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词《永遇乐落日熔金》被认为是其最好的作品,甚至超越《声声慢》,你认可吗?

提到的作品

[作品]点绛唇

上元节的一次偶遇,从此她便将他放了心里。她贵为公主,所以可以嫁给心爱的男子。 只是她不知道,这一场看似美好的婚姻背后,又隐藏着多少阴谋与悲剧。 一直到他图谋造反,她才明白,原来他从未想要娶...

何兮

[作品]漱玉词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她那充满真情挚爱的清词丽句,独具魅力的婉约词风,使之成为千百年来最受人民大众喜爱的词人之一。我社现以四印斋重刊《漱玉词》为底本标点整理,同时汇辑前人的有关评语,以及底本以...

李清照

[作品]声声慢

《声声慢》主要内容:一张高考试卷,“诱捕”来了六个快乐的鸟儿,她们是关燕台、凤凰、丛林、赵媚、黄莺儿、谷小雨……六个性格迥异的女孩子,注定要在大学校园这个舞台上演绎她们最初的人生大剧,以及她们对人生、...

龙莱

最新跟帖
dula

dula

[微笑][微笑][爱慕][爱慕]都很欣赏。

jyjailei

jyjailei

李清照诗词都具有极高的评价,不然怎么会在流传千年的诗词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我是认为她诗词都好,很喜欢她。我是更熟悉声声慢!

老中医敏爷

老中医敏爷

闲情雅致,太过伤情,一人为痴,两地相隔,爱的煎熬,体现在此生生慢中,让人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lookme1234

lookme1234

  颂*李清照*

[原创]

酥手香袖      递妙文

风花雪夜      皴红尘

婀娜多姿      胭脂泪

疏影孤酒      弹幽琴

写尽天下      缱绻心

汗颜古今      追梦人

李恭觉~2019年4月12日*三月初八*1O时10分于北京






lulovelee

lulovelee

我赞同永遇乐超《声声慢》,但不是在遣词造句上超越,而是在格局上超越,但我不认同这是李清照最好作品,我认为李易安最好的作品是题八咏楼。

声声慢》里的悲伤痛苦

我们再评价一首诗词的时候,其创作背景是一个半点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

①1127年,夏五月,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俘,靖康之耻刻在北宋文人墨客心头;

②同年三月,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为奔母丧南下金陵;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15车,与赵明诚会和,谁知兵荒马乱,待得两人会和之后,没多久,兵变突起,李清照所携藏书和赵明诚家中十来间屋子的藏书尽皆被焚毁,这对于爱书如痴的两人而言,更是一场巨大灾难。

③1129年,赵明诚病逝,当时李清照已经46岁,金兵南下,直入浙西,李清照安葬完丈夫之后,就一直避难奔走,颠沛流离,身边财产消耗殆尽。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李清照写出了《声声慢》,这一首词,亡国、丧父、孀居、流离的悲伤痛苦凝结心头,转入笔墨,终成就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千古绝唱。

永遇乐里的豪气渐生

李清照不是普通女子,在当时,女子再嫁相当罕见,不仅受人非议,还会有牢狱之灾。而李清照就敢做,1132年,快50岁的李清照到达杭州,颠沛流离的生活令其悲苦无依,这时候,张汝舟走进了她的生活,这种雪中送炭的行为瞬间获得了李清照的芳心,可惜张汝舟真正看中的是李清照的“珍稀收藏”,可惜多年的流离之后,那还有什么收藏呢?

等张汝舟发现这点之后,他开始家暴、谩骂,最后无法忍受的李清照一纸休书直接休夫,这在当时可就“不可能”了,休夫可是要坐牢的。所幸李清照的名头太响,朝中文人学士皆为其求情,最后关押9日获释。

尽管碰上了这种糟心事,李清照仍未意志消沉,既然儿女情怀已成虚梦,何不寄情家国天下?自此李清照文风开始逐渐变化,到永遇乐一词,中“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此等磅礴景致跃然纸上的时候,“豪放”的雏形已经慢慢出现了。

