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唐代李昉太平御览

  ○前秦符坚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录》:符坚,字永固,健弟雄之子。赵建武中,母苟氏祈西门豹祠,归而夜梦与神交,遂孕,十二月而生。有神光之异,自天属庭,背有赤文,隐起成字,曰:"草付臣又土王咸阳。"秘而莫之传也。姿貌魁杰,臂垂过膝,目有紫光。祖洪奇而爱之,名"坚头",因而谓健曰:"此儿头大镇重,身长任大,足短安下,非常相。"赵右光禄大夫司隶校尉高平徐统有知人之鉴,遇坚於路,异之,执其手曰:"符郎,此官之御街,小儿敢戏!"统顾左右曰:"此儿有霸王之相。"后复遇之,统下车谓曰:"符郎当大贵,但仆不及见,如何?"坚曰:"若如公言,不敢忘德。"八岁,请就师学。洪曰:"尚小未可,吾年十三,方欲求师,时人犹以为速成。"健之入关,次于曲沃,梦天神遣使,朱衣赤冠,命拜坚为龙骧将军。旦而为坛於曲沃,拜坚,泣谓曰:"先王昔始受此号,汝父次为之,今若(若,汝也)复为神明所授,可不勉之!"性至孝,有器度,博学多才艺,年十一,便有经略大志。

  坚既杀符生,永兴元年六月去皇帝之号,僣称大秦天王,即位太极殿,诛董龙等二十馀人,改寿光三年为永兴元年。追尊父为文桓皇帝,世子宏为皇太子。兄清河王法为丞相、东海公,永安公符侯为太尉,诸王皆贬爵为公。符柳为尚书令,封弟融为阳平公,双河南公,子丕为长乐公,晖为平原公,熙为广平公。李威为左仆射,梁平老为右仆射,席宝为丞相长史,王猛为中书令侍郎,权翼为黄门郎。诸公卿为生所诛者,悉复本官。十月,丞相东海公法以疑忌赐死,苟太后之意也。坚性友爱,与法诀于东堂,恸哭呕血。二年四月,坚如雍,祀五畤。六月,如河东,祀后土。八月,自临晋登龙门,顾谓群臣曰:"美哉!山河之固。"权翼对曰:"吴起有言:'在德不在险。'愿陛下追踪唐、虞,怀远以德,山河之固不足恃也!坚大悦。至韩原,观晋魏颗鬼结草抗秦军之处,赋诗而归。

  甘露元年正月,起明堂,禅南北郊。六月,甘露降,乃大赦,改年。八月,坚下书曰:"咸阳内史猛声彰出纳,所在著绩,有卧龙之才,宜入赞百揆,丝纶王言,可征拜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中丞邓羌性鲠直,与猛协规齐志,于是百僚肃整,豪右屏气,风化大行。坚叹曰:"吾今始知天下之有法也!"以猛为吏部尚书,迁太子詹事。十一月,以猛为司隶、侍中,领选如故,猛上疏曰:"伏见阳平公融明德懿亲,光禄西河任群,忠祯淑慎,处士朱彤博识聪辩,并宜左右弥纶,晖赞九棘。愚臣庸鄙,请避贤路。"坚曰:"机务俟才,允属明哲,朝野所望,岂容致辞?所举融等,寻别铨授。"于是以融为侍中、中书监、右仆射,任群为光禄大夫、领太子家令,朱彤为中书侍郎、领太子庶子。

  三年九月,凤皇集于东阁,大赦天下。初,将为赦,与左仆射猛、右仆射融议於露堂,悉屏左右。坚自为文,猛、融进纸笔。有一大苍蝇入自牖间,鸣声甚大,集于笔端,而复来,坚恶之,久而乃去。俄而长安街巷市里民相告曰:"官今大赦。"有司以闻。坚惊谓融曰:"事何从而泄?"敕外穷推,咸言有一小人衣黑衣,呼於市曰:"官今大赦。"须臾不见。坚叹曰:"其向苍蝇乎?声状非常,吾固恶之。"四年七月,黄龙见於成纪,梁山崩。五年,白虎见天水。六年,遣鸿胪拜张天锡为大将军、凉州牧、西平公。建元元年正月,雍州秀才段铿对策上第,拜吏部郎中。孝廉通经者十馀人皆拜令长。

