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被逼退位后,得知刘备在南方登基,献帝会是什么心情?
Tpccino
汉献帝刘协在九岁时(公元189年)被董卓推上皇位,又在四十岁时(公元220年)被曹丕篡位,共当了三十一年傀儡皇帝。刘协这皇帝当得别提有多窝囊了,他既当不了别人的家,也做不了自己的主,同一个木偶人没啥两样。
但泥人也有个土性子,刘协这个木偶人也想尝尝自己当家做主的滋味,于是他便暗地里给刘备、董承、伏完等人秘授衣带诏。谁知这事在董承那里出了纰漏,结果除了刘备不在许昌得以幸免外,所有参与此事的人都被曹操一网打尽。所以刘备这个皇叔就成了刘协心里的唯一指望。
刘协数着手指头盼到四十岁,他不但没盼来刘备的勤王之师,反被曹丕抢走了皇位,最终搞得连傀儡也没得做。
不过这边刘协刚被身边的曹丕绊倒在地丢了皇位,那个远在成都的皇叔刘备又来凑热闹,给了他当头一棒: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了。
这下刘协算是彻底没希望了,无论这个大耳贼是否能统一天下打进许昌,这些都与他没啥关系了。
听到刘备称帝的消息后,刘协可想而知会有多失望,也许还有些许愤怒的情绪掺杂其中。但从他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些受外部环境刺激所带来的心理变化都情有可原。毕竟没人能抵挡住对权力的渴望。
不过刘备称帝带给刘协的也并不全是负面的东西,在自己被废,宗庙被毁的情况下,毕竟刘备在客观上扛起了延续汉家江山的责任,使得先祖刘邦所创下的基业还有延续下去的希望。而刘氏的宗庙也会有人每年前去祭祀,这些都会给刘协以很大的宽慰。
所以刘协对刘备称帝的做法,在怀有部分失望之外,心下也存有慰藉之处。这种矛盾的心理令刘协对刘备既恨不起来,也爱不起来。所以刘协心中唯一残存想的法便是希望刘备真能如其所言,一统江山兴复汉室。虽然他也知道这个梦想有些遥远,可也只能祈盼着这个美好的愿望能早一天实现。
转转
汉献帝一生辗转于多个权臣之手,早就看明白了一件事,自己就是刀俎上的鱼肉,落在谁手上都一样。就算是汉献帝到了刘备那里,不会比在曹魏好多少。
皇室本就无情,更别提跟刘备的血缘太远,所以刘备对于汉献帝跟曹操区别不大。刘备一生以振兴汉室为目标,但他是为了汉室的传承,可不是为了汉献帝本人,更谈不上死心塌地地效忠。
如果汉室真的振兴了,刘备可能都要考虑汉献帝该怎么处置了。大汉天子重新交到汉献帝手中,他有能力治理好吗?可能最后想到的办法仍是挟天子令诸侯,刘备自己在幕后帮助汉献帝治理天下。
sunmoon
汉献帝刘协整日生活在曹氏的眼皮底下,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被牢牢的掌控,每每日落时分,坐在门口的大门框上望着高墙上叽叽喳喳飞来飞去的鸟儿,心中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悔恨自己出身皇家关键是一个破碎的皇家。
消息也不算是闭塞,至少他知道此时是三分天下,曹贼,孙权,刘皇叔各占其一。反正自当上皇帝开始的那一天就没有过过好日子,对外界的期盼也没有多大。当初与相关人士谋划除掉曹操也许是人生中唯一的一次挣扎。
对于刘皇叔,从一开始的些许期盼,毕竟人家打的旗号是光复汉室,或许有那么几个瞬间有过什么时候刘皇叔能光复汉室,我就有出头之日了这种幻想。到最后认清现实,自己这辈子估计是没法好过了。
所以在得知刘备在南方登基,他的内心并无太大的波澜,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刘皇叔演了这么多年也是辛苦了。唯一让他生气的是,我这人还好好的,你刘皇叔为了登基,居然造谣说我死了,还声势浩大地给我这个大活人办了一场追悼会,你说气不气人。
所以说这刘皇叔还是没有老曹家的人来的坦荡。
HYOTEI
