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被逼退位后,得知刘备在南方登基,献帝会是什么心情?

提到的作品

[作品]史记

“中华经典藏书书系”,内容经典,形式精美,全面体现“经典藏书”理念。 该书简介:《史记》为其中之一。 《史记》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

司马迁

[作品]三国志

《三国志》(上下)(图文珍藏本)(精装)图文珍藏本兼具普及性和学术性,其文字,仍以百衲本为底本,参校了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刻本、清同治六年金陵书局活字印本、清光绪十三年江南书局刻本等旧刻本和以中华书局标点...

陈寿

最新跟帖
liuqiaodeai

liuqiaodeai

估计最大的体会就是“人生如戏”这四个字吧。

姗未迟

姗未迟

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时代,汉献帝作为当时中原唯一的合法天子,仍然是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曹操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从一个弱小的诸侯到统一了北方中原的枭雄,可以说汉献帝在其中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相对应的蜀汉刘备来说,一生都是在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来统一天下!汉献帝被逼退位后,得知刘备在南方登基,献帝心情固然不好受但也无可奈何,那么如果刘备真的统一了天下,刘备会怎么对待当时中原王朝正统的皇帝汉献帝呢?

首先,第一种可能性就是刘备宅心仁厚不忍心夺取汉献帝的皇位,继续做他的蜀王。但是,刘备手下的文武百官可不会这么谦让。一定会逼着刘备取代之。实在不行给你来个黄袍加身,逼着你不得不做。因为,只有刘备当了皇帝,这些跟刘备一起打天下文武百官才会有更高的赏赐和待遇。在利益面前很多人都是拥立刘备当皇帝的。即使汉献帝不主动的退位,也是会被群臣逼着退位的!

第二种可能性就是刘备会效仿曹操,做一个权利凌驾于汉献帝之上的王。然后等自己的后代继承自己的位置。在取而代之,建立一个新的王朝!这样就可以保存了自己的名声。

第三者可能性就是汉献帝知道自己的大势已去,主动的退位让贤,然后文武百官再三尚书,请刘备登基为帝,刘备就顺势称帝!

第四种可能性就是刘备直接登基称帝,封汉献帝为王或者候。小编觉得这种可能性极低,一向以仁德散布于天下的刘备,应该是不会做出这样的事,但是也是有可能的。

总之,小编觉得,不管刘备想不想当皇帝,反正皇帝的位置始终刘备及后代的,退一万步来说,即使刘备和自己的后代都不想当皇帝,总有人想当皇帝,在那个时代汉献帝想做稳皇帝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权力的争夺中,任何善良和仁慈可能都是多余的。功高盖主是封建王朝皇权的大忌。而功高盖主的结果,要么是取代皇帝,要么是被皇帝消灭。除此之外,很难拥有和平相处的可能性。放弃了权利就等于舍弃了全族的生命!

毅

笑到最后的还是汉献帝的子孙,这时应该叫山阳公,汉献帝当含笑九泉矣。然而当时汉献帝则是轻蔑苦笑:神马皇叔,都是套路;神马忠义,都是生意。还好孤被魏国挟持——孤很满意!



曹操继承发展了管仲的尊王攘夷、范增的尊帝诛秦,变成了尊帝征贼,也叫奉天子以征不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质就是控制天子,假公济私。

而刘备起事晚,实力弱,只好继承发展陈胜、吴广替项燕、扶苏报仇的套路。可陈吴套路不太好,一是项燕、扶苏是不同时期而且还矛盾的两家,二是非亲非故,只是见义勇为难服大众。刘备就打刘字招牌,生拉硬扯到汉景帝,以皇叔忠义复汉大旗与曹操分羹。