  五年六月,晋大司马桓温伐燕,次于枋头。燕师屡败,遣散骑侍郎乐嵩来乞师,请赂秦以虎牢以西之地。八月,遣将军苟也、洛州刺史邵羌帅步骑二万救燕。温败归。是月,京兆民王攸上书献十略:"一曰君道宜明,二曰臣尚忠敬,三曰子贵孝养,四曰民生在勤,五曰教无偏党,六曰养民在惠,七曰延聘耆贤,八曰惩恶显善,九曰伐叛柔服,十曰易简弘大。"坚纳之,以攸为谏议大夫。十一月,燕车骑吴王垂来奔。桓温既走,慕容暐悔割河洛之地以赂秦,乃曰:"行人失辞。分灾救患,理之常也。"坚大怒。六年,令辅国王猛帅镇南杨安、虎牙将军张蚝、建节邓羌等步骑六万讨平燕冀。八月,猛攻克壶关。暐遣太傅上庸王评等帅四十万屯於潞川。猛觇(丑艳切。觇:候也。)知评卖水鬻樵,不抚将士,大笑谓杨安等曰:"慕容评真奴才,虽亿兆之众,尚不足为虑,况数十万乎!今破之必矣。"甲戌,陈於渭原,猛誓众曰:"王景略受国厚恩,任兼内外,今与诸君深入贼地,宜各勉进,不可退也。受爵明君之朝,庆觞父母之室,不亦美乎!"众皆勇奋,破釜弃粮,大呼竞进。猛望燕师之众,恶之,谓邓羌曰:"今日之事,非将军莫可以捷也。成败之机,在此一举。"羌曰:"若以司隶见与,公无以为忧。"猛曰:"此非吾所及,必以安定太守、万户侯相处。"羌不悦而退。俄而兵交,猛召羌,羌寝而不应。猛乃驰就许之,羌于是饮,与张蚝、徐成等跨马驰入,旁若无人,搴旗斩将。燕师败绩,进师围邺。猛之未至邺也,劫盗公行,及猛至,远近怗然。十一月,坚自帅精锐十万攻邺,七日而至于安阳故宅,引诸耆老语及祖父旧事,泫然流涕。猛潜如安阳迎坚,坚谓曰:"昔亚夫不出军迎汉文,将军何以临敌背众乎?"猛曰:"臣每览亚夫之事,常谓前却人主,以此而为名将,窃未多之。臣奉陛下神算,击垂亡之虏,若摧枯拉朽,何足忧也!"戊寅,克邺。慕容暐出奔,将军郭庆执暐於高阳,送之。辛巳,坚入邺宫,大赦。阅其图籍,郡百五十七,县一千五百七十九,户二百四十五万八千九百六十九。以王猛为都督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冀州牧,镇邺,封清河郡侯,以伪太宰恪、太傅评之第尽赐之,加美妾五人、上女妓十人、中女妓三十八人。猛辞,坚曰:"昔魏绛和戎,犹有金石丝竹之赏,山甫翼周,实受四牡之锡。卿功超二子,任过管、葛,安得辞也!其敬受之,无逆朕命。"以邓羌为散骑常侍、安定太守、真定郡侯,邑三千户,赏潞川之功。

  七年七月,日坚如洛阳,下书曰:"士死知己,犹来格模,故乔公一言,魏祖追恸。赵司隶高平徐统往在邺都,识朕於童稚,每思其殷勤之言,弗敢忘也。可召其子孙诣行所。"八年五月,以高平徐攀为琅琊太守。攀,统之少子,以旧恩拔之也。六月,冀州牧猛入为丞相、中书监、司隶校尉,猛固辞丞相,改授司徒,又固辞,不拜,乃停司徒之授。四月,天鼓鸣,彗出于尾箕,长十馀丈,或名蚩尤旗。太史令张猛言於坚曰:"尾,燕之分野;而扫东井,东井秦之分,灾深祸大,十年之后,燕灭秦之象。二十年之后,燕当为岱所灭。慕容暐父子兄弟,亡虏也,而布列朝廷,贵盛不二,宜除渠帅以宁皇秦。若旦诛鲜卑,不夕灭客彗者,臣请就妖言之戮。"坚不纳,更以暐为尚书,垂为京兆尹,冲为平阳太守。

