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对努某某重新处分“开除学籍”,是迫于舆论压力吗?

最新跟帖
纪穗

纪穗

谁说我们很爱少数民族?我们是很包容纵容的人吗?

人的落后有他自身劣根性固有原因,请不要大国沙文主义地恩俯少数族裔,他们需要加入公正的竞争和平等提携。不是歧视性的施恩!

宋小肆

宋小肆

浙江大学对努某某重新处分“开除学籍”,的确是迫于舆论压力。显而易见,刚开始想着能压就压,不然马上面临高考招生声誉会下去,没想到没压住。

浙大第一次给予努某某的处分是“留校察看”,显而易见,这是对他的从轻处罚。第二次才给予了“开除学籍”的处分,很大程度上是迫于舆论压力,还有就是不能让这件事影响招生。

支持开除,不管是被迫了还是想通了,名校名声非常重要,不能保证没有违纪违法的人,但处理任何人都不能姑息养奸,名校清誉难得。如果不开除学籍,这学校注定没有权威和尊严。强奸犯判刑一年又六个月,本来就应该开除学籍。

如果只是普通的违反校规,留校察看可以理解,这种强奸的恶劣犯罪也留校察看,怎么对社会交代?学校更多的应该传播正确的道德观念,不仅仅是学所谓的知识。

老克

老克

一、先来看看事件始末


2019年的2月份,努某某涉嫌强奸,被刑事拘留。

2020年4月17日,努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半,缓刑一年半。

2020年7月17日,浙江大学对努某某作出留校察看处分,引起全网舆论哗然,全民公愤,直接把浙大推上热搜。

2020年7月17日,浙江大学在舆论的压力下,表示努某某的处分进行重新核查。

期间,多名女生在媒体报料称,她们在不同场合曾遭到努XX的猥亵。

2020年7月31日,浙江大学对努某某重新作出决定:开除学籍。





二、从整个事件的发展来看,浙江大学对努某某重新处分,做出“开除学籍”的决定,显然是迫于舆论压力的,至少说舆论是起了作用的。


面对舆论网质疑,浙江大学一开始还是百般辩解,宣称努某某是初犯,来自民族贫困地区又是毕业生,因此对该生从轻处理。



网友认为,一个强奸犯怎么能堂而皇之的不要开除学籍,显然不符合民众心中朴素的正义感,而且从横向比较来看,跟哈大对一个不能及时到校的学生做出的开除决定比起来,显然浙大做出的留校察看是偏轻的;从纵向比较来看,跟浙大前几年对一个作弊学生做出的开除学籍决定比较起来,浙大现在的这个留校察看,也无法让人信服。


何况,一些女生的勇敢爆料也证明,努某某根本就不是初犯,是有累累前科的。

另外,努某某都已经毕业离校了,浙大做出留校察看的决定,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迫于舆论压力,浙大在7月21日紧急回应,表表示将重新启动调查,绝不姑息。

全国网民经过几天的等待,终于等到了“开除学籍”的决定。



正义虽然迟到了,但最终还是来了,即便是迫于舆论压力。很多网友不禁感慨:感谢网络,感谢自己发出的一份声音。

AdelaideKot

AdelaideKot

单从结果来说,不是浙江大学做出“开除学籍”的处理决定,绝不会因为迫于舆论压力而草率的更改处理结果。作为一所高校,不可能这么草率和幼稚。从7月21日开始一直到昨天,浙江大学对此事一直在调查取证,从学校发出的声明可以看出来。情况通报写得很清楚,首先是网络出现了新的问题线索,也就是之前大家热议的“不是初犯”“猥亵同学”“成绩差、风评差”“冒用贫困生身份领补助金”等等问题,然后是举报人的情况举报。这些问题促成了学校重新启动调查,而且是学业、经济、作风等多方位的调查取证。可以说,这个结果是大家想要的,也是正确的。这次也要为浙江大学点赞,算是“知错就改”吗?好像也不算是错,因为之前的处理决定是建立在“刑事处罚”的基础上。之前有网友问浙江大学会不会更改处理决定,那个时候好像觉得不太可能,因为学校可能会“护短”,可能会“遮丑”,毕竟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法生过。现在新的、让人满意的结果来了,也彰显了浙江大学作为声名显赫的名校的担当!舆论监督是人民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它的优点很明显:传播覆盖面大、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可信度较高、社会反响强烈。但是现实中,舆论监督缺点也很突出:一是部分信息的准确性难以保证,虚假信息会严重影响舆论监督的效力。二是舆论暴力频发,主要表现为舆论中的情绪性言论较为突出,以及泛滥的“人肉搜索”导致伤害扩大或次生伤害。三是带节奏对舆论监督带来伤害,一些媒体为了牟取利润、赢取点击率,置舆论导向不顾,编发未经核实的消息,转发或引用虚假和有害信息误导公众、混淆视听。四是滥用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可能是好意的,但在持续发酵中,舆论监督可能面临监督变形、肆意膨胀等问题。五是舆论监督的社会性,意味着它的强制性较弱,依赖于被监督对象的认可与反馈,并且随着舆论中的信息量的增多,之前的舆论监督也很有可能被新的舆论所否定。

laura

laura

中华文化素有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中华文化传承的一个轴心就是品行,这是几千年文化传承的精髓,也是做人的原则要求,孔子教育弟子,也是德行为先,学校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传棒者,更得有这种精神,改革开放过程中,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对的过多的资源向经济建设领域倾斜,引来人们思想上也是以经济为核心,造成了社会上各种世风日下的状况,学校作为精神领域的一个基石是不能随波逐流的,学校的包容开放也要有限度的,不能颠覆了良知,如果学校都没有了底线,这个社会将走向何方,浙大的为人师者得反思!纵容犯罪就是对善良人犯罪,此次事件表明,学校也该好好整顿啦

