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被逼退位后,得知刘备在南方登基,献帝会是什么心情?
莎莫
汉献帝得知刘备称帝后,应该是有着很平和的心情,刘协一生经历了太多的大起大落,他在权臣手下做了长达三十余年的傀儡皇帝,每日都活的战战兢兢,我想经历了如此多生死危机的刘协,失去帝位后非但不会感到失落,反而更多的是轻松和解脱。
或许当他知道刘备称帝后,还有一丝丝为汉室后继有人的赞许,也会为有人接过自己的重担,让自己最后的愧疚有所抚慰而高兴,汉献帝被迫退位后,并没有被曹丕暗杀,而是被封为山阳公,而且刘协是整个中国历史上退位后尊严保留最得体的皇帝,这应该让刘协充满无限感慨与希望。
刘协在退位后,受到了曹魏的优待,曹丕为刘协保留了部分皇家特权,允许他在其封地奉汉室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这让他这个前半生一直生活在刀光剑影、命不由己的皇帝得到了真正的心理放松,在退位后他完全抛弃了身为帝王的光环,真正的去做了他想做的事情。
在他退位后,选择了归隐田园,过上了与民同乐,躬耕菜圃的生活,而且他还自学了医术,在山阳济世悬壶,为百姓免费看病,让他身心全部融入田园山水,远离深宫重楼,涉足农桑,访贫问苦,帮助弱小,救助病困,在当地深受百姓爱戴,比他做皇帝时更加满足,民众敬之如父母,并且还在当地流传下了很多传奇故事。
公元234年三月,汉献帝刘协终于走进了历史的长河,为后人留下无限想象与感慨,在这一年山阳公刘协走完了自己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生,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寿终正寝的末代皇帝,其终年53岁,在得知刘协去世后的消息后,魏明帝曹叡亲自率领群臣进行哭祭,并且还下诏书商议他的谥号,最终刘协被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谥号孝献皇帝。
小根
汉献帝的笑与刘备的哭
汉献帝名叫刘协,他少年聪颖,九岁时被勤王保驾的董卓看中,代替哥哥少帝刘辩做了皇帝,从此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傀儡生涯。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建立魏国,刘协被封为“山阳公”,从此远离政治漩涡,与曹皇后携手走上了“悬壶济世”的人生另一个巅峰。
刘协大半生被人裹挟,毫无自由可言,期间有过愤懑,有过反抗,但最终换来的却是无奈。不过老天还算公平,在他人生的最后十几年,使他变得大彻大悟,彻底放下偶像包袱,穿梭往来于平民百姓之间看病拿药,成为当地百姓心中真正的神。
刘备按照自己出示的家谱被称作“皇叔”,深受献帝刘协的信任与厚望,刘协禅位于曹丕时,时人都传他死于曹丕之手,刘备亲设祭坛为之痛哭。可眨眼间,刘备却将君臣大义抛诸脑后,自立为帝,仍为汉朝,只不过因其偏居一隅,身居中原的曹魏将之贬称为“蜀”,因此刘备建立的朝代又被称为“蜀汉”。
刘备的哭也许是真的,但在我看来,百分百是假的。原因有三:
第一,刘备向来爱哭。只不过他的哭向来都是有目的的,刘备面对冲锋陷阵救回独子阿斗的赵子龙都能掉下眼泪,此时面对皇帝“已死”的传言,想想这么多年的皇帝梦终于要实现了,自然也能哭出声来。
第二,刘备即便要登基为帝,也要等为刘协报仇之后,可他却急匆匆地登上皇位,不由得不让人怀疑他的“哭”有几分忠诚在里面。
第三,刘备身居蜀中,献帝身在中原,刘备既然能得到献帝禅让的消息,自然也会知道献帝并没有被曹丕杀死,可为何他还高调设祭,哭悼献帝呢?真相只有一个:刘备等不及做皇帝了,于是借此机会赶紧上位,待登基做了皇帝,百官即便知道了献帝未死的消息,估计也没人冒着杀头的危险明说出来。换句话说,从刘协禅位的那一刻起,他在刘备以及蜀国一群大臣心中便已经死了。
有人说,刘协听到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的消息,会心一笑。我说这纯粹是臆想,没有半点事实依据。但人们为什么还要这么传呢,无非是心中不忿,对刘备这个“大耳贼”丑陋面目看清后的自我安慰罢了。
假如献帝刘协知道刘备称帝后真的能笑得出来的话,我想那笑声肯定是真的。原因也有三:
第一,刘协看透了刘备的急不可耐。刘协原先对刘备寄予厚望,认为“忠厚老实”的刘备必能看在同宗同源的面上,对自己死心塌地,匡扶汉室。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刘备紧跟着曹丕称帝,全然不顾君臣之义,更让他哭笑不得的是,临登基了,刘备竟然还拿自己禅位大做文章,以示义愤填膺,似乎不这样做,就没人承认他是皇帝一般。
第二,刘协看透了世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骂死王朗的话里有一句:“明虽汉臣,实为汉贼。”这句话伤害性不大,侮辱性却极强。刘协在位时,这些割据的军阀们互相攻杀,哪一个是为了尽汉臣的本分,又有哪一个不是在行汉贼之实?估计刘协想到枭雄们为了抢得皇位,如同小孩过家家一般说谎话骗人才笑出声来吧?