如果汉献帝为刘备控制,他会玩曹操那套,等时机成熟皇叔变皇太叔,然后献帝英年早逝成先帝。刘备在哭声中,“不得已”即位,然而继承先帝遗志统一大汉。

山阳公地位比诸侯王都高,公爵高于王爵,奏事应该不称臣自称宾,接受诏令不跪拜。那级别太子也比不上。

第二任山阳公是其孙刘康(235-285在位),263年汉(蜀)灭,265年魏灭, 280年吴灭。他看到魏灭时应该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你也有今天(告慰宗庙),忧的是我的明天。其子刘瑾即位四年后(289年)死去,同年其弟刘阿知移民日本。而晋立后待遇不变,晋以类似山阳公的待遇对待曹魏末代君主曹奂——封陈留王。刘康见到曹奂一定有很多话吧。

dianerm

dianerm

公元220年,汉献帝禅让,曹丕三次上书辞让; 辛未,曹丕登受禅台称帝。以河内郡山阳邑万户奉汉献帝为山阳公,保留天子礼仪,将二个女儿嫁于曹丕。直至234年去世,时年54岁,安葬于禅陵,谥号为献。

时隔一年不到,公元221年,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后,于成都称帝。


献帝会是什么心情?

我想应该献帝应该心里是非常平静的,虽然不甘也只能埋藏心底,至少他也不是完全没有反抗过。而且他清楚就算不退位,汉室也不可能在他手里复燃,老一辈忠于汉室的大臣们早已消亡。

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公元181—234年)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至少曹丕及其儿子继位后对他还不错,安享晚年。相比刘协同父异母弟弟,汉少帝刘辨(公元176—190、东汉第13位皇帝)更是短命鬼,189年在位1年就被董卓逼退位,1年后又被胁迫下自尽,年仅15岁。

说不幸,献帝刘协9岁(189年)继位起,就注定了他作为傀儡皇帝的漫长生涯(长达31年)。

幼年他不懂事,在董卓的淫威下忐忐忑忑了7年,又在196年(建安元年)被时任兖州刺史的曹操挟持入驻洛阳。

年轻时他也尝试过几次,结局都是惨败。

第一次,建安五年(200年),刘协不满曹操大权独揽,不甘心作为傀儡,乃暗下衣带诏,令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设法诛杀曹操。董承遂与左将军刘备、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一起密谋,结果事情败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诛杀,怀孕的董贵人也被绞杀。

第二次,建安十九年(214年),伏皇后要求其父伏完诛杀曹操的密谋败露,曹操要挟献帝废黜伏皇后,并代献帝写好了废黜伏皇后的诏书。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魏王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继位。其时,虽然有孙权、刘备的不断犯边,但基本不成气候。他心里清楚,中原腹地的和平已成定局,就算刘备称帝也很难改变局势。

汉献帝刘协是不幸的、但更多的是幸运。

当了长达31年的傀儡皇帝,没有实权、处处受曹家父子监视。现在退位了当一个无拘无束的山阳公、尊享天子礼仪,远离权术、它不香吗?

以上言论,为个人观点, 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蓝洋洋

蓝洋洋

汉献帝被曹丕逼迫退位后,得知刘备在成都称帝,心中会怎么想?

这问题不好答,因为是揣摩别人心思,还是一位曾经的皇帝,答题人又没干过,咋猜测?凑合吧!如果简单说,就是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各种感受都有,这也是由汉献帝复杂的人生经历决定的。首先是心酸,自己亲自封为左将军的皇叔,原指望能给朕分担一些,谁知道皇叔对皇室易位不管不顾,竟然在成都自行称帝了,难以想象啊,看来这皇叔啥的根本靠不住,皇帝这事还得靠自己打拼。其次是多少有



点庆幸,虽然刘备坐皇帝,不是自己,但毕竟都姓刘,心中暗暗祝愿刘皇叔江山永固,传之万代吧。眼下咱这劳什子皇位虽然没有了,但衣食住行,人身自由没受限制,有夫人陪伴,有仆人伺候,还有闲职领工资,悠哉乐哉挺好的。刘备称帝,曹丕也没有恨乌及屋,来找啥麻烦,总之还不错。再次,回想初平,兴平年间,建安初年那些坎坎坷坷,真是一言难尽。黄河岸边,寒风刺骨,河岸太高,没法下船,李傕郭汜追兵将到,国舅付德背着自己,跳下船内;把皇后用绢布吊下船中;在围着荆条,


