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朱瞻基给大明朝留下了怎样的隐患?

提到的作品

[作品]三国志通俗演义

據明嘉靖壬午刻本影印。

罗贯中

[作品]万历野获编

《万历野获编》,三十卷﹐又有补遗四卷。该书记述起於明初﹐迄於万历末年﹐内容包括明代典章制度﹑人物事件﹐典故遗闻﹑阶级斗争﹑统治阶级内部纷争﹑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山川风物﹑经史子集﹑工艺技术﹑释道宗教﹑...

沈德符

[作品]明史

《明史》是《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之一。《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为风靡海内外的一部通俗历史巨著,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

蔡东藩

最新跟帖
星愿宝贝

星愿宝贝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历史上很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仁政治国,任用贤德之人,重视农业生产,出征蒙古大漠,综合国力得到很大增强。 后世所修的《明史》高度评价明宣宗:

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若乃强藩猝起,旋即削平,扫荡边尘,狡寇震慑,帝之英姿睿略,庶几克绳祖武者欤。

其与父亲仁宗开创出“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的新气象,史称“仁宣之治”。不逊色历史上“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然而宣宗皇帝也为后世埋下一些隐患,其中最大的隐患,首当其冲便是扶植宦官势力。 在洪武朝,太祖朱元璋曾立有“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铁牌,严禁宦官干预政事。到了永乐时期,宦官多次在宫中刺探消息,“助攻”成祖朱棣夺得靖难之役的胜利,地位得以提升,开在崭露头角。

明史》:在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

到了宣德时期,宣宗延续祖父的做法,进一步提升宦官的地位,为更好服务政事,设立内书堂作为配套,专门的宦官教育机构,师资力量雄厚,以翰林学士教授四书五经,值得注意的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据说是最受欢迎的课外读物,从此培养出一大批知识型宦官:

用途1、辅政中央。

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一职,独揽大权。到了儿子成祖朱棣,精力有所不及,选拔解缙等人进入内阁,担任皇帝的私人秘书,作为政务方面的顾问。

至宣宗时期,确立下了内阁——司礼监联合辅政的制度。具体流程:由内阁提出适当的政务处理建议供皇帝参考,称“票拟”;之后皇帝决策定夺,称“批红”。宣宗皇帝被称为“太平天子,促织皇帝”,为了对得起这个称号,减轻政务上的负担,授予宦官代行”批红” 权,行使这一权力的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在其之上是掌印太监。可以看出代表皇帝的司礼监权力在内阁之上,内阁需要司礼监配合才能发挥,以此保证皇帝的大权独揽,这一确立下的制度一直得以延续。宣宗在世时,宦官危害不太,一切在皇帝掌控之中;但宣宗去世后,大权落到了宦官之手,王振权力熏天,怂恿御驾亲征,导致英宗被俘,差点灭国。明朝之后的宦官也是“人才辈出”,刘谨、魏忠贤等人皆是把持朝政一时之人物,魏忠贤,人称“九千岁”。

用途2、监督地方。

为了更好起到控制地方,宣宗皇帝在即位之初,便派出宦官作为眼目,镇守云南,主要起“监督百姓、监军、弹劾地方官”的作用。以此作为试点,逐步在全国展开。如派内管谭顺协助平江伯镇守淮安;派刘宁驻守镇江。至宣德十年,即1435年宣宗去世时,全国撤销十三布政使,由派出宦官代替,有些还兼着皇帝采办之职。这些宦官所到之处,为祸一方,不仅压制地方官,且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出现当地官吏殴打宦官的例子,欺压程度,可见一斑。在监军方面,存在宦官严重干扰了军政,时任副总兵方政便上奏说,宦官作威作福,对于边务诸多阻挠,还擅自调神机营出镜。

用途3,出使外国。

比较熟悉的是郑和下西洋,被传是寻找建文帝下落,这个是比较正面的形象。更多的宦官借着天朝的威望出使他国,行“奖劳赏赐”事之余,打着皇帝的旗号,索要贡物,但不知适可而止,贪得无厌。引起了朝鲜国王的职责:

皆宦寺无识之徒,嗜欲无穷,其所经过,侵渔万端,取人之物不厌于心。


可以说宣宗宠幸的宦官,引起了国际间的争端,丢脸都丢到国外去了,严重损害了明朝的国际形象,违背了成祖朱棣派出郑和“七下西洋”的初衷。

后记

夺取政权后的朱元璋,采取了不信任文人的姿态,取消了丞相一职。至宣宗皇帝,选择了近水楼台的宦官,着力培养,为其左右驱使。出于私利,于己方便,又开创了内阁+司礼监的辅政模式。就以宦官这一族群而论,身体上的残缺只会更执着于权力的追求,宣宗给了他们机会,在以后的岁月。使得明朝成为宦官专权严重的又一个朝代,始于宣宗的1425。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欢迎点赞留言^_^

幽谷蓝月

幽谷蓝月

宦官识字并非隐患

其实吐槽机不太赞同明宣宗设“内书堂”让宦官读书算是什么隐患,大抵是王振、刘瑾、魏忠贤等几个大号太监给人的印象太深,很多人就觉得明朝是太监专权的王朝。但事实上有明一朝,无论多牛的太监,皇帝都能弹指而定,他们就是一群皇权放出来咬人的疯狗而已。

太监专权问题的关键不是他们是否识字,而是皇帝是否给他们放权。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清朝也有专门教太监识字的机构,位置就在中南海里的瀛台,但清朝从来没有过超级太监,李莲英之流也就算个佞幸。

明宣宗及他身后的皇帝们放权给太监很大程度是没法制衡文官集团,整个朝堂的权利结构出了问题。这事儿还得怪朱元璋,明太祖设计的权利三角分别是皇权、文官集团和勋贵集团,在洪武和永乐朝这个结构还算稳定。

但是到了朱瞻基登基时,权利其实已经失衡了,勋贵集团靠血统传承,堕落得太快,只剩下一个英国公张辅够点分量。而文官集团中人才辈出,三杨单拿出哪个都是顶尖的官僚,这还不算地方上的于谦、周忱等人。

诚然当时的文官都忠心耿耿,但作为大一统王朝,权利失衡是会引起灾难性后果的,这条铁律古人非常清楚,即使到现代也有很强的指导性,西方的三权分立不也是按这个思路来的?

