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古代宫廷“对食”史,宫女和太监是如何做夫妻的?

钟小半仙儿
在看甄嬛传的时候了解到“对食”这个词。其实是在中国古代宫廷的时候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对食,指的是在宫廷内的太监与宫女,可以结为夫妻共同生活。
但是在宫廷里一般是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的,除非皇上允许。
解读中国古代宫廷“对食”史,宫女和太监是如何做夫妻的?“对食”是中国古代宫廷特有的一种人际关系,有两种解释:
一种是指宫廷女子间的同性恋关系;
另一种,则是指太监和宫女搭伙组成挂名夫妻一起生活。
“对食”关系在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记载“对食”一词的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汉书》,里面有“(官婢)房(道房)与宫(曹宫)对食”的记载。
“对食”最早是指女同性恋,宫女们因为心理需要,以夫妇的名义对食共同生活。
都说“一入宫廷深似海”,宫女们长期被幽禁在深宫,所能见到的真正男人也就皇帝一人,宫女也是正常人,也有七情六欲,谁不渴望过美好的家庭生活。在漫长而枯燥的宫廷生活中,一些关系要好,而把彼此看成男人的宫女就自然的走到一起,以“夫妇”的名义搭伙对食。关于对食,自汉代到明代,便常见于不少史籍和笔记的记载。比如隋唐时期著名史学家颜师古在为《汉书》注引应劭曰:“宫人自相与为夫妇名对食,甚相妒忌也。”乾隆年间著名诗人罗天尺的南汉宫词:“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南汉是十国中最奇葩的国家,士人要想中状元,先要受宫刑之苦。
早期“对食”多指宫女和宫女之间搭伙生活。但宫廷内侍是由宫女和宦官组成的,宦官无妻无儿,宫女无父,深宫生活寂寞空虚,宫女和宦官就很容易结成临时伴侣一起生活,这就是“对食”的另一种解释。从“对食”的字面意思来看,可能只是宦官、宫女在一起吃饭,还不含有共寝之意。
然而到了明代,宦官、宫女对食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宫廷现象,众所周知,明代的宦官之祸极为严重,出现了王振、刘瑾、魏忠贤这样权势熏天的大宦官,宦官地位的提升,使得对食现象在后宫变的很普遍。明后期文学家沈德符在他所著万历野获编.内监.对食有对明朝对食现象的详细记载:
“今中贵授室者甚众,亦有与娼妇交好,因而娶妇者。至于配耦宫人,则无人不然。凡宫人市一菜蔬,博一线帛,无不藉手,而费亦不资。然皆宫掖之中,怨旷无聊,解馋止渴,出此下策耳......
在明代,对食还有“菜户”一说。最初因值房宦官和司房宫女接触较多,在这个过程中互生好感,宦官以此为基础,一般都会主动替宫女采办衣食、首饰及日用品,以此来表达爱慕之情。如果两人两情相悦,便可以结成伴侣,形同夫妻。菜户现象在明代中后期非常普遍,在宫里也算不得什么不可告人的秘事。
“菜户”作为“对食”的升级版,有着一定的感情基础,结为菜户的宦官、宫女多在花前月下彼此盟誓,终生只爱对方已人,也可谓是忠贞不渝,两情相悦。而在这中间用情较深的莫过于宦官了。天启年间,天启皇帝的乳母客印月与宦官魏朝结成菜户,结果长相英俊高大的魏忠贤的出现使客氏喜新厌旧又跟魏忠贤结成“菜户”,两人联手把心怀怨恨的魏朝绊倒。万历年间的宦官宋保与郑贵妃宫中的宫女吴氏相爱结成“菜户”,后来吴氏移情别恋,伤心欲绝的宋保竟然出宫削发为僧。不过这种情况在明代宫廷毕竟比较少见,大多数的宫女和宦官结为“菜户”后都能相守一生,以志明心,其中一方死去,另一方就终身不再选配。
对食和菜户作为中国古代宫廷特有的一种人际关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也得到了统治阶级的理解,对对食和菜户保持包容心态的当属明朝的皇帝。毕竟不管怎么说,宦官虽然身体有缺陷,但他们心智是正常的,他们也渴望爱情拥有家庭,而对于宫女来说,若没有皇帝的垂爱,她们可能一辈子都要忍受宫廷生活的空虚寂寞,宦官和宫女作为同病相怜的人,走到一起结成对食和菜户其实并不奇怪。
总结:其实皇宫里的太监与宫女生活都是比较悲哀的。太监是男性不能够正常的过男性的生活,所以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挺痛苦的。宫女相对比较会更惨一些,因为正常的女性在结婚后都会生孩子,但是他们不能够生孩子,并且与太监共渡一生,如果有一方谦去世,他们还要为另一方厮守终生。

helen的宝贝
对食一词,最早主要出现在东汉时期,就是指宫女和太监做夫妻的事情。历朝历代都有对食的事情发生,但以明朝为甚。明朝的对食现象,非常之多。皇帝虽然知情,但一般只要不太过,往往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过问。
不过也有例外,明朝中后期太监借皇权发威,非常嚣张,惹得天怒人怨。一些皇帝为了表示自己“英明神武”,往往把太监拉出来当替罪羊杀掉,在给这些太监罗织罪名时,必定有对食一条。
其实所谓的对食,也是宫女和太监排遣寂寞的一种方式。虽然太监没有那啥,也不能和宫女那啥,但是以“夫妻”的形式结伴,也是排遣寂寞的好办法。深宫之中,孤独寂寞、寂寞冷,宫女和太监深有体会,他们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而对食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解决灵魂深处的那种孤独感,何乐而不为呢?