第三,刘协看透之后,终于放下。刘协一辈子做傀儡,可以说没有一天为自己而活,即便是禅位与曹丕,他却并非心甘情愿地舍得祖宗打下的四百年江山,然而刘备“主动”扛下光复汉家江山的大旗,终于让他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愧疚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抚平。从这时候起,汉家天下的荣光和屈辱都不再属于他,“为自己活”成了他的唯一信仰。所以我们看到他不辞辛苦地去云台山上挖草药,然后不收分文地为山阳百姓治病,而百姓们对他的尊重和感激成了他这辈子最大的骄傲。
结语
刘备登基做了皇帝肯定是笑着的,献帝有没有笑我们真的不知道,如果非要杜撰一个结局的话,我宁愿他真的笑了,而且笑得非常灿烂!
欧阳文忠公胄
我是爱历史的老男孩,很高兴回答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我想献帝会在心里默默地说:“皇叔,龙椅不好坐啊,侄儿祝您老人家好运吧!”
作为东汉王朝的末代CEO,汉献帝刘协的前半生可谓颠沛流离,九死一生。先后被军阀董卓、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挟持,在战乱饥饿中几次差点儿没命,可以说没过过一天安生日子,直到遇到曹操才算安稳了下来,但汉末群雄都不是省油的灯,说白了只不过当他是个傀儡木偶而已,奇货可居,人们看重的只不过是他屁股底下坐的龙椅,他自己也深知这一点,多年的腥风血雨使他认识到“这玩意儿乃天下至不祥之物,你们谁想要就拿去吧,哥们儿不陪你们玩儿了。”
所以,当他被曹丕篡位贬为山阳公的那一刻,也许会对昔日的荣耀有一丝留恋,但很快就释然了,他知道天命难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曹家,想通了这一点他卸下半生的心理重担,一身轻松地带着老婆孩子去了山阳,过起了与世无争的生活,享受着良田美宅、天伦之乐,而且退休之后还发挥余热,凭着自己的医术特长悬壶济世,造福百姓,那一刻,他兴奋地喊道:“这下我终于做回真实的自己啦啦啦......!”
公元234年,汉献帝刘协寿终正寝,享年五十四,魏明帝曹睿亲率群臣致祭,以天子礼仪下葬,备极哀荣,他在亡国之君中结局算是不错的了。
胡大爷
汉献帝刘协听闻刘备登基称帝,肯定嚎啕大哭痛骂刘备这个伪君子:“大耳贼刘备,你枉称刘氏宗亲、大汉皇叔,曹贼未灭、汉室未兴,你就私自称帝,你太让人失望了。”
汉献帝的一生挺悲剧的,从登基的那天起就是别人手中的一颗棋子,先后被权臣董卓,曹操挟持软禁数十年,不仅朝政被国贼把持,连后宫妃子、皇子都能被他们任意凌辱、杀戮。因此汉献帝恨透了曹操,总想找机会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
后来刘备的出现给汉献帝刘协带来了一丝希望,加封刘备汉室皇叔的身份,痛写血书衣带诏,请求忠于汉室的臣子勤王除贼。对刘备非常看重,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从此刘备利用大汉皇叔的身份,打着兴复汉室,为国除贼的名义艰难创业。先后联合东吴孙权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占据荆州,又带兵夺取西川、拿下汉中,这时刘备已经成为最有势力的一方诸侯。汉献帝知道后肯定非常高兴,心里肯定想:大汉江山有希望了,刘皇叔很快就能为国除奸、救朕逃出危难,到那时,朕要好好答谢刘皇叔。
可谁曾想到,曹操死后,儿子曹丕竟然逼宫篡位,汉献帝小胳膊拧不过大腿被迫将皇位禅让给了曹丕,自己灰溜溜去封地当山阳公了。
虽然是这样,汉献帝刘协仍不甘心,对刘备有朝一日手刃曹贼、光复汉室抱有很大希望。可惜一盆冷水还是泼在了汉献帝刘协的脸上。
刘备竟然造谣汉献帝刘协被曹丕所害,称帝登基了,这无疑给刘协带来沉痛的打击,让人心寒。原来刘备真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为了称帝免受非议竟造谣孤死了,这不是既想当婊子又要立贞节牌坊吗?真够无耻的!
