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将朱可夫,百战百胜,但为何每次战死的士兵比敌人还多?

最新跟帖
NICHOLE__J

NICHOLE__J

小油瓶首先纠正一点,被誉为“胜利的象征”的朱可夫也并不是百战百胜!

朱可夫幼时出身贫寒,但却凭借优秀的军事素养当上了苏军的陆军参谋长,诺门罕一战朱可夫初露锋芒,第一次在战场上成功试验了大纵深的战术,后来朱可夫临危受命,先后在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以出色的指挥成功的击退了两次德军全力进攻,特别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一举歼灭了保卢斯的德国第六集团军,成功扭转了苏德战场上的不利形势。接下来朱可夫又先后指挥了列宁格勒破围战和库尔斯克会战,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最后朱可夫指挥三个方面军的苏军率先拿下柏林,结束了欧洲战场上战斗。可以说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朱可夫,哪里有朱可夫,哪里就有胜利,朱可夫也亲切的被苏联人民成为“战场上的救火队员”,被斯大林誉为“胜利的象征”。

▲一身荣誉的朱可夫元帅

然而人们记住的大都是朱可夫的胜利,朱可夫也不是神,他也有百密一疏的时候

“胜利的象征”朱可夫最惨痛的军事失败

那是在1942年的春天,朱可夫凭借莫斯科战役的威望,升任苏军副总司令,指挥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面军,朱可夫为消灭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彻底扭转被动局面,策划了围歼勒热夫突出部27万第九集团军的“火星行动”,参战兵力190万,火炮24000门,坦克3300辆,战机1100架。

▲勒热夫突出部战役地图

“火星行动”作战体现了朱可夫的典型风格,苏军7个集团军从东西北三个方向以泰山压顶之势对德军发起向心攻击,但是朱可夫明显低估了德军防守的坚韧和反击能力,德军依托地形构筑纵深防御,将城镇乡村修建成要塞据点支撑防线,精确部署了交叉火力网杀伤突破敌军,此外这次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拥有强大的战略预备队,战役爆发后先后有5个装甲师和1个摩步师增援了莫德尔。

面临苏军强大的攻势,德军防线弹性十足,不断向后弯曲,却不破裂,苏联的大军根本撕不开突破口,虽然在东北西三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因为德军顽强的纵深防守而显露疲态,不得不转攻为守,而德国名将莫德尔立刻抓住翻盘机会,投入预备队反击突破最深的4万苏军。

▲发起冲锋的苏军部队

为了挽救败局,朱可夫孤注一掷,投入了战略预备队继续进攻,企图救援被围苏军,苏军发起人浪冲锋,但立刻遭遇德军凶猛的火力扫射,残酷的战斗进行了3天,苏军仍然在拿不下德军坚固的防线,被围苏军只能丢弃所有重武器,在付出惨重代价后返回苏军战线,至此“火星行动”苏军惨败,战后统计苏军阵亡和被俘26万人伤残50万人,损失坦克1847辆,大炮1100门。而德军的伤亡仅在4万余人左右。

▲勒热夫战场上的德军依托良好的防御体系击败了进攻的苏军

这就是令朱可夫铭记一生的“火星行动”,当然战争结束后,朱可夫如日中天,形同战神,苏联也极力掩盖朱可夫的缺点和败绩。

一将功成万骨枯,“胜利的象征”朱可夫是这句名言最贴切的典范!

一将功成万骨枯,朱可夫这位常胜将军的功成之路,也同样是用无数士兵的献血堆出来的,但相比其他国家,俄国人付出的代价更高。

为什么说朱可夫即使打了很多的胜仗,但仍然是自己士兵的损失远远大于德军的损失呢?

(1)苏联军队的密集冲锋战术

第一个例子是以赛罗夫斯克高地强击战,在这场战斗中俄军一个营的兵力对德军的一个碉堡发起了进攻,结果俄军营长在进攻中死去了所有的连级指挥员,最后那只原有700多人的俄军营只剩下了不到100人,而碉堡中只有两名德军机枪手,其中的一个机枪手已经疯掉了,因为他受不了面前堆积如山的俄军尸体。

▲苏联红军发起密集冲锋

第二个例子是1943年一位步兵营营长的战斗经过记录,一位名叫B·佳特洛夫的营长在回忆1943年12月的一次战斗经过时写道:“开始冲锋了。我们摆起了一条散兵线,弯弯曲曲像条黑色的长蛇。紧跟在它的后面又是一条散兵线。而且这些黑色的弯弯曲曲、又蠕动着的长蛇在白皑皑的雪地上是那么的荒谬,那么的不正常!黑白相映,简直就是一个活靶子。于是德国人的子弹像雨点一般飞了过来。许多火力点也开始了射击。大口径的机枪开始从第二条防线的堑壕里向外扫射。散兵线纷纷倒下。

▲苏联红军发起密集冲锋

营长拼命地喊着:‘冲啊!……去你妈的!冲啊!……向前冲!冲啊!我枪毙了你!’但是,已经不可能再次发起进攻了。想像一下吧,在枪林弹雨中怎么可能从地上爬得起来……不管怎么说,指挥员们到底还是把‘黑色的农村步兵’组织起来进行了几次进攻。但是,这是徒劳无益的。敌人的火力实在太密集了,还没走上两步,就都像柱子一样纷纷倒下。

