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朱瞻基给大明朝留下了怎样的隐患?

提到的作品

[作品]明史

《明史》是《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之一。《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为风靡海内外的一部通俗历史巨著,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

蔡东藩

最新跟帖
啊诚

啊诚

宣宗朱瞻基是大明第五任皇帝,与其父亲仁宗朱高炽一同开创了著名的“仁宣之治”,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皇帝。

然而在其去世后的第十四年,便发生了“土木堡之变”,大明精锐尽丧,数百文武朝臣战死,英宗被俘。瓦剌更是兵锋剑指北京,大明险些亡国。从此以后,大明由盛转衰,不再复成祖年间万国来朝的景象。

大明真正衰弱是从明英宗朱祁镇开始的,但宣德年间确实留下了不少问题,而这些问题与后面的土木堡之变有着千丝万缕联系。接下来,就让我们一一道来:

阉党崛起

大明开国太祖——著名的洪武皇帝朱元璋同志是一台莫得感情的工作机器,他废除了宰相制,把全部工作都揽到了自己身上。后来的皇帝可没有他这般体力,连成祖朱棣都吃不消了,不得已组建了“秘书处”——内阁,来帮助自己处理政务。

宣德帝朱瞻基虽然很贤明,经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但是体力和能力实在没法跟祖父及曾祖父比,所以光有内阁辅助,他依旧感到工作过于繁重。所以他登基后,十分重视对身边太监的文化教育,督促他们读书识字。逐渐地,这群大字不识的白丁竟然有了辅政能力。于是在宣德帝的有意培养下,司礼监掌握了批红、盖章等权力,成为了明朝政党中举足轻重的一极势利。

军事懈怠

虽然成祖朱棣非常看好宣德帝这个孙儿,觉得朱瞻基英武非凡,非常地像自己。但事实证明,朱瞻基并不是一代雄主的材料。在他的政治纲领中,对开疆拓土,征伐强大少数部族,使国家和人民免受战乱之苦的意志并不强烈。与军功相比,他更喜欢文治,于是宣德帝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吏治、民生和经济建设等方面。

宣德帝对军事方面的懈怠,直接带来了两方面后果:

第一,大明主动放弃了对安南的管辖权。安南即现在的越南,当年明成祖以张辅为帅,克服重重困难,以强大的毅力,奔袭千里,才最终将其纳入我们的版图。随后安南不服教化,时常叛乱。宣德帝觉得这个地方过于荒蛮,多丛林多瘴气,且远离大明,维护当地秩序实在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于是便将明军主动撤了出来,允许当地人自治,取消郡县制,并恢复朝贡,大明又重新变回了安南的宗主国。

第二,大明主动放弃了对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持续高压政策。成祖曾经五征蒙古,将所谓的黄金家族后裔们打的远遁漠北,再无与中原一战之力。到了宣德帝时期,或许是考虑到战争的成本问题,或许是不愿百姓与士兵再流血牺牲,大明主动与游牧民族政权罢兵修好。这下边疆确实稳定了,也能为国家省下不少钱粮。但是也让瓦剌、鞑靼等各部族有了发展壮大的空间;明军这边由于边疆缺少战事,军队训练不足,战斗力大幅度下降。

致命隐患

如果我们与宣德帝生活在同一年代,那应该是非常幸福的。此时的大明国力强盛,军事威慑力还在,有明君临朝,有贤臣辅政,百姓安居乐业,冤情投诉有门,阉党虽然在崛起,但并没有一手遮天,更没有祸国殃民。而缔造这一派祥和局面的人,正是朱瞻基。

但是,如果我们有上帝视角的话,把时间再向后推十四年,看看土木堡之变的惨状,我们就会明白,其实宣宗时期已经为这个悲剧埋下了伏笔。

明英宗亲征瓦剌之所以失败,主观因素自然是朱祁镇同志完全是个小白。在他的认知里面,大军团会战与街头流氓互殴是一个道理,即人多就是真理,结果就是明军精锐被人数远少于自己的瓦剌给团灭了。

客观上去讲,阉党权势滔天和明军战斗力下降以及瓦剌实力大增,才是此次征伐失败的原因。

首先,由于宣德帝重用阉党,造成了司礼监权势越来越大。到了英宗时代,不学无术的朱祁镇十分信任大太监王振,而王振几乎可以代表皇帝。大军在王振的瞎指挥下,人困马乏,在死胡同里面兜圈子,最终被伏击团灭。

其次,自宣德帝开始,大明不再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施压,国家承平日久,军事上久疏战阵。在面对瓦剌人的伏击时,连张辅这样的不世出名将都没法从容应对,几十万精锐心理素质脆弱的像个孩子,一通手忙脚乱过后,竟然落得个全军覆没的惨状。

最后,自宣德帝开始的怀柔政策给了瓦剌人难得的喘息机会。大明不再对其掣肘,瓦剌可以发展壮大,并且凭借地理优势和人口优势,逐渐超越鞑靼和兀良哈,成为了蒙古诸部族中最强悍的一支武装力量。在此之后,瓦剌野心不断膨胀,开始挑衅大明的权威,并最终险些灭亡大明。

结语

明宣宗朱瞻基虽然不像电视剧大明风华里演绎的那般勇猛刚强,但确实可以算得上是一代明君。他虽然贪玩,被人戏称为“蛐蛐天子”,但他也深入民间,亲历百姓疾苦,严查吏治,还天下人一个朗朗乾坤;他与民同乐,休养生息,虽然相对文弱,放弃了先祖辛苦打下的疆土,与世仇罢兵言和,但他确实也让千万人免受兵荒马乱之苦,让百万雄兵不用埋骨他乡。

他死后十四年,大明迎来一场浩劫,虽然与他留下的弊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但真正应该承担责任的人是朱祁镇。这个二世祖轻松毁掉了数代帝王,用将近百年时光积累的国力。他本应该御驾亲征,用瓦剌人的惨败成就他千古一帝的伟业,让少年天子横扫漠北的神话传遍九州大地。很可惜,他没有做到,他的幼稚将一切希望全部摧毁,大明险些灭国,从此一蹶不振,实在可惜。

紫竹静轩

紫竹静轩

历史上颇有建树的帝王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颇有建树的帝王之一,在位时间只有十年,为明朝缔造了一个盛世:仁宣之治,缓解了自朱元璋、朱棣多年厉兵秣马以来国库的空虚。

同时又是明代没落的引导者

但世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毫无疑问,朱瞻基也不例外。众所周知,明代宦官为祸朝政,如东厂、锦衣卫等,这就是在朱瞻基统治时期造成的。

朱瞻基继位没有过了多久,便开始主动的培养起了宦官势力。宦官多是文盲,他便开设了一个教育宦官读书的机构。显而易见的是,朱瞻基培养宦官势力的做法和朱元璋定下的不允许宦官触碰政权的做法是背道而驰的。

在朱瞻基在位期间,有很多太监都因为得到皇上的宠信而地位凸显出来,太监被赋予了帮助皇帝进行批红的权力,担任各地监军的角色。自此,宦官的势力逐渐扩大,直到一发不可收拾,荼毒大明百年之久。

热播剧大明风华中,朱亚文饰演的朱瞻基英明神武,可谓圈粉无数。

历史上的朱瞻基也是一位有道明君,他是大明王朝的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施行一系列仁政,使得大明王朝的国力空前强盛,直接将“仁宣之治”推向了巅峰。