汉献帝错信了刘备,本想指望刘皇叔搭救自己,为国除贼。却想不到真正的国贼竟是刘备,迫不及待自立为帝,经过孤同意了吗?曹丕称帝好歹是孤禅让的。
到了这时,汉献帝刘协会是什么心情,愤怒、破口大骂而己!
Sharp&May
如果汉献帝得知刘备在南方登基,一定会说这小子真不是东西,要是自己落在他的手里,下场肯定比现在还惨。这个皇叔真的是白认了,本来以为他能够助我恢复汉室,还于旧都,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刘备的野心不比曹操小多少,如今居然自己当上了皇帝,简直是视我如无物啊。为何汉献帝会有如此的感叹呢?
汉献帝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众所周知,自从爆发黄巾起义之后,天下就大乱了,最后群雄割据的局面已经形成,东汉政权此时早已名存实亡了,基本上没有哪个诸侯会去听汉献帝的指挥。大家都想统一天下之后,自己来当皇帝。我们以袁术为例,他称帝的时候,有没有去征询过汉献帝的想法呢?肯定是不可能的了,谁还把东汉的皇帝当一回事啊。
不过在群雄割据的初期,汉献帝还是有些利用价值的,曹操就看中了这一点,他把汉献帝当做傀儡对待,好吃好喝地伺候着,这样的话,曹操讨伐各路群雄就名正言顺了,谁要反抗就是和朝廷作对。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操已经平定了北方,刘备也把益州给完全吞并了,至于孙权拥有江东六郡八十一州,也就是说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形成了,一时之间,谁也无法把谁消灭了。此时三方势力都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自己当皇帝。试问汉献帝还有什么作用,不管他身处于何地,都会被排斥。刘备当然不会管前朝皇帝的生死了。
刘备真的不知道汉献帝还活着吗?刘备绝对知道,只不过在表面上,装装傻而已,要不然自己怎么登基做皇帝呢。虽说古代的通讯方式非常的落后,但是像曹丕称帝,刘协禅让者等国家大事,估计很快就会传遍各州各省,乃至各郡各县。而且刘备在魏国和蜀国肯定都有线人,基本上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过不了多久,自己就能知道。当曹丕称帝的时候,刘备还是一个汉中王,双方的职位根本不相等,没有汉献帝,匡扶汉室的旗号也打不起来了,也无法名正言顺的出师北伐。所以他只能掩盖消息,自己称帝,要不蜀国的人心就散了。
刘备从头到尾只是想自己当皇帝而已在《三国演义》中,刘备被描述得如谦谦君子一般,他用尽一生匡扶汉室,怎奈自己无兵无将,心有余而力不足。每每谈到于此,他都会潸然泪下。可是事实上,刘备对汉献帝没有什么感情,对东汉也无好感。平时他打着刘皇叔的旗号,招兵买马,招贤纳士,只是为了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其实这也怪不得刘备,因为当时各路群雄的想法都是一致的,汉室衰亡,根本扶不起来,不如建立新的朝代。曹操早年也有匡扶汉室的想法,可是随着自己的权利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官至魏王,最后他已然忘记曾经的初衷了。
如果汉献帝落在刘备手里会怎么样?个人感觉,即使汉献帝到了刘备手里,也是一个傀儡,甚至最后不得善终。当然有的网友会认为,刘备姓刘,刘协也姓刘,所以他肯定不会加害同宗兄弟呢。那么刘璋的地盘是怎么丢的呢?难道忘了吗?本来刘璋好心请刘备入蜀助自己抵御张鲁,结果刘备却有异心,直接把益州给吞并了。这就好比请一个人帮你看房子,结果这人不走了,还把你家给占为己有。由此可见,刘备对汉献帝也不会手软的。即便他有善心,张飞、关羽、魏延等将领也不会让汉献帝好过的,兄弟们辛辛苦苦打下的奖赏,凭什么让刘协坐享其成。