故此朱瞻基弄出宦官集团来平衡权利虽不算什么高招,但确实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在他身后的若干年,每当文官集团权利过大,开始压迫皇权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个超级太监。年轻的正德面对刘健、谢迁、李东阳,弄出了个刘瑾,同样年轻的天启更狠,面对东林党整出了个魏忠贤。可仔细想想,杀这两个家伙费劲吗?

朱瞻基留下的最大隐患——转攻为守

明朝在洪武和永乐两朝一直保持着扩张姿态,在国家战略上以进攻为主,但朱瞻基改变了这个国策。其中或许有与民生息的考量,但是他的转换太快了,造成帝国领土急剧缩水,为明朝埋了一个大炸弹。

他继位不久的宣德二年(1427年),就因为明军战败而准许安南立王,非但明朝向南的扩展彻底终止,连很多传统领土都跟着一并丧失。未来几百年中原王朝再无力向南发展,云贵地区还饱受外患。

宣德五年(1430年),他又内迁开平卫至独石堡,明军失去了进攻草原的桥头堡,从此只能被动防御草原的进攻。宣德九年(1434年),他废置了奴尔干都司,辽东地区成了明朝的边境,长期的袭扰之下,本来能向内地输粮的辽东最终变成无底洞。领土剧烈收缩的明朝此时对土地兼并的抗性已经下降到很危险的地步,成了未来灭亡的主因。

总结起来吧,明宣宗朱瞻基其实是个挺有趣的皇帝,他有很广泛的爱好,画画很不错,尤其擅动物画,诗写的也在水准之上,斗蛐蛐也有一手。为人幽默风趣,时常和大臣开玩笑,还有容人雅量。

文治能整顿吏治,保持国家兴旺,武功能上马砍人,亲自去守卫边关,作为一个太平天子,他的素质算顶级的。吐槽机写的那些隐患大抵算种吹毛求疵,毕竟谁也不可能预见未来的事儿,就扯淡到这吧,2020年再见~

满屋屋的钱喔

满屋屋的钱喔

明宣宗是仁宣之治的缔造者,也是明代很有作为的帝王之一,作为守成之君朱瞻基几乎做到了尽善尽美。百姓从连年征战中解脱出来,得以休养生息,朱瞻基整顿军力,减少了大规模征伐,经济得到恢复,国力强盛。

减轻赋税,重视生产,朱瞻基也做得很到位。对于边境问题,朱瞻基平定了兀良哈叛乱,稳定了南安局势,终宣宗一朝,没有出现什么大的战事,可以说国泰民安。

是人都会犯错,皇帝也不例外,宣宗朱瞻基也做了一些不利于大明的事情,也给子孙留下了不少隐患。

宦官崛起

宦官从秦汉时期就存在,一直延续到了明清,由于身体残缺,心理大多不太建康,所以宦官乱政在各朝各代时有发生。唐末的宦官权力极大,甚至可以废立皇帝,北宋则吸取前朝教训,对宦官管束较为严厉,没有发生过大规模宦官乱政事件。

到了明朝,宦官从新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政治角力场中强大的力量。之所以宦官能拿到权柄,朱瞻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朱元璋在位之时,宦官是不可能发迹的,由于朱元璋明白宦官的危害,所以他设置的禁令,宦官不可以读书写字,宦官不可以干预朝政。按照朱元璋的想法,宦官就是伺候人的仆人,仆人就干仆人的事,权力跟他们压根没有关系。

朱元璋废掉了丞相,在大臣和皇帝的博弈中,皇帝明显成了劣势一边,强大的朱元璋可以应付自如,而他的子孙却无法应对来势汹汹的文臣。朱棣雄才伟略,上马统军下马治国的本事无人可比,但朱棣对繁杂的政务仍力不从心,于是内阁孕育而生。

在内阁成立的同时,朱棣还恢复了锦衣卫,开创了东厂,而负责这一系列事务的就是宦官。在帝王的培养下,宦官势力逐步形成。当然朱棣也同样对宦官进行了严格约束,一旦越界将遭遇极刑。

史料记载:

“初,太祖制,内臣不许读书识字。后宣宗设内书堂,选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遂为定制。用是多通文墨,晓古今,逞其智巧,逢君作奸。数传之后,势成积重,始于王振,卒于魏忠贤。”

从开创帝业开始,之后的皇帝会越来越懒,朱瞻基思维敏锐,才智过人,但他同样不想没日没夜地处理公文。在内阁帮助的同时,朱瞻基也想到了宦官。一方面宦官可以帮助他处理公务,另一方面,宦官也可以帮助皇权克制文臣的势力。

于是朱瞻基设立了内书房,请内阁大学士教他们读书认字,在此之前朱元璋可是严令禁止宦官认字的。只是朱元璋早死多时,祖制这东西遵守与否,全是后人说的算。坏人不可怕,就怕坏人有文化,一个不认字的坏人的破坏力远不及一位文化修养极高的坏人,祸国殃民都不为过。

很快朱瞻基教宦官读书的恶果就出现了,王振进入了皇宫,并成功获得了朱祁镇的信任,随即土木堡之战明军大败,差点落得个亡国的结果。

放弃奴儿干都司

朱棣造就了举世闻名的永乐盛世,而这一切大多依靠战争来实现,朱棣五次北伐蒙元残余势力,瓦剌、鞑靼皆臣服在大明脚下。

蒙元虽然早已不复存在,分裂成瓦剌、鞑靼、兀良哈等多个势力,但他们仍幻想恢复蒙古政权,从始至终威胁一直存在。朱棣北伐一方面收复大量土地,同样劳民伤财,经济受到打击,常年战争也让百姓痛苦不堪。

事情常常有两面性,没有绝对的利弊。朱棣发动的战争稳定了边境局势,国家空前强大,朱棣用事实证明了朱允炆不是个靠谱的皇帝,只有在他朱棣手中,明帝国才能走向更远。在挑选继承人的问题上,朱棣选择了朱高炽,这其中很大程度有朱瞻基的因素。

在很早之前,朱棣就十分看重孙子朱瞻基,并着力培养,北伐战争多次带着朱瞻基前往,让这个孙子学到了不少战场经验和统兵手段。

在经历长期征伐之后,国家和百姓急需休养,就连军队也会厌倦日复一日的战争岁月,于是朱瞻基顺应民心,实行了柔和的国家政策。减缓了军事脚步,着力发展经济和生产,这是明智的选择。

