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将朱可夫,百战百胜,但为何每次战死的士兵比敌人还多?
张潇奇
对于斯大林先生而言,他要处处树立榜样,在士兵们中间,将军们中间,元帅们中间,而这个榜样就是朱可夫,对于斯大林而言,他又能干又听话(多好的下属)。朱可夫出身于骑兵,学习能力很强,在图哈切夫斯基手下时学习到了很多先进的大纵深作战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图哈切夫斯基被清洗掉了(这个词是谁发明的?)而朱可夫没有,他庆幸自己的同时也在奋力学习着各种先进的作战知识。1941年6月22日时已经是副总参谋长的朱可夫和其他惊慌失措者比要镇定很多,这些惊慌失措者也包括斯大林本人。致于说到他指挥的战役伤亡大,不只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苏军在1941年以前无论是实战经验还是训练水平都不如德军,更重要的是大量元帅、将军被清洗新上任的军官除了命令士兵死守跟本没有应对德军闪击战的经验和能力,一个朱可夫就能改变苏军的这些问题吗?苏军的大部分胜利都是惨胜。如果一定要说责任的话,那么这个责任要由斯大林来负,假如图哈切夫斯基不死,德国决不敢在1941年进攻苏联!
欢天喜地童小睡
人海战术,只求胜利不求伤亡。中国学会了
书生意气
还记得苏联士兵所搭乘的交通工具么?坦克,在坦克外面坐着。
苏联没有什么步兵战车,工业滞后的解决方案就是步兵直接搭乘坦克,以完成步坦配合的战术需要。二战开始时,德军一个大包围几十万苏联士兵就没了,苏联正式对抗时,坦克上挂的士兵每7天补充一次,最长寿的士兵活不活两周。
玛小然
人海战术,讲白了,拿人命填出来的,苏军传统。
50后的简单生活
世界公认的哪一个元帅都不如彭德怀元帅,彭德怀是唯一战胜美军的元帅,没有之一
无痕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达成某种战略目的,所以,战役是否获胜,不能单纯的以人员伤亡数量来衡量。
朱可夫,二战时期最优秀将领之一,苏联杰出战略家、军事家,与同期各国的顶级名将相比,毫不逊色,充当救火队长角色,1943年1月18日,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是二战中唯一获此殊荣的苏军将领。初试锋芒,杀倭用牛刀1939年,被任命为驻蒙苏军第1集团军司令,与日军在哈拉哈河地区作战,以步、坦、炮、航协同,大胆迂回,出奇不意,歼敌主力,迫使日军在领土上作出让步,凯旋之后,荣膺“苏联英雄”称号。
此后,步步高升,1940年5月,提前晋升大将军衔,不久后任基辅特别军区(苏联最大军区)司令,1941年1月,任苏军总参谋长。
基辅会战,远见卓识1941年7月下旬,基辅会战前,朱可夫建议放弃基辅,将军队撤到第伯聂河对岸,避免被合围,与斯大林固守基辅的战略背道而驰,被解除总参谋长职务,降为预备队方面军司令,最终,66万苏军在基辅会战中被围歼,基辅陷落。
王者归来,斯摩棱斯克会战朱可夫率预备队方面军,奉命夺回叶利尼亚突出部,并将战线向前推进25公里,这是整个斯摩棱斯克会战中,苏军取得的唯一胜利。
首次救火,列宁格勒会战1941年9月10日,朱可夫任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全权负责指挥战役指挥,他调整策略,积极防御,使列宁格勒固若金汤,德军围城900天,最终在苏军反击下撤退。
再次救火,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9月底,德军集结了3个集团军和3个坦克集群,及第2航空队,共78个师,180万人,向莫斯科进攻,10月10日,朱可夫被升命为新整编的西方面军司令,负责指挥莫斯科保卫战,在缓解德军进攻速度,稳固阵线后,实施反击,至1942年4月20日,苏军向西推进了100到350公里,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二战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7日,德军集结71个师,发起斯大林格勒战役,8月27日,朱可夫又一次救火,被任命为最高统帅部副统帅,负责指挥斯大林格勒战役,在城市巷战正酣时,提出“天王星”反攻计划,并积极准备,11月23日,合围了德第6集团军和坦克第四集团军部分,共22个师,约33万人,1943年2月2日,合围德军被全歼,斯大林格勒战役以苏军完胜而结束,“救火英雄”的称号传遍全球。
此后,朱可夫参与指挥了一系列战役,直至德军投降。其中,库尔斯克会战,打的德军完全丧失进攻能力;第聂伯河战役,为苏军全线进攻创造了条件;柏林战役,打的希特勒自杀,德军柏林卫戍司令魏德林率部投降。
虽然朱可夫指挥的部分战役,苏军伤亡高于德军,但使苏军的战略目的得以达成,取得了胜利,名将称谓,当之无愧。
我们俩走在路上
为什么老拿朱可夫元帅说事儿?
在伟大的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苏联人付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最最惨烈的代价和牺牲,死亡人口高达2000万,其中军人牺牲和阵亡近1000万人。
二战时期,德国法西斯在东部战场上一度投入了四分之三的兵力和战略物资,阵亡了二战时期几乎五分之三的兵力。德国法西斯的疯狂导致苏联卫国战争的惨烈程度。
朱可夫元帅从卫国战争开始,就先后担任苏军总参谋长、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莫斯科城防司令、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乌克兰方面军司令和柏林战役方面军司令。在四年的卫国战争和解放东欧战争中,力挽狂澜,为解放苏联和最终打败希特勒法西斯德国立下了伟大的功绩,彪炳青史。
为了与猖狂和残忍的法西斯德国军队殊死搏杀,肯定会付出极大的代价,这就是苏联军队和德国军队搏杀时现实。
在苏联军队死亡的近千万人中,被俘虏的苏联红军就达到400余万,其中近300万被先后迫害致死,其它600多万都是阵亡的。
在打出苏联国境线后,苏军有损失了100多万。其中解放波兰阵亡60余万,解放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就阵亡15万,柏林战役伤亡30余万。
综上所述,苏联红军为了二战的胜利,损失很大,怎么能简单归结为朱可夫元帅的问题呢?
