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被逼退位后,得知刘备在南方登基,献帝会是什么心情?

提到的作品

[作品]三国演义

三国时期是个激动人心的时代。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是纪录这一时代的最原始材料。从晋朝到唐宋,民间关于三国的传说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以各种形式不停歇地上演着、评说着刘备和曹操的故事,男女老幼无不喜欢...

罗贯中

最新跟帖
胜利丫

胜利丫

大耳贼称帝时,就已经对外宣称汉献帝被曹丕所害,故而自己称帝兴汉。

Peggy . Chiu

Peggy . Chiu

221年,刘备各项工作准备完备,正式建立蜀汉,登基为帝。一年前,汉献帝刘协被迫禅位给曹丕,被移居到山阳城(今河南焦作),刘备按照常理推论,刘协一定会被暗害,于是来不及核实,就痛哭流涕地给他上了一个"孝愍皇帝"的谥号。其实刘备早就准备自己做皇帝了,只不过他一向打着“力保大汉”的旗号,身边聚拢了一大批与他同样理想之人,刘协仍在,他无论如何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僭越称帝。

恰好曹丕来了一个神助攻,竟然做了他老子曹操没做的事,废黜了刘协,自立为帝,刘备岂能甘于人后,便紧接着以刘协被害的借口,匆忙称帝。他心想,即便没得到确切消息,这刘协恐怕也不久于人世。哪曾想,刘协竟然又安安稳稳地活了十三年,刘备骨头都没了,他还活着。

当刘协知道刘备称帝的消息,无非两种心情,一是无所谓,爱谁是谁,二是这老小子,亏我还称他作“皇叔”没想到我刚被取代,他不来匡扶,反而自立为帝。至于说“朕心甚慰”这种心情打死也不会有。不信,听天涯君娓娓道来。

刘协八岁登基,做了三十一年的皇帝,虽有傀儡之名,但为人聪明机敏,为世人所称道。他的皇帝生涯基本上就是一个旗杆的作用,谁愿意扛就扛。他也曾奋争过,降下衣带诏给董承和刘备等人,却不幸被曹操发现,惹起了一场血雨腥风。只不过曹操虽然是奸雄,却一时半会无法结束群雄并立的局面,于是明知刘协与自己不是一条心,却仍然以皇帝事之。

刘备自逃出曹操掌心之后,如同鱼归大海,鸟入山林,但觉得海阔天空,哪里还顾得上困在笼子里的刘协。不过刘协也许一直寄希望于刘备能够强大起来,有一天可以提着百万雄师杀入许昌,灭了曹氏,重新拥戴自己恢复汉家河山。然而刘协并不傻,强如“四世三公”的袁绍都被曹操灭掉,白手起兵、如丧家之犬的刘备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打败曹操的。他能想到刘备的最高成就可能就是能活着有一块地盘罢了。

只不过他低估了刘备的志向和野心,这从刘备张口闭口“我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就可以窥见,所以刘备称帝的消息传来,刘协一定是吃惊的,愤懑的,恼恨的,又活着是完全不在乎的。

刘协吃惊于刘备的大言不惭,自己仍然活着,这个“皇叔”就给自己上了谥号,承袭了大汉王朝的基因,愤懑于刘备在许昌时对自己是多么得尊敬,恼恨的是这家伙有了地盘,有了精兵强将,不将自己从山阳接出去。

不过我更倾向于刘协对刘备登基不屑一顾,淡然处之。

据载,刘协到了山阳后,和皇后曹节放下身段,利用在宫里学的医术救治百姓,乐在其中。百姓们对他二人感恩戴德,敬之如父母。他行医过程中还留下了“取药不还价,针灸不要钱”的规矩,一直到现在都被焦作当地的老中医们所遵循。

这个时候的刘协,显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他体现了自己来到人世间走这一遭的价值所在,而且乐此不疲,对他而言,这样的生活好过尔虞我诈、战战兢兢的皇帝生涯,他一定不愿意再过那样的日子。