不过,朱瞻基在明智之余也发了不少昏招儿,为大明王朝的衰败埋下了不小隐患。

第一个隐患:军事上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被动防御

为了恢复大明王朝的经济,朱瞻基放弃了爷爷朱棣的血性扩张之路,施行收缩的战略防御政策,对外少用兵,对内则休养生息。

从提高国力的角度讲,这种策略的确起到了积极作用,不过这种政策也使得大明王朝周边的敌人有了喘息壮大的机会,这等于养虎为患。

收缩政策间接促使蒙古部落强大。朱棣在世时曾经把蒙古的鞑靼和瓦剌打得服服帖帖不敢南犯。朱瞻基即位后一改先前的铁血画风,施行的战略以收缩防御为主,舍弃了对蒙古军事上的征伐,而是利用外交手段和经济手段,维系着与蒙古的朝贡关系。

这样的条件下,瓦剌等蒙古部族有了壮大的机会,直接酿成了后世“土木堡之变”的恶果。

收缩政策也促使女真部落的崛起。永乐九年,朱棣派得力太监亦失哈在东北地区开设奴儿干都司,这是明王朝管辖黑龙江口、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行政机关。

东北地区属于苦寒之地,而且交通不便,加之女真、达斡尔、蒙古、通古斯等民族的征伐不断,管理成本很高!朱瞻基觉得与其徒劳耗费巨大财政,不如把这笔钱花在刀刃上。

朱瞻基放弃了开拓西伯利亚的宏志,并且将奴儿干都司南迁到了如今的辽宁开原,大明王朝向北的领土扩张之路就此停歇,大明王朝实际管理的地区只剩下辽宁,而对东部和北部女真部落、蒙古、达斡尔等部落的管理则是松散式管理。

明朝中后期,女真部落的崛起与这种消极防御政策有着直接关系,更可怕的是在明朝后期,满蒙还达成了战略同盟,最终夺得了大明的江山。

放弃交趾、不再下西洋,使得大明王朝在南洋的影响力急剧下降。朱棣在永乐五年远征交趾(今天的位置大体在越南),并设置交趾布政使司,对交趾进行管理。

从历史记载来看,大明王朝为此地带来了浓厚的中原文化且影响深远。不过,接受大明王朝管理后,交趾内部也在持续发生叛乱,大明王朝的军费开支空前巨大。

朱瞻基即位后,从发展国内经济的角度出发,决定从交趾撤军。此外,在郑和旗下西洋后,大明王朝也不再派出水师出海远洋。

这两项策略使得大明王朝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急剧下降,原先东南亚的众多邻邦的朝贡也相继停止,甚至在旧港宣慰司还发生了叛乱。

旧港宣慰司所在地就是现在的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此地是大明王朝驻东南亚的最高行政机构,此地曾经是大明王朝领土的最南端。

1440年后,旧港宣慰司的这片领地被当地人夺回。

可以说,朱瞻基的内缩防御战略让大明王朝陷入了四面为敌的险境之中,灭亡成为必然。

第二个隐患:内阁权力空前扩大,甚至权倾朝野

朱瞻基能够得到皇位要感谢老爹朱高炽,而朱高炽能得到皇位则要感谢鼎力相助的文官集团。

朱高炽除了仁慈别无长处,也并不受朱棣待见,之所以说朱高炽能够稳稳获得皇位,则是杨士奇等文官在朱棣面前“吹暖风”所致。

朱高炽、朱瞻基父子在位期间则对内阁官员的官品进行了调整,让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任内阁成员,因此内阁在朝廷中的地位非常高。

尤其在朱瞻基即位后,对“三杨”更为倚重,他们在内施仁政以及军事上实行内缩防御的策略上给予了朱瞻基诸多指点,“三杨内阁”成为朱瞻基离不开的“拐棍”。

在朱元璋、朱棣当政时,内阁大学士是由五品文官担任的,他们只具有顾问身份,很少有参决的机会。

朱瞻基当政后,内阁权力不断扩大甚至还获得了一项重要权力——票拟权。

所谓票拟权就是奏章直接让内阁成员去审阅,他们给出处理方案后交给皇帝裁定,皇帝要作出批红。

如此一来, 内阁权力获得了质的转变,内阁获得了一定行政权力。毕竟皇帝是要听取内阁所提意见的,内阁已经能够左右皇帝的思想。

因此,内阁的权力也逐步凌驾于六部之上,内阁虽无丞相之位,但已有丞相之实。

内阁可谓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利用是关键。

如果大明朝的皇帝都像朱元璋、朱棣这样敬业勤政,那么内阁绝对是一个好助手,只可惜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大多不务正业,遇到这样的皇帝,内阁只会权力极度膨胀,甚至会祸乱朝纲。

酷爱炼丹的嘉靖皇帝在位期间,内阁首辅严嵩把持朝政,甚至太子的废立都被其把控,皇帝就是一个空架子。严嵩敛财到了疯狂程度,严嵩父子甚至还在家里肆无忌惮地说:“朝廷无我富!”

到了崇祯时,大明王朝已经被内阁为代表的文官集团掌控。崇祯本想通过一番作为来挽救腐朽的大明王朝。怎奈他的政令在内阁那里接连被否定!

无奈崇祯接连撤换内阁首辅,崇祯在位17年间竟然更换了19位内阁首辅。

内阁用消极不合作的态度与崇祯分庭抗礼,也正是因为这种空前内耗,消磨掉了大明王朝的最后一口气。

难怪崇祯临上吊前慨叹:“文官皆可杀。”

第三个隐患:太监被委以重任,且权力暴增

1426年,朱瞻基开始设立“内书堂”教太监识文断字,给太监办文化补习班,这是亘古未有的事情。

朱瞻基的这一行为是犯了祖规的!当年朱元璋为避免太监专权曾经立下了太监不得干政、不得重用的铁律!

朱元璋规定太监只负责端茶倒水,不许识文断字。太监即使受封为官,最高也只能到达四品的级别,而且不得穿官服。

那么朱瞻基为什么要犯规呢?很简单,为了制衡内阁为首的文官集团。

内阁每天“票拟”来的奏章依旧很多,皇帝即使一一阅读也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为了不让内阁“钻空子”,“内书堂”毕业的太监就派上用场了。

太监们会把奏疏整理成简报呈递给皇帝。这些太监中的佼佼者还会担任“秉笔太监”,权力不小,可以直接用皇帝的名义“批红”,还能加盖皇帝印章。

让太监当助手处理朝政,本意是让太监替他明察秋毫,避免内阁独大,结果朱瞻基却又养起了一只“大老虎”。

如果遇到朱瞻基这样的明君还好,皇帝口述,太监执笔。如果遇到不务正业的皇帝,那么“批红”也就变成太监个人的权力了。

宦官专权,可以说皆是朱瞻基为子孙种下的恶果,这也成为大明王朝覆灭的一个原因。

王振就是“内书堂”培养出来的太监!王振不光识文断字甚至可以称为高级知识分子。这个王振险些将大明王朝灭掉。

明英宗朱祁镇上台后,十分宠信王振,对王振言听计从。王振甚至撺掇朱祁镇御驾亲征打蒙古,结果在“土木堡之变”中,朱祁镇当了俘虏。

明军在交战不利时撤退,王振建议朱祁镇的大军改道从他的家乡路过一下,目的是用衣锦还乡的虚荣向乡邻炫耀,而正是他的一己私利,把大明军队置于蒙古军队的埋伏之中,朱祁镇就这样被一个太监给坑了。