从另一个角度看,朱瞻基也减弱了对边境的控制权,随即令瓦剌做强做大,也是有关系的。朱棣在拿下东北地区后,设立了奴儿干卫,周边的少数民族大多归附了明朝。卫所制度很多程度上保证了大明江山稳定。

永乐七年,朱棣设立奴儿干都司,不过由于路途遥远,远离大明核心区域,此地的控制者大多为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明军对此的控制稍弱。而实际上这里已经是大明的版图范围内。奴儿干都司,东到库页岛,北面到外兴安岭,东起鄂嫩河,范围广阔。

到了宣宗时期,朱瞻基认为此地是苦寒之地,对于国家没有太多实际价值,放松了对这里的控制,撤掉了大量力量。在朱瞻基想来,这可以帮助朝廷省掉大量的人力物力,军费也可以节省很多,是百利而无一害。

史料记载:

“凡采捕造船运粮等事,悉皆停止,凡带去物件,悉于辽东官库内寄放;其差去内外官员人等俱令回京, 官军人等各回卫所着役。”

事实上,如果奴儿干都司一直在朝廷控制当中,之后的边境问题和后金的崛起可能都不会发生,既然朱瞻基放弃了奴儿干都司,那么他之后的皇帝们也同样如此。无主之地变成了少数民族的乐土,之后的辽东总兵总要花费大力气来抵御少数民族的侵扰,女真部族也是在这种环境中逐步壮大,慢慢成为不可小觑的一股势力。

自古至今,王侯将相争夺的主要就是土地和人口,不是迫不得已很少有人主动放弃土地。想当初后晋石敬瑭割让了燕云十六州给了辽国,终北宋一朝都因此屈居人下,被迫花钱买平安。朱瞻基也无法与想到万历朝后金的崛起,这也许都是命运的裁决。

综上所述,好似朱瞻基犯下了多大的错误,而其实他对明朝的贡献更大,仁宣之治在历史上闻名遐迩。朱瞻基也是一代明君,我们不能因其犯下的错误而否定了其功绩,毕竟谁也无法预测未来。

但帝国的崩塌非一日之寒,但凡大明朝后面的君王能有老朱的霸气,小朱(朱棣)的傲气,也不至于落得子孙尽亡的地步。

就像我们读书的时候学过的一篇文言文,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促织,里面讲的就是朱瞻基在位时的故事,他也被称为“促织皇帝”: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或许朱瞻基仅仅是利用了宦官,仅仅是为了平衡边疆军费开支,岂不知“奉行者即为定例”,这也导致了后面的宦官之患,以及满清危机。

风一样的浪纸

风一样的浪纸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永乐盛世等。

但所有盛世都没有朱瞻基开创的盛世厉害,因为别的皇帝都是殚精竭虑、兢兢业业搞出来了,唯独朱瞻基的盛世是玩出来的。

朱瞻基是个蟋蟀皇帝,对蟋蟀情有独钟,不但重金购买稀有品种,而且还亲自观察蟋蟀习性,成为养蟋蟀的专家,其蟋蟀方面的知识和成就一点也不亚于南宋的政治家贾似道。

有人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朱瞻基治国就到了这个境界。

虽然朱瞻基爱玩,但人家并没有荒废朝政,给大明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明史》所言:"(宣宗)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若乃强藩猝起,旋即削平,扫荡边尘,狡寇震慑,帝之英姿睿略,庶几克绳祖武者欤"

那些专家们就说了,朱瞻基在位,政绩斐然,"功绩堪比文景"。

专家们的溢美之词太多了,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只要我们知道一点,朱瞻基统治的时候,国泰民安、歌舞升平。

俗话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只要有枪就能打天下,其实有枪也可以坐天下,因为开国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威,个人威望高到难以想象,即使犯了错误,不仅人民可以理解,大臣也战战兢兢、不敢埋怨,更不会产生信任危机。

但越往后皇帝越难做,首先是官员对皇帝的迷信程度越来越低,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其次官员对皇帝的包容越来越少,越来越挑剔。

皇帝渐渐发现,祖宗留下的制度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而新的制度全靠自己摸索。

但朱瞻基是不仅是个聪明的皇帝,也是个非常自信的皇帝,正是他的自信,一不小心就玩出了个仁宣之治,但也出现了一个失误,让老朱家江山日渐衰落,为朱由检的上吊埋下伏笔。

朱瞻基最大的失误就是过分依靠宦官,为太监干政祸乱朝纲创造便利。

都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江山也不是一代皇帝弄垮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朱家江山的隐患不是朱瞻基一个人埋下了,他爷爷朱棣也有一份功劳。

每逢中国历史上的大人物出生的时候,他们的父母都要做梦,有的梦见太阳落入院子,有的梦见飞龙入怀,有的梦见大鹏进屋。朱瞻基出生之前,爷爷朱棣也做了一个梦,梦到玉玺飞到了屋里的办公桌上。朱棣醒来大喜,天降祥瑞啊,说明孙子是个当皇帝的料。

可是天上不会掉馅饼,坐在家里等不来皇帝,老子不当儿子怎么当皇帝,孙子更不可能当,于是朱棣才坚定了夺权的念头。

朱棣成功夺权登基,如愿以偿成为皇帝,朱高炽是朱棣的嫡长子,是法定接班人,朱瞻基作为朱高炽的嫡长子,注定是大明江山的接班人。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帝王家的儿子天生就是当皇帝的料。央视名主持人就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弄条狗放到他们单位也会出名;这句话放到这里,就是说哪怕皇后生出一头猪,也能当皇帝。

这里只是强调平台的重要和环境的重要,没有别的意思。

朱瞻基从小在皇宫长大,厚黑学、权谋之术、帝王之道和治国安邦之道耳濡目染、无师自通。

朱瞻基登基后,小试牛刀就获得成功,一举粉碎了朱高煦反动集团的分裂阴谋。

枪打出头鸟,藩王一看朱高煦被拿下,他们纷纷很识趣,纷纷向交出兵权,表态坚决拥护朱瞻基领导。

经过一番较量,朱瞻基牢牢掌握了枪杆子,政权得到空前巩固,高枕无忧地当起了皇帝。

这时候的朱瞻基觉得江山稳如泰山了,就该好好放松一下了。

要知道朱瞻基不仅是个皇帝,也是个文艺青年,有艺术细胞,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词歌赋,手到擒来。