乐驰鸣
小便,你知道什么叫人海战术吗?不懂别在那瞎比咧咧,一场大战,双方更有几十万人,难道会有一方会一块一块送给对手吃吗?大战都是人海战术。
刘莫爱玩耍
苏联二战伤亡2700万人(死亡870多万左右 包括集中营死去的300多万战俘)而德国在东线死亡350多万人 仆从国军队死亡80万到100万左右 交换比相差不大 集中优势兵力于一处 被人说成人海战术 可想多么无知 苏联在中后期就完全碾压了德军 最后攻入柏林 想翻案和西方一起污蔑苏联 中国人不都是跟屁虫 任人忽悠的
桉树
首先,在“第一名将”前应加上限定词:二战苏军。各国各军各异多样,世界第一他也担不起。然后,朱可夫非但没有“百战百胜”,反而打过很惨的败仗!仅举一例。苏德战争中42年冬季著名的“火星”战役。朱“名将”战前拥有绝对优势的军力,集中了两个方面军,7个集团军进攻勒热夫地区的德军第9集团军。却大败亏输,头破血流。德军顽强抵抗。朱可夫不但没攻克任何一个城镇,还遭受了惨重伤亡。苏军死伤残被俘超过50万人(最多的数据是75万),损失坦克超过1800辆。德军伤亡还不到五万名。战损比11:1以上!此战让德军莫德尔大将(第9集团军司令)赢得了东线“防御大师”的美名。还有,诸如44年“胡贝包围圈”之战与柏林战役中的泽洛高地之战等。折腾出那么多孤儿寡母,朱可夫真能睡安稳吗?然后,他无论胜败都让自己人血流成海(河已不足以形容)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主观上,由他的个性和军事指挥思想及能力造成的。朱可夫性格暴躁,为人粗鄙,僵硬固执缺乏EQ。这也是二战苏军名将的通病。体现在军事上,就是战略能力强于战术指挥,擅长组织运筹缺乏机动灵活和应变能力。冷酷无情,不恤士卒不顾其他,人缘极差。只会令人害怕,不会让人尊重敬佩。举例说,朱可夫在战后与领袖、同僚和部下几乎全部翻脸!不多时就被整肃冷落,却没人替他出头。典型的就是他与科涅夫元帅的关系。战时,曾经是科涅夫的救命恩人!战后却反目为仇。二则客观上,俄(苏)式军事传统文化影响和各种条件限制。一方面习惯靠数量靠体量压倒敌人,把普通士兵当牲口般使用,只会人海战术。缺乏战略战术的精细化和各军兵种协同,还欠缺通讯和机动能力;另一方面,战时兵员损失太大,除了近卫军与坦克装甲部队,部队中尤其是一线步兵充斥了老头小孩与少数民族,都是临时征招未经训练的人员。没时间训练或精雕细琢,只能立刻拉上战场当炮灰(后期连轻罪犯都拉去当兵),以血肉之躯去积累作战经验。还有一个特别因素也是苏德特色,就是政治因素的干预,尤其是领袖(元首)和政治高层对军事行动的可怕操纵。譬如钢铁慈父就喜欢枉顾战场实际和红军的能力,突然下死命令要求前线部队必须完成。如限定某月某日,必须攻克某座城市等等。包括朱可夫在内的高级将领们只能执行无法质疑,于是,战前必须的侦查准备或后勤保障只能放弃,红军官兵也只能靠死打硬拼用鲜血开路。这种情况下的红军一旦打仗,死人比敌人多再正常不过了。
菲菲
你跟据什么说每次死的都比敌人多?
佑妮
人海战术的创造者。说什么,中国在朝战利用人海战术,造成极大的伤亡。说这话的人基本是没脑的,美国的武器什么级别?中国的武器什么级别?那能比吗?没法比,牺牲大也很自然,但是我军打出了什么样的战绩?
在卫国战争中,前期因为德国的闪电战,大量的消耗了俄罗斯飞机坦克。为了争夺一个地方,往往是不惜代价的,毫无人性的。甚至说让他们冲锋,枪都发不足。这不是人海战术是什么?后期因为后方的努力,物资得以补充。但他们使用坦克的方法是什么?还是人海战术,用坦克的人海战术。什么大纵深集团式战术,全是后人吹出来的。
小蝎子linda
德国虽然战斗力大减,但其还是军事强国,军事素质不弱,名将很多,苏联虽然后期军力大增,但征来的兵员军事素质较差,加上以前市场搞的肃反,致使很多优秀的军事指挥员被杀,只能有点靠人海战术了,以多取胜,是世界公认的第一名将也是名副其实的!
抓狂的信大人
一将功成万骨枯!
梦游巴顿
百不百胜懒得具体去说,首先要弄明白战争什么是胜什么是负?是要占领地盘还是消灭对方有生力量,又或者卡死对方作为目的?达到目的就是胜利,就好比象棋赛,尽管对方消灭了你的车马炮,但你惨烈地以牺牲这些为代价,最后剩下一兵一率将对方将死你就达到了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