从上述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苏联人进攻时,导致他们毁灭的最大障碍是进攻时的密集冲锋,苏联人进攻时,一波接着一波,德国人简直就是砍瓜切菜一般,这样的强攻结果就是一波波的苏联人倒下,因此苏联人的战术素养非常值得怀疑,他们明显没有德国人“会打仗”,感觉苏联人步兵进攻战术似乎还在沿袭冷兵器时代的模式,靠人海战术往前平推,不惜牺牲任何士兵的生命以谋求胜利。

(2)整体指挥官素质低下,对士兵生命缺乏应有的珍惜

与德军相比,苏军的整体指挥官素质比较低,而一支军队的战斗风格和战术素养是和他的指挥官的能力分不开的,在整个苏德战争中,几乎很少有苏联军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时候,多数都是占人数绝对优势的苏军以大量的伤亡代价歼灭少数作战素质较高的德国军队,然后战后再源源不断的用生力军弥补战斗损失,这样苏军又能持续保证兵力优势。

▲斯大林的不惜一切代价命令,缺乏对士兵们生命应有的珍惜

由于最高统帅斯大林的命令中最经常见到的一句话-“不惜一切代价”,所以自上而下,整个苏军指挥官们都缺乏对士兵生命应有的珍惜!!!

(3)朱可夫的作战艺术依赖人海战术,

苏联著名的叶廖缅科元帅曾经点评过常胜元帅朱可夫的军事艺术特点,朱可夫的作战艺术就是:必须比敌人兵力多至少2-3倍,否则他就不会着手进行战斗。

其实这里面有朱可夫的考虑

由于朱可夫深知苏联军队在整体战术素养方面仍与德国军队有差距,朱可夫还深知自己的基层指挥官一旦遭遇不测和伤亡后,往往会失去理智,选择疯狂而徒劳的冲击坚固防线,因为这种现象已经多次出现过。在逆境中的苏联基层指挥官往往丧失逻辑思维能力,决策完全靠本能。

▲朱可夫依赖人海战术有着对战局明晰的判断

所以朱可夫知道,苏军只有在人数上占优势,才能取得对的作战的优势,才会考虑对德作战。

这样就是为什么斯大林听说中国的淮海战役,中国以60万兵力战胜了美械装备的80万国民党军队,其中还歼灭55万时,高呼这简直就是东方奇迹,因为他们崇尚压路机式的战斗,与中国人灵活机动的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战斗方式还存在较大差距。说句不好听的,朱可夫的这种依靠比敌人付出更多的伤亡代价方式取得胜利,在中国早就被当做败军之将了!

综上所述,由于整体战术素质和战术指挥不如德军,苏军往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击败德军,所以即使是朱可夫也要依靠人数优势获取战争胜利,但在这个过程中苏联人崇尚压路机式的战术以及崇尚蛮力不懂的变通的密集冲锋战术,导致了苏联军队巨大的伤亡。

potdeer

potdeer

第一名将朱可夫,百战百胜,但为何每次战死的士兵比敌人还多?

每当提起二战,就不得不提起苏德战争,说起苏德战争,就不得不提起“苏联军神”朱可夫,他是苏联著名军事家、战略家、苏联元帅,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是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可以说,朱可夫一生从无败绩。但就是这样一个百战百胜的名将,为什么每次战斗中牺牲的士兵比敌人还多呢?

小编认为,不管是什么原因,战争只要取得胜利,就是最终目的。

1、从士兵到元帅的朱可夫。

朱可夫,1896年12月1日出生在卡卢加省特列尔科夫卡村的一个贫苦家庭里。父亲是鞋匠,母亲在农场干活。他有一个姐姐,全家四口只有一间房屋,家中的房子小得几乎无法容纳一家四口同时居住。朱可夫曾自嘲说:“挤死总比冻死强。”自幼生活十分艰苦。但就是这样的生活锻炼了朱可夫的意志,后来完成了从士兵到元帅的嬗变。

他在漫长军旅生涯中立下了举世公认的赫赫战功。荣获列宁勋章6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3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胜利”最高军功勋章2枚,图瓦共和国“共和国”勋章1枚,蒙古人民共和国英雄(1969年),荣誉武器1件,奖章及外国勋章多枚。四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是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防空军事指挥学院以其名字命名。他不但为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侵略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其指挥艺术也为苏联军事学术的发展起到巨大推进作用。他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功卓著的“传奇元帅”。朱可夫是苏卫国战争中苏联红军的“三驾马车”之一,他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杰出贡献,使他成为俄罗斯民族英雄,永载史册。正如他的挚友艾森豪威尔上将所赞颂的那样“牺牲的军人们到达天堂时,一定会得到另一枚荣誉勋章,那就是朱可夫勋章,这种勋章将被每一位赞赏军人的勇敢、眼光、坚毅和决心的人所珍视。”

2、名将朱可夫指挥的战斗,为什么每次牺牲的士兵比敌人还多?

朱可夫先后指挥过莫斯科战役、保卫列宁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战役、白俄罗斯战役、柏林战役,可谓是战功卓著。但在朱可夫指挥的战斗中,为什么每次牺牲的士兵比敌人还多?