刘备登基,刘协更多的心情是无所谓,也许还会有一些放松,刘氏一族的大汉基因终于有人继承,而他自己想要的,不过是最纯粹的快乐罢了。

Tina Chen

Tina Chen

自己终于安全了

Luna5290

Luna5290

心情肯定很复杂,但,即己被废,还有人能在其他地方承继汉家,或无奈之中些许欣慰。

汉献帝,刘协,少帝刘辩之弟。同为灵帝之子。

灵帝刘宏喜协,固然有其母王美人之故,但废谪立庶,仍为大忌。无奈在黄巾軍起义中,撒手人環,由皇后梁氏之子辩继承大统。刘宏之母本为藩妃,因子而成为董太后,对儿子的心愿了然于胸,加之后党一一梁皇后及其手握兵权的兄长梁冀出身屠户且骄横无比,故给十常侍乱朝之机。……

除梁冀,引董卓,直至一代枭雄曹操出现,汉室名存实亡。

刘备,汉中山靖王之后,辈分在献帝之上,史称皇叔,广结天下英杰,招贤纳士,最终形成魏、吴、蜀三足鼎立。

曹操,乱世之英雄,治世之能臣,先以汉丞相、魏公、魏王,为子丕承袭,终废汉立魏。废献帝为山阳公。

此时在蜀的刘备,认为献帝已被害,故以汉之正统继位。后史称蜀汉。

所以不存在刘备继位后能与废帝扯上其他事情。

kenisnehs

kenisnehs

在东汉末年,董卓扶持年幼的汉献帝登基,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而汉献帝也有自己的盘算,却一直是“傀儡皇帝”,最终活的无欲无求。

汉灵帝去世之后,刘辩登基,成了母亲和舅舅权利争夺的牺牲品。

这天,皇宫大乱,宦官张让等人趁机绑架了少帝刘辩和跟随的刘协。逃跑的途中遇到了董卓的军队。

等救下两位皇子后,董卓问:“皇宫发生什么事了,你们是怎么被绑架出宫的?”

只见少帝刘辩支支吾吾的回答不出来,话都说不完整,倒是一旁的刘协警惕的看着他。

董卓看着他的表情,说:“我救了你们,自然就不会加害于你们,你们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也好送你们回去。”

听到董卓的话,年幼的刘协才说道:“张让在何国舅进宫后,就埋伏人杀了他,并下旨说何国舅谋反,但是何国舅的下属不信,起了冲突,张让他们趁乱就把我们带出来了。”

董卓听到小刘协的回答,说得条理分明,一下子也就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当时就开始盘算了,到后来董卓进京,就把刘辩这个少帝给废了,扶持了刘协上位。

小刘协就是再聪明伶俐,可毕竟年少,手里无兵,也只能对董卓听之任之。

但当时的大环境,已经是政局动荡了,又经历了一场大动荡,曹操接手了汉献帝和汉朝的大臣们,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办法不可谓不好,曹操还是赢得了很大的政治支持的。

而当时的刘备见曹操把持朝政,朝堂一片混乱,简直就是曹操的一言堂,就此分离出去,一走了之,和曹操也是见一次打一次。

曹操更是跑到江南去打刘备,可并没有得到好处,反倒狼狈地逃了回来,这时的汉献帝什么心情呢,他其实是很高兴的。

毕竟,刘备再怎么说,也是自家人,自己被架空,什么都不能干,自家人收拾了奸臣,他肯定高兴,可惜曹操没事。

之后曹操感觉自己时日无多,就逼迫刘献帝退位,没有实权的刘献帝在逼迫中,将皇位传给了大舅哥曹丕,自此,汉朝覆灭在了刘献帝手中。

曹丕也怕被人诟病,就封了刘献帝一块地方,封他为王,实则是被监视了起来。

最后,当得知刘备称帝,他也只是无悲无喜地感叹了一句:“这天,变了。”

1、刘协与刘辩比起来,刘协更聪明,但是为什么董卓还是废掉了刘辩,立了刘协呢,主要还是因为刘协势单力薄,没有兵权,也没有很强大的外戚关系,就是再聪明,没有实际的力量,还是需要时时听从自己的。

