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七

——(唐代李昉太平御览

  ○健

  《释名》曰:健,建也。能有所建为也。

  《左传·庄公》曰:宋万弑闵公于蒙泽,曹师伐之。南宫长万奔陈,以乘车辇其母,一日而至。(乘车,非兵车也。驾人曰辇。宋去陈二百六十里,言万之多力。)宋人请南宫长万於陈,陈人使妇人饮之酒,而以犀革裹之,比及宋,手足皆见。

  又曰:初,雩,讲于梁氏,女公子观之。圉人荦自墙外与之戏。子般怒,使鞭之。公曰:"不如杀之,是不可鞭。荦有力焉,能投盖于稷门。"(盖,覆地。稷门,鲁南城门。走而自投接其屋之桷,反覆门上。)

  又《宣公下》曰:晋魏颗见老人结草以抗杜回。(杜回,秦之力人也。)

  又《成公上》曰:高固入晋师,磔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

  又《成公下》曰:晋楚交战,叔山冉搏人以投,中车,折轼。晋师本焉,以徇齐垒。

  又《襄公十年》曰:晋荀偃、士丐请钒党阳,偪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见门开,故攻之。)悬门发,邹人纥抉之以出门者。(纥,邹邑大夫,仲尼父叔梁纥也。)狄虒弥建大车之轮而于之以甲以为橹,(狄虒弥,鲁人。蒙,覆也。橹,大盾也。)左执之,右拔戟,以成一队。(百人曰队。)孟献子曰:"《诗》所谓有力如虎者也。"主人悬布,堇父登之,及堞而绝之。坠则又县之,苏而复上者三。主人辞焉,乃退。

  又《哀公下》曰:楚白公作乱,劫惠王。子西以袂掩面而死。子期曰:"昔者吾以力事君,不可以弗终。"抉豫章以杀人而后死。(以效其多力。豫章,大木。)

  《史记》曰:秦王有力好戏,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

  又曰:范雎说秦昭王曰:"乌获、任鄙之力,成荆、孟贲、庆忌、夏育之勇。"

  又曰:张良常学淮阳,东见沧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东游,良与客俱击秦皇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张良乃更姓名,亡匿於下邳。

  《汉书》曰:项羽在鸿门,沛公与张良在坐。樊哙闻事急,乃拔盾入。初入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羽见之,问:"为谁?"良曰:"沛公参乘樊哙也。"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之。羽曰:"能复饮乎?"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也。"

  又曰:甘延寿字君况,北地郁郅人。少以良家子善骑射,为羽林,投石拔距绝於等伦,常超逾羽林亭楼,由是迁为郎。

  又曰:淮南王长,力能扛鼎,广陵王胥手搏熊罴。

  又曰:上官桀从武帝上甘泉,天大风,车不得行,解盖授桷拢桀奉盖,虽风常属车;雨下,盖御。上奇其才力,迁未央厩令。

  又曰:彭城王翌,身长八尺七寸,骁幹过人,能手举殿梁,超过平阳。

  《楚汉春秋》曰:项梁尝阴养士,最高者多力拔树以击地。

  《东观汉记》曰:盖延字巨卿,身长八尺,弯弓三百斤,以气势闻。

  又曰:阴兴字君陵,为期门仆射。从上出入,常操小盖,疾风暴雨,屏翳左右,泥涂隘狭,自投车下,脱袴解履,涉淖至膝。

  又曰:祭彤字次孙,力贯弓三百斤,入为大仆。从至鲁,帝指子路室曰:"此太仆室也。"

  范晔《后汉书》曰:虞延字子太,陈留人。延生时有物如匹练直昇天。长八尺六寸,力能扛鼎。

  又曰:董卓膂力过人,双带两鞬,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

  《魏志》曰:许褚字仲康,长八尺馀,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汉末,聚宗琢裴壁以御寇贼。贼攻壁,褚令男女聚石如盖者。褚飞石掷之,所值皆碎。以牛与贼易食,牛奔还,褚一手逆曳牛尾,行百步,贼遂不敢取牛。褚后事太祖,以力如虎而痴,号曰"痴虎"。

