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唐代李昉太平御览

  ○丘

  《说文》曰:丘,土之高,非人所为。丘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从北,中邦之居在昆仑东南。一曰,四方高,中央下,象形也。

  《诗》曰:送子涉淇,至於顿丘。

  又曰:子之荡兮,宛丘之上兮。

  又《诗序》曰:崇丘,万物得极其高大也。

  又《诗》曰:杨园之道,猗于亩丘。

  又曰:绵蛮黄鸟,止于丘隅。

  又曰:丘中有麻,彼留子嗟。

  《礼》曰:太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於周。君子曰: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正丘首,正首丘也。仁,恩也。)

  又曰:公叔文子升於瑕丘,蘧伯玉从。(二子,卫大夫。)文子曰:"乐哉,斯丘也,死则我欲葬焉。"蘧伯玉曰:"吾子欲之,则瑗请前。"(利其欲,害人良田也。瑗,伯玉名也。)

  又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

  《周礼》曰:丘陵,其动物宜羽物,其植物宜核物,其民专而长。

  《传》曰:车脱其輹,火焚其旗,不利行师,败于崇丘。

  《春秋元命苞》曰:尧为天子,季秋下旬梦白帝遗吾乌喙子,其母为扶始昇高丘,睹白帝,上有云虎之状感己生皋陶。

  《春秋说题辞》曰:丘者,墓也。

  又曰:丘谷辅气,元士扶化。

  《尔雅》曰:丘一成为敦丘,(成犹重。《周礼》曰:为坛三成。今江东呼地高堆者为敦。旧音顿。)再成锐上为融丘,三成为昆仑丘。(昆仑山三重,形如累三孟。)如乘者,乘丘;(形似乘车。)如渚者,渚丘。(水中小洲为渚。)水潦所止,泥丘。(顶上洿下。)丘方,胡丘。(形四方。)绝高为之京。(人力所作。)非人力为之曰丘。(地自然生。)水潦所还曰将丘。(将者谓丘边有界,埒水环绕之。)上正,章丘。(顶平。)泽中有丘,都丘。(在水泽内。)当涂,梧丘。(涂,道。)途出其右而还之,画丘。(言为道所规画。)途出其前,戴丘;(道出丘南。)涂出其后,昌丘。(道出丘北。)水出其前,渻丘;水出其后,沮丘;水出其右,正丘;水出其左,营丘。(今齐之营丘,淄水过其南及东。)如覆敦者,敦丘。逦迤,沙丘。左高,咸丘;右高,临丘;前高,旄丘;后高,陵丘;偏高,阿丘。丘背有丘为负丘。(中央隆峻,如负一丘於背上。)右泽,定丘;右陵,泰丘;(宋有泰丘,见《史记》。)如亩,亩丘;(丘有垄界如田。)如陵,陵丘。丘上有丘为宛丘。(今在陈郡陈县。)陈有宛丘,晋有潜丘,(今在太原晋阳县。)淮南有州黎丘。(今在寿春。)天下有名丘五,其三在河南,二在河北。(说者多以州黎宛营为河南者,潜敦为河北者。案北方称天下之名丘,恐此诸丘碌碌,未足用当之。殆别有魁梧桀大者五,但未详其名号所在耳。)

  《广雅》曰:小陵曰丘。

  又曰:丘上有木为秘丘。

  《家语》曰:丘陵为牡,溪谷为牝。

  《方言》曰:冢大者谓之丘。

  《穆天子传》曰:天子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郭璞注曰:黄帝巡狩四海,登昆仑山,起宫室於其上。)

  又曰:为盛姬谥,曰哀淑卜之丘,天子名之,(为丘作名。)是曰淑人之丘。乙丑,天子东征,舍乎五鹿,叔〈女坐〉(七和切。)且哭,是曰女〈女坐〉之丘,(因以五鹿名。)丁卯。

  《山海经》曰:昆仑之丘,实惟帝之下都。

  《庄子》曰:卫灵公死,卜葬於故墓,不吉,卜葬於沙丘而吉。掘之数仞,得石椁焉,洗而视之,有铭曰:"不凭其子灵公夺而埋之。"夫灵公之为灵,久矣。

  《淮南子》曰:尧时有大风为民害,乃缴大风於青丘之野。(许慎注曰:大风,大鸷鸟也。)