2、曹操接手刘协时,他已然长大,也知道要手握兵力,才能有话语权,与曹操之间也是明争暗斗,但毕竟基础薄弱,在强权面前,被逼退位。

结语:

退位后的汉献帝,偏居一隅,也还是被人监视着,但经历了封帝、动荡、灭国,已然是心如死灰,就算听到了刘备称帝,也只是感叹一句而已。

时也,命也,人强命不强,命强强不过大环境,刘协如果是更大点登基,手里有一股势力,或许,也就不会任人宰割了。

weigarfield

weigarfield

建安二十六年六月,已移居河内的汉献帝刘协听闻刘备已在成都武担山称帝,百感交集,于是令左右笔墨伺候,要亲自写书信给刘备:



二十年前朕封爱卿为左将军、宜城亭侯,并尊称为“皇叔”,原本希望爱卿助朕讨伐独断专行的曹贼,还朕主权。后来,朕授国舅董承衣带诏,卿与董承、马腾、种辑、王子服等合谋讨贼,如今仅爱卿幸存,且三分天下有一。

朕日夜盼望卿率大军前来解倒悬之急,如今连卿的影子都没见着,倒是听闻你竟已称帝了?朕的一片苦心,终究是错付了啊!


行文到伤心处,刘协忍不住涕泪俱下,突然惊醒,原来是个梦。

刘协回味着刚才的梦境,连自己都难以置信,难道是穿越了吗,刘备啥时候成“皇叔”了,宫中都不曾找到他家的谱系,他大朕二十岁是事实,可年长并不代表辈分大啊。

不过话说回来,刘备确实是个英雄,他参与了朕密授的衣带诏,是个忠义之辈,如今之事,怕是另有隐情。朕暂且先修书一封与他,看他态度如何:


两个月前,魏王曹丕相逼甚急,朕不得已禅让大位。

如今听闻卿也在蜀中文武的拥戴下立国称帝。大汉亡在朕手里,朕常常自责,有卿继承大位,社稷仍在刘姓子孙手中,朕心稍安。曹氏父子乃王莽之徒,希望朕兴师北伐,早日克复中原,还汉家江山,则朕之负罪亦可稍减。

曹贼势大,天下十三州占十一、二,卿目前仅有一州之地,实在是难为卿了。如若似前番还有荆州之地,那就好了。

朕也不细数卿的苦楚了,望卿把握当下,善谋未来吧。朕听说卿麾下人才济济,关羽虽已身死,但张飞、马超、赵云之辈都是万人敌,诸葛亮更是治乱谋世之良才,卿应该对内团结文武,对外结好孙权,观天下之变,抓住良机,那么问鼎中原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如能亲眼见卿收拾旧河山,复兴大汉天下,那么朕这一生也值了。至于朕的荣辱不算什么,更不会再恋大位,卿尽管放心。


“咦?好像不对劲”。书信写到这里,刘协仿佛想起了什么。

前日下人来报刘备登基消息时,支支吾吾还说起蜀中都传朕已驾崩,刘备还给朕上了谥号“孝愍”,带头穿了丧服并向全蜀发讣告为朕发丧。

“额,都说天无二日,如果刘备收复中原,也必定是天无二刘。否则怎么现在就急着传言朕死了呢?何太急乎?!”

刘协惊出一身冷汗,大声喊道:“来人,来人啊,我不想死,我不想死啊!”

刘协的喊声惊醒了睡梦中的曹节,曹节握住刘协的颤抖的双手,安抚道:“皇上,你这是在家里啊,没有人谋害你……又做噩梦了吗?你醒醒,醒醒啊。”

听到曹节的声音,刘协渐渐苏醒过来,定了定神,原来刚才做了一个梦中梦。


刘协看着曹节——曹操的女儿、曹丕的妹妹,自己退位前的皇后,如今的山阳公夫人,马上回到了现实。

想起自己给曹家父子做了一辈子傀儡,禅位后没被杀头,还被曹丕封为山阳公,食邑万户,多少也和眼前这位女子有关。

刘协心里明白:曹节是反对曹丕篡位的,但是她的话又有谁会听呢,她能真心待朕,朕已经很知足了。

刘协看出了曹节一脸疑惑,于是把所梦之事全部告诉了她。

曹节细听刘协说完后,安抚道:“皇上,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不过,如今大势已去,您也已经退位,难以回天。这些烦心事还是不要去想了,咱们在山阳国好好过日子吧。