题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这是李易安的绝唱,已经不再是词,而是一首诗了。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李清照终于放下了爱恨情仇,放下了家国天下,不再“薄雾浓云愁永昼”,也不再“不肯过江东”,她登上八咏楼,笑看江南川流纵横,心念“一剑霜寒十四州”,气魄顿生,只道“江山留与后人愁”。

bubulan

bubulan

谢谢邀请。

“悟空问答”推出此题,真还有点不好回答,李清照的《漱玉词》篇篇都是佳作,但罗卜白菜各有所爱。李清照与辛弃疾同为山东济南人,有济南“二安”之美称;李清照是“婉约派”的正宗词人;她不仅善作诗词,散文也写得很好。

李清照词分为两部份:

青年时代,与丈夫赵明诚过着宁静的书斋生活,词风多于离情别绪,闺中生活,风格清丽俊雅;如:《点绛唇》,渔家傲,一剪梅,醉花阴等。

靖康之难后,诗人夫妻南下,不久赵明诚染疾病逝,李清照漂泊在杭州,金华一带,在落寞中度过悲苦孤独的晚年。她的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和《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就是在这段时间写成的。

永遇乐与《声声慢》我更喜欢《声声慢》一些;你看看,词作者开篇一连多个排比: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样的句子,要在心中郁结多少悲戚才写得出来?作者敞开心扉,用这样的句子来表现自已后期所感受的人生苦难。

最后,作者在《声声慢》中写到: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词开篇不写一个“愁”字,但一读便愁绪满怀;最后落笔才写:怎一个愁字了得!

是啊,“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还有一首名诗,也值得一读: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吃货小白

吃货小白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著名宋代女词人,也是婉约词派的开山鼻祖。永遇乐落日熔金和《声声慢》都是她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流传甚广。

其中,《声声慢》最为人熟知,原词作如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的整体基调忧郁而哀怨,即便是千年以后,读者依然不难透过诗词本身体味作者的怅惘与锥心的疼痛。

可见,李清照作下此词的时候,内心的悲哀已经到达了及至,以至于读者能够通过这样一首诗和词人达到一种共鸣。抑或悲伤,抑或怜悯。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篇两两相叠,诉诸的是遭际悲苦,到底意难平。在这天气还暖,寒意未尽的节气里,最难保养身体。独酌三两杯淡酒,却挨不过这傍晚猛烈的寒风。雁群从天空略过,我仿佛遇见了故人般,不免伤感。

飘零的菊花堆了一地是如此憔悴,还有什么能让我摘取的呢?我独守窗前,想着如何才能熬到夜黑。黄昏中,梧桐叶落,细语打在上面,点点滴滴,未曾停歇,一个“愁”字已经无法形容我此时此刻的心境了。

当李清照写下这首词的时候,她已经是一个晚年妇人。然而,她所面临的生活不是现世安稳,安享晚年。而是无夫无儿,流离失所的凄凉。

李清照的前半生何其精彩。她出身书香门第,在艺术和诗词的陶冶下成长为一代才女。青春时代,她幸运地邂逅了自己一生的挚爱,和丈夫赵明诚二人过着举案齐眉,琴瑟和谐的婚姻生活。

两个惺惺相惜的爱人在“赌书消得泼茶香”的生活情趣中愈发珍惜彼此的缘分。他们的爱情迎来了热烈的巅峰,与此同时,宋王朝的统治也走向了穷途末路的悲歌。在风雨飘摇的国度里,他们的爱情饱受摧残,却终难破镜重圆。她无法接受自己曾经热爱的盖世英雄变成一个卖国求荣的贼子。

于是,她写下“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般豪情万丈的句子以示决绝。从此,她孤身一人南下,带着她和夫君曾经呕心沥血搜集的字画古董颠沛流离。这一辗转,便是从故乡到他乡,从青葱到了白头。

这首《声声慢》正是她晚年的孤独与悲情的写照。李清照将后半生的悲情愁绪全部融入了这样一首词,融入了一场黄昏的一场情绪。因此,此词看似无物可赏,却能完全以情动人。

而李清照另一首同样出彩的作品——永遇乐落日熔金却不如《声声慢》那样出名。但是,不少人认为这首词已经超越了《声声慢》,堪称李清照最好的词作。我们不妨一起赏析一下如下原文: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落日如融化之金属,傍晚暮色四合,如白壁齐拢,雾霭将杨柳染得浓绿,笛声将梅花落的曲调吹响,谁知有春意几许?元宵佳节,天气尚暖,可怎知会否再有风雨?诗酒朋友们乘着马车,骑着骏马,前来邀约,我都一一婉拒了。

