就算是希望渺茫,对于项羽来讲也不会轻易认输的,最后放手一搏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但是为什么项羽在遇到亭长后改变想法了呢?看看亭长对项羽说的话: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已。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羽听到这些话心就彻底凉了,这个时候哪还有地方千里、众数十万?这个时候迈出一步就是上了贼船,死不可怕,可怕的是死在这种无名小卒手里,既然这样,那就死个轰轰烈烈吧。所以综上所述,项羽不是不想回江东,他很想回去,只是当时的情况已经不允许他回去了,回去也是死,那就不如战死来的光彩!
某一天盛夏

某一天盛夏

小时候我看《三国演义》,对里面的故事可谓深信不疑,觉得这就是历史,都是真实发生的事,奸诈无德的曹操,仁厚善良的刘备,智谋超神的诸葛亮,天下无双的关羽张飞,这些形象实在太过深入人心了。长大以后,我才发现,《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而已,而且是在三国后1000多年之后写的,并且作者罗贯中具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性,美化蜀国,贬低魏国和吴国。后来我又读裴松之注三国志,发现即使在这部官方史书中,也有很多记载值得怀疑,裴松之的注就对一些细节和人物语言提出了质疑,比如官渡之战时曹操和袁绍的兵力相差是否真的那么大,比如曹操的一些所谓奸雄言论大多出自当时吴人某个无名氏写的曹瞒传,而曹瞒传的笔法跟小说没啥区别,记录了很多曹操和别人谈话细节,也并不十分可信。所以,现在几乎对所有的历史故事,特别是那些非常生动的历史故事,我以前深信不疑,现在打死也不信,这些加载历史的人,在历史发生的时候他们大多不在现场,即使在现场他们在写史书时又带有倾向性,即使历史故事是真实的,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口口相传,众口铄金,也早已变了样了,不然那些君臣密对,那些人物私语,除了当事者旁人哪能知道的那么清楚,写的有鼻子有眼的,史书中的人物说话都是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前后照应,每段话都像一篇完整的议论美文,可信吗?历史,就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此言非虚。
蛋蛋erica

蛋蛋erica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