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词《永遇乐落日熔金》被认为是其最好的作品,甚至超越《声声慢》,你认可吗?
爱因斯菁
我也认可
工薪阶层
“千古才女”李清照的晚年是非常不幸的,在国破、夫亡、文物丢失、被小人蒙蔽改嫁、离婚、牢狱之灾......一系列悲惨经历后,晚年的李清照孤独一人,凄惨非常。
在李清照晚年那些映衬她内心的悲凉之感的作品中,无不浸透着她的字字血、声声泪。
永遇乐·落日熔金和《声声慢》两首作品,就都是在晚年这个时期创作的佳作。
永遇乐·落日熔金创作于南宋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声声慢》创作于南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两首词都属于李清照的后期作品,都是在“靖康之耻”北宋灭亡、丈夫赵明诚去世、跟随大宋遗民南迁、人到暮年时创作的作品。
1128年,李清照押着十五车书籍器物,在兵荒马乱中几经辗转终于到达江宁府。
1129年,丈夫赵明诚去世,剩下孤苦无依的李清照悲伤度日。
1132年,李清照轻信了巧舌如簧、觊觎她珍贵收藏器物的张汝舟,改嫁给张汝舟。
婚后没多久,张汝舟原形毕露,李清照忍无可忍,在翰林学士綦崇礼等亲友的大力帮助下,最终逃脱这场悲剧婚姻,重获自由。
随后的十几年中,李清照校勘整理赵明诚的金石录,完成了金石录后序,并创作了很多词、赋。
在这些词、赋中,有表达凄凉、孤寂生活、忆往昔的作品,也有心系社稷、境界开阔的语涉时事之作。
永遇乐·落日熔金与《声声慢》两首词都呈现出一种阴郁凄婉的基调,都是反应李清照南渡以来,内心深处无以名状的深沉的痛苦的佳作。
尽管南宋末年的文学评论家、爱国词人刘辰翁在《须溪词》中说:
“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
刘辰翁说联想到自己的际遇,每次读李清照这首永遇乐·落日熔金总是被感动得落下眼泪......
但是,我个人仍旧更加欣赏《声声慢》中十四个叠字的开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这篇悲秋之作中,李清照将自己晚年挣扎、孤寂、清冷的生活状态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在“乍暖还寒”的深秋之际,更显凄苦,让人读之深感悲凉。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首词,是李清照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居住临安时创作的一首老年怀旧之作。
此时的李清照已经56岁,在那个年代,算得上是一位老年人了。
独居近十年的李清照除了编撰整理金石方面的古籍文献,就是写写词、赋,在剩下的就是“忆当年”了。
那一年的正月初五,宋金两国议和,形势有所缓和,于是开展了欢庆元宵佳节的活动。
李清照在永遇乐中,通过以当年的“中州盛日”之元宵节与今天孤寂一人冷清的的元宵节相对比,又将今天元宵节的景致与自己的心情做对比,突出了自己精神上所承受的巨大创伤,以及对故乡的怀念,对往昔时光的缅怀。
落日的余辉仿佛融化了的金子,傍晚的云彩将圆圆的月亮围绕着,可是像我这样一个颠沛流离、劫后余生的人来说,这里又算是什么地方呢?
烟雾渐浓渲染着柳色的背景下,有吹奏着梅花落的哀怨的笛声,能感受到几分春意呢?
正值暖风徐徐的元宵佳节,可谁知道会不会就有疾风骤雨降临呢?
有人来邀请我参加宴会,驾着香车宝马来接我,我都一一谢绝了。
曾经在汴京的那段繁华的盛况让人难以忘怀,闺门中的妇女们有很多闲暇娱乐,尤其最让人喜欢的是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
头上戴着装饰着翠鸟羽毛的帽子,还有用美丽的金线制作成的雪柳(装饰花簪),戴上许多精致的饰品,打扮得美丽非常。
如今的自己容貌憔悴,神情委顿,头发散乱也不愿意去梳理,夜里更是懒得外出去看灯。
还不如呆在家里,躲在帘子下面,听听外面人家的欢歌笑语吧。
上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描写今日元宵节的情景,以及自己“身在异乡为异客”的独特心情;
下篇,怀想当年汴京时的元宵节,那时不仅有盛况繁华,还有神采飞扬的自己,而如今自己只是一个孤独悲哀、垂垂老矣的老妇人了。
南宋末年的张端义说李清照“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
整首词就是李清照在晚年以一个老妇人的悲哀口吻略带自嘲地表达出一种孤独悲哀的情绪。
同时,“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此时和暖的天气,谁能料想到会不会变天呢?
