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死后,李显为什么会力排众议达成武则天归陵的愿望?
爱旅游的icy
武则天对权力十分敏感,当皇帝当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女皇帝,李显力排众议武则天归葬皇陵,实际上是有两层考虑,一方面武则天是当时的合法,即便李唐皇室再不认可,武则天称帝十多年,以及之前经历了数十年的政治斗争,都是不可抹去的。对武则天来说,能否在执政末期自愿的将皇位还给李唐,在狄仁杰生前的劝说下,应该是可以的。
但是如此的话,李唐皇室如何在唐王朝内部立足,所以即便武则天愿意归还皇位,但也必须有李唐亲手夺回,哪怕是走一个过程,但是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这是一场对于当朝皇帝的政变,对于皇权的维护,无论是武则天还是李唐都是一条战线上的,所以武则天必须要以正规的过程进行安葬,以弱化神龙政变的影响。
此外,将武则天归葬皇陵,武则天的首选身份是什么?是皇帝还是皇后?可以说,无论是李显还是武则天本人都把首选身份定为皇后,而不是皇帝,有很多政治考量的,一方面是武则天认可自己归还皇位,另一方面,李唐也认可武则天的这种政治做法,也肯定政治功绩,在我们现在来看武则天,无疑是唐朝的皇帝,但是在当时武则天是大周王朝的皇帝,跟唐朝可没有半点联系。
这在政治上影响是很深远而重大的。如果武则天以皇后的身份下葬这就说明了武则天和李唐王室愿意将武则天的身份定位为大唐王朝的皇后,在政治上是一个政权,在家里是一家人,毕竟当时武则天的力量还有很多在中央和地方任职,并且也手握军权,此外数十年的武则天也有自己的势力,以及依附于武周王朝的利益群体,这么做也表明了李唐王室对于这种力量的一种妥协。
那些反对的人究竟是怎么想的呢?我觉得他们更多的想到的是武则天,并不是大唐王朝的皇帝,甚至他们想在武则天死后为武则天翻案,要把武则天做成一个非法篡位的乱臣贼子,以此对武力量进行报复,并且不承认在大唐王朝内部还存在十多年的大周王朝,更多的就像是一些职业官僚和职业书生,为了报复丝毫不顾及大局的一种状态。
这种人在什么时候都是大多数,但是政治考量很多的时候不在于输赢,而在于妥协,这种妥协不是软弱,而是维护整个大局的稳定,还有一些人也反对武则天归葬皇陵,他们认为武则天是唐太宗以来第二个最杰出的皇帝,应当以正统的皇帝身份下葬,而并不是以大唐皇后的身份下葬,自然也不可能得到政治上的认可。
伤心yue
答应很简单。李显如果不让武则天归陵和皇后身份,就直接否定自己继位的合法性。只有确定武则天皇后地位,才能认定他自己的嫡子身份。汉宣帝刘询继位,就追封曾祖母卫子夫和祖父刘据的身份,自己才具备合法性。
felixlol
武则天被迫退位后,她儿子李显当了皇帝,把国号改回了大唐,武则天死时留下遗言,要和自己的丈夫高宗李治合葬乾陵,并立无字碑,但很多大臣都反对,因为武则天篡唐建立了周朝,往大说是篡国,往小了说背叛了丈夫,而且作为女人,私生活却是不堪入目,但武则天毕竟是李显的母亲,古代以孝为重,老母亲的遗言又不过份,又不影响他的统治,还能成全他的孝名,所以力排众议全了武则天的遗愿。
~自由飞~
那些回答武则天雄才伟略的的。实际上都回避了楼主的问题,我来试着解答一下。
虽然唐睿宗李旦得位艰难,而且数次差点被武三思弄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李旦终究还是坐上了九五之尊的宝座。
那么问题来了,你的皇位不管怎么说,不管你说是多少臣子奋斗一生,还是多少士兵有血有泪,才让你坐上了皇帝大座。
但是说到底,这个皇位是从武则天手里传到了你手里。
那么你承不承认武则天得位正当?
如果你不承认武则天得位很正。那么你的得位同样不正。那么你凭什么压制其他皇族,让他们好好效忠你?你口口声声骂武则天是妖后,那么你的皇位居然是妖后传给你的。你BB什么?
得位正不正,这在古代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政治问题。最典型的就是袁朱棣。朱棣为了洗白自己,连亲妈都不认了。改认马皇后为亲妈。而且为了显示自己的皇位是得位很正的,从不说建文帝一句坏话,为什么?因为你朱棣的皇位是从建文帝手里拿来的,如果你把建文帝骂的一文不值,那么你的皇位岂不是也是一文不值?
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朱元璋身上。朱元璋早年的时候,提出的口号是驱逐鞑虏。然而登上帝位之后,他就改变了口风,一直奉元朝正朔。说自己曾经也是元朝子民,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很简单。
你朱元璋的帝位怎么来的?你不说你自己是继承自元朝,难道说自己的帝位是宋朝韩林儿传给自己的?韩林儿自己都来历不明,算哪根葱都没人知道。这话说出来谁信?那如果你的皇位是从元朝那继承来的,你认不认元朝的正统帝位?
当然得认啊。
至于楼上说的,武则天雄才大略,安定天下,轻徭薄赋。这些其实都不是重点。王莽是不是改革?认王莽了吗?当然不认啊。
朱祁钰是不是抵抗瓦剌侵略的好皇帝?而且重用于谦,是不是好皇帝?是啊!
那朱祁镇为什么复位之后不认朱祁钰,还禁止朱祁钰进入皇陵啊?