  又曰:典韦,陈留人,形貌魁梧,膂力过人。

  又曰:吕布字奉先,五原人也。以骁武给并州刺史丁原。为骑都尉,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

  《英雄记》曰:袁绍父成,字文开。名壮健,贵戚权豪自大将军梁冀以下,皆与交结恩好,言无不从,故京师谚曰:"事不谐,诣文开。"

  《江表传》曰:太祖与马超单马会语,超负其多力,常置六斛米囊,东西走马,辄掣米囊以量太祖轻重。许褚瞋目瞪盼,超曰:"闻君有健将虎侯那在?"太祖指褚,超乃止。太祖寻知之,叹息良久,曰:几为狡虏所欺。"

  王隐《晋书》曰:吴彦字士则,吴郡人。有文武才幹,长八尺馀,膂力如虎。

  《晋中兴书》曰:庾阐父东,以勇力闻。世祖时,西域遣一使胡,趫〈走巢〉(音巢。)勇果,自谓无敌,晋人不敢与校。世祖募求勇敢之士,惟东应选,遂懪杀胡,勇闻殊俗。晋令曰:"选三部司马,皆限力举千二百斤以上;前驱司马,取使大戟;由基司马,取能挽一石七斗以上弓。"

  沈约《宋书》曰:丁旿骁勇有气力,时人为之语曰:"勿跋扈,付丁旿。"

  萧子显《齐书》曰:张敬儿为持节,督雍梁二州刺史。部伍泊沔口,敬儿舴艋过江,诣晋熙王燮。中江遇船覆,左右丁壮者各走,馀二小吏没,舱下呼叫,张敬儿两掖挟之,随船覆仰,常得在水上。如此翻覆行数十里,方得迎接。

  又曰:东昏侯有膂力,能担白虎幢。自制杂色锦伎衣,缀以金花玉镜,众宝逞诸意态。

  崔鸿《十六国春秋·秦录》曰:姚兴将军王奚仲,骁悍有膂力。去其弓槊,持短兵出堡,与赫连勃勃力战,众多伤。勃勃乃羁縻图之,断其水路,堡民执奚仲出降,勃谓奚仲曰:"卿忠臣也,朕方与卿共平天下。"奚曰:"若蒙大恩,速死为惠。"乃与所亲数十人自刎而死。

  又《前赵录》曰:郭默字玄雄,河内怀人,世以屠沽为业。默壮勇拳捷,能贯甲跳三丈堑,时人咸异之,曰:"此儿必兴郭氏。"河内陆允,世之豪民,望见以女妻之。

  又曰:陈安字虎侯,家世农民。安少慷慨,曰:"大丈夫当乘轩杖节,安能久执犁锄乎?"遂东游京师,颇学书算,读《魏书》见许褚而慕之,乃自字虎忽拢遇晋室丧乱,遂凭结司马宾。骁壮果毅,武幹过人,多力善射,持七尺刀贯甲,奔及驰马。

  又《前秦录》曰:张蚝(音刺。)本姓弓,上党泫氏人也。膂力过人,能却曳牛走,张平爱而子之。淫於平妾,知而责之。蚝惭,割阴以自誓,遂为阉人。坚甚宠之,常侍左右,终为名将。所在有殊功,称邓羌、张蚝"万人敌"也。

  又《后赵录》曰:张弥,字巨秦,汲郡人。晋永嘉中,与梁臣戍武德城,石勒攻之,城溃,弥随例当坑,大呼曰:"官当活健儿,何以杀也?"勒曰:"有何健事而求活也?"弥曰:"武德西城上,大声督战,时警备严设,使贼不入,正是张弥。"勒笑曰:"降儿能尔,正自奇健。"乃赦之。