四面透风的茅草屋内,朕与众大臣商议国事;衣带诏泄露,国舅董承,董贵妃被杀,自己苦苦哀求,才勉强留了条小命……唉,真是不堪回首啊!第四,当然也有刺激的时候,曹丞相刚接到朕时,对朕很尊重,好消息也不断头,那些割据势力一个个像霜打了一样,有的被消灭,有的被打残,汉室似乎又会再次雄起了。可随着曹丞相脾气变坏,坏消息也一个接一个,首先是皇叔一天天强大,不服从朕和曹丞相,孙权也一唱一和在帮腔。再后来,也就麻木了,没感觉了。第五,古时高级将领的大帐旁,常有“三军司命,盐梅上将“旗幡,说明咸味很重要,程度就像军队的大将,不过太咸也让人无法下咽。比如,朕知道曹丞相功劳大,特意加封丞相,魏公,再魏王,食邑也是一万,二万以至五万户的升级,礼节性的推让一下就行了,可非要假意三推三让,朕还要一遍又一遍的再发命令,简直烦死了。儿子魏文帝明明想篡权,朕也真心禅让,曹丕却一再假意推托,你说,这要是一不留神当了真,岂不是招来大祸临头?好了,五味俱全,就此打住吧!(18:08)

立冬joy

立冬joy

心情应该是五味复杂的,献帝从登上帝位的时候就是别人的傀儡,从董卓到曹操,一直是拿他当作一枚棋子而已,只不过董卓粗鲁些,曹操给了一些皇室脸面而已,曹操把自己的几个女儿嫁给了献帝,我想曹操一开始也只是想当汉室的一名忠臣罢了,只不过随着事态的发展,已经功高盖主了,不得不走向枭雄的道路,献帝虽然反抗过比如搞过衣带诏这些政变,但是都没有成功,到了曹操进位为王的时候,我想他已经知道汉室已经走到了末路的时候了,所以后面他禅位于曹丕的时候,虽然闹过情绪,但是还是禅位了,这个相比他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了,至于他在听到刘备称帝的消息,我想可能既想刘备能够像光武帝一样能够光复汉室,也有可能想到自己现在这个局面已经对自己来说已经无所谓了,也可能想到曹丕逼迫自己禅位但是外面依旧还有一个汉,而且这个汉还会让曹丕恼羞成怒也没有办法,想到这可能还会大笑。

当然了,至于他真正的心情是怎么样了,我们这些后人也只能猜测罢了。

For婧

For婧

首先,对于史书我们该怎么看,汉献帝三次提出禅位给曹丕,肯定不是心甘情愿,不过也不排除不甘中有几分淡然,汉献帝的一生也算得上是传奇,经历了很多,对于曹操集团他是又爱又恨。没有曹操,早在董卓之乱后他就不知命运属谁。十八路诸侯看似大义凛然的讨伐董卓,但在董卓集团已经覆灭,献帝成为流亡皇帝时,没人愿意伸手相助,甚至在曹操把他迎回许都后,袁术称帝、袁绍割据,是想,如果没有曹操,天下会是什么样子?汉献帝当了几十年的傀儡皇帝,应该早已看透大局,自己的退位只是早晚的事,曹操坚决不称帝,才是他多做了几年,曹操死后,曹丕迫不及待,仅几个月后便取代了汉献帝的位置。

对于这个结果,汉献帝应该早有预料,也知道难以挽回,所以不会过度的难舍,他的退位应该是无奈中带着几分的坦然,这从他退位以后的表现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因为退位而过分沮丧想不开,反而生活的更滋润。