一是苏联军队传统的战术是波浪式进攻。沙俄数百年的传统战术是不能丢的,苏军进攻方式被称为波浪式进攻。在苏联将领眼中士兵是消耗品,苏联人进攻时,一波接着一波,最前面的两股波浪是荷枪实弹的,而后面两股波浪通常是赤手空拳。这样的强攻结果就是一波波的苏联人倒下,当前面的两波人被打倒后,后面的队伍就跨过他们同志的尸体,并捡起死者的武器继续进攻。感觉苏联人步兵进攻战术似乎还在沿袭冷兵器时代的模式,靠人海战术往前平推,不惜牺牲任何士兵的生命以谋求胜利,有时候战死的苏联士兵堆积成山,令德军惨不忍睹。

二是执行斯大林“不惜一切代价”的命令。我们知道,当时斯大林在苏联人心中,那是神一样的存在,人人崇拜斯大林,再加上苏军的整体指挥官素质比较低,缺乏良好的战斗风格和战术素养。由于最高统帅斯大林的命令中最经常见到的一句话“不惜一切代价”,所以自上而下,整个苏军指挥官们不管战士的死活,而且只知往前冲,他们也不怕死亡。所以每次都以伤亡惨重的代价取得胜利。战后再源源不断的用生力军弥补战斗损失,这样苏军又能持续保证兵力优势。

三是朱可夫的作战艺术依赖人海战术。苏联著名的叶廖缅科元帅曾经点评过常胜元帅朱可夫的军事艺术特点,朱可夫的作战艺术就是:必须比敌人兵力多至少2-3倍,否则他就不会着手进行战斗。由于朱可夫深知苏联军队在整体战术素养方面仍与德国军队有差距,朱可夫还深知自己的基层指挥官一旦遭遇不测和伤亡后,往往会失去理智,选择疯狂而徒劳的冲击坚固防线,因为这种现象已经多次出现过。在逆境中的苏联基层指挥官往往丧失逻辑思维能力,决策完全靠本能。所以,在每次战斗中,朱可夫都以多于德军几倍的力量展开,根本就不在乎牺牲。

四是俄罗斯是战斗民族,他们根本就不怕死亡。并且面对德军的入侵,满腔的仇恨,所以,即便死亡也要进攻,因此每次都伤亡惨重的代价取得胜利。

五是当时苏联的武器没有德军先进,武器不行,就用人海战术,因为当时苏联国大人多,不在乎牺牲,用人海战术消耗德军的战斗力量,所以,每次战斗都是惨胜。

虽然按照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强调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让人感觉到朱可夫指挥的战斗不可思议。但小编认为,自古成王败寇,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每次战斗都是因地制宜,不能一个标准丈量,但不管怎样,战争以胜利为目的,这样考虑,就理解朱可夫的作战思维了。

lhgro

lhgro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朱可夫并没有百战百胜,只能说他的胜仗比较多,但败仗也是不少。

朱可夫为什么胜利伤亡反而比敌人大,主要是他的作战思维问题。

其实,整个苏德战争期间,苏军损失是远大于德军的。

苏德战场双方伤亡人数:德军损失1180万,死亡及失踪380万、伤病约700万 。

而苏联红军损失2960万,死亡及失踪915万、伤病1832万。

为什么苏军明明赢了,损失还是德军一倍以上?

主要是两点:

第一,苏军的战斗力相对较差。

这是一个大话题,但一般认为同等数量对抗,苏军绝对不是德军对手。

甚至数量保有一二倍的优势,往往德军也是胜利一方。

这不仅仅是武器装备问题,还有战术和训练的问题。

第二,苏军战略如此。

苏军的战争战略就是以绝对的数量优势(包括兵员和武器),在持久战中压垮敌人。

所以苏军很多时候并非不能很精锐,而是不需要这么精锐。

打个比方,苏军战争中始终没有制造装甲运输车,这当然不是它没这个技术。

能够制造这么多坦克,造装甲车有什么难度?

其实,这主要还是不重视,不在乎士兵的运输伤亡,反正有大量人员可以补充,将生产装甲车的资源都用来造坦克,消灭敌人。

朱可夫的作战也是一样。

他在具体指挥时,攻击比如德军1个团,往往是用二三个团的苏军夹击猛攻,务必要求全歼德军,至于自己伤亡是其次的。

反正苏军伤亡再大,也可以迅速补充。大家看看苏军2960万的损失数字,就知道了。

1939年,英国人口才4700万,法国人口4100万。

等于苏军的伤亡数字,差不多相当于英国或者法国的总人口了。

太吓人了。

仗剑走天涯

仗剑走天涯

这视觉是错误的,其潜在密码是德军人数过少才败给苏军!德因是卑鄙地在条约的掩护发动偷袭的。苏为不刺激德,在苏波方向未布置超强的防控力量!德蓄谋已久,闪电战攻击苏边防部队的要塞机场运输线,让苏战初乱成一团,因是本土作战,苏军必须调集大量部队保护百姓保护重要生产基地,能源基地,自然加大了战损比!当朱可夫科涅夫挥师尽逐德军出境,其后直至攻克柏林,德军的战损比开始奇高,因为本土作战,德军处处没防,而苏军只攻一点,不考虑保护苏联百姓,全师进攻,德军因保护这保护那顾忌这顾忌那,付出更高的代价!苏军出境作战,德国总是用剩余部队的精华阻击苏军(可能因体制原因,宁可投降英美,却决心和苏军血战到底)。德军闪电战在欧洲屡屡得手后,积累了一些经验,苏军在适应闪电战而多付出一份巨大的代价是没有办法的事!