  十年三月,侍中太尉李威卒。威字伯龙,汉阳人,苟太后姑子。少与苻雄刎颈之交,苻生屡欲诛坚,赖威以免。坚深德之,事威如父。诛苻生及法,皆威与太后潜决大谋,遂有辟阳之宠。雅重王猛,劝坚以国事任之。坚常谓猛曰:"李公知卿,犹鲍叔之於夷吾,罕虎之於子产。"猛兄事之。夏四月,坚下书曰:"巴夷崄逆,寇乱益州,招引吴军为唇齿之势,特进镇军将军护羌校尉邓羌可帅甲士五万星夜赴讨。"五月,蜀人张育、杨光等起兵二万以应巴獠(音老)晋威远将军桓石帅众三万入据垫江。张育自号蜀王,称藩于晋。八月,邓羌败晋师于涪,西击张育、杨光於绵竹,皆斩之。益州平,羌勒铭于岷山而还。十二月,羌至自成都,坚引见东堂,谓之曰:"将军之先仲华遇汉世祖於前,将军复逢朕於后,何邓氏之多幸!"羌曰:"臣常谓光武之遇仲华,非独仲华之遭光武!"坚笑:"将军盖以自贶,非直将军之幸,亦朕之遇贤。"

  十一年正月,以征士乐陵王忻为国子祭酒,坚雅好文学,英儒毕集,纯博之精,莫如忻也,终于太子少傅。五月,猛寝疾,坚亲祈南北郊、宗庙、社稷,分遣使臣祷河岳诸神,无不周备。以猛少瘳,赦殊死。七月,坚临省疾,问以后事,猛曰:"晋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鲜卑,羌虏,我之仇雠,终为大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言终而卒,年五十一。坚哭之恸,谓太子宏曰:"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何夺吾景略之速也!"赠侍中、丞相,馀如故,谥武侯。朝野巷哭三日。

  十二年正月,高陵民穿井得龟,大三尺六寸,背有八卦文。命太卜池养之,食之以粟。四月,坚下书曰:"凉州刺史张天锡虽称藩受位,而臣道未纯,可遣步兵校尉姚苌等自石城津伐。"天锡率劲勇五万来拒。战于赤岸,凉师大溃。天锡率骑数千奔还姑臧,笺降于苌。甲午,大军至姑臧,天锡素车白马,面缚舁榇,降于军门。苌释缚焚榇,送之长安。诸郡悉降,凉州平。九月,以梁熙为西中郎将、凉州刺史,镇姑臧。徙豪右七千户於关中。封天锡重光县之东宁乡二百户,号归义侯,拜比部尚书,迁右仆射。苌之征也,坚为天锡立第,既至如归。

  十三年正月,太史奏:"有星见於外国之分,当有圣人之辅中国,得之者昌。"坚闻西域有鸠摩罗什,襄阳有释道安,并遣求之。十七年正月,不雨,至于六月,彻乐减膳,出宫女以迎和气。八月,坚收起居注及著作所录而观之,见苟太后、李威之事,惭怒,乃焚其书。著作郎董朏(音斐)虽更书时事,然十不留一。十八年三月,徙邺铜驼、铜马、飞廉、翁仲于长安。十月,坚引群臣於太极殿议曰:"东南一隅,未宾王化,今欲起天下兵讨之。计其兵仗精卒九十七万,吾将先启行,薄伐南裔。此行也,朕与阳平公之任,非诸将之事。"左右仆射权翼、沙门道安、阳平公融、尚书石越等上书面谏,前后数十,坚终不纳。