遥想当年,汴梁尚且繁华,每逢正月十五,我们闺阁女子便要戴上饰有翠羽的帽子,插上金丝雪柳,满头珠翠,打扮齐整。而如今的我却如此憔悴,发髻凌乱,鬓角斑白,不愿夜间外出,倒宁愿躲在帘下,听人欢歌笑语。

这首词的凄怆哀婉的基调与《声声慢》颇为相似,但又不同于《声声慢》的作品风格。

作者在这首词中通过对比南渡前后的元宵之景,抒发了自身的离乱愁苦。上片主要写景,表达触景生情的苦闷;下片作今昔对比,从个人情绪上升到国家的高度,表达了国破家亡之苦。

经历过靖康之耻的大宋王朝危在旦夕,这辗转流离的逃亡生涯丰富了作者的人生阅历,也让作者赋予其作品更为深厚的情感。因此,这一时期,作者的笔调偏向朴实清新,有一种反复归真的深厚之美。

综合这两首词作,作者用笔字字用心,极善于打磨文字,在用笔功力上不相上下。正如李调元对她的评价:“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之席,其丽处直参片玉班。”

在风格上,两首诗各有千秋,《声声慢》兼具声韵和意蕴之美,情感表达直击人心;而永遇乐落日熔金的表述则更为含蓄深厚,发人追思。两种处理方法各有其妙处。因此,我认为两首诗都是李清照词作之佳品,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各有其长,不能一概而论。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账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

薰衣草芯-嘉

薰衣草芯-嘉

其最好作品个人认为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那首夏日绝句。

'威廉' 张

'威廉' 张

李清照留存下来的下来的词不到百首,然而经典却颇多,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寻寻觅觅、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等等,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永遇乐·落日熔金也是她的经典名篇之一。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首永遇乐,是李清照写于她晚年寓居临安(今杭州)之时,词中写的是元宵节的情景。李清照晚年的词,有着深深的凄凉之感,这首词也一样。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

落日熔金,夕阳金黄的光芒,就像熔解的金子一样。

暮云合壁,化用江淹“日暮璧云合,佳人殊未来”句,由此可知下句的“人”指的是赵明诚。

元宵节在初春,一般天气不会太好,但是这个元宵节的天气,却分外的好,夕阳散发着金黄的光芒,傍晚的云彩,碧澄鲜洁,这暗示着,入夜之后,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天气。

然而,李清照接以“人在何处”,词情一顿。元宵佳节,天清气暖,最适合夜里出游,然而,能陪伴自己的出游的那个人,现在已经不在了。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吹梅笛怨,古有笛曲梅花落,咏叹梅花的飘零,其音凄凉悲怨。

染柳烟浓,写的是视觉,初春的柳叶,本是淡黄色,但由于烟雾的渲染,柳色更深,显出一派迷蒙景象。吹梅笛怨,写的是听觉,笛曲梅花落,音调幽怨,常引发人思乡之感,而词人李清照,国破家亡,流寓临安,此借笛声逗引自身之怨。

对于一个国破家亡、漂泊流浪的人来说,这眼中能有多少春意呢?“春意知几许”五字,极为沉痛。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次第,转眼。

元宵佳节,天清气和,然而李清照却说,也许转眼就会刮风下雨,于是辞绝了坐着宝马香车还邀她出游的酒朋诗友。

本来天气好好的,李清照却担心转眼就会下雨,这显示出她历经人世沧桑之后,内心对一切都感到变幻难测,因而顾虑重重的心态。这也是她拒绝酒朋诗友邀请的一个借口,她的内心满是凄凉,实在没有心绪与友人出游。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三五,指十五日,即元宵。