治国没有你施展的舞台,但治病是你的强项啊,早些睡吧。山阳国中还有好些带病的百姓期盼着你天明后给他们妙手回春呢。”

曹节如此一捋,刘协心里平静了许多,这下他也明白了:

曹操也好,刘备也罢,都是枭雄。

他们当初起兵勤王,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非甘为人下的主,只不过曹操的手段更毒辣直白,刘备则怀柔施德,以进为退罢了。

事已至此,自己没必要自作多情了,各安天命吧。

想通之后,刘协果然很快就安睡了。

IvyS

IvyS

那谁知道,汉献帝心里怎么想的,还会说出来吗?说出来的 ,那叫心里话?


但汉献帝后来活的比曹丕还长寿。曹丕篡了他的皇位,结果比他先死了,也不知道算谁赢了[我想静静]


对于刘备,汉献帝应该是有一点期望的,搞个衣带诏,就是想再搏一搏,能不能给曹操干掉,他再给碎掉的江山再聚起来,不过当时已经是群雄格局,干掉曹操也没用,别的割据军阀也不会服汉献帝,刘备只是其中之一。汉献帝始终没有完全听令于自己的军队,导致他一直是有心无力。


当然了,当年司马懿也不掌握军队,但司马懿要篡位,失败了就是诛九族。所以他的两个中年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也没法背叛他。靠着一老带二个中年儿子,司马家才篡了皇位,汉献帝孤家寡人(被曹操人为隔离起来。)他一个人是注定不能成事地。

寒武樱花

寒武樱花

我觉得会是一种复杂和矛盾的心情。突然听说自己的皇叔也当了皇帝,猝然之间会觉得,刘皇叔看起来这么贤明与谦恭,对自己又保持君臣之道,原来也是个觊觎皇位的野心家。

但坐下来细想,曹丕自立称帝,四百年大汉彻底灭亡,他自己沦落成了山阳公。刘皇叔虽然自立,好歹也是汉室血统,其国号也仍旧是“汉”,也可算作是大汉王朝的延续。

自己蜗居山阳,虽然保全了性命,但已是笼中之鸟,再无什么作为。倒不如期望刘皇叔可以振作士气,统领益州、荆州军民,将来北伐中原,一举恢复大汉江山。自己即便是看不到那一天,也算对大汉的列祖列宗有一个交代了。

其实汉献帝也是希望挽救大汉江山的,只是从他即位之日起,就一直是别人手中的棋子,他甚至连自己的皇后都不能保全,又谈何保全大汉江山呢?

Isis小姐

Isis小姐

三国演义》中,汉献帝刘协在退位后遇害,然而,在历史上刘协在退位为山阳公时并未去世,反而活到了234年,也就是诸葛亮去世的那一年。

所以,有很多阴谋论就会和刘备称帝联系起来,因为当时刘备确实是为刘协挂丧,所以,刘备在刘协活着称帝居心不良。

然而刘备登基称帝,是在汉献帝刘协被迫“禅位”后发生的事情,并且当时洛阳到成都距离千里之远,通信十分困难,刘备不知道刘协还活着也是情理中。

而且当时汉献帝已经被迫让位,把他赶下皇位的是当时继承曹操王位的曹丕,曹丕这一举动,已经违反了高祖刘邦当时定下的规矩:“非刘姓不称王”。

曹家父子已经连续违背了2次,一是本就不姓刘,也不是汉室后裔、刘家亲戚的曹操擅自称王;第二次就是其子曹丕不但接过棒子当了魏王,而且不久后就把献帝刘协赶下皇位,自己自立门户,改汉为魏。

