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朱瞻基给大明朝留下了怎样的隐患?
无敌幸运星_L
要说隐患,不得不提的就是明朝灭亡的原因,而穷、党派之争和北方建州女真崛起就都是绕不开的话题,而要说起来这一切的根源还真都是从朱瞻基这一朝开始的,但要说都怪在朱瞻基身上又有点过了。
明宣宗朱瞻基
内阁抬头内阁这个机构放眼整个中国古代史,还真是明朝独有的,朱元璋靠着导演了胡惟庸、李善长等一批开国功臣的大案才把丞相这个可以和皇帝比权利的职务给撤销了。
可让朱元璋没想到的是,还没过几十年,他的好儿子朱棣就鼓捣出了一个叫内阁的机构,这个机构随着后来的发展,首辅一职的权利可比从前的丞相还要牛啊。
明朝体制
不过这也不能怪朱棣,朱元璋凡事亲力亲为,朱棣可没有这个闲工夫,把元朝残余给彻底打趴下才是这位永乐大帝的毕生的追求。
但内阁在永乐一朝并没有什么实权,反而还得踏踏实实做事,不然人头落地也就是皇帝一句话的事,直到朱瞻基一朝以杨士奇、杨溥、杨荣为首的“三杨”执掌内阁,内阁走入了大明朝这个大一统帝国的政治舞台中央。
这个时期的内阁虽然还没有首辅一说,大家有啥都商量着来,但国家大事皇帝只需要最后签个字就行,权利之大已经可见一斑了。
永乐大帝朱棣
至于后来首辅出现后权利之大就更夸张了,内阁的阁员们参与讨论就行,提提意见也行,但最终呈给皇帝看的东西都是首辅执笔,那不就是他们想给皇帝看什么皇帝才能看什么,这也是朱翊钧数十年不上朝的根本原因所在,赌气。
所以说明朝“三杨”之后的那些个内阁阁员和首辅们都得感谢“三杨”,至于解缙这个初代内阁负责人就只能感叹自己生不逢时了。
内阁的抬头势必就会和皇帝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朱厚照就是第一个发现这个问题的明朝皇帝,我堂堂一个皇帝,居然被内阁限制了人身自由,这怎么忍?于是开始找宦官、找勋贵,结果落了一次水后就不明不白的没了,至于是不是内阁干的已经不重要了。
从这以后,明朝的历任皇帝就开始信任宦官制衡内阁的不归路,党派之争也就自然形成了。
明武宗朱厚照
“三杨”的功过既然说到了“三杨”,那么就简单来看看“三杨”时期的功与过吧。仁宣之治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仁宗朱高炽虽然也是一代圣君,他为仁宣之治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过由于他在位时间实在是太短了,虽然在监国期间成绩同样斐然,但基本都被他那个老爹给霍霍得差不到了。
而伴随朱棣赫赫武功的同时还有大明朝国力迅速消耗,那么作为朱棣继任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恢复民生和经济,但朱高炽在位是在是太短,所以真正让大明朝恢复元气的还是“三杨”辅佐的宣宗一朝。
“三杨”
不管是为了遏制瓦剌等外部势力的对外军事压制还是嫉妒耗费钱财的海事,在“三杨”这都被停止了,以至于当时的越南基本脱离了大明的控制,北方的瓦剌、甚至后来大明的敌人建州女真也得到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不过就像上面说到的,赫赫武功与消耗国力本身就是矛盾的,所以要想恢复民生和经济,肯定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但站在当时的历史角度来看,“三杨”的功劳是显著的,毕竟他们并不知道将来大明朝的将来会发生啥。
最让后人诟病的还是“三杨”的拍须溜马的本事,毕竟他哥三可都是建文一朝的臣子,能在朱棣、朱高炽一朝依旧受重用,可见这方面的本事不会差。
“三杨”影视剧形象
“三杨”这样的性格在跟皇帝汇报工作时肯定是诸如我大明怎么怎么厉害,周边宵小不足为惧之类的恭维之话,在宣宗这可能不好使,但到了年纪尚小的英宗朱祁镇那就是另一番光景了。
试想一个小孩天天听着这样的话,到了“三杨”口中弱鸡般,实则休养生息多年实力并不弱的瓦剌真挑事的时候会这么抉择?换谁都会轻敌,再加上荒废兵事多年的大明,“土木堡之变”可以说是不让我能。所以说“三杨”间接导致“土木堡之变”的发生也不为过。
土木堡之变
说道朱祁镇,“三杨”还有一个让后人诟病的地方,当时还没有名震天下的大宦官王振差点就被朱祁镇他奶奶给咔嚓了,朱祁镇一看自己这个从小的玩伴要没了,跑去奶奶那求情,“三杨”一看皇帝都这样了,连忙一起为这个王振求情了,最后王振就成了那个名震天下的王振了。
朱祁镇
宦官专权说完“三杨”,我们言归正传。朱元璋当年定下的宦官不得干政可以说也是从朱瞻基这里开始有了转机了。本来宦官都是一群连大字都不识的阉人,这样的人就算再厉害,也不可能在大明政治中心这样一个人精汇聚的地方有啥作为的。
但从宣宗这里,他就放松了这种限制,宦官们可以开始识字学习了。俗话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明朝的宦官集团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成为了一群有文化的流氓,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宦官的巅峰时代。
明朝太监
明朝的宦官虽然比不了唐朝那些可以掌握皇帝生杀大权的太监,但权力之大也是仅次于唐朝的存在了,大明近300年的国祚里,就出了刘瑾、王震、汪直、冯宝、魏忠贤这样的大太监。
宦官专权的结果不用多说,历史上的无数次教训已经足够说明,可偏偏明朝的皇帝还是不长记性。朱元璋那些真正有用的祖训,后世这些败家子一个没记住,没用的倒是时刻谨记。
不过宦官这事也不能全怪朱瞻基,从他爷爷朱棣开始,宦官其实就已经走入了明朝的历史舞台。毕竟以朱棣当时的实力,就算朱允炆再菜,靖难之役想成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朱棣的兵变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艰难的。
魏忠贤
而南京紫禁城中的那些宦官在靖难之役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为朱棣提供了不少重要情报,以至于在朱棣入主南京后面对这群有功的宦官有点不知所措,毕竟朱棣也算一代明君,宦官之祸他不可能不知道。
