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词《永遇乐落日熔金》被认为是其最好的作品,甚至超越《声声慢》,你认可吗?
事事如意
还是喜欢李清照的小令
方坤
我不认可这种说法。一提起李清照,大家肯定都会想起她的《声声慢》,这首词被众人熟知,还被选入了我们的语文教科书。而李清照的另一首词永遇乐落日熔金,应该只有少数人才知道。一首词能被广泛流传应该是有其独到之处的,我不认为永遇乐落日熔金是最好的。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派的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年生活优裕,家里藏书丰富,从小好读书,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丈夫赵明诚,与她门当户对,婚后夫妻两人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侵中原后,逃到南方,境遇孤苦,留下的作品都多悲叹身世,情调悲伤,《声声慢》永遇乐落日熔金都是此类佳作。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之作,与其前半生词中那种贵族少女天真无愁完全不同,十分精美细致的表现了一个妇女在秋日从清晨到黄昏一整天孤独寂寞,凄楚悲哀的心绪。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很具有时代色彩。
永遇乐落日熔金: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双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避难江南时的作品,写出了她再一次元宵节时的感受。别人的元宵节都是欢乐团圆,李清照词上的元宵节却写出了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该词着重对比了客观现实的欢快和他主观心情的凄凉。真是语似平淡而实沉痛已极。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很强,以至于南宋著名词人刘辰翁每诵此词必“为之涕下”。
总的来说,《声声慢》和永遇乐落日熔金都是李清照晚年逃难江南时期的作品,都写出了李清照晚年生活的孤独悲苦,寄托了故国之思。我认为两首词是没有高下之分的,只是《声声慢》更被大众所熟知而已。
sevenchen
“金”不如“慢”。金不错,但没啥突破。也没名句。慢有各种独特。如同打篮球,记住的是明星。以及几个惊世骇俗的进球。 别的就不重要了。
猫女的利爪
不认可,还是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把人的形象写活了。
番茄你个西红柿姐姐
无论诗词,第一品向就是自然流畅,看不出为了格律而强行断句强行韵脚的生硬痕迹,显然李清照此词差了一些。一般说词坛双峰之作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李煜的虞美人,一江春水向东流,可以看出此二首,完全看不出为格律而拼凑的痕迹。
邓米米
我认为两首词各有千秋,没有高下之分。从《声声慢》到永遇乐,深浅不同的悲愁与不同的表达形式,让我们清晰地感知到一颗敏感的心灵在经历人生种种苦难之后的变化。
悲愁是李清照词作中常见的情感,但她对这种情感的表达则有着内敛与疏放之别,这内敛与疏放的背后隐藏着词人不同的处境与心境。别离相思的放肆夸张、坎坷际遇的奔放倾泻、孤苦人生的隐忍克制则是李清照上述词作悲愁情感的集中体现。
李清照是宋朝著名女词人,她一生经历了北宋和南宋两个时代,生活经历坎坷,落差巨大。她早年生活优越、安适,晚年经历了国破夫亡的打击后,一直过着漂泊无依、寂寞忧愁的生活。她将晚年的悲愁寄予一篇篇词作中,虽然写的是“私人化”的情感,却与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遭遇息息相关,充满了爱国忧民之情。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写于北宋灭亡,赵明诚去世,家业离散之后。词人从一个养尊处优的仕宦人家的小姐,蝶变为一个亡国破家的寡妇,人生的突变与逆转,令她难以承受,而这时,她却不再有一个可以一诉衷情的对象,所以这首词的悲苦全是情感的自然抒发,是内心感受最真实的呈现,是情动于衷而不能克制的表达。