汉献帝被逼退位后,到了自己的封国,在这个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终于过上了自由自在的日子,据说,汉献帝自学医学,经常和妻子上山采药,造福当地民众,后来得以善终。
所以,我觉得,由于当时消息闭塞,刘备称帝的消息可能不会很快传到汉献帝耳中。即使汉献帝知道刘备称帝的消息,他为了自保也好,已经厌倦了政治上的尔虞我诈也好,毕竟做了许多年傀儡皇帝,心里上都不会起什么波澜,顶多也就是默默祷告,不要受到刘备的连累,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好。
封面
会很开心。
刘备闹的越凶。他的安全越有保障,统战价值无敌。
飞翔的白猪
献帝应该会很欣慰。就个人来说,他应该真不想当这个受尽屈辱的皇帝,支撑下去的只是汉室责任而已。如今自己被逼退位,最痛心的的是大汉亡在了自己手上。如今刘备在自己不死的情况下仍可通过这样的宣布延续汉祚,应该有一种心照不宣的感觉吧,感觉自己被逼禅位给曹丕这件事的罪恶感减轻很多
bofun
没什么心情,至少应该心存感激。
昔日刘盆子在的时候,刘秀也一样称帝了。大汉的名号还在,希望就还在。
如果刘备在他退位前称帝还有说法。现在曹丕都称帝了,刘备登基何错之有?
刘裕打了天下会送给司马家吗?还是说刘邦会再立一个楚王?
再见吧君泽
三国是群雄逐鹿的时代,自董卓袁绍之后作为三国中后期主要角色有三,一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二为继承父兄家业的东吴孙权,三则为和汉室王朝有些许血缘关系的刘备。分析这三个人我们可以从出身,能力,机遇等方面就行解读。
首先我们可以从这三个人的出身看。曹操祖上也可以说是世代为官,虽不及袁绍四世三公,但也是有些许地位的官宦家族。况且曹操年轻时就很有能力,年方十九便举孝廉入京都洛阳为官。乔玄认为他不平凡,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孙权更不用说,孙家原本就是一方诸侯,继承其父孙坚其兄孙策打下的东吴江山,可以说含着金钥匙长大,有着直接称霸三国的资本。最后来说刘备,少年刘备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十五岁时,刘备与同宗刘德然、公孙瓒一起拜原九江太守、同郡人卢植为师学习,学习中靠刘德然之父资助。二十三岁的刘备因镇压起义军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县令,后因鞭打督邮弃官逃跑。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刘备辗转多地,在公孙瓒、袁绍、吕布、曹操等人手下委曲求全,之至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联合孙权,与周瑜率领联军大败曹操于赤壁,又南收荆州四郡。刘备从孙权手中借的荆州江陵(南郡),占据荆州五郡,这才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有了称霸的能力。从出身背景上可以看出刘备经过几十年的委曲求全才有了可以和曹操刘备,这实属不易,能做到这样的人只有一种,那就是他心里有一个不是常人敢想的目标—称帝。因为渴望成功,所以成功路上遇到的困难他都能忍,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渴望成功。
或许一开始的刘备的理想只是做一个小小的县令,最多做一方太守仅此而已。但是历史的车轮把他推到幕前,在看到袁绍,曹操等人为争夺天下大打出手,作为一个有远大抱负的刘备自己的视野打开,也使得自己逐渐的对权力的渴望更加深刻。如果说刘备何时开始有称帝之心,那或许是他第一次入朝觐见皇帝看到文武百官俯首跪拜高呼万岁之时。有人贪财,有人贪色,而刘备则是贪权。
当汉献帝听到刘备称帝之时或许会觉着自己当时看走了眼,但更多的是赞许吧,至少在自己无可奈何之时,唯有刘备有可能保证这片江山还是汉家的天下,还是刘氏的天下。(第一次写回答,不喜勿喷,谢谢)