既然看透世事,心已经归为平静,应该已有超然世外胸怀,面对你方唱罢我方唱的天下纷争,汉献帝,不,应该叫他山阳公,应该是酸涩中淡然一笑,要是一点感触也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为此有多少想法,挂于胸怀也不至于。

汉献帝刘协做了山阳公后,远离政治,一心融入民间,利用在皇宫中学过的医术,悬壶济世,医治百姓。在民间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刘协在山阳城有生活了十四年才去世,曹丕对他也算不错,允许他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死后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谥号为孝献皇帝。

水晶玻璃

水晶玻璃

汉献帝心里一定郁闷惨了,心里骂:TMD,又来一个抢皇位的人,本来夺回皇位只需要干掉曹丕,现在要夺回皇位不仅要干掉曹丕还要干掉刘备。刘备你要兴汉应该是兴我而不是另起炉灶……


汉献帝得知刘备登基的心情应该是一开始高兴,祖业后继有人,曹丕你亡不了汉家百年基业,接着是落寞,自己守不住皇位,任人宰割的痛苦与落寞,最后自艾自怨,借酒消愁,你们争来争去,谁胜谁败我也无法再君临天下了。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汉献帝退位的时候也是哀莫大于心死,泪流满面,整日啼哭,但军政大权这些全部掌握在曹丕手中,只有被碾压的命,毫无还手能力,只能求助于两个老婆,曹丕的姐姐,曹丕的姐姐把曹丕骂了一顿但也无济于事,政治和权力斗争不要说姐弟情了,在中国历史上骨肉相残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汉献帝被逼迫的没有办法只能同意退位,而曹丕为了名声还要求汉献帝前后三次向他献退位书,表示这如同尧舜禹的禅让,非自己强权夺取,可谓是一个想要不明说,一个不想给又不得不干,宝宝心里苦,只是说不出,相信汉献帝一定是噙着泪,心里一万个草泥马在奔腾。

汉献帝退位后曹丕并未加害,好吃好喝供着,让他悠闲度日,但汉献帝这个时候是热血已过,只剩惶恐,怕被干掉,提心吊胆,每隔一段时间上表一封奏折表示自己的忠心和没有野心,只想安稳如此。

在这段时间后听说刘备登基,心中更多的是我已是笼中鸟,想要在天空中翱翔都没可能了,你们两个自己去斗,谁胜谁败都和我无关,当然最好是刘备干掉曹丕,因为曹丕逼他退位,心里自然更恨曹丕。

大大牛

大大牛

汉献帝在很小的时候就登上了皇帝位,他习惯了听别人的指挥,从开始的董卓,到最后的曹操,他明白自己的地位,自己只是别人的一面幌子,所有的事他没有做主的份儿,别人指向哪里,他就打向哪里。曹操对他也是挺不错的,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都许配给他为妃,他面对自己的老丈人,又是丞相,也习惯了把一切大权交给曹操,虽然心里恨透了曹操,但是他又和曹操的女儿结了婚。他也曾下衣带诏私立汉室的传人。当刘备在南方称帝的时候,他只是无可奈何,五味杂陈而已,天下与己何干?只要平平安安的过完一生就可以,大汉天子当了这么多年,自己的妻子都无法护佑,谁替他报仇,手刃曹贼,他心里才痛快,根本就不会考虑大汉的天下基业,谁当天子对他来说已经无所谓了。

jojoyucaa

jojoyucaa

刘协:刘备这草鞋匹夫!朕暗中多多扶持与他。希望有朝一日为恢复先帝功业助力。不想朕今日蒙难曹贼,刘备不号召天下起兵勤王,竟然也拥兵自立为皇!此子嘴上仁义,实则狐狼之心!朕被刘备欺骗亦!!!

迷失

迷失

首先,刘备称帝应该是得知汉献帝被害之后的事情,如果汉献帝地下有知,应该是略有欣慰的,至少感觉大汉的江山,刘氏的天下还有一息尚存,不至于就此从自己手中亡国!