得知刘备在南方称帝,汉献帝伤透了心汉献帝之所以伤心,其主要原因有三点:
1.直接公布皇帝的死讯
上面我们已经说到了,献帝禅让那么大的事情,肯定弄得天下皆知,结果刘备还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放出献帝的死讯,还举办了葬礼。就算他真不知道刘协的境况,完全可以说是下落不明,没有必要那么早下结论,可见他真的是居心叵测。刘协在蜀国就这么活活地给说死了。
2.错信刘备
曾经汉献帝还是很信任刘备,还认他做了皇叔,目的就是想让刘备铲除曹操,中兴汉室。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到头来真没想到刘备和曹操是一路人,甚至比曹操还狠。看到献帝退位了,刘备直接自己当起了皇帝,真是没良心。
3.认为刘备忘恩负义
其实刘备是希望曹丕把汉献帝给做掉的,这样自己当皇帝就能名正言顺了,将来北伐,也能出师有名,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可是曹丕留了一个心眼,采用禅让的方法称帝,这就给刘备出了一个难题,要是把实话说出来了,自己当皇帝就是篡位,要是说假话,自己的良心又过不去,最后刘备还是选择了后者。他似乎连匡扶汉室的远大抱负都给忘了 只是想安安静静地在益州当土皇帝。这不是忘恩负义,是什么?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请把你的想法写在评论区,喜欢的朋友可以加个关注,谢谢。
guoguo1803
裴松之云:备枭雄也!
小雪
知道为什么没人回答吗?因为谁也不是汉献帝!至于他是什么心情我等升斗小民实在无从猜测。如果真有人就此滔滔不绝侃侃而谈,我只能说他是“舔着脸”!
hsly
汉献帝被逼退位后,得知刘备在南方登基,献帝会感到松了一口气,认为自己终于可以获得自由了,不再受到别人的威胁和提防了。
王 二
怎么说呢?反正失落得很,惆怅得很,心里太不是滋味了。今夕何夕,刘皇叔果不愧朕望,实乃汉室之福啊!不如,去罢!去罢,归去来兮辞。
犹记得,那年花开月正圆,刘皇叔曾来见过献帝陛下,彼此相谈甚欢。亦不敢忘,曹操暴露无遗,终使“衣带诏”成为传说。风萧萧兮,人不复己,汉献帝很快便到了封地,安全无虞,却是快马加鞭的结果。待安顿下来,已然旁晚时分,遂望起了窗外之景,不禁放声大哭,一时竟感染了众人,不由更伤心了。然而,汉献帝毕竟不是三岁小孩,深刻懂得过去了,就过去了,基本上回不去了。于是乎,洗漱完毕,睡觉了。想必,明日复明日,一定不一样,还是蛮期待的,且行且珍惜吧!
却说,天府之国,一派欢声鼓舞,好不热闹。远处,筑有一高台,上立一人,收不住的富贵相。显然,那是刘皇叔,刘玄德是也,“中兴大汉”还得靠他,底下人议论纷纷,不绝于耳。又人说,陛下不愧天选之人,一双雌雄剑,打下了偌大的基业,真乃百姓之福。“可不是嘛”,一黑色人影穿过,很快消失不见,大家亦散去了。
至于魏都,“老草鞋,贼心不死,汝给朕等着”,咆哮声传到了红墙外,值班之人一时都打起了精神,好好站岗放哨了。隔天,举行了盛大的朝会,主题自然是“怎么看,如何办”,倒也热闹得很,争了一整天,硬是继续争,直到了晚上。“看样子,老丞相没看错人”,隐约见,大街上更是有人闲谈。当然,“三马共槽”,肯定没人再提了。
最后,其实汉献帝的苦衷,大家都心照不宣,换谁都不想退位啊!而皇叔上位,凭自己实力。便说,都是姓刘,可架不住相互比较啊!因此,献帝的心情可想而知,希望下辈子不一样吧!可可西里carlisle
首先汉献帝被曹丕废掉之后,被曹丕流放中途已经沉船自杀。刘备是在办完汉献帝衣冠葬礼后才称的皇帝,所以他的心情应该是九泉之下感触,既为自己感到悲哀,又觉得刘备虚情假意。而且也有可能觉得称帝称得好,记得给本帝报仇,灭了曹氏。
假如汉献帝还能活着听见的话,那刘备登基的消息传到汉献帝耳朵里面,他心中的想法肯定是“GG思密达,汉朝的江山到我这一代算是彻底的完了,我算是坐实亡国之君的名声!”