当然不认啊。如果朱祁镇认了朱祁钰,岂不是啪啪啪打自己脸,你说朱祁钰是好皇帝,那你他么凭什么复位?朱祁镇当然不能说自己复位时朱祁钰把皇位传给了自己,而是从老爹手里传下来的。
笨笨di柒柒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女皇帝,在她主政期间,杀戮不断。在登基后的第八年,武则天下达了一道旨令,禁止屠牲畜,禁止捕鱼虾。法令一经颁布,全国哗然。禁屠,就是要大家统统吃素,没办法,大家只好偷屠、偷食。有一次,娄师德去基层视察工作,地方官员考虑到宰相大人长途奔波,十分辛苦,便特地准备了一锅羊肉招待他。
娄师德见有肉吃,心中自然高兴,但他还是故作惊讶地说:“难道你不知道陛下不准杀生吗?”地方官说:“大人敬请放心,这不是杀死的,而是狼咬杀的。”娄师德笑着说:“哦,这样啊,那不犯法。”于是,他举起筷子,大块朵颐。不一会儿,又上来了一道鱼,娄师德问:“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地方官说:“还是被狼咬死的。”娄师德佯装生气地说:“你这个‘二百五’,狼怎么会下水呢?你应该说是水獭咬死的才对啊。
说笑之间,盘中的鱼只剩下一个骨架。后来,这件事让武则天知道了,很多人以为娄师德要倒霉了,但出乎意料的是,武则天只是一笑置之,并没有责罚他。还有一次,左拾遗张德的老婆生了孩子,为了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张德偷偷地杀了一只羊。有个叫杜肃的人竟然把这件事告到了武则天那里。人们私下议论,张德这下摊上大事了。张德也吓坏了,他跪伏于地,头上直冒冷汗。武则天问:“听说你家喜得爱子,可有这事?”张德颤抖着说:“托陛下的福,添了一个男孩。
武则天又问:“那你家宴席上的羊肉是怎么回事呢?”张德知道推脱不过,只得叩头请罪。哪知武则天格外开恩,说了一句非常温暖人心的话:“我禁止屠宰,是吉是凶,难以预测。但你邀请客人,也该有所选择啊。”随后,武则天拿出杜肃的告状信给他看。在武则天的眼里,偷吃羊肉,不过是小事一桩,只要认识到错误就行了;而出卖朋友则是人品问题,十分严重,不可原谅。或许这就是武则天的高明之处,驭人,先驭其心。
weiping
有些人死了她的影响力却还没有消失,武则天就是这样的例子。她对李唐子孙带来太大的心理阴影,以至于李显不得不遵从她归陵的遗愿。
公元705年12月16日,霸占李唐江山数十年的女帝武则天在上阳宫病逝,李氏家族终于得到解放。
站在皇室的角度,武则天显然是罪无可恕的逆贼,她不但篡唐立周,还肆意杀害李氏子孙,使得后者几十年内抬不起头了。
既然武则天病逝,按理来说这些李氏子孙会将曾经受过的侮辱全部还给她,可为何唐中宗李显要力排众议,将武则天归葬于唐高宗李治的乾陵呢?
(武则天剧照)
笔者认为,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李显对于武则天的深切恐惧
都说“虎毒不食子”,然而这种规律并不适用野心勃勃的武则天。
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共孕育了四个儿子以及两个女儿,长女安定公主死于襁褓之中,相传是武则天亲自动手,为了陷害当时的王皇后;次子则是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也是李隆基的姑姑,她深得武则天宠爱,可惜后来野心膨胀被李隆基处死。
长子李弘,据说是被武则天毒杀;二子李贤被武则天活活逼死;三子李显也就是后来唐中宗;最小的儿子李旦后来也做了皇帝,庙号为唐睿宗。
李显身为武则天的儿子,不但没有享受到母子情深的乐趣,反而每天过得战战兢兢,生怕自己哪一天暴毙。
(李显剧照)
唐高宗李治驾崩了,李显继位,他非常宠爱韦氏,不但将其封为皇后,还打算让老丈人韦玄贞担任侍中一职,这遭到了朝中大臣的反对,这让李显非常生气,他认为自己是九五至尊,就算将整个天下给韦玄贞也不应该有人反对。
事情闹到武则天那里,武则天一看李显打算培养自己的势力,顿时就不乐意了,于是在她的一手操作之下,李显只当了55天的皇帝就被贬为庐陵王,和韦氏一同被囚禁于均州。
身为皇帝居然被人轻易废黜,试问李显能不害怕武则天吗?
然而武则天给李显带来的恐惧远远不止这些。当初他的哥哥李弘、李贤先后被立被太子,又先手死于武则天之手,如今自己被废,李显觉得死期已经不远了。
尤其是公元690年武则天正式称帝后,朝中很多人不服气,英国公徐敬业、琅玡王李冲、越王李贞等人更是相继起兵,打算捍卫李唐的江山,而他们打出的旗号就是“匡扶庐陵王”,这让李显对于武则天的畏惧更甚了,整日疑神疑鬼、惶恐不安。
(武则天剧照)
最让李显崩溃的还是“奶奶逼死孙子事件”。众所周知武则天喜欢养男宠,而张昌宗、张易之两兄弟就是武则天晚年最宠爱的男宠,对于这种见不得光的事情,武则天虽然喜欢做却又讨厌别人说三道四,因为几乎所有人对此都选择性忽视。
然而终究还有人越了雷池。公元701年,李显的嫡长子李重润与妹妹、妹夫在私底下谈论男宠张昌宗、张易之两兄弟的事情,事情传到武则天耳朵里,她难羞成怒,命人将三位参与者用乱棍活活打死(另一种说法认为是逼迫他们自尽)。
在这过程中,李显根本不敢替他们求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女儿、女婿死于非命,其中的痛苦煎熬恐怕只有李显一个人能体会到。
这件事情以后,李显对于武则天的恐惧已经深入骨髓,以至于后来崔玄暐等人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将皇位禅让给李显,可哪怕大局已定,李显仍然迟迟不敢出来主持大局,可见武则天给他带来的心理阴影有多大。
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李显才会力排众议,遵照武则天的遗愿,让她回归乾陵,如果不这么做,恐怕李显在夜里很难睡个好觉,武则天已经成为他挥之不去的梦魇了。
(李显剧照)
二、抑制五王的势力
执政后期,武则天因为年事已高常年卧床养病,这使得她对于朝政大权的掌控力逐渐变弱,那些一心想着光复李唐皇室荣耀的大臣开始蠢蠢欲动。
公元705年,崔玄暐、张柬之、敬晖、桓彦范、袁恕己五人找准机会发动“神龙政变”,将张昌宗、张易之两兄弟杀死,并且逼迫武则天退位给李显,然后重新恢复大唐国号。这五人因为拥立有功全都被封王,因此这场政变也被称为“五王政变”。
武则天死后,这五王就从大功臣变为李显需要提防的对象,要知道神龙政变以前他们的势力本来就不小,因为拥立之功他们的地位又更上一层楼,这已经威胁到李显的统治。
而让武则天归陵就是李显抑制五王势力的手段。因为武则天晚年的时候曾纠结,到底是将皇位传给武氏子孙还是李氏子孙,后来狄仁杰等人极力劝说她才做出决定将李唐的江山归还,她命人秘密召回庐陵王李显,并在不久后将他立为皇太子。
也就是其实按照剧情发展,哪怕没有神龙政变,皇位也会落到李显的手中,五王逼迫武则天退位只不过将结局提前一些罢了。
因此李显力排众议达成武则天归陵的愿望,就是想要让世人明白,自己能够当上皇帝是因为武则天的“禅让”,而不是五王他们发动的革命,进而从本质上削弱五王的功绩,抑制他们的势力。
(神龙政变剧照)
三、李显感念武则天的母子之情
尽管武则天无情,可李显却做不到无义,对于这个曾经生育自己的母亲,他内心一直埋藏着一丝真情实感。
神龙政变后,武则天搬到上阳宫居住,曾经喜好装扮的她因为心灰意冷再也没有装扮自己的心思。有一天李显前往上阳宫探望武则天,看到后者面容憔悴心里非常不是滋味。
武则天对李显哭诉道:“我把你接回来就是想让你继承皇位,可是那五贼贪功,让我沦落到这种地步”。
闻言李显泪流满面,立即跪地谢罪,这一次见面让母子之间的芥蒂大为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几分母子情深。
武则天临死前留下遗诏,希望自己的谥号由“则天大圣皇帝”改为“则天大圣皇后”,换言之就是希望能够以李家媳妇的身份回归乾陵。
此时李显对于武则天的怨恨已经基本消除,身为儿子他自然应该满足母亲最后的遗愿,况且武则天主动归还李氏江山的做法也让李显大为感动,因此在母子之情的驱动下,李显还是允许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合葬在一起。
(武则天剧照)
执笔君言总而言之,李显力排众议满足武则天归陵的遗愿,主要是他对武则天的恐惧深入骨髓、感念后者的母子之情,同时想要借助这个方式削弱五王的势力。
武则天死前呼风唤雨,死后还能享受这样的待遇,这一辈子过得可真是值!诸位读者,你们说呢?