《声声慢》的悲愁表达来得货真价实。最典型的当属首句“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十四个叠字,使得词作一开篇便有扑面而来的悲愁。这十四个叠字在内容上对悲愁的表达前人分析已经非常详备,这里不再赘述。仅是音韵方面,这十四个叠词也加剧了悲愁情绪的感染力。这十四个字大多是齐齿呼,声音基本都细而轻,没有一个响亮的韵,从听觉上自然地带来了一种悲戚之感。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首词的上阙连用了三个问句,“人在何处?”“春意知几许?”“次第岂无风雨?”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处于家国飘摇之中的女词人的凄楚内心。公元1129年,赵明诚因病故去,剩下李清照孤身一人,辗转飘零。随着金兵南下,洪州失陷,山河破碎,黎民涂炭,而见证着李清照和赵明城美好爱情婚姻生活的金石文物也在战火中散失,亡国丧夫、心力交瘁的李清照虽然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终于在建炎四年将剩余文物进献给了朝廷,完成了她神圣的使命,这足以给她一个大大的安慰,但精神上的她又能在何处落脚呢?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的晚年,孤身一人,暂栖临安。可以说,这是词人最悲惨的人生阶段了。然而,这时的人生悲苦于词人而言,已不再是尖锐的疼痛,而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沉沉的钝痛,词人不再有力气也不再愿意渲染人生的悲愁,人迟缓的心境,也给了词人克制情感的力量,所以便有了永遇乐的沉静的悲凉。
首先这首词没有一句直抒愁怀的句子,写景也不再如前两首一样显得萧瑟凄凉,反而显得瑰丽、美好。即便是稍有感怀,也立刻收住。在描绘瑰丽的暮色后词人曾惘然若失地问了一句“人在何处”,其时词人在杭州——半壁孤安的南宋都城。这句追问自然会带出词人的家国之痛,但词人立刻收住,调转笔触去描绘元宵将近的融和天气。
我们读到的悲凉主要是从词人隐藏于词句中的特殊心理感受到的。杨柳染绿,天气晴和,元宵在即,正是该出游的好时机,也正好有酒朋诗侣来相召,然而词人却让人意外地谢绝了朋友的约请,理由更是让人觉得意外的“次第岂无风雨”。
永遇乐读来弥漫着浓重的悲凉。这首词对悲愁情绪的表达与前者不同,它不仅不夸大,亦不再痛快淋漓地宣泄,而是隐忍与克制。从《声声慢》痛快淋漓地宣泄悲苦,到永遇乐平淡收敛地表达刻骨悲凉,一颗敏感心灵在人生各种风雨摧折后的转变鲜明地呈现了出来,我们从中看到了娇嗔的新婚词人,看到了遭遇国破家亡夫死后的中年词人,看到了风烛残年漂泊异乡的老年词人。
总之,“悲愁”是李清照词作的主要情感,李清照一生都真诚地对待她的创作、她的词作,她的悲愁词作是用“鲜血”写成的,也因此受到世人广泛的传扬,她本人也因此受到世人普遍的尊敬,从而奠定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走路的鱼
一个女人老的时候,特别是一个又漂亮又风情万种的女人老的时候是很难受的,感受到曾经的可笑,又享受万国来朝的荣耀,那种得与不得间的失落,让她总是想开心又开心不起来,日子总是被莫名其妙的愁云烦恼着。又想得到曾经的尊荣,又不得不面对容颜尽失的局面,得与不得之间,都变成了避免尴尬的行为。那些老年的女人,尤其是那些老年的名女人,像宋美龄,张爱龄,我相信这是她们晚年最主要的主题,如何安慰自己受伤的心灵。内心总是痛苦的,失落的,尴尬的。
暮年的李清照,也许曾经为赵明诚的被叛深深刺伤,也许为亡夫的突然离去痛彻心肺,也会为与某人的苟合而深深懊恼,可是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老了,人生进入了暮年,回忆尽是完美,眼前净是悲伤,否则的话,她一定有机会翻盘,人生重新来过。可惜她人生进入了暮年,暮云白发终究爬满她的心头,她的心死了,人生就只剩下了油尽灯枯。
人到晚年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让心灵感到安慰,才能让灵魂获得快乐。终究留不下这一身好皮囊,却是人最想做的事情。曾经豪情万丈的理想和事业,曾经轻视的追求与理念,此刻都慢慢爬满了自己的心头,都成了自己最热爱的追求,是的,自己活成了自己讨厌的人,自己没有追求高尚生活的纯粹与境界。这一切都没关系,你干嘛那么虚假与避谈心事,你干嘛那么喜欢拔高自己与故作姿态。
日子正盛的时候,无聊又无忧的时候,渴望有心事的阳光明静的午后,我希望你一生都是这种心境!