曹丕废汉自立,只能算得上叛臣贼子,他的皇帝身份实际上,名不正言不顺。而刘备也称帝了,这意味着有另一个姓刘的皇室建立了政权—蜀汉。老百姓是健忘的,刘备又整日的仁义,时间一长,你汉献帝就算是正统,在老百姓心中也变成窃取。
刘备一旦称帝,就算以后能够成功统一天下、恢复汉室,那这个天下虽然还姓刘,那也只是刘备的刘,不是汉献帝那个刘。而且刘备当年还是自己示意他出去创业打天下的,现在可到好,天下三分,自己却成无业游民了,伤心啊,无助啊,生不逢时啊!
对于曹魏政权的恨,汉献帝死的时候肯定不能瞑目,自己没有了复仇的希望。现在刘备建立蜀汉,给了他一个复仇的希望,给了他一丝痛快和希望。
虽然刘备也是个篡位的人,但是他毕竟姓刘,天下还姓刘,让汉献帝心里有了一点点安慰。
崔馨元
无所谓。已经法办了曹操的女儿,其他不重要
波波安
汉献帝刘协在知道刘备称帝以后,他的心情肯定是非常复杂的,因为他现在已经不是汉献帝,而只是一个没有任何权利的山阳公。
刘协的一生颇具悲剧色彩,这个悲剧从一出生就注定了。
身世刘协的母亲是王美人,王美人受到汉灵帝的宠爱,但是无奈人微言轻,受到何皇后的嫉妒和排挤。王美人怀孕后害怕遭到何皇后更大的嫉妒,于是打算偷偷地打掉孩子,但是因为堕胎药没有生效,刘协还是生了下来。
果不其然,刘协生下来以后,何皇后就下毒杀害了王美人,可怜的刘协刚出生就没了母亲。
从活着的角度看,刘协还算幸运,汉灵帝比较喜欢他,把刘协交给董太后抚养,刘协因此免遭毒手,这件事也为刘协日后能当上皇帝埋下伏笔。
意外继位汉灵帝死后,刘辩继位。没有任何理由,就因为他母亲是何皇后。
但是汉灵帝还是喜欢刘协,所以他死之前让自己信任的蹇硕想办法扶刘协上位。
蹇硕这个人倒是忠心,但是能力实在配不上他的忠心,设计刘辩的舅舅何进不成被反杀,刘协暂时无缘皇帝。
但是何进这个人也没得意多久,不久就阴沟里翻了船被张让等宦官干掉了。何进的手下一看老大被人干掉了,于是起兵造反就把张让逼出宫了,走之前还带上了刘辩、刘协。
好巧不巧,碰上了正要进京的董卓,董卓就是何进弄进来进行平叛的,结果董卓还没来自己先被杀了。
刘辩看见董卓吓得腿都软了一句整话都不会说,刘协从容镇定,加上认为他和抚养他的董太后是同族,所以刘协就被董卓选中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董卓搞掉了刘辩,把刘协送上了位,刘协也就开始了他的傀儡生涯。
傀儡生涯在董卓手下的日子真心不好过,这个人喜怒无常、无恶不作。
眼看着董卓手里攥着汉献帝吃香的喝辣的,底下的大军阀们坐不住了,所以成立了一个什么“反董联盟”。
随着“反董联盟”的势力越来越大,刘协动了个小心思。他派幽州牧刘虞的儿子刘和去请求联盟的帮助,但是联盟并没有care刘协。联盟指望不上了,还能指望谁呢?大汉就没有忠臣了吗?