hongluanxi

hongluanxi

朱可夫元帅

孙子曰“将帅起于行伍”,自古以来,能够指挥千军万马决胜疆场的名将都遵循“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规律,百战百胜的将军都是喋血沙场九死一生,才能名垂千古。

朱可夫元帅年轻时即征招入伍,参加了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后加入红军,从士卒一步步登上苏联红军元帅,可谓慷慨悲歌壮士断腕,在沙场上能活着已经实属不易,绝对是天生的士兵。

朱可夫元帅在二战中指挥了诺门坎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库尔斯克战役、攻克柏林战役,功勋显赫无人能及,是苏联红军的军魂。

朱可夫元帅在历次战役中未雨绸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擅长大纵深战术,在广阔的苏德战场上同纳粹法西斯决战,动辄数百万人会战,自然死伤难免,面对残酷无情的法西斯只能采取必杀之计,只求胜利,无法考虑伤亡。

苏联红军在攻克柏林时,已经面临美国、英国盟军的巨大压力,为了谋求苏联的国家利益,只能奋勇前进,力争抢在美英之前夺取柏林,当时纳粹头子希特勒指挥残存的120万军队固守柏林,企图击退红军进攻,苏联红军250万人,要想迅速解决德国法西斯,只好投入残酷的巷战,反观俄罗斯军队在车臣的损失,250万对决120万固若金汤的德军,死伤30万人,应该不算多,达到了战术目标,为苏联赢得了势在必得的利益!

图片来自网络!

小样儿

小样儿


朱可夫苏联元帅,被认为二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虽然朱可夫被称为战神,但有一个情况就是,朱可夫指挥的战役虽然最后都能取胜,但己方的损失远远大于敌人。比如朱可夫的成名战,与日军的诺门罕战役,朱可夫的伤亡是日军的两倍。白俄罗斯战役,朱可夫伤亡77万,德军伤亡40万。

朱可夫并不是百战百胜,也遭遇过失败。那就是1942年的"火星"行动,当时苏军为了拔掉刺入莫斯科咽喉的勒热夫突出部这根刺,消灭德军第九集团军,动员了190万军队,意图通过绝对的优势,消灭德军。德军第九集团军司令莫德尔的指挥下,依托地形构筑防御纵深,组建交叉火力网。在苏军进攻下,德军防线不断向后弯曲却并不破裂。莫德尔设计的弹性防御很有效,在德军进攻乏力后,德军进行反攻,反包围了突入的苏军。这一战以苏军惨败而告终,苏军死亡和被俘约26万,伤约50万,而德军只伤亡4万人。这一战也成了朱可夫的军事生涯的唯一败绩。

从第九集团军战后的战报中,我们也许可以得出朱可夫指挥的部队每次伤亡都比敌人大。

"敌军虽然开局雄心勃勃,进展顺利,一旦遭遇不测和伤亡以后,立刻失去理智,疯狂而徒劳地冲击坚固防线。这种让人无法理解的现象多次出现。在逆境中俄国人往往丧失逻辑思维能力,决策完全靠本能。俄国人本质上迷信蛮力,崇尚压路机式的战术,盲目遵循战前部署,不会随机应变。”

战后苏联为了提升朱可夫的英雄形象,刻意抹去了这一场战斗,在资料中也以别的地名代替。
在中国人的眼里,百战百胜的战神,往往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不战而屈人之兵。但也许在战斗民族眼里朱可夫这种作风就应该是战神。

元元游记

元元游记

对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第一,朱可夫并不是超人,他不是百战百胜。第二,苏德战场上,苏军的损失超过德军是事实,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一个情况我们就不说了,朱可夫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他指挥的几次进攻战役都没有成功。虽然说起到了吸引德军注意,分散德军力量的作用,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达到应有的作用。

第二个问题,我认为,造成苏军伤亡大于德军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德军的整体作战素质高于盟军。

德国本身就是一个军国 ,它的前身普鲁士就是个以军队为基础的国家。因此,这个国家在军事理论和军事组织上走在当时世界前列。

在其他国家还沉浸在和平的氛围里时,德国已经取得了总体战和闪击战理论成果,并组建了相应的军队结构。

凭借着先进的军事理论和军队组织,德国轻易的横扫了欧洲。

相比德国,苏联在军事上,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战前的大清洗中,绝大部分中高级指挥员都被清洗掉了。这使得苏军的军事水平一落千丈。

当然,即便苏军不因为大清洗,论整体素质,也不是德军的对手。当时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是德国的对手,和德国交战的国家死伤人数都超过了德军。

2、开战初期,苏军损失过大。大批基干官兵的损失更削弱了苏军的素质。

在苏德战争初期,德国对苏联进行了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苏军在德军的打击下损失惨重。

在开战初期,苏军被俘人员就超过了六百万。这些兵员大部分都是苏军的常备兵员。这使得苏军的兵员素质雪上加霜,更加不是德军的对手。

苏军为了应付紧急形势,被迫征召大批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员入伍,并经过短暂训练就投入战场。

战争初期,朱可夫还在参谋总部工作。等他到前线指挥作战的时候,接管的就是这样一支乌合之众。

3、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苏军交了昂贵的学费。

苏联在顶住德军的进攻后,慢慢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但是这种学习交的学费就是苏军的生命。