kmss
笔者认可这个观点。李清照的词永遇乐▪落日熔金无论从艺术创作水平,还是思想意识境界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最高水准,这是声声慢▪寻寻觅觅无可比拟的。
永遇乐▪落日熔金是在声声慢▪寻寻觅觅基础上的一个思想与艺术的升华,没有声声慢▪寻寻觅觅,就不可能有永遇乐▪落日熔金思想艺术的新高度。永遇乐▪落日熔金是李清照晚年避难江南时创作的。这首词真实地抒发了她在元宵节时灵魂深处的感慨。上片表述自己寓居异乡过元宵佳节时悲凉心情;下片突然转入作者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节时的愉悦心情,这种强烈地对比大转折的反差落笔,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是见不到的,读者只能见到悲秋,言愁,道尽人间的心酸与忧虑。
在意境上也超越了声声慢▪寻寻觅觅,尤其是在格局上,是声声慢▪寻寻觅觅无法比拟的。永遇乐▪落日熔金写的是初春,“染柳烟浓,吹梅笛怨”;而声声慢▪寻寻觅觅写的是落叶秋,“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的悲秋。不同的意境与格局,折射出作者,不同时期的心境与情感,在用笔的分量上,肯定是有所不同的。
从思想意识上,也有了根本的不同。永遇乐▪落日熔金隐含着情景交融的思想深度,它不仅描述了身处异乡的悲凉,凄楚的心情,而且,还隐含着家国情怀的痛楚,“次第岂无风雨”在淡淡的初春中掺进了浓重的隐忧。而声声慢▪寻寻觅觅主要的思想境界是丈夫亡故,自己孤身一人的凄凉,停留在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根本还没有什么为国担忧的情怀。
永遇乐▪落日熔金这首词在谋篇布局上,比声声慢▪寻寻觅觅又有了新意。它采用了前后对比手法,上片大讲自己身处异国他乡的悲凄的情绪,“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即便“酒朋诗侣”来函邀请,用“香车宝马”接她,她都婉言谢绝了;到了下片,笔锋一转“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作者又回到了汴京,自己曾住过的地方,那时作者还没有南渡,而是在汴京过着快乐的生活。这种强烈的反差对比的谋篇布局的写法,声声慢▪寻寻觅觅是不可能做到的。这并不奇怪,任何事物总是变化的、向前发展的,更何况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在永遇乐▪落日熔金之前写的呢!
永遇乐▪落日熔金通篇隐含着家国情怀,而声声慢▪寻寻觅觅只突出了“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确如此,作者通过写悲秋来抒悲愁,通篇一直到底,基本没什么变化。可是在斟词酌句方面,句句显精华,尤其那叠音词,随处可见。永遇乐▪落日熔金不仅写愁,身处他乡悲凉的凄楚,而且用现在,回忆过去的对比手法,以表达自己灵魂深处的,强烈的家国情怀的声音,在这方面是作者最高的思想境界,以前是没有过这样的词作。如果读者不认真阅读,细心体味,是根本理会不到作者良苦用心的。
李清照的词作基本分为两个时间段。一个是她没有南渡之前,生活上是无忧无虑的。这时候的词作基本上是表达自己婚前婚后的所思所感。一个是北宋灭亡,她跟随丈夫赵明诚南下,逃难路上,丈夫因疟疾而病故,从此,四十六岁的她,只身漂泊,历经磨难,写下的词,不再是闺中思绪了,而是低沉的思绪,悲戚的诉说,其中就有永遇乐▪落日熔金和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写声声慢▪寻寻觅觅词,是在丈夫病故不久写的,而永遇乐▪落日熔金词的问世,是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之后写的,在创作时间上,永遇乐▪落日熔金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上,肯定要比声声慢▪寻寻觅觅凝练而稳重得多,例如思想境界的深度和高度,艺术上的表现手法和用词上,要老练得多,出新的多,使读者越读越感觉耐嚼,有味道。
任何文学作品都客观存在着思想与艺术,尤其是诗词,更是作者思想情绪的发泄,艺术表现的水平。即便是写的大自然诗词,也是作者有感而发的某种思想,想达到某种思想境界,例如写山,写水写大海等等,写的是山、水和海,其实这里面都包含着作者的某种思想,某种境界,否则,是写不出诗词的。
永遇乐▪落日熔金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作者没有那么多坎坷的经历,从闺中步入社会,她是写不出如此厚重的诗词,也不会有如此凝练的词句,“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如此精炼的词句,是声声慢▪寻寻觅觅中使人易记难忘的叠音词难以替代的。