多啦C梦的口袋

多啦C梦的口袋

开除努某某的是社会舆论,而并不是浙江大学。如果不是有舆论压力,努某某一定可以全身而退。

浙江大学深夜发文,宣布开除努某某的学籍。浙江大学选择在半夜发布通知,必定有其深意。俗话说得好,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浙江大学做了亏心事,所以选在这么一个鬼敲门的时间发布通知,也是有趣。

浙江大学包庇强奸犯一事,被媒体一经爆出之后,便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堂堂985双一流高校,竟然纵容学生做出如此下流之事。可以说是彻底打破了对如此名校的崇敬。

浙江大学既然可以对强奸犯坐出包庇,那么如果当初翟天临,仝卓,季子越等人等报考的是浙江大学,那么又会怎样呢?无论如何,浙江大学对于强奸犯的包庇都是对法律尊严和社会道德的践踏。

现在已经距离浙江大学发布对努某某留校察看处分已经过去了半个月,我不明白的是,浙江大学究竟在这半个月里讨论了些什么,才讨论出努某某应该被开除学籍?浙江大学虽然想把遮羞布做得好一点,可是现在的手法也未免太过于拙劣。

人们常常会说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但是我想说正义迟到这件事情本身就十分不正义。努某某强奸事件发生在今年2月22日。浙江大学如今才做出合理的处罚。我不知道浙江大学还有什么颜面去见被努某某侮辱过的女生。难道作为985双一流高校就可以如此无视社会法律公德吗?

浙江大学本应该就努某某开除学籍,可是偏偏要包庇纵容他,所以才会引发舆论大战,可是当面对舆论群亲激昂时,他们又不能做出合适的反应措施,只是一味沉默,无视。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现在浙江大学只是一刀切的将努某某开除了事,但是还有许多关于努某某的事情,没有被追究。努某某自称是一个贫困生,成绩全班倒数,那他是如何从浙江大学手中拿到奖学金,从而能够拿到奖学金,出入酒吧,花天酒地呢?

根据网络爆料,浙江大学还有20多名女生也遭到了怒某某的侮辱,难道浙江大学就想将这件事情雪藏吗?浙江大学看似做出了符合符合舆论的处罚,其实什么都没有做。

zhuoru_wang

zhuoru_wang

校长该撤职

横路径四

横路径四

浙江大学这么做当然是迫于压力,前提当然是错了!但其被违法取保候审则是一个更大更明显的错,却无人关注,我国刑法明确禁止对严重暴力犯罪的嫌疑人取保,而强奸罪赫然在列!这不违法吗?!这问题不比学籍重要吗?!法治正义当然包括结果正义,但程序正义同样重要,违法取保应该担责!

ipo_tt

ipo_tt

首先要开除校长和书记的职位,如果 这次不是大家关注这个事,让他没办法了是不是

旭pku

旭pku

浙大啊,有本事不怂啊

浮生若梦

浮生若梦

当然是,足以说明,聚光灯下,一切明明白白

海派烟斗客

海派烟斗客

舆论的压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们处理的确实有不妥的地方。

如果单单是舆论压力,他们也不会去做这件事。

他们完全可以抗住舆论压力,说自己的决定完全没有任何错误。

我们公众,也是没有办法的。

即便,我们再愤怒,也是无济于事的。

我们要认识到,他的行为完全是已经触犯了我们的法律的。

对如此品行不端的学生,我们需要的是严肃处理。

而不是权衡利弊,最宽容的,留校察看。

浙大在完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就做出了留校察看的处罚。

未免太过草率,而且不用心。

但凡知道这件事的人,都会觉得浙大有所包庇学生。

留校察看,未免过轻。

假设,如果这件事情,没有被爆出来。

那么,该学生的处罚,就是留校察看。

这也暴露出,浙大对学生管理的欠缺,认识不到位。

如果认识到位,管理严格,就不会出这件事。

这件事,完美的解决,还是依靠我们的舆论。

我们的舆论,能一直推动高校的进步吗?

显然,不能。

浙大需要对自己自身反思,好好的去承认错误,再去改正。

而不是,一味的去包庇学生的错误。

从这件事上,我也看到了社会公众的力量。

在我们面对不公正的事情的时候,需要我们挺身而出。

社会的稳定与公正,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我们需要一个平台,合理的去发出自己的诉求。

以此来追求我们的公平与公正。


看完的朋友,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

在路上8139

在路上8139

2020年7月31日深夜,浙大校务委员会作出开除努某的处分,纠正了7月21日的“留校察看”的处分。

这两份处分相隔十天,二份处分浙大都给予了充分的理由,而且解释的有条有理。第一条处分,理由充分,第二条处分,同样充分。哈哈,这不是自相矛盾么?第二次处分中说,经过调查,努某存在多项违规违纪行为。其实这个调查是在很多在校学生提供了许多努某各种违纪材料下进行的。可以说舆论在这次事件中真的是扮演重要角色。

浙大有“东方哈佛”之称,在国内名校中也是名声显赫,这次的处分事件确实也是太草率了。学校原意是好的,给学生一个机会,当时学校也是从学生家庭贫困,犯罪中止上考虑。没有周全的从努某以往生活作风中调查,努某更是没有感激学校给的机会,没有好好珍惜学校给他的机会,在事后没有丝毫反省。

浙大可以说是好心办坏事,从其出发点看,也可以原谅,其轻率处理产生的后果确实严重。能够在短时间内开除努某,也算是给公众一个交待。

vv醤

vv醤

这还用说吗?前后变化结果不就最好回答

daheng

daheng

对浙大校长书记很失望,这样的领导带不出为国为民的浙大。他们是明显很钻营,没有做人根本的坚守

MVPhantao神

MVPhantao神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