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朱瞻基给大明朝留下了怎样的隐患?
Folome
朱瞻基明宣宗,大明王朝第五位皇帝,永乐大帝最喜欢的皇孙,1424年被立为皇太子,在红熙元年即1425年六月二十七日正式登基,开始了宣德王朝。对于明宣宗朱瞻基的评价大多数都是非常认可的,他御驾亲征平定藩王作乱,重用“三杨”等贤臣,改组内阁,减免赋税,使得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空前发展,与其父明仁宗朱高炽一起开创了“仁宣之治”。
但人无完人,即便朱瞻基再受到爷爷朱棣的赏识,再如何勤政治理国家,但是他也有很大的缺点,而就是这缺点为大明王朝埋下了衰亡的隐患。
【1】无视祖制,使得宦官逐渐走上大明王朝的政治舞台。在朱元璋时期,因为他知晓以往很多朝代的衰弱皆与宦官乱政有关,所以在开辟大明王朝之后,朱元璋对宦官进行了严苛的管理,要求宦官不允许读书识字,也就是说宦官必须是文盲,这样能够确保他们掌握不到重要的政治情报,而且不能出皇宫与大臣们有任何的接触和交流,这样避免宦官与大臣之间的勾结。同时命人打造了一个铁牌,上面写有: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避免宦官干政乱政的发生。但是随着大明王朝不断向前发展,尤其宦官在为皇帝做出的贡献不断增大的形势下,宦官逐渐从后台走向了前台,这其中起重大推动作用的就是明宣宗朱瞻基。
朱瞻基一改祖上的不允许太监读书识字的规定,在宫内设置专门的机构负责教太监读书识字,指定翰林学士在内书堂教宦官,以使他们能够处理文件和正式与朝廷官员的联系。朱元璋所怕的、所重点禁止的,在朱瞻基这边全部都放开了,自此宦官们掌握了文化,而朱瞻基也越来越多的时间重用宦官,比如其中一项重要的就是内阁票拟,就是内阁成员对于来自全国各地比较重要的奏章进行初步的意见草拟,将批阅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各奏疏的对面上以进呈,让皇帝来批红,如果皇帝同意,就将意见重新抄一遍,如果不同意皇帝可以自己草拟批复内容,但多数情况下是同意内阁大臣们的意见的。但是朱瞻基对此项工作依然认为繁琐,所以就让太监完成此项工作。而就在这个过程中,太监掌握了大量的国家机密,也实现了与不同大臣之间的私下沟通和接触,使得自己的权势不断膨胀,最终发展大不可遏制的阶段。
【2】朱瞻基的爱好开辟了后来明朝皇帝不务正业的先河。朱瞻其还有另外一个称号是:促织皇帝,促织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蟋蟀。明朝有句俗语是:促织瞿瞿叫,宣德皇帝要,足可见明宣宗朱瞻基对于此项活动的热爱。明代王世贞王弇州史料中有记载一条朱瞻基下给况钟的一道密诏:
宣德九年七月,敕苏州知府况钟:比者内官安儿吉祥采取促织。今所进促织数少,又多有细小不堪的。以敕他每于末进运,自要一千个。敕至,而可协同他干办,不要误了!故敕。皇帝一要就要上千只促织,而且这促织还是要最好的,这对于任何一位官员来说都是一件很难办到的事情。因为促织是皇帝喜欢的,所以促织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动辄每只就要数十金。当时枫桥一个粮长被郡督派遣去寻找,终于发现一只“最良者”,他马上用自己所乘的骏马进行交换。回到家后,他非常小心把这个命根子放在蟋蟀罐里,他的妻子很好奇,一只蟋蟀竟然要用一匹马来交换,于是打开蟋蟀罐偷看,但没成想蟋蟀趁机跑了出来正好被鸡啄死,他的妻子非常恐惧上吊自杀了,当丈夫回来后看到妻子自杀,但害怕因为蟋蟀死了自己要受到处罚也自缢而亡,一只蟋蟀让人家败人亡。
字明宣宗朱瞻基以后,很多皇帝在政事方面都不上心,而在业余爱好方面都非常的用心,有在宫中开设集市的,有的还叫宫女扮成妓女淫乐的,有的喜欢做木匠活的,有的整天喝酒享乐的等等,这些恶俗都是始于明宣宗朱瞻基,他为后来的皇帝开了一个亡国的恶俗。
正是因为明宣宗朱瞻其重用太监和沉迷于斗促织,最终直接影响了大明王朝的后世历代皇帝,尤其是重用宦官这方面,在其之后历代皇帝都非常重用宦官,最终知道导致宦官专政和乱政,在宦官的乱政下,在各位皇帝不务正业中,大明王朝最终走到了重点,被灭国。
xueou15
朱瞻基唯一留下的隐患就是有一个无能的儿子朱祁镇。宦官之祸,重下西洋都不值得一提。
明宣宗朱瞻基,明朝第五任皇帝。明成祖朱棣最疼爱的孙子,早早的就被立为皇太孙。其父明仁宗朱高炽是朱棣的大儿子,却一直被朱棣反感。也是因为朱瞻基,才能一直保留着太子之位。
朱瞻基即位时,大明经过其祖朱棣,其父朱高炽努力下可谓是欣欣向荣。手抓一手好牌的朱瞻基没让别人失望,更是打出了一个"仁宣之治"。这一时期成为明朝历史上少有的吏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时期。
宣宗朝文有内阁"三杨"杨士奇、杨溥、杨荣执掌朝政,吏部尚书蹇义用人分明、户部尚书夏原吉掌管钱粮,武有英国公张辅统帅大军。地方上有大名鼎鼎的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
有这么一帮能干的手下,想不中兴都难。
而手下太能干也不是好事,一些官员就开始想着“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文官们开始抱团组成集团,内阁权力也不断加强,已经逐渐成为凌驾于六部之上的存在,官员慢慢的倒向内阁。最严重时皇帝的圣旨都能被内阁驳回。
朱瞻基被一群能干的手下压迫的厉害了,在这种情况下,内廷迅速崛起,司礼监就是这个时候的产物,一直沿用到明朝灭亡。朱瞻基设立内廷司礼监的目的只是为了压制外廷,并起到沟通外廷的作用。
在朱瞻基的眼里太监只不过是账下走狗而已,在自己的控制之中,是拿来对付外廷那些不听话的官员的。可是他没想到他的儿子朱祁镇是如此的没用,竟然连太监都管不住,被大太监王振忽悠的发生了“土木堡之变”,朱祁镇都被瓦刺人抓走了。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瀛,驸马都尉井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皆战死。至此明朝再无可用之兵。
从历史上看明朝的灭亡是必然的,把一个国家的兴盛衰败寄予在皇帝一人身上本来就是一件错误的事,明朝的中央集权社会制度,土地兼并,官吏腐败才是王朝真正灭亡的原因。
liushichun
朱瞻基即明宣宗,是大明第5位皇帝,他继承祖业,奋其余烈,励精图治,发奋图强,让大明帝国在自己手中达到天下大治的兴旺局面。明宣宗在位期间是明朝财力最为雄厚的时期。然而随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君臣陶醉在表象的治平景象中,没有意识到盛世下的隐忧。明宣宗留下的隐患有三点:
一、帝王的爱好加重百姓负担
明宣宗朱瞻基有一个爱好就是斗蟋蟀,因此被称为“促织天子”。宣宗对斗蟋蟀非常痴迷,经常派宦官到各地选取上好的蟋蟀。因为这种缘故,斗蟋蟀在全国风行起来,蟋蟀的价格扶摇直上。由于采办蟋蟀的数量多,摊派给地方,常弄得百姓鸡犬不宁。清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根据一个故事:一个粮长用一匹马换取了一只好蟋蟀,准备献给宣宗,不料妻妾观看时跑掉了。妻妾自知闯祸自杀了,粮长见家破人亡也上吊了。稍加改动,写成了《聊斋志异》中著名的《促织》一文。
宣宗的爱好加重了百姓负担。可以说他带了一个坏头,此后的很多明朝的皇帝都喜欢展示自己的爱好,导致很多加重百姓负担的问题,为明朝中后期一些农民起义埋下了伏笔。
二、土地兼并
宣宗时期,土地兼并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大量土地流向皇室勋贵官僚地主手中。农民没有必需的土地,流民问题也逐渐形成。宣德五年(1430年),北直隶易州有逃民1229户,山东潍县有逃民3407户。