Chris宇昊

Chris宇昊

汉献帝在得知刘备称帝后,先是沉默不语,随后大笑不已。

其实刘协的心中应该是心酸无奈、倍感复杂的,因为刘备以中山靖王的名义其实就是想要夺得天下,并不是真心的想要恢复东汉王朝。刘协是笑天下无不觊觎皇位之人,可笑自己当年还下衣带诏给刘备勤王救驾!想想现在普通人的幸福生活,不用提心吊胆尔虞我诈,过去的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


爱走的驴

爱走的驴

汉献帝的心情很简单:内防外防,家贼难防!

当初是他自己把刘备认做皇叔引为外援,让刘备有了名位资本去招揽人才去逐鹿天下!是他自己把刘备的大名书写到了衣带诏中的!

是他自己这么多年,一直期盼着刘备崛起,期待着曹操倒台!却不想给他吃喝供养的是曹操,他还没死就登基称帝的是刘备!

他的感受可能就如同错付终身的女人一样,那就是无边的悔恨!

说到底,不管刘备曹操终究是外人,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汉献帝是愚蠢的,可悲的!


梧桐秋雨0714

梧桐秋雨0714

汉献帝是末代的皇帝,但是从《史记》、《汉书》对于汉献帝刘彻描述来说的话,汉献帝不能算是昏君,虽然没有大功,也无大过。对于汉献帝来说,历史确实为他打开了一扇门,但也同时关闭了一扇窗。

汉献帝贵为皇帝,但一生可以说是颠沛流离,有点““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落寞感觉。刘备自称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和汉献帝算是同根同族,刘备一直也是以仁义著称,开创蜀国也是打光复汉朝的旗号。

那么正统的皇帝尚在人间,刘备就在南方称帝了,作为正统的皇帝的汉献帝心中有何感想呢,有落寞,有伤心,同时也应该有一些惊喜和欣慰吧。

看似辉煌的落寞人生路

皇帝是什么,古代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在封建时代,杀一个人甚至不需要自己负责人,虽有“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之说,然纵观历朝历代,有哪个皇帝被自己杀过头,所以皇帝是古代人的终极的追求。

皇帝虽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但是当皇帝没有办法驾驭自己的臣民的时候,那么皇帝就变成了一个傀儡。非常不巧的是,汉献帝就是其中的一位傀儡,虽然汉献帝刘协从小就聪明伶俐,但是,当王朝的大厦将要倾倒的时候,不是一个人可以扭转的。

小时候的汉献帝在何皇后的阴影下成长,后来本可以做一个安乐的陈留王,然而董卓出现了,汉少帝刘辩因为董卓的一个不高兴,去和高祖刘邦见面了。

董卓对他说:“您只管做皇位,天下的事情我来处理,您不必顾及太多。”汉献帝傀儡的生涯开始了,后来一个叫做曹操的打来了,又和汉献帝说:“皇帝您来做,天下我来管。”可怜的汉献帝还是没有逃脱傀儡的生涯。

虽然汉献帝联合过刘备、董承等人准备杀了曹操,但是最终被曹操发现,董承等人基本全被杀了,刘备侥幸逃脱,建安二十三年,汉献帝联合太医吉本、少府耿纪等人要推翻曹操,带兵进攻许都,攻打丞相府,但是最终还是被曹操平息了。

汉献帝虽然有想法,但是却无实力,虽有才能但是无处施展。你说汉献帝运气不好吧,也不是,他做到了古代大部分人终其一生无法做到的位置,你说他运气好吧,两次想要夺权,均失败了,自己的性命都在别人的一念之差。真的是辉煌又落寞的人生路啊。

被迫退位,皇叔称帝

也许对于汉献帝来说最悲哀的不是自己被迫退位,也不是自己傀儡的一生,而是自己看着刘皇叔称帝,心中却是不能有任何的怨恨,因为汉献帝自己心中非常的清楚,自己虽然被退位,但是却是被曹丕严密的监控,虽然自己衣食无忧,但却没有一般人的自由。