但如果不给这群有功的宦官些什么东西,也说不过去,毕竟人家是真的有功的,于是宦官在朱棣一朝的地位和朱元璋时期比起来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只是让朱棣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子孙还真把这当回事了。
明宣宗朱瞻基
结语正所谓人无完人,只要是人就会有优缺点,哪怕是皇帝也不例外,他们也不可能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所以把明朝灭亡这顶大帽子按在谁的头上都是不合适的,可以说每一个都出了点力,最终将大明朝这艘巨轮给推翻了。
轩辕凌羽
明朝在明成祖朱棣之后,有一个仁宣之治,是指的两个皇帝,也就是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在史书中,对这两位皇帝的评价似乎都还不错。明仁宗在位的时间非常短,不到一年,事实上主要是明宣宗的时代。
明宣宗在位11年,在位期间也继续执行了明仁宗的修身养息的策略,所以导致国家实力得到很大恢复。所以在历史上认为明宣宗也算是一代明君,他的所作所为对国家也确实相当的有利,不过他的另外一些作为却给国家带来了一些隐患。首先是他在位期间,后宫的太监开始走到前台来执掌大权。虽然明宣宗时期太监远远没有后世那么猖狂,但是就是因为明宣宗开了这道口子,导致后来很多朝代太监势力猖狂几乎无可压制。
第二件事因为过于修身养息,而忽视了对北方蒙古各游牧民族的压制,导致游牧民族很快兴起,在明英宗时代给中原王朝带来了祸患。在明成祖朱棣时代,数次北伐对北方的蒙古部落可谓是一直强力打击。这种情况下蒙古部落很难得到发展和壮大,但是到了明宣宗时代废弃了这一政策没有怎么北伐,结果给了蒙古部落做大的机会,后来的瓦剌就给中原王朝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最后一件事就是废弃了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可谓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壮举。要知道,让后世西方得以大力发展的正是大航海时代,比郑和下西洋晚了上百年之久。如果郑和下西洋一直能持续下去,说不定能够让中国更加强大。但是下西洋不符合文官集团的利益,所以曹L到了文官的抵制,最终郑和死后,下西洋在明宣宗时代被废弃。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Lay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或1399年2月9日-1435年1月31日),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和诚孝昭皇后张氏的长子,年号宣德,自号长春真人。洪熙元年(1425年)至宣德十年(1435年)在位。朱瞻基幼年就深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1411年)被成祖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汉王朱高煦之变。次年,从阁臣杨士奇、杨荣等议,停止用兵交趾。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继续实行仁宗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期间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朱瞻基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宣德十年(1435年)去世,终年38岁,葬十三陵之景陵。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长子朱祁镇继位。
所以很多人认为,朱棣之所以坚持立朱高炽为太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朱高炽有这么一个优秀的儿子,连大明朝第一大才子谢缙也曾对朱棣说过朱瞻基是“好圣孙”,这也足以说明朱瞻基的天分以及所有人对他的期待非常高。也许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朱瞻基的未来不会平凡,而实际上他在位期间也确实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他和他父亲朱高炽的统治时期被史学家们称为“仁宣之治”,这是继“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的又一个盛世,而朱高炽在位时间非常短,还不到一年。所以,开创“仁宣之治”的很大一部分功劳其实是属于朱瞻基的。
如果单看朱瞻基在位期间的表现,尤其是为政举措的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他有能力,有想法,不昏庸,符合一个优秀的守成之君所必备的一切条件。然而,评价一个人,尤其是站在历史拐角去看待前人之事的时候,是需要加上很多后来因素的。
就比如朱瞻基,虽然他在生活上有点瑕疵(比如喜欢斗蛐蛐,也因此自己还被后人称为“蟋蟀天子”),但生活上的一些爱好不足以否定他的历史功绩。能否定一个人一定是会给后世带来深远影响的,但朱瞻基喜欢斗蛐蛐不是,他让宦官学习进而参权这件事,却是一件足以颠覆他之前所取得的所有功绩的事情。
朱元璋在建国之初便想着根除宦官干政的一切可能,于是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专门打造了一枚铁牌悬挂在宫门之上,铁牌上书曰:“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然而事情的发展往往不会以个人的意愿为转移的,在永乐帝时期,政治体系中的各种力量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此消彼长,在洪武朝受到压制的宦官开始复苏,比如说太监郑和曾七下西洋,可以证明当时的宦官已然走上政治舞台。