阿腻
李显曾经力排众议才让武则天归葬乾陵,显然是与当时的情况不符的。因为武则天死后,主持大局的还是唐中宗李显,而在朝中具有一定势力的武三思,同样主张将武则天与唐高宗合葬,真正提出反对的,也仅有严善思,而且并没有更为强硬的理由来反对,仅是拿“礼数”说事。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而且曾把李唐的江山改为武周,使百姓一度只知有周而不知有唐。直到武则天晚年时,宰相张柬之等人于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发动政变,逼武则天退位,传皇位给太子李显,才算是彻底恢复了李唐的江山。
唐中宗再次登基后,经历了一系列的拨乱反正,使得最终稳固了唐朝的江山。然而,不久武则天病重,离世前曾对李显说,要去掉自己的皇帝尊号,死后与唐高宗李治合葬。这个要求,其实并不过分,中宗李显也当即答应了。
不过,到武则天死后,却有人提出反对,并不赞成将她与高宗合葬。这个人就是严善思,时任给事中,为从五品官。不过,尽管严善思为从五品,在唐朝官职中给事中也算是却是握有一定实权的,其意见也不容忽视。
严善思反对的理由,是天元房录葬法有“尊者先葬,卑者不合于后开入”的说法。他认为,唐高宗是尊者,已经先行安葬,此时再打开墓葬,将武则天埋入,无异于是惊扰高宗,是不合符礼数的。
与严善思不同,武三思是极力支持的,他认为应该满足武则天的这个愿望,而且武则天去帝号后,与高宗合葬,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最终,原本就倾向于听从母亲安排的中宗李显,还是赞同武三思的主张,将武则天与高宗合葬于乾陵。
所以,武则天临终时的遗愿,在其死后执行起来也并没有特别受阻,唐中宗、武三思等人,还是将这位传奇的女性与她的丈夫高宗李治合葬了,也算是功德一件,有了个圆满的结局。
明天我将在哪里
李显同意武则天归陵,与自己的父亲李显合葬,看似是一个儿子单纯的孝心,但实际上却是为了稳固自己的皇位,让自己过得更舒服一些。
说起李显和武则天母子之间的这点破事,恐怕就得从李显出生时开始说起了。
众所周知,大名鼎鼎的女皇武则天,早年其实是李世民的才人。不过武则天和李世民岁数相差的实在是有点大,完全就是两辈人。在宫中期间,武则天对已经老迈的李世民没多大兴趣,反倒对李世民的三儿子李治,观感颇佳。
李治和武则天的感情萌芽,应该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再后来,李世民病逝,按照当时唐朝的规矩,身为前朝女眷,武则天只能去感业寺出家,做了一个尼姑。照理来说,这段感情到这儿也就应该戛然而止了。毕竟武则天是老李的女人,李治就算再怎么喜欢,也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直接去抢老爹的女眷。
但就在这个时候,宫里发生了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武则天的命运。
当时宫里有两个女人最为强大,一个是身为皇后的王氏,一个是作为贵妃的萧淑妃。王皇后是个比较严肃的人,所以李治不大喜欢她,倒是对萧淑妃情有独钟。王皇后一看,这不行啊!你已经是贵妃了,再这么宠下去,还不抢了我的位置?但是论争宠的手段,王皇后又不是萧淑妃的对手。所以没法子,王皇后只能去找外援,希望再给李治找几个女人,给萧淑妃找几个敌人,分摊一下自己的压力。
最后,王皇后就找到了武则天。
王皇后还是比较懂李治的,知道武则天算是当年李治的初恋,也知道武则天哪怕做了尼姑,李治还是会偶尔去看她。从古到今,所有男人,大多是对初恋无法拒绝的,李治也不例外。不过,武则天这个尼姑身份,倒是个问题。但这对于王皇后来说,倒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直接弄了道遗旨,说让武则天还俗是前朝的意思。就这样,武则天就光明正大的离开了感业寺,再次回到了皇宫。
但是,王皇后忘了一点。
敌人的敌人,未必就是朋友,有可能是所有人的敌人。
论起争宠的手段,武则天比当时后宫里所有女人加起来,都强上百倍。而且,根据历史上的蛛丝马迹推算,武则天应该是在感业寺做尼姑的时候,就已经怀了李治的孩子。
入宫之后的武则天,很快就抢走了李治对后宫所有女人的兴趣,真正做到了三千宠爱于一身。
再之后的几年,就是狗血的宫斗剧了。反正结果就是,王皇后和萧淑妃双双败北,武则天成功上位,做了皇后。
被册立为皇后的武则天,此时已经给李治生了两个儿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但是就在刚刚被册立为皇后之后,武则天又怀孕了。这个孩子,就是李显。
显庆元年,李显出生。
少年时的李显,虽说是皇帝的儿子,而且还是皇帝的嫡子,但肯定从来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做皇帝。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头上还有俩哥哥,也都是嫡子。
但世事有时候往往是很巧妙的,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发生不了的。
李显的大哥李弘,在武则天上位之后不久,就成了太子。要说李弘这个人,也真算是一个不错的太子。做太子期间,声誉颇佳,颇受朝野赞誉。但唯一的缺点就在于,李弘寿命不长,二十四岁的时候就病死了。
李弘的死,对于唐朝历史来说,绝对是个特别重要的转折点。因为此时身为皇帝的李治年事已高,而且经常有头疼的毛病。如果李弘不死的话,后面多半要让李弘开始打理朝政,武则天接手朝政的时间就会很短,权力欲望说不定也就不会那么强,更不会发生后面很多事情了。
但是李弘死了,所以一切都变了。
李弘死了之后,大唐的日子还得接着过。好在李治儿子比较多,再选一个也不是很麻烦。所以按照顺序,李治和武则天生的嫡次子李贤,就顺利上位,做了下一任太子。
但是,李贤上位之后,却遇到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母亲武则天强大的权力欲望。
因为李治有头疼的毛病,武则天这时已经开始替李治处理朝政。开始接触朝政之后的武则天,权力欲望开始越来越强。
如果我有至高的权力,当年就不用被迫嫁给一个老头子;
如果我有至高的权力,后来就不用去出家做尼姑;
如果我有最高的权力,天底下所有的一切,都会任我索取。
但是,当武则天从幻想回归现实之后,却发现,自己如果想要取得最高权力的话,面前却有两个强大的挡路石。
一个是自己老公李治,一个是儿子李贤。
老公肯定是不能动,因为老公是自己拥有权力的基础。而且看李治这样,估计也没几年好活了,肯定会死在自己前面,所有没有必要去斗。但是儿子就不一样了,李贤还很年轻,而且很有主见。这要是将来当了皇帝,还不立马把自己这个老娘抛得远远的?