表参道印象yy
宫女和太监做夫妻,也就是想要在生活上有一个互相照料而已,或者说他们就是想要弥补人生当中的一种缺憾,然后组成的临时的夫妻。
我们都知道,太监是不完美的人,他们是过不了夫妻生活的。所以,他们的夫妻生活,也就是一种简单的象征而已。
宫女和太监一样,他们也是可怜人。毕竟宫女在深宫当中,过着伺候人的生活,他们的内心也是十分的压抑的。
这时候无论是太监,还是宫女,他们都是向往民间的生活的。但是,自己又需要养活自己,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在宫里临时组合夫妻了。
这种夫妻,就像是民间里的男女夫妻差不多,若是有个什么事的话,可以相互照应着。一旦有什么棘手的问题,总比一个人直接面对的话要好的多。
所以,太监和宫女的这种夫妻,仅仅是没有男女之情而已,其它的和民间的夫妻过日子是差不多的。
我们往往把太监和宫女配对,这种行为称之为“对食”。
事实上早在秦朝的时候,就有对食这种说法了。
秦朝有一个大太监叫做赵高,他就找了很多宫女,作为自己的妻子。同时赵高还和宫女养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最后嫁给了咸阳令阎乐。
另外,宫里当中还有女人和女人之间的同性关系,也是被称之为对食对,就如同汉朝的时候,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她和一个女巫就是同性恋的关系。
当汉武帝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就趁着巫蛊之祸,把女巫直接给处死了。所以说宫里的对食不仅仅指的是男女之间的对食,也有男和男,女和女。你看早在秦汉的时候,他们就这么会玩了。
除了秦汉皇宫里有对食之外,唐宋元明清,也都是有对食的。只不过对食在明朝的时候,发展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因为明朝的时候,太监的地位大大的提高了。他们成为了一股很大的势力,这时候他们仗着自己身份的特殊性,也不需要在避讳什么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公开的找对食了,尤其是魏忠贤和客氏,他们两个人组合的cp害死了当时大明的很多忠臣。
这就是宫里的对食,他们和民间的人是差不多的,也是有喜怒哀乐的。

gbj乖乖
带有隐晦意义的对食,不是明清时期才有的。“对食”一词最早是出现在汉代。指的是宫女之间或宫女与太监之间相恋。《汉书》中有一段儿比较含蓄的记录:
“臣闻【许美人】及宫史【曹宫】皆御幸【孝成皇帝】,产子,子隐不见。臣遣从事椽业、史望验问知状者掖庭狱丞籍武,故中黄门王舜、吴恭、靳严,官婢【曹晓】、【道房】、张弃,故【赵昭仪】御者于客子、王偏、臧兼等,皆曰【宫】即【晓】子女,前蜀中宫。【房】与【宫】【对食】,元延元年中【宫】语【房】曰:“陛下幸【宫】。”
【孝成皇帝】就是汉成帝刘骜,非常好色的一位皇帝。这段儿文献讲述的便是汉成帝临幸宫人的事情。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把人物都用【】标记了一下。这里明确说了道房与曹宫是“对食”的关系。有人将“房与宫对食”解释为道房与曹宫面对面坐着吃饭,不可能是这么字面的意思的。其实这里应该是表示二者是对食的关系,所以,在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曹宫才会对道房说:“陛下宠幸了我。”
太监有妻氏还是挺常见的。尤其是一些有势力的大太监就更平常了,如唐代的高力士、李辅国都有娶妻,到了明代,虽然朱元璋时是禁止太监娶妻的,违反的太监是要被剥皮的。但是到了后来,随着太监权势的扩大,太监娶妻就很稀松平常了。魏忠贤与客氏就是“对食”的关系,这在《明史》中是有明确记载的。
此外,宫女与太监的暧昧关系,除了称呼为“对食”,还可称之为“菜户”,用现在的话来说大概就是“饭搭子”。据说根据当时的宫规,太监执事期间,没有厨房,因此不能自己做饭、温饭,而宫女有厨房,所以宫女可以借此与太监结成一对。其实,宫女和太监搭伙过日子做夫妻,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吃饭。所以才会有“对食”、“菜户”这样的称呼,其它方面的不过是“画饼充饥”罢了。

jorstan
对食的意思嘛就是一起搭伙吃饭,指宫女与宫女之间或太监与宫女之间结为假夫妻,搭伙共食.后来泛指宫女与宫女之间或太监与宫女之间谈恋爱.咦?都说有爱无性不是真爱.那么他们是怎么满足对方的呢?我估摸着不能写,写了要被删,严重点可能还会给扣个传播淫秽思想的帽子,那就得不偿失了.但渴望知识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诸君请自行打开uc浏览器...搜索正确答案吧!