大量的土地兼并,造成了很多流民,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也为明中后期丈量田亩、安置流民,埋下了伏笔。
三、重用宦官
自从明成祖朱棣篡位以来,太祖朱元璋制定的祖制遭到破坏,宦官逐渐受到重用。在洪武年间,宦官基本都是没有文化的。宣德元年七月,宣宗在内府设置教习内官监的内书堂,派大学士陈山教授。也就是说,宣宗不但重用宦官,还让他们有学习文化的机会。明太祖朱元璋泉下有知,估计要从棺材里爬出来把朱瞻基暴打一顿。
宣宗时期,宦官专权尚未形成,但下一任皇帝就有太监王振专权,此后还有几位宦官专权,比如刘瑾、魏忠贤等。可以说,宣宗重用宦官,并教授学习,开了一个很坏的头。
总评,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主要留下了以上三个隐患。可惜的是,他并没有意识到。
leonchang
寿命太短,是朝政不稳。
木木家的鱼
单看朱瞻基在位期间的表现,尤其是为政举措的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他有能力,有想法,不昏庸,符合一个优秀的守成之君所必备的一切条件。然而,评价一个人,尤其是站在历史拐角去看待前人之事的时候,是需要加上很多后来因素的。虽然他在生活上有点瑕疵(比如喜欢斗蛐蛐,也因此自己还被后人称为“蟋蟀天子”),但生活上的一些爱好不足以否定他的历史功绩。能否定一个人一定是会给后世带来深远影响的,但朱瞻基喜欢斗蛐蛐不是,他让宦官学习进而参权这件事,却是一件足以颠覆他之前所取得的所有功绩的事情。那么朱瞻基为何要让宦官学习呢?这还要从朱元璋说起,朱元璋当年为了加强皇权,以“胡惟庸案”为借口取消了延续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大权独揽,但取消丞相制也有弊端,那就是一切军国大事皇帝都必须亲力亲为。早期朱元璋尚可以坚持,但时间久了便自觉精力不足,于是便有了殿阁大学士,大学士协助朱元璋处理政务。
到了朱棣时期内阁出现了,一开始内阁没有决策权,但随着皇帝的力不从心,内阁开始参与到政务的决策之中,到了朱瞻基即位后,内阁有了票拟的权力,即替皇帝处理相关国家事务,最后将处理意见呈报皇帝,皇帝做最后的决策。虽然朱瞻基深知宦官干政的后果非常严重,且他对宦官的监管非常严格的,所有大事的最终决断依旧掌握在自己手里。但他还是没有意识到赋予宦官参政对大明朝意味着什么,尤其是他没想到自己亲自选定的接班人,会差点因此而葬送了大明朝。公元1449年,朱瞻基的继任者明英宗朱祁镇率领的二十万明朝精锐,在土木堡被瓦剌军击溃,自己也做了阶下囚。土木堡之变,对于大明王朝的影响是灾难性的,这自不必说。而造成土木堡之变的主谋就是一个叫王振的宦官,从王振开始,宦官开始登上明朝的政治舞台,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而王振专权距离朱瞻基驾崩才不过七年,恐怕朱瞻基做梦都没想到,短短七年,宦官们就已经开始影响大明王朝的历史走向了。
sesani
朱瞻基在历史上被称之为“蟋蟀天子”。朱棣曾经多次带着朱瞻基征讨蒙古,让他从小就经历磨练,而且因为他聪明好学,深得朱棣夸奖。
朱瞻基他在用人方面任用先朝三杨,蹇义,夏原吉等贤臣,他为了让大臣们能很好地工作,专门设置了“旬休",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年假”。
在宣宗朱瞻基当政期间,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空前发展,出现了继文景之治,开元盛世之后著名的“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
朱瞻基为后人所诟病的,就是为大明王朝留下了一个隐患,那就是创办内书堂。
创办内书堂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翰林学士教宫里的宦官读书,好让这些人能够更好地帮自己处理文件,提高办事效率。
朱瞻基在登基后的第二年,1426年,就下令在宫中设置“内书堂”,并设置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两个职位。采用内阁大学士教授宦官学识,让他们获得了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行政能力的机会。
让宦官懂得朝政,开始一步步地踏入朝堂之中为朱瞻基办事,甚至于朱瞻基本人还经常让宦官处理朝政。
朱瞻基这个举措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文官集团势力的发展,也符合平衡诸多势力的天子之道,然而却后患无穷。
或许连朱瞻基自己也没有想到,在他驾崩还不到七年的时间,宦官专权便已成为常态,明英宗时任用官官王振,对形势做出错误的判断。差点让明朝在土木堡之变中覆灭,土木堡之变朱瞻基的责任重大。
太监干政,可以说是导致大明持续衰弱,甚至最后灭亡的原因之一。
davygn
明宣宗朱瞻基是历史上有名的仁君,也是明朝为数不多的正常皇帝,在位期间让明朝的各方面实力达到巅峰,其统治期间跟明宣宗合称为“仁宣之治”
不可否认的是明宣宗接手的明朝是一个百废待兴的王朝,在经过藩王之乱和朱棣的多次远征漠北,明朝百姓的生活十分沉重。
虽说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期间也是有所作为让明朝得以恢复,但在位仅仅不到一年就因病去世,所以这大兴明朝的重担就交给了年纪轻轻的朱瞻基。
在朱瞻基的一番改革下明朝的国力确实上涨到一个巅峰,但有好的就必然就会坏的,朱瞻基在大兴明朝的时候也顺便给后世皇帝留下了两个隐患,这两个隐患最后演变成了导致明朝灭亡的关键因素。
在朱元璋统一天下后为了加强君主集权直接废除了丞相制度,当时朝中的大小事几乎都要经由朱元璋之手。
但是这样虽然做到了皇帝权力最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皇帝非常的累,经常需要熬夜批改奏折。
在朱元璋去世之后朱棣为了避免削藩发动了靖难之役,登基后的朱棣更向往远征漠北,但按照朱元璋的规矩那朱棣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在皇宫内批改奏折。
于是不安现状的朱棣就为了让自己轻松一些创建了内阁制度,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内阁制度就是曾经的丞相制度。
明朝后面的皇帝一个比一个爱玩就是因为有内阁在后面支撑帮助,这才让嘉靖三十年不上朝也国泰民安。
而在朱棣时期虽说有了内阁制度,但内部制度方面并不太完善,等到了朱瞻基时期他又对内阁制度进行了再一步的改善。
内阁制度的出现确实帮助皇帝减少了很多忧虑,但不可避免的是君主集权将不复存在,相当于皇帝的权力遭到削弱。
明朝的灭亡可以说就有内阁制度的原因在里面,正是因为朝廷中的内阁制度导致明末出现了激烈的党争让崇祯头疼不已。
朱元璋非常讨厌太监这一个群体,认为他们每天活动于王公贵族之间,在获得权力之后很容易祸乱朝纲。
事实证明朱元璋想的也确实没错,历史上因为宦官而灭亡的朝代还不在少数,朱元璋借鉴这一点确实没错。
为了证明自己的决心,朱元璋还特意立下一块石碑,上面就写着宦官不得干政,可见朱元璋讨厌宦官的心。
不过恐怕朱元璋再怎么想都不会想到,自己明明已经那么严厉的禁止宦官干政了,为什么明末时期宦官干政情况还那么严重。
这就不得不说说朱瞻基了,这便是朱瞻基给后世皇帝留下的第二个隐患,他在位期间强化了太监这一制度。
朱瞻基有一个外号叫“蟋蟀天子”,这是说朱瞻基非常喜欢斗蟋蟀,这在古今历史上还真是少见。
不过朱瞻基可不是仅仅只会玩都喜欢,他是琴棋书画包括骑马射箭是样样精通,只要是能玩的都精通。
但朱瞻基作为皇帝他每天所面对的政事一大堆,那么他是如何抽出时间去玩的呢?