蓝芷的新家
应该是激动的心情。汉献帝其实是一个务实的皇帝,只不过登基时年龄小,被人利用无法得到权力。刘备兴复汉室是得到汉献帝肯定的。
暖色调的疯子
汉献帝听说刘备登基,心情是很平静的,因为这时的汉献帝,早已没有了争夺权利的欲望。
汉献帝少年登基,不幸的是一直被权臣控制,早期是董卓,后来李傕,郭汜。汉献帝被人挟持,吃饭都成了问题,此时的他,希望有一个忠臣良将站出来,力挽狂澜,匡扶汉室,把皇权交到他手上。
李傕,郭汜手里攥着皇帝,在朝中作威作福,要车有车,要房有房,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的日子很舒服吧,可偏偏两位放着好日子不过,自己作死,李傕和郭汜打起来了。
国舅董承和杨奉趁乱,保护汉献帝逃到洛阳,此时的洛阳经过战乱,早已残破不堪,百姓们都以野菜,树皮当食物,皇帝和大臣们当然也没有饭吃了,李傕,郭汜又随后杀来,危急时刻,救星出现了,曹操率军前来救驾,
起初,汉献帝对曹操充满希望,他认为曹操忠于汉室,是一个大忠臣,于是和文武大臣一起,跟随曹操来到许都,才知道又想错了,曹操不过是拿他当个品牌,朝政大权操纵在曹操手里,有什么事情都是曹操说了算,汉献帝只有盖章的权利,那如果想拒绝呢?曹操一个眼神,就能把汉献帝秒杀了。
汉献帝也是人,也有雄心壮志,想当初老祖宗刘邦,一个街头混混,四十岁了还能打天下,自己年纪轻轻,怎么能不如老祖宗呢?汉献帝下定决心:一定把属于我的权利要回来,怎么要呢?曹操能给吗?那就把曹操杀了,夺回皇帝的权利。
此时的汉献帝,雄心勃勃,他用鲜血写下“衣带诏”,交给国舅董承,要他联系忠臣义士,除掉国贼曹操,同时他也寄希望于刘备,那是刘氏的本家,“大耳朵”叔叔,一定会帮上一把的。
汉献帝和曹操的第一次交锋,就败在曹操手里,大耳朵叔叔早早逃跑了,国舅董承等人被曹操杀死,汉献帝免不了被曹操训斥一顿,
一次失败,汉献帝是不会甘心的,建安二十三年,耿纪,韦晃举兵,要杀曹操,结果又失败了,汉献帝无疑又受到曹操责难。
以后刘备有了地盘,汉献帝又想指望一下大耳朵叔叔,他写了亲笔书信,派国丈伏完送给刘备和孙权,要他们兵发许都,灭掉国贼曹操,结果事情败露,伏皇后也被杀了,汉献帝身边一个亲人也没有了,为监视汉献帝的一举一动,曹操把三个女儿一股脑的踹给了汉献帝。
经过几次较量,汉献帝已经输得怀疑人生了,他心里想:我能战胜曹操吗?看起来是不可能了,连睡觉身边都是曹操的人,还有什么指望呢?汉献帝泄气了。这时候泄气是对的,凭智商,凭实力,汉献帝确实不是曹操的对手。
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魏王之位,曹丕已经不满足于当王了,他要把汉献帝轰下台,自己当皇帝,这时候汉献帝身边,一个知心人都没有,再看曹丕,身边谋臣武将一大帮,识时务者为俊杰,汉献帝把皇位禅让给曹丕了,曹丕封汉献帝山阳公,从此不愁吃,不愁穿,安心过日子去了。
曹丕废汉自立,刘备也不甘居人下,他也在成都当了皇帝,这时候的汉献帝,随着年龄增长,已经十分成熟了,他也明白,刘备再怎么折腾,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天下乌鸦一般黑,就算自己能逃到刘备那里,他也不会把皇位还给自己,搞不好嫌自己碍事,那就会有生命危险,在曹丕手下做山阳公,好赖还是亲戚关系,自己既是魏文帝曹丕的老丈人,又是曹丕的妹夫,有这层关系,怎么曹丕也会照顾一下,比到刘备身边要安全的多,要说天下,和我山阳公有什么关系。
总结:汉献帝经过和曹操的几次较量,已经彻底对夺回皇权死心了,曹丕逼他禅位,对汉献帝来说,并不是什么闹心的事,他已经看开了,当个傀儡皇帝,还不如早点退休,活的轻松,所以汉献帝退位后,并没有委屈而死,得知刘备称帝,汉献帝表现的很平静,他知道,那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好好享受生活,比什么都好。
且聽楓_Spancer
东汉末期,何进邀董卓带兵入军击败十常侍,汉少帝刘辩继位,董卓为加强自己的统治力,废少帝立刘协为帝,后称:汉献帝!