然而,给了宦官们更大机遇的是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元年(1426年),朱瞻基完全摈弃朱元璋立下的宦官不准识字读书的规矩,他悍然下令设置“内书堂”,还专门配备翰林院的官员来担任宦官老师,而教太监读书的目的,则是为了让他们方便协助自己处理政务,这就衍生出一个与“票拟制度”相对应的“批红制度”。“批红”又称“批朱”,是对大臣们票拟制度的一种牵制,以防臣权威胁到皇权,也可以理解为对“票拟”的最终决策权。至此,原本在太祖朱元璋时代就高度集中的皇权就被分割为“票拟”和“批红”两个部分,票拟权属于内阁大学士们,而批红权本来在皇帝手中,但大多数明朝皇帝都怠政,批红权就落在了以司礼监为首的太监机构中,司礼监的秉笔则被称为“内相”。
“批红制度”成为整个明朝宦官干政的重要温床,不久以后就培养出第一个有文化的太监王振,其混乱朝政致使“土木堡之变”发生,而后汪直、刘瑾、魏忠贤等权宦层出不穷,一直折腾的明朝亡国才罢。“批红制度”更是形成了朝臣与内廷的党争,此过程经历了大半个明朝。所以说宦官参政是朱瞻基留给大明朝的隐患,甚至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大明朝的灭亡。
朱瞻基在位时期做的第二件事因为过于修身养息,而忽视了对北方蒙古各游牧民族的压制,导致游牧民族很快兴起,在明英宗时代给中原王朝带来了祸患。在明成祖朱棣时代,数次北伐对北方的蒙古部落可谓是一直强力打击。这种情况下蒙古部落很难得到发展和壮大,但是到了明宣宗时代废弃了这一政策没有怎么北伐,结果给了蒙古部落做大的机会,后来的瓦剌就给中原王朝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这两件事对整个明朝带来很大的隐患,而后慢慢显现出来。
子非鱼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经过朱棣的几番折腾,明朝已经内外俱疲,国家财政也出现了危机,幸好有仁宣二帝力挽狂澜,明朝这辆马车才得以回归正轨。
朱高炽和朱瞻基为了再现明朝的辉煌,改革和调整的政策接踵而来。有的成效较大,有的成效一般,但也让明朝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得以恢复,更是出现了“仁宣致治”。
而“仁宣致治”作为永乐后的一次重要的调整,给明朝带来了十来年的和平稳定,但是也有弊端,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忽略了瓦剌部的崛起永乐二十年(1422年)开始,朱棣不顾大臣的劝谏,一意孤行地进行北征,连续三年北征,但朱棣的注意点都在阿鲁台,鞑靼的身上,完全没有注意到瓦剌部的崛起。
宣德年间,边防政策转为“防守”为主,而朱瞻基在巡防方面,注意点也是鞑靼。鞑靼部的衰落,给明朝的边境带来了十几年的稳定和平,也麻痹了明朝的将士,忽略了其他的部落的发展。
其实,在朱棣第四次北征时,鞑靼部衰落的苗头已经出现,瓦剌曾经把阿鲁台打得屁股尿流。但瓦剌与鞑靼不同,瓦剌是积极地和明朝保持朝贡关系,一方面却加紧扩张兼并北方的各个部落,成为北方部落的实际主宰者。
朱瞻基对瓦刺的崛起可以说毫无警惕,边防军队官位空缺、储粮不足、边备松弛,这也直接导致了北京的整体防御潜伏了危机。
宦官专权端倪出现朱元璋时期,曾立牌“宦官不得干政”,但朱元璋也曾任用宦官进行一些活动,但宦官的权力并不大。
但是,到了朱棣时候,宦官逐渐有了出使、专征、分镇、刺探臣民隐事等重大事权,不过朱棣驾驭宦官游刃有余,并没有太大的威胁,而且因为重用,更是出现了一批有作为的宦官,比如下西洋郑和、王景弘、侯显等。
而到了仁宣时期,宦官得到了进一步重用,朱瞻基更是还打破了朱元璋所规定的不许宦官识字的祖训,设立内书堂,培养了一批颇有文墨的宦官。
同时,司礼监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成为二十四衙门之首。而在司礼监里面,设有提督太监、掌印太监、秉笔太监和随堂太监等职位。
提督太监分管内廷事务,而掌印、秉笔、随堂太监分管外廷事务,就是批红,替皇帝行驶决策权。在宣德后期,皇权几乎都是由司礼监代行。
自此,宦官专权就有机会了,后边的“土木堡之变”也印证了这一系列弊端,王振势大,瓦剌崛起,皇帝被俘,明朝由盛转衰!
【小皮】
zhuwei
朱瞻基也就是明宣宗,可以说是一位马上皇帝,是他把明王朝推向了顶峰,仁宣之治这是公认的。可是物极必反,也是在我们这位圣天子手里,给大明王朝埋下了隐患。那是什么隐患呢,那就是太监干政。要知道太监干政,在历朝历代都是不允许的。可是明朝怎么就可以呢,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这得从我们老朱说起,也就是朱元璋。他称帝后经过一系列事件,觉定废除宰相制,把权利全部都集中到自己的手里。可是他为什么要废除宰相制呢,因为宰相权利太大,往往可以一手遮天。这是我老朱觉对不允许的,在说把宰相废了,自己无非就是多干点活。我们老朱是这么想,可是不见得所有的皇帝都这么想。朱瞻基就允许太监可以读书,因为活实在太多了,自己忙不过来,又不愿意让外人帮忙,所以太监就是最后的选择,因为他们在有野心也是太监,他们只能依附自己。但就是这个决定给大明埋下了隐患,也是从这开始打开了缺口,造成太监干政的局面。当然要是碰到英明的君主,能把控大局,也乱不到哪里去。就像是明成祖朱棣,不也是认命郑和下西洋吗,关键是把控的好。可是也不是所有人都是明成祖,就像是朱祁钰听信了王振的话,在土木堡全军覆灭,自己也被俘了。往后还有很多太监干政的事,比如汪直 刘瑾 冯保 魏忠贤等。这些都是有明的大太监,因为皇帝信任他们,所以他们次得到重用。不得不说明宣宗,的确给明朝埋下了一个很大隐患,也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我想如果我们老朱知道了,肯定会气的从棺材里蹦出来的。
艮猫儿
明宣宗名叫朱瞻基,是仁宗朱高炽的长子,明王朝的第五位皇帝。他继位守成,延续了明朝开国60年以来的基业;以德治国,迎来了明朝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仁宣之治”。
宣宗一生勤勉为民,以德治国,可是他却有一个特别的爱好,就是斗蟋蟀。