比较起来,政务太枯燥了,弄得人头昏脑涨,艺术才是朱瞻基一心向往的生活。

因此朱瞻基心想,乏味的奏折让别人处理,自己去追求艺术,既给了下属立功受奖的机会,自己也能专心去搞创作,岂不是两全其美。

朱瞻基是个很聪明又很有魄力的皇帝,他说干就干,把皇帝独揽大权的祖宗制度抛在一边,创立了司礼监联合内阁辅政的制度。

其程序如下:

一、内阁先浏览对各种奏章,然后提出处理意见,

二、皇上进行"审核"。

三、宦官同志——"司礼秉笔太监"来代表皇帝,在文件上签名盖章,这样的文件才产生法律效力。

皇帝审核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因为皇帝要追求艺术,一心不能二用,真正一锤定音的其实是太监同志。

这样一来,皇帝就能做到江山和艺术两不耽搁。

太监虽然不是中国的专利,但是中国把这种制度发挥到了极致。太监在宫里又能胜任各种脏活累活力气活,又不至于跟皇上的女人乱搞,可谓是最伟大的发明。

而且太监无儿无女,没有野心,比较靠得住,没有监二代监三代的后顾之忧。

太监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被阉割后没有了阳刚之气,多了些女人的缜密细腻和善解人意。

他们总能把大事小事处理得有条不紊,对皇帝的关怀也无微不至。

因此皇帝跟太监既是君臣,也是同志和战友,还是保姆和知己,更是皇权的合理延伸。

但太监不男不女,有些人心理很变态,一旦掌权就会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甚至会葬送皇帝江山。

所以,朱元璋登基后,强调宦官不能干政。

老朱明文规定,宦官"不得兼外臣文武衔,不得御外臣冠服,官无过四品,月米一石,衣食于内庭"。并把制度制作成铁牌悬挂在宫门上面,而且不允许宦官看书识字,一旦发现定斩不饶。

但是朱瞻基为了更好地让太监为自己分忧解难,打破了祖宗的禁令,专门在宫里开办了太监学校,聘请名师进行指导,让他们成为有文化、有理想的新一代太监。

太监不可怕,就怕太监有文化。太监识字干政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一发而不可收拾。

一时间,太监势力遍布各行业、各部门,连军队也是太监影响范围内。

他们仗着皇帝的宠幸陷害正直官员,到处吃拿卡要,榨取民脂民膏,胡作非为,无恶不作。

更可怕的是,这些太监没有执政经验,却往往自以为是,经常出台拍脑门政策,将国家推向深渊。

土木堡之变,朱祁镇就是被脑残宦官王振坑了,不听大臣的劝阻,擅自亲征被瓦剌俘虏。

到了熹宗年间,皇帝朱由校宠信大宦官魏忠贤,大权独揽、祸乱朝纲,成为大明的掘墓人。

明朝亡国不是皇帝多无能,也不是闯贼和蛮夷多厉害,“太监干政”要背很大的锅。

明史》有言:"宦寺之盛,自宣宗始"。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创了“仁宣之治”的朱瞻基,同样也是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amanda_qinyy

amanda_qinyy

明宣宗朱瞻基是大明王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在位期间,秉承仁宗仁政理念,重用“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等贤臣,励精图治,创造了明朝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仁宣之治”。然而,朱瞻基作为帝王,在处理宦官问题上,存在重大的失误。给大明朝留下了无穷的隐患:

1.朱瞻基即位后,加强了对宦官的培养,提高了宦官的地位。

老朱建国后,为了防止宦官干政,镌刻了“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铁牌,老朱是还不主张“没有根基”的太监不准学文化的。朱瞻基不同,他大权独揽后,非常注重对宦官的培养。为提高宦官的学识水平,他在宫中设内书堂供这此没有胡须的家伙读书。这与老朱“内臣不许读书识字”的规定背道而驰。结果,一大批有了文化的宦官,知识水平与政治地位很以提升,便开始结交外廷官员,形成了自己的势力,这为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了祸根。

2.朱瞻基赋予了宦官从政的权利。

朱瞻基不仅提高了宦官的文化素质,还倡导宦官参与政事。从中央到地方,从军事到民政,都有宦官的身影。在朱瞻基的力持与倡导下,宦官有了从政、干政权利。朱瞻基起用司礼监秉笔太监代行皇帝的批红权,这真应该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司礼监秉笔太监对内阁的票拟进行批红,意谓着秉笔太监可以凌驾于内阁之上,甚至于首辅也要看其脸色行事。所以,后来的宦官都以当“秉笔太监”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因为秉笔太监作为有缺陷的 人,可以对学富五车的重臣形成掣肘,能满足其畸形心理,还能捞到许多好处。

3.朱瞻基鼓励太监参与军队事务。

叫人啼笑皆非的是,朱瞻基在各省和边镇都派有镇守太监。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监军、监督地方官员,以致地方军队大员和边关武将都要巴结、讨好这此太监,否则,他们在皇上面前嚼下舌根,说一句谁的不是,人家就要掉脑袋。这些宦官自恃权高,便飞扬跋扈,后来也干扰军政。

4.朱瞻基把皇宫的代购大权也交给了宦官。

采办贡品,油水多多,是肥缺,是多少梦寐以求的职业啊。朱瞻基会做好人,把这个好事也让太监做了。朱瞻基对蟋蟀情有独钟,经常派身边的宦官到各地采购蟋蟀。这有记载:

“我朝宣宗最娴此戏,曾密诏苏州知府况钟进千个。”《万历野获编

这些采办太监扯大旗当虎皮,倚仗皇威,为害地方百姓,惹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由此可知:朱瞻基由设置内书堂,供宦官识字开始,已经为宦官专政埋下了伏笔。正统十四年,朱瞻基的嫡子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被俘,就是听信宦官王振的佞言所致。王振是朱瞻基培养后,安排在朱祁镇身边的有文化的太监,因而“土木堡惨败”朱瞻基难脱干系。明熹宗时的魏忠贤为司礼秉笔太监,贤擅权乱政,残害无辜。这也源于明宣宗开了太监代行皇帝“批红”的先河。所以,朱瞻基过于重用太监给了大明王朝沉重的一击,揭开了大明灭亡的序幕,给大明朝留下了无尽的隐患!

uomouomo

uomouomo

对于朱瞻基这个人,都比较熟悉,但对他对评价褒贬不一,他是朱高炽的儿子,在父亲短暂的皇帝生涯之后继承明朝的皇位,他和父亲在统治年间为明朝缔造了一个盛世:仁宣之治,可以说是明君,天下太平,似乎明朝一直都处于盛世之中,可是奈何他却非要做一些对后世影响重大的事情呢?从远了看,他影响了这个朝代,从近了看他也差点让明朝刚起步就灭亡,这要从何说起?且慢慢往下看来。

一、明宣宗在位的时候,确立了太监读书这一规定

在明朝初年,太监作为宦官,他们的任务就是服侍皇帝的日常生活,那会儿也没有东厂,西厂这些乌烟瘴气的东西,而只有锦衣卫作为明朝的特务机构,这锦衣卫自然不是太监管的。可是到了明宣宗的时候,他逐渐意识到内阁成为了一个初具规模的组织,那么皇帝要控制他们就是不大容易的,于是这时候他首次想到了利用太监,可是太监一个字都不认识,怎么才能让他们去限制外边文官的动向呢?