要不是于谦建议启用明代宗继位,大明王朝也许就陷入了万劫不复之中。

王振之后,刘瑾、魏忠贤的权势一个胜过一个,他们祸国殃民、收刮民脂民膏直接将大明王朝推向了悬崖边。

综述:总体来说朱瞻基是一位有道明君,他通过一些列措施休养生息,使得大明王朝的经济快速发展。不过他施行内缩的军事政策以及扩大内阁、宦官权力的作为,却为大明王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大明兴也朱瞻基,败也朱瞻基。

realhelen

realhelen

明宣宗朱瞻基,是大明第五代皇帝,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永乐九年(1411年)被成祖立为皇太孙,钟爱异常。其父仁宗的皇太子地位,也是因为有这么个好儿子、“好圣孙”,才得以稳固。

洪熙元年(425年)五月,仁宗去世,皇太子朱瞻基继位,即明宣宗;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宣宗去世,一共当了九年半的皇帝。

在位期间,宣宗基本继承了永乐、洪熙年间的清明政治局面,重用“三杨”、蹇义、夏元吉等数朝老臣,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使得明初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民间得以安居。

宣宗本人颇知民间疾苦,经常以历史上注重民力、爱惜百姓的汉文帝、隋文帝、唐太宗等帝王勉励自己;而以好大喜功、穷奢极欲,导致国家衰落、甚至社稷覆亡的汉武帝、隋炀帝等奢欲帝王为反面例子,以警醒自己。并因此总结出经验:国家之兴盛,在于休养生息、百姓安定;而国家衰落,必由于大兴土木、妄动兵戈。

为了显示与民休息的决心,宣宗首先从自身做起,厉行节俭。并说:“人君节俭,则户口日繁;财赋自然充足。”日常宫中器物用度,均减少供应,够用即可,不再多置办。仁宗及宣宗自己的陵墓,也是按照简朴风格,仅仅数月就完工,不再耗费极大物力人力。

宣宗执政期间,能够约束自己,虚心纳谏,做到亲贤臣、远小人,整肃纲纪、明辨是非;政治较为开明,社会也比较平稳,百姓得到一定程度的休养生息,经济也有一定发展。宣宗本人的确可以称为有作为的贤君。

但是人无完人,即使如同宣宗这样相对有成就的皇帝,同样也存在这一些缺陷,由于其施政的失误,及政策的缺陷,总还是为后世留下一些隐患,其中有的甚至遗患无穷,具体来说,似乎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弃守交趾;

交趾,是今天的红河流域,自汉武帝时期起,就归属于中华中原王朝,历时千年之久。晚唐五代时,中原混乱,力有不逮,所以交趾趁机自立,割据独立。

永乐四年(1406年),交趾内乱,陈朝被胡氏篡夺。明成祖先是收留陈朝王子,后来又派兵把他送回,准备册立新王。但是胡氏途中杀害了陈朝王子,并同时对护送的明军多有杀伤,主动挑衅。

成祖大怒,立即发兵讨伐叛逆,第二年平定交趾叛乱,擒获胡氏叛臣,并废除王国,设立交趾布政使司,至此脱离中华四百多年的交趾重回中原版图。

虽然重新收回交趾,但是当地人已经独立四百年之久,对于中原认同感几乎不存在,再加上明朝管理当地的官员对于交趾横征暴敛,使得当地的百姓奋起反抗,多次举行起义,击败明军。

而明军在交趾的驻军耗费巨大,所得却寥寥,实在得不偿失。成祖在世时,没有人敢于提出自交趾撤兵的建议。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去世,之后继位的仁宗不过在位十个月就去世,所以,交趾这个拖累大明的摊子,最终就得由宣宗来解决。

自宣德元年(1426年)起,明军在交趾屡屡被当地反抗势力击败,丧师无数,国家耗费也愈加庞大。宣德二年(1427年),交趾人连续击败成山侯王通、安远侯柳升率领的明军,王通受伤,柳升阵亡。

当年十月,宣宗在听取了诸辅臣的意见后,决心放弃交趾,撤回驻守官吏军队,以摆脱这个给予大明极大负担的烂摊子。

宣德三年(1428年),在宣宗的决策下,明朝正式放弃交趾,撤退回国。虽然这一决策使得明朝在南方的压力和无休止的投出得以消除。但是长远来看,明朝弃守交趾,却是使得当年成祖讨伐胡氏、“郡县安南”,以震慑西南诸藩国的举措半途而废。

明军自交趾撤兵,无疑是对叛乱者的妥协,也大大损害了大明国威。自此,西南各藩属不再对大明诚惶诚恐、恭顺低伏。而是逐渐起了轻视之心,此后西南麓川、缅甸等地、乃至国内广西、土司,都不再畏服,敢于主动挑衅大明,与宗主国兵戎相见。

这些后果,都是因为当年宣宗没有深思熟虑、坚决维护威慑政策。如果宣宗一面遣派宿将驻守交趾(如英国公张辅)坚持保土,一面并以安抚怀柔之策辅助,如同安定云南一样,守住交趾国土,则红河流域绝不会离开中华而自立。

宣宗考虑不周,为削减短期耗费、急于割舍“耗费巨大烂摊子”的交趾,草率撤军,成祖辛辛苦苦所收复的故土再一次失去,实在令人遗憾,这与宣宗失误的决断之是分不开的。二、开办内书堂;

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太祖在设立內官诸司衙门同时,也制定了“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翻令者斩”的诏令,制成铁牌,悬挂于宫门之侧,已警示后世子孙。

此后,建文、永乐、洪熙诸朝都遵照太祖制度,严格使用宦官,并限制其职权。虽然有郑和这样的名垂青史太监(明制,宦官诸司衙门首领称太监、副手称少监),但是在宣德以前,宦官的势力被严格限制,其干预政事的能力和条件都不存在。

宣德元年(1426年),宣宗在继位当初,就改变祖制,“凡奉旨收入官人,选年十岁上下者二三百人,拨内书堂读书,令大学士陈山等教授之”。

每年都选取几百新入宫的小宦官,在大学士(后来是翰林清贵官员)的教导下,学习文化知识、儒家经典,经过数年的培养,其中优秀者会被补入宫内各职司任职。

宣宗培养宦官学习文化,掌握知识,其实是为了更加稳固地掌握皇权。自太祖诛杀胡惟庸,废黜丞相制度后,皇帝便亲力亲为、大权独揽,一人处理全部军国大事。太祖那样的勤勉之君,对于单独处理政事倒是可以完成。

即使这样,还是设立有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秘书,协助其处理政务。初期的大学士品级不过五品,工作职责也只是建议、以备咨询,职权不大,不足以威胁皇权。

永乐以后,面对诸多繁杂政务,皇帝渐渐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身边的秘书:诸大学士们,则开始更多地担负起日常政务的处理,获得了代皇帝做出决断(即票拟)的权力,地位权势日渐重要。明代内阁制度,由此开始成形。

虽然成祖、仁宗,乃至宣宗本人,与这些助手们关系十分融洽,平常相处也很相得,仁宗本人还是得诸内阁辅臣们的支持,最终才能继承皇位,对于这些辅臣们的感激之情绝不虚假。但这是以皇帝本人的优秀素质为前提,能够掌控住朝政大权,才达成的局面。