由于皇帝爱好斗蟋蟀的游戏,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蟋蟀。贪官污吏乘机为非作歹,巧立名目,中饱私囊,明王朝的腐败现象也迅速滋长蔓延开来。
(图片来源网络)
Monch_
朱瞻基虽然不像大家熟知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那般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帝王,但却是一个史上公认的好皇帝,在政治上整顿吏治,经济上休养生息,社会经济空前发展,与其父明仁宗统治时期合称“仁宣之治”。要说朱瞻基时期不好的一面,我想应该是他亲手打开宦官干政的潘多拉魔盒。
其实在明初洪武年间,朱元璋对宦官的控制还是很严的,朱元璋规定宦官不得读书识字,不得干预政事,但是到了朱棣时期情况就不一样了,朱棣起兵发动靖难之役,在建文帝身边买通了不少宦官帮助其刺探军情,而且朱棣身边的宦官也有立下不少军功,朱棣因夺帝位曾得助于宦官,故视他们为亲信,更是设立特务机构东厂,由宦官主持,这个时候宦官开始取得出使、专征、分镇等大权,虽未干预朝政,但却为后来的宦官专政提供了温床。
到朱瞻基时期这一情况再次发生变化,宣德元年(1426年),朱瞻基下令设置“内书堂”,教导宦官们读书,后来设司礼监秉笔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后面臭名昭著的王振、刘瑾、汪直和魏忠贤等大太监均出自这两个司礼监,朱瞻基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分担了皇帝的工作压力,使办事更加迅速和有效率,但也促进了宦官势力的崛起,虽然朱瞻基能够控制宦官势力的扩张,但由于提供了正规教育和使用他们处理公文,朱瞻基无意为他们滥用权力开辟了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明代第一个专权大太监王振就是那个时候走上明代政治舞台并担任太子朱祁镇的老师,宦官的权力与皇权紧紧绑在一起,当后来的皇帝宁愿怠忽职守或不问政事时,宦官滥用权力的情况变得最为严重,事实证明朱瞻基之后的皇帝大部分都是慵懒放任之辈,明朝中后期的宦官专权与朱瞻基对宦官的“开闸”有本质的联系,可以说如果不是朱瞻基放开宦官不得干政制度,就不会有其子明英宗朱祁镇时期王振专权乱政,更不会发生土木堡之变的悲剧,从这点来看,朱瞻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么朱瞻基为什么要打开这一潘多拉魔盒呢?他就不知道宦官专政的危害吗?我想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皇权高度集中的必然结果。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大权独揽,废除宰相制度,所有权力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而宦官本身就是皇权的寄生产物,俗话说离领导和权力中心越近的人越有机会,宦官长期伺候皇帝的饮食起居,免不了会让皇帝产生情感或特殊信赖,很多皇帝的私事宦官能掌握,朝廷的一品大员能吗?而且宦官的权力归根结蒂取决于皇帝本人的尺度和好恶,皇帝方便控制,而朝廷官员有制度约束,皇帝不能得心应手的掌握。
二是私密性强,巩固皇帝权威。皇帝需要信得过的奴仆去处理他的私人文件。朝廷文官集团不能提供这样的忠诚和机密性,每当皇帝不采纳大学士们提出的决定,宦官的关键性作用就突出起来,这时司礼监的宦官被指望代表皇帝采取适当的行动。
三是平衡文官集团的需要。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后,直接统领六部,这样一来皇帝就承担了很多本应由宰相干的工作,朱元璋是个劳模,还能够应付庞杂的工作量,到朱棣时期开始设立内阁作为秘书处协助其处理公务,明代文官集团也就是这个时期开始形成,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彻底调整了内阁班子,给予其较高地位和权力,让他们彻底凌驾于六部之上,这样一来原来的皇帝只要对付丞相一个人,而现在面对的却是一个巨大而复杂,有的自己利益运作的文官集团。
皇帝和文官集团就好比拔河比赛的两端,一开始皇帝这边占优,后来文官集团这边不断加入人手,皇帝这边有点力不从心了,于是就开始寻找帮手,这个时候和皇帝一起成长的另一个特殊阶层宦官浮现在皇帝的眼前,所以朱瞻基教他们读书,绝对不是因为好玩。
总体来讲,朱瞻基虽然开宦官干政之先河,但不可否认其是一位杰出的君主,在位十年间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出现了继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的著名的“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
Just
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时,与民休息,和他父亲仁宗一同创造了“仁宣之治”。只可惜他只在位十年,不然明帝国会推向辉煌。
他在位期间唯一给大明留下的隐患应该就是设立司礼监秉笔太监,内阁票拟好的奏折,秉笔太监直接批红,为今后的宦官专政埋下伏笔,使明朝成为继汉、唐朝后又一个宦官乱政的朝代。
明朝开国以来,朱元璋本来是不让太监认字参与朝政的,但是宣德四年(1429年),朱瞻基特设内书堂,命大学士陈山专授小内使书,而太祖不许宦官识字读书之制从此废除。内书堂直属司礼监,其主要任务是为二十四衙门提供有文化的宦官。负责记录御前文字的太监和掌封进本章、发行谕批的文书房宦官亦均出自内书堂。
而且随着内阁票拟制度的行成,司礼监秉笔太监逐渐被赋予“批红”的权利。正统以后,每日所奏文书,除皇帝御笔批数本外,其他都归众太监拟照阁中票拟字样用朱笔楷书批写。
司礼监主掌了玉玺和“批红”所以权利仅次于皇帝,再者他们还掌握东厂和西厂,所以权利是相当大的。
因为朱瞻基开了宦官参政的头,后期皇帝压不住宦官就被宦官给乱政了,后期出现了很多权奸宦官。
人无完人终有一失,朱瞻基就想偷个懒,却不曾想给后世带来了诸多坎坷。