德军自己承认,在战争初期,苏军的军事指挥是笨拙的,可以轻易打败他们。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苏军的指挥越来越自信,越高明。从刚开始打开突破口后不知所措,徘徊不定。到后来直插纵深,一泻千里。苏军用官兵的生命和献血使自己得到了涅槃。

4、苏联和德国的攻守异势。

在战争前期,是德国进攻,苏联防守。等到后期,则是苏联进攻,德国防守。

防守的优势是众所周知的。为了进攻,苏军当然要付出更高的代价。

即便是德军,在莫斯科会战中,在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依然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更不要说兵员素质低于德军的苏联军队了。

5、战争只需要胜利,只有胜利才是减少伤亡的最佳手段。

失败是伤亡最大的原因,因为伤亡得没有价值。所以,在战争中,为了胜利,指挥员会想尽办法。

苏联相对于德军的优势就是兵员众多。只有这一点才能压垮德军。这也是苏军采取相应战术的原因。

到了战争后期,德军的老兵被消耗殆尽,这时德军的伤亡超过了苏军的伤亡。这就是苏军消耗作战的成果。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朱可夫指挥的战役,伤亡大的原因主要是发挥自己兵员众多的优势,采取相应的消耗战术。而德军的军队素质优良也是造成苏军伤亡大的原因。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chenhanyu

chenhanyu

第一名将≠百战百胜

尽管朱可夫有着“第一名将”的美誉,但是在他的军事生涯中也曾经历过惨痛的失败。“火星行动”是朱可夫一生中最大的败笔,甚至连朱可夫本人都不愿意过多谈起。当年他亲率两个方面军共计190余万人从三个方向杀奔勒热夫突出部,妄图一举歼灭莫德尔的第9集团军。单从双方的力量对比来看,朱可夫拿下勒热夫丝毫不成问题,然而最终的结果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苏军苦战二十余日,付出了近百万人的伤亡却依旧未能撕破德军的防线,最终只得铩羽而归。



“火星行动”的失败再一次暴露了朱可夫乃至整个俄国人的痼疾,过分迷信蛮力,非常崇尚压路机式的战术。他们一旦陷入逆境,就如同丧失理智一般只知疯狂地冲击德军防线,而不懂得随机应变。尽管朱可夫是苏军将领中的佼佼者,但他的身上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第41集团军被围困后,朱可夫孤注一掷将所有的预备队投入到战场,让两万多人在宽仅四公里的正面“玩命”猛攻德军防线,最终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蛮力=胜利?

与德国军官灵活多变的指挥相比,苏军的指挥则要呆板得多,这一点在战争爆发初期表现的最为明显。在苏联军官的字典里似乎从未有“谋略”二字,有的只是“不惜一切代价”,这种“不计代价”的进攻最终也就演变成了巨大的伤亡。上至最高统帅斯大林下至普通士兵对蛮力的信奉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有时会作出一些毫无意义的“举动”。或许能从下面的战斗中感受到苏军的这种疯狂!



1941年11月17日清晨,克林西南方的穆西诺附近发生了一场短暂的战斗。蒙古骑兵第44师两个团的士兵挥舞着马刀义无反顾地冲向了德军某炮兵连阵地,尽管苏联骑兵表现得非常勇敢,但在德军的炮火下,这战斗演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苏军前仆后继,两个团近两千人全部葬身在炮火下,却未能伤及德军一丝一毫。这种突击从军事角度而言毫无意义,可类似场景却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这种情况直到莫斯科战役结束后才有所改观。

前期军队素质低下,后期攻防角色转换

受大清洗的影响,苏军的整体军事素质要比德军差上一大截。苏军的指挥官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军官都缺少足够的经验,这对士兵而言就成了一种灾难。另外,由于战争爆发过于突然,苏军士兵大多是紧急征召入伍的农民,他们缺少足够的训练,也没有相应的战场经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苏军的战斗力。为此,苏军也只能依靠数量上的优势来弥补“质量上”的不足。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朱可夫也别无选择,而这种“以数量拼质量”的战斗往往意味着巨大的伤亡。

随着战争的历练,苏军的作战经验逐渐累积,苏德双方的实力差距开始缩小,但苏军的伤亡情况却并没有太大的改观。在苏军反攻阶段,其伤亡依旧高于德军,比如在切尔卡瑟突围战中,苏军虽然重创了德军,但他的伤亡人数依旧是德军的两倍。这除了是因为其兵员素质依旧与德军存在差距外,还由于双方攻防角色的转变。此时,苏军成了进攻的一方,而进攻方的损失向来要比防御方大,所以才会出现上述状况。



总的来讲,朱可夫作为一名苏军将领,他的身上也存在着迷信蛮力的一面,同时他也不得不面对苏军素质低下的现实。为了取得胜利,朱可夫只能不断地增兵,进而以数量优势打败德军的质量优势,而这必然会让苏军付出更多的代价!

文/战情解码

了解更多军事资讯,请关注战情解码!