  十九年,晋车骑桓冲率众十万攻襄阳,遣其前将军刘波攻沔北。坚大怒,遣其子征南钜鹿公叡、冠军慕容垂,佐卫毛当等将步卒五万救襄阳。坚下书曰:"吴人敢恃江山,屡寇王境,宜时进讨,以清宇内。便可戒严,速修戎备,发州民则十丁遣一,兵若门在灼然者为崇文义从。朕将登会稽,复禹绩,伐国存君,义同三王。其以司马昌明为左仆射,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势还不远,可并为起第。"八月戊午,遣征南大将军阳平公融、骑从张蚝、抚军大将军高阳公符方,卫军梁成、平南慕容暐、冠军慕容垂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甲子,坚发长安戎卒六十馀万、骑二十七万,前后千里。九月,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军顺流而下,幽冀之众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融等攻寿春。晋遣都督谢石、徐州刺史谢玄、豫州刺史桓伊水陆七万,败坚于淝水。坚为流矢所中,单骑遁还于淮北,顾谓夫人张氏曰:"朕用朝臣之言,岂见今日之事耶!何面目复临天下?"泫然流涕。坚诸军悉溃,及慕容垂一军独全。比至洛阳,百官威仪,军容粗备。未及关而垂有贰志,说坚请巡抚燕、代,并求拜墓,坚许之。权翼固谏,以为不可,坚不从。坚至自淮南,次于长安东之行宫,入告罪於太庙。

  丁零翟斌反于河南,长乐公符丕遣慕容垂及符飞龙讨之。垂南结丁零,杀飞龙,尽坑其众。垂引丁零、乌丸之众二十馀万,为飞梯、地道以攻邺城。慕容暐弟泓先为北城长史,闻垂攻邺,亡命奔关东,收诸马牧鲜卑,众数千,还屯华阴。暐乃潜使诸弟及宗人起兵于外。坚遣将军强永骑击之,为泓所败。泓自称大都督、雍州牧、济北王,推叔父垂为丞相、大司马、冀州牧、吴王。

  坚谓权翼曰:"将若泓何?"翼曰:"慕容垂正可据山东为乱,不暇近逼。今暐宗族尽在京师,鲜卑之众布在畿甸,实社稷之忧,宜遣重将讨之。"坚乃以广平公符熙镇蒲坂;符叡为都督,配兵五万,姚苌为司马,讨泓于华阳。平原太守慕容冲起兵河东,有众二万,进攻蒲阪,坚命窦冲讨之。符睿勇果轻敌,战于华阴,睿败绩被杀。坚大怒,苌惧诛,遂叛。窦冲大破慕容冲于河东,冲奔于泓。泓众至十万余,遣使谓坚曰:"秦师倾败,将欲兴复大燕。吴王以定关东,可速资备大驾,奉送家兄皇帝返邺都,与秦以虎牢为界,分王天下。"坚大怒,召暐责之。暐叩头流血陈谢。坚曰:"此自三竖之罪,非卿之过。"复其位,待之如初。命暐以书招谕垂及泓、冲,使息兵。暐密遣使谓之曰:"今秦数已终,当不能复久。吾笼中之人,必无还理,勉建大业,以兴复为务。"泓于是进向长安。

  坚率步骑二万讨姚苌于北地。苌率众七万来攻,坚为苌所败。闻慕容冲去长安二百馀里,退师而归,使符方戍骊山,符晖都督中外诸军事,配兵五万拒冲。晖师败绩。坚又以尚书姜宇与苻琳率众三万,击冲于霸上,为冲所败,宇死之,琳中流矢,冲遂据阿房城,进逼长安。坚登城观之,叹曰:"此虏从何出也?吾不用王景略、阳平公之言,使白虏敢以至于此。"长乐公符丕在邺粮竭,马又无草,削松木而食之。会丁零叛慕容垂,引师去邺,始具西问,知长安危逼,遣从弟求救于谢玄。

  二十一年,慕容冲僣称尊号于阿房,改年更始。冲率众登城,坚身贯甲胄,督战拒之,飞矢满身,血流被体。时虽兵寇危逼,冯翊诸堡犹有负粮冒难而至者,多为贼所杀。先是,谣言"坚入五将久长得"。坚乃留太子宏守长安,谓之曰:"天或导余,留汝兼总戎政,勿与争利,吾当出陇收兵运粮以给汝。"自将张夫人及中山公诜率骑数百出奔,如五将山。六月,太子宏将母、妻、数千骑出奔。冲入据长安。

  坚至五将山,姚苌遣将军吴忠围之。坚众奔散,独侍御数十人而已,神色自若,召宰人进食。俄而忠至,执坚以归新平县,幽之别室。苌求传国玺于坚曰:"苌次应符历,可以为惠。"坚叱之曰:"小羌乃敢干逼天子,岂以传国玺授汝羌乎!五胡次序,无汝羌名。违天不祥,其能久乎!玺已送晋,不可得也。"苌遣右仆射尹伟说坚,求为尧舜禅代之事。坚曰:"姚苌叛贼,奈何拟之古人!"因问伟曰:"卿于朕朝作何官?"对曰:"尚书令史。"坚叹曰:"卿宰相才也,王景略之流,而朕不知卿。亡也,不亦宜乎!"。