于是朱瞻基就想为什么不能让一些人帮助自己批改那些不重要的奏折呢?最后思来想去朱瞻基就想到了太监。
虽说宦官自古备受唾弃但不可否认的是宦官最得皇帝心,毕竟身在皇宫的皇帝们身边也就只有太监这一个群体做朋友了。
但是朱瞻基想让宦官帮助自己处理政事就必须面对一个问题,就是自朱元璋之后宦官都遭到了大力的打压,所以能力非常有限。
而那些读过书的有能力的人往往又不会进宫当太监,毕竟在古代做太监的大多都是贫苦人家,生活实在过不下去了才走这条路。
为了解决太监知识量这个问题朱瞻基也是煞费苦心,最后专门建立了一所专供太监读书学习的地方,目的就是培养这个人日后能够帮助自己。
这样做站在朱瞻基的立场确实没有错,毕竟朱瞻基是明君,在他的影响下哪里还会有宦官作祟。
但朱瞻基却忽视了一个更加致命的问题,就是后世的皇帝如果不是明君该怎么控制这个有能力有见识的太监。
就这样在朱元璋废除宦官制度之后朱瞻基又将这一制度又给扶持了起来,并比之前更加强大。
也正是有朱瞻基允许宦官干政,才有了后面明英宗的土木堡大败,导致土木堡兵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宦官王振从中作梗。
不仅如此,明朝的灭亡也跟宦官息息相关,只能说朱瞻基是高估了后世皇帝的英明程度。
不过虽说朱瞻基给大明留下这两大隐患,但他本身的作为还是非常可以的,毕竟仁宣之治的成功是不可否认的。
朱瞻基明白“民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于是在统治期间对民情和农业生产格外的重视。
在外的朱瞻基看到农民在收庄稼,于是便不顾劝阻亲自下到地里面跟农民一块劳作,目的就是为了感受农民的生活状态。
当明朝部分地区陷入到蝗灾之后,朱瞻基就命人赶快前去治理,并且还特意告诫官员不能因为捕捉蝗虫而欺压百姓。
不仅如此,朱瞻基在位期间多次提倡节俭和减少赋税,这一系列措施受到百姓的爱戴。
除了仁政爱民之外朱瞻基在位期间还有两个施政特点,分别是鼓励纳谏和慎用刑罚,
朱瞻基认为历史上的昏君都是因为不听大臣纳谏所成,于是朱瞻基就非常鼓励大臣们对自己纳谏。
为了让大臣们更好的纳谏,朱瞻基给大臣杨士奇等人一枚印章,也正因为朱瞻基能听进谏言,朝廷上下大小官员都会发布自己的意见。
在鼓励纳谏之外就是朱瞻基的慎用刑罚,按照他的意思来讲就是之所以有人犯法,就是因为法律普及的不够彻底,于是专门让人到各地普及法律以及重要性。
在朱瞻基的大肆普法之下,再加上朱瞻基的种种爱民措施,犯法的人少之又少。
所以说很多人对朱瞻基都是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他开创了盛世是个明君,也有人觉得他强化内阁并恢复宦官制度是个昏君。
以你对朱瞻基的了解来看,你觉得这位开创仁宣之治但同时又留下两个隐患的皇帝是明是昏?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文章不错,就给文青点个关注或赞吧,感谢~
(网络配图,侵权删除)
断翅蝴蝶飞华华
历史总是在不起眼的地方转弯,历史也是在不经意的决定下埋下隐患。明宣宗朱瞻基也算得上一个合格的君主,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合格君主在历史上做了的几个决定,给大明王朝留下了隐患。这些隐患或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明朝的灭亡,那么他给大明留下的隐患有哪些。
教宦官读书,没成想却成为大明一大祸害这是明宣宗做得最错误的一个决定,他制定政策的时候肯定不知道会给以后埋下隐患,要是知道他肯定不会那样做。明太祖朱元璋明令禁止太监干预政务,他们只能做一些扫扫地这样的内务,一旦发现有太监超越了职能范围就必定严惩。因此朱元璋统治时期太监是没有什么权力的,然而到了朱棣时期宦官们稍微有点权力,但是朱棣也会很严厉地对待宦官们。所以太祖,太宗二朝没有太监越权行为的发生。
然而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就变了,他信任内阁,内阁逐渐掌握大权,势力越来越大,最后一发不可收拾。面对权力越来越大的内阁,他做了一个决定,教太监们读书,他认为这样可以牵制内阁。于是祸害明朝两百多年而不绝的宦官参政制度始于明宣宗朱瞻基,直至明朝崇祯时期,甚至南明的时候太监还在为非作歹,宦官对明朝的覆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扶持宦官,他甚至下令让翰林学士教宦官读书,以便让他们带自己处理公文,有时甚至代替皇上行使批红的权利,这也导致了宦官的权利越来越大。不过朱瞻基并没有把这放在心上,因为他可以有效的控制宦官,对他们进行严格的监管,朱瞻基曾多次下令减少宦官的采购并禁止有如伐木和造船等宦官的指导活动发生,对于那些犯有重罪的宦官,他会进行严惩.。然而从此之后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
《明史》“初,太祖制,内臣不许读书识字。后宣宗设内书堂,选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遂为定制。用是多通文墨,晓古今,逞其智巧,逢君作奸。数传之后,势成积重,始于王振,卒于魏忠贤。”
其实皇帝制定的策略都是希望国家能够变得更好,可是之后的发展趋势超出了自己的预估范围,变得掌控不了。比如老朱,他制定很多政策都是为了能更好地统治,让国家长远发展,可是一代人不可能把几代人甚至整个朝代皇帝要做的事都做了,有些事是他预料不到的。比如他希望他的后代能够好好生活,替皇帝镇守大明的边疆,没想到这些后代竟然成为拖垮明朝的一大原因。
有为之君所立下的政策,开始之初都是为了国家繁荣昌盛,为了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只能说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后来由于这个政策因为变质而形成一个可以让王朝走向末路的隐患。
信任内阁,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以至皇权旁落到了朱棣时期内阁出现了,一开始内阁没有决策权,但随着皇帝的力不从心,内阁开始参与到政务的决策之中,到了朱瞻基即位后,内阁有了票拟的权力,即替皇帝处理相关国家事务,最后将处理意见呈报皇帝,皇帝做最后的决策。时间久了,内阁的权力便越来越大。虽然朱瞻基尚且能任用贤能,所任用的大臣无不是经天纬地之才,且他与大臣们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的融洽,但这并不妨碍内阁权力的过大,以及皇权的逐渐衰落。
之后内阁一发不可收拾,到明中后期内阁敢于跟皇帝抗衡,连皇帝都忌惮内阁的势力,致使后来的皇帝们受制于内阁没有自由。
继承人问题其实朱瞻基选择继承人是要看封建礼制的,朱祁镇是长子,又是皇后所生,而且没有犯过什么错误。他是最好的继承人,可是就是这样的继承人,在受到身边宦官的蛊惑之后,宣布亲征,导致了土木堡之变的发生,致使明朝几代人建立起来的精锐部队全军覆没(特别是三大营)。后来京师保卫战连正规部队都没有,只能东拼西凑把二线部队拉出来。如果京师保卫战失败了,后果不堪设想。