吃货路人丁
对食一词最早源自汉朝。
《汉书》记载:“官婢曹晓、道房、张弃,故赵昭仪御者于客子、王偏、臧兼等,皆曰宫(曹宫)即晓子女,前属中宫,为学事史,通《诗》,授皇后。房(道房)与宫(曹宫)对食。”,应邵注曰:“宫人自相与为夫妇名对食,甚相妒忌也。”可见对食最早是指女同性恋。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也有类似记载,“巫著男子衣冠帻带,素与皇后寝居,相爱若夫妇。”“事发,楚服伏辜,皇后废处长门宫。”
但这些事皆记载于野史小说中,其真实性难以判断。
后来对食进一步演变,演变为宫中宦官与宫女之间的一种恋爱关系,或又指宫中女子之间的同性恋。深宫之中,到处都是美人心计,真正的爱情是难能可贵的,也是极其稀少的。深宫多美人,而最高位上的男人只有一个。所以,很多不受宠的嫔妃由于内心孤寂,生活空虚,就选择和自己贴身喜爱的宫女发生一种畸形的恋爱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彼此相互安慰。
另外一种是宦官和宫女的对食关系。太监无妻儿,宫女无夫君,二者长期在深宫中服侍主子,都是可怜之人。容易产生惺惺相惜之情,所以结成无性生活的伴侣。这里点明一下对食和菜户的区别,二者区别主要在于是否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对食可以是宦官与宫女,或是宫女与宫女之间的爱情,但多为短暂交往,而菜户则专指宦官与宫女的长久稳定恋爱关系,有如夫妻,在明清时期最为普遍。据说大太监魏忠贤就曾与皇帝的奶娘客氏结成对食夫妻。

新叶聆水
“对食”是中国古代宫廷特有的一种人际关系,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宫廷女子间的同性恋关系;另一种,则是指太监和宫女搭伙组成挂名夫妻一起生活。
“对食”关系在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记载“对食”一词的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汉书》,里面有“(官婢)房(道房)与宫(曹宫)对食”的记载。“对食”最早是指女同性恋,宫女们因为心理需要,以夫妇的名义对食共同生活。
都说“一入宫廷深似海”,宫女们长期被幽禁在深宫,所能见到的真正男人也就皇帝一人,宫女也是正常人,也有七情六欲,谁不渴望过美好的家庭生活。在漫长而枯燥的宫廷生活中,一些关系要好,而把彼此看成男人的宫女就自然的走到一起,以“夫妇”的名义搭伙对食。关于对食,自汉代到明代,便常见于不少史籍和笔记的记载。比如隋唐时期著名史学家颜师古在为《汉书》注引应劭曰:“宫人自相与为夫妇名对食,甚相妒忌也。”乾隆年间著名诗人罗天尺的南汉宫词:“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南汉是十国中最奇葩的国家,士人要想中状元,先要受宫刑之苦。
早期“对食”多指宫女和宫女之间搭伙生活。但宫廷内侍是由宫女和宦官组成的,宦官无妻无儿,宫女无父,深宫生活寂寞空虚,宫女和宦官就很容易结成临时伴侣一起生活,这就是“对食”的另一种解释。从“对食”的字面意思来看,可能只是宦官、宫女在一起吃饭,还不含有共寝之意。
然而到了明代,宦官、宫女对食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宫廷现象,众所周知,明代的宦官之祸极为严重,出现了王振、刘瑾、魏忠贤这样权势熏天的大宦官,宦官地位的提升,使得对食现象在后宫变的很普遍。明后期文学家沈德符在他所著万历野获编.内监.对食有对明朝对食现象的详细记载:
“今中贵授室者甚众,亦有与娼妇交好,因而娶妇者。至于配耦宫人,则无人不然。凡宫人市一菜蔬,博一线帛,无不藉手,而费亦不资。然皆宫掖之中,怨旷无聊,解馋止渴,出此下策耳......
在明代,对食还有“菜户”一说。最初因值房宦官和司房宫女接触较多,在这个过程中互生好感,宦官以此为基础,一般都会主动替宫女采办衣食、首饰及日用品,以此来表达爱慕之情。如果两人两情相悦,便可以结成伴侣,形同夫妻。菜户现象在明代中后期非常普遍,在宫里也算不得什么不可告人的秘事。
“菜户”作为“对食”的升级版,有着一定的感情基础,结为菜户的宦官、宫女多在花前月下彼此盟誓,终生只爱对方已人,也可谓是忠贞不渝,两情相悦。而在这中间用情较深的莫过于宦官了。天启年间,天启皇帝的乳母客印月与宦官魏朝结成菜户,结果长相英俊高大的魏忠贤的出现使客氏喜新厌旧又跟魏忠贤结成“菜户”,两人联手把心怀怨恨的魏朝绊倒。万历年间的宦官宋保与郑贵妃宫中的宫女吴氏相爱结成“菜户”,后来吴氏移情别恋,伤心欲绝的宋保竟然出宫削发为僧。不过这种情况在明代宫廷毕竟比较少见,大多数的宫女和宦官结为“菜户”后都能相守一生,以志明心,其中一方死去,另一方就终身不再选配。
对食和菜户作为中国古代宫廷特有的一种人际关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也得到了统治阶级的理解,对对食和菜户保持包容心态的当属明朝的皇帝。毕竟不管怎么说,宦官虽然身体有缺陷,但他们心智是正常的,他们也渴望爱情拥有家庭,而对于宫女来说,若没有皇帝的垂爱,她们可能一辈子都要忍受宫廷生活的空虚寂寞,宦官和宫女作为同病相怜的人,走到一起结成对食和菜户其实并不奇怪。