当汉献帝看到刘备称帝以后,心中一定是三个情绪点的,第一个就是激动,第二个就是不甘,第三个就是平静。

激动的是什么:自己为正统的皇帝,自己还没有死,但是自己曾经信任的刘皇叔却自己称帝了,自己甚至都没有收到邀请去参加称帝典礼,最重要的是同根同族的刘皇叔竟然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称帝。

那么自己这个所谓的正统的皇帝,到底是什么,真的就是董卓、曹操之流的傀儡,甚至连自己信任的皇叔都看不起的傀儡皇帝吗?

不甘的是什么:汉献帝不是昏君,他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董卓为什么选择刘协作为皇帝,就是刘协听话,但是听话不代表刘协心中没有自己的想法,董卓死后,刘协两次反抗曹操,虽然均失败了。

不论结果如何,刘协心中一直都不愿意做一个傀儡皇帝,奈何自己的势力不足,无法掀起太大的风浪,刘协的不甘就是因为这种心理,那种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悲壮,刘备的称帝基本也提醒了刘协,高祖的江山气数已近。

平静:经历了激动、不甘以后,刘协心中已经有了选择,如果刘备称帝,毕竟还是属于刘家的江山,总比曹操、董卓之流得到江山好,虽然不知道这个皇叔的江山能走多远,但是至少汉家的江山有了延续,虽然自己无法看到汉室江山的恢复,但是至少没有看到灭亡。

刘备的称帝也是成为了汉献帝刘协心中的最后一点慰藉了。

铁血丹心

铁血丹心

刘备登基称帝时,汉献帝还活着,而如果汉献帝得知了刘备在成都称帝,他的反应必定是非常开心,甚至还有种大仇得报的畅快!很多人都认为,汉献帝乃是自愿禅位给曹丕的,他和曹丕的关系非常好,实际上这都是假象!真正的汉献帝,可是恨死曹操、曹丕的了,他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的背负亡国之君的名号?

汉献帝的一生

汉献帝这人是比较悲催的,生在了东汉末年,摊上了一个早死的爹和愚蠢的舅舅,不然他的日子肯定是不至于后面那么惨的。不过汉献帝虽然比较倒霉,但是他这人其实是非常聪明机智的,甚至于说,他比东汉历史上的大部分皇帝都能干,只不过他生错了时间,生在了那个动荡年月,他也没有办法!

下面我们来看看汉献帝一生的简历,就能发现,汉献帝这人,可远没有我们现在认为的那么懦弱,人家也曾杀伐果断,想要匡扶汉室,只不过遇上了曹操这种枭雄,玩不过曹操而已!

汉献帝出生后不久,他的亲生母亲就被何皇后害死,所以他自小其实是由太后抚养长大的。汉献帝自小聪明,又受到了祖母的仔细栽培,获得了汉灵帝的倾心,想要将其立为太子,但自古以来,立长不立幼,最终太子之位还是没能落到汉献帝身上,而是落在了他哥哥刘辨身上。汉灵帝死后,刘辨继位,他的舅舅便是大将军何进。严格来说,汉献帝也得叫何进一声舅舅,不过也正是这个舅舅,将东汉推入了悬崖!

刘辨继位后,何太后为了掌控宫中大权,不得不倚仗宦官,而宦官本身没啥权力,他们也是皇权的附庸,所以说何太后和宦官的关系打得比较火热,希望借助宦官之力稳定后宫、朝堂。但何太后的这个做法却惹怒了朝臣,大家都认为因为太后应该远离宦官,因为宦官阻挡了朝臣们的掌权之路。朝臣们推举出了大将军何进,来和太后对着干,而这个何进也是个愚蠢之人,明明他是屠夫出身,靠着妹妹的关系才混成大将军,应该和妹妹站在统一战线的,结果何进却被袁绍给忽悠了,说什么都要去打击宦官,最终引发了大祸。

何太后死保宦官,何进见逼宫不成,竟然召集外来的军队,准备威胁何太后进犯。而宦官们听说何进竟然一定要把他们斩尽杀绝,于是提前埋伏在宫内,击杀了何进。何进一死,背后的袁绍立刻跳了出来,率领军队进攻皇宫,由此拉开了东汉大乱的序幕!