综上所述,无论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上,从作者看问题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上,永遇乐▪落日熔金都有超越声声慢▪寻寻觅觅的地方。但是,声声慢▪寻寻觅觅也有它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别是他的叠音词,例如开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种连续的叠音,把一个飘零的女人,孤单与凄凉表述的淋漓致尽,给读者以唯美的伤感。但声声慢▪寻寻觅觅缺的是一个人唯美的更高境界的思想灵魂,而在永遇乐▪落日熔金中就有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怀的思想灵魂。
总而言之,李清照的词永遇乐▪落日熔金被认为是其最好的作品是无可争议的,有超越她本人创作的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咆哮的海狮
我想评价诗词不能不结合作者,为什么呢?因为诗词凝聚了作者的情感。而情感从何而来呢?自然从人生的经历中来,所以有必要看一看作者的人生经历。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女性作者,她出生于1084年。1127年,北宋灭亡,李清照与丈夫南渡。1129年,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去世。所以她接连受到了国家灭亡和亲人离世的打击,生活十分凄苦。
永遇乐-落日熔金和声声慢-寻寻觅觅这两首词都反应了她的生活境遇,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声声慢》写的是丈夫去世后的那一种凄凉孤寂,而永遇乐是对故地思念后的感怀。
相较而言,《声声慢》更显出凄凉,应是李清照在他丈夫去世之后不久写的。此时最感孤单,于是开篇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便将这种心境全然托出,仿佛将读者置于一个昏暗清冷的阁楼中,周遭寂静,只有几分朦胧的月光,又兼孤身一人,夜来风急,身心俱凉,甚是悲戚。所用意象不多,却皆是秋物:大雁、黄花、梧桐、细雨,都离不开一个悲字。
永遇乐是李清照晚年时的作品。她已在江南生活了多年,到了自己的暮年,想起故地,却感到有生之年再无可能踏入故地,因此伤感。开篇便是“落日、暮云”,仿佛正是暮年的自己,然而思绪却回到了年轻时。她正站在繁华的开封街头,此时正是元宵佳节,游人如织,妇女们各尽所能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然后突然笔锋一转,写回暮年的自己,容貌憔悴,两鬓都是白发。相比之下,差别甚大,以至于连门都不敢出了。
《声声慢》大概是一气呵成的,把积攒多时的情感一股脑儿宣泄出来,所以使人感到一阵猛烈的情感冲击,也不由得悲凉起来。相比于《声声慢》的猛烈,永遇乐则要舒缓一些,似乎是细细斟酌之后才成就的,其中的意象更为细致,如同妇女打扮,将许多首饰放在面前,来来回回挑选之后,才戴上去的。到了暮年,看遍了红尘世事,心中情感虽起伏强烈,然而写入诗词中,也让人不觉突兀。
孰优孰劣却是难讲,都是当时作者情感的反映,只能说在不同的年纪对于不同的情感表达出来也不尽相同吧。
平淡生活365
先说我的观点,李清照这两首词,总体上声声慢·寻寻觅觅要比永遇乐·落日熔金品质高很多,景与情的结合更凝练、更深沉,用词用句也更洒脱、大胆,将一个古代知识妇女的形象、居家场景和个人自省的情与思融入一炉,抒情、写景、思想层次分明,又意味深长,可谓宋词的巅峰之作。而永遇乐·落日熔金相对于声声慢·寻寻觅觅来说,则显现的平庸一些、浅和窄了一些,没有那么惊艳之处。两首词的艺术价值高低,其实还是很明显的,不难判断。
下面我具体分析一下两首词的意蕴和特色。
先看永遇乐·落日熔金一词:
上半片: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解析:“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这是写景,一天的落日时刻,暮色正在和晚霞合拢,第三句“人在何处”,其实是作者自我感慨,有一种天问的意味:我在哪里?流露出找不到自我、找不到归处的茫然感。“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第一句仍然是写景,傍晚时分,炊烟袅袅,暮色渲染青柳,天地间整体的景色显得浓郁,第二句是情景结合,耳闻远处梅花落的笛声阵阵,觉得那笛声颇为幽怨,犹如自己的心情,最后一句“春意知几许”,则是一种感慨,和前面的“人在何处”的感慨差不多一个意思,仍然是一种自我天问式的茫然不知所措的发问:春意还有多少?你还可以将这句理解成作者自我发问“青春时光还有多少”。“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这三句是简单的叙述句和疑问句,元宵佳节,天气温和,一会儿不会刮风下雨吗?“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喝酒与诗词的朋友们发出邀请,用香车宝马来接,我谢绝了。