无敌甲鱼
对食的雏形
什么叫对食,顾名思义就是面对面地吃吃饭,其实在当时实质的夫妻关系,最多也就是逗逗乐子,互相帮忙做做事情而已。但时间久了,感情也会升温。起初,对食大多是临时关系,就像现在的北漂、南漂农民工们,往往临时搭伙一样。这种感情并不固定,有时会为了某个矛盾,断绝对食关系,而与另外一个人对食。也有的由临时对食,发展成海誓山盟,“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样“对食”就发展成了“菜户”。菜户关系是长久的“夫妻”关系,由太监与宫女或宫女与宫女结成。
早在秦汉时代,其实就已经有类似关系了。我想大家可能看过《寻秦记》,电视剧里面嫪毐的原型就是赵高。太监不见得就不“娶妻”,那个秦朝的大太监赵高,还有个女婿叫阎乐呢,所以秦朝的赵高是有历史记载的太监娶妻第一人。赵高真实的生活状况是什么样子,是否是对食产生的夫妻关系,历史语焉不详,有待考证。到了汉朝,真正的“对食”产生了,不过,最早的对食不是太监与宫女,而是宫女与宫女。史书记载“房与宫对食”,房是官婢道房,宫指曹宫。曹宫是赵飞燕的宫廷教习,色艺双全,被汉成帝偶然一次看上了,且怀上了龙种。《汉书》记载曹宫除了与皇帝发生关系外,还与另一名宫女道房是对食关系。这个曹宫下场很不好,最后母子皆被杀死。要知道,那个赵飞燕和赵合德,都是史上有名的妒妇,哪能容得其他嫔妃或宫女怀上龙种。诸如例子多如牛毛。
对食也变成了整治工具对于普通的太监与宫女来说,对食可能只是简单的生活,聊以解决寂寞而已。但对于有政治权力欲望的人来说,对食也可能成为一种达到政治目的工具。当太监权势正盛时,往往有朝廷官员巴结太监,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嫁与太监,结成对食关系。这对于女人来说,是送入地狱的痛苦,但对于女人的父亲来说,却可能因此飞黄腾达。
历史上最有名的例子,唐玄宗年间吕玄晤只是一名普通的刀笔吏,但他为了巴结大太监高力士,将其妹吕国姝嫁给他,因此飞黄腾达,被擢为少卿、刺史,成为一方大员;唐肃宗年间元擢为了巴结大太监李辅国,将亲生女儿嫁给他,因此升为梁州刺史。太监也有用对食妻子谋利的,五代时太监王承休与严氏是菜户关系,当他得知严氏与蜀主王衍私通时,不但不生气愤怒,反而高兴的了不得,怂恿严氏与王衍加深交往,自己也因此升为天雄军节度使。王承休算是想开了,反正自己也用不上,不如将妻子作为谋权谋利工具,两全其美。
值得一提的是五代的南汉皇帝刘龑,他下了一道圣旨,“作状元者,必先受宫刑”。这可真是一个变态的皇帝,把全国的才子都变成太监。因此南汉宫词有诗: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这时候的对食可说是文化程度最高的对食,太监享有状元学历。文人的骨气被一道圣旨腰斩,但报名者也踊跃,“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如果活着,得气死。
“对食”最成功的太监,当属明朝天启年间的大太监魏忠贤。魏忠贤初进宫时,只是一名小太监,而且,他是结婚后才进宫的。魏忠贤进宫后,为了尽快掌握权势,与大太监魏朝结成兄弟关系,又通过魏朝巴结上了天启皇帝的乳母兼情人客氏。而魏朝又与客氏是“对食”关系。为了彻底俘获客氏芳心,魏忠贤与他的伯乐兼兄弟魏朝展开了宫廷争斗,最终取得胜利。不但与客氏结成“对食”关系,而且致魏朝于死地。魏朝是喜欢客氏吗?非也,客氏只是魏忠贤利用的宫廷棋子而已。利用客氏,魏忠贤取得朝廷大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九千九百岁。
这真是:一入皇宫深似海,“对食”是个小天地。太监宫女皆寂寞,相对吃饭假夫妻。可怜情深无处解,惟有互助得慰藉。为争权势心如蝎,同病不怜相煎急。“对食”的历史,完全是宫廷斗争中小人物为主角的宫廷剧啊。