消极对待边疆问题,后来的皇帝纷纷效仿,不再锐意进取,致使大明失去大片疆域朱瞻基在位时期减弱了对边境的控制权,瓦剌越来越强大。朱棣在拿下东北地区后,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周边的少数民族大多归附了明朝。从某种程度上保证了大明江山稳定。
永乐七年,朱棣设立奴儿干都司,不过由于路途遥远,远离大明核心区域,此地的控制者大多为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明军对此的控制稍弱。而实际上这里已经是大明的版图范围内。
到了宣宗时期,朱瞻基认为此地是苦寒之地,对于国家没有太多实际价值,放松了对这里的控制,撤掉了大量力量。在朱瞻基想来,这可以帮助朝廷省掉大量的人力物力,军费也可以节省很多,是百利而无一害。
“凡采捕造船运粮等事,悉皆停止,凡带去物件,悉于辽东官库内寄放;其差去内外官员人等俱令回京, 官军人等各回卫所着役。”
如果奴儿干都司一直在朝廷控制当中,之后的边境问题和后金的崛起可能都不会发生,既然朱瞻基放弃了奴儿干都司,那么他之后的皇帝们也同样如此。无主之地变成了少数民族的乐土,之后的辽东总兵总要花费大力气来抵御少数民族的侵扰,女真部族也是在这种环境中逐步壮大,也就成为不可小觑的一股势力。
这也导致了之后的皇帝对边疆问题采用了消极态度,之后明朝的疆域越来越小,要知道朱棣在位时期领土面积达九百多万平方公里,到了明后期就剩下三百多万平方公里,其根源来源于明宣宗。
明宣宗在位时期采取文治,与民休养生息,使国家能够稳定发展。然而他的几个决定也为大明王朝埋下了隐患,这些隐患都或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廖湘林
明宣宗朱瞻基总体来说是一位好皇帝,仁宣两朝更是被史学家比做周之成康、汉之文景的大治之世,但明朝实现了极盛的同时,也走向了中衰的起点,为后世埋下不少隐患。
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明朝第五任皇帝,成祖朱棣之孙,仁宗朱高炽嫡长子。朱瞻基甚得朱棣喜爱,传说朱瞻基出生时,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曾做一梦,他梦到太祖皇帝朱元璋将大圭赐予他,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梦醒后觉得这是吉兆,就在此时听说孙子朱瞻基降生,他觉得这个吉兆会验证在他的孙子上,在看过这个孙子后,发现其脸上一团英气,酷似自己,遂大喜曰:“此乃大明之福也”,于是亲自指派名师甚至亲自指导朱瞻基的文韬武略。
靖难之变后,朱棣苦于储君的选择,解缙等人便提出“好圣孙”就让朱棣下定决心立刻朱高炽为太子,可见朱瞻基在朱棣心目中的位置有多重要。永乐九年,朱瞻基正式被列为皇太孙,这时起,他就已经注定是未来的大明天子。永乐二十二年,朱瞻基被立为太子,第二年仁宗驾崩,朱瞻基即位,是为宣宗皇帝。
在他主政期间,任用“蹇夏”与“三杨”等名臣,并沿用仁宗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国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所谓的“仁宣盛世”的治世局面,这个阶段在史书中有高度评价。
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年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
宣德十年,朱瞻基因病早逝,享年38,庙号宣宗,康熙帝对其高度评价:“帝之英姿睿略,庶几克绳祖武者欤”!
说了这么多朱瞻基的好,我们回到正题来,他在大治之时为明朝埋下了何隐患?
第一、为后世的“党争”埋下隐患。朱元璋自“胡惟庸案”后罢相不设,并将此列为祖训,如此一来大明君主必然要事必躬亲的处理政务,虽然累点,但的确避免了皇权受到威胁。朱棣继承了他父亲的铁血风格,但同时又不堪政务之负,成立了内阁,帮忙处理日常政务,但朱棣组建的“内阁”任用官员,大多是品阶不高的小官。虽然仁宗即位后提高了大学士们的品阶,但还是没有任何实职,在决策上有干预权,无决策权。
但这个平衡在宣德年间被打破了,内阁大学士们已经有了制定内政外交政策以及人事任免等权利,并担任了六部主官等重要官职。如“三杨”、黄淮等官员都是内阁大学士并且还是官居一品的六部尚书,他们最重要的权利来自于宣德年逐渐发展起来的“票拟”制度。
票拟制度是引起明末党争的罪魁祸首。其运转原理是全国奏折汇率到通政司,然后由通政司送至内阁,再由大学士“用小票墨书”,呈给皇帝作最后批示,这就是票拟制度。但大学士与部臣及地方官员事权不明,会发生严重的权利冲突。如果遇到像宣宗皇帝这样强硬的皇帝也罢,遇到皇权弱势时,“票拟制度”就成为打击政敌最可怕工具。这就出现了所谓的“言官清流”与阁臣部臣的矛盾,又或出现类似地域利益之间的“楚党”、“浙党”、“东林党”这样的党争,其目的就是一个利益,而利益的实施条件就是这个“票拟”制度。而文官集团的坐大,又会对内廷造成威胁,这就又形成了代表皇权的“宦官”与文官的党争,所以这绝对是一个遗害后世的制度。
第二、为“宦官干政”创建了温床。朱元璋在建国之初便想着根除宦官干政的一切可能,于是在洪武十七年,朱元璋专门打造了一枚铁牌悬挂在宫门之上,铁牌上书曰:“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然而事情的发展往往不会以个人的意愿为转移的,在永乐帝时期,政治体系中的各种力量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此消彼长,在洪武朝受到压制的宦官开始复苏,比如说太监郑和曾七下西洋,可以证明当时的宦官已然走上政治舞台。
然而,给了宦官们更大机遇的是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元年,朱瞻基完全摈弃朱元璋立下的宦官不准识字读书的规矩,他悍然下令设置“内书堂”,还专门配备翰林院的官员来担任宦官老师,而教太监读书的目的则是为了让他们方便协助自己处理政务,这就衍生出一个与“票拟制度”相对应的“批红制度”。
“批红”又称“批朱”,是对大臣们票拟制度的一种牵制,以防臣权威胁到皇权,也可以理解为对“票拟”的最终决策权。至此,原本在太祖朱元璋时代就高度集中的皇权就被分割为“票拟”和“批红”两个部分,票拟权属于内阁大学士们,而批红权本来在皇帝手中,但大多数明朝皇帝都怠政,批红权就落在了以司礼监为首的太监机构中,司礼监的秉笔则被称为“内相”。
“批红制度”成为整个明朝宦官干政的重要温床,不久以后就培养出第一个有文化的太监王振,其混乱朝政致使“土木堡之变”发生,而后汪直、刘瑾、魏忠贤等权宦层出不穷,一直折腾的明朝亡国才罢。“批红制度”更是形成了朝臣与内廷的党争,此过程经历了大半个明朝。