  《赵书》曰:汲桑,清河则丘人。年二十馀,力扛百钧,呼闻数里,时人服之。

  又曰:刘灵,阳平人,年二十馀,常期役於县,力制奔牛,走及驰马。

  《后魏书》曰:孝文帝有膂力,年十馀岁,能以指弹碎羊髀骨。

  又曰:玄淑字买仁,有膂力,弯弓三百斤,善骑射。

  又曰:陈留王虔,姿气魁杰,膂力绝人。每以常矛短刀大作之,犹患其轻,后缀铜铃於刃下,其弓力倍如常人,以其殊异於世。虔常临阵以槊刺人,遂贯胸高举,以示於众。又尝以一手顿槊於地,骑马伪退,敌人争取,引不能出。虔引弓射之,一箭杀其二人,摇槊之徒,亡魄奔散,乃命人取槊而反。每从征伐,乃率偏将先登陷阵,勇冠当时。

  又曰:卫王仪,长七尺五寸,容貌甚伟,美鬓髯,有算略。少能舞剑骑射,膂力过人,弓将十石。陈留公虔槊大见称异,时人云"卫王弓,桓王槊"也。

  又曰:韩茂字玄兴,尝从太宗征丁零。时大风,旌旗皆偃仆,茂於马上持幢,初不倾倒。太鬃讶其膂力。

  又曰:伊馥,代人也,善射多力,曳牛却行。

  《三国典略》曰:周贺若敦尝从太祖校猎於甘泉宫,围人不齐,兽多越逸,太祖大怒。围内惟有一鹿,俄亦突围而走,敦跃马驰之,鹿上东山,敦弃马步逐山半,掣之而下,太祖大悦。

  《周书》曰:韩雄,河东垣人也。少敢勇魁岸,膂力绝人。工骑射,有将帅才略。

  又曰:窦炽字光成,性宽明有伟略,美鬓髯,身长八尺二寸,善骑射,膂力过人。

  《隋书》曰:鱼俱罗,冯翊下邽人也。身长八尺,膂力雄壮,言闻数百步。

  《墨子》曰:纣有勇力之人,生捕兕虎,指画杀人。

  《晏子》曰:昔夏之衰也,有推侈大戏;殷之衰也,有费仲、恶来,足走千里,手制兕虎。

  《子思子》曰:中行穆伯手捕虎。

  《列子》曰:公仪伯以力闻诸侯,周宣王备礼聘之。公仪伯至;观形,懦夫也,宣王心惑,曰:"汝之力何以?"对曰:"臣之力能折春螽之股,胜秋蝉之翼。"王作色曰:"吾之力者能分犀兕之革,曳九牛之尾,犹憾其弱。"公仪伯曰:"臣之师有商丘子者,力无敌於天下,而六亲弗知,未尝用其力故也。"

  又曰:魏黑邜杀丘邴章,邴章之子来丹谋复仇。丹气甚猛,形甚露,计粒而食,从风而趋,誓手剑以屠黑邜。黑邜悍志绝众,力抗百夫,筋骨皮肉,非人类也。延颈承刃,披胸受矢,芒锷摧屈,而体无痕。负其才力,视来丹犹雏鷇也。

  《孟子》曰:有冯妇,善搏虎。

  《尸子》曰:中黄伯余左执太行之獶,(音猱。)右搏雕虎,惟象未与吾试,愿为牛与象斗以自试。

  又曰:飞廉、恶来力角犀兕,勇搏熊虎也。

  《孔丛子》曰:孔鲋谓陈王曰:"梁人有阳由者,其力扛鼎,伎巧过人,骨腾肉飞。

  《淮南子》曰:孔子勇复孟诸,足蹀狡兔,不以力闻。

  《六韬》曰:纣之卒握炭流汤者十八人,崇侯虎等举五百石重沙二十四人。

  《山海经》曰:中曲之山有怀木,食之多力。

  《穆天子传》曰:有虎在於葭中,七萃之士曰高奔戎,生捕以献天子,乃命为柙而畜之东虞,是曰虎牢。

  《吕氏春秋》曰:孔子之劲能招国门之关。(抬,举也。《淮南子》同也。)