Maggie棋
所谓对食,便是一种在精神上满足太监在深宫之中和宫女成家的希望,尽管并没有身体上的触摸,可是起码有了一个在心理上面的归属感有了相互依偎相互取暖的所谓夫妻关系。
看过电视剧甄嬛传的大都知道,剧中有两个小角色,那便是苏培盛和谨汐,一个是皇帝身边宠信的太监,一个是宠妃身边的宫女。按理说,身为太监的苏培盛不会对女人感兴趣,但他却一直在追求谨汐。尽管谨汐刚开始不爱搭理,但经过坎坷曲折,苏培盛终究收获了谨汐的芳心,并得到皇帝的赐婚,终究他们如同夫妻相同,甜蜜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其一、宫女与宫女的“对食”。便是所谓的宫中女子间的同性恋。古时因处于深宫的宫女没有能与异性触摸的时机,仅有能看到的男人便是皇帝,可是皇帝只要一个,总有宫女得不到皇帝的宠信,因而那些得不到宠信的宫女,有些因各种原因就会与同性的宫女发生感情。
其二、宫女与宦官的“对食”。便是指宫女与宦官之间结成挂名的夫妻,明清时称这种现象为“菜户”,野获编.内监.对食载:“按宫女配合,起于汉之对食,犹之今菜户也。”。
自东汉后宫中都采用宦官开始,后宫中又逐步多出宫女与宦官的“爱情”,虽宦官早已不是真正的男人,但也算是后宫中的半个男人,再加上宦官无妻,宫女无夫,后宫中又多是寂寞孤单的男女,所谓“宫掖之中,怨旷无聊,解馋止渴,出此下策耳。”,就这样宫女与宦官就自然而然的结合在了一起。

greenyou
宫女和太监,他们都是伺候皇家的下人,在我们的印象当中,他们都是很本分的,是不可能有男女之情的。
但是,事实上太监和宫女也会谈恋爱。他们之间的谈恋爱,也被称之为“对食”。说到太监和宫女之间的“对食”其实还是有一个演变的过程的。
事实上“对食”这个词最早是出现在汉朝的时候,“对食”一开始并不是在下人和下人之间展开的,而是和一个皇后有关。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有一个成语叫做“金屋藏娇”。
这个藏娇的娇,就是指的汉武帝皇后陈阿娇。
事实上陈阿娇是被汉武帝冷落的一个皇后,在陈阿娇被冷落的时候,陈阿娇就给一个巫女搞起了同性恋。
本来“对食”就是来自于这里,随着这种不正常关系的传播,一些住在宫里的男男女女们也都效仿了起来。
一时之间有男找男,女找女,也有男找女,女找男的。总之,这个“对食”慢慢的发展壮大了起来。但是,一开始的时候,这些人都是不敢太张扬的。
毕竟这种事,若是被皇帝知道了他们是要受处分的。当然了皇帝肯定也都是知道有这种事情发生的。
但是,他们只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毕竟下人也是人,他们也需要感情的依托。只要这些人,听话做事情不要太放肆,就不追究了。
到了明朝的时候,“对食”这件事就达到了历史的最顶峰。因为明朝的时候,太监的地位大大的提高了。
我们都知道的明宣宗朱瞻家,他在位的时候,开始让太监读书识字,太监的地位,渐渐的高了起来,甚至一些大臣们,对他们都是惧怕三分的。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宫女,就开始找太监做自己的后盾了。他们之间相互配对,一起生活,逐渐的这种生活方式,也就被宫里的人给认可了。
这一时期最具代表的人就是天启皇帝朱由校的乳母客氏和大太监魏忠贤之间的对食关系。
他们两个相互配合,残害了很多的大臣的。
总之“对食”的关系在明朝,随着太监地位的提高,到达了历史最为顶峰的时期。
到了清朝的时候,尽管说“对食”的情况,还是依然的存在,但是,这时候的他们,都是十分的低调的。
至于宫女和太监是如何做夫妻的,其实他们也就是简简单单的在一起搭伙过日子,打发宫里无聊的时间罢了。
毕竟太监是不具备某种功能的,他们不可能和宫女们一起过夫妻生活的。只不过两个人一起搭火过日子相互照应而已。
这就是所谓的宫里的“对食”事件。