第三、“无过废后”开明朝废后之风气。明宣宗朱瞻基与贵妃孙氏乃青梅竹马之交,故而多有情愫,在立皇孙妃时,胡氏善祥被封为正妃,而孙氏只封嫔,朱瞻基当时就多有不满,奈何张太后是个严厉之人,因而不得已也就忍了。
宣德二年,贵妃孙氏为宣宗皇帝诞下一子,朱瞻基便因“母以子为贵”的理由向众大臣提出废后的意愿,但皇后胡善祥贤德善良,素有贤名,外臣反对,就连内宫张太后也反对,奈何宣宗皇帝决心已定,宣德三年二月,宣宗皇帝让在病中的胡善祥上表辞后,胡善祥就这样“无过被废”,而孙贵妃则成功上位,这也是明宣宗被人诟病的事件之一。《明史》记载:“后无过被废,天下闻而怜之,宣宗后亦悔。”
自从朱瞻基开启了废后之风,其后人多有废后之举,如代宗废汪皇后、宪宗废吴皇后、世宗废张皇后等等,可以说这也是宪宗皇帝为明朝留下的隐患。
第四、裁撤奴儿干都司给明朝带来了灭国隐患。奴儿干都司,原本为元朝征东元帅府,明承元制,洪武八年便在此地设置了辽东都指挥使司,洪武二十八年,建立了卫所设指挥使和千户。鉴于该地贸易频繁,升奴儿干卫为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并一再强调黑龙江流域为“锁钥之地”,要妥为管理,所以永乐时期奴儿干都司便成为明朝廷直属管地,由原来的土官,变为流官管理。
然而这么一个战略重地,在宣德九年却被宣宗皇帝裁撤了,原因竟然是因为奴儿干都司属于苦寒之地,管理上“糜费财物”,本着与民休养生息的原则,他放弃了该地区的行政直辖权,而是改由辽东都司管辖。而此时辽东都司职能本是管理辽东汉人,而对原来本属于奴儿干地区的女真人只能采取“羁縻”政策,而该地区由中央管辖到地区自治,也成为女真人坐大的最重要因素,中后期的明朝在其不断骚扰之下逐渐亡国。
女真人虽然隐患巨大但暂且还没有显示出威胁性,而裁撤奴儿干都司最显著的影响就是对北方蒙古人的战略威慑,变成了战略收缩,致使蒙古人在也先的带领下迅速统一,直接导致了英宗皇帝的“土木堡之变”。另外裁撤奴儿干都司让东北亚丝绸之路的经济重心逐渐消失,大明朝的商税损失巨大。
总而言之,在明宣宗朱瞻基时期,虽然大明发展到了极盛,但在军事上由于过度收缩,遗留的隐患还是非常巨大的,还有宣宗皇帝“弃置交趾”,在后世看来对明朝影响也是巨大的,且不说放弃安南的大片领土,裁撤行政机构的行为就足以动摇明朝的宗主国地位,所以在明朝中后期才会有倭寇之患、女真之患等。
结语:宣宗皇帝在国家经济发展上,可以说是完成了大明朝的历史使命,但相对于他的内政,军事建树实在毫无可取之处。他的政策固然是以人为本,但全是站在消极的方向,使帝国的威严不断减弱,此后的明朝统治者以他的政策为模本,一直实行消极政策,最终使得大明四邻皆敌,应顾不暇而国力消磨,最终让满人占了便宜,捡了江山。比沃
作为盛世,明代的“仁宣之治”一直为世人津津乐道,而明仁宗在位日短,这段盛世的主要缔造者,应该是明宣宗朱瞻基,当其在位之时,成祖时期的连年征战得以减少,百姓脱逃战火疲惫,得到了一段宝贵的休养生息时期。
和平的环境之中 ,大明王朝在宣宗皇帝的治理之下,经济日渐复苏,国力蒸蒸日上,终其一朝,国内安定,四夷伏然,算得上是国泰民安之境,也当得起治世之称。
明宣宗时期虽然看起来河清海晏,四方来朝,然而作为一代明君,朱瞻基的一些在当时看来非常正确的决策,却给后世埋下了不小的隐忧,甚至一些学者认为,明代的覆亡,在宣宗朱瞻基时期便已经开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朱瞻基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最终会成为了大明王朝的隐忧之患呢?
脆弱的和平,忘战必危明宣宗时期的和平曙光虽然给国内民生、经济带来了和平的契机,迎合了当时国内苦难的反战情绪,然而当时的外患并未因明朝的和平姿态而彻底消除,明朝建立之后,随着北元彻底崩溃,蒙古部落分裂为鞑靼、瓦剌、兀良哈等部落势力,这些部落在明成祖北征之时,要么遭受打击,要么臣服示好,整个塞北局势看似已经向好,这也是明宣宗决定休战的原因。
然而,作为草原部族,向来遵循的都是弱肉强食,强行兼并的生存法则,在黄金汗帐光辉历史的号召之下,这些暂时收敛的草原部族们,并非真正想与明朝和好,只不过是一种打不赢,暂时服软的姿态,揣着后续休养生息,攒足力气,再来比过的心思。
而明宣宗时期,休战的政策虽然正确,却没有做到积极防御,不战而屈人之兵,在明成祖朱棣时期,曾经在东北地区设立了奴儿干都司之地,这里土地辽阔,向北延伸到大兴安岭,向东直接到达库页岛之地,虽然常年苦寒,但作为明朝的控制区域,如果自宣宗时期一直加强控制这里的话,自东北面对塞外蒙古可以形成夹击之势,而且可以在后金崛起之时,就将其扼杀在萌芽之中。
奴儿干都司地理位置虽然重要,但其苦寒和自然条件恶劣的因素,使得明朝在考虑此地驻防之时,顾虑重重,因为如果要维持或加强此地的驻防,那就需要巨大的人力、物资投入,同时辽阔的地域,自然也要驻防一定数量的军队,人少起不到太大作用,而人多,就意味着供给、物资都要翻倍,在苦寒之地,炭耗、冬装、粮食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在与内阁商议了之后,朱瞻基决定减少奴儿干都司之地的力量,在其看来,如此荒凉之地,投入大量精力,得不偿失,将大量的朝廷物力用于宣大之地的防御,比用在这里要实际并有效得多。
“凡采捕造船运粮等事,悉皆停止,凡带去物件,悉于辽东官库内寄放;其差去内外官员人等俱令回京, 官军人等各回卫所着役。”而正是明宣宗对这一块地区的放手,使得明朝之时在很长一段时期,辽东之地的明军都是消极防御,对于后金的崛起没有形成有效的遏制,一些说明宣宗为明朝埋下亡国的隐患,也是指的这个事情。
早在朱元璋时期,鉴于历朝内官乱政弊端,朝廷就有严令不得宦官干政,还立有铁碑专门申明此事,然而随着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之后,明代皇帝的担子就开始繁忙起来,朱元璋自己最后也吃不消,最终成立了翰林侍读团队,为自己分担。
而到了朱棣时期,则已经形成了内阁制度,有专门的文官集团开始制度化登上政治舞台,然而,文官势力的崛起,相对君权就必然会削弱,为了巩固自己的君权,在与文官内阁势力拔河比赛之时,明宣宗看到了身旁的那些宦官,来搭把手,你们跟朕一起来拉。
为了便于协助自己处理朝政,朱瞻基还专门为这些宦官们设立了内书房,并请内阁大学士来教他们读书识字,宦官,还是有文化的宦官,这样的特殊文化人,便堂而皇之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了终明一朝,影响深远的势力。
俗话说的好,坏人不可怕,就怕坏人有文化,一个不认字的坏人的其破坏力远不及一位文化修养极高的坏人。
朱瞻基将这批有文化的宦官调教好了,然而不久,他的儿子就尝到了老爹所留下来的隐患苦果,有文化的宦官王振入了宫,并得到了明宣宗朱瞻基的信任,而且还将这个大太监留给了自己的儿子,最终,这个让明英宗朱祁镇非常信任的王振,带着明英宗走向了深渊,明朝三大营精锐数十万人在土木堡一役之中,毁于一旦,明英宗本人也被瓦剌俘虏,差点国破身亡。
明宣宗,这个看似圣明的君王,在其光辉灿烂的仁宣之治中,也最终为大明埋下了深深的隐忧。
左岸的37度懒猫
朱瞻基给大明留下最大的隐患,就是“让太监有文化”!