宣宗还没有登基前,就预见了之后内阁势力会越来越大,一定会成为皇权的制约和威胁,自己可以以充沛的精力和勤勉的执政来驾驭这些贤臣,但是不能保证日后子孙嗣皇帝也能有祖宗一般的精力和毅力,牢牢掌控皇权。

而目前的诸辅臣们也是贤臣,确实忠心无二,但是不能保证日后这个制度下,他们的后继者也能如同先辈一样,忠心无私,早晚会有臣子因为权力过于集中,而做出威胁皇权的事情。前代诸多权臣篡位,改朝换代,都是这个路数。

而宣宗想要破除这个局面,除非彻底废除内阁制度,但是他自认没有太祖那样的天分和勤勉,一人治理天下,实在是太难。即使下决心消除隐患,对于自永乐年间起就辅佐自己祖孙三代的老臣们,他又做不出像太祖那样全部清除掉的狠心事。

于是,宣宗有意扶持一股亲近的力量,来制衡凭借内阁制度而逐渐掌控朝政的文官集团,而且这股力量还必须受自己、以及后世子孙所控制;同时也有能力、有作为牵制文官集团。最合适的选择,自然就是日夜随侍身边、作为天子家奴存在的宦官集团了。

宦官作为皇帝身边最亲近人,理所应当受皇帝信任,同时,他们身体残缺,没有后代,也不用担心会形成世袭家族。作为皇室奴仆,他们的利益与皇家是一致的,忠心度不用怀疑。如果加强他的知识,赋予他们处理政事的资格,那就是制衡文官集团的天然助力。

考虑到这些,宣宗才决定培育宦官中的“知识分子”,让他们熟知礼仪典故、儒家经典,日后好为自己分担政务处理。另外皇帝不方便直接出面与文官发生冲突,所有代表皇权出面与文官集团激烈交锋的事情,都可以由宦官首领代为出头,这样,皇权不至于被文官集团架空,而皇帝也可以减轻压力,更好地操控朝政。

宣德以后,內官大太监们如果要进入司礼监,成为皇帝的私人秘书,替皇帝分担政务,代行“批红”,基本都要出于内书堂的宦官学生中。由于教授他们的基本是翰林院的文臣,所学的知识及思想也严格遵循儒家传统教育。

所以有明一代,內官司礼监掌印太监、秉笔太监基本都是有学识、有见地的文化人,品德操守暂且不过,能力上基本是没有问题,也很好地承担了皇帝助手、秘书的工作。

但是,宣宗开办内书堂的制度,无论出于怎样的目的,最终制衡文官的目的也算达到,这项制度对于大明后世,确实遗祸不浅。

宦官集团依仗皇权攫取了原本不属于他们的权力,客观上使得大明的政治结构发生极大改变,朝政自宣宗以后不再清明,后世皇帝怠政者居多,这使得宦官能够假借皇权操控朝堂,与文官针锋相对,争夺权力,国家因此施政混乱。

宦官中虽然也有正常人,但是居多的是因身体残缺而导致心理阴暗、乖戾的险恶之辈。他们掌握权力,有确实没有文官那样相对高的操守,贪婪的追逐私利,结党营私,给日后的大明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害。

王振、汪直、刘谨、魏忠贤,无一不是因此而登高位,掌握权力,肆意妄行,给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这都是因为宣宗重用宦官,扶持內官而造成的后果。

依米姐

依米姐

近期大明风华火了,剧里朱瞻基在朱棣的精心培养下,聪明睿智的他在野心勃勃的二叔朱高煦、三叔朱高燧面前表现得游刃有余,并得到朱棣的赞许——好圣孙。大明风华里基本上是根据清花了90多年时间精心编辑的《明史》所改编而成。

估计若是再拍下去的大明风华,观众可能会看到一个“蟋蟀皇帝”和“促织天子”(《明史》是明褒暗贬,因为历史上玩蟋蟀而误国的皇帝有,喜欢“促织”的就是南宋奸相贾似道)。

当然《明史》中的明宣宗朱瞻基确实也给予了他应有的赞许,他是明朝颇有建树的帝王之一,松开了明朝开国时和朱棣靖难时紧绷的神经,让明帝国进入了休养生息的循环中,同时他又敬礼大臣,勤恤民隐,慎于用人,严惩贪官污吏,甚至是推翻了他祖爷爷、爷爷的一些弊端,使得政局开明,民间昌盛起来,成就了一个著名的“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

在官场里,当一个好的政策出现后,后来者基本不会去随意修改这个政策,直到有人发现漏洞并使致腐化、残败后,才会有改革,这就是所谓的政策、律法滞后性(又或叫做萧规曹随)。

因此在学习历史中,都能看到一种典型的情况——所有的大一统皇朝,一当进入到所谓“盛世”之后,就会进入到衰败期。因此明朝时期,当“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之后,其后来者基本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修补(隆庆皇帝想进行大改革,立马就死于媚药)。

而明宣宗朱瞻基所留下的好政策的同时也留给了大明帝国的隐患。

一、放弃下西洋的商业行为,致使皇室只能依赖民间赋税

其实这个锅不应该是明宣宗朱瞻基背,应该是文官集团来背。

明朝早期的赋税比较有特点,其中有一点是不被列入国库赋税的,也是迄今还在深究探研的方向,那就是皇室商业。明承元制,因此朱元璋和朱棣时期,皇室还保留着元朝时期的商业行为,比如朱元璋在秦淮河畔修青楼,钱一部分是入内库,一部分是归国库;朱棣时最著名的就是郑和下西洋,但朱棣比较独,赚到的银子全入内库,使得文官集团眼馋、愤恨。

明宣宗朱瞻基早期,依旧让郑和下西洋(最后一次,也是第七次),可当郑和一死,文官集团就以郑和下西洋是掠夺民间财富来肥皇室阻碍了第八次下西洋的活动,随后又以海图和制造船只的图纸均因失火而被焚毁所阻止(没有图纸?那老船员和工匠也有吧,所以当时应该争吵许久,还有更多的内幕在里面才能阻止朱瞻基“敛财”的行为)。

因此能看到一种情况,元朝时期就已经出现的青花瓷,到明宣宗时期,依旧还在与中东进行贸易,这个期间,所有青花瓷产出基本都是官窑。可当明宣宗之后,官方的贸易清单青花瓷就不再是主要贸易的对象,甚至是官窑也慢慢衰败,反而是民间的私窑盛行。同时根据伊朗地区的青花瓷情况来分析,终明一朝一直都在源源不断进行贸易(甚至是迄今保存最多青花瓷的地区不是原产地中国,而是中东)。

而且在《明史》中就特有表现——官方贸易体系断崖式、一刀切式的消失了。《明史》中的记载,这种情况是从明宣宗时期开启的。这也就意味着明朝的皇室内库以及国库就必须依赖于国内的赋税。

但是明朝建国之时,朱元璋就已经制定了一套他认为不可改变的轻赋税,低廉的商税虽然促进了国家的商业氛围、民间的贸易往来,使得民间因此而收益。可对于一个帝国来说,它的扩张是需要钱、粮作为后盾的。