cherry小丸子
对食在古代所指其实就是搭伙共食的意思,到底怎么与太监和宫女之间有联系呢?我们来一一说明。
最早的对食——同性恋
同性恋即使在现在看来也被作为异类,那想想在两千多年的西汉,就出现这样的事情,在当时看来也是不敢想象的事啊。最早记载对食的是汉朝的《汉书》,书中记载:“房与宫对食”,房是官婢道房,宫指曹宫。曹宫是赵飞燕的宫廷教习,色艺双全,被汉成帝偶然一次看上了,且怀上了龙种。《汉书》记载曹宫除了与皇帝发生关系外,还与另一名宫女道房是对食关系。
最终这个曹宫也没有什么好下场,最终落得母子全部被杀。但是这未必是最早的对食,野史中记载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也就是“金屋藏娇”故事的女主角,但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大和汉武帝开始喜欢上年轻的卫子夫,陈阿娇寂寞之中,便让宫女女扮男装,陪自己吃饭,最终被汉武帝发现,将陈阿娇的皇后之位废掉。但是此事只是在野史中记载,不可考究真实性。
对食的转变——“菜户”的多样性
对食在很多的皇帝看来都是不认可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朱元璋,因为他对这种事是“零容忍”,所以在当时,太监和宫女,你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那你就是选择了寂寞,你就必须忍。
但是一切都是会变的,总有太监会得到皇帝的喜欢,皇帝会满足他们的一些小小要求,于是在太监和宫女之间就出现了一些对食的情况,这些都是被认可的,开始只是在一起吃吃饭、逗逗乐的太监和宫女,时间长了渐渐产生感情,于是就发展成为了“菜户”,而“菜户”关系就是长久的“夫妻”关系,多由太监和宫女组成,少部分为宫女和宫女组成。
随着“菜户”的发展,逐渐变得多样性,而这个多样性是因为太监的权利增大导致的,因为在一些朝廷或者特殊的时期,太监的权利往往可以左右皇帝。那都有哪些多样性呢?第一种:真心的“菜户”
这种在历史中记载少之又少,其中万历年间,有一个太监叫做宋保。他与他的对食宫女生活多年,非常的喜欢他的对食对象,但是他发现他的对食对象却发生情变,一怒之下万念俱灰,出家为僧,甚至连皇帝都钦佩他的这种痴情,可见虽然太监没有生理功能,但是他们的情感和欲望还是正常的。可能大家觉得这种“菜户”关系并不可靠,但是事实上却很是相反,“菜户”之间的情感其实很是牢固,一方去世,另一方多与之守一辈子空房。
第二种:“菜户”成为大臣政治工具
随着一些朝代太监的专权或者成为皇帝的红人,他们也就成为大臣们追捧的对象。其中最典型的两个例子皆出于唐朝。
唐玄宗年间,大太监高力士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于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刀笔吏叫吕玄晤,为了巴结高力士,将自己的妹妹吕国姝嫁给他,从此自己也开始飞黄腾达,最后官至刺史,成为一方大官;还有唐肃宗年间的元擢,更是疯狂的巴结当时的大太监李辅国,为了升官,将自己的亲生女儿都嫁给了李辅国,从而开始飞黄腾达,成为了梁州刺史。
第三种:“菜户”让太监翻身
“菜户”让太监翻身,确实让人匪夷所思,这个事情就发生在最著名的大太监魏忠贤身上,魏忠贤就是“菜户”的最成功的者。
魏忠贤在刚进入到宫中之时,也是受尽欺负,因为魏忠贤是在自己结过婚之后才进宫的,所以跟多人都笑话他,但是魏忠贤却野心很大,与大太监魏朝结为兄弟,又通过魏朝结识到了明熹宗的乳母客氏,并俘虏了客氏的芳心,与客氏形成了对食关系,并迅速升温为“菜户”关系,并最终在明熹宗继位后,魏忠贤了解明熹宗的爱好,并投其所好,顺势除掉了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自己的拜把子兄弟魏朝。
很多人都在疑问,那魏忠贤真的喜欢客氏吗?当然不是了啊,客氏只是魏忠贤的一名棋子,而他是利用客氏,才能真正的取得朝廷大权,最终凭借客氏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九千九百岁。
在皇宫之中,对食只是因为寂寞,被戏称为“吃饭夫妻”,正所谓:可怜情深无处解,惟有互助得慰藉。

红楼掩玉人
古代受封建王朝统治压迫,大多数贫苦百姓的孩子为了生存,女的被卖进皇宫做宫女,男的为了生活进宫当太监,但是不管何朝何代,人都是有生理跟心里需求的,古代皇宫高墙深院,却无法束缚住成年人的心,所以慢慢的,宫中就出现了“对食”现象,这种现象历朝历代都有:
宫女之间的对食“对食”一词,兴起于汉代,本来是指共同搭伙吃饭,宫女与宫女之间,或者宫女与太监之间,都有有这种情况,大家都处于高墙之下,都是苦命人,本来身处皇宫,就要一辈子服侍皇族到老,但是宫中除了皇上皇子,都没有正常的男人,人本身又有需求,就是慢慢的就兴起了“对食”的现象。但是后来,越来越多的宫女,在正当年华之际,不能当婚,有没有男人,自身的性取向就发生了转变,宫女跟宫女之间,就不再是纯正的以前的“对食了”,而是慢慢变为了一种生理上的交融,后来的”对食“,多指双方互相厮磨或者抚摸,吮吸对方的下体来得到一定的性满足,这就是现在的“对食”,也是指女同性恋。
太监与宫女之间的对食古代宫廷之中,太监宫女众多,也并不是所有的宫女取向都会改变,有的是为了自己的生理需求,而也有人就是想过正常人的生活,想有一个人男人或者女人来一起生活,所以,太监跟宫女之间,慢慢的也有了”对食“现象,他们有的为了寂寞,有的为了想体验一下正常的夫妻生活日常,而互相安慰,互相生活,但是这种关系很纯洁,只是处在恋爱阶段,一起吃饭,晚上一起散步,但是不同床,再到后来,演变成宫女跟太监慢慢的成了挂名夫妻,更为正式,更为正常化
对食的思考其实,不管发生对食的宫女与宫女之间,还是太监与宫女之间,这种现象的形成都是封建社会统治下造成的畸形产物,只为了服侍帝王,更为了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自己能生活下去,便将自己的一生青春,都放在了高墙深宫之中,而这一进就是几十年,一直到自己老去,到死也不能回家看一眼,这是何等的悲哀,更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多数的宫女太监都会渴望自己有一个避风的港湾,于是就找到了这样对食的一个人,这样,会覆盖自己的思乡思亲思人的浓厚悲伤,并且也不会在寂寞,在远离家乡亲人的高墙深宫中有了一个依靠,一个自己的精神依托。