为了权力,那就接着斗吧!
于是,宫斗经验丰富的武则天同志,终于将斗争的矛头,转向了自己的儿子。接下来的几年里,这对本来血脉相连的亲母子,开始因为权力之争,彻底分道扬镳。
最终,李贤输了,输给自己的亲妈。输掉的后果,就是太子之位被废,远远滚去巴州做一个普通人。
不过,虽然斗倒了李贤,但是武则天距离最高权力,还是差了一步。因为此时李治还在,武则天不可能直接把李治杀了,然后自己直接做女皇。那样的话,估计还没等她登基,整个长安城就都造反了。
但这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只要扶一个懦弱的儿子上位,自己在后面操控不就好了?
所以,本来只是老三的李显,就这样被一个天大的馅饼砸中了,成为了又一任太子。
虽然成了太子,但有之前自己二哥的前车之鉴,李显倒也比较聪明,没有和自己老妈正面较量,而是老老实实做自己的乖巧儿子,只等老爹挂掉。三年之后,这个机会来了。公元683年,李治终于死了,李显这个原本和皇位不可能有关系的三儿子,正式登基做了皇帝。
登基之后的李显,终于露出了自己的獠牙,开始向自己的母亲发难。当时李显企图以自己老婆韦氏那边的亲戚为基础,再组建一个外戚党,和武则天相抗衡,然后一步步收拢权力。
然而可惜的是,这个办法只是理论上可行,李显唯一错估的,就是自己老妈的实力。
臭小子,敢和你妈我玩心眼,你还嫩了点吧?
察觉到李显心思的武则天,迅速做出了反击。最终,上位55天之后,李显直接被废,从皇帝变成了庐陵王。
李显被废后,武则天立老四李旦为帝。李旦和之前的三个哥哥都不一样,是真的一点能力都没有。在武则天手里,做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傀儡皇帝。
李显被废之后,开始了他被囚禁的生涯。这段日子,应该是李显人生当中最为黑暗的日子了。昔日那些效忠于他的人,全部弃他而去,只剩下一个媳妇还跟着他。而且还需要时刻担心,老妈会不会再狠狠心,直接让人宰了自己。
老四李旦做了六年的傀儡皇帝之后,到了公元690年,终于成功甩掉了皇帝包袱,将皇位让给了武则天。就这样,武则天抢过了自己儿子的皇位,终于登基,成了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武则天掌权期间,各地李姓宗室最开始也有所反对,但后来都被武则天屠戮殆尽。老李家开创的大唐江山,就这样渐渐变成了老武家的江山。不过,武则天终究是一个女人,也会衰老。
年老之后的武则天,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
以后的天下,到底要交到武家手里?还是李家手里?
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了武则天很久。不过后来,有个叫狄仁杰的男人(就是电视剧里天天问‘元芳你怎么看’的胖子),问了武则天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让武则天彻底下定了决心。
当时狄仁杰的问题是:陛下觉得,到底是侄子亲呢?还是儿子亲呢?反正我只听说过儿子给娘立牌位的,没听说过侄子给姑姑立牌位的。
正是这句话,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武则天当时想了想,觉得好像是这个道理。所以最终,武则天决定,还是让儿子做太子。最开始的时候,武则天是让老四李旦做太子。不过李旦大概是真的吓破了胆,实在不敢接这个烫手山芋,坚持将太子位让给李显。武则天后来觉得李显其实也还不错,于是就答应了下来。
就这样,公元698年,在被囚禁15年以后,李显被从房州接回了长安,再次成为了太子。
历史,有时候真的是比戏剧更加离奇。
再次成为太子后,这次李显变聪明了,再也不和自己老娘拧着来。反正大体上就是装一个孝顺儿子,怎么能让老娘开心就怎么来。
此时的武则天,已经相当老迈,不再是那个可以斗倒所有人的女皇。暮年时的武则天,重用周兴、来俊臣等酷吏,而且宠信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搞得朝堂上乌烟瘴气。
这里要多说一下张易之、张昌宗这对兄弟。两人才能一般,但长得确实很帅。武则天登基之后,觉得历史上男的皇帝大多三宫六院,自己作为女皇帝,是不是也应该潇洒一下?于是武则天就开始广选男宠,真的开始找男妃子。最终,这哥俩因为长得帅,成了女皇陛下的男宠。
不过,既然是男人,那可以做的事情自然就多了。除了取悦武则天以外,两人还可以把持朝政。两个男宠把持朝政,这种事情,也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不过这哥俩虽然掌握了权力,但本身能力实在是有限,根本不足以压服众人,反倒是让大家对他们哥俩的怒火越来越强。
公元705年,武则天因为病重,已经难以走出迎仙宫。这哥俩作为近侍,就成了唯一能够见到武则天的人,自然也就成了武则天的权力代言人。但就在这哥俩权势达到顶峰的时候,张柬之、崔玄暐等人直接发动了政变,以拥立太子李显为名,带兵杀进宫去,处死了这两兄弟,史称神龙政变。
虽然处死了这哥俩,但武则天他们肯定是不敢动的,毕竟武则天是真正的皇帝,而且此时武家在朝中势力极大,不输李家。武则天见到这一幕后,自知自己已经无法再掌控朝局,于是便将皇位再次还给了李显。
十个月后,武则天在长安上阳宫去世。去世之后,按照武则天的遗愿,李显将武则天和自己老爹李显合葬。当时反对这事的人其实很多,甚至几乎可以说是满朝文武都反对这件事,毕竟武则天和李治都做过皇帝。但在这件事上,李显却难得强硬了一次,坚持将武则天与李治合葬。
李显这样做,至少有三个原因。
首先,李显是通过神龙政变,才迫使武则天交还的皇位。但同时,在神龙政变以前,李显就已经是太子了。只等武则天挂掉,他就能顺利上位。
但神龙政变的发生,则给李显出了一个选择题:你的皇位到底是哪儿来的?