  又曰:赵氏,中山之多力者,曰:"吾兵衣铁甲,操铁杖以战,所击无不碎,所冲无不陷,以车投车,以人投人。"

  《春秋外传》曰:少室吻简子右,闻牛谈有力,请与之戏,不胜,致右焉,简子许之。使少室为宰,曰:"知贤而让,可以训矣。"

  《蜀王本纪》曰:秦王知蜀王好色,乃献女五人。蜀王遣五丁迎女,还梓潼,见大蛇入山穴,一丁引其尾不出,五丁共引蛇,山乃崩。

  《说苑》曰:勇士孟贲,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虎狼,发怒吐气,声响动於天。

  王充《论衡》曰:语称纣力能索铁伸钩,抚梁易柱,言其多力也。

  《风俗通》曰:颍川张钦,字孟孝。吴楚反,与亚夫常为前锋,陷阵溃围,傍人观曰:"壮哉此君!"钦闻自矜,遂死军。

  《方言》曰:蹶,膂力也。东齐曰蹍,宋鲁曰膂,膂力也。(郭璞曰:律蹶,多力貌。)

  《通俗文》曰:强健曰馶。(音翅。)

  《曹肇别传》曰:肇之弟纂,字德思,力举千钧,明帝宠之,寝止恒同。尝与戏,赌衣物,有所获,辄入御帐取而出之。

  《石虎别传》曰:虎字季龙,勒从弟,年十七八,身长七尺五寸,好弓马射猎,迅健有勇力。同时等类多畏惮之。

  《异苑》曰:荆州上明浦常有蛟杀人,死者不脱岁。昇平中,邓遐为太守,素勇健,入水觅蛟,曳出斩之,至今不复有患。

  《博物志》曰:石蕃,卫臣也,有勇力,背负千二百斤沙。

  《西京杂记》曰:江都王劲捷,能超七尺屏风。

  任豫《益州记》曰:玄帝为丞相,有力士锺齐,本吴人,百斛米分为三担,担从渚入市五六里。

  《世说》曰:周处年少时,凶强使气,为乡里所患。时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虎,并皆犯暴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极。或说处使杀蛟虎,遂入击蛟,或没或出,行数十里,经三日夜,乡里皆谓死,更相庆,处竟杀蛟而出,始知为人情所患。处遂自为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楚辞》曰:魂兮来归无上天,一夫九首,拔木九千。(言有一丈夫身有九段,强梁多力,从朝至幕,能拔木九千也。)

  张衡《西京赋》曰:乌获扛鼎,都庐寻橦。

  ○羸

  《说文》曰:羸,痿也。

  《释名》曰:羸,累也,恒累於人也。

  《东观汉记》曰:和喜太后遭新野君丧,悲伤思慕,赢瘦骨立,不能自胜。

  王隐《晋书》曰:皇甫谧表从武帝借书,上送一车书与谧,谧羸病,手不释书,历观今古,无不皆综。

  又曰:尚书令傅勖久羸瘦,上令太官给乳酪。

  《吴越春秋》曰:子胥与要离见於吴王,要离对曰:"臣吴国之东阡陌人,细微无力,迎风则偃,背风则仆,大王有命,臣不敢尽死。"

  《吕氏春秋》曰:吴王欲杀王子庆忌而莫之能杀,吴王患之。吴王之友曰要离谓王曰:"臣请杀之。"吴王曰:"汝拔剑不能举臂,上车不能登足,汝能杀之?"要离曰:"请必能。"吴王曰:"诺"。

