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历史?你如何理解历史?
薛娇Vicky
历史是什么?
历史爱好者是什么?
百度百科的答案
历史:汉语词语,含义有三:
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2.沿革,来历。
3.过去的事实。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
这是百度百科的答案,我想大众喜闻乐见的更多是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中华五千年,地球几亿年,太多太多的历史人物和故事了。这才是大众所谓的历史,从黄帝炎帝开始的炎黄子孙,再到尧舜禹汤,再到夏商周,再到春秋战国,再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最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当代史。
历史人物是历史故事的主干,纷繁复杂的历史故事是靠人物构建起来的,我们大众喜欢的人物敬佩的人物,讨厌的鄙视的人物,这些共同构成了历史爱好者所谓的历史。
我们历史爱好者,就是指对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有兴趣去了解,有兴趣是讨论认知辩解的一大群人。
中华民族是文明古国,古往今来,世界民族之林,没有哪个民族比我们更珍惜历史,更热爱本国的历史文化。
历史爱好者,不管关注哪方面,或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什么,一定要以科学和尽量客观真实来指导我们认知,切忌讳疾忌医,屁股决定脑袋,看待中国历史,更多的要放在世界大环境去认知!这样才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历史素养,不人云亦云,同时也不要故作雷人之语。
看待官方文献要有敬畏,同时也要存疑,尽信书不如无书。
有人说历史是个小姑娘,这更多的指代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经历被人为因需要裁剪,这是违背客观规律的,是古代先贤不耻的。我们普通历史爱好者一定要擦亮眼睛!通透全局去了解,把人物放到人类发展和家国情怀中去,那样我们才能透过迷雾,认知更深刻的东西。
whdd_1202
历史就是一堆泥,有话语权的人,根据他们的需要,捏出一个个残缺不全的泥人给你看,告诉你不听话就是这个样子。
小筱茜
历史,古代有天文历法,根据天空星象的不同,记载人间的大事入史册。历史的演变,本质上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换。如奴隶社会的生产力高于原始社会,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又高于奴隶社会。而资本主义在存在的100年里,创造的财富超过过去所有时代的总合。5000年的华夏史,记载的是华夏民族辉煌的历史文化,一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激励中国人,用几十年完成西方几百年的工业化,虽然在晚清中国落后又挨打。只要文明的内涵还在,中国一定会实现伟大的复兴。
养蝙蝠的格格
历史是三场争夺战
人们平时所说的历史往往指的是政治史,而政治史其实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的,就是一个争字
尽管这样说有些夸张。
谁都知道,皇位(包括王位)是个好东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旦把屁股坐在皇位上,全国的山川土地,宫殿楼台,金银财宝,醇酒美女就都是你的了,所以,皇位的争夺战是历史舞台上久演不衰的重头戏,中国如此,外邦亦然。
皇位的诱惑力之大无论怎么描述都不过分,绝对是致命的!
为了皇位,儿子杀爹者有之,如隋炀帝杀隋文帝;老爹杀子者有之,如汉景帝杀废太子刘荣以确保刘彻(即汉武帝)能够和平接班;兄弟相残则是最常见的皇宫内苑“全武行”,如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亲哥哥太子李建成和亲弟弟齐王李元吉,清雍正帝为保证自己的皇位无忧而杀死八弟和九弟。至于什么叔父杀侄子,堂兄弟互杀,因为血缘远了一点,当然就更不在话下。
如果是异姓之间争夺皇位,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势必冲出宫墙,造成更大范围的苦难,甚至会遍及全国,楚汉战争,南朝时期的“侯景之乱”,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是顺手拈来的例子。西晋时的“八王之乱”,明初的“靖难之役”虽然发生在同姓之间,其后果之严重惨烈比之异姓间的皇位争夺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各朝各代的农民起义,固然有“为了生存而斗争”的光辉色彩,但说到底也是皇位争夺战的一种像《水浒传》中的宋江那样“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义军领袖在真正的历史上几乎是不存在的。
更有甚者,有学者怀疑远古时代尧舜禹之间的禅让也是皇位之争(当时是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的人性化演绎。
皇位之争大多发生在一国之内,而两国之间的狼烟烽火多半是土地争夺战。