  八月,缢坚于新平佛寺中,时年四十八。张夫人、中山公等皆自杀。三军莫不哀恸。苌欲匿煞杀坚之名,乃谥为庄烈天王。长乐公称尊号,伪谥坚为世祖宣昭皇帝。初,太子之奔也,假道归晋,历位辅国将军,桓玄篡位,以为梁州刺史。

  《晋书》曰:坚在位二十七年。

  ○符丕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录》曰:符丕字永叙,坚之长庶子。少而聪慧好学,坚与之言将略,嘉之。才幹亚于符融,为将善收士卒,时出镇于邺,东夏安之。

  坚败归长安,丕为慕容垂所逼,自邺奔于枋头。坚之死也,建元二十一年丕复入邺城,将收兵赵、魏,西赴长安。会平州刺史符冲帅幽、并之众击慕容垂,频为垂将带方等所败,乃率众三万进屯壶关,使招丕。丕乃去邺,率男女六万进如潞州。骠骑将军张蚝、并州刺史王腾迎之,入据晋阳,始知长安不守,坚为姚苌所杀,乃举哀于晋阳。僣即皇帝位于晋阳南,立坚行庙,大赦,改建元二十一年为太平元年。九月,置百官。是月,安西吕光自西域还师。二年正月,慕容垂僣称尊号。二月,慕容冲左将军韩延杀冲,立段随为燕王,改年昌平。五月,丕以吕光为车骑将军、梁州牧、酒泉公。是月,姚苌僣称尊号,氐有啖青者,谓诸将曰:"狄道长符登,虽王室疏属,而志略雄明,请共立之,以赴大驾。"于是推登为使持节,督陇右、雍河二州牧,率众五万,东下陇右,据南安,驰使请命。八月,丕以登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南安王、持节、雍州牧,因其所称而授之。九月,丕下书:"鲜卑慕容永,我之骑将,首乱京畿,祸倾社稷,其遣丞相王永帅禁卫虎旅覆而取之。"十月,与慕容永战于襄陵,王师大败。丕惧,帅骑数千南奔东垣。晋扬威将军冯该自陕要击,斩之,送丕首于江东。符登称尊号,谥为哀平皇帝。

  ○符登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录》曰:"符登字文高,丕之族子。父敞,太尉司马。登少勇,有壮气。建元元年初,拜殿中将,迁羽林监、长安令,坐事黜为狄道长。

  太平二年,与姚苌战于胡奴塠,大破之。十一月,丕子渤海王懿自杏城奔登,登乃具丕死问,于是为丕发丧行服。为坛于陇东。僣即皇帝位,改太平二年为太初元年。十二月,立坚神主于军中,引师而告坚神主曰:"今收合义族,众馀五万,星言迈,直造贼庭,庶上报皇帝酷怨,下雪民人大耻。"二年,登次于凡亭。九月,进据胡空堡,戎夏归之者十有馀万。姚苌掘坚尸,鞭挞无数,裸剥衣裳,附之以棘,坎土埋之。三年,登次朝那,姚苌据武都相持,累战互有胜负。苌以登战胜,谓坚神象所助,亦於军中立坚神主,谓曰:"往年新平之祸,非苌之罪。陛下假臣龙骧曰:'朕以龙骧建业,卿其勉之。'明诏昭然,言犹在耳,岂假手符登而图臣,忘前征时之言耶!今为陛下立神像,可归休于此,勿计臣过,听臣至诚。"四年正月,登昇楼谓苌曰:"自古安有杀君反立神像!"大呼曰:"杀君贼姚苌出来,与汝决之,何为枉害无辜!"苌惮而不应。苌自立坚神像,战未有利,军每夜惊,乃斩像首送登。六年三月,登自雍攻长安。七月,登攻新平,姚苌救之,登引退。八年十二月,姚苌薨。