铺翠冠儿:以翠羽装饰的帽子。雪柳:雪白如柳叶之头饰;以素绢和银纸做成的头饰。此二句所列举均为北宋元宵节妇女时髦的妆饰品。

簇带:簇,聚集之意。带即戴,加在头上谓之戴。济楚:美好、端整、漂亮。这一句是说,人们的装饰一个比一个漂亮。

下阙前六句回忆往昔汴京沦陷前的元宵盛景。那时社会繁荣,自己也很空闲,因此很看重元宵节。那时大家会戴上各种漂亮好看的饰品,一起出游。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最后五句伤今。如今,历经沧桑,人已憔悴,乱发像风吹雾散也懒得梳理,怕人看见我夜间出去,还不如向那帘幕底下,隔着帘幕,听他人笑语。

最后“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一句,反应出李清照晚境之凄凉,她已经不象以前那样住在高门大户之中了,她现在住的地方,隔着帘幕,便能听到外面邻居行人的声音。

这一句还展现了李清照极为婉曲的内心意绪,词的上阙,词人拒绝了友人的出游邀请,下阙又言“怕见夜见出去”,都在反映词人内心对元宵节的排斥,然而词人又是渴望还是希望通过元宵节的热闹气氛冲淡一下自己的愁绪的,所以才会想在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然而,帘人帘外,已是两个世界,听他人的笑语,不是想掩饰自己内心的凄凉。唐圭璋说:“从听人笑语,反映一己之孤独悲哀,默默无言,吞声饮泣,实甚于放声痛哭。”(读李清照词札记)

无疑,这首永遇乐,是李清照最好的词作之一,但《声声慢》也是李清照最好的词作之一,两词不分轩轾,其实我们也没必要去区分哪首更好,对于这样的经典,我们尽情地欣赏其中的美就够了。

alwaystravel

alwaystravel

谢邀。

李清照的词永遇乐~落日熔金被认为是其最好的作品,甚至超越《声声慢》,你认可吗?

不知道这种说法从何而来。

我们不否认永遇乐·落日熔金是首好词,但是不论从哪个角度去分析,和《声声慢》都是无法计算高低的。或者说明白些吧,我们整理李清照的经典词作,《声声慢》排在第一是没有问题的,而落日熔金连进前十都有些费力。

诗词是一种个人情感传达,所以每一个人在读到一首作品的时候,都会结合自身经历,自身认识,自身情感来和作者共鸣,放大自身感受。因此“各花入各眼”,对于个人欣赏、称赞一首作品,不论再如何不合理,我们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情感是从个人升华的。

但是一首作品的真实地位,是很多个个人情感累积评价而来。

一首诗词的地位到底如何,需要有文学层次的解读,也需要有个人情感的共鸣——注意,这里是指共鸣,一个人说了不算。

落到这里来,就是说你觉得落日熔金天下第一也没有问题,但是要我也认同,他也认同,至少超过半数的读者认同,这个超越《声声慢》之说,才真正有价值。

这就是为什么有投票一说,为什么有服从多数一说。你的情感体会固然重要,你的判断固然重要,但是大家不举手,就屁都不是。

题主这种说法,我是不认可的——虽然我不认可也没什么用,但是我们放到主流说法中去评价,有几个人会认同?

下面具体说说为什么不认可这种说法。

我们分别来看这两首词牌。各自好在哪儿?能否互相对比?有没有差异化?

先看《声声慢》,在大众看法中基本能排在李清照作品之首。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起句叠词非同寻常,在语言结构上出新,让冷清凄惨的情绪瞬间袭来,并笼罩了整首词作。关不仅表达了状态,还兼容了叙事。

这是词人书写自己一整天悲愁情绪的发端,“寻寻觅觅”,结果只找到“冷冷清清”,这种状态,正是“凄凄惨惨戚戚”。这种开篇直接用情绪填满行为的写法,在词牌的最后用白话直接呼应:“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情绪从寻觅开始发端,到最后的爆发,百感迸发于中,不得不一吐为快。这是一种符合逻辑地、循序渐进的情感堆积爆发过程,最后一个“愁”字戛然而止,好像欲说还休,实际上已倾泻无遗,淋漓尽致。