春秋战国时代,先有五霸,后有七雄,为争夺土地而发起战争根本就是诸侯王这些大佬们的家常便饭。百姓们有时朝尚属秦,暮已归楚,国籍变换就像刘谦变戏法一样快得了无痕迹。作为战争主力的青壮年更是惶惶不可终日,时刻都有被抓壮丁拉上战场的噩运在等待着他们。一旦上了阵地前沿,就过上了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的日子,因为军功是要靠斩获的首级来计算的,首级越多,军功越高,唐人诗句“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就是战争之残酷的写照。
更加不幸的是,像春秋战国这样“无义战”的时代在中国历史上绝非罕见,而是屡见不鲜。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五胡乱华,南北朝的互相攻伐,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的疯狂厮杀,以及辽宋夏金元之间的攻城略地,无不荼毒生灵,祸害百姓深矣,“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场景在历史的舞台上一次又一次地含泪上演。
如果皇位争夺战是统治阶级的自残行为,那么,土地争夺战就是统治阶级对老百姓的无情杀戮。
如果说皇位之争像瘟疫,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作一次,那么,封建官场上的权力之争则是一直缠在历史身上的慢性病。
首先要说明的是,党同伐异,争夺权力并不是小人们的专利,有志于治国济世的君子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有时也不得不这样做,欧阳修同志的朋党论可以为证: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这就使封建官场上的权力争夺战更复杂,更深刻,更富戏剧性。
虽然君子争权是为民造福,小人争权是为己谋利,但小人的成功率好像并不比君子低,所以才有了那么多误国害民的权奸,随手就可以从历史的箱子里提出几个,像什么唐朝的李林甫,宋朝的蔡京、秦桧,明朝的严嵩,清朝的和绅,不一而足,有时候,我们甚至怀疑老天爷使了小人们的钱。
权力之争历朝历代都有,可谓绵绵不绝,最厉害的几次都发生在末年季世,如东汉末的“党锢之祸”,唐朝后期的“牛李党争”,北宋末年的“元祐党碑案”,明朝灭亡前后的东林党阉党之争。党争之中,虽然君子小人都有可能走下坡路,轻者贬官流放,重者身首异处,但自古以来公道自在人心,二者身后声名迥然不同——君子流芳百世,惠及子孙,小人遗臭万年,难入祖坟,这才有了秦桧后人“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的由衷感叹。历史最大的公正性正在于此。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 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忆江南
忆江南,历史学者。原名张恒涛。已在《青年文摘》,《意林》,《百家讲坛》,北京青年报,齐鲁晚报纸,《扬子晚报》等报刊发表作品十余万字,作品收入《历史开卷有疑》、历史的伤口、历史江湖、并非“史”无对证等书。代表作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1、2、3部畅销不断,第四部即将出版。
iamsuvia
炎炎夏日很高兴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以下我为大家分享,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你好,作为一名历史领域的创作者,在这里我简单的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
首先,以历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所以我们对于历史还是需要重视的。我们不仅要关注历史的问题,还要学会在历史中寻找答案。
其次,常说我们不能改变历史,改变过去。历史就是伴随着时间记录着所发生的事,是曾经祖国发生着重要的事情,是过去古代祖先所留下的精神文化遗产,影响着下一代人民的健康发展,是曾经那些为了祖国献出生命而淡泊名利的伟人;有许许多多过去讲不尽的英雄著名人物,也有过去种种难忘的经历影响着国家社会的发展,影响着每一个人生活。
最后,生活是好是坏,每一个都会成为过去,都会成为历史中的一小部分,都会被时间所记载着所发生的任何事!所以,一起铭记历史,铭记时间伴随着我们所留下的足迹,曾经有一段过去。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快乐小羽猪
看到这个问题时,脑中一下闪现了若干个情景,思维跨度那叫一个大,可能是个人比较喜欢看历史方面的书籍,也一直想静下来好好想想看这些历史有什么意义,正好看到了题主的这个问题,于是就借机捋了捋思路。
内容尽量白话些,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来喷!
如果从我们生活的四维空间来衡量的话,或者较为哲学化些来论断,凡是当前这一秒之前的过往,都已是历史。
在目前我们人类已知的四维空间范畴里,时间都是顺时前进的,没有穿越,不论是回到过去,还是去向未来。
历史本身的主体是时间,而其载体就是我们已知或未知的一切事物。
远到宇宙的诞生,近到我刚写完的这段文字,这就是时间主体;
作为地球上的人类,关于我们生活的环境(自然)的变迁,以及我们社会文明的进步与衰落,这些都成为了历史的载体。
历史,可以简单的分解成万事万物所经历的发展过程。
『历』:经历,历经。
『史』:发展的过程(有记载的和无记载的,真实的记载与不真实的记载)。