圆圆的伙伴

圆圆的伙伴

朱可夫是二战时期苏联的第一名将,他指挥了诺门坎之战、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柏林战役等二战中著名的战役,这些战役都以苏联军队的胜利告终,朱可夫也因此获得了常胜将军的美誉。然而朱可夫的常胜将军并不光彩,朱可夫打赢的这些战争,苏联军队的损失数量都要高于敌人。

诺门坎之战中,苏联军队的人数是日军的2-3倍,重武器数量远超过日军,在战场上日本军队一直被追着打,战场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苏联军队的手中。然而战后统计伤亡人数的时候,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日本军队战死失踪8000多人,受伤9000多人。苏联方面战死9700多人,受伤1.6万人。苏联号称歼灭了6万日军,实际上诺门坎之战参战的日军只有5万多人,其中真正和苏联军队交手的不到3万人。从苏联多报歼敌人数的情况看,苏联的真正损失数很可能更大。


莫斯科保卫战时期,苏联军队损失了75万人,德国军队损失50万人。斯大林格勒战役时期,苏联投入了数百万军队,在人数上远超德国军队,并且在战争后期整建制的消灭了德国的第6集团军。然而在这种前提下,苏联军队仍然损失了一百多万人,其中战死人数超过40万,而德国军队的损失人数大约在80万人左右,低于苏联的损失人数。柏林战役时期,德国军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朱可夫攻占柏林,仍然损失了30多万军队。艾森豪威尔讽刺的说:我们没有选择攻占柏林,拯救了十万盟军士兵的生命。这句话实际上暗讽了朱可夫攻占柏林损失人数过多。


朱可夫损失人数过多,只要是由于三个原因。第一点:苏联军队缺乏优秀指战员,苏联内部动荡后,苏联很多中高层军官都是从基层军官临时提拔上来的,这些人只能指挥几十个人的小规模战斗,根本无法组织大规模的兵团作战。

第二点:苏联士兵的战斗力低,苏联能够战胜德国,靠的是工业生产速度快,人口基数大。苏联的坦克越打越多,士兵也越打越多,但是士兵的战斗力却一直没能提上来。苏联的士兵在训练上不如德国,特别是二战后期的时候,苏联士兵中新兵的比例非常大,整体战斗力并不高。

第三点:朱可夫指挥不够灵活,假如朱可夫有曼施坦因的指挥艺术,那么苏德战争能够提前一年结束。朱可夫的打法是典型的“大炮兵政策”,依靠着人数更多装备更好的军队,来压制人数较少装备较弱的敌人。这种“大炮兵政策”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人数和装备的优势,缺点是打法死板,损失的人数往往更多。

朱可夫能够成为苏联第一名将,主要是由于苏联在内部动荡后,缺乏真正具备指挥艺术的将军。朱可夫虽然损失士兵多,但是毕竟能够打赢胜仗,相比于那些损失人数多,还打不赢胜仗的将军,朱可夫的表现还是比较不错的。

吖洁Y_J

吖洁Y_J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从一个沉重的话题说起:

那是1937年6月11日,前苏联的真理报发表了图哈切夫斯基(苏联最早五元帅之一,军事战略学家,有"红军拿破仑"之称)等8名军事将领被捕并交付军事委员会审判的消息。这次被捕的除图哈切夫斯基外,还有陆军的2位司令、1位军区副司令、1位军事学院院长、1位干部部长和2位军级干部。

1937年6月12日,军事法庭宣布,“反苏托洛茨基军事组织”的图哈切夫斯基等8人,全部都因犯“间谍和叛国罪”而被枪决了。

1937年8月,斯大林在红军政治干部会议上发表讲话,号召在红军中产除“人民公敌”并揭露他们的活动。之后,前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就对武装力量发布了命令,说红军中存在一个分支密布的间谍网,为此,要求部队:凡是和间谍多少有点关系的人,都要作出交待;多少知道或怀疑别人有间谍活动的人,要向上级汇报。

从此,在前苏联的军队内部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清洗“人民公敌”的运动。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前苏联军队中5个元帅中的3人,4名一级指挥员中的3人,16位司令员中的14人,12名二级集团军军长中的12人,67名军团长中的60人,199名师长中的136人,397名旅长中的221人,2名一级海军最高指挥员中的2人, 2名二级海军最高指挥员中的2名,6名一级海军指挥员中的1人,15名二级海军指挥员中的9人,28名集团军政委中的25人,97名师政委中的79人,36名旅政委中的35人被处决或被劳改营,国防人民委员会和最高军事委员会80人中的75人离职,军官团里的半数以上的军官(大约35000人)被枪毙或者送劳改营。

由于这些毫无根据的镇压,红军失去了最优秀的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三位元帅被控“外国间谍”、“人民公敌”而被消灭了,各军区司令员都死于非命,许多著名的军事家和国内战争时期的英雄,或被处决,或被降职,或被长期监禁,所有军团司令、几乎全部师长、旅长和半数以上的军队政工干部被撤职......