那么朝廷之上有没有人可以用,还真有,那个人就是王允。
别看舞刀弄枪的武将可怕,但是要说玩心眼还得看这些读书人。
王允成功策反了董卓的小弟吕布,吕布与李肃等人联手干掉了董卓。
董卓领了盒饭,刘协没有抓住机会掌权,反倒是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人为了争权打的是不可开交,朝堂内部乌烟瘴气,朝堂外部一盘散沙。
他下诏勤王,曹操响应。刘协感动得眼泪还没擦干呢,就被曹操整到许昌去了。他算是看明白了,天底下这些军阀就没有一个好东西。
曹操开始了他的霸业之路,有了汉献帝这个buff加成,打怪升级特别快,没过一会就成了天下公敌。汉献帝不甘心做傀儡,暗下衣带诏,董承奉旨讨贼,刘备也参与其中,结局当然以失败告终,这是汉献帝第一次与刘备合作。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曹操
曹操也想试着一统天下,但是随着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已经没有统一天下的资本的时间。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世袭魏王,也继承了曹操的刘协所有权。
曹操可以等,但是曹丕等不了,曹丕刚上位的那一年就逼刘协禅让给他,曹丕正式称帝,听到消息的刘备也紧跟其后称帝。
刘备称帝后,汉献帝肯定会得到消息的。
汉献帝的心情也是非常复杂的,可以简单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高兴。
刘协心里很清楚,靠他的能力和号召力是没法与曹魏集团抗衡的,从董卓、曹操再到曹丕,他始终都是他们手中的傀儡,不要说什么兵权,连话语权都没有。
但是刘备这个人从一个连地盘也没有然后到赤壁之战再到汉中之战已经有了和曹魏集团叫板的实力,他还是大汉皇叔,也算是“根正苗红”。
接着是疑惑。
为何刘备这么着急称帝,他怎么不证实一下刘协是不是真的没了?
他这么着急称帝是不是想掩盖什么?
最后是无奈。
把所有一切都想了一遍的刘协最后才发现这一切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什么皇帝,什么皇叔,都是狗屁。这皇帝,谁爱当谁当,我是不愿意再回到“笼子”了。
基本
我觉得刘协经过大半生的颠沛流离,摆脱了皇帝位的枷锁,得了个山阳公的封号,可以悬壶济世逍遥自在的生活,刘备在南方称帝,刘协的内心应该是毫无波澜的,毕竟做了这么久的傀儡皇帝,他也看清了这些枭雄的本质,刘备也从来没有提出过迎汉帝入蜀的想法,就算入了蜀也只能继续做傀儡,倒还不如现在的山阳公逍遥自在。
flying1009
刘备称帝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延续汉祚。
刘协在不在世,其实不重要,哪怕刘协死了,只要曹魏那边又重新拥立一个刘协的后人来继承大统,刘备都不太可能会称帝。因为刘氏江山名义上还存在,如果这个时候称帝,刘备就会失去政治上的正义性,转变成篡位逆贼的立场。
而一旦曹丕接受刘协的禅让,取代了汉献帝时,刘备就即将面临这样一个局面:
1,继续不称帝。而这样做,刘氏江山就彻底终结,同时也就等于默认了曹魏政权的合法性,那么刘备的政权就将成为名不正言不顺的地方割据政权,失去政治上的优势。
2,刘备称帝。这样做可以说是有百利无一害。首先其一,从实际上否认了曹魏政权的合法性,将曹魏的禅代由合法转变为篡位。同时,刘备的称帝让汉祚无间断的延续下来,也就将汉朝这个集团公司的招牌从曹魏手上名正言顺的拿到了自己手上,这样就在政治上处于和曹魏对等的立场上了。
在曹丕篡汉之前,刘备尽管说曹操是汉贼,但从根本上来说,他依旧顶着地方对抗中央的不利政治局势,他只能通过说曹操是汉贼,来为自己谋取政治上的正确性。而曹丕代汉之后,刘备通过自己称帝,就将这样一个自己的劣势,彻底抹消,从而站在了对等的立场上,那么刘备为什么不称帝呢?
暖阳
曹操如果做辅政能臣,曹家命运估计跟霍光差不多。如果刘协去巴蜀找刘备,估计他会被刘备搞死。曹操刘备这种枭雄,不会有那么多犹犹豫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