东汉末期,何进邀董卓带兵入军击败十常侍,汉少帝刘辩继位,董卓为加强自己的统治力,废少帝立刘协为帝,后称:汉献帝!
刘协从小的IQ和EQ都为优良,然而自做了皇帝后,处处受奸臣(董卓,郭、李2将)和权臣(曹操、曹丕)的制约,然而汉献帝非汉宣帝,曹操父子也非霍光!也没有“孝宣中兴”的效果!
其实汉献帝刘协虽然在曹操下,皇权不能发挥,但曹操依然把刘协按君主一样供着,还将三个女儿嫁给刘协,当然杀了董皇后(皇帝连老董要杀自己,换成朱元璋、朱温、康熙……)曹操对刘协也相当尊重!曹操要刘协封自己为魏王,刘备立刻自封为“汉中王”!
曹操死后,曹丕继承魏王,其大臣更视刘协不存在,古言至今,特别在现在: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曹皇后曹节以王姐兼皇后身份多次维护和保护,安抚刘协(如果是崇祯帝都不知死了多少回)!曹丕繤位代汉,建魏国,封'刘协为“山阳公”,见天子不用下跪,在山阳地区仍按汉朝礼仪(由皇帝变土皇帝)!
在夫人曹节的细心关心夫君(中华女人的美德,可惜这种女人快绝种),刘协不用担惊受怕,过上了美好的日子,从京城许都学到的医术帮助穷人,悬壶济世!刘备听到曹丕废汉立魏,马上在蜀地对外曹丕杀害汉献帝,不久称帝,打着为他报仇,史称汉烈祖(昭烈皇帝)!
后世对刘备有两种看法:
1.顺继刘协之位,维系汉朝正统,以高祖,光武的目标振兴汉室;
2.刘备假仁假义,有后来“司马昭之心,路人佳知”,对外报皇帝已死,为称帝铺路!
降为山阳公的刘协应该没有复兴汉室的意向,手中也没有军队,但有妻如此,子女昌盛,也属不幸之中的大幸,相反魏蜀吴三国还争得你死我活;无论是刘备或曹丕日后一统天下,都不会影响他的生活!
给我一分安心
汉献帝知道这个消息后,起初一定是极为气愤与失望的。
遥想当年,董卓进京后,废了他的哥哥少帝,转而扶持他称帝,史称献帝。
自此,他便开始了自己那跌宕起伏的一生。
原本,身为汉皇后裔的他,也想在大厦将倾之际,挽狂澜于既倒,重现光祖风采,然而,外有诸侯野心勃勃,内有国贼居心叵测,让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起初,董卓在洛阳横行霸道之时,还有王允等帝党心腹出谋划策,十八镇诸侯讨伐董贼时,献帝更是激动无比。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等到的却是想要篡汉自立的曹孟德。
之后,他又与国舅董承相谋,将衣带诏带出了宫门之外。
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同为汉室后裔的刘玄德身上,为此,更是不惜自降身份,尊称他为皇叔。
可是,他终究是忘了,他自己也不过是一个有着汉帝身份的吉祥物罢了,在当今这个诸侯林立的世界里,汉朝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他一次次地等待与谋划,换来的却是一个个乱臣贼子。
想必,那个时候的他,只想说,你们都去好好争吧,我是彻底乏了。
泱泱攻主
特码的
NANA_LOVE_HK
汉献帝应该是五味陈杂,其一:正统皇帝的自己还没死就有刘氏子孙当皇帝,就被自己人轰下台了,心有不甘。其二:自己名为皇帝而百般受权臣压逼,而无能为力,现有人能让死对头难受,心里也应该高兴
AIRFu
刘协是非常聪慧并有大智慧的人,从其初即位及之后各种自保各种试图恢复皇权和其后来山阳公的作为和百姓口碑,充分证明他的清醒与智慧。一姓不再兴,汉已重起过,非个人臆想可成。曹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历史人物。至于说篡位,始皇以来,汉明之外,谁人非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