需要用科学来证实的自然历史对于人类的起源,或者说是地球生命的起源,最广为人知的可能就是那本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书中的论点大多来自于考古的发现,以及对发现物进行的科学分析,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考古发掘,以及更为先进的科技手段,让曾经的论断或被进一步的证实,或被推翻。
复杂的人类社会历史其实历史本身并不复杂,复杂的是这个历史的载体:人。
在具体展开这个话题前,我们先排除掉一些干扰项,或者说先确定一个范围,否则的话,要想聊明白这个话题,估计可以写几部书了。
1、以有文字记载的作为探讨对象;
2、以中国明朝作为举例载体;
3、将正史、野史、民俗、市井小说相结合的来探讨;
4、相对单纯的理解历史,放弃所谓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政治立场、哲学观点。
⦿ 正 史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史官,一般都是后朝为前朝作史,而且历朝历代的史官都会被树以严谨公正的形象。
但人性本身是复杂的,没有所谓真正的主观或客观,或多或少的都会带有个人观点在里面。
虽然前面提到说不要涉及政治立场,但这却是绕不开的,因为史册本身都是当朝者希望让民众看到的所谓的真相。
就像清朝写的『袁崇焕传』,对于这个将清军阻在山海关外的民族英雄,按理说在清政府所记录的明史中应该对其下黑手,可史书上却偏偏大肆称赞,目的其实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贬低崇祯,黑化崇祯,把崇祯描绘成一个无能、无知、嫉贤妒能的庸才,而满清则是为了解救大明子民而推翻了明统治。
⦿ 野史 + 市井小说
当前明月的『明朝那些事』为什么热卖,主要的根源就是将枯燥的历史当成故事来讲,而不是像课本中那样的条条框框。
当然,也是正史为主,野史适当辅助,让读者更有兴致阅读下去。
而对于历史,我们往往也是对民间野史更有兴趣,这也大大归功于各类”戏说”剧的热播。
就像对于明朝第一首辅的张居正,大家对其政绩大多是背书式的了解即止,但对其与万历他娘的关系却总是聊的乐此不疲。
高晓松在『晓说』中曾提到他不喜欢明朝的历史,但却超爱『金瓶梅』。
『金瓶梅』从其刊印至今,绝对属于畅销书。
高晓松在聊到其看『金瓶梅』的初衷时,也不避讳其出发点。但在阅读之后,才发现『金瓶梅』在人物刻画、市井方言上,远远超越『红楼梦』。
『金瓶梅』本身更像是明后期的社会真实写照,通过书中的描述,可以了解到在明后期,在几乎无政府的状态下,民间的商业有多发达,民风民俗是何等模样?
这样的市井小说往往能从侧面更真实的反映历史,主要是看你从哪方面去看待、去理解。
如何去理解历史?这个问题也是仁者见仁的问题。
以我个人而言,不是历史学家,不会去专业性的挖掘历史,只是感兴趣的去阅读历史,从中去了解作者展现给我们的历史,至多是如果对某历史事件颇有兴趣,会多方求证一下而已。
其实不管历史记载的真实性与否,却都有善、恶、是、非之分,而我们了解历史,也都希望能以史为鉴,或以他人之失败让自己少走弯路,或学习他人的成功之术,或以其善、恶、是、非之道,让自己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二锅头兑伏特加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领袖、劳动人民的大救星毛主席说: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
Ferris whe
真理人一生追求,但真理不是一想就出真理,是通过验正,实捡人们认可等等(还不以定是真理)。还需要时间的捡验才能称称为真理。
昂扣陈
历:历经过的事情
史:文化史,世界史,文学史,史诗等等
相信大家大部分接触到这俩字儿时是通过九年义务教育时,对当时而言,这只是代表着一门课程和一份试卷上的数字、还有一堆必须死记硬背的文字。
等会,别关,我没准备长篇大论
就我自己而言,随着年龄的增加,从喜爱猫和老鼠奥特曼,到对西游记的猴哥崇拜不已,再长大些,向往水浒古代好汉的畅快淋漓的生活和江湖。同时会把自己代入,假设我是谁谁谁,我会怎么做这件事,不能像一样这样
这就是我迷你版的读史使人明智
工作后,通过人物传记来取长补短,想象这个人和自己相似的处境,他是怎么处理的
通过中国通史来开阔自己的眼界,知道了有那么多出类拔萃的天地之才,通过当时他们的能力受到的阶级待遇,能让自己明白自己的定位
这些对我来讲都是实际作用
其实答题之前有已经把自己想说的缕清了,码字中间却被堵到了嗓子眼出不来。
文笔寒酸,不喜勿喷。欢迎科普和被科普
好了,我话说完,谁赞成谁反对@山格拉沟
泠
自古以来,有多少史学家,几乎就有多少种历史概念。
在我们的语言中,历史一词兼有客观的侧面与主观的侧面,因而既表示事件的记录,又表示事件的本身。历史是事实的描述,亦是事实本身。
ffo十年磨一剑
方才,对什么是历史发表一些见解,但没写完,由于年高手不好使不小心碰到发布就发出去了。我在续写能否一齐发表?
咸菜包家的疯77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苞米花
历史就是一部人类从原始愚昧走向文明的发展史。
历史也是一部阶级斗争史。
ltthebt
过去的就成为历史,好与坏群众自有眼光,不管你说烂口舌也无法改变好与坏。人民群众自有公正的评价。
caishurui
历史其实分三种,一种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一种是记录在书上的历史,还有一种是存在每个人大脑里的历史。以前我在读历史书的时候,我对历史的认识就是真实存在的历史是一部没有bug 的小说,也许存在意外,也许存在偶然,但是历史是没有bug的。历史是时间长河的沉淀,是一切知识的积累。一个文明的深度和广度就取决于其历史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