词牌是拿来唱的,所以起手三叠句在演唱中是绝对出挑的。虽然到今天乐曲、唱法已经散佚,我们只通过诵读无法感受到这种乐辞之美,但是这几句清脆爽利的感觉,我们可以想象出那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乐美感。

因为重在答题和两首词牌的对比,就不详细解释了。

再看落日熔金。

永遇乐·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首词写的是元宵佳节,李清照在家闭门谢客,回忆起当年在中州时的盛况,黯然神伤。

开篇两句,是写景名句。这首词的写作手法是用今昔对照,用当年的盛况来反衬今天的寒索萧条。同时在尊重实景的情况下,用亮丽的景色来反向衬托自己的悲伤,是之谓“丽景哀情”,别具一格,从而更加打动人。

而在《声声慢》中的景色是明显符合当时心境的,起到的是寓情于景,景深情切的作用。如“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满地黄花、梧桐细雨”,这些意象,都是加深、服务于悲情主题的。

这就是两首词在写作方式上最大的不同,反映到读者感受上一个是悲悲切切,感人至深,一个是今昔对比,悲从中来。

这种悲伤的程度是有明显的区别的。所以《声声慢》的感染是直接的,是痛击每个人心中的块垒。而落日熔金只有那些详细体会、玩味的人才能真正感觉至深,从而打动自己,这种情况,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殊为不易。

刘辰翁算一个吧,他每诵此词必“为之涕下”。可是有几个刘辰翁?

今人谈作品,喜欢从格调入手,我看有些朋友认为落日熔金的格局大于《声声慢》——这确实是个角度,不过即使从这个角度出发,两首词的格局相差无几,都是李清照在描写自己的细碎生活状况。

甚至我们可以说,《声声慢》的见景生情的直观性、流传性要高于落日熔金,但其实落日熔金也不复杂,无非是回忆再现,闭门思哀,这和《声声慢》的悲伤从心底而起,从格局上说并无差别,都是婉约到了极致的作品。

所以,这两首词只能从写作手法上进行对比。

虽然李清照是爱国词人,但是她在词牌上的爱国是客观行为,我们不否认她的诗歌作品大气开阔,气吞山河。因为她在诗词创作上秉承“词别是一家”的创作理念,所以她的词作都是婉约的,动听的——动听的这种角度我们已经无从评论,而词作的婉约属性让我们也无法从格局上去比较这两首词。

都是婉约、温柔、悲伤的小情调格局,不存在高下之分。

她的词被称为“爱国词作”,是因为她的小感情作品,正好契合了当时的社会形态,承担了民众的家国之思,是客观存在的,也可以说是被动的。

不讲音乐性,不讲格调,那就只能讲文字艺术性。

而从艺术性这个角度来看,这两首词在情感表达方面小有不同,而《声声慢》的情感塑造和对读者的打动强度,明显要高于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让刘辰翁一个人为之泣下,《声声慢》可以说是闻者流泪。

哪一首更好,无须多言了吧。

sk的娃娃

sk的娃娃

答:我不完全认可。因为<<永遇乐落日熔金》是运用今昔对照与丽景哀情相映之手法,写出了今昔盛衰和个人身世之悲的。而《声声慢》在内客上同样是写自已饱经忧患之苦,但在写作形式上,运用连续的重叠词,音调更为和谐,极富音乐美,使朗读者体贴入微,引人入胜。

LO小宝

LO小宝

不认可!李清照的词永遇乐.落日熔金超过其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为什么?

李清照,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前期作品多写悠闲生活,后期转墨凄凉伤感。她一生留世作品虽不多,但都非常有名。两期不同风格作品的分水岭应该以靖康之变为节点。

靖康之变以后,李清照的处境一落千丈,少了往日的清闲快乐,面对的却是境遇之凄凉。国破、家亡和夫死,三重打击下,她再也没有了好心情。于是,在痛楚中写出了声声慢.寻寻觅觅和晚年的永遇乐.落日熔金等。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慘惨戚戚。乍暖还寒的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作者通过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结合自身之凄凉,抒发了因国破家亡导致孤寂愁苦之心绪。开篇的十四个叠字打破了常规,又与下文中的“点点滴滴”遥相呼应,创造了词中之唯一。