  《文子》曰: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泉塞。

  《越绝书》曰:阖闾冢在吴县昌门外,名曰虎丘。下广平六十步,水深丈五,铜椁三重,玉凫之流,扁诸之剑在焉。卒十万人治之,取土临湖。葬三日,白虎居上,故号曰虎丘。

  东方朔《十洲记》曰:长洲一名青丘,在南辰巳地,地五千里,去岸二十五万里,上饶山川,又多大树,树有二千围者,一洲之上,专是林木,故一名青丘,仙草、灵药、甘液、玉英,靡所不有。

  《齐地记》曰:营丘,在临淄小城内,古以为齐室也。丘下周三百余步,高九丈,北厢下隆丈五,造井水深七丈余,井与地平。

  伏韬《北征记》曰:博望城内有成汤、伊尹、箕子冢,今皆为丘。

  《述异记》曰:南海中有轩辕丘,鸾自歌,凤自舞,古云天之乐也。

  《郡国志》曰:濮阳县本颛顼之城,今谓之帝丘,夏后之代昆吾居之,春秋卫迁于帝丘,梦人登昆吾之墟是也。

  又曰:濮州初徙陶於乘丘,故县掘得漆杯二,底内有朱书曰"乘丘",既见风日,靡然烂碎矣。

  《外国图》曰:员丘之上有不死树,食之乃寿。有赤泉,饮之不老。萧丘多大风,无人民,群犬居之。青丘之民食穀,衣野丝,去琅琊万三千里。神丘有火穴,其光照千里,去琅琊三万里。

  《陈留风俗传》曰:雍丘县有五陵之丘,以故名县。

  郦善长注《水经》曰:沮水西迳楚昭王墓,东对江陵城,故王仲宣之赋《登楼》云,"西接昭丘"是也。

  又曰:隋县有断蛇丘,隋侯出见大蛇中中断,因举而药之,故谓之断蛇丘。

  又曰:巩县北有山临河,谓之岑原丘,下有穴,谓之巩穴,言山潜通淮济,北达于河,直穴有渚,谓之鲔渚。

  《十道志》云:岑原丘,在县西北三十三里。

  ○陵

  《释名》曰:陵,隆也,体隆高也。

  《易》曰:天险不可升,地险山川丘陵。

  又曰:跻于高陵,三岁不觌。

  《诗》曰:窎彼飞隼,率彼中陵。

  又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礼》曰:五月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处台榭。

  《传》曰:蹇叔送其子曰:"殽有二陵,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

  《春秋说题辞》曰:陵之为言棱也,辅山成其广,层棱扶推,益厥长也。

  《孝经援神契》曰:德至山川丘陵则景云出。(宋均注曰:景云应间绎不遍也。)

  《尔雅》曰:大阜曰陵。

  又曰:东陵〈阝凡〉,(所陈切。)南陵息慎,西陵威夷,中陵朱滕,北陵西隃。陵莫大於加陵,梁莫大於溴梁,坟莫大於河坟。谓之八陵。

  《穆天子传》曰:天子东游,次於崔梁,曝蠹书于羽陵。

  《庄子》曰:盗跖死於东陵之上。

  又曰:步仞之丘陵,巨兽无所隐其躯,而孽狐为之祥。

  《穆天子传》曰:天子东征,钓于隰水,祭淑人。是日祭,丘为之降。

  《吕氏春秋》曰:凡葬必於高陵之上,以避狐狸之患,水泉之湿,此则善矣。

  《杨子法言》曰:百川学海而至於海,丘陵学山而不至山,是故恶夫住者。

  《魏子》曰:尧入百仞之溪,则不照三里,非朦暗,位卑势下故也。桀、纣昇百丈之陵,能见四海,非照明,位高势尊故也。

  《十洲记》曰:昆仑陵,即昆仑山也。西海之戌地,北海之亥地,去中国十万里,有弱水周匝绕山。

  《吴录》曰:张纮言於孙权曰:秣陵,楚武王所置,名为金陵,秦始皇时望气,故掘断连岗,改名秣陵。

  《物理论》曰:地者,镇之以五岳,积之以丘陵。

  ○阪

  《诗》曰:阪有漆,隰有栗。

  《尔雅》曰:坡者曰阪。(郭璞注曰:阪,地不平也。)

  《史记》曰:汉文帝常从霸陵西驰下峻坂,袁盎揽辔。上曰:"将军怯也?"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立不倚衡。今圣主乘危驰不测之渊,如马惊车败,奈高庙何?"上乃止。