这些镇压,几乎消灭了前苏联红军中的全部敢干力量,使红军元气大伤。这一切恰恰发生在二战即将全面爆发的前夜。在二战已经爆发后的1940年,前苏联红军中70%以上的师长、70%左右的团长和60%左右的兵团部队政治委员和政治部主任都是任职只有一年左右的新人。

德军参谋长冯.贝克在评估1938年夏季军事形势时说:“可以不必把俄国军队看成是一支武装力量了,因为血腥镇压大伤其元气,使它变成了一部懒散的机器。”

我认为,这就是朱可夫的部队战死士兵比敌人多的主要原因。

物执

物执

我是东斯坦因,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

朱可夫是苏联二战中最有名的将领。在二战中朱可夫就像一个“救火队员”,每当遇到紧要的任务时,朱可夫就会临危受命,披挂上阵。不过朱可夫指挥作战时,己方士兵战死的人数总比敌人多,这一点却总是被人诟病。可以说是朱可夫名将光辉中的一点瑕疵。

其实己方战死士兵的数量多于敌人,是二战中苏联将领的一个通病。甚至可以说在苏联/俄罗斯的历史上,很多将领都有这个缺点。

在沙俄时代,俄国普通士兵大都是目不识丁农民工人,因为普通俄国士兵的军装是灰黑色,因此这些普通俄国士兵也被叫做“灰色牲口”。而沙俄时代,军官都是贵族。这些贵族军官们根本不拿士兵当人看,在他们眼中“灰色牲口”就是消耗品,用他们的话来说“灰色牲口”是死不光的。

十月革命后,腐朽的沙俄被推翻,社会主义苏联诞生,但数百年的传统不是丢就能丢的,在苏联将领眼中士兵依旧是消耗品。二战时,苏军进攻方式被称为波浪式进攻。最前面的两股波浪是荷枪实弹的,而后面两股波浪通常是赤手空拳。当前面的两波人被打倒后,后面的队伍就跨过他们同志的尸体,并捡起死者再也不需要的武器继续进攻。

例如,塞罗夫斯克高地的战斗中,苏联军队一个营700多人,强攻一个由两名德军驻守的碉堡,最后这个营只剩下了不到100人,牺牲了所有的连长和几乎所有的排长。

冷战时期的,苏联的钢铁洪流,其实也是这样,装甲集群不计损失的向敌人碾压过去,哪怕这样做士兵的损失会很大。

此外二战时期,虽然苏联在二战中也涌现出了像朱可夫、罗科索夫、华西列夫斯基、科涅夫等名将。但是苏联军官的整体素质,与德军相比,还是相差甚远。而一支军队的军事素养与战斗力与他的指挥官的能力分不开的。而为了弥补自身的不足,苏联军队只能去拿人命填。一位当年的德国军人这样说,苏联人进攻时,一波接着一波,德国人简直就是砍瓜切菜一般,这种强攻的结果,就是一波波的苏联人被击毙。这是朱可夫每次战死的士兵比敌人多的客观原因。

综合来看,朱可夫作为二战时期最为杰出的将领之一,是毋庸置疑的。至于说他每次战役战死的士兵比敌人多,只能是“俄罗斯特色”(士兵是消耗品)和时代背景(肃反)相互交织的结果。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非常欢迎大家来吐槽!!!

差太多先生

差太多先生

朱可夫真不容易,上面是难伺候的“婆婆”斯大林,下面是装备落后训练不足兵员素质太差甚至中高级军官严重缺乏战争经验的苏联红军,你让他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有着丰富装甲突进与空地协同经验的德国军队,如何能够低廉的损失代价消灭敌人?

面对优势装备与先进战术的日本军队,中国大军不也是数倍的战损?即使是英国、法国面对德国军队又能如何?丘吉尔说阿拉曼战役前英国战无不败,阿拉曼战役后英国军队战无不胜,但你看看英国打赢阿拉曼战役是德国数倍的飞机、坦克、大炮与海量的石油,英国能以少胜多基本德国吗?

一些人认为美国军队不错,恺塞林不是打出了一比八的德国与美军的战损?即使是诺曼底登陆后面对德国的偏师,数百万英美盟军在海量的飞机、坦克、大炮支援下能如何?艾森豪威尔以为1944年圣诞节前可以打入德国本土,结果呢?朱可夫如果有这些豪华的武器装备,哪里需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苏式坦克对付不了虎式坦克,只能通过大口径反坦克炮,而美军可以用轰炸机,这就是美军人员损失少的原因。

纹身罪徒

纹身罪徒

主要是对手太强了!苏联的对是曾经号称全球第一陆军的德军。别说朱可夫了,所有跟德军交战过的军队伤亡都比德军多得多。

德军之强在于其两千多年的战斗传统,这是一支真正的战斗民族。日耳曼人天生就是战士,他们以打仗为职业,受雇于周围各国,所以德军的战斗素养真心不是盖的。根据日耳曼人的传统,所有日耳曼男人从9岁开始就得接受军事理论训练,11岁开始参加正式军训,到14岁时则被编入青年团开始参加实战(勤务或预备役),到18岁正式参军。也就是说,同样是18岁参军,德军就已经是有9年军训经验,4年战斗经验了。这也是德军恐怖的地方,由于全民皆兵导致其成军速度实在太快了,德国在1939年2月时候只有50万军队,到1939年9月的时候德军已经扩编到150万人,到1940年4月份德军则扩编到380万人。

其次,战术体系的问题。德军之强除了单兵作战能力强,德军的战斗体系也起了很大关键。德军有成熟的闪电战体系,各兵种各军队之间的配合天衣无缝,这往往可以起到10+10>50的作用。而苏军在当时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战术体系,一直到50年代时候,苏联才提出了钢铁洪流的战术体系,这时候苏军就无法阻挡了。

zhaobo

zhaobo

抗战时期,国共双方军队,分别与日军作战中,基本都是败仗多,胜仗少,即使胜利,也都是惨胜。无论胜负,平均算下来,敌我战损比例都很夸张,基本是1:8,日军战死40余万,国军阵亡320万,八路军、新四军、抗联、琼崖纵队累计牺牲当有10余万吧。难道国共双方军队阵亡比日军多,就影响诸多抗日名将的称号吗?杜聿明、张自忠、李宗仁、彭德怀、林彪、贺龙等。苏联卫国战争,也是在极其被动挨打局面下,一点点败中取胜的,而德军比之日军,综合战力,高出不是一个层次。朱可夫等将帅会因为付出代价惨重,取得胜利,就要质疑名将成色吗?愚蠢的提问。