他当即确定了,以后太监们都应该读书。而太监们读书就意味着以后他们就不单单是文盲太监了,而是颇有文采的人,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太监们除了是宦官以外,有的时候还比文官们有能力,可是有能力的太监毕竟是少数的,而多数太监识字之后就可以干预朝廷的奏折问题,接下来就酿成了后世明朝多年以来一直存在的阉党与文官集团的斗争,这斗争一直持续到了南明,却依旧存在,最终还是因为宦官,搞得这个朝廷彻底灭亡了。

二、在明宣宗在位的时候,重新开始了下西洋的举动

朱瞻基的父亲死的很早,刚登基一年就死了,而他的爷爷当年依靠明朝初年的强大国力,让郑和屡次去外边和外国打交道,可是他们这些人又不是去做生意的,更不是去寻找殖民地的,自然就是花钱比挣钱多了,故而一段时间里明朝都没有在让郑和去干过这种事,而这一次,朱瞻基又开始了这样的计划,他想要让外人知道自己治理下的明朝是国泰民安的,可是这最后的西洋之旅,搞得明朝的国库一度成为了空壳子,这样的朝廷要怎么维持呢?只能靠着赋税和别的办法,这就加剧了明朝的阶级矛盾。

而当时他不过才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前边还有明仁宗,朱允炆这种都没有怎么做过几天皇帝的人。他已经确定了明朝那种百姓是奴仆,而皇帝是可以随意挥霍的主人的趋势,这当然成为了僵化明朝的一个原因,而之后他又没有再怎么改革过,如果不是因为明朝那会儿还没有强大的外敌,那么他就很可能把明朝带入灭亡,而实际上在他的儿子的时代,明朝就几乎要夭折了,只不过所谓的天命还在,百姓还没有那么穷苦,才没有让灭亡来得这么快。

三、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没有深思熟虑,完全没给朱祁镇好的教育

在朱瞻基一生当中,也许选择了一个朱祁镇来做接班人是他最容易后悔的事情,因为他这个宝贝儿子直接就可以算是一个傻子,当年只因为自己宠幸的太监的一句话,他就要亲自去和瓦剌打一仗,结果这仗没有怎么打成,自己带出来的几十万兵马都成为了泡影,在这些兵马被消灭之后,明朝内部是什么样的呢?

综上所述,可以说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用的正规部队了,朝廷的精锐被几乎败光,而朝廷里人心惶惶,如果那会儿没有几个得力的臣子站出来,那么明朝也就可以提前变成南明了,这一切虽说是朱祁镇太过愚蠢,可是他的父亲难道没有责任吗?可见朱瞻基是不可能推卸责任的。

奕伶Liu

奕伶Liu

导读:明宣宗朱瞻基说起来也算是有作为的君主,这位明朝第五位帝王和父亲明仁宗朱高炽开创了明朝的第二个小高潮仁宣之治。明宣宗朱瞻基书画双绝,在帝王圈里估计也就宋徽宗可比。朱瞻基盛年继位,宣德朝人才济济文有“三杨”、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等悍将。所以明宣宗时期明朝国力达到巅峰,万国来朝。虽然朱瞻基还算不错的帝王,但是由于他的的一些失误留下的隐患直接导致大明在明英宗时期由盛而衰。下文我们从三份层面来阐述明宣宗朱瞻基的遗留的隐患。


朱瞻基命其实挺好的,从明成祖朱棣政变上台在父亲朱高炽被册封太子的同时他也被封为皇太孙。也有一种说法,朱高炽能当太子还是沾了朱瞻基的光。这就有点和康熙选择雍正继位的传说一样了,也是康熙通过观圣孙才决定传位雍正的(这就是传说,不要较真儿)。明宣宗朱瞻基盛年继位,在位十年后38岁壮年去世。从父亲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到朱瞻基执政的这十一年,大明王朝休养生息、社会矛盾缓和史称仁宣之治。所以说宣宗朱瞻基还是非常有作为的,但是依然有些执政的瑕疵深刻影响后世君主。客观上也造成了大明王朝在以后有盛转衰,甚至流毒深远。


宦官势力从明宣宗开始可以接触外廷,开启了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的历史

先说明朝的宦官势力,明朝宦官介入政务就是从明宣宗朱瞻基开始的。朱瞻基在内廷开设内书堂指定翰林学士在内书堂教宦官,宦官从此接受正规书本教育。朱瞻基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在自己犯懒的时候,让宦官能够处理私人文件并正式与朝廷官员联系。这一改朱元璋、朱棣甚至是朱高炽对于太监的防范的态度。朱瞻基自以为宦官依附皇权而生,所以在忠诚方面是文官无法比拟的。

说到朱瞻基让宦官介入政务的目的,还要先说一下明朝的政治制度。从朱棣开始就成立了内阁,作为皇帝和六部之间的桥梁。最早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咨询的机构,但是从朱瞻基开始形成了权力机构。朱瞻基采用了一种票拟的办事程序,规定内阁先审议官员奏议。在审查后提出建议贴在诏令上以供御批,如果朱瞻基同意就会把建议转交六部执行。

如果内阁建议不合适,朱瞻基就会指派司礼监的宦官采取适当的行动。由于六部一般对内阁或者司礼监的建议直接执行(谁敢去和皇帝复核确认是否真的是帝王的意思?不敢呀),所以司礼监的宦官就有了夹带私货、甚至假传圣旨的可能。只此一项就造成了内阁和内廷争夺权力,贻害无穷。由宦官组成的内廷与文官内阁争斗一直持续到魏忠贤被杀。