明宣宗朱瞻基,终明一代也算是少有的明君,他在祖父明成祖朱棣和父亲明仁宗朱高炽的基础上,继往开来,进一步推动明朝的发展,创造了历史上著名的盛世——“仁宣之治”。然而,即便如此,朱瞻基也还是无法逃脱他给明朝留下的历史隐患。因为,朱瞻基在开创一段辉煌盛世的同时,也开启了一项明朝的政治顽疾——宦官专权。
实际上,明朝是一个从立国到亡国,都始终充满政治矛盾的朝代。立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就因为有感宰相制度对皇权的威胁,于是便毅然废除了在中国已延续了1500多年的宰相制度,使得封建皇权等到进一步强化。
但失去宰相的辅助后,国家的大小事务都直接落到皇帝的肩膀上,这就使得皇帝即便通宵达旦也都忙不过来。所以,后来到了永乐时期,明成祖朱棣由确立内阁制度。而明朝的内阁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过去宰相的部分权力。明朝之前的宰相是百官之首,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是制衡皇权的主要力量。而明成祖确立的内阁,其实只拥有议政权,而决策权则始终掌握在皇帝手上,至于行政权则分给了六部。
因此,明朝的内阁实际上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初衷主要是为了帮助皇帝处理国事,减轻皇帝的工作负担。
然而,随着大明帝国的稳定发展,文官集团开始不断座大,随之而来的,得到文官集团支持的内阁权力也不断增强,不再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而是逐渐走向皇帝的对立面,成为制约皇权,监督皇帝的机构。
而这种趋势,在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就开始越发明显。于是,朱瞻基就需要扶持一些亲皇权的近臣势力,来遏制日益倒逼皇权的文官集团,进而巩固皇权。而朱瞻基唯一的选择,就是自己身边的宦官。
虽然,朱瞻基也清楚宦官势力的发展会对国家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也知道太祖朱元璋严禁宦官干政的祖训。但相比于那些整天揪着自己不放,咄咄逼人的文官,朱瞻基更信任自己身边的宦官。于是,朱瞻基迈出了第一步,他开始教授宦官读书,然而培养一些有文化水平的宦官出来,让他们参与政治。而朱瞻基这么做,就打开了明朝宦官专权的潘多拉魔盒!
在有文化的宦官帮助下,朱瞻基确实省心了很多,既能遏制庞大的文官集团,又能很大程度上分摊自己的工作量。这样一来,自己就可以有空玩玩蛐蛐了。但从此以后,这些有文化的宦官便掌握了皇帝赋予他们的批红权,开始专权乱政,祸乱朝纲,使得明朝中后期的朝政变得十分黑暗,涌现出诸如王振、刘瑾、魏忠贤等权倾朝野的大宦官。
俗话说得好:“不怕流氓耍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这些有点文墨的大宦官,可不光专权乱政、残害忠良,还祸乱天下,祸国殃民。
与此同时,由于过度依赖宦官,也导致明朝后面的皇帝也变得越来越懒、越来越奇葩。像嘉靖、万历这两位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都是出了名的懒,二十多年不上朝;像正德、天启两位皇帝更是不务正业,不理朝政。
因此,朱瞻基虽然也算是一位明君,但他同时也对明朝的灭亡有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RadioHead
朱瞻基的父亲是朱棣的长子朱高炽,体态肥胖,还有点残疾,但他生了个好儿子,朱瞻基呢,小时候就非常聪明,很受他爷爷朱棣的喜爱,据说正是因为朱瞻基的聪颖过人,给了朱棣篡位的决心,这才有了靖难之役,有了大明迁都北京。1411年,12岁的朱瞻基被册立为皇太孙,朱棣五次亲征蒙古,朱瞻基也经常陪同。1425年,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就去世了,时年26岁的朱瞻基继位,这就是明宣宗,年号宣德。那么朱瞻基在位期间,又做了哪些事情呢?
平定叛乱 整顿吏治
朱瞻基上台的第二年,他的二叔汉王朱高煦反了,不过规模不大,叛乱被很快平定。停止对外用兵,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在政治上,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提升内阁地位,教导宦官读书参政。 停罢郑和下西洋;任用有能力的文臣武将,积极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他同他的父亲的统治时期被合称“仁宣之治”。这是明初三大盛世之一,很多观点认为这一时期是明朝国力最强、政治最清明的时期。
图 朱瞻基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去世,享年36岁。可谓是英年早逝。
但是,在仁宣之治的光辉之下,我们也要看到朱瞻基的一些不好的决策给明朝的统治所造成的的危机和隐患。
选择皇子继位
继承人的选择方面,朱瞻基也实属无奈,他去世时只有36岁,只生下了两个皇子,长子朱祁镇8岁,次子朱祁钰7岁。长子朱祁镇年长,又是皇后所生的,不论是按照宗法制,还是客观情况,选择8岁的朱祁镇继位,是理所当然的,也是无可奈何。他希望假以时日,朱祁镇努力学习帝王之道,可以成为一代贤明的君主,这种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孩子总归是贪玩的,当王振这样的宦官成为朱祁镇的老师,当太后、掌权大臣的离世,备受朱祁镇器重的王振就走上了历史舞台。勾结官僚作威作福、大兴土木、迫害忠良的事情被王振干的是轻车熟路。当然他的罪恶在土木之变的失败被终结,大明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皇帝朱祁镇被俘虏,要不是于谦等大臣誓死打赢了北京保卫战,大明被迫迁都,像南宋一样偏安江南,也不是不可能。
让宦官读书
这本身是一件普及义务教育的好事,但让宦官读了书,有了学问,再赋一些权力,这就形成新的政治力量了,此后明朝的历史,宦官屡屡登台表演,很多时候,是为祸不浅。
本来在明初的时候朱元璋曾明令不让太监干涉朝政,到了朱棣时期宦官们被稍微赋了一点点的权力,下西洋的郑和其实就是太监。而到了宣德一朝,内阁的权力逐渐增加,为了制衡内阁,朱瞻基选择让宦官读书,以便让他们带自己处理公文,有时甚至代替皇上行使批红的权利,他自己可以很好的压制宦官的不法举动,但到了以后,宦官参政逐渐开始影响大明的政治决策,皇帝都没有办法约束,宦官乱政的恶果就是在宣德一朝种下来的。
内阁权力日盛
明朝是没有宰相的,内阁就在在建文一朝设立了,但到了朱棣时候,权力还是很小,皇帝决策,内阁只有听命的份。而到了宣德一朝,内阁有了票拟权,可以帮助皇帝处理事务,自己提一个建议再报给皇帝,这样时间越久,内阁的权力就会越来越大。朱瞻基还能够任用贤能,内阁的决策还比较合理,而以后的明朝里,内阁任用奸臣的事情,屡见不鲜,奸臣处理国家大事,国家又怎么能够治理好呢?而到了明中晚期,内阁首辅的权力甚至大过了以前的宰相,皇权旁落,国家势必衰微。
图 内阁的发展
消极防御 放弃奴儿干都司
1411年,朱棣拿下东北地区了,设立了奴儿干都司,以期保障大明的江山稳定。密切了奴儿干同明廷的政治联系、经济往来和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在当时,东北地区远离大明的统治中心,再加上气候寒冷,出产赋税甚少,还得派出大量兵力守备。朱瞻基就觉得放弃这一地区,节约人力、物力和军费,似乎是个利国利民的好事情。但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就得到了兴起的大好机会,建州女真部族逐渐崛起,在明朝中晚期给明朝带来非常大的边境危机,最终取代明朝统治全国的政权清朝就是建州女真的继承者们。
图· 奴儿干都司(东北地区)
图 女真崛起
兵备废弛