永遇乐.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自怨,春意知几许?元霄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思,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卅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鬓雪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首词是晚年李清照伤今念惜之作,写于临安。她通过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临安“元霄节”之状况对比,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同时,借自身的凄凉经历,暗示了对南宋苟且偷安的不满。

鉴于此,把这两首词对照来综合看,虽然都是李清照在靖康之变后的作品,其艺术力也都相当高深。但是,细观之下总有些差别,相同点,客观上都是借景抒情,主观上感受的侧重点则不同。

为什么永遇乐.落日熔金没有超过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的填词,一般都是用来演唱的,当然会讲究音调和谐规律的。不仅仅是声声慢.寻寻觅觅起句之连用七组叠词在填词、赋曲中堪称典范,而且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感,映衬出李清照的音律造诣很深。相对于永遇乐.落日熔金久缺一点儿。

永遇乐.落日熔金是抚今追昔,然声声慢.寻寻觅觅是落寞生愁。通诵七组叠词之后,便会生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徒然间也好象有一个伤心之人在倾诉……她未开口,你便知她哀伤,她说完了,也还是余音未散。这一点,永遇乐.落日熔金所不能企及的。

人们往往夸赞声声慢.寻寻觅觅中之十四个叠字,但多少会记了收尾一句话也同样具有无与伦比的功效。“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感叹号,截止中止,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气势,实际里也解说清楚!就是拿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较,都会暗然失色很多。

(图片来自网络,违规即删)

瑞娜

瑞娜

李清照千古才女,首首经典,她的作品都非常出众,可以说个性鲜明,神来之笔,耐人寻味。至于哪一首超越哪首,这要根据个人喜好而定的,我认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对于我而言哪一首都喜欢,不分伯仲的。


永遇乐.落日熔金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描写天气非常的好,随即笔锋一转,道出了景色虽好可我如今身居何处?远处传来梅花落的笛声哀怨悲凉,与这初春的美景元宵节形成很大的落差。有朋友相约赏元宵晚会,借故怕有风雨交加,婉言谢绝了。因为如今漂泊异乡,没有了心情。

回想当年在京都汴梁,元宵佳节家家灯火,出处管弦。京师民有似云浪,尽头上戴着玉梅。雪柳,闹蛾儿,直到鳌山看灯。写当年作者闺门女伴,盛装出游。

这首词语言朴实,情感真切感人。运用今昔对比,以极富表现力的语言表达今昔盛衰之感,和个人身世之悲。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如果说永遇乐.落日熔金只是对今昔繁花与落寞对比而感慨万端,她是不是感觉到了自己的孤独,我们不清楚,最起码有: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但是这首孤独,冷清,凄惨还不够还要加上“戚戚”悲伤至极!

地上到处是飘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同摘?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啊?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滴滴洒落梧桐叶子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尽!

总之,这两首词表达的时令,观景方式不同,而异曲同工之妙的就是由繁盛到衰落,由年少到年老的巨大反差与飘零异乡,孤苦无依,无依无靠的悲凉心境与意境。

所以说我不完全认可题主所说的永遇乐落日熔金超越《声声慢》。在我看来不分伯仲。


佛山邱某人

佛山邱某人

年少时读《声声慢》觉得是李清照写得最好的词,现在再读,还是这种感觉。

helloruby2008

helloruby2008

永遇乐比声声慢差远了。

很多人动不动格局格局,烦!

此类人口中的格局,无外乎就是内容和题材而已。题材越大、内容越“正能量”,便是好诗!

若果真如此,诗歌可以休矣,咱们喊口号算了!

就像食指和余秀华之争,很多人站在食指一边,因为食指的诗歌,“反时代”,在文革期间极有反叛精神,而余秀华诗歌只写个人在命运面前的蹒跚。因此余秀华“格局”不大。

可谁认真比较了二者的诗歌了呢?食指又有没有承认他现在写不出东西了呢?

让诗歌回到诗歌,让艺术回到艺术,不要挥舞格局、观念、教育、正能量的大棒,还诗歌以本来面目。

13月不再爱你

13月不再爱你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