对于蒙古草原格局不清楚,放任瓦剌一家独大直接导致了明英宗朱祁镇(朱瞻基儿子)时期的土木堡之变。

蒙古在明朝时期分裂为瓦剌和鞑靼两部,鞑靼在东靠近明朝;瓦剌在西部。而号称北元太师的鞑靼部领导人阿鲁台,多次袭扰明朝边境。结果被强硬的永乐大帝朱棣给揍的鼻青脸肿,接受明朝册封为和宁王与瓦剌对立。阿鲁台的威信被打没了,所以他只能背靠明朝对峙瓦剌部。相当于阿鲁台的鞑靼部是明朝扶植起来对抗和牵制瓦剌做大的对手。

瓦剌部名义上与明朝修好,然后积极的攻击鞑靼部的阿鲁台。朱瞻基居然连这点战略眼光都没有,很明显应该扶弱逸强延续以前的政策扶植阿鲁台对抗瓦剌呀。但是他居然坐视瓦剌攻击阿鲁台,最后杀死对手一统草原。明宣宗宣德九年,阿鲁台所部遭到瓦剌所立的大汗袭击,战败后又受到瓦剌首领脱欢攻击被杀。

此时瓦剌已经一统草原,时刻威胁着大明的安全。等到脱欢去世后也先继位,瓦剌部已经露出咄咄逼人的态势。再加上明英宗朱祁镇盲目出兵,结果土木堡事变大明精锐尽丧、英宗被抓。大明王朝有盛转衰,明朝和蒙古攻守态势逆转。从根子上说还在朱瞻基遗留下来的隐患。


在完成最后一次下西洋后,主动撤出对印度洋和南洋的探索。不但丧失了未来海洋时代,也造成了明朝中后期倭寇横行的局面。

第三点也是最后一点是朱瞻基在最后一次下西洋以后,主动关闭了即将迎来大发展的海洋探索。大明开始闭关锁国,切断了和南洋、印度洋以及西亚、非洲的国际联系。明朝在国际事务中孤立,放弃了华夏再次领先世界探索海洋的机会拱手让给了西方。大明王朝放弃到手的好牌,主动退出了海洋争霸时代的牌桌。

这个决定也严重影响到了大明水师的士气,水师力量逐渐废弛。没有强大水师的保护,客观上造成了明朝中后期东南沿海的倭寇横行。大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戚继光的领导下才最终平定倭寇。这一切都是朱瞻基的仓促决定造成的隐患。


小结:


明宣宗朱瞻基总体来说是位明君,但是在宦官介入政务、取消海外探索以及对蒙古草原放任三方面为后世子孙留下了严重的隐患。这三方面在明朝中后期深刻的影响着大明王朝,也许这时朱瞻基所没有想到的。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chenrae

chenrae

最近电视剧大明风华热播,让男主角朱瞻基大火了一把,但电视剧就是电视剧,大部分内容都是杜撰的,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朱瞻基是什么样呢?

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前四位是洪武帝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永乐帝朱棣、洪熙帝朱高炽),朱棣长孙、朱高炽长子,在位十年,年号宣德(这个称呼大家就熟悉的多了吧,宣德炉是收藏界宠儿),死后庙号宣宗。

朱瞻基虽然是朱高炽之后的皇帝,但是朱高炽身体不好,做了几个月的皇帝就一命呜呼了(有人认为,朱高炽就是被朱瞻基害死的),因此朱瞻基可以说是直接承接的朱棣的江山。事实上朱棣对朱瞻基也是极为看重的,对其尽心培养,身体孱弱的朱高炽能够继承地位,不能不说里面有朱瞻基的原因。

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朱棣做梦朱元璋给了他一个大圭(古代皇帝所执的玉质手板),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认为这是上天的一种暗示,因此对朱瞻基极为重视。朱瞻基稍长之后,朱棣聘请名师教导,出征时并将朱瞻基带在身边教导军事。永乐九年(1411年),朱瞻基十三岁,被朱棣立为皇太孙,确定了接班人的地位。

前面说了,朱瞻基的父亲明仁宗朱高炽只当了几个月皇帝就驾崩了,因此作为不多,史称的“仁宣之治”则主要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功劳。关于盛世的描述,所有史书都是雷同的,无非是革除弊病、政治清明、任人唯贤等等,这里不再赘述了,咱们说一说题目所说的朱瞻基为大明埋下的隐患。

首先,朱瞻基改组内阁和司礼监,使其权力大大增加,这为明朝后期皇帝被架空埋下了隐患。

一、内阁

朱元璋建立明朝,仿效元朝制度,设立设立中书省,置左、右丞相。胡惟庸案之后,废丞相之职,皇帝直接管理六部。后又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作为皇帝顾问。

永乐年间,大学士入职文渊阁,参与政务,称为内阁,内阁制度至此建立。但此时内阁并无实权,仍然是皇帝咨询机构。

到了朱瞻基当皇帝,内阁人员开始由实权人物担当,内阁成员定期上朝觐见皇帝以讨论较为迫切的政府事务。

此外,朱瞻基采用了一种称之为条旨或票拟的办事程序,大学士们(也就是内阁成员)首先批阅群臣奏章,然后将批阅答复附在奏章之上供皇帝预览。

群臣奏章首先由内阁成员提出解决办法,这就使的内阁有了实际的权力,成为了决策机构,并隔断了皇帝和六部之间的联系,皇帝和其他官员的政务往来都要经过内阁。这虽然解放了皇帝(这也是嘉靖帝和万历帝可以几十年不上朝的原因),但将皇权大大的削弱了。

二、司礼监

朱元璋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设立司礼监作为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

明太祖实录记载:

司礼监,掌宫廷礼仪,凡正旦、冬至等节,命妇朝贺等礼,则掌其班位仪注及纠察内官人员违犯礼法者。

司礼监主要职责是:

掌宫廷礼仪。凡正旦、冬至等节,命妇朝贺等礼,则掌其班位仪注,及纠察内官人员违犯礼法者。

朱元璋时期,对宦官管理严格,除了生活琐事,严禁宦官染指朝政。朱元璋还铸造铁牌,悬置宫门,明令“内臣不得干予政事,犯者斩”,并敕诸司不得与内官监有文件章奏的往来。

到了建文帝和永乐帝时期,司礼监职能有了增加。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宦官被派往全国,监控官员和地方。但宦官也仅仅是作为一个特务机关,并没有参与政治决策的功能。