朱棣五次亲征蒙古,大明的北部边防比较安稳,到了宣德一朝,朱瞻基应对瓦剌鞑靼的一些侵犯,也是以消极防御为主。战争发生的少了,给了老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社会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但负面效果也是有的,长时间的缩边、消极防御,军队的战斗力很受影响,边境的兵备自然逐渐废弛,再加上指挥者的失误,在1449年的土木之变中,明朝的军队损失惨重,边疆的安全,就难以维持了。
图 明初疆域
图 明末疆域
总结在表面强大、繁荣的仁宣之治的背后,大明的内(宦官专权、内阁掌权)外(边疆不稳、女真崛起)的危机已经逐渐在展现,但是我们是在后来人的立场去看待这件事情,当时的宣德皇帝朱瞻基是很难发现的。在他死后,大明还延续了200多年,不过这些危机是在宣德一朝种下的,宣德皇帝自然是要付一些责任的。
不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封建统治时代,既有丰功伟绩也有负面评价的皇帝非常的多,功过皆有的皇帝,也是难得可贵的,封建王朝一言堂的弊端就摆在这,王朝的兴衰,每一代帝王都有责任。
我们应该立足当下,做决定的时候,做好每一个符合现代价值体系的决策就好了,不应该畏首畏尾,过分的瞻前顾后,错失一些为我们量身打造的好机会。
LibraCinderella
正所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的皇帝虽然不是历史上最英明神武、最雄才大略,却是最有气节的帝王。就好像崇祯,即便吊死在都不愿投降,哪里像宋徽宗父子。
而说起明朝的皇帝大家印象最深的还是朱元璋和朱棣这两位。而整个明朝历史之中,其实却有着这么一位皇帝在功绩上丝毫不逊色于他们,只是名声不显罢,这位皇帝就是明宣宗朱瞻基。
朱瞻基在历史上被称之为“蟋蟀天子”,这是因为他最喜欢斗蟋蟀。然而事实上,其并非顽劣不堪的昏君,反而是一位德才兼备的皇帝,在他的精心治理下,开创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仁宣之治”,他稳定北方,恢复生产,为靖难遗孤平凡,明王朝在朱瞻基手里达到了顶峰,显赫东亚。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儿子,永乐大帝朱棣的嫡孙,自小就聪明伶俐且勤奋好学,深得明成祖朱棣的喜爱。据说当初明成祖朱棣对于日渐肥胖的明仁宗朱高炽有着诸多不满,认为其完全不似自己,甚至动了罢黜他太子之位的念头。好在明宣宗朱瞻基的出生改变了朱棣的想法,为此朱棣还将朱瞻基立为皇太孙,朱瞻基顺势成为明朝第五位皇帝。
然而就是这一个英明神武、仁德治国的皇帝,却因为一件事毁掉了自己所有的名声,甚至于让整个大明皇朝后来深受其害。
为了抗衡文官集团,朱瞻基所做的这件事就是给宦官读书的机会,并且让宦官给自己处理朝政,这件事也成为了明朝时期宦官权倾天下的开始。
我们都知道,明朝时期的文官势力非常强大,甚至于权力一度压过皇帝。朱瞻基在位时最喜好斗蛐蛐,因为这项爱好却经常被文官诟病,不过朱瞻基为人宽厚,不好重罚这群权力日渐壮大的文官们,也因此经常会被言官们横加指责。面对势力日益做大的文官集团,朱瞻基最终选择了扶持另外一势力同其对抗,这个势力就是宦官。
当时朱瞻基设立内学堂,采用内阁大学士陈山教授宦官学识,让宦官懂得朝政,开始一步步地踏入朝堂之中为朱瞻基办事,甚至于朱瞻基本人还经常让宦官处理朝政。一时间,朝堂之上兴起了一股能够同文官势力相互抗衡的宦官势力,并且比起强大的文官集团来说更加受到皇帝的信任。朱瞻基这个举措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文官集团势力的发展,也符合平衡诸多势力的天子之道,然而却后患无穷。
朱瞻基的举措确实是没错的,后来明朝历代皇帝也同样效仿,开设了东厂、西厂等天下人人为之色变的宦官机构,依靠宦官从文官手中抢回了不少的权力。然而,自古以来宦官多有乱政之举,从小就身体残缺的宦官心理本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无法传宗接代而变得贪财贪权,而朱瞻基的举措更是培育了一群有文化有见识的宦官,其中最出名的有魏忠贤、刘谨等。
这群权倾天下的宦官不仅打压忠臣能臣,甚至收受贿赂,清除异己,让整个大明皇朝的内部贪官污吏日益剧增,掀起了无数冤案。
在历史上明宣宗朱瞻基评价本该是极高,可就是因为这一件让宦官把持朝政的举动却毁去了他以往所有的努力,同时也让后来的明朝饱受其害。
super-欣
朱瞻基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儿子,13岁时被朱棣立为皇太孙,与他的父亲一起开创了仁宣之治,将明朝推向了高峰。
朱瞻基在位期间,国家达到了极盛时期,但是物极必反,朱瞻基也为大明埋下了几个隐患。
(朱瞻基剧照)
内阁制度正式成型自从秦朝以来,我国古代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在文官集团之中都实行了丞相老大制。
但是这种情况在朱元璋时期被彻底更改,在朱重八同志看来,辛辛苦苦打下天下,凭什么要有人来指手画脚。
为此朱元璋隐忍了许久,眼见着当时的丞相胡惟庸横行不法,甚至有谋反的迹象,果断出手,灭掉了胡惟庸,顺带着废除了丞相制度。
朱元璋常年领兵作战,体力好,精神足,将皇权与相权总揽于一身。作为儿子的朱棣也不差,继承了朱元璋的天赋,完全能够胜任批奏折到深夜的工作。
(朱元璋剧照)
但是永乐年间,朱棣曾经多次远征蒙古,以至于很多时候都不能在京城,总不能将文武百官全部带着吧。
朱棣充分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创建了一个机构来帮助他处理政务,这个机构就是内阁,初期的内阁职权很低,只能算作是皇帝的助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秘书团体。
内阁仅仅是将某件事情的处理意见报给朱棣,由朱棣决定是否执行,也就是说朱棣握有最终的决策权。
明宣宗时期,内阁的权力得到了加强。朱瞻基显然没有太爷爷和爷爷的精力,所有的奏章看都看不完,更别说决策了。
“票拟”就是在朱瞻基时期出现的,由内阁人员代劳阅览奏章,并提出处理意见。朱瞻基仍然具有“决策”权,这个权力也被成为“批红”,因为是用红笔批示,故名。
(朱瞻基剧照)
“票拟”和“批红”的出现使得朱元璋苦心经营的政治体系毁于一旦,而这个时间还不到半个世纪。
内阁的形成使得文官集团的权力得到了空前加强,对于明朝的皇帝来讲真心不是好消息。
教太监读书严格意义上来说,内阁权力的增长才有了教太监读书这个事情。而后世也认为正是因为太监有了知识才会有后面二百多年一连串的乱像,正所谓“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即是如此,代入到明朝就是“太监不可怕,就怕太监有文化”。
内阁权力增长带来的是相权的增长,这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自然是需要多加提防的。而历史上很多皇帝为了对抗相权,都会寻求帮助。
朱瞻基也是如此,只是他找来的这群帮手是一群可怜人-太监。而教太监读书也是让这个帮手变得更加强大的手段。
(朱瞻基剧照)
明代的太监也不是好做的,其等级更是五花八门,典簿、长随、奉御、监丞,监丞再往上是少监,而少监的顶头上司就是闻名遐迩的太监。
明朝的宦官衙门也是很多的,有十二监、四局、八司,共二十四个衙门,其中最吃香的是司礼监和御马监。司礼监管理的是内外奏章,御马监也不是养马的,而是掌管兵符的。
明朝许多臭名昭著或者大权在握的太监,如王振、刘瑾、魏忠贤等大多出自司礼监。司礼监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而朱瞻基因为精力的原因,即便是票拟也没办法全看完,只能让太监抄下来,代理自己行使权力。
(魏忠贤剧照)
司礼监的最高领导叫司礼监掌印太监,他下面还有一个叫司礼监秉笔太监,就是给皇帝代笔批红的。
就这样司礼监对内阁形成了制约,哪怕你再厉害,我不给你批红,看你怎么去执行。但是如果有人一旦掌握了两种权力,皇帝跟架空也没什么两样了。
明朝就有一位大臣,拉拢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左手出意见,右手盖印,权倾天下,做到这一点的人叫张居正,而他的盟友叫冯保。