下半片: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解析:“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中州,中原,河南,网上有解释认为此中州一词指北宋首都汴京开封,开封在河南,河南是中州的中心区域。这句意思回想曾经在汴京的盛大节日时分,闺蜜们有空大家一起游玩,最开心几天就是正月十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这三句是描写那天女人们的服饰打扮,大意即戴着翠玉冠帽、穿的都是镶金嵌银的裙衫,个个打扮的很整齐漂亮。“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如今人都老了,显得憔悴了,鬓发都斑白了,怕人看到所以常常夜晚出门。“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我不如躲在门帘后面,窃听人们的欢声笑语。
评析:上半片诗人多借景抒情并发出“天问”,表达更多的是自我怀疑和不安全感;下半片诗人回忆了年轻时的风光风流,并感慨韶华不再、年华老去。放眼全宋词,这首词的整体水准仍然较高,整首词完整、自洽,写景、抒情、自省和立意,顺序表达、层层递进。只是相对于李清照自己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这样的顶尖品质词作,这首词就显得平庸一些,词句方面更加显得平常、平淡,李清照有多首词的用词用句都显得极具灵性、才华卓越,但这首词就不那么有灵性,才气显得不足。
现在我们再来欣赏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介绍说它有两个版本,这里我选了第一个版本:
上半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解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一开始的三句,意思上并不多么晦涩,字面意思理解完全可以,只是你如果能够在阅读时挖一点意蕴,寻寻觅觅可以解释为作者对世界一种天问,寻觅人生的意义,却终究发现周围都“很冷清”,喧哗过去了,浮躁消散,一切就可能显得凄凉了。“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这两句的意思仍然可以根据字面意思理解,即刚刚寒凉时节,日子是最难熬的,不容易吃好睡好。“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凭几杯酒,怎么能够挡得住夜晚时的大风。“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看着一行大雁过去了,不由得伤心,却似乎那大雁也是旧时相识。
下半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解析:“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第一句写景,园里地上快堆满了凋落的黄花;后两句感慨:花树都显得憔悴了,如今还经得起人摘吗?“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一个人在窗下看着外面,怎样才能挨到天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下雨了,透过梧桐树看那雨丝更细了,到黄昏时分了,雨还是滴滴答答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样的情景,岂是一个愁字可以形容的?
评析:上半片开始三句可谓超凡脱俗的词句,简直就是大白话直接铺陈,貌似还显得啰嗦,但当你朗诵它,却又觉得颇有韵律、节奏,味道其实不错,再一咂味,你会愕然惊觉,其实意味深长——此寻觅,不是平常寻觅,而是诗人在说我一生寻觅人生价值、人生意义,寻找人生伴侣,可人一走,我的周围就冷清了,这个冷清不仅仅是是指环境空荡荡的那种冷清,还指人生失去了意义、茫然不知所措的精神上的那种冷清,那种深刻的寂寞和孤独,所以其实是一种凄惨悲凉。简单的词句,一上来就让这首词浓郁而情感深厚而压抑。偏偏用词如此的任性、洒脱、简直到了无拘无束的地步。整首词从上半片到下半片,其实只有一个场景,即作者在家里,看着窗外,时间大约接近傍晚,到傍晚将过,下了雨,坐在窗口,看着地上,心思复杂,各种感慨。不像上面那首永遇乐里有天上地下的各种景色描写、还有回忆、有当下的感慨,还有年老后的自卑自恋。但这首词似乎更简单一些,场景只有一个,情感抒发理性思索也集中在对失去丈夫后的对人生价值的怀疑,却写的格外深沉、凝聚,时时给人一种彻骨深寒的意味,而这种彻骨深寒的意味,诗人偏偏以一种最平淡、最朴素、最大白话的词句,淡淡的说话一样的写出来。