mIao-_
太监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特殊产物,他们是一个特殊群体,作为一个不完整的男人,太监们却是也有七情六欲的,他们也渴望拥有一个男人的尊严,渴望得到一个完整的家,毕竟太监也不是自愿被阉割的,而是迫于生活所迫,没有办法而为之的!
还有一个群体,跟太监同病相怜,就是宫女。宫女相对来说会好一点,至少是完整的,但是大部分宫女是得不到皇帝的恩泽的,毕竟皇帝只有一个,而宫女成千上万!她们医生都被困于高墙之内,心中寂寞无处宣泄!
这种情况下,太监和宫女便当上了假夫妻,对食也由此产生!“对食”从字面理解就是搭伙过日子搭伙吃饭,也是专指太监和宫女之间的挂名夫妻!虽然他们没有办法像正常人一样有正常的婚后生活,但是毕竟聊胜于无。皇帝通常对对食现象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有甚者皇帝还会为宠信的太监赐婚,让太监光明正大地挑选对食宫女!
这种现象在大明朝最鼎盛,因为明朝的宦官人数最多,权势也是最大的。据说明朝末年,明朝皇宫里面的太监多达一万,宫女人数则达到九千多人!这么庞大的人群,纷纷成双成对,纷纷对食!其中最著名的对食夫妻莫过于魏忠贤和客氏了。客氏是明熹宗朱由校的乳娘,明熹宗对客氏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几乎对她百般顺从,魏忠贤靠着巴结客氏,得到皇帝的宠信。明熹宗顺坡下驴将客氏赐给魏忠贤,让两人结为对食夫妻!这两人跟平常百姓夫妻一样“男”主外,女主内!客氏把持后宫,迷惑皇帝!魏忠贤负责把持朝政残害异己,把整个大明王朝弄得乌烟瘴气,皇帝几十年不理朝政,百姓民不聊生!
到了清朝,对食基本就销声匿迹了。清朝的太监和宫女的数量没有明朝那么庞大,好管理,清朝规定宫女只能在宫中服侍到28岁,超过28岁便可以恢复自由之身,这样就基本没有宫女愿意和太监们不清不楚了!

如若、樱
就是两个人互相有个伴而已,现实很多家庭应该也有这种情况,时间长了,把对方就当成亲人而已!