因此也是从明宣宗时期开始,明朝从之前两位帝王的锐利拓展,变成了龟缩被动防御。

同时又造成了日渐匮乏的国库必须将危机转嫁到农民身上。

二、放弃边疆后撤,使得九边失去了战略纵深防御体系,又深挖了一个坑给他儿子明英宗朱祁镇

朱元璋北伐时攻克了北元的上都开平等地,后战略性撤退,为了能持续打击蒙古,命李文忠占据开平以后改置开平府,并内迁燕山以南。到洪武二十年,明军为了击败占据东北的纳哈出,在此地设卫并巩固起来。

但是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时期,这些前哨卫所被放弃了,逐步内迁至长城内一带,等于放弃了之前的战略纵深的防御体系。

其原因大体有三个,一是卫所军及制度已经腐朽;二是蒙古人可以通过围点打援来劫持前哨卫所的所有资源及援军;三、没钱!前面提到了下西洋的行动被一刀切否定之后,朝廷没有那么多钱粮来维持这些军事力量。

所有因此明军开始内迁到长城内,进行构建新的防御体系,但是好像这种将拳头缩回来的防御体系,反而是无法发力,拳头被束缚了。致使他儿子明英宗朱祁镇巡边时战败被俘虏。

三、强化宦官司礼监制度,与文官集团抗争

这是明宣宗朱瞻基和明朝被诟病最多的一个政策——宦官崛起。但是若是以当时维护皇权的情况来讲,这是件好的政策。它至少能制约文官集团,也能制约武勋集团,又能避免外戚干政的现象。

当然为了能制约宦官,他也同时给予了内阁部分高的权利,如提高内阁成员的官阶。

其实个人认为,这种情况反而更像是他在防备武勋集团,也就是在赋予内阁文官集团权利的同时,运用宦官来制约两者。而皇权就可以作为裁判来维护这三面关系。

只是估计他也没能想到,他的后来者,会这样依赖宦官。

UncleHuang

UncleHuang

朱瞻基虽开创“仁宣盛世”,但终明一世之最大隐患“宦官之祸”亦源自朱瞻基!

朱瞻基大明王朝第五位皇帝,在经历自己父亲朱高炽短暂的皇帝生涯(不足一年)之后进入了朱瞻基的时代。朱高炽与朱瞻基共同缔造了明朝的盛世—“仁宣盛世”。

大明帝国经历了朱元璋与朱棣时期多年的厉兵秣马,大明国库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军功膨胀的背后是民贫国困。好在朱高炽、朱瞻基给予百姓休养生息,让天下百姓得以喘一口气。除了休养生息外,明宣宗在位期间更是任用贤臣、听言纳谏、政治开明为明朝开创一个盛世。

但,今天我们并不是来为朱瞻基歌功颂德,而是讲述其给大明王朝留下的巨大隐患—“宦官之祸”。

朱瞻基继位后,为了打击文官势力,没过多久便想培养宦官对抗文官集团,以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但,当时的宦官大多是大字不识一个,但朱瞻基迫切的需要培养起宦官势力来对文官集团形成制衡,朱瞻基开设了让宦官读书的机构——“内书房”。在朱瞻基的特意培养之下,宦官获取了舞文弄墨的机会,这个政策也随着稳定下来,成为明朝的既定制度之一。而读书识字后的宦官,开始逐渐渗入朝堂之中生根扎芽,在明中后期更是衍生出刘瑾、魏忠贤之流。

在时机成熟后,朱瞻基开始启用宦官参与国家政务。首先第一步是赋予批红的权力。所谓的批红便是帮助朱瞻基决定内阁呈上的决策方案能不能进行实行,可以说这属于直接掌握了大明帝国的最高决定权;其次朱瞻基同时让身边的宦官到各地担任监军,几乎各个边镇都有宦官监军的身影。

这两个特殊的权力,直接为后期宦官乱政埋下了伏笔。

但因为朱瞻基属于圣明君主,他的光芒实在太耀眼了,宦官的破坏性也被掩盖,所以当世人都觉得没什么。但反过来想,正是由于朱瞻基对宦官的纵容,这才有了明朝后期宦官乱政治的现象,留下了巨大的隐患,也正因此明朝才会走衰落。

原本的朱瞻基只是想利用宦官来制衡文臣势力,在他们之中钉入一颗只忠于自己的钉子,以“批红”代自己对内阁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了解朝臣们目前正在进行的所有施政活动,自己则可以安安心心的稳坐高台,驭者天下。

但,朱瞻基应该怎么也想不到他的这一决定最终会酿成了余毒大明百年的宦官之祸。

周阿紫

周阿紫

朱瞻基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是明成祖朱棣的孙子、明仁宗朱高炽的儿。朱瞻基能文能武,才德兼备,与他父亲一起开创了明朝中期的“仁宣之治”,可以说朱瞻基算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帝王了,只不过他在位的时间较短,在位仅十年时间,38岁早逝。

历史对朱瞻基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觉得他要是在为时间再长一点,那可能做出的政绩就可与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相比。

虽说朱瞻基算是一位不错的皇帝了,但他的一些政策确为今后的大明乃至整个中国的发展埋下来隐患,我们今天就来盘点一下朱瞻基的几个政策隐患。

第一是教太监读书,让宦官干政。

朱元璋时期废除丞相制度,严控内官,内官干政是要处斩刑的,那个时候皇权是高度集中,六部是直接掌握在皇帝手中的。但是到了朱瞻基手里,老祖宗的制度被废了,朱瞻基不仅让宦官干政,还为了让宦官更好干政设立起了“太监学校”专门教太监读书识字。

朱瞻基让太监干政一是因为他觉得太监依附皇权而生,忠诚度比其他官员还要高,二是他本人创立了一种叫做票拟的处理政事的程序,就是由六部先审核奏章作上标记后再呈给皇帝批阅。

这样做办事效率高了点,但事情都集中到了皇帝手中,为了偷懒,朱瞻基就培植太监来帮自己批阅这些奏章,由此太监就直接参与到了政事当中。

这为大明埋下的隐患就是,宦官专权,内阁与司礼监争权,皇权也被大大削弱,导致之后的明朝皇室经常是风雨飘摇。

第二是郑和七下西洋后结束海外探索,一定程度上实行海禁政策。

郑和下西洋是我国最早的海洋探索,对于中国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因为花费巨大(据说郑和一次航行花费银两要达600万两),朱瞻基在郑和七下西洋结束后叫停了这一海上项目。

并且从那时起,开始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如果当时能够继续海洋探索,那么中国可能就能够领先获得海上霸权,可能就会在海上霸主的基础上取得世界话语权,就不会有后来倭寇横行、乃至清朝时期的八国联军侵华等事情发生了。

第三是对蒙古格局看得不清,放任瓦剌坐大。

朱瞻基的爷爷朱棣在的时候,对元朝的两股残余势力瓦剌和阿鲁台的政策是扶弱抑强,使其互相牵制。

可到了朱瞻基这里,他没有延续这样的政策,而是放任强一点的瓦剌去攻打阿鲁台,眼睁睁看着瓦剌打败阿鲁台统一了蒙古。

这样做的后果是到了明英宗这里,瓦剌直接敢于大明朝开战了,而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镇因为出兵不利还没瓦剌也先给俘虏了。

所以,造成土木堡之变的责任有一部分还是要朱瞻基来背的。

以上就是朱瞻基给大明留下的隐患,大家还有想补充的吗?