我们都知道,即便是古人,写作格律诗词,因为有格律,就难免要炼字炼词,所以我们看到大量的诗词,其用词用句都力求简练但浓稠,恨不得一个字可以表达几百个意思,所以大多数词句都是生造词、都是个性词、很多都是明显长句子浓缩成词句的,古人还好用典故,但诗词就只能这么几个字,又不能真的讲故事一样铺陈出来,所以典故也往往几个字甚至一、二个字来表达,如果后人阅读不了解那些典故,他这首诗词你很可能怎么也理解不了。而这样的诗词,你也很难批评它不够水准,只是和苏轼、李清照、李白等人的诗词相比,就总是缺乏一种毫不刻意的挥洒自如的、却照样意境高远的超凡脱俗的才华——“返璞归真”,仍然是形容古典格律诗词之最高境界的有效评语,它的反面就是“浓词艳句”,也就是说,表达出同等意蕴的两首诗词,其词句达到“返璞归真”等级的朴素平淡,就是上乘水准,而显得“浓词艳句”,就落了下乘,那么即不够“返璞归真”,却也谈不上“浓词艳句”的诗词,则就只好评判其水准为平庸,即中等。
所以,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已经达到了上乘艺术境界,那么她自己的那首永遇乐·落日熔金的水准,就只能评定为平庸了。
不会哭的鱼
要说李词中哪首感人最深,并能与她本人划上等号的,恐怕非声声慢莫属。
jodee
永遇乐相比较《声声慢》对于中国诗词的传统意象的描述上有突破,以清新脱俗的反衬手法表现了自己的悲凉。相比较而言《声声慢》则是在传统意象上的感叹和重复,虽然用词遣句绝佳,但意象上没有永遇乐上承。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首 永遇乐 是在描述易安自己晚年在临安的一段生活。它具体写于哪一年,已不可考,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时期宋金双方已暂停交战,南宋首都临安出现一片歌舞升平的所谓的繁荣景象。遇到逢年过节的日里,人们又可以热热闹闹地游乐了。
这首词虽写元夕,却一反常调,以今昔元宵的不同情景作对比,抒发了深沉的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十分深沉地反映了作者在历尽沧桑以后的晚年的寂寞悲凉心境。词的上片是在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哀苦心情。开篇写景:“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日落了,一团金红亮丽的火球倏忽而逝,晚霞的余晖铺满了天边。暮色苍茫,逐渐笼盖了四野。如此良辰美景,正是过节的好天气。意境开阔,色彩绚丽,铺垫出喜庆热烈的节庆气氛。
然而“人在何处”,意境陡转。人们都知道,这样晴朗的元宵,正是看灯的好机会,可以痛痛快快玩它一个晚上了。可是,她却别有心事。看了这天色,突然涌出了“我如今是在什么地方呵”的询问。点出了自己如今的处境:“独在异乡为异客”,四处飘零家何在?这处境和这良辰美景形成强烈的反差。“人在何处”这一问,是一个饱经丧乱的人在似曾相似的美景前产生的迷惘与痛苦。这真是情怀惨淡的一问,是曾经在繁华世界度过多少个热闹元宵,而今却痛感“物是人非事事休”的天涯沦落人特有的问,更是国破家亡之后一个孤独的弱女子满怀哀怨愁苦的问。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三句,又转笔写初春之景:初春柳叶才刚出芽,因为天气较暖,傍晚雾气低笼,柳便似罩在浓烟之中;此时梅花已开残了,听见外面有人吹起笛子,因想起古代羌笛有 梅花落 曲,但由于自己心情忧郁,所以听起来笛声凄怨。虽然春色很浓,她心里却浮起又一个疑问:“春意知几许?”言下之意:不管有多少春意,自己还能去欣赏吗?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这三句好像是一组的对话。“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是邀请诗人外出的人说的:“元宵佳节,还碰上的好天气,到外面玩玩吧!”可诗人却用一句似有理似无理的话来回答:“天气太暖了,暖得不正常,难道不会忽然来一场风雨吗?”但这句话正好反映了她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巨劫之后心怀世事难料、横祸随来的疑惧心理。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词人的晚景虽然凄凉,但由于她的才名家世,临安城中还是有一些贵家妇女乘着香车宝马邀她去参加元宵的诗酒盛会。“香车宝马”如实写出这些朋友的身份。她的朋友,她称之为“酒朋诗侣”,她们并不粗俗;以“香车宝马”相迎,又知必是富贵人家的内眷。只因心绪落寞,她都婉言推辞了。这几句看似平淡,却恰好透露出词人饱经忧患后近乎漠然的心理状态,“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人在何处?春意知几许?次第岂无风雨?连发三问,三问皆是极度反衬之下的迸发,有惶惑,有苦情,有自闭,可以看出词人心态起伏波折极大。冬日临安天气晴好,阳光灿烂,应是极不容易,换做常人早就出门晒太阳了,但词人颠沛多年,心态孤寂,纵是风和日丽的初春时节也难振作精神,反而连发三个悲情之问。当然也会有谢绝好友相邀共庆元宵之举。怅望远去的宝马香车,勾起的往日记忆涌上了心头。