  《世说》曰:何晏字平叔,体弱不胜重服。

  又曰:李钦是茂曾第六子,清贞有远操,而少羸病,不肯婚宦。居住临海,常往兄侍中墓下。既有高名,王丞相辟为公府掾。钦得板命,笑曰:茂弘乃复以一爵假人。

  又曰:丞相去见卫洗马,曰:"居然有羸形,虽复终日调畅,犹若不堪罗绮。"

《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太平御览》热门篇章

【李昉】简介

  李昉生于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其父李超,曾在后晋担任工部郎中、集贤殿直学士,他的伯父右资善大夫李沼没有儿子,就把李昉过继到自己膝下。李昉早年以荫补任太庙斋郎,选授为太子校书。


  后汉乾佑(948年—950年)年间,李昉登进士第,授职秘书郎。经宰相冯道引荐,与吕端一同任直弘文馆,后改任右拾遗、集贤修撰。


  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李昉随宰相李谷出征淮南,担任记室。李昉掌管军中章奏,世宗览奏后,喜爱其文才,等到看了他写的《相国寺文英院集》,更加喜欢李昉的诗,称赞他说:“朕知道这个人已经很久了。”李昉因病请求先回朝,李谷看着他说:“你来日的官爵禄位应当像我一样。” 世宗率军回师后,擢升李昉为主客员外郎、知制诰、集贤殿直学士。


  显德四年(957年),加史馆修撰、判馆事。同年冬,世宗再次南征,李昉从征到高邮,适逢陶谷出使南唐,李昉在军中代理草拟诏书,被任命为屯田郎中、翰林学士。


  显德六年(959年)春,李昉遭逢母丧。同年,周恭帝继位,赐李昉金紫官服。


  北宋建立后,李昉加职中书舍人。


  建隆三年(962年),李昉被罢职为给事中。


  建隆四年(963年),朝廷平定荆湘地区,李昉受命祀祠南岳,就近担任衡州知州。


  乾德二年(964年),李昉被调回朝廷任职。陶谷诬告李昉替亲属谋求京畿令一职,太祖大怒,召吏部尚书张昭当面质问此事。张昭是名儒,性格耿直,在朝堂摘下自己的官帽,上前厉声说:“陶谷欺骗陛下。”太祖仍抱有疑意,将李昉外调任彰武军行军司马,住在延州以谋生度日。在三年内本应迁徙至内地,李昉不愿意。经宰相推荐,太祖在开宝二年(969年)将李昉召入朝,再次担任中书舍人。不久,任直学士院。


  开宝三年(970年),李昉奉命主持贡举。


  开宝五年(972年),李昉再次主持贡举。秋季,在大明殿参加宴会,太祖看见李昉坐次在翰林学士卢多逊之下,向宰相询问原因,宰相回答说:“卢多逊是学士,李昉只不过是个殿直罢了。”太祖于是任命李昉为翰林学士,让他坐在卢多逊的上位。


  李昉主持贡举时,他的乡人武济川预选。不久后,武济川在奏对太祖时失当,李昉受牵连被贬为太常少卿,不久改判国子监。


  开宝六年(973年)五月,李昉复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同年冬,判吏部铨选。当时,宰相赵普被卢多逊排挤,卢多逊多次向太祖告发赵普的过错,太祖在其后询问李昉此事,李昉回答说:“臣的职责是草拟诏书,赵普的所作所为,不是臣能知道的。”


  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加李昉为户部侍郎,命他与扈蒙,李穆,宋白等同修《太祖实录》。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李昉随太宗出征北汉。宋军回师后,李昉因功获授工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李昉改任文明殿学士。当时宰相赵普、宋琪任职已久,朝廷寻找能接替他们任职的人,李昉于宿旧大臣中最为突出,于是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同年十一月,赵普出镇武胜军,李昉与宋琪都被任命为平章事。不久,加监修国史,他建言恢复将时政记先进呈皇帝而后交付有关部门的惯例。