四海漂流

四海漂流

最大的隐患就是生了朱祁镇这个兔崽子。想当初朱棣老爷子,匹马弯刀,意气风发。可以放话:五百年来打到此处的只有我了![机智]

可是十几年后,朱祁镇这个小崽子说:五百年来,被绑到此处的也只有我了![流泪]后人读史看到此处可以告诉他不是五百年来,是五千年来!

丢人的事全被你干了,打了败仗,居然帮着敌人,想叫开自家的大门。你不知道赵构家的女眷是啥下场吗?好在明朝有个于谦,有他弟弟朱祁钰力挽狂澜。可是弟弟他杀了,于谦他也杀了。

朱瞻基算是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了,也是一个不错的画家。但治国比宋朝那个书法家高出一个珠穆朗玛峰。明朝之所以会成为后世人眼里的明朝,基本都是朱瞻基奠定的基础。

朱元璋为了权利集中废除了宰相,可是不是每个人都是朱元璋这样的工作狂,少了宰相皇上真的会累死。所以后来朱棣那有了内阁的雏形,可是这个时候的内阁更多的相当于皇帝的秘书。还不是后来那种庞然大物。是朱瞻基给内阁大臣们提高了品级,让内阁成了实际的宰相。当然内阁成了庞然大物也不符合皇上的利益。

所以朱瞻基在权利斗争中又引入了新的选手。太监!可太监是文盲啊?那咋整!教太监读书呗。从此后明朝就成为内阁和太监斗法,皇帝看着他们打,时不时会出手以便维持权利的平衡。

制度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像后世之君,嘉靖万历搞平衡还是搞得挺好的。也说不上留下啥大的隐患。

所以说,最大的隐患还是生了朱祁镇这个小王八蛋,把大明精锐都葬送在了土木堡。让一个好好的治世戛然而止。

小biang涛

小biang涛

有人说,朱瞻基在位时的一个决定为大明王朝埋下了覆灭的种子,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来讲给你听。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的贤明君主,明朝的第五位皇帝,他和他的父亲明仁宗朱高炽统治期间使得社会经济空前的发展,史称"仁宣之治"。

那么他到底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给大明王朝留下了灭亡的隐患?

其实他只是做了点教育事业,设立内书堂教宦官读书。

俗话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一般的坏人可能只会干点小偷小摸,骗骗街头大妈,而有文化的坏人做的就会是大事情,会危害到国家的统治根基。朱瞻基的本意只是让宦官在宫里学点知识,长点文化,但他不知道的是这样却扫除了他们进入政治的唯一障碍。

纵观明朝建立到宣宗67年间没有出过一个有名的宦官,而在之后二百年间重量级宦官层出不穷,比如王振、刘瑾、张永、汪直、魏忠贤等等。宦官势力从明宣宗开始可以接触外廷,开启了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的历史。

1435年明宣宗去世,太子朱祁镇继位,即明英宗。太监王振开始干涉朝政,十四年后便发生了著名的“土木之变”,二十万大军死伤过半,随从大臣五十余人阵亡,英宗朱祁镇被俘,是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可能这是朱瞻基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吧!



自明朝建立以来,宦官作为皇帝的个人代表,一直在执行紧要的任务。朱元璋在位时,负责皇帝文书的司礼监太监不准与外廷的官署接触,以防止宦官参与政事。建文帝和永乐帝也意识到可能出现的弊病,都遵循这一做法,严密地监视着宦官的活动。

朱瞻基也持同样态度,但他一改以往的方式,而是在宫内为宦官提供正规的书本教育,设置"内书堂",教导宦官们读书。其实他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宦官篡夺皇帝权力的能力归根结底取决于皇帝本人的脾性。就朱瞻基而言,似乎能够控制他们。但当某个皇帝宁愿怠忽职守或不问政事时,宦官滥用权力的情况变得最为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宦官最后便高踞在一个无强有力的领导和其权力体系也处于混乱状态的官僚体制的顶点。

可以看出朱瞻基教宦官读书为明王朝埋下了后患,这一点上他是要承担一部分的责任的!当然这是本人的观点,如果你有其他的意见欢迎交流。

sasha_chen

sasha_chen

朱瞻基其实是个个不错的皇帝,在历史上也是有目共睹。

朱瞻基天资英畅,敬礼大臣,勤恤民隐,慎于用人,严惩贪官污吏,或说臣下有过失,密加详察,实则加罪,诬陷则重惩诬告之人。由于他出色的治理出现了即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的著名的“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

在明代,朱瞻基是继朱元璋和朱棣之后,鲜有有作为的皇帝,因为他为大明朝贡献了一个“仁宣之治”。朱瞻基是一位善于纳谏的皇帝,在军国大事上,能听取臣下的意见,比如在即位之初,他听从阁臣、大学士杨荣的建议,率兵亲征,平定了怀有不臣之心的皇叔高煦的叛乱,[80] 维护了皇室内部的稳定;交阯(即安南,今越南北部,明初设有交阯布政使司)叛乱,朝廷数派大军征剿,均吃败仗,朱瞻基听从杨士奇、杨荣等人的建议,停止对交阯用兵,这个未必是好事,停止用兵,军费虽然节约了不少,但交阯却再次独立了等等。应该说,宣德一朝,是明代君臣关系最为融洽、政治相对清明、社会较为和谐、经济稳步发展、边防比较稳固的时期,基于此,所以史家把这段时期称为“仁宣之治”。

在施政时,朱瞻基既懂得怎样授权,也知道如何行使领导权。他在作出一项决定前常常采纳三杨的意见,而且倾向于接受或支持大学士和大臣们的建议。可是,他在强化行政制度和皇帝权威方面,表现了强有力的领导才能。当出现危机时,朱瞻基的行动是果断和负责的,如在朱高煦的起事和需要作出从安南撤军的最后决定时就是如此。此外,他深切地关心公正的施政。虽然他在对待失职的官员时是严厉的,但除了惩罚宦官外,他很少判处死刑。他常常主持重要的审判。他一贯命令复审严重的刑事案件,而这样的再审理在他统治时期使数千名无辜者获释。

总之,朱瞻基的统治是明史中一个了不起的时期,那时没有压倒一切的外来的或内部的危机,没有党派之争,也没有国家政策方面的重大争论。政府有效地进行工作,尽管宦官日益参与了决策过程。及时的制度改革提高了国家行使职能的能力和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这两者是贤明政治的基本要求。后世把宣德之治作为明代的黄金时代来怀念,这是不足为奇的。

朱瞻基的废后风波也是他的一个污点,总之,瑕不掩玉,朱瞻基可算是一位称职的皇帝,他对明王朝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被史家称为太平天子、历史上著名的守成之君,这些称号对于宣宗来讲都并不夸张。但是作为太平天子的朱瞻基从小就喜欢斗蟋蟀,即位之后他曾经让各地采办上等蟋蟀来京,地方官员为了取悦宣宗,都变本加厉地下达任务,一度给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朱瞻基也被百姓们称为“蟋蟀天子”。

明史》赞誉宣宗:“仁宗为太子,失爱于成谊。其危而复安,太孙盖有力焉。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若乃强藩猝起,旋即削平,扫荡边尘,狡寇震慑,帝之英姿睿略,庶几克绳祖武者欤。”

春田小晏_yee

春田小晏_yee

明宣宗设立东厂,目的是维护自己统治。

首先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登基,从而设立东厂。

而明宣宗把东厂的业务方向进行转换。

从监管官员和民间的江湖人士变为对官员腐败的监管。

那么文化水平不高的太监,怎样加强监管的力度和效率呢?