下片自然展开回忆:“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由上片的写今转为忆昔。中州,本指今河南之地,这里专指汴京;三五,指正月十五元宵节。遥想当年汴京繁盛的时代,自己有的是闲暇游乐的时间,而最重视的是元宵佳节。宋代不论官方民间,对元宵节都很重视,是一年一度的灯节。李清照在汴京过了许多年元宵节,印象当然是抹不掉的。
如今虽然在临安,却还“忆得当年全盛时”,自己年纪还轻,兴致极好,“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认真热闹过一番。这天晚上,同闺中女伴们戴上嵌插着翠鸟羽毛的时兴帽子,和金线撚丝所制的雪柳,插戴得齐齐整整,前去游乐。这几句集中写当年的着意穿戴打扮,既切合青春少女的特点,充分体现那时候无忧无虑的游赏兴致,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汴京的繁华热闹。以上六句忆昔,语调轻松欢快,多用当时俗语,宛然少女心声。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从记忆中又回到现实里来。今昔对比,禁不住心情又凄凉又生怯。“风鬟霜鬓” 四字原出唐人小说 柳毅传,形容落难的龙女在风吹雨打之下头发纷披散乱。李清照在词里换了一个字,改为“风鬟霜鬓”,借此说明自己年纪老了,头上出现白发,加上又懒得打扮,因而也就“怕见夜间出去”。历尽国破家倾、夫亡亲逝之痛,词人不但由簇带济楚的少女变为形容憔悴、蓬头霜鬓的老妇,而且心也老了,对外面的热闹繁华提不起兴致,懒得夜间出去。“盛日” 与“如今”两种迥然不同的心境,从侧面反映了金兵南下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和词人天壤之别的生活境遇,以及它们在词人心灵上投下的巨大阴影。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结尾处好象很平淡,却又横生波澜,在平淡中却包含了多少人生的感慨!诗人的满腹辛酸,一腔凄怨,通过这平淡而几近委屈的一句,以人之欢声笑语,衬我之落寞零落,反而显得更加沉重了。
诗人一方面担心面对元宵胜景会触动今昔盛衰之慨,加深内心的痛苦;另一方面却又怀恋着往昔的元宵盛况,想观赏今夕的繁华中重温旧梦,给沉重的心灵一点慰藉。这种矛盾心理,看来似乎透露出她对生活还有所追恋的向往,但骨子里却蕴含着无限的孤寂悲凉。诗人面对现实的繁华热闹,她却只能隔帘笑语声中聊温旧梦,这是何等的悲凉!
从这首词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李清照以乐景写哀情的高超艺术手法,表现了古典诗词中的一种清新脱俗的反衬手法。因情写景,以乐景衬哀情,景色越美,越显感情之悲。“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一倍增其哀乐。”说出了反衬手法的功效。以乐景写哀情,用所写的景物反衬当时的心理感受,利用景物与情感的矛盾,来突出诗歌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往往具有更好的艺术效果。
这首词运用今昔对照与丽景哀情相映的手法,还有意识地将浅显平易而富表现力的口语与锤炼工致的书面语交错融合,以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写出了浓厚的今昔盛衰之感和个人身世之悲。通过写元宵节情景,在强烈的对比中抒发国破家亡的感慨,表达沉痛悲苦的心情,展现了词人晚年落寞凄凉的心境,也抒发了故国不再的悲慨。
全词情景交融,跌宕有致。由今而昔,又由昔而今,对比强烈,感情深沉真挚。语言于朴素中见清新,平淡中见工致。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如此之强,以至于南宋著名词人刘辰翁会每诵此词必“为之涕下”。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最后,我们再来看下这首声声慢,字字句句都围绕一个“愁”字展开,虽然遣词独绝,但意象描摹没有突破旧有框架,所以相比较永遇乐还差了一丝。
六十六公路
李清照的词永遇乐落日熔金被认为是其最好的作品,甚至超越《声声慢》,你认可吗?
我是比较认可,这首永遇乐是李清照晚期作品,南宋国破家亡,词人晚景凄凉。经历生离死别,流离失所,人世繁华。内心波澜壮阔,五味杂陈,有感而发。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解析在诗词中,以元宵灯节为题材的优秀作品不少,大多是陈渲染元夕的热闹景象,即使像有所托寓的辛弃疾青玉案・元タ也不例外。李清照这首元夕词,却一反常调,以今昔元宵的不同情景作对比,抒发了深沉的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宋张端义贵耳集说:“易安……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可见本篇当是词人晚年流寓南宋都城临安期间所作。
上片写今年元宵节的情景。起手两句着力描绘元タ绚丽的暮景:落日的光辉,像熔解的金子,一片赤红璀璨;傍晚的云彩,围合着碧玉一样的圆月。两句对仗工整,辞彩鲜丽,形象飞动。晴明的暮景预示今年元宵将有一番热闹景象。