  九年,登闻苌死,喜曰:"姚兴小儿,吾折杖以笞之。"于是大赦,尽众而东。四月,登从六陌趣废桥,兴将军尹纬据桥以待。登与纬大战,为纬所败,登单马奔雍。初,登之东也,留太子崇守胡空堡。崇闻登败,弃城出奔。登至无归,乃奔平凉,收集遗兵入马毛山。七月,兴攻登于马毛,登遣子崇质于陇西鲜卑乞伏乾归,结婚请援。乾归遣骑二万救登。登引军出迎,与兴战于山南,为兴所败,死之,时年五十二。子崇奔隍中,复称尊号,改年延初。谥登为高皇帝。十月,崇为乾归所逐,奔于杨定,与崇帅众二万攻乾归,为乾归所败,崇、定皆死之。自符健皇始元年,岁在辛亥,晋永和七年;是岁,岁在甲午,四十四年,晋太元十九年也。

  《晋书》曰:登在位九年,始健以穆帝永和七年僣立,至登五世,凡四十有四年,以孝武帝太元十九年灭。

《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太平御览》热门篇章

【李昉】简介

  李昉生于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其父李超,曾在后晋担任工部郎中、集贤殿直学士,他的伯父右资善大夫李沼没有儿子,就把李昉过继到自己膝下。李昉早年以荫补任太庙斋郎,选授为太子校书。


  后汉乾佑(948年—950年)年间,李昉登进士第,授职秘书郎。经宰相冯道引荐,与吕端一同任直弘文馆,后改任右拾遗、集贤修撰。


  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李昉随宰相李谷出征淮南,担任记室。李昉掌管军中章奏,世宗览奏后,喜爱其文才,等到看了他写的《相国寺文英院集》,更加喜欢李昉的诗,称赞他说:“朕知道这个人已经很久了。”李昉因病请求先回朝,李谷看着他说:“你来日的官爵禄位应当像我一样。” 世宗率军回师后,擢升李昉为主客员外郎、知制诰、集贤殿直学士。


  显德四年(957年),加史馆修撰、判馆事。同年冬,世宗再次南征,李昉从征到高邮,适逢陶谷出使南唐,李昉在军中代理草拟诏书,被任命为屯田郎中、翰林学士。


  显德六年(959年)春,李昉遭逢母丧。同年,周恭帝继位,赐李昉金紫官服。


  北宋建立后,李昉加职中书舍人。


  建隆三年(962年),李昉被罢职为给事中。


  建隆四年(963年),朝廷平定荆湘地区,李昉受命祀祠南岳,就近担任衡州知州。


  乾德二年(964年),李昉被调回朝廷任职。陶谷诬告李昉替亲属谋求京畿令一职,太祖大怒,召吏部尚书张昭当面质问此事。张昭是名儒,性格耿直,在朝堂摘下自己的官帽,上前厉声说:“陶谷欺骗陛下。”太祖仍抱有疑意,将李昉外调任彰武军行军司马,住在延州以谋生度日。在三年内本应迁徙至内地,李昉不愿意。经宰相推荐,太祖在开宝二年(969年)将李昉召入朝,再次担任中书舍人。不久,任直学士院。


  开宝三年(970年),李昉奉命主持贡举。


  开宝五年(972年),李昉再次主持贡举。秋季,在大明殿参加宴会,太祖看见李昉坐次在翰林学士卢多逊之下,向宰相询问原因,宰相回答说:“卢多逊是学士,李昉只不过是个殿直罢了。”太祖于是任命李昉为翰林学士,让他坐在卢多逊的上位。


  李昉主持贡举时,他的乡人武济川预选。不久后,武济川在奏对太祖时失当,李昉受牵连被贬为太常少卿,不久改判国子监。


  开宝六年(973年)五月,李昉复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同年冬,判吏部铨选。当时,宰相赵普被卢多逊排挤,卢多逊多次向太祖告发赵普的过错,太祖在其后询问李昉此事,李昉回答说:“臣的职责是草拟诏书,赵普的所作所为,不是臣能知道的。”


  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加李昉为户部侍郎,命他与扈蒙,李穆,宋白等同修《太祖实录》。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李昉随太宗出征北汉。宋军回师后,李昉因功获授工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李昉改任文明殿学士。当时宰相赵普、宋琪任职已久,朝廷寻找能接替他们任职的人,李昉于宿旧大臣中最为突出,于是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同年十一月,赵普出镇武胜军,李昉与宋琪都被任命为平章事。不久,加监修国史,他建言恢复将时政记先进呈皇帝而后交付有关部门的惯例。