  《汉书地理志》曰:河东蒲坂县,故曰蒲,秦更名。(应劭曰:秦始皇东巡,见有长阪。孟康曰:本属晋,文公以赂秦,秦人还蒲,魏人喜曰,蒲反矣。)

  《汉书》曰:王阳为益州,至邛僰,(蒲北切。)坂九折,叹曰:"奈何以先人之遗体乘此险乎?"遂以病去。及王遵为刺史,至此坂,问吏曰:"此非王阳所畏道耶?"叱其驭驱之曰:"王阳为孝子,王遵为忠臣。"(应劭注曰:阪在严道县界。)

  《汉书西域传》曰:西域有赤土身热之坂,上即令人身热无色,头痛呕吐。

  《续汉书地理志》曰:河东大阳县有颠軨坂。

  《蜀志》曰:先主至当之阳长坂,为曹公所追败。

  王隐《晋书》曰:孙登,杨骏逼迎之,与语不答,赐布袍,登借刀截断弃门中,大呼曰:"刺斫!刺斫!"卒病死,后人见在贵马坂。

  《穆天子传》曰:天子南还,昇于长松之坂。(郭璞注曰:坂有长松。)

  郦善长注《水经》曰:洛水东经九曲,其地千里,有九坂之曲,《穆天子传》所谓"天子西征,升九阿"是也。

  又曰:河水东经施门坂北,今成皋西大坂是也。昇陟此坂而东趣成皋城。

  《列女后传》曰:吕荣者,吴郡许昇之妻也。昇为贼所害,荣贞固自守,黄巾贼陈宝欲干秽之,荣执节不听,宝遂杀荣。是日疾风暴雨,雷电晦冥,宝恐惧叩头谢,葬之而去。糜府君闻荣高行,遣主簿祭之,又出钱助县为冢於嘉兴郭里墟北,名曰义妇坂。

  《华阳国志》曰:有牛叩头坂,马搏颊坂,其险如此。

  《晋太康地记》曰:常山曲阳县有恒山坂,号飞狐口,上壶关县有羊肠坂。

  《地理志》曰:函谷东坂,谓之八特坂。

  《述征记》曰:黄卷坂者,傍绝涧以昇潼关,长坂十余里,九坂皆迤逦长坂。《东京赋》所谓"西阻九阿"者也。

  戴延之《西征记》曰:黄坂去终南六十里,少华山西。

  任豫《益州记》曰:汶江水,源出玉轮坂下,今属汶江郡,在郡东北三十里。

  《古今地名》曰:冥軨坂,在盐池东,吴城之北,今之吴板。

  《新序》曰:赵简子上羊肠之坂,群臣皆推车,宗会独当戟行歌。简子曰:"人臣而侮其主,其罪若何?"宗会曰:"其罪死。君亦闻人君而侮其臣乎?则智者不为谋,辩者不为斗,则其国危乎!"简子曰:"善!"以宗会为上客。

  《郡国志》曰:雍州咸阳县北十五里长平坂,汉武帝幸甘泉,驰道有虫覆地,赤如生肝。问东方朔,朔曰:"秦狱地冤气也。臣闻酒能消愁。"以酒浇之,果销矣。

  ○陉

  《尔雅》曰:山绝曰陉。(郭璞注曰:连山中断者也。)

  《汉书》曰:赵王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

  《穆天子传》曰:天子北征,乃绝漳水至于钘山之下。(郭璞注曰:即井钘山。今在常山石邑乡。)

  《述征记》曰:燕赵间,凡厥山路,名之曰陉,井陉在常山。

  ○峡

  《水经注》曰:丹山在丹阳,属巴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帝女居焉。宋玉所谓天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阳,高唐之岨,旦为云,暮为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果如其言,故为立庙,号朝云焉。其间首尾一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盛弘之《荆州记》曰:旧云自二峡取蜀数千里中,恒是一山,此盖好大之言也。惟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日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云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为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渌潭,回清到影,绝巘多生柽,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雅趣。每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岫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又曰:"南崖有重岭叠起,最大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此崖既大,加以江湍萦纡回途,经宿犹望见之。行者歌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日三夜,黄牛如故。"

  庾仲雍《荆州记》曰:巴陵,巴陵楚之世有三峡,明月峡、广德峡、东突峡,即今之巫峡、秭归峡、归乡峡。

  袁山松《宜都记》曰:楚之世有三峡,高山重鄣,非日中半夜,不见日月,猿鸣至清,诸山谷传其响。泠泠不绝也。

  王韶之《始兴记》曰:宿县有观峡,横峦交枕,绝崖岞崿。护水口有贞女峡,峡西岸水际有石如人形,高可七尺,状似女子,是曰贞女。父老相传,秦世有女数人,取螺於此,遇风雨昼昏,而一女化为此石。