北岩那人
南汉宫词有诗: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这时候的对食可说是文化程度最高的对食……
啥叫“对食”,顾名思义,食就是吃饭,对食就是对着吃饭,面对面吃饭。现在网络上就是这么直接解释的。但对食在历史上显然不是对着吃饭这么简单,而是有其延伸的含义。在皇宫大内,只有一个真正的男人,那就是皇帝,而皇帝的周围,除了被阉割的太监,就是嫔妃与宫女。太监不能说是男人了,算半个男人。虽然太监是半个男人,但久在宫中,难免也心生寂寞;而宫女们大多数一生中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更别谈雨露之恩了,所以就更寂寞。共同的寂寞使他们自愿对成“假夫妻”,但只能一起吃吃饭,享受夫妻生活是不可能的。所以这种关系,被称为“对食”。
“对食”一段时间是违法的,要遭受严厉惩罚
早在秦汉时代,其实就已经有类似关系了。太监不见得就不“娶妻”,那个秦朝的大太监赵高,还有个女婿叫阎乐呢,所以秦朝的赵高是有历史记载的太监娶妻第一人。赵高真实的生活状况是什么样子,是否是对食产生的夫妻关系,历史语焉不详,有待考证。到了汉朝,真正的“对食”产生了,不过,最早的对食不是太监与宫女,而是宫女与宫女。史书记载“房与宫对食”,房是官婢道房,宫指曹宫。曹宫是赵飞燕的宫廷教习,色艺双全,被汉成帝偶然一次看上了,且怀上了龙种。《汉书》记载曹宫除了与皇帝发生关系外,还与另一名宫女道房是对食关系。这个曹宫下场很不好,最后母子皆被杀死。要知道,那个赵飞燕和赵合德,都是史上有名的妒妇,哪能容得其他嫔妃或宫女怀上龙种。
比曹宫更早的,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也曾有过“对食”的经历,陈阿娇年轻时,汉武帝是非常爱上的,因此有金屋藏娇的故事。但随着陈阿娇年老色衰,汉武帝宠幸上了更年轻的卫子夫,陈阿娇寂寞之中,让其他宫女穿着男子的衣冠帻带,“素与皇后寝居,相爱若夫妇”,这事后来被汉武帝发现了,武帝勃然大怒,将陈阿娇的皇后之位都废了。可见汉武帝并不认可“对食”。
另一位皇帝朱元璋也不认可对食,如果他发现宦官敢于娶妻,哪怕是假的,也要对该宦官处于剥皮之刑。够狠吧!你寂寞可以,但你必须忍着。否则严惩不贷。选择了当太监和宫女,就等于选择了寂寞。不过朱元璋之后,明朝的皇帝选择了宽容,当然这里面也有太监权势越发壮大的原因。最后宽容到什么程度呢?皇帝和皇后可以当面问太监,你的菜户是谁?而太监也可以光明正大地回答。对食现象由隐晦走上了前台。而没有找到对食关系的太监或宫女,反而会成为耻笑对象,是废物的象征。
“对食”关系也可发展成“菜户”,如胶似漆
其实对食就是面对面地吃吃饭,并没有实质的夫妻关系,最多逗逗乐子,互相帮忙做做活而已。但时间久了,感情也会升温。起初,对食大多是临时关系,就像现在的北漂、南漂农民工们,往往临时搭伙一样。这种感情并不固定,有时会为了某个矛盾,断绝对食关系,而与另外一个人对食。也有的由临时对食,发展成海誓山盟,“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样“对食”就发展成了“菜户”。菜户关系是长久的“夫妻”关系,由太监与宫女或宫女与宫女结成。
结成菜户的太监与宫女,关系可就不一般了。对于门内人,自然在宫中互相照顾,宫女不让太监多干活,心疼他;而太监也愿为所爱的宫女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俨然夫妻一般。对成“夫妻”的太监与宫女,就具有了排他性,一方发生情变,往往对方会痛不欲生。万历年间有个太监叫宋保,因为与他结成对食的宫女发生情变,一怒之下万念俱灰,竟然出宫削发为僧。从宋保身上可以看出,虽然太监没有男人的生理功能,但他却有男人的情感功能。他也有欲望,只不过把这欲望用另一种方式来体现。一旦受到刺激,与正常的男人也没有什么区别。宦官也会发生夺妻事件,情之所致也。和正常男人不同的是,太监与宫女结成的菜户关系,感情反而更牢固,一方去世,另一方厮守终生的比比皆是。
“对食”或成政治的工具,为了升官发财
对于普通的太监与宫女来说,对食可能只是简单的生活,聊以解决寂寞而已。但对于有政治权力欲望的人来说,对食也可能成为一种达到政治目的工具。当太监权势正盛时,往往有朝廷官员巴结太监,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嫁与太监,结成对食关系。这对于女人来说,是送入地狱的痛苦,但对于女人的父亲来说,却可能因此飞黄腾达。
历史上最有名的例子,唐玄宗年间吕玄晤只是一名普通的刀笔吏,但他为了巴结大太监高力士,将其妹吕国姝嫁给他,因此飞黄腾达,被擢为少卿、刺史,成为一方大员;唐肃宗年间元擢为了巴结大太监李辅国,将亲生女儿嫁给他,因此升为梁州刺史。太监也有用对食妻子谋利的,五代时太监王承休与严氏是菜户关系,当他得知严氏与蜀主王衍私通时,不但不生气愤怒,反而高兴的了不得,怂恿严氏与王衍加深交往,自己也因此升为天雄军节度使。王承休算是想开了,反正自己也用不上,不如将妻子作为谋权谋利工具,两全其美。
值得一提的是五代的南汉皇帝刘龑,他下了一道圣旨,“作状元者,必先受宫刑”。这可真是一个变态的皇帝,把全国的才子都变成太监。因此南汉宫词有诗: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这时候的对食可说是文化程度最高的对食,太监享有状元学历。文人的骨气被一道圣旨腰斩,但报名者也踊跃,“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如果活着,得气死。
“对食”最成功的太监,当属明朝天启年间的大太监魏忠贤。魏忠贤初进宫时,只是一名小太监,而且,他是结婚后才进宫的。魏忠贤进宫后,为了尽快掌握权势,与大太监魏朝结成兄弟关系,又通过魏朝巴结上了天启皇帝的乳母兼情人客氏。而魏朝又与客氏是“对食”关系。为了彻底俘获客氏芳心,魏忠贤与他的伯乐兼兄弟魏朝展开了宫廷争斗,最终取得胜利。不但与客氏结成“对食”关系,而且致魏朝于死地。魏朝是喜欢客氏吗?非也,客氏只是魏忠贤利用的宫廷棋子而已。利用客氏,魏忠贤取得朝廷大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九千九百岁。
这真是:一入皇宫深似海,“对食”是个小天地。太监宫女皆寂寞,相对吃饭假夫妻。可怜情深无处解,惟有互助得慰藉。为争权势心如蝎,同病不怜相煎急。“对食”的历史,完全是宫廷斗争中小人物为主角的宫廷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