但紧接一句“人在何处”,却是一声充满迷惘与痛苦的长叹。这里包含着词人由今而昔、又由昔而今的意念活动。置身表面上依然热闹繁华的临安,恍惚又回到“中州盛日"”,但旋即又意识到这只不过是一时的幻党,因而不由自主地发出“人在何处”的叹息。这是一个饱经丧乱的人在似曾相识的情景面前产生的迷惘和痛苦的心声。它接得突兀,正由于是一时的感情活动,而不是理智的思索和沉静的回忆。这中间有许多省略,读来感到含蕴丰富,耐人咀嚼。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接下来三句,又转笔写初春之景:在浓浓的烟霭的熏染下,柳色似乎深了一些;笛子吹奏出哀怨的梅花落曲调,原来先春而开的梅花已经凋谢了。这眼前的春意究竟有多少呢?“几许”是不定之词,具体运用时,意常側重于少。“春意知几许”,实际上是说春意尚浅。这既符合元宵节正当初春的季节特点,也切合词人此时的心情。
词人不直说梅花已谢而说“吹梅笛怨”,显然是暗用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诗意,借以抒写自己怀念旧都的哀思。正因为这样,虽有“染柳烟浓”的春色,也只觉“春意知几许”了。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元宵”二句承上描写作一收束。佳节良辰,应该畅快地游乐了,却又突作转折,说转眼间难道就没有风雨吗?(次第,当时口语,很快的意思。)这仿佛有些无端忧虑。但正是这种突然而起的“忧愁风雨”的心理状态,深刻地反映了词人多年来颠沛流离的境遇和深重的国难家愁所形成的特殊心境,因此,当前的良辰美景自然引不起她的兴趣,下文的辞谢酒朋诗侣也显得顺理成章了。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词人的晚景虽然凄凉,但由于她的才名家世,临安城中还是有一些贵家妇女乘着香车宝马邀她去参加元宵的诗酒盛会。只因心绪落寞,她都婉言推辞了。这几句出语平淡,仿佛漫不经意正透露出饱经忧患后近乎漠然的心理状态。
换头由上片的写今转为忆昔:“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中州,本指今河南之地,这里专指汴京;三五,指正月十五元宵节。遥想当年汴京繁盛的时代,自己有得是闲暇游乐的时间,而在四时八节的良辰盛会中,人们最重视元宵佳节。
“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这天晚上,同国中女伴们戴上嵌插着翠鸟羽毛的时兴帽子,和金线丝所制的雪柳(妇女的一种头饰),插戴得齐齐整整,前去游乐。这几句集中写当年的着意穿戴打扮,既切合青春少女的特点,充分体现那时候无忧无虑的游赏兴致,同时汴京华热闹的景象透过这个侧面也可约略想见。以上六句忆昔,调轻松欢快,多用当时俗语,宛然少女声口。
但是,昔日的繁华欢乐早已成为不可追寻的幻梦,故由忆昔又为伤今:“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历尽国破家倾,亡夫亲逝之痛,词人不但由簇带济楚的少女变为形容憔悴,蓬头霜鬓的老妇,而且心灵也衰老了,对外面热繁华提不起兴致,懒得夜间出去。“盛日”与“如今”两种䢛然不同的心境,从側面反映了金兵南下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和词人相隔霄壤的生活境遇,以及它们在词人心灵上投下的巨大阴影。
词写到这里,似乎无话可说了。因为既无心游赏,也就不必再涉及元宵这个话题。但作者于下边却再生波澜,作为全篇的收束:“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结愈见悲凉。词人一方面担心面对元宵胜景会触动今昔盛衰之慨,加深内心的痛苦;另一方面却又怀恋着往昔的元宵盛况,想在观赏今夕的繁华中重温旧梦,给沉重的心灵一点慰藉。这种矛盾心理,看来似乎透露出她对生活还有所追恋和向往,但骨子里却蕴含着无限的孤寂悲凉。
历史的巨变、人事的沧桑,已经使她再也不敢面对现实的繁华热闹,只能在隔帘笑语声中聊温旧梦。帘外的那个世界,似乎很近,却又离得很远,因为它已经不再属于自己了。
南宋末年著名爱国词人刘辰翁永遇乐词序云:“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可见李清照这首词感染力之强。刘辰翁是在南宋面临危亡的风雨飘摇年代写这首词序的,因此对李词中浓厚的今昔盛衰之感、个人身世之深有感会。
这首词在艺术上除了运用今昔对照与丽景哀情相映的手法外,还有意识地将浅显平易而富表现力的口语与锤炼工致的书面语交错融合,造成一种雅俗相济、俗中雅、雅不避俗的特殊语言风格。
菜籽
永遇乐是李清照晚年的一篇作品,充满了阅尽千帆的豁达蕴藉,从容淡定!而声声慢表达了国破家亡后的凄清落寞,但这两篇都不是她最好的作品,我认为最美的作品是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这篇,这是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远游在外,她写下的一篇思念丈夫的情诗!原词如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