  邓德明《南康记》曰:雩都峡,其水常自激,通奔如转轮。

  《郡国志》曰:南乡峡,峡西八十里有巴乡村,善酿酒,故俗称巴乡酒也。村旁有溪,溪中多灵寿木焉。

  《水经注》曰:湞阳观峡下有庙,世人以为河伯。晋时县人有使至洛者,使讫将还,忽有一人寄其书云:"吾家在观前石间,石间悬藤即其处也,但扣藤,自当有人取之。"使者依其言,果有二人出外取书,并延入水府,衣不沾濡。

  又曰:《续汉书》云:虞诩为武都太守,下辩东三十余里有峡,峡中白水生大石,鄣塞水流,春夏辄嘳溢,败坏城郭,诩使人烧石,以醋灌之,石皆淬裂,因镌去焉,遂无泠溺之害。

  又曰:泾水东南迳都卢山,山路之中常有如弹筝之声,行者鼓舞乐而后去,即弦歌之山也。故谓此山峡为弹筝峡。

  《陇西记》曰:襄武有锦镜峡,即黑水所经,其峡四望,花木明媚,照影於其中,因以称之也。

  《峡程记》曰:泸、合、遂、蜀四郡,皆峡之郡,自蛮江、梧柏、沱导等江至此,二百八十江会于峡前,次荆门都四百五十滩,即有清水、重峰、胡滩、汉滩、忽雷、闪电、咤滩、濑滩、狼尾、使君、主簿,皆使君、主簿沉舟之所,遂为名,其他不悉记之。三峡者,即明月峡、仙山峡、广泽峡,其有瞿塘、滟滪、燕子、屏风之类,皆不预三峡之数。

  李膺《益州记》曰:广阳州东七里,水南有遮要二塠石,石东二里至明月峡,峡前南岸壁高四十丈,其壁有圆孔,形如满月,因以为名。

  ○冈

  《释名》曰:冈,亢也,在上言之。

  《诗》曰: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又曰: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又曰:谓山盖高,为冈为陵。

  又曰:陟彼冈矣,瞻望兄矣。

  《尚书》曰:火炎昆冈,玉石俱焚。

  《尔雅》曰:山脊曰冈。

  山谦之《丹阳记》曰:句容县东三十五里有龙冈,冈顶有沸潭,周回十三丈,闻人声水便沸动,不闻不涌也。

  王韶之《始兴记》曰:郡西南有芙蓉冈,高若玉山,邻枕郊郭,周回连亘四十余里。

  又曰:含洭县白鹿城南有白鹿冈,晋咸和中,郡民张鲍作令著惠,有白鹿游此冈,因以为名。

  雷次宗《豫章记》曰:洪井西有鸾冈,旧说洪崖先生乘鸾所憩处也。

  顾微《广州记》曰:四会有金冈,行人往往见金於冈侧。

  斐渊《广州记》曰:城西北五里,连续大冈,直上百寻,名为粤王冢。吴朝掘觅尉他墓,竟无所见。於天井冈得六玉玺。一小车。州城北有马鞍冈,秦时瞻气者言南方有天子气,始皇发民凿破此冈,地中出血,今凿处犹在。增城县有云母冈,日出照之晃曜。

  《武昌记》曰:城北有冈高数丈,名曰凤阙,其处显敞,昇阙以望川泽,多所远瞻。吴黄龙元年,有凤皇集此冈,故谓之凤阙。凤阙南十里有金牛冈,古老相传,云有金牛出此冈,冈今半崩,坑深数丈,金牛跃出践冈边遗迹犹存。