如果是神龙政变的作用更大,那就意味着李显必须重用之前发动政变的五个人。一旦重用这几个人,极易再次分去李显手里的权力。
而如果是从武则天手里顺位继承了这个皇位,那就没必要重用这五个人了,可以弱化掉五人发挥的作用。
所以,李显最终选择将武则天与他爹李治合葬,以此告诉天下:我的皇位,是从我妈手里顺位继承来的,不是通过政变得来的。
其次,中国古代一直讲究一个孝字。不管武则天之前做了什么,她始终是李显的生母。如果在武则天死后,李显对武则天进行清算的话,那李显最后肯定要落一个不孝的名声。
作为皇帝,李显如果有了不孝的名声,以后皇位就不可能坐得稳。所以,李显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去清算武则天的。而将武则天与李治合葬,除其帝号,无疑是解决矛盾的最佳方法。
第三,武则天虽然去世,但当时武家在朝中依然势力极大。如果李显将武则天和李治分开下葬,等于是在告诉天下,这俩人是两个时代,分别都做过皇帝。这样的话,武家和李家就会再次站到对立面上,最后肯定会演变成你死我亡的冲突。
李显没有把握彻底铲除掉武家,所以自然不可能做这个选择。
不管出于何种考量,李显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稳固朝政,稳固自己的地位。说到底,李家这几十年的动乱,不管是妈妈斗儿子,还是儿子斗爹,本质上还是为了争权夺利罢了。
皇家的日子,有时候过得还真不如老百姓。
topfelix
李显杀了生母武则天的两个男宠二张兄弟,却发现皇帝更难做了,所以,他必须把武则天归陵。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的身体越来越差,李显能否顺利继位产生了变数。这个变数就是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因为这兄弟两个很担心自己的小命不保。虽然这俩兄弟也不傻,知道培植自己的势力,笼络了很多人。
但是这些人却都是趋炎附势的小人。比如武则天的家族,侄子武三思之流。李显神龙政变登基之后,他们一点心理障碍都没有的就靠上了李显。
再比如宰相张迥秀,这个人,是通过武则天把他指派给二张兄弟的母亲臧太夫人为情人,才当上的宰相。这样的人为了升官发财都不惜出卖自己,当上了宰相更是贪婪无比。
在万安山修建兴泰宫的过程中,这位宰相因为使用质次价高的建筑材料,被发配出京。
这两类人占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二人“势力”的绝大多数,剩下的就是他们的兄弟亲族了,那也是只能跟着沾光,帮不了忙的人。
但是,朝中盯着他们的人可不少,御史中丞宋璟就是一位。倒张一派用飞书(又称揭帖,就是传单)揭露了张氏兄弟曾经找人看相,并且看出了张昌宗有帝王之相的旧事。
宋璟立刻就盯上了。武则天回护自己的情人,说他们已经告诉自己这件事了,应该算自首。宋璟不乐意了,说他们是知道有飞书揭露这事之后才告诉的武则天,怎么能算自首呢。
这里多说两句,一个是观天象,一个是所谓帝王之相,什么头顶有紫气,出生时泛红光之类,都犯着人主的忌讳。所以张氏兄弟才这么紧张,而宋璟他们也能够拿这种事来扳倒张氏兄弟二人。
要知道巫蛊之祸,小小的木头人都逼得汉太子刘据自尽,可见这种事的杀伤力。
所以,宋璟才能理直气壮的要求直接杀掉张昌宗。
虽然最终武则天动用了皇帝的特权赦免了张昌宗。经此一事,张昌宗兄弟两个可是知道倒张势力有多么的想除掉自己了。
恰在此时,武则天的身体越来越差,张氏兄弟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来源于武则天,所以趁着武则天病重,而身边又只有他们兄弟二人伺候的机会,开始隔绝中外,干涉朝政了。
他们的举动,立刻引起了太子一派的警觉。两派之间本就形同水火,就差刀兵相见了。太子一系很担心张氏兄弟会趁机孤注一掷,做出废太子或者是除掉太子一系势力的事情来。
所以,没法再按部就班的等太子李显登基了,必须先动手。那么既然用国家律法不能撼动兄弟二人,那就干脆直接肉体消灭。为了避免来自武则天的处罚,似乎,应该搞一次政变,让武则天退位算了。神龙政变,就这么开始策划了。
又是玄武门,只不过这是洛阳皇宫的玄武门。神龙政变当时的过程,看似很简单,就是从皇宫的北门玄武门进去,当场格杀了二张兄弟。
谁领的头呢?是八十岁才当上宰相的张柬之。
这张柬之还是武则天一手提拔上来的。当然也是狄仁杰和姚崇两位名臣,把他作为治国安邦,经世济用之才推荐给武则天的。
说起来武则天也真的肯唯才是举,张柬之当上宰相的时候就八十岁了。
按说张柬之应该对武则天忠心耿耿,这么大年纪了,也不该折腾了。但是显然,忠于封建传统,忠于李唐王室,在张柬之们的心中才是最重要的,超越了私人感情,超越了年龄的限制。
他们这一支力量比李唐王室的李旦,太平公主,甚至太子李显的目的都要纯粹。真的是不惜身家性命,也要维护宗法正统。
因为无私才能无畏,才能被各方所信任。
所以,负责皇宫安全,也就是直接保卫皇帝武则天的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才会毫不犹豫,斩钉截铁地回答
苟利国家,惟相公处分,不敢顾身及妻子!《资治通鉴》
这位李多祚将军一靠过来,就相当于打开了皇宫的大门,并且控制了整个皇宫的防卫力量。
当然,只控制了皇宫,还是不行的,还得同步解决靠向二张兄弟的那些官员,还要防止因为皇宫出现异常而导致的整个东都洛阳是否会出现骚乱。
而皇太子李显的弟弟李旦,此时正执掌南衙禁军。可能大家不熟悉他,他正是未来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的父亲,在神龙政变之前,也接替李显做过一任皇帝(684年-690年)。
李旦当然会支持自己的一母同胞的哥哥李显。他的任务就是控制官衙所在地的皇城,并抓捕二张的亲族和二张一系的官员。
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神龙政变开始了。差点就功亏一篑!