aroonxm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个皇帝,明成祖朱棣的孙子。他在位十年,和他父亲朱高炽被称为“仁宣之治”。期间他恢复了社会经济,确立了明朝的一些政治制度,使明朝的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但是他执政期间,也存在一些弊端,也是明朝后期混乱的根源。
一、历史功绩
1、确立了内阁制和巡抚制
(1)内阁制的确立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一职之后,皇帝和六部之间的衔接出现真空。这时内阁就应运而生,随着内阁的发展,逐渐成为了明朝重要的决策机构。但是内阁制度一直都未完善,直到朱瞻基时期,确立了内阁——司礼监联合辅政的机制,这才完成了内阁制的建设。
这是一种由内阁对奏折做出处理意见,然后通过“票拟”的形式,上报皇帝批示的制度。这有点类似于今天我们上报文件,必须由主管人员写“同意”、“阅”等文字,然后主管签名的形式。不过皇帝将这项权力,授权给了司礼监太监,可以由司礼监太监代为批示。由于批示都是用朱砂笔书写,所以这种批示又被称为“批红”。
内阁制的确立,有助于明朝政权在废除丞相以后的正常运转。皇帝既害怕内阁权力过大,不想放权,又想抽身沉醉于玩乐,这就只有依靠身边的太监。所以,就明朝的状况来说,这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体制,对明朝的政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巡抚制的建立
明朝省一级的地方体制中,有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三个负责人,被称为“三司”。这就是将地方大权一分为三,也就是行政、司法、军事“三权分立”。这样就避免了一人独揽大权,割据一方的局面产生。
但是,有些事情不是三司能够独立解决的,甚至还有一些是波及几省的问题,比如流民、税收、军粮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朱瞻基先后派出人手,巡抚这些地区,总管“税粮”问题。这些人巡抚地区很广,多达数省,而且一巡就是很多年。他们具有直接上报的权力,可以越过三司,直接向皇帝本人汇报,而且他们的建议也多被皇帝采纳。这样他们的权力就高于三司,逐渐成为省一级最高长官。
随着巡抚地区的固定化,巡抚也逐渐演变成一种固定职位,巡抚制度就被确立。事实证明,这是一种很有实用的制度改进。
2、加强了监察和司法制度
(1)监察方面
明朝的都察院是最高的监察机关,这些御史们掌握着司法检查大权,检查百官、督查各地案件。朱瞻基继位初期,都察院腐败不堪,徇私枉法,完全丧失监察机能。朱瞻基大力整治都察院,罢免了一大批贪赃舞弊之人,让都察院重现生机。
此外,朱瞻基还给与御史更多权利,让他们深入各个领域。从京城到地方的各项政务,都在御史的监督下实施和运转。他们向朱瞻基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一大批不称职的官员被撤职,更多的称职的官员得到重用。
御史是皇帝和地方沟通的桥梁,在加强对地方管理的同时,也为朝廷得到民间信息资源方面,提供可靠的来源。
(2)司法方面
明朝初期司法比较严厉,对犯罪的惩治也比较严重。朱瞻基是一个重视司法的人,他力求公正,很多有争议的案件他都亲自审理。他还实行减轻惩处的政策,对于一些量刑较重的案件,他都会做出从轻发落的决定。对于一些法律和道德发成冲突的案件,他都会倾向于道德一方。
朱瞻基还废除了一些不合理的规定,比如“不能越级上告”,“没判决前先将被告关押”等等。朱瞻基的这些决定,让明朝的司法趋于完善,避免“坏人钻空子,无辜者人遭罪”的事情发生。
朱瞻基还推行了“以罚代法”的制度,就是根据犯罪的不通罪行,可以通过缴纳一定量的钱粮来减轻惩罚。
通过朱瞻基的努力,明朝的司法制度得到了发展和改善。
3、恢复了经济
明朝初期对蒙元的斗争不断,永乐年间又征蒙古、战安南,这样不断的战争,使得明朝消耗过大。尤其是对农业的影响巨大,朱瞻基和他的父亲朱高炽都采用休养生息的策略,减少耗费巨大的国事,减少皇家开支,控制工程数量,以免劳民伤财。
同时,朱瞻基还大量减免各地税粮,让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二、弊端
1、宦官兴起
朱元璋建国之时,对宦官的管控很严格,明文规定不许宦官干政,违令者斩。朱棣在靖难期间,更多的依赖建文帝身边的宦官来刺探情报。这些为朱棣登基出过力的宦官们,也就得到重用。到了朱瞻基的时候,已经把明太祖的禁令当成摆设。他不但重用宦官,还成立司礼监,让太监代为批奏折。这样司礼监就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一旦皇帝对太监的管束减轻,就会造成宦官专权的现象,这也是明朝后期宦官乱政的根源。
为了加强对地方和边疆重镇的管理,朱瞻基还在各地都设有镇守太监,就是替皇帝看管的意思。这些太监权力极大,民事、军事、监督、弹劾,都在他们的职权范围之内。
朱瞻基还往军队中派太监任中官,他们具有监督和调遣官兵的权力。这些太监干涉军政,为所欲为。
2、沉迷娱乐
朱瞻基有“蟋蟀天子”之称,他特别喜欢斗蟋蟀,还让各地送蟋蟀上京。地方官员为了讨好朱瞻基,重金收购蟋蟀,要是有威猛的,一只蟋蟀就价值好几十两金子。这样导致江南盛产蟋蟀的地方,多数人都以捕捉蟋蟀为业。
据野史记载,有一个看管粮仓的小吏,捉到一只蟋蟀。这只蟋蟀很厉害,他的上司就打算用一匹骏马来跟他换。他的老婆听说以后,就感到很好奇,就想看看这只蟋蟀到底长什么样。结果不小心让蟋蟀从罐子里跳出来,被他家的鸡一口吃掉了。
他老婆吓坏了,这可是价值好几十两金子的东西,这让她给弄没了,结果一着急就上吊自杀了。这个小吏回家一看到自己老婆死了,自己也很伤心。他一想到老婆是为了一只小蟋蟀死的,就感到内疚,结果也自杀了。就因为一只蟋蟀,天下间家破人亡的不在少数。
朱瞻基沉迷玩乐,许多大臣就上书进谏,结果都遭到朱瞻基的惩罚。皇后胡氏对他这种行为也不满,就劝说他几句,结果朱瞻基直接将胡皇后废掉。
3、大兴佛教
明朝对佛教比较开放,一是朱元璋当过和尚,二是朱棣身边的道衍和尚,也就是军师姚广孝,所以明朝前期的执政者对佛教比较推崇。