  王妥《安成记》曰:萍乡西津南五里,山名女冈,天气将雨,水辄先涌出石门,而有五色玄黄,百姓谓之玉女披衣。

  邓德明《南康记》曰:陈蕃墓在青龙冈,土人传云,昔有一物龙形,而通身绝青,数出冈顶及山边,故言名青龙也。

  又曰:赣县马脊冈在县西,形如马脊,故以为名也。

  任端休《江陵记》曰:州城北五十四里,有楚平王冢枝江有班竹冈。又云:平王冢周回数百步。未知孰是。

  《荆州记》曰:零陵郡东南有黄溪,黄溪西有矾石冈。

  《衡山记》曰:衡山有曾青冈,出曾青,可合仙药。有灵寿冈,有灵寿木,周回数十里。芝草冈,有神芝灵草。

  《郡国志》曰:久留冈,昔太守卫讽罢郡还京,故老送别,久留此冈。

  又曰:显朝冈,在郁平县,陆绩制浑仪处。

  《隋图经》曰:历陵县西十里有石子冈,宝山也,而高大,有冢如砚子,世谓之研子冢,是赵简子冢也。石虎令人发之,初得炭,深一丈得连木板,厚高八尺,次得流泉水,水色青冷非常。以牛皮为囊,作绞车以汲之,一月而水无极,乃止。筑城绕之,气成楼阙。

  郦元注《水经注》曰:蓼水出襄国石井冈,冈上有井大如轮。

  《隋区宇图志》云:此井光武营军所凿,傍有丛荆棘生,皆蟠萦如人手结,云是光武系马处。

  又曰:石勒时天旱,沙门佛图澄於此冈,掘得一死龙,长丈余,济之以水,良久乃苏。寻祭之,龙腾空而上天,雨即降,因名龙冈。

  《鄱阳记》曰:大雷冈在县东北,后汉雷义,字仲公所居。又有小雷冈,雷焕所居之处。

《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太平御览》热门篇章

【李昉】简介

  李昉生于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其父李超,曾在后晋担任工部郎中、集贤殿直学士,他的伯父右资善大夫李沼没有儿子,就把李昉过继到自己膝下。李昉早年以荫补任太庙斋郎,选授为太子校书。


  后汉乾佑(948年—950年)年间,李昉登进士第,授职秘书郎。经宰相冯道引荐,与吕端一同任直弘文馆,后改任右拾遗、集贤修撰。


  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李昉随宰相李谷出征淮南,担任记室。李昉掌管军中章奏,世宗览奏后,喜爱其文才,等到看了他写的《相国寺文英院集》,更加喜欢李昉的诗,称赞他说:“朕知道这个人已经很久了。”李昉因病请求先回朝,李谷看着他说:“你来日的官爵禄位应当像我一样。” 世宗率军回师后,擢升李昉为主客员外郎、知制诰、集贤殿直学士。


  显德四年(957年),加史馆修撰、判馆事。同年冬,世宗再次南征,李昉从征到高邮,适逢陶谷出使南唐,李昉在军中代理草拟诏书,被任命为屯田郎中、翰林学士。


  显德六年(959年)春,李昉遭逢母丧。同年,周恭帝继位,赐李昉金紫官服。


  北宋建立后,李昉加职中书舍人。


  建隆三年(962年),李昉被罢职为给事中。


  建隆四年(963年),朝廷平定荆湘地区,李昉受命祀祠南岳,就近担任衡州知州。


  乾德二年(964年),李昉被调回朝廷任职。陶谷诬告李昉替亲属谋求京畿令一职,太祖大怒,召吏部尚书张昭当面质问此事。张昭是名儒,性格耿直,在朝堂摘下自己的官帽,上前厉声说:“陶谷欺骗陛下。”太祖仍抱有疑意,将李昉外调任彰武军行军司马,住在延州以谋生度日。在三年内本应迁徙至内地,李昉不愿意。经宰相推荐,太祖在开宝二年(969年)将李昉召入朝,再次担任中书舍人。不久,任直学士院。


  开宝三年(970年),李昉奉命主持贡举。


  开宝五年(972年),李昉再次主持贡举。秋季,在大明殿参加宴会,太祖看见李昉坐次在翰林学士卢多逊之下,向宰相询问原因,宰相回答说:“卢多逊是学士,李昉只不过是个殿直罢了。”太祖于是任命李昉为翰林学士,让他坐在卢多逊的上位。


  李昉主持贡举时,他的乡人武济川预选。不久后,武济川在奏对太祖时失当,李昉受牵连被贬为太常少卿,不久改判国子监。


  开宝六年(973年)五月,李昉复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同年冬,判吏部铨选。当时,宰相赵普被卢多逊排挤,卢多逊多次向太祖告发赵普的过错,太祖在其后询问李昉此事,李昉回答说:“臣的职责是草拟诏书,赵普的所作所为,不是臣能知道的。”