问题竟然出在最不应该出现问题的太子李显这里。他的任务,只是登高一呼,露个面而已。而且最大的受惠方就是他。也许是武则天二十多年的积威所致,负责接他到皇宫的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都到他家门口了,他却犹豫了,说这么做是不是对武则天太不孝顺了!
将士们当时就急了,这怎么能行呢?李显不出面,那他们就失去了最重要的政变的名分,就是犯上作乱,就是师出无名,就会遭到严厉的处罚!以武则天的严厉,抄家灭族都是轻的!
其实也很难怪李显临事缩头,他那位母亲手段确实狠,在垂拱年间,也就是他弟弟李旦当傀儡皇帝的那几年,李唐王室家族几乎被武则天屠戮殆尽。
羽林卫的另一位将军李湛实在忍不住了,大喊:将士们拿身家性命来为江山社稷图谋,您要把他们放在火上烤吗?如果您实在不愿意,那您就自己出来和将士们说,让他们回家去吧!
李显知道自己不出来不行了,于是:
同皎(李显的女婿)扶抱太子上马,从至玄武门,斩关而入 《资治通鉴》
要说武则天是真厉害,听到动静了,甚至看到众人围在她床前了,仍然镇定的问:
乱者谁耶?
众人回答,二张作乱,怕泄露机密,没向武则天汇报,就把两人杀了,死罪。
接着众人又赶紧把李显推出来。
武则天又点了点头:
乃汝耶?小子即诛,可还东宫!《资治通鉴》
意思是,哦是你啊,二张也杀了,你回东宫去吧!
虽然《资治通鉴》没有记载太子李显的反应,但我们大胆猜测一下,这位太子当时都有可能哦的一声转头欲走。
朝臣们是不可能让这件事情发生的,司刑少卿桓彦范回答:太子怎么能回去呢。昔日天皇(唐高宗)把他托付给您,如今都二十多年了,太子年龄也大了,天下归心,百姓心向李唐,您,退位吧!
可武则天哪是那么好打发的,她继续打量围在身前的人,蓦然发现了狄仁杰推荐,她已一手提拔上来的宰相崔玄暐(音:伪),又问:他们这些人是靠着别人爬上来的,你可是我一手提拔的,你怎么也在这里?
崔玄暐恭恭敬敬但是坚定的回答:这正是我报效您的大恩大德的方法!
武则天这才不说话了。
随着张家五兄弟相继被杀并悬首示众。神龙政变,结束了。
武则天移住上阳宫,第二天,武则天命太子监国;第三天,禅让;第四天:李显复位,是为唐中宗。
二月初四日,复国号,唐!
神龙政变杀了武则天的两个男宠及其家族,其他势力都没受到冲击,中宗李显发现,这个皇帝,很难做。武则天是禅让,武氏家族当然没有受到冲击。
而李旦,太平公主在神龙政变中立了大功,反而势力有所膨胀。
帮助他复国的五位功臣分别是张柬之,敬晖,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被封为郡王,史称五王。
这五位又分别代表不同的势力。比如袁恕己就是代表的自己的弟弟相忘李旦。
怎么办?
其实,在武则天移居上阳宫还没死的时候,李显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对母亲武则天的评价非常重要!
这决定了自己皇帝的位子是不是稳当。一定要削弱神龙政变对他复位的影响。要让天下人知道,就是母亲武则天把皇帝的位子让给自己的!
所以,他把武则天的大周朝描述为是母亲武则天受命于危难之际,毕竟唐高宗驾崩的时候,一南一北的有人作乱。而这个大周朝,就是老太太替自己管了二十几年江山而已!
所以,他不仅恭恭敬敬继续奉养母亲,而且还给母亲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不仅如此,他还带领着权臣,每十天去拜望一下母亲,这可真是难得了。想想唐中宗的祖先唐高祖李渊退位之后是什么待遇吧。除了在深宫里生孩子玩,早就被李世民忘得一干二净了,还探望,不毒鸩而死就算不错了。
再者说了,武则天,可是大周的皇帝,不是李唐的太上皇,说起来算亡国之君了。亡国之君有这待遇的,想想刘禅,想想汉献帝,真的不能比。
武则天也挺“配合”的,老太太八十多了,还重病将死,却很清醒的留下遗旨:去掉皇帝尊号,称为“则天大圣皇后”,附庙,归陵!和唐高宗葬在一起,夫妻团圆!
李显当然同意要这么做,母亲以皇后的名义和父亲合葬,那他帝位的合法性就越强,神龙政变所起的作用也就显得更小,他这个皇帝也就不必太感激那些帮他复位的各大势力。
所以,李显力排众议,打开了父亲高宗李治的乾陵,把母亲武则天安葬进去,并,立无字碑。
了解了神龙政变的起因过程,以及对唐中宗帝位的影响,我们也就理解了他为什么要达成武则天归陵的原因!