从明宣宗开始加强对宦官的知识教育。

着重于内书堂的建设。

逐步形成了由司礼监秉笔太监担当东厂掌印太监的惯例。

这些措施使得当时对打击官员腐败来说效果不菲。

这使得太监的政治能力得到发展,使得太监的野心得以滋长。

这为明朝中后期宦官干政开启了大门。

朱元璋废除丞相之后,设置殿阁大学士来为皇帝分忧。

并且把中书省的政治权力一分为六,重归六部。

明成祖朱棣继续重用殿阁大学士,但是不给他们官职。

这种措施使得殿阁大学士无法干政。

朱瞻基时期,对宦官的大肆扶持,与殿阁大学士组成内阁司礼监联合辅佐的体制。

并且让司礼监的太监拥有了批红之权,也就是执笔太监。

成为执笔太监就相当于大臣入阁一般,地位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朱瞻基在边境和各省都设立镇守太监。

镇守太监的职权是监管当地的官军,并且有调遣军队之权。

其所掌握的军队数量足以对当地的将领进行抗衡。

中央到地方,从军事到民政。

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宦官参与这些事务的程度大为加深。

使得大明王朝被太监所渗透,这就导致,有些宦官鱼肉百姓,胡作非为。

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朱祁镇时期,太监王振长官司礼监,广结朋党,铲除异己。

正统十四年,瓦剌入侵,明英宗朱祁镇听从王振之言,御驾亲征。

最终明朝大败,皇帝被擒,此为土木堡事变。

自明宣宗朱瞻基宠信宦官以来。

除了王振,明武宗时期的太监刘瑾干政,并且有着刘皇帝之称。

太监冯宝,在明穆宗去逝之后,篡改遗诏,使自己成为顾命大臣。

明熹宗时期,魏忠贤干政,阉党可谓是满朝皆是,被人称为九千岁。

追根溯源,这些太监的权力来自于朱瞻基赐予批红的权力。

明宣宗朱瞻基规定,执笔太监批红之后,内阁无权干涉,必须执行。

这就导致了太监用自己的职权,去干涉朝政。

当皇帝只想玩乐,不想政事的时候,这种现象最为严重。

明朝著名阁老张居正,虽然位极人臣,但也是不遗余力地讨好司礼监。

明宣宗勤政广为人知,这使得太监不管太过放肆。

并未形成后来的干政,广结党羽,建立阉党的事件。

这也有着朱瞻基是经历过朱棣和诸多文臣武将教导的原因。

使得他能够治理国家的手段不是那么稚嫩。

在这期间社会稳定安宁,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使得司法制度和政治制度得以调整和完善,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仁宣之治”。

rikii

rikii

没什么隐患,朱瞻基在位十年比较平稳。

stellaye_

stellaye_

对于明朝在北边的防卫!由于明军采取屯兵制度,导致明军战斗力下降!

朱瞻基在卫期间,四次巡视边境,并且大修边堡!

朱瞻基对于宣府地区的布局基础,是立足于明军有一定野战能力的情况下以宣府为中心辐射燕山以南各地,并且拱卫京师。朱瞻基在某些问题上看得还是很深远的,他觉得各个卫所互不隶属,一旦发生点什么情况必将被各个击破,于是他选择了在宣府设置都司,对于宣府镇地带的各个卫所统一调度。朱瞻基布置都司以及广建军堡的前提立足于明军之间有野战相互支援的能力,以宣府镇城为主大加修建,在防御的同时可以兼顾日后的进攻。所以他对各卫所、军堡之间的联系并不重视!

东方珩

东方珩

我是鹏正!我来回答!我是喜欢军事和历史的小学弟鹏正。

借着大明风华热播中,来聊一聊明朝历史的那些事儿,朱瞻基是朱棣的孙子也是后来的明宣宗,明宣宗在位十年,国力空前强大,尤其是在国家经济面前,更是平步青云。在位期间,任用贤能,百姓生活安居乐业。

(朱瞻基画像)

首先朱瞻基废除了郑和下西洋,大明舰队不在向外拓展,认为前几次的下西洋已经足够了。而且,郑和下西洋耗费极大的国力财力。朱瞻基害怕明朝支撑不住。因为明朝沿用休养生息的政策,郑和下西洋的这笔支出,可以用来国防建设、教育和基础设施,后来他的确是这么做的。不过最大的诟病就是自绝于领先与贸易发展和军事科技上的发展,但是,在当时那种大环境下也没什么必要,因为当时明朝无论经济科技还是军事都是领先世界的,所以也没什么必要了,只要不闭关锁国就行。


(影视剧中的朱瞻基)

历史上的朱瞻基给太监开了权利的口子,为后来宦官专政埋下了伏笔,由于朱瞻基让太监尝到了权利的味道,后宫的太监们也开始逐渐的有了野心,虽然当时并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已经给国家埋下了强烈的隐患,而后来的魏忠贤就是典型的代表。


(影视剧中的朱瞻基)

最后一点就是至关重要的,给予了游牧民族喘息的机会,并没有对游牧民族如蒙古、瓦刺发动根绝战争,并且给他们极大的发展机会,并不是朱瞻基懦弱,而是想休养生息,让百姓日子过几天好日子。可是由于仁政大劲了,到后期,游牧民族在长城外势力空前强大。始终窥探大明王朝。


(影视剧中的朱瞻基)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晕Si

晕Si

今时今日随着电视剧大明风华的热播,著名影星朱亚文所饰演的明宣宗朱瞻基也开始被大家所关注。历史上,朱瞻基在位的11年时间被誉为明朝的黄金时代,朝堂上是人才济济,文有杨士奇、杨荣、杨溥、蹇义、夏原吉等贤臣,武有张辅等名将,地方上也有于谦、周忱等能臣,因此是政治清明,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地方上,明朝的经济也得到空前的发展,百姓是安居乐业,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如《明史》所言:“(宣宗)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若乃强藩猝起,旋即削平,扫荡边尘,狡寇震慑,帝之英姿睿略,庶几克绳祖武者欤”,明朝就在宣宗这般励精图治下,步入了继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永乐盛世之后的另一个盛世,这就是“仁宣之治”。

而朱瞻基也凭借着这等功绩,被后世史学家们评为“功绩堪比文景”,正如清初历史学家谷应泰所说:“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庶几三代之风焉”。



当然作为一位被世人所称道的明君,朱瞻基他虽功绩卓越,为明朝留下了一系列完善且有利的政策,但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朱瞻基也是一个人,是人就会犯错,因此他也为明朝留下了一些弊政。而在这些弊政中,尤以宦官问题对于后来的明朝影响最大。

明朝开国之时,朱元璋鉴于前代的宦官之祸,对于宦官是实行严格的官控,他认为“太监不过是司晨昏、给使令、供洒扫的粗使下人”,因此规定宦官“不得兼外臣文武衔,不得御外臣冠服,官无过四品,月米一石,衣食于内庭”。并制铁牌立于宫门之上,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即明令禁止宦官干政,一旦发现立斩不赦。