  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加李昉为户部侍郎,命他与扈蒙,李穆,宋白等同修《太祖实录》。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李昉随太宗出征北汉。宋军回师后,李昉因功获授工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李昉改任文明殿学士。当时宰相赵普、宋琪任职已久,朝廷寻找能接替他们任职的人,李昉于宿旧大臣中最为突出,于是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同年十一月,赵普出镇武胜军,李昉与宋琪都被任命为平章事。不久,加监修国史,他建言恢复将时政记先进呈皇帝而后交付有关部门的惯例。


  雍熙元年(984年),朝廷举行郊祀,任命李昉为左仆射,李昉再三辞让,便加任中书侍郎。宋军北伐幽蓟地区无法取胜,朝廷派使者分赴河南、河东,征发百姓参军,每八个壮丁中抽取一人为兵。李昉等相继对太宗说:“近来分派使者征发河南、河东四十多郡的百姓作为边境守备,是不得已的举措啊。但是河南的百姓一贯从事农业,不知战事,一旦征集起来,必然会导致动乱,如果百姓因此啸聚山林作乱,朝廷还必须剪除消灭。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那么河北的土地既被戎人(契丹)所困扰,河南百姓又作乱于民间,况且到了春季,此举妨碍农业耕作。陛下如果认为诏令已颁布,难以反悔,就应当再派使臣,严加戒令,所到之处少征发百姓,如果百姓情绪不安,就应该延缓此事,密令使者见机行事,才能免除后患。”太宗表示赞许,并采纳了李昉的意见。


  端拱元年(988年),百姓翟马周击登闻鼓上告,讼称李昉官居宰相,在北方有战争的时候,不作边备,只知赋诗宴乐。举行籍田礼完毕后,太宗立即召贾黄中草拟诏令,贬李昉为右仆射,并严加谴责。贾黄中说:“仆射,是百官的表率和上级,实为宰相之任,现在李昉从工部尚书而迁任此职,不是黜贬斥责。如果说文昌政务简少,以均劳逸为借口,较为得体。”太宗认为这个意见很好。恰遇契丹犯边,太宗令文武群臣各自进献防御策略,李昉援引汉、唐先例,坚持认为应委屈己方与敌修好,停止战争、休养百姓,此建议为当时舆论所称许。
淳化二年(991年),李昉以右仆射之职兼任中书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再次拜相。


  淳化三年(992年)夏,天下发旱灾、蝗灾,又遇雨灾。当时李昉与张齐贤、贾黄中、李沆同为宰相,他们都以执政无能为由,上表请罪,太宗未加以怪罪。


  淳化四年(993年),李昉因为家中连遭不幸,请求解除宰相职任,太宗不允,并派张齐贤等宣谕圣旨,李昉才又上朝处理政事。数月后,李昉被罢为右仆射。之前,太宗召翰林学士张洎起草诏令,任命李昉为左仆射,将其罢相。张洎说:“李昉官居治理政务的重任,却阴阳不调,不能决意引退,让他位处百官师长之任,怎么能表示陛下劝勉之意呢?”太宗览奏后,便下令贬斥李昉,让他只任右仆射。


  淳化五年(994年),李昉年届七十,以特进、司空之职致仕归居,如遇朝会宴饮,令他居宰相班次之中,太宗每年对他的赏赐愈发厚重。


  至道元年(995年)正月十五,太宗在乾元楼观灯,召来李昉,命他坐在身边,把自己杯中的酒倒给李昉,并亲自拿水果点心赐给李昉。太宗看见京师繁华,手指前面的街坊小巷及官府衙门,命近臣开拓为通衢长廊,于是谈论道:“后晋、后汉君臣昏暗、相互猜疑,枉屈陷害善良,当时百姓民不聊生,即使想准备宴席,哪里顾得上呢?”李昉说:“后晋、后汉的事情,臣都经历过,哪里能与圣朝同日而语呢?像现在这样天下清平,人民富康,都是陛下恭勤政事所致啊。”太宗说:“勤政忧民,是帝王常事。朕不是因为繁华而高兴,而是因为百姓安居乐业而高兴啊。”于是对侍臣们说:“李昉奉事朕,两次进入中书省,从未做过伤人害物之事,今日应当如此享受,可以算作是善人君子啊。”


  至道二年(996年),李昉陪同太宗祭祀南郊,礼毕入贺,因为拜舞仆倒在地,被台吏扶着离开。李昉在卧疾数日后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获赠司徒,谥号“文正”。葬于今河北省饶阳县南12公里五公村东。

0

更多李昉作品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