也能够看到李清照对于曾经平和美好的生活,遭遇亡国耻、南迁悲、离别恨、亡夫痛.....一系列重大不幸的无奈与感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比永遇乐的创作时间更晚一些,是在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此时的李清照已经63岁了,孤独地在南方生活了十余年。
对于年老体衰,又时时饱受孤寂之苦的李清照来说,日子是非常难捱的。
在经历了国破、夫亡、文物丢失、再嫁、离婚等一系列痛苦经历后,晚年的李清照只能在往昔的回忆中重拾些温暖。
然而,往昔的一切美好对比当前的悲凉,让她这份难以名状的痛苦更加无限放大。
《声声慢》这首词,被后世很多大家称为“千古绝调”、“绝世奇文”。
在《声声慢》一开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就将自己期望寻找快乐时光,又什么都寻觅不到,只剩下凄惨的现状,凝练在七组让人惊叹不已的叠字之中;
在结尾处,将她所有的“愁”浓缩成一句“怎一个愁字了得”,给读者一个无限想象空间。
苦苦寻觅,却只有冷冷清清,让人感到凄惨悲切。
秋天总是忽冷忽热,最难保养休息。
喝上两三杯淡酒,是不足以抵御傍晚时紧迫的寒风的。
一行大雁从头顶上飞过,让人感到伤心不已,明年春天他们还能回来,而自己却不知何时再回故里。
开篇中“寻寻觅觅”,她想寻觅什么呢?
寻觅往昔的美好时光,寻觅自己曾经深爱的丈夫赵明诚,寻觅那些遗失的文物古董.....可是一切都是枉然,一切都找不回来了。
上篇中,李清照将自己从清晨到日暮整整一天的百无聊赖的状态、痛苦、伤感的情绪全都写了进去。
李清照对音律是有非常深的造诣的,七组叠字,用的都是齿舌音,读起来徘徊低迷,婉转凄楚,读来更显悲凉。
满地凋零的菊花,憔悴不堪,已经无法欣赏了,如今还有谁来采摘把玩呢?
一个人独坐窗下,怎么能够熬到天黑呢?
傍晚时分,梧桐叶子上细雨淋漓,点点滴滴。
这么多的愁绪,怎么能用一个愁字概括得了呢?!
下篇中,李清照将残败的菊花引申为国破家亡的痛苦,使用悲情意象的梧桐、黄昏、细雨,来突出自己独处在这样秋意萧瑟的自然环境中,心中所包含的无限哀愁,真的不是一个“愁”字能概括的。
整首词,把李清照晚年挣扎、冷清、孤寂的生活状态,以及悲伤、苦闷、忧郁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在“乍暖还寒”的深秋时节,“淡酒”已经不能御寒风,雁过也只能让人伤心,在细雨寒风中,孤独地“守着窗儿”等待着天黑.........这种孤寂的心境,真是打翻了五味杂瓶。
这首词,字字是泪,蕴含着难以言传的痛苦和悲凉。
所以,如果有人说永遇乐·落日熔金是李清照最好的作品,甚至超越了《声声慢》,这个观点,我并不太认可。
很多诗人都写过“愁”,比如贺铸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清照却不适用任何一种比喻,用浅俗的语言,发出了最为清新的思绪“怎一个愁字了得”,内涵极为丰富,意味无穷。
原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长,山东大学教授对此词有如下评价:
全篇字字写愁,层层写愁,却不露一“愁”字,末尾始画龙点睛,以“愁”归结.而又谓“愁”不足以概括个人处境,推进一层,愁情之重,实无法估量。全词语言家常,感受细腻,形容尽致,讲究声情,巧用叠字,更以舌齿音交加更传,传达幽咽凄楚情悰,肠断心碎,满纸呜咽,撼人心弦。无怪古人誉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
----------END---------
我是简秋,感谢您的阅读!
白小咪
一句话,缺者为贵。现在北大,清华,每年出来多人材,如果几首诗词吗?没有上太空难吧?
新的印记since2005
都是悲歌
炼狱孤狼
我认为,各爱其历。意思是;诗的意境是自己的经历。各自认为最好的,也是各自有过各自经历或是各自向往的梦境。
小木元元
永遇乐.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如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Cissy有点
我不认为,因为我只知道后面一首,学过后面一首,凡是大家所熟知的应该都是经典
jackie3348
我也认可,但诗和词都是有地放矢的,也就是说实事求是,例如你再矿井下劳动见景生情也可吟诗一首,而你对那个地方不僚解怎么去作诗词呀,编那个就不行了。若我们头条那多才子才女谁都能作出來了。然而李清照是个乐观者,她再友人家辟难时白天很少出來,在傍晚时出來散步。见太阳落山云彩象火一样红随有词吟。永遇乐,落日熔金。谢老师提问,谢读者。
木小皮
我们不能站在作者当时环境和处境考虑作者的心情。所以无法评论那个作品最好。我们都是局外人。只是声声慢读来更加朗朗上口。都很好没有那个超越那个作品
动鸡不纯
李清照的词,各种风格都写得非常好。我更个人更喜欢李清照写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和声声慢·寻寻觅觅。前者形象地表现出作者郊游的兴致勃勃和流连忘返。后者韵律感很强,字里行间所表达的伤感、孤独和哀怨令人感同身受。
机关枪
老祖先的诗词作品!后人永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