到了宣宗朝,司礼监的地位开始出现了变化。

宣德元年(1425年)朱瞻基在皇宫内设立内书堂,教授宦官学习。

自从内阁票拟以来,所有奏章批红都需要皇帝一人进行,这对于管理一个大帝国的皇帝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就需要有人代为处理,学习了文化知识的宦官则是最好的现成人选。

因此,从朱瞻基开始,朱元璋“内臣不得干予政事”的祖训被抛弃了。

内阁和司礼监的权力大大加强,一方面分担了皇帝的负担,但同时也弱化了皇权。如果皇帝能力强能够驾驭群臣的话,皇权还可以保证,但是一旦出现皇帝孱弱的情况,将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就像崇祯皇帝,已经不能有效管理庞大帝国了。

其次,朱瞻基结束了持续几十年的海洋探索

中国一直以来是农耕文明,对海洋探索较少,但是在永乐宣德年间,以郑和七下西洋为标志,中国的海洋探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郑和七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郑和七下西洋,使得明朝在东南亚甚至远到非洲地区建立起华夷政治体系,拓展了朝贡体系,开拓了海外贸易,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交流,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了国内生产发展。

如果明朝的海外探索一直持续的话,后面还有没有西方的地理大发现肯定要打一个问号,明朝的发展历程也是另一番景象。可是这一切在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最后一次海外航行之后就结束了,同时,朱瞻基还施行了一定程度的海禁政策。

中国刚刚开始的海洋探索结束了。

朱瞻基为什么要结束海洋探索呢?有一种观点认为是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

郑和下西洋以朝贡贸易为主,主要是为了宣扬明朝国威忽视经济实利,有“厚往薄来”之说。根据历史资料显示,郑和下西洋以及朱棣对这些外邦朝贡者的大量赏赐,仅耗费银两就达600万两,还不包括对两万官兵的嘉奖。因此朱瞻基停止了这项活动。

撤兵安南,使其独立

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朱棣派军深入安南,第二年大获全胜,将其纳入明朝版图。

永乐十六年(1418年),安南人黎利反叛,屡次打败官军。

到了朱瞻基时期,朱瞻基认为国中疲惫,远征无益,于是罢征南兵。自此,安南彻底从中国版图丢失。

结束征元,埋下隐患

在朱棣的数次北伐之后,北逃的残元已经分裂成两部分,一部是阿鲁台的东蒙古,一部是脱欢(也先的父亲)的瓦剌。

此时,对明朝最有利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平衡两部实力,让其内耗,但朱瞻基采取的策略却是扶持此时对明朝友好的脱欢。

宣德六年(1431年)脱欢击败阿鲁台。宣德九年(1434年)脱欢领导下的瓦剌部彻底击败了阿鲁台并把他杀死。瓦剌部无可争辩地成了蒙古的支配力量。

脱欢在世的时候,能和明朝保持友好关系,可等也先继任后,情况完全变了,这也就有了后来的土木堡之变。

不仅如此,朱瞻基对边防也作了一些变动。

宣德五年(1430年),朱瞻基将防务集中在战略要地开平卫之南新建的工事内,而将开平卫之北几百公里暴露在蒙古人面前,明朝军队越来越采取守势。

二加一

二加一

最近上演的以明朝历史为背景的古装电视剧大明风华,刚上映时就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在剧中,由朱亚文饰演的英俊帅气的皇太孙朱瞻基,不仅幽默风趣、洒脱不羁,而且文武双全,一出现就受到了不少观众的喜爱。但历史上真正的朱瞻基却并不是那么完美,反而被人称为“蛐蛐皇帝”,不少人认为他游手好闲,为大明朝留下了不少隐患,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朱瞻基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朱瞻基出生时他的爷爷朱棣还不是皇帝,只是燕王。据说燕王朱棣在朱瞻基出生的当晚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朱棣的父皇朱元璋将象征着皇权的大圭赐给了朱棣,并且对朱棣说“传世之孙,永世齐昌”。朱棣醒来后接到了孙子朱瞻基出生的消息,再一看小小的朱瞻基,觉得很像自己,说他必定是大明之福。

后来野心勃勃的朱棣就发动了明朝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变,夺取了建文帝的皇位,成为了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朱棣登基后,对于自己的长孙朱瞻基也是十分看重,不仅亲自为他挑选名师,同时也不忘亲自教导朱瞻基,甚至在朱棣远征漠北的时候也将朱瞻基带在身边,希望通过耳濡目染教会朱瞻基如何带兵打仗,可见朱棣对孙子朱瞻基完全已经是按照继承人来培养的。

公元1425年,朱瞻基正式登基,年仅二十六岁。这样的年纪其实已经不算年轻了,但是在他的叔叔朱高煦眼中,朱瞻基不过是个毛头小子,根本没有当皇帝的资格,而自己从靖难之变中就积累下了赫赫战功,而且手中势力不弱,完全可以学自己的父亲朱棣再来一次靖难,可惜,朱高煦没有父辈那样的好运气,这次政变并没有成功。

新皇朱瞻基御驾亲征,大获全胜,朱瞻基念在与朱高煦的亲情上法外开恩,并没有将朱高煦斩首,只是将他幽禁了起来。朱瞻基班师回朝后又解决了自己的另一个皇叔朱高燧,至此之后,朱瞻基才算是稳稳的坐住了自己的皇位。

朱瞻基为什么被叫做“蛐蛐皇帝”?

朱瞻基其实属实是个好皇帝,之所以被叫做“太平天子 ,促织皇帝”也只是因为他的一个兴趣爱好喜欢玩蛐蛐。皇帝有点自己的小爱好并不打紧,只是朱瞻基这个爱好有点劳民伤财。在明朝小史一书中记载,朱瞻基喜欢玩蛐蛐,派人从江南征取,斥资甚巨甚至导致一些把百姓家破人亡,这一点也使朱瞻基被冠上了“蛐蛐皇帝”的称号。作为一名君王,有自己的爱好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超过了限度就不应该了,但仅凭玩蛐蛐这一点就认定朱瞻基是个昏君,也太过于苛刻了。

朱瞻基为大明朝留下了什么样的后患?