但是明朝对于宦官的这种严苛的管控,在永乐朝开始被打破。因朱棣在靖难之役时,多依赖宦官“刺探宫中事,多以建文帝左右为耳目”,这些宦官在内为朱棣提供朝堂上的各种情报,如李兴;在外为朱棣在战场上是出生入死,忠心耿耿,如郑和。

如此,因这些宦官对于朱棣夺得皇位有过很大的帮助,再加上朱棣是靠造反上位的,当时上至朝堂,下至民间,都依旧还有忠于惠帝朱允炆的忠臣义士,因此他急需依靠一些人来协助其稳固对于天下的统治,而在当时,朱棣并不信任朝中的那些士大夫们,能得到他些许信任的,也只有那些在靖难之役中忠心耿耿的替他卖命的宦官了。如此,在种种因素的促使下,朱棣打破了朱元璋所定下的宦官不得干政的铁律,开始让宦官参预政事。



当然虽“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此时朱棣专设东厂,由亲信宦官执掌,同时赋予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之责,让他们开始有资格参与到朝政之中。但是永乐朝的宦官并没有受到大规模的启用,被朱棣重用的宦官也就是靖难之役时立有大功的,如郑和、狗儿、李兴、马靖等人,对于其他宦官朱棣还是对其进行较为严格的控制的,不会让他们去代行专征、监军、分镇等职责。

正如近代历史学家孟森所说:“历代奄祸,岂非皆自宣宗造之”。其实真正让宦官有能力、有资格去祸乱朝政的,恰恰就是宣宗朱瞻基,自他开始,宦官开始全面插手明廷政治、军事、外交等几乎所有领域的事务,此时上至中央,下到地方,无论是军政,还是民政,在这之中都有宦官存在的影子,可谓是无孔不入。



宣宗朱瞻基继位不久,就违反了朱元璋所定下的“内臣不许读书识字”的规矩,他在宫中设立了一个专门教导宦官读书识字的教育机构,即内书堂。明通鉴载:“(宣宗)始立内书堂,教习内官监也……至是开书堂于内府,改刑部主事刘翀为翰林修撰,专授小内使书,选内使年十岁上下者二三百人,读书其中。其后大学士陈山亦专是职,遂定翰林官四人教习以为常”,此时朱瞻基从后宫中挑选出近300位年龄在十岁上下的小宦官入内书堂读书,由翰林修撰负责教导。

随着内书堂的建立,它就成为了宦官是通往权力巅峰的必经之途,据酌中志载:“凡不识字而秉笔者,穆庙时孟冲,神庙时张明,先帝时魏忠贤、王朝辅,止四人耳”。内书堂不但让宦官有了读书识字的机会,政治地位得以提升,也为宦官日后全面参政打下了基础。



与此同时,朱瞻基不但设立内书堂来提高宦官的政治地位,同时对于一些特别宠信的宦官,他更是赐予其以往只有功勋之臣才能有的免死之权,以此来拔高他们的地位。如在宣德七年,朱瞻基就赐予司礼监太监金英、范弘免死诏,而正如《明史》所言:“赐金英、范弘等免死诏,则又无异勋臣之铁券也”,事实上在明初,朱元璋对于铁券的赐予就有着严格的规定,即非有大功于社稷者不得授铁券,所谓“公、侯、伯封拜,俱给铁券”,而“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

当然,朱瞻基不但用设置内书堂、给予免死权来拔高宦官的政治地位,同时还利用权力来直接促成宦官政治地位的提升。宣宗朝,宦官被赋予的最大的权力,无疑就是代行“批红”权。



众所周知,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大权独揽,不久,他就废除丞相制,将丞相之权划归六部,而六部则由皇帝直接管理。但是,自朱棣之后,因朱棣需继承御驾亲征,因此朝中之事他显然无法做到大权独揽,可朝政又不能没有人处理,由此一个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也就应运而生,这就是“内阁”。永乐元年,朱棣文渊阁,特派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内阁制度自此建立。

当然,朱棣成立内阁后,他并未将全部权力下放给内阁,此时内阁只有议政权,其余的决策权在皇帝手中,而行政权在六部手中。说白了最初的内阁就是皇帝的秘书机构,所谓“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这些内阁大学士并没有啥实权。



但是自永乐中期后,内阁的权力渐重,此时内阁大学士多兼六部尚书,如仁宗朝的内阁大学士如杨士奇就兼兵部尚书、杨荣就兼工部尚书,如此仁宗朝之后的内阁可以说是同时掌握着明廷最高的议政权和行政权。到了宣宗时期,内阁的职责开始被规范化,此时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都先由通政使司汇总,然后由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之后再交由内阁,由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票拟”权),再由司礼监将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批红”权),最后六科校对无误后下发全国。

按理说,明朝的这种政治模式是十分完美的,先由内阁提出解决方法,然后由皇帝决定是否实施,之后再由六科来检查奏折的处理意见是否有误,如此一套流程下来,至少能保证这个处理方法不会出现太大的疏漏之处。但是,在当时,朱瞻基为了减轻自己处理政务的负担,可又不想将权力下放给内阁,如此他就让司礼监秉笔太监代行“批红”权,“凡每日奏文书,自御笔批数本外,皆秉笔内官遵照阁中票拟,用硃笔批行”,除军政大事外,其余奏折皆由秉笔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行批示。



宣宗如此安排,其意思很明确,让太监代行“批红权”,既可减轻自己的负担,又不会让内阁的权势变大,同时亦可牵制内阁,这样自己既能放松,又能稳坐钓鱼台,皇权不至于旁落。宣宗这般安排,对于他虽说的确是有利而无一害,但他绝对想不到,他这般作为,会为日后宦官祸乱大明天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与此同时,宣宗不但让宦官在中央上身居要职,还让宦官在地方上行使重权,其中宦官在地方上获得的最大的权力,无疑就是“出镇”。所谓“出镇”,就是宦官前往各省和边镇担任镇守太监,替皇帝代监地方军政事务,如在洪熙元年七月,朱瞻基一登基就命中官云仙往云南镇守,在任命的诏书上,朱瞻基这样说道:“尔内臣,朝夕侍左右者,当副委托,务令军民安生乐业。凡所行事,必与总兵官黔国公及三司计议施行,仍具奏闻。遇有警备,则相机调遣,毋擅权自用及肆贪虐”。



从以上段话可以看出,镇守太监在地方上是握有重权的,与地方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地位相当,在地方军事、行政、财政等方面,他都有权干预,同时还负有监督民事,刺探民情,随军出征、监军,监督、弹劾地方官员等权力。

由上可知,朱瞻基是宦官是非常重用的,不但赋予宦官几乎可以抗衡内阁的“批红权”,在地方上更是赋予宦官可以直接插手地方军政事务的重权。由此,正是宣宗的这种种举措,终致使被洪武、惠帝、永乐三朝压制了近百年的宦官势力开始全面崛起,此后宦官的地位、权力都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如《明史》所言:“宦寺之盛,自宣宗始”。



因宣宗有意无意的拔高宦官的政治地位,又赋予宦官“批红权”、出镇、出使、参与军政等重权,最终明朝也就出现了“阉宦之祸,历汉、唐、宋相寻无已,然未有若明之为烈也,汉、唐、宋有干预朝政之阉宦,无奉行阉宦之朝政”这样的宦官之祸,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等宦官专权事件相继在明中后期出现。

云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