我爱笨鸟
归陵就是把皇帝的陵重新打开,把武则天和皇帝合葬在一起。一般来说,皇帝死后皇后是不可以再打开皇陵把皇后合葬的,怕动了龙气。除非后葬的人地位比较高。李显力排众议这样做有几个目的:
一是体现自己的孝道,毕竟武则天是自己的母亲,养育了自己,古代帝皇都讲究这个孝道,如果做不到,那帝位也坐不稳,会被人说是无德。
二是刚登上皇位,总要安抚下原先武则天下面的人,总不可能一个也不用吧,一下子也找不到那么多人。再说武则天下面有才的也不少。
i'm ryan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位的真正女皇帝,她执政的时期恰是唐朝“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承上启下的过渡期。虽然曾经为了权位也做过不少违背纲常的事,但是她对于唐代初期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一个女人,在那个年代实属不易。其历史贡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重视农业生产,采取休养生息为盛唐奠定了较丰富的物质。这也作为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主要依据之一。
2、稳定西北边陲,建立安西都护府,设立安西四镇,从而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
3、大力发掘各类治国理政的人才,政治清明。设立“殿试”和“武举”来招揽天下英才,为唐王朝的繁荣与发展储备了人才。
毛主席曾评价武则天为:“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
所以,唐中宗李显才会力排众议将武则天安葬于乾陵,并立一无字碑,功过是非,任由后人去评说。
jojocaicaizi
武则天遗愿归葬乾陵一事极其可疑,试想她差点断送了李唐天下,又把李家的子孙杀得血流成河,还有何颜面去见死鬼老公李治?武则天最后埋进乾陵,很有可能是李显硬生生送进去的,毕竟只有这样他的皇位才更具合法性。
李显这一生都活在女人的操控之中。他是李治和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本来太子的位置根本落不到他头上,但因为大哥李弘猝死二哥李贤被废(后来被武则天逼着得自杀),他阴错阳差成了大唐的储君。在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一命呜呼,李显也就顺理成章地当了皇帝。不过他这个皇帝却很窝囊,上有老妈武则天威压下有权臣裴炎钳制,基本等于是枚橡皮图章。
李显虽然性格懦弱又没什么本事,但也不甘心当个傀儡,想着通过扶持自己的势力,最后一举干掉老妈和权臣,于是他决定扶持老丈人韦玄贞。不过李显的算盘虽然打得啪啪响,现实却很残酷:老妈和权臣联手阻击,断绝了韦玄贞的升官之路。李显气急败坏之下口不择言,居然说:我是皇帝,就算把天下让给老丈人,那也是我的事儿!这种无脑的话,无疑是给武则天递刀,于是早就想搬掉绊脚石的武则天出手了,才当了55天皇帝的李显被废为庐陵王,搬到湖北监视居住。
李显被废后,他的弟弟李旦接着当橡皮图章,整天坐在皇位上看武则天的脸色。不过李旦比李显要聪明多了,感觉老妈已经准备好当皇帝,他马上宣布让位,同时上书武则天:全天下人都觉得妈妈您当皇帝最合适,我这个儿子更真心实意地让位于您,同时请允许我以后就改姓武吧!于是,则天大帝横空出世,成为李唐王朝的掘墓人、武周天下的开创者,并且用血腥手段镇压一切政敌,尤其李唐宗室内的反对派,更被她杀得血流成河。
李显本来就性格懦弱,眼看着武则天大杀特杀,心里害怕的不要不要的,感觉心狠手辣的亲妈说不定哪天就会要了自己的小命。他害怕到了什么程度呢?据说只要有朝廷的使者来,他就觉得是来催命的,于是也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就拿根绳子要上吊,幸亏他老婆韦氏比较镇定,夺过绳子劝他:上吊这事儿不着急,先搞清楚使者来干啥再死也不迟!李显就是这样战战兢兢地过了十多年提心吊胆的日子!
武则天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决,后来狄仁杰给她摆事实讲道理:侄子(武承嗣、武三思)亲还是儿子(李显、李旦)亲?侄子能记得给你上坟吗?(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武则天考虑到死后待遇问题,同时也知道天下臣民心多向李唐,于是决定立死后还政于李氏。在这个大背景下,李显在公元698年被接回了京城。
李显的归来让李旦兴奋到了极点。他接了哥哥的位置当了皇帝,一直就是傀儡;退位成了皇储之后,哪怕改姓武,老妈也像犯人一样监控他;他的两个老婆被老妈搞死了,他还要装得没事儿人一样……苍天啊大地啊,幸亏李显回来了,李旦终于长出了一口气,二话不说直接就把储君的位置让给了哥哥。李显也知道太子是个高危职业,但无奈他毕竟是哥哥,这个位子推也推不出去,无奈只能接了这个烫手山芋。李显由此惴惴不安,生怕老妈翻脸无情,所以用当孙子的态度去当太子!
李显畏武则天如虎,一门心思当孙子保平安,但随着武则天日益苍老,大臣们的投机心理却越来越严重:谁不想赢得恢复李唐江山的美名,又有谁不想赢得拥戴之功?于是在公元705年正月武则天病重之时,以张柬之为首的大臣们发动了“神龙政变”,带兵冲进武则天寝宫,杀掉了张昌宗兄弟,逼迫武则天让位于李显。已经八十二岁的武则天奄奄一息,面对着儿子和大臣们的逼宫,已经无力回天,李显终于复辟成功。
武则天此后基本就处于苟延残喘的状态,最终于公元705年的12月去世,根据史书的记载,她留下遗言“祔庙、归陵,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意思就是牌位进入李氏宗庙,身体埋入李治所在的乾陵,并且去掉曾经的皇帝称号改称皇后。这其中有两点是比较可疑的,首先是去帝号一事,武则天以女子之身行千古未有之事,当了前无古人的女皇帝,以她的个性岂能不在乎这份荣耀,自动要求“去帝号”?其次是“归陵”,武则天双手沾满了李家人的鲜血,有何面目去见死鬼老公?
但这件事对李显的好处就很明显了:老妈虽然折腾了一辈子,但临死主动要求去除帝号葬入乾陵,证明她最终还是李家的人,而我李显则是正统性与合法性都毋庸置疑的李唐皇位传人,那些武周余孽赶紧洗洗睡吧,武周王朝就是个笑话!
毕竟在武则天最后的时间里,她已经不能自由表达真实想法了,李显完全可以自说自话!