在朱瞻基统治的期间,大明朝的确是平安太平,史学家们甚至称赞其治下功绩堪比文景之治,是一个盛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他执政期间的一些举措却有很多弊端,虽然在朱瞻基统治的期间可能没有显现出来,但是却为后世带来不少遗祸。

最为人所诟病的就是朱瞻基大幅度的使用宦官,甚至让宦官参与了国家大事的决策 。这样的制度在当时提高了皇权中央集团行使职权的能力,并没有展现出什么弊端。这与朱瞻基对宦官严格监管,有错严惩的制度也有一定关系。朱瞻基是个明君,所以宦官之流在他手下也并没有翻出来了什么风浪。

其实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朱瞻基会扶持宦官,历代皇帝的帝王心术中都有制衡一道,朱瞻基继位后文官势大,朱瞻基为了制约文官,便想到了用宦官来制衡的办法。为此他还专门设立了一个教宦官读书的机构——内书房。等到宦官培养成功后,朱瞻基就开始让他们逐渐参与朝政、甚至是军政。借此来牵制朝中的文武百官。

但是朱瞻基的子孙后代就没有他这么厉害了,朱瞻基的长子明英宗朱祁镇在征讨瓦剌时兵败被俘,这一场事变被称为“土木堡之变”,这一场事变的导火索也是宦官干政。

朱祁镇十分宠信一名叫王振的宦官,王振在朝中作威作福、独揽大权。正赶上瓦剌由于不满明朝的赏赐,在明朝领土内四处挑衅,王振就开始对明英宗煽风点火,鼓动朱祁镇御驾亲征,朱祁镇也是个糊涂皇帝,不像他父亲的精明,果真就被煽动了,不顾朝中大臣的劝说,一意孤行御驾亲征。在作战时,朱祁镇放任王振掌管军务,王振指挥不当又独断专行,以致最后明朝大军全军覆没,明英宗也被俘虏了。

在明朝末期时,明熹宗朱由校统治时期,及其宠信宦官魏忠贤,不仅封他为“九千岁“,甚至还允许他决策朝政,这导致魏忠贤一手把持朝政、培植党羽、残害忠良,使得后来满朝大臣几乎都被罢免斥退。当时的百姓们更是只知道有九千岁魏忠贤,却不知道有皇帝。由此可见这宦官参政有多大的祸患了。

话虽如此,但皇帝也是人,朱瞻基能够掌管好当时之事已经殊为不易,也不能要求他对后世之事有所预见。所以总而言之,尽管朱瞻基有许多缺点,但是瑕不掩瑜,他的确是一个守成的好皇帝,这也是无法否认的。

xuweizhong

xuweizhong

明宣宗朱瞻基,可以说是大明朝最神奇的一个皇帝,因为他的出生,一下成就了三个皇帝。朱瞻基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让朱棣有了发动靖难之役的决心,最终开创了永乐盛世。同样因为朱瞻基的存在,让原本可能被废的太子朱高炽,顺利登上了帝位。而朱瞻基也在仁宗去世之后,继位登基,延续了仁政,创造了“仁宣之治”。

朱瞻基成就了三个皇帝,让明朝在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之后,延续了繁荣。可是,他也犯了一个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明朝的灭亡,在一定程度上是源于党争,而党争中很强势的一方就是阉党。阉党的中坚自然就是宦官了。宦官们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能量,主要就源自明宣宗朱瞻基。

这件事,还要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说起。

明朝初期,朱元璋吸取前朝经验,大力加强中央集权,不但废除了丞相制,还明确规定后妃不得干政,太监不得干政。朱元璋为了约束太监,专门在宫门内立了一块铁碑,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朱元璋虽然也在宫内设有“司礼监”,有秉笔太监、掌印太监,但是,朱元璋勤政,所有奏折都是亲自看,谕旨都是亲拟。因此,执笔太监仅仅是代替写字,掌印太监也仅仅是协助盖上玉玺而已。

有些资料说明太祖朱元璋明确禁止太监读书识字,并非如此。秉笔太监还是识字,懂文墨的。只是此时的太监们没有机会越过皇帝,干预政事。

到了明成祖时期,朱棣再也没了朱元璋时处理政务的激情和精力。他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就挑选低级别官员,参与机要事务,形成了代替丞相职权的内阁雏形。同时,朱棣开始倚重宦官,成立东厂,赋予宦官们“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明朝宦官干政的祸端,其实在明成祖时期已经埋下了。

只是,明成祖对于上行下达的奏章、谕旨,还是会亲自过问的,处理意见也是召集内阁成员商讨,一般不会出现越过皇帝的情况。这时候,宦官中的掌印太监虽然握有玉玺,却也施展不出什么神通。

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时期,情况就彻底改变了。

朱瞻基先是下旨,在大内设置内书堂,专门用来教导宦官们读书。正所谓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宫内太监们的智商,开始直线上升,有了干政的能力。

接着,朱瞻基又建立了让太监们有更多参与机会的票拟、批红制度。

官员向皇帝提交的奏本,先由通政使司递交司礼监文书房,登记后交皇帝预览,然后才送内阁。如果遇到偷懒的皇帝,可能根本就不会预览,奏本直接交给内阁处理。这种情况下,如果太监们想作弊,就可以扣留奏章了,皇帝看不到,内阁大臣更看不到,有了闭塞皇帝视听的能力。

送到内阁的奏本,内阁大学士看后代拟处理建议,并以纸条的方式贴在奏章封面供皇帝参考,即“票拟”。皇帝在正式批阅时,就可以直接参考内阁大学士的建议拟定旨意,进行批示,即“批红”。

这时候,如果遇到懒惰的皇帝,批红也是直接交给了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处理。此时,太监就有了干预朝政的能力。特别是掌印太监,可以说是生杀大权在握,反正玉玺在手,盖上去就有效力。

明宣宗朱瞻基进一步放宽了禁止条件干政的限制,建立了内阁、太监参与处理政务的制度,还开发了太监们的智力,这才导致了太监们开始大肆干政。

明英宗时期,大太监王振悄悄移走了明太祖朱元璋所立的禁止太监干政铁碑。王振接着唆使英宗朱祁镇亲征,致使明军惨败土木堡,英宗被俘。大太监王振也成了明朝干政的第一位太监。

阁臣与宦官之间的权力之争,最后也演变为了明末的党争。阁臣中的首辅,最后全面掌控了票拟大权,比左、右丞相还专权。而内廷之内,如果皇帝懒惰,比如小木匠天启帝,那么批红大权,基本上就掌握在了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手中。太监们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篡夺皇权的能力,比如大太监魏忠贤。

太监干政,可以说是导致大明持续衰弱,甚至最后灭亡的原因之一。而这一隐患,正是明宣宗朱瞻基所埋下的。

云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