朱瞻基继位以后,大封僧人,许多僧人都来到京城接受朝廷供养。英宗继位以后,1年之内就驱赶京城供养的和尚高达1100多人,这还不是全部数量,只是一少部分而已。
朱瞻基还在京城和地方大寺修建寺庙,朱瞻基在位十年间,仅在京城就修建了9所寺庙。地方修建的寺庙更是数不胜数。
三、影响
虽然朱瞻基做了一系列改革,让明朝的政权更加稳固。同时他发展了经济,促成了“仁宣之治”才出现。但是,朱瞻基的一些作为也为后期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是为宦官专权埋下隐患。朱瞻基授权司礼监太监特权,为宦官滥用权力提供了便利。所以说明朝宦官之祸,始于宣宗。
其次是增加国家开支。朱瞻基大修寺庙,供养僧人,加上赏赐无数,耗费了大量国家的财力物力。让本来就不充裕的国库变得更加空虚,无形之中加剧了百姓的负担。
最后为后期皇帝懒政做了榜样。朱瞻基为了玩乐,不顾朝政。甚至打击进谏大臣,为后世皇帝开了先河。他大肆封赏捕捉蟋蟀的的人,大肆封赏僧人,破坏力官员的晋升机制。后世皇帝纷纷效仿,懒政、滥封现象严重。
海月岩cute
施政上,应该说是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生活上,则应该是个挺有趣的人。 先看看朱瞻基登基时候的历史背景: 有利的条件是,该折腾的,前面朱棣已经折腾完了,大兴土木,大举用兵,都由朱棣完成,他接手的是一个内无耗大工程,外无致命边患的帝国。 不利的条件是,朱棣多年折腾,国家已经是超负荷,且有一个虎视眈眈的二叔在随时准备夺位,藩王问题是一个定时炸弹。 在这种情况下,朱瞻基的历史使命主要有2个: 1、让国家完成从开创到平稳发展的转变 2、解决藩王威胁中央政权的问题 应该说,他完成得非常好。 第一个使命,他爹朱高炽已经初步扭转了国家的方向盘,给了他一个好的开端。他接下来就是教科书上见惯了的,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了。在他这10年里,的确是不折腾,不给百姓加负担,给了这个负担日重的帝国喘息的机会。他手里的大明帝国还算既平和由繁华,完成了历史的转身——嗯,在他儿子那里不小心闪了腰,这是后话。 第二个使命,在他二叔终于造反了之后,他选择御驾亲征,几乎是兵不血刃地就解决了这场叛乱,把帝国的损失压到最低。接下来就是绵里藏针地向其他藩王开刀,或明或暗的逼藩王们交出受众的军队,加大对藩王的限制,让他们再也扑腾不起来,造反不起来。困扰明朝数十年的藩王问题终于在他手里尘埃落定。 应该说,一个皇帝,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执政期间国家的情况也算安定,就算是明主了。所以说朱瞻基的评价在明朝皇帝里,向来也比较高。 在生活上,朱瞻基应该是个比较有趣的人,甚至可以说有点过分活泼,以至于有点恶劣了。我就说说3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小故事。 故事1:朱瞻基有一次三更半夜的,带了几个人,就跑到杨士奇家里去了。杨士奇毫无准备,吓了一跳,匆匆忙忙跑出来迎接,一时老眼昏花,也看不到他在哪,朝着北边就跪下来了。这时候他正在东边倚着栏杆看月亮呢,就笑着叫了一声:“士奇,朕在此。”他这次跑出来,是吓坏了杨士奇的,连连劝他以后不能再这样做了。结果第二天,他居然还有脸派人去问杨士奇,我去你家,你为什么不高兴啊。 故事2:朱瞻基的大臣里有一个回教徒,不吃猪肉的。有一次朱瞻基匆匆忙忙地召见这个大臣,大臣一来,他就赏赐了大臣一块猪肉。大臣就要吃进去的时候,他才叫住了,笑着说,和你开玩笑而已,我知道你不能吃猪肉的,放下吧。 故事3:有一次一个大臣去见朱瞻基,突然一只猛虎向他扑来,吓得他拔腿就跑,连呼救命。终于朱瞻基出现了,笑着说,就是和他开开玩笑而已,这只老虎是拔掉了牙齿,磨掉了利爪,不会伤人的。 这样一个性格过分活泼的皇帝,估计那时候的大臣也闹心。幸好这个皇帝还算有职业操守的,玩得不算过分,所以他们应该是欣慰多于头疼吧
rainbowyoko
儿孙不行,怪祖宗咯?
思﹏戀
明宣宗朱瞻基与其父明仁宗朱高炽统治大明王朝期间励精图治,这段日子被史学家称为仁宣之治。尤其是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时期,这位历史上的“好圣孙”命运是非常好的,他的出生使得朱棣下定决心造反,以至于朱棣称帝后直接将他爹封为太子,将他封为太孙。可以说他爹朱高炽之所以能当上皇帝全靠朱棣对朱瞻基的喜爱。
朱瞻基在位期间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于谦,武有樊忠、张玉、张辅、丘福。可以说宣宗时期人才济济,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才济济的时代,这么一个志向远大的帝王却给后世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首先要来说的就是边镇,明宣宗初期由于明成祖朱棣穷兵黩武到处远征导致明军开支巨大,政府有点开始入不敷出了。尤其是每年花在大明九边重镇的军费更是数不胜数,而朱瞻基想要修养生息,他带头提倡节俭,带头节约政府开支。于是他将设置在大明九边重镇外的所有野战部队撤回九边重镇内。这项神操作从近了看很不错,确实是为大明节约了很大的军费开支,但是从长远看,这个决定是十分错误的!明军主动放弃了进攻权,开始一味的防守边疆,这使得关外的蒙古部落可以放手发展,再也不用受到制衡了。明英宗朱祁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瓦剌俘虏的!由于明军龟缩在城镇里,所以明军丧失了野外机动能力,瓦剌的骑兵进入大明疆域如入无人之境。明英宗朱祁镇不明就里的亲征导致明军在土木堡大败,大明京师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明朝由此开始走下坡路,开始彻底丧失主动进攻蒙古部落的权力。
其次,明宣宗朱瞻基同样是为了开源节流,竟然主动放弃其祖父朱棣在越南境内设立的交趾郡,并撤离设置在交趾郡的部队。从此以后交趾郡再也不属于我们中国了!由于明军主动放弃这块领地,导致南洋各国开始不听使唤,明朝在当时的国际影响力开始下降,南洋各国与明朝的交流逐渐减少。