献帝毕竟也是当初能硬钢董卓的“聪颖人”,他该恨谁,他应该明白,心里都是清清楚楚的。

至于刘备称帝,已经是过了1——2年了,想必已经是山阳公的刘协,应该心里是欣慰的,因为当时汉朝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终结,作为汉室的子孙,刘协心里是万般愧疚;更觉得自己死后无颜再见汉朝二十四先帝,好端端的皇帝,却被赶下来,而且自己刘家的基业被外姓曹氏弄得连骨头都不剩。

刘协心里一定会恨,想要报仇,但他无能为力,而他的皇叔却替他实现这个愿望,刘备称帝,刘协肯定会想,终于有和曹家篡逆对抗的势力,反正自己也当不了皇帝,有个力量对付曹家,又不用自己动手,何乐而不为呢?

葳蕤的色彩地带

葳蕤的色彩地带

魏、蜀、吴三国,第一个称帝的是魏国,曹丕称帝后,并未杀害汉献帝刘协,而是将他封为山阳公,仍保留天子依仗,刘协一直活到青龙二年(234年)方才病逝。

蜀汉的刘备称帝时间比曹丕晚一年,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年号“章武”。

刘备称帝时,东汉的末代皇帝刘协并没有死,但刘备依然为其发丧,并追谥“孝愍皇帝”。

刘协是生是死,刘备不可能不知道,否则,他登上帝位后,为何只字不提为汉献帝报仇一事,因为他心虚,如果他亲率大军北伐曹魏,结果曹丕把刘协送到两军阵前,那时刘备就尴尬了。

刘协在得知刘备称帝的消息时,内心肯定是五味杂陈,但更多的是愤怒,甚至大骂刘备伪君子,因为刘备的金字招牌“皇叔”身份,是他钦赐的,刘备若没有这个身份,根本不可能走到今天。

刘协本来满心期望刘备在发展壮大后,能够全力支持自己扳倒曹魏,中兴汉室,没想到刘备在羽翼丰满之后,心中想的却是自己,早把刘协抛到九霄云外了。

在看清、看透了刘备后,刘协怎能不生气、不骂娘,但又无可奈何,只能过过嘴瘾。

对于刘协一生而言,真正快乐的时光,应该是做山阳公的时候,因为再也不用担惊受怕、提心吊胆了,所以清史君认为,曹丕比刘备仁义。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Liz Tisa

Liz Tisa

汉献帝的真实想法在他给刘备的一封信中暴露无遗。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汉献帝被逼退位,他为了保住性命,只好把对曹魏集团的所有的仇恨、所有的不满、所有的追悔都封存起来,装作随遇而安、听天由命的样子,赶紧到自己的封地去重新开始生活。

“天下之人,皆知陛下无人君之福,以致四方大乱!若非魏王在朝,弑陛下者,何止一人?陛下尚不知恩报本,直欲令天下人共伐陛下耶?”

华歆逼宫的狠话言犹在耳,让刘协不寒而栗。王朗揪住了自己的龙袍,大声咆哮;曹洪、曹休甚至亮出了宝剑……

符宝郎柤弼因为保护玉玺当场被杀。面对曹魏这些如狼似虎的臣将,刘协只好退位禅让。此时此刻刘协并不怕死,祖宗的基业在自己的手上荡然无存了,还有什么面目苟活于世呢?只是刘协不死心。因为,还有刘备在。刘备是刘协唯一的希望。

从“衣带诏”下达以后,刘备就开始义无反顾地反曹、抗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刘备并不气馁;一次又一次的无家可归,刘备还在抗争。现在,刘备已经占领了益州,并被封为“汉中王”,实力空前壮大。最重要的是:刘备一直在高呼:“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汉献帝刘协深信刘备必有战胜曹魏的那一天。因为老贼曹操已死,小贼曹丕岂是刘备的对手?所以,刘协决定自己要忍辱偷生,活下去,看到刘备打败曹丕的那一天。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于是,刘协表现出逆来顺受的态度。曹魏让他禅让三次,他就不厌其烦地下诏禅让;曹魏让他筑”受禅台”,他就老老实实地安排太常院官员筑起三层高台。禅让日期也完全由曹魏来定。