  雍熙元年(984年),朝廷举行郊祀,任命李昉为左仆射,李昉再三辞让,便加任中书侍郎。宋军北伐幽蓟地区无法取胜,朝廷派使者分赴河南、河东,征发百姓参军,每八个壮丁中抽取一人为兵。李昉等相继对太宗说:“近来分派使者征发河南、河东四十多郡的百姓作为边境守备,是不得已的举措啊。但是河南的百姓一贯从事农业,不知战事,一旦征集起来,必然会导致动乱,如果百姓因此啸聚山林作乱,朝廷还必须剪除消灭。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那么河北的土地既被戎人(契丹)所困扰,河南百姓又作乱于民间,况且到了春季,此举妨碍农业耕作。陛下如果认为诏令已颁布,难以反悔,就应当再派使臣,严加戒令,所到之处少征发百姓,如果百姓情绪不安,就应该延缓此事,密令使者见机行事,才能免除后患。”太宗表示赞许,并采纳了李昉的意见。


  端拱元年(988年),百姓翟马周击登闻鼓上告,讼称李昉官居宰相,在北方有战争的时候,不作边备,只知赋诗宴乐。举行籍田礼完毕后,太宗立即召贾黄中草拟诏令,贬李昉为右仆射,并严加谴责。贾黄中说:“仆射,是百官的表率和上级,实为宰相之任,现在李昉从工部尚书而迁任此职,不是黜贬斥责。如果说文昌政务简少,以均劳逸为借口,较为得体。”太宗认为这个意见很好。恰遇契丹犯边,太宗令文武群臣各自进献防御策略,李昉援引汉、唐先例,坚持认为应委屈己方与敌修好,停止战争、休养百姓,此建议为当时舆论所称许。
淳化二年(991年),李昉以右仆射之职兼任中书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再次拜相。


  淳化三年(992年)夏,天下发旱灾、蝗灾,又遇雨灾。当时李昉与张齐贤、贾黄中、李沆同为宰相,他们都以执政无能为由,上表请罪,太宗未加以怪罪。


  淳化四年(993年),李昉因为家中连遭不幸,请求解除宰相职任,太宗不允,并派张齐贤等宣谕圣旨,李昉才又上朝处理政事。数月后,李昉被罢为右仆射。之前,太宗召翰林学士张洎起草诏令,任命李昉为左仆射,将其罢相。张洎说:“李昉官居治理政务的重任,却阴阳不调,不能决意引退,让他位处百官师长之任,怎么能表示陛下劝勉之意呢?”太宗览奏后,便下令贬斥李昉,让他只任右仆射。


  淳化五年(994年),李昉年届七十,以特进、司空之职致仕归居,如遇朝会宴饮,令他居宰相班次之中,太宗每年对他的赏赐愈发厚重。


  至道元年(995年)正月十五,太宗在乾元楼观灯,召来李昉,命他坐在身边,把自己杯中的酒倒给李昉,并亲自拿水果点心赐给李昉。太宗看见京师繁华,手指前面的街坊小巷及官府衙门,命近臣开拓为通衢长廊,于是谈论道:“后晋、后汉君臣昏暗、相互猜疑,枉屈陷害善良,当时百姓民不聊生,即使想准备宴席,哪里顾得上呢?”李昉说:“后晋、后汉的事情,臣都经历过,哪里能与圣朝同日而语呢?像现在这样天下清平,人民富康,都是陛下恭勤政事所致啊。”太宗说:“勤政忧民,是帝王常事。朕不是因为繁华而高兴,而是因为百姓安居乐业而高兴啊。”于是对侍臣们说:“李昉奉事朕,两次进入中书省,从未做过伤人害物之事,今日应当如此享受,可以算作是善人君子啊。”


  至道二年(996年),李昉陪同太宗祭祀南郊,礼毕入贺,因为拜舞仆倒在地,被台吏扶着离开。李昉在卧疾数日后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获赠司徒,谥号“文正”。葬于今河北省饶阳县南12公里五公村东。

0

更多李昉作品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