  雍熙元年(984年),朝廷举行郊祀,任命李昉为左仆射,李昉再三辞让,便加任中书侍郎。宋军北伐幽蓟地区无法取胜,朝廷派使者分赴河南、河东,征发百姓参军,每八个壮丁中抽取一人为兵。李昉等相继对太宗说:“近来分派使者征发河南、河东四十多郡的百姓作为边境守备,是不得已的举措啊。但是河南的百姓一贯从事农业,不知战事,一旦征集起来,必然会导致动乱,如果百姓因此啸聚山林作乱,朝廷还必须剪除消灭。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那么河北的土地既被戎人(契丹)所困扰,河南百姓又作乱于民间,况且到了春季,此举妨碍农业耕作。陛下如果认为诏令已颁布,难以反悔,就应当再派使臣,严加戒令,所到之处少征发百姓,如果百姓情绪不安,就应该延缓此事,密令使者见机行事,才能免除后患。”太宗表示赞许,并采纳了李昉的意见。


  端拱元年(988年),百姓翟马周击登闻鼓上告,讼称李昉官居宰相,在北方有战争的时候,不作边备,只知赋诗宴乐。举行籍田礼完毕后,太宗立即召贾黄中草拟诏令,贬李昉为右仆射,并严加谴责。贾黄中说:“仆射,是百官的表率和上级,实为宰相之任,现在李昉从工部尚书而迁任此职,不是黜贬斥责。如果说文昌政务简少,以均劳逸为借口,较为得体。”太宗认为这个意见很好。恰遇契丹犯边,太宗令文武群臣各自进献防御策略,李昉援引汉、唐先例,坚持认为应委屈己方与敌修好,停止战争、休养百姓,此建议为当时舆论所称许。
淳化二年(991年),李昉以右仆射之职兼任中书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再次拜相。


  淳化三年(992年)夏,天下发旱灾、蝗灾,又遇雨灾。当时李昉与张齐贤、贾黄中、李沆同为宰相,他们都以执政无能为由,上表请罪,太宗未加以怪罪。


  淳化四年(993年),李昉因为家中连遭不幸,请求解除宰相职任,太宗不允,并派张齐贤等宣谕圣旨,李昉才又上朝处理政事。数月后,李昉被罢为右仆射。之前,太宗召翰林学士张洎起草诏令,任命李昉为左仆射,将其罢相。张洎说:“李昉官居治理政务的重任,却阴阳不调,不能决意引退,让他位处百官师长之任,怎么能表示陛下劝勉之意呢?”太宗览奏后,便下令贬斥李昉,让他只任右仆射。


  淳化五年(994年),李昉年届七十,以特进、司空之职致仕归居,如遇朝会宴饮,令他居宰相班次之中,太宗每年对他的赏赐愈发厚重。


  至道元年(995年)正月十五,太宗在乾元楼观灯,召来李昉,命他坐在身边,把自己杯中的酒倒给李昉,并亲自拿水果点心赐给李昉。太宗看见京师繁华,手指前面的街坊小巷及官府衙门,命近臣开拓为通衢长廊,于是谈论道:“后晋、后汉君臣昏暗、相互猜疑,枉屈陷害善良,当时百姓民不聊生,即使想准备宴席,哪里顾得上呢?”李昉说:“后晋、后汉的事情,臣都经历过,哪里能与圣朝同日而语呢?像现在这样天下清平,人民富康,都是陛下恭勤政事所致啊。”太宗说:“勤政忧民,是帝王常事。朕不是因为繁华而高兴,而是因为百姓安居乐业而高兴啊。”于是对侍臣们说:“李昉奉事朕,两次进入中书省,从未做过伤人害物之事,今日应当如此享受,可以算作是善人君子啊。”


  至道二年(996年),李昉陪同太宗祭祀南郊,礼毕入贺,因为拜舞仆倒在地,被台吏扶着离开。李昉在卧疾数日后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获赠司徒,谥号“文正”。葬于今河北省饶阳县南12公里五公村东。

0

更多李昉作品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