禅让了皇位给曹丕以后,西南传来了刘备登基称帝的消息。刘协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因为,刘备称帝,更有利于号召天下,更有利于壮大抗曹队伍,是战胜曹魏的不二法门。

刘协已经失去了帝位,如果刘备能消灭曹魏,恢复汉室,即使刘备不归还帝位给自己,也总是延续了大汉的国祚,总比由外人当皇帝强。最起码,可以适当减轻自己是一个亡国之君的罪责;也多少可以恢复一些祖宗的颜面。

刘协对曹操父子恨之入骨。自己协助曹操平定了北方;曹操带兵出征,自己帮助曹操稳定后方;曹操要求奖赏部下,自己有求必应;曹操的地位也不断地水涨船高,直到封王拜相,位极人臣了。可是曹操还是不满足,非要把我的皇位夺走?难道一个人建立统一伟业,作为一代良将名垂青史不好吗?非要去当一个遗臭万年的篡位者吗?

最高权力、最高荣誉、最高待遇都给了曹操,曹操还是不满足。足智多谋的曹操难道不知道“物极必反、月盈则亏”的道理吗?

曹操什么道理都懂,但是他就是不讲道理。由此可见,曹操虽然不是鼠目寸光,但也不能说是高瞻远瞩。

刘协又想到了二十多年前,自己据理力争,让刘备带兵五万去讨伐袁术,是多么正确的决策。如果不是刘协,刘备又怎能摆脱曹操的魔掌,发展到今天称帝?

到了封地山阳国,刘协闲着没事,就深入民间,一方面了解民间疾苦,一方面为老百姓看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一天,刘协忙活了一天,内心思绪万千,情景历历在目,就秉烛夜书,给刘备写了一封信。刘协的信原文如下:

“皇叔,久违了,近来可好?侄协不胜思念之至。皇叔,听说你称帝了,协表示万分祝贺。大汉复兴之路艰难而曲折;大汉复兴的希望在皇叔你身上。我最近的生活很悠闲,我已经把所有的梦想和追求都留给了你;我把每一个早晨和黄昏留给了你。我知道,你总有一天会高歌猛进,实现梦想,拥纳并拥抱原来属于我的一切。虽然有时候我很孤独很寂寞,甚至忍不住想到益州去寻觅你、会见你,想向你倾吐我的思念;想向你畅开我的情怀;想向你挥霍我的泪水。但是,‘关山千里’,为了来日如期的温馨;也为了不被‘曹丕从鸡蛋里挑出骨头’,我只好凝聚我所有的渴望、凝聚我所有的热情、凝聚我所有的向往。我知道你一定会努力不懈。最终你一定会在某一天,出其不意地来到山阳;出其不意地和我相聚并且把盏言欢。

就这样,我很孤独很快乐地在山阳等你。我的目光总是坚定不移地向着西南方向,而且全然不顾虎狼当道、蛇蝎横行。我时常希望你的跨度大些再大些、胜利多些再多些;我老是想象即将与你会师的日子;老是回味你二十年前后院种菜的无奈情景。有时候,我甚至已经感觉到你在我身边的存在,感受到了你的均匀平和的呼吸……你的称帝就是对曹魏最大的打击,也是对抗曹魏最有力的武器。你的称帝使我感觉到我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即日起,我总感觉到有一种充满魅力的幸福在牵引着我。与你相随,一起抗曹,我信心勃勃、步伐坚韧!就这样看着你,我满身尘土,满是疲惫;就这样等待你,我笑容满面,泪流满面……此致,敬礼!无颜侄刘协”

刘协泪眼婆娑,把自己的信看了一遍又一遍。突然,他把信凑近蜡烛点着,在烛火之上付之一炬了。写完信,又烧了信,刘协心灰意冷也如释重负,长叹一声,钻进了曹小姐温暖的锦被……