袁绍领兵杀进皇宫,倒是成功地斩杀了宦官,但也使得皇室权威荡然无存,之后便是董卓入洛阳,东汉大权落入董卓之手。

从这段故事来看,何进就是个被人忽悠了的愚蠢之人,好好的局面被他给弄得一团糟,使得家族也遭到了重大打击。袁绍呢,虽然有狼子野心,但也是为别人做了嫁衣,最终董卓捡了个大便宜。可以说,这一阶段的朝堂众人,表现都是非常差劲的,除了汉献帝。

原文:(董)卓与言,不能辞对;与陈留王语,遂及祸乱之事。卓以王为贤,且为董太后所养,卓自以与太后同族,有废立意。

面对来势汹汹的董卓,也就只有汉献帝还能够淡定地说话,这其实可以看出,汉献帝这人,并不是唯唯诺诺之人,人家也是有真本事的,就凭这份气场,那就足以把大多数人给比下去了!

董卓废掉了原少帝刘辨,拥立汉献帝为帝,不过大权仍在董卓的掌控之中。虽然董卓掌控了大权,但天下已经人心浮动了,众诸侯不满董卓干预朝政,组成联军进攻董卓,逼得董卓迁都长安。再后来,王允买通了吕布,击杀了董卓,将董卓势力的精英一网打尽,算是消除了董卓这个祸患。但是好景不长,王允在击杀董卓后,并没能妥善安置董卓的部将,最终李傕郭汜起兵反抗,攻破了长安,汉献帝再一次沦为俘虏。

不过由于李傕郭汜在董卓集团算不上高级军官,只是中级军官,所以他们根本不懂政治,只知道打仗抢权力,所以这一阶段长安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但是汉献帝的政令其实也能得到比较好的执行,可以说,这一阶段的汉献帝,其实是有一定的权力的。

原文:是时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帝使侍御史侯汶出太仓米豆,为饥人作糜粥,经日而死者无降。帝疑赋恤有虚,乃亲于御坐前量试作糜,乃知非实,使侍中刘艾出让有司。于是尚书令以上皆诣省阁谢,奏收侯汶考实。诏曰:“未忍致汶于理,可杖五十。”自是之后,多得全济。

从汉献帝处置侯汶的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当时的汉献帝是有一定的权力的,他当时的那个小朝廷还是能够有效运转的。不过这样的好日子没过多久,李傕郭汜二人就闹起了内乱,都想挟制汉献帝做老大,最终汉献帝被迫逃跑,重归洛阳。而进入中原后的汉献帝,得到了曹操的礼遇,原本汉献帝因为曹操乃是上天派给他匡扶汉室的天选之人,结果他却没想到,曹操也是一个狼子野心之人,这真是才出狼穴又如虎窝啊!

汉献帝刚开始还踌躇满志,脱离了董卓、脱离了李傕郭汜,准备大展宏图,但很快他就被浇了个透心凉。他很快发现,曹操这人非常圆滑,虽然他对自己非常尊敬客气,不像董卓那么那么凶残,但是对于汉献帝的政令,曹操也是不怎么遵循的,于是汉献帝想要用雷霆手段威胁曹操,逼迫曹操屈服,让曹操乖乖听话成为自己的肱股之臣。

后汉书》:操后以事入见殿中,帝不任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操失色,俯仰求出。旧仪,三公领兵朝见,令虎贲执刃挟之。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曹操觐见汉献帝时,汉献帝直接令虎贲执刀站立在曹操两边,威胁曹操对自己效忠,把曹操吓得个半死。自此以后曹操是再也不敢单独去觐见汉献帝了,生怕被汉献帝给宰了。可以看到,此时的汉献帝,其实是有小部分权力的,至少是有自己卫队的,他想要曹操不要那么圆滑,要好好的效忠自己,结果他这一招,直接把曹操吓得再也不敢来了。曹操不来觐见,也不听话,总是阳奉阴违,于是汉献帝对曹操失去了耐心,开始对曹操搞起了定点清除计划!这个清除计划在历史上非常出名,这便是衣带诏!