更可气的是,明宣宗竟然让郑和放弃了下西洋的行动,这就导致大明朝开始逐步固步自封,与当时清朝闭关锁国不相上下。原本明朝可以逐步成为海洋上的霸主,由于朱瞻基的固步自封,使得明朝放弃了这一优势。如果当时继续让郑和下西洋与各国进行交流,那么发现新大陆的将会是郑和,毕竟当时明朝的科技已经领先于各国,尤其是指南针的运用。
明宣宗朱瞻基做的最错误的一件事就是放弃奴儿干都司,奴儿干都司存在可以加强对女真个部落的管理,可以有效切段女真与蒙古各部落的联系。而朱瞻基的迷之操作为女真的崛起和大明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明宣宗时期朱瞻基还设立了司礼监,他设立此机构就是想借太监之手制衡内阁,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后期废除了宰相一职,明朝皇帝为了省事顺手设立了内阁。由于内阁的阁臣们处处与皇帝作对,于是朱瞻基便设立了司礼监,让内阁作出的决议由太监呈现上来。结果这一操作导致了明朝再次陷入太监危机。行使皇权的道路上很容易被太监所左右。明朝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大太监如王振、汪直、冯保、刘瑾、魏忠贤等都由明宣宗的这一机构所培植的。
蜀湘客
“仁宣之治”,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父子二人将大明的国力推向了巅峰。
有人说所谓的仁宣之治,主要功劳在朱瞻基,原因是因为朱高炽只做了九个月的皇帝,而朱瞻基则在位十年之久。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朱高炽的皇帝生涯短暂,但在永乐朝却监国多年,老爹朱棣五征漠北,他在做好充分的后勤保障的同时,也在为后来的仁宣之治打着基础。
皇位传到朱瞻基这位“好圣孙手里时,已经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了,可以说,从这时候开始,明朝真正地进入了稳定的发展时期,放眼宣宗朝的十年,朱瞻基在吏治、政经等方面的改革非常充分,真的做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他留给后世皇帝一笔巨大的政治财富,足以支撑起整个王朝常年平稳运转。
然而他留给后世的隐患却不比财富少,有些隐患甚至给明朝的覆亡埋下了祸根。
教授宦官识字,让明朝成了宦官干政的“重灾区”朱元璋用铁牌在宫门上悬挂了铁牌,上面写着:
“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然而,朱元璋的远见卓识却并未得到后世子孙的重视,甚至从儿子朱棣开始就已经违背这条规定了。
靖难之役,燕王军与朝廷正规军除了拼实力,也拼情报。这一点上朱棣做得非常到位,除了通风报信被杀的徐达之子徐增寿,他还盯上了被老爹和侄子压迫已久的势力:宦官。
宦官的情报为靖难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让宦官集团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在中国人的航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郑和就这么一个,权监却此起彼伏,爷爷朱棣给朱瞻基打了个样,他完全无视了高祖朱元璋的祖训,在内宫悍然设立了内书堂,由翰林院官员教授太监们识字。
朱瞻基的初衷是好的,他想让太监们识字来协助自己处理政务。这是因为明王朝的最高权力分为两部分:“票拟”和“批红”。
“票拟”的权力在内阁,皇帝则有“批红”的权力。大学士们将各类奏章进行讨论与投票,然后呈交皇帝做最终决策,是为“批红”。
然而,像朱元璋这样的劳模皇帝并不多见,到了朱瞻基这里,便想到了让人帮忙,而最亲近的人当属宦官了。
于是太监们帮着帮着就变味了,随着一代代皇帝越来越懒,批红的权力渐渐到了名为司礼监的太监们手里,和内阁之间的权力之争也便拉开帷幕,先后出现了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等权监,几乎贯穿了整个明朝的中后期。
裁撤奴儿干都司,为女真人崛起留下了发展空间朱元璋洪武在洪武二十八年设立了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将黑龙江流域视作“锁钥之地”,成为了东北亚重要的贸易中心;朱棣掌权后,更是将此地作为明朝的直属瞎地,改土归流,把原本的土司变为了流官。
可以说,如果长久下去,将不会有女真各部做强做大的空间,也不会有后来的满清叩关,入主中原了。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战略经济要地,却在宣德九年被朱瞻基裁撤了,理由是苦寒之地,在管理上“糜费财物”。
于是原奴儿干都司的汉人由辽东都司管辖,而本地的女真人,则采取了放养状态。
这个政策不但让东北地区的经济迅速衰落,更让明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威慑力大大衰减,更是为后来满清猥琐发育最终夺取天下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
除了奴儿干都司,朱瞻基还以类似的理由放弃了交趾,这让安南大片领土再无与中原合并的可能。
sylviavincent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孙,史书记载:
(宣宗)生之前夕,成祖梦太祖授以大圭曰:“传之子孙,永世其昌。”既弥月,成祖见之曰:“儿英气溢面,符吾梦矣。”比长,嗜书,智识杰出...(永乐)九年十一月,立为皇太孙,始冠。通过这段记载我们不难看出,朱瞻基好读书,才智过人,颇受朱棣喜爱,也因此在永乐九年便被立为皇太孙,被立为皇太孙的意思就很明显了,这是告诉所有人朱瞻基将是大明朝未来的皇帝。所以很多人认为朱棣之所以坚持立朱高炽为太子很大原因是朱高炽有这么一个优秀的儿子,连大明朝第一大才子谢缙也曾对朱棣说过朱瞻基是“好圣孙”,这也足以说明朱瞻基的天分以及所有人对他的期待非常高。