丁小浩人

丁小浩人

有句话叫“无关一身轻”,做了半辈子的傀儡皇帝,汉献帝此时最想要的就是自由,比起皇帝来说,山阳公更适合他,因为在乱世里,没有军事实力,就没有话语权,没有了话语权的皇帝,那生命也是岌岌可危了。被曹丕封了山阳公,最起码暂时性命无忧,对于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所谓皇叔称帝,估计也是一笑了之,他太知道魏国此时的实力,凭借蜀汉那方寸之地,不可能打败魏军,更别说统一天下了。所以此时的汉献帝,应该是一笑了事,继续潇洒当自己的山阳公。

vincy_

vincy_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经过一番战乱之后形成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公元220年,汉献帝被逼退位,禅让给魏文帝曹丕,自己被曹丕封为山阳公。一年之后,刘备在成都即皇帝位,建立蜀国。

那么试想当时的汉献帝在得知一直对自己忠心耿耿的皇叔刘备登基称帝,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呢?估计汉献帝并不会像一般的皇帝一样暴怒,而是会淡然地看待这一切,因为汉献帝早已经看透了,自己的皇帝生涯仅仅是一个傀儡,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掌权者。

(一)肩负着祖宗的荣誉与尊严,汉献帝也曾有过反抗

汉献帝是曾经的陈留王,被权臣董卓扶上皇位,后来被曹操救出,成为了曹操手中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砝码。作为皇帝,汉献帝共在位三十二年,在整个古代历史上,这一在位时间在皇帝中并不算短,但尴尬的是,汉献帝一直都是傀儡,没有一天能够真正的掌权。

大汉王朝绵延四百年,祖先的荣誉和自身的皇帝宝座让年轻的汉献帝心中还是拥有一丝野心的,想过通过政变来夺回应属于自己家族的皇权,这就是“衣带诏”事件的起因。最终的结果大家也知道了,衣带诏事件东窗事发,国舅董承被处死,自己的爱妃董贵妃也在自己面前被杀。

这一事件也让汉献帝被吓破了胆,从此以后,汉献帝停止了反抗,甘心于在皇位上苟且偷生,也从那一刻起,汉献帝的心中已经默认了大汉亡国的命运了,也不再视自己为皇帝。

(二)刘备野心十足,汉献帝并不会支持刘备

刘备是一个远亲皇族,像这种皇族在东汉末年的天下数不胜数,他完全没有必要去匡扶汉室,他的起兵行动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既然汉献帝在心中不再视同自己为皇帝了,刘备称帝之后,他也并不会有太多愤怒的情绪,毕竟曾经在皇位上时,自己也无法夺回权利,更别提现在的自己仅仅是一个山阳公了,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帝王更是不可能的。

不仅如此,对比刘备和曹丕,汉献帝甚至不希望自己的皇叔刘备能够战胜曹丕。因为,汉献帝将皇位禅让给了曹丕,曹丕为了表达自己得皇位的方式合乎情理,必然会善待汉献帝。如果刘备战胜了曹丕,必将统一天下,那么为了让自己的皇位更加稳固,必将害死汉献帝。

刘备称帝的行为,让汉献帝见识到了这位皇叔的野心,也让汉献帝更加坚信了自己的判断,刘备断然不会帮助自己获得皇位,他想要的只是一统天下。综上所述,汉献帝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傀儡帝王生活,对皇位已经没有了太多的奢求,再加上曹丕对汉献帝的一系列礼遇,让汉献帝更加安逸的生活。

或许汉献帝在得知刘备在南方称帝后,既不会有愤怒,也不会有欣喜,只会站在平民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心中不会再产生任何波澜。

摇曳一夏

摇曳一夏

汉献帝生逢乱世,见惯了朝堂上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把戏,反正无论谁把持朝政,都不会良心发现,卸甲归田,将大权还给自己。

刘备也不例外。

我认为刘备所打的“匡扶汉室”的旗号,只是图谋霸业的手段,而不是真的有朝一日统一天下,然后还政于献帝,即使他真的想功成身退,诸葛亮、张飞、关羽们会答应吗?

汉献帝虽然没有力挽狂澜的实力,但我相信他是明白的:在群雄逐鹿的乱世,各路诸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没有谁比谁更高尚,即使他打的旗号很高尚。

双子座的恒星

双子座的恒星

复复的心情

Rachael_lgzh

Rachael_lgzh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