建安五年(200年),汉献帝不满曹操专权跋扈,于是暗下衣带诏,让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设法诛杀曹操。董承接到命令后,迅速组织人马,拉来了左将军刘备、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人,结果由于计划拖延太久最终败露,参与人员除刘备外均遭到诛杀,连怀孕的董贵人也被绞杀了。

看到了吧,汉献帝可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个懦弱之人吧?人家可是非常有想法的,先是威胁曹操,威胁不成就直接暗杀,人家可从来没有屈服过!衣带诏之事后,汉献帝又让伏皇后写信给她的父亲伏完,要他效仿董承,干掉曹操。但是这个伏完胆子比较小,不敢行动,最终暗杀计划又一次破灭!

建安十九年(214年),伏皇后诛杀曹操的密谋败露,曹操威胁汉献帝杀掉伏皇后。伏皇后向汉献帝求救,汉献帝也没办法帮伏皇后,最终伏皇后被幽闭而死,他们的两个儿子也被毒杀。看到这里,大家应该都以为汉献帝只能认命了吧,并没有!

三国志》:二十三年春正月,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反,攻许,烧丞相长史王必营。

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反叛,火烧许都,这件事情大家不会真以为背后没有指导之人吧?很明显,这就是汉献帝下令的啊!可以看到,直到曹操去世前两年,汉献帝都还在闹,还想重新夺回大权,可见他从来就没有屈服过,他对曹家从来就没服从过!史书中说汉献帝看开了,主动禅位给曹丕,这完全就是在掩饰,以汉献帝这么刚的性格,他怎么可能屈服?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的禅位?

试想一下,老婆孩子都被人杀了,祖业也被人霸占了,你能咽得下这口气?你能跟仇人相逢一见泯恩仇?你要真能做到,那我敬你是一条汉子!反正在本文看来,汉献帝不可能干出这种事情!自从汉献帝被曹操迎接过来后,他就一直没有放弃夺权的打算,威逼曹操、衣带诏、伏完案、火烧许都,这可都是汉献帝反抗的明证啊!如果看完这些事情,还要狡辩说汉献帝是看开了,那就真的不好再说什么了。

对了,再说一件比较好玩的事情。魏国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尚书令陈群等一干人等曾经给诸葛亮写过信,想要劝降诸葛亮,说汉室气数已尽了,应该早日归降曹魏。但是我们仔细推敲就会发现一个漏洞,他们为啥不把汉献帝的名字也署上去呢?让汉献帝署名劝降,岂不是更加的名正言顺,更加的有说服力?

我想他们之所以没这么干,是因为知道汉献帝这人很刚吧,人家本来不服曹魏,凭啥给你署名?曹丕篡汉,汉献帝已经是非常内疚了,此时蜀汉也算是汉室的延续,汉献帝巴不得蜀汉进攻曹魏,击败曹魏呢?怎么会愿意帮着劝降蜀汉呢?

结语

汉献帝这人非常刚,且非常有理想,他并不是一个懦弱之人,他禅位于曹丕也并不是心甘情愿的,而是被迫的!所以说,当汉献帝听闻刘备在成都登基后,必定是非常开心的,我大汉天下没有亡,汉室仍在!要是刘备能发兵进攻魏国,击败魏国,这必将令汉献帝非常畅快,你曹家欺负刘协一生,现在终于有刘家人压着你们打了,舒坦啊!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后汉书》)

Rachael_lgzh

Rachael_lgzh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