也许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朱瞻基的未来不会平凡,而实际上他在位期间也确实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他和他父亲朱高炽的统治时期被史学家们称为“仁宣之治”,这是继“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的又一个盛世,而朱高炽在位时间非常短,还不到一年,所以,开创“仁宣之治”的很大一部分功劳其实是属于朱瞻基的。
如果单看朱瞻基在位期间的表现,尤其是为政举措的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他有能力,有想法,不昏庸,符合一个优秀的守成之君所必备的一切条件。然而,评价一个人,尤其是站在历史拐角去看待前人之事的时候,是需要加上很多后来因素的,就比如朱瞻基,虽然他在生活上有点瑕疵(比如喜欢斗蛐蛐,也因此自己还被后人称为“蟋蟀天子”),但生活上的一些爱好不足以否定他的历史功绩,能否定一个人的因素一定是会给后世带来深远影响的,朱瞻基喜欢斗蛐蛐不是,但他让宦官学习进而参权这件事却是一件足以颠覆他之前所取得的所有功绩的事情。
那么朱瞻基为何要让宦官学习呢?这还要从朱元璋说起,朱元璋当年为了加强皇权,以“胡惟庸案”为借口取消了延续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大权独揽,但取消丞相制也有弊端,那就是一切军国大事皇帝都必须亲力亲为,早期朱元璋尚可以坚持,但时间久了便自觉精力不足,于是便有了殿阁大学士,大学士协助朱元璋处理政务,到了朱棣时期内阁出现了,一开始内阁没有决策权,但随着皇帝的力不从心,内阁开始参与到政务的决策之中,到了朱瞻基即位后,内阁有了票拟的权力,即替皇帝处理相关国家事务,最后将处理意见呈报皇帝,皇帝做最后的决策。
这样看来,有了内阁,皇帝可以轻松一些了,但时间久了,内阁的权力便越来越大,虽然朱瞻基尚且能任用贤能,所任用的大臣无不是经天纬地之才,且他与大臣们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的融洽,但这并不妨碍内阁权力的过大,以及皇权的逐渐衰落,因为他心里清楚,自己可以驾驭群臣不代表后世子孙也能驾驭他们,而且皇帝精力有限,必然要倚重臣子,但又不能完全倚重他们,所以只能想办法来扶持一股力量制衡文臣。这股力量必须是完全效忠自己的,能够有所为的力量,很明显朱瞻基找到了,那就是宦官。
历代以来,宦官是陪伴在皇帝身边最久的人,也是皇帝最信任的一群人,虽然他们身体残缺,但心智还是成熟的,如果加以调教,必然可以为自己解决很多事情,所以朱瞻基决定以宦官来制约文臣。
虽然朱元璋立国之初就定下了“宦官不得干政”的规定,建文,永乐两朝也很好的执行了这一规定,但宦官的崛起并不是一个苍白的规定就能限制住的,若想宦官不干政,就必须保证王朝代代出明君,因为前面说过了只有明君才有驾驭群臣的能力,但遗憾的是,大明朝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宦官的崛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朱瞻基想要制衡文臣,就只能扶持宦官,所以他下令让翰林学士在内书堂教宦官读书,让他们代替自己处理公文,尤其是处理内阁呈上来的票拟,即代替皇帝行使“批红”的权力,如此宦官实力愈发强大,尤其以司礼监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为甚。
虽然朱瞻基深知宦官干政的后果非常严重,且他对宦官的监管非常严格的,所有大事的最终决断依旧掌握在自己手里,但他还是没有意识到他赋予宦官参政对大明朝意味着什么,尤其是他没想到自己亲自选定的接班人会差点因此而葬送了大明朝。
公元1449年,朱瞻基的继任者明英宗朱祁镇率领的二十万明朝精锐在土木堡被瓦剌军击溃,自己也做了阶下囚,土木堡之变对于大明王朝的影响是灾难性的,这自不必说。而造成土木堡之变的主谋就是一个叫王振的宦官,从王振开始,宦官开始登上明朝的政治舞台,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而王振专权距离朱瞻基驾崩才不过七年,恐怕朱瞻基做梦都没想到,短短七年,宦官们就已经开始影响大明王朝的历史走向了。
家书Js
看看明朝官员和近现代历史学家如何评价朱瞻基,你就能知道他留下了怎样的隐患。
一,坐视瓦剌崛起
胡世宁:“我太宗文皇帝雄武冠绝古今,徼外四夷无不臣服。是以北封元之遗孽阿鲁台为和宁王,马哈木为顺宁王;西封脱脱为忠顺王;东北置奴儿干等都司卫所二百余处。皆以抚绥戎落,藩屏中国。至于南讨黎季犛,复古中国之地,建立交趾布政司,尤为伟绩。宣宗以来,黎贼复据交趾,杀官劫印,不可胜纪。阿鲁台亦为马哈木所并,其东北各卫所亦皆兼并不常,存亡莫考。先朝(宣宗)皆置之不问,盖不劳中国以事外夷。”
二,无心之举留下阉祸
孟森:历代阉祸,岂非皆自宣宗造之?当即位初,诏求直言,有湖广参政黄泽上书言十事,其言远嬖佞,即反复以宦官典兵干政为戒,帝嘉叹而不能用,旋即设内书堂,可知嘉叹之为好名浮慕。
三,留下土木堡之变的隐患
马文升:言天下之安危系武备之修否,我太祖高皇帝以武功定天下,凡私役一军,私借一马者,皆有重罚,虽有兴造竟不劳军,三十馀年海内晏然。太宗文皇帝迁都北平,于武备尤为注意,故出塞千里,胡虏远遯。宣德以来武备渐弛,迨至正统,民不知兵,所以有土木之败迩。
赵中男:王振的专权和明英宗的无能导致了土木之变的惨败,但在当时的情况下,瞻基那些能干的老臣和经过调整完善的社 会制度,几乎无力阻止这一惨败。从这个意义上讲,土木之变是宣德时期政治隐患(边疆、武备、阉祸)的总爆发,既是封建制度的悲剧,也是瞻基个人的悲剧。
……
人物简介:
胡世宁(1469-1530),字永清,号静庵,嘉靖中,拜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死后赠少保,谥曰端敏。
孟森(1869-1938年1月14日),是被公认的中国近代清史学科的一位杰出奠基人。
马文升(1426年-1510年7月13日),弘治初任兵部尚书,后任吏部尚书。死后谥号“端肃”。加赠左柱国、太师。
赵中男,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等地兼职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