喜欢请关注,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删。
Ms陈小亲亲
705年末,八十二岁的武则天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临终留下去帝号,赦免萧王家族和归陵等遗诏。李显一一照办,从后世目光来看,一般先皇逝世所谓的遗诏,大多与新皇有关,不排除是新皇帝意志的直接体现,如果是这样,李显执行武则天归陵的愿望就理所当然了,本来就是他的意思。而从面上看,归陵既是母亲又是先帝的遗命,也需要完成,不然在孝道和名份上也不好看,何况其中还有深层次的原因。
在武则天归陵一事上,中宗李显与朝臣进行了一番争论与角力,背后隐藏的是政治立场和权力取舍。比如给事中严善思就曾争辩说,男女尊卑有别,何况是尊者先葬,如果打开高宗的乾陵再葬入武则天,以卑位的人惊动尊位,于礼不合。并且陵园建成日久,再次打开动工,对合陵恐怕造成建造的后患,他提出在乾陵的旁边,更择吉地,取生墓之法,为武则天别起一陵。简单说,不赞成武则天归陵。中宗便敕令百官详议,由于皇帝坚持,最终还是将武则天“归陵”,将其祔葬于乾陵。(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君臣分派别争论时,都摆出大道理,引经据典大义凛然,私下却是政治路线和未来走向之争。在神龙革命之后,李显与老臣们达成一致,软禁武则天的同时,宣布改武周朝为唐朝,所以神龙年间这次宫廷政变称为革命,有革新的意味。李显在张柬之等人的推动下拨乱反正,这时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对于武氏族人怎么办?是用还是杀或贬?这个决定关系到政权的稳定和发展,归陵一事的交锋,就是这一路线的反映。(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神龙政变上位后的李显,对神龙功臣张柬之等五人虚封为王,并不委以重任,又加封弟弟相王李旦为护国相王、太尉,妹妹太平公主为镇国公主。这两人是皇亲,也是实权人物,在洛阳经营日久,有自己的一班人马。从后来李显死后事态的发展,可见其弟、妹在朝廷中的雄厚实力。远离政治中心多年才回朝不久的李显,需要各派的襄助,但绝不希望他们任何一家独大,所以他在大封功臣的同时,力排众议,破格追封韦后之父亲为王,并让韦后参预朝政,构建另一支政治力量,制衡和稳定政局。(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这还不够,李显全力推动武则天“归陵”,既是完成母亲遗愿,也让半路插入的武周朝和李唐王朝达成和解。李治夫妻的合葬,意味着对武氏家族的宽容,而这一点,在之前就有体现,李显结束流放回到洛阳时,决定和武氏联姻。女儿永泰公主嫁给了武则天的侄孙武延基,成了魏王武承嗣的儿媳;幼女安乐公主嫁给了武则天的另一位侄孙武崇训,成了梁王武三思的儿媳。在当上皇帝后依然对武氏族人委以重任,引起张柬之等老臣的不满,风波又起,才发生了五王被废杀的惨剧,睿宗李旦能够复位,得益于李显这些政治布局落实得不彻底,有机可乘。并不能说李显从利用武则天归陵一事而衍生出来的铺排是错的。
水手辛巴德
他的母亲想做皇帝,他的妻子想做皇帝,他的女儿想做皇帝,唯独他自己,对皇位并不是那么渴望,他原本只想做一个闲散富贵皇子。
奈何造化弄人,皇位突然落到他的头上,又突然失去,他从一个原本不被寄予厚望的皇子,一下子站在权力顶端,可他尚未品尝到权力的滋味,就被他的母亲亲手拽下来,后来,又是他的母亲,亲手把他送上皇位。
这个仁慈的皇子,似乎一生都没有什么主见,比他的父亲李治还不如。这可能是因为,他从来也没想过,自己能成为皇帝,上面有两个能力出众的哥哥,皇位怎么看都不可能轮到他。
所以,李显从未把皇位和自己联系起来,他怎么敢?
而命运之所以弄人,却也正正是因为这样。正因为他的能力一般,性格软弱,武则天从未把他当做一个威胁,在两个儿子相继去世后,武则天扶持了这个三儿子,又把他当傀儡一样玩弄,却从未想过要杀死他。更在晚年病重之际,依旧把皇位还给了李显。
所以,李显的平庸和软弱恰恰是助他二次登基的必要条件。
当武则天弥留之际,留下了遗诏,给李显布置了三个任务:一是祔庙,二是归陵,三是去帝号。
根据旧唐书·本纪第六·则天皇后记载:
冬十一月壬寅,则天将大渐,遗制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这个遗诏说明武则天是完全听进去了狄仁杰对她的忠告,她知道自己只有让一切恢复正统才能得善终。
当晚年武则天因为继承人的问题犯难时,她的好基友狄仁杰苦口婆心地劝说武则天,应该把皇位给她的儿子,而不是她的侄子。因为,只听过子女供奉父母的,没听过侄儿供奉姑母的。
这样的意见,普天之下也只有一个狄仁杰敢对女皇说出口了,而女皇经过深思熟虑,她明白狄仁杰的苦心,也看清了未来局势的发展。
所以,在临终之际,她把李唐的江山还给李家人,自己也重新回归正统,成为李家的儿媳妇。
而李显,他终究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从来不是一个薄情寡义的帝王,他没有母亲那样冷硬的帝王之心。所以,他终究不能成为一个贤能的帝王。
但他却是一个十分孝顺的儿子,他会尽力完成母亲的遗命。
不仅因为他是个孝顺儿子,也因为母亲的遗命对他的皇位稳固、江山社稷都是有好处的,武则天与李治合葬,说明武则天是李治的正妻,李显就是嫡子,继承皇位名正言顺。武则天去掉自己的帝号,称自己为皇后,那就说明武则天曾经称帝的历史被母亲亲手抹杀掉了,李唐的江山依旧是李唐的江山,是拨乱反正。
所以,李显为武则天扶灵,将武则天和李治安葬在一起,既是成全了他自己的孝心,也是为了江山稳固。
平庸如李显,也能看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尽管李显当皇帝确实是一般般,但是他疼爱妻女却是历史有名的。
因为,他曾经被武则天贬斥到房州,尽管他是带着100多个仆人去的,但是他依旧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妻女,无法让她们拥有尊贵的身份和奢华的生活,他对妻子韦氏说,如果有一天重见天日,绝不会辜负她。
李显是一个重承诺的男人,当他重新站上皇位后,他对韦氏和女儿几乎是以一种宠溺的心态来对待她们。
立韦氏为皇后,追封韦氏的父亲以王的称号,无视武则天的教训,让韦氏参与朝政,对韦氏和武三思的暧昧关系从不过问,甚至还在韦氏和武三思衣衫不整地玩牌的时候乐呵呵地坐在旁边帮他们数筹码,而他的小女儿安乐公主,甚至自己写了圣旨要父亲盖上玉玺立她为皇太女,他却连呵斥女儿一声都舍不得。
这样放纵妻女的行径,养成了韦氏和安乐公主骄纵跋扈的性格,而韦氏甚至起了武则天一样的心思,把持朝政。
面对妻女的胡作非为,李显除了无奈叹息却依旧无可奈何,这是一个皇帝最大的悲哀了。
他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但是他却不是一个好皇帝。
Fencer08
即是政治需要,也是亲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