张居正在位的十年,万历的存在感相当低,甚至天下人只知张居正,而不知万历,这是朱瞻基所没有料到的。
但是这也是朱瞻基一个不得已的选择,对后世的影响怎样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因为面对日益强大的内阁,他实在是独木难支,只能找外援,而外援就是太监。
太监不管人品怎么样,但是对皇帝都很忠心,何况太监里也不全都是坏的。
教太监读书是朱瞻基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个举措,无非是为了寻求朝堂上的平衡,而且貌似这也是唯一一个可以制衡各方的办法。
边境的战略转变“仁宣之治”使明朝达到了极胜,但是土木堡之变绝对是一个转折点。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皇帝朱祁镇率军出征,出征队伍包括京城三大营在内,共计有二十多万人,以及众多的文武百官。
七月中旬边关急报瓦剌入侵,七月十七日大军出征,实在是兵贵神速。
八月十五日,二十万大军在土木堡尽数覆灭,其中自有王振的原因(教太监读书致其干政的遗留),而与明朝的边境战略也有脱不开的关系。
自从明成祖朱棣病逝以后,明朝的边军战斗力就开始了下降,究其原因是卫所制度的崩坏。
(朱棣剧照)
明朝建国起,卫所制度是以屯田为主的。朱元璋的目的很简单,屯田可以有效的降低军队对军饷的依赖,从而又能保证军队的数量,一举两得。
朱瞻基时期,侵占军屯的现象在大明国境以内愈演愈烈,无论是在边境或是内地,由于军官、豪强、勋贵的不断侵占,屯军无力供给纷纷选择逃亡,屯田情况跳崖式下降。
屯军跑的多,但是负责打仗的却因为不事生产而留下来。这样一来,吃东西的多,种地的人却不多,也就造成了不平衡。因而打仗的还要在训练之余去种地,自然无心操练,导致战斗力急剧下降。
朱瞻基开始重新构建防御体系,将九边内迁,依靠长城来进行防御。这样不仅是将关外放弃,也放弃了辽东地区。
虽然战略性内迁待有需要时再拿回是明朝的一贯手段,但那是建立在明朝的军队依然拥有强大战斗力的前提之下。
朱瞻基对边境防御所做的改变显然是高估了当时明军的战斗力。朱瞻基以宣府地区为基础,修建多个边堡,以便于相互策应。
(朱瞻基剧照)
但是相近的卫所等却没有连接之处,这给了蒙古人很大的便利,使得他们可以长驱直入。但是朱瞻基自己却很满意。
一百多年之后,由于关宁防线实在是无法攻破,皇太极就从长城一线选择了突破,与瓦剌入侵异曲同工。
结语不论如何评价,朱瞻基是明朝最优秀的皇帝是毋庸置疑的,他的勤勉,知人善任,与民休养生息,勤俭节约,使得明朝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达到了巅峰,就冲这一点,他是个明君无疑。
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朱瞻基所作所为皆是当时情况所限,不得已而为之,后世意识到以后应立即改正,只能说后世之君能力略差。
商芳会
明宣宗朱瞻基是一位好皇帝,他勤于政事,恢复生产,关心民间疾苦。但这样的好皇帝最终于宣德十年(1435)驾崩,年仅三十八岁。朱瞻基与其父为大明开创了“仁宣之治”,这使大明国力达到强盛,但盛极必衰这一历史定律终究是无法跨越的,朱瞻基虽然开创了盛世,但是同时也为大明帝国留下了一些隐患,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他留下了那些隐患。
设置“内书堂”,教宦官读书朱瞻基是明君,是好皇帝,但他也有着自己的痛苦。只要是人就会有缺点,朱瞻基也不例外。他作为皇帝每天忙于政事也非常枯燥所以有个小爱好就是闲瑕之余斗蛐蛐。这样小小的爱好也被文官批判了很多次,甚至有人给这位好皇帝取了个外号“蛐蛐皇帝 ”。
明宣宗朱瞻基为了权衡文官集团势力 ,宣德元年 (1426),明宣宗突然下令设置“内书堂”,教导宦官们读书,让宦官们学习文化知识,这也扫掉了阻挡宦官们进入政坛的最后一道障碍使他们有能力与文官集团相抗衡 。朱瞻基以为这样就可以权衡文官势力 ,孰不知这样做当宦官们掌了权比文官集团做的事更加祸国殃民。朱瞻基这一做法很好的权衡了文官集团的势力同时也为明代后期的政治格局打下了基础——用宦官集团来制衡文官集团以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但终究明宣宗朱瞻基设置“内书堂”,教宦官读书是一个错误的举动,让宦官掌权,也给大明王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
“票拟”权尽归内阁,“批红”宦官代行使大明帝国建国伊始,朱元璋作为创建者不辞辛劳,亲力亲为。到了大明帝国的第五任继承者朱瞻基这里,朱元璋辛辛苦苦经营的政治体系就被轻易地击破并改动。朱元璋的后代朱瞻基并没有朱元璋那么勤劳 况且还没有丞相的帮助,朱瞻基没有他的祖先朱元璋那样的工作精力,整日劳顿还是忙不过来,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 。
这个办法就是他安排内阁人员代为浏览文章,并提出处理意见 。这就是所谓的“票拟权”,拥有“票拟权”并不是意味着内阁就拥有着很大的权力,因为皇帝还掌握着“批红”权,只有皇帝同意了内阁人员的处理意见,才可以实施。皇帝的权力被正式分为了“票拟”和“批红”两大部分,皇帝掌握“批红”的权力同时内阁掌握“票拟”的权力,但不久“批红”这个权力,就被皇帝交给宦官们代为行使了。这导致明朝中后期的皇帝们贪图享乐,不问政事,同时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争权夺利,使坚硬的内部堡垒产生离心力使外敌趁势进攻导致了明朝的灭亡。这便是朱瞻基为大明帝国留下的第二个隐患。
宦官王振教导太子,终酿土木堡之变永乐末年,朝廷下达了一道旨意,大致意思是这样的: 凡是各地主管教育的官员,如果长期工作表现不好的,可以调到京城当官 。不过这个官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因为是要净身入宫,所以基本上没有人去考虑这件事 。但有一个人却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他的名字就叫王振 。
王振,山西蔚州人,幼年读书,任当地教官,他怀着敢为人所不为的勇气进入了宫廷。让他十分惊喜的是,在宫中他这个原本教不好书的学官,竟然得到了大家的尊重,之后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并受到了宣宗的关注。朱瞻基感觉到他是个人才便派他去侍奉太子读书。
从此,这位叫王振的太监就和当时还是太子的朱祁镇结下了不解之缘。王振是一个好老师,他教导太子读书,并对其严格管理,以至于朱祁镇对其不敢称呼名字。王振和朱祁镇之间从此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但正是这种过于深厚的感情和信任,最终酿成了土木堡之变。这也是明宣宗朱瞻基的一个错误决定,为土木堡之变埋下了隐患。土木堡之变使明朝国力大衰并且明英宗朱祁镇也被俘虏了。
漠南之撤,边防糜烂仁宣朝的治边策略既班固所批评的治边观念,朱瞻基对待边防问题只是进行简单的巡逻,不像他的先祖朱元璋和朱棣那样进行战争,而是进行巡边主和。他对于边疆远方发生的事情缺乏警惕性及干预性。导致了明军异域情报功能的失灵。明军从此没有了洪武永乐两朝捕获精准的有源头的异域情报数据的能力,进而发生令明朝所耻辱的土木堡之变。
明初,朱元璋控制了许多边境军事据点,永乐时期,朱棣依然掌控及巡逻上述地区。到了宣德时期,朱瞻基内迁,他放弃了边境军事据点,致使明朝边防出现漏洞。正是由于这个决定致使后金崛起有了先决条件,边防的漏洞也最终导致了明帝国的灭亡。
明宣宗朱瞻基虽然说是一位好皇帝,但也为明帝国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希望大家能从我的观点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您的鼓励与互动便是对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