白凌_Ling

白凌_Ling

斯大林逝世后,苏联高层有过一段短暂的权力争夺。苏联体系是苏共领导苏联红军,高层无一名将军在任。此时,赫鲁晓夫阴差阳错间把苏军元帅朱可夫找来了,并借由军方势力爬上最顶层。事后朱可夫被弃,这也成了这位元帅威名的最后发挥。

朱可夫从小学习热情高涨,最终成为名将

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前线的俄国白军被紧急调往国内平叛,但于事无补。列宁和托洛茨基建立了一个崭新的苏维埃政权。此时朱可夫已入伍两年,他1915年便参加了俄国骑兵部队。十月革命爆发时,重新加入了红军。1919年,他被吸收参加布尔什维克。

朱可夫出生于贫困家庭,深知被压迫阶级的艰难。他的父亲是鞋匠,母亲是农民,他们一家四口挤在一间小屋里生活。朱可夫小学毕业后,他跟随父亲到了莫斯科讨生活。他从学徒做起,历经磨练,长大后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十分优秀的骑兵。

在红军的队伍中,朱可夫发挥了所有的热情。他在军中步步高升,还获得了学习进修的机会。他是一个健壮的、勇敢的、好学的、聪慧的“保尔 柯察金”。后来,他西讨德国法西斯,东征日本关东军,成为世界名将。

朱可夫打过无数大战且几乎全胜,一时间无论是平民、军人、政客,朱可夫的崇拜者无数。直到后来苏联公开了二战的部分资料,人们发现朱可夫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无敌,他打过的战既多又难,可是每场战争里俄军阵亡的人数也很多,甚至比敌军阵亡人数还多。那么,朱可夫是否对得起他的赫赫威名呢?

朱可夫指挥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希特勒上台后,德国推动起了法西斯主义。德国政府兴起基建工程,改革教育,推行新政策。西方列强们看到这个充满干劲的国家都不免为他们暗地里加油助威。可是,希特勒和他的追随者们很快露出了法西斯的真面目,他们要将政治压力迅速地、高效地转移给外部,有理有条地转变成了一群残暴、高傲的民族主义者、军国主义者。

年轻的苏维埃政权正深受其害。德国法西斯以当时先进的闪电战征服周围国家后,将矛头指向了东边的苏联。此时列宁已去世,苏联当政的是斯大林。传说,斯大林将监狱中的朱可夫拖了出来,重新委任他作此次战役的指挥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当时的德国已控制大部分欧洲大陆,陈兵英吉利海峡和斯大林格勒,准备一统欧洲,洗刷第一次世界大战之耻。

斯大林格勒是苏联的交通要喉,连接着苏联政治、军事、经济、粮食等重要资源。失去了斯大林格勒,苏联将立即全身瘫痪。到那时,不止是苏联,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将活在德国法西斯的阴影之下。

朱可夫的战术源自俄国传统,非他一人独创

此次战役苏联的灾难,却是朱可夫的机遇。他临危受命,保卫住斯大林格勒,挽救苏维埃于悬崖边上。可是,在他乘胜追击德军第十九集团军一役时,损失了苏军70万人,德军只伤亡4万人。

这在苏联战史上是很平常的。波浪战术是俄国人的传统战术,是利用人海战术进行一波接一波的进攻,故名。波浪战术的攻击力全在人海上,是不惜以人数换取胜利的招数。作为一个典型的俄籍将领,朱可夫将这一战术运用得炉火纯青。

但这似乎不能完全解释朱可夫的几处战争败笔。设想朱可夫若是无能之辈,那么斯大林、艾森豪威尔等一系列二次世界大战名人就全看走了眼。实际上,朱可夫很强,可是他的最大对手——德国法西斯根本不弱。

德国人十分重视教育,他们的教育投入非常大,人口素质极高。有了教育的支持,德国的技术发展也很好——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工程师。另外,希特勒上台后经济发展迅速,普通德国民众的生活也随着改善。

这一切使德、苏两国人口素质拉开很大差距。朱可夫在战争中要面对的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他的生活成长环境极少接触的人,如今却要将他们打到投降。

战争不是一个人说了算,哪怕他是苏军元帅也不行。战争的走向还要看交战双方的角力。德国法西斯固然凶残,可是人口整体素质也很高。德国国力也不弱于苏联,苏联的优势表现在国土更大,人口更多,他们选择发挥自身优势压垮德国法西斯是十分合理的。

朱可夫作为苏联红军最前线的元帅,他的指挥下注定要阵亡很多苏联红军,这是苏联国情决定的。中国有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朱可夫从底层出身,浑身上下却散发出一种斯文的气质,这与他热爱学习的性格分不开的。他既有一个将军的气魄,又智慧果敢,在历史上留下一个挺拔的身影。

恋恋不忘宏……

恋恋不忘宏……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