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上的必经之地、必经之路是怎么形成的,绕过去不行吗,为什么非要打下来?
Somous
所谓必经之路,看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举例关中。秦代守住函谷关桃林道,武关,东方之国莫能入秦。在古代秦岭崤山环绕的关中四周林木茂密,期间猛兽出没,军队在原始森林里行军和补给都非常困难,长途行军则不可能。只要选择一两条通道进关,设关隘守住道路,便可。时代在发展,人口在增加,人口慢慢垦殖出新的土地,建立新的城镇,森林在消失,道路变得越来越密集,四通八达,入关中可以从陕北,可以从黄河风陵渡过来,守住函谷关武关已经没用了,条条大路进关中。
我是胡乱说说
Mr.Right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样的要塞在战时算不算军事必经之路?兵家对此更是看重。
如果说非要绕开,不是不行,因为地球是圆的。但是战争讲究战机,稍纵即逝。再者,绕开要塞就可能付出更大的牺牲,根本起不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最后即使取得胜利那也悲催啊!
所以军事行动都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胜利,没有谁会当傻子。
犬女爱人
首先要明白一点,军事作战核心就是以快打慢,以多打少。举个例子,你有十个人,对方有十个人,你的人都在一起,对方每人间隔两千米,下面开打,你总是十个人打一个,最后你赢了。所谓的必经之路就是对方或者我方想要以最快的速度集结和输送的道路,很大意义上还包括指挥中心,例如首都之类的地方
里花石
两国交战主要地方。现在是高科技战争,全是卫星坚测定位。主要的地方两军全部掌握。攻打城市。军事种地军火库, 主要交通道路,战争不能上,没有人地方去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deedee
在我国有兵家必争之地一说,所谓“兵家必争之地”说的就是:指拥有天险,打仗时地形适合防御或进攻的地方。
而所谓兵家必争之地,可分为两类,其一是边境防御,多用于抵抗外族入侵,如山海关、锦州等,其二是中原内地,大多是攻占首都或大片疆域的必经之所,如荆州、襄阳、徐州等。
那么兵家必争之地是怎么形成的?作战时为何绕不过那些地方呢?
‖兵家必争之地形成的原因
一,人口因素;
古代最重要的生产资源莫过于人口和土地,人口是一个国家富强的基础,而土地则是实现这一基础的必备条件,兵家必争之地的背后,要有充足的人口和丰富的资源,也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例如关中,巴蜀,中原等地区就是例子。
二,地利因素;
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理位置最大限度的决定了一个地区,是否有满足必争之地的可能性,交通和运输是战争的基础,所以交通要道就成为了争夺的焦点,一为行军,二为后勤保障。在古代,交通要道往往就是山脉或者峡谷的隘口,或者河流的渡口,以及占有交通地位的城池。同时山顶具有俯视交通路线作用的城堡也是这类必争之地。
三,政治因素;
在我国,有些地方并非有明显地利优势,但是一些地方在政治上有很大的作用,如徐州,荆州,中原等,没有过多的山川险阻,但是更多的是政治号召力,正是因为某些原因它们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为何不绕过兵家必争之地
兵家必争之地的重要属性: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战略属性。简单来说就是进可攻,退可守,易支援。那么为何绕不过呢?
首先,兵家必争之地地处交通要道。也就是如果从A地去B地,如果不想付出三倍的时间或者艰辛,就必须经过战略要地C,C的位置决定了想A与B两地的要想顺利通过省去时间,必须要经过 C,这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的优势。
其次,兵家必争之地周围的地势险要。同理也就是说C地没有险要的地形,那大可以从旁边绕过去。当然,若A、B地之间有商业活动,那在古代的话运输物品必然以货物和金银为主。这样的话对地形就宜以平缓、开阔为有利。丛山峻岭间假如有那么一条平路C,相信即使走山路更近,大多数商人还是会选择走拥有平路的C地。
最后,兵家必争之地的其他因素。如果C地不仅仅负责A、B两地之间的商业交流,走水路还可以负责政治中心D和A、B之间的交流,并且远距离还能联系别国的商业或者政治中心E,那么它的重要性将成倍增加,处于交通线的交界处,多处河流的连接处也有可能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a-yan
有些地方当然可以绕过去啊!首先要看决策层的战略部署,是直捣黄龙砍下帅旗“寒其军心”一战定江山!还是层层推进以免大军被围困,如果被绕之城切断后勤补给,此战也就不用打了。典型的例子就是朱棣打济南,最后还是绕过济南攻打南京,前题是有必胜的把握。如果朱棣攻南京不成功的话后果太严重,第一会被济南抄了后路再与南京之兵合围朱棣,第二济南会集结周围所以兵马威胁朱棣老巢北京,一旦朱棣攻京不利,就会遭到两个方向的压力!
再说说为什么不绕过城池!
其实很简单
1真的绕不过去,无路可走,政治意义!
2城里有人口,有钱
3必须占领这个要地,作为支撑,作为前沿要塞。
解放战争的第一个大战役济南战役,首先政治意义非常大,第二直接切断傅作义与徐州集团的联系,打下济南可以协同主力合围北京傅作义,又可以牵制徐州集团!如果当时蒋介石听王耀武的话,把济南几十万大军回撤徐州,后面的淮海战役单靠三野全部二野一部是打不下的!从蒋介石来看济南不能丢,因为政治意义太大了,且还让傅作义看到回撤的希望!
所以说打不打绕不绕看具体情况!
kevin77
玩过王者荣耀就知道了,大多数时候都要拿了塔才打水晶,而且,要速战速决大多数时候都从中路打。
应为时间短。
就像德国二战时为什么不绕过去爆苏联菊花,因为后勤压力太大。
无语
就问一个打脸的问题,怎么解释邓艾偷渡阴平?
到处走走吧
古代的城市城镇都是陆路交通水路交通的自然补给歇脚点发展而成的。
人步行,或骑马一日的行程处会逐渐发展繁荣,形成酒店客栈,
路是人走出来的,城市是人群大概率选择的结果,所以互为因果,人们会在日程节点建设城市,也就很难绕过这些必经之路的节点。
一些专门建设的关卡就更是。
李忠海
“必经之地”必然是绕不过去的!能绕过去就不叫“必经”了
战略要地通常分为两种,分别是:“关隘要塞”和“城市重镇”。关隘一般是绕不过去的,而城市也是必须要拿下的,咱先说关隘。
关隘基本都是依照地形而修建的,大多数关隘都建在山脉的缺口,或者是河流旁边,据险而守。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由于两旁有山脉河流的阻挡,进攻方在没长翅膀的前提下,打不下关隘是过不去的。因此只要守住关隘要塞,就能把敌人挡在外面。(陕西东面的两大关口:函谷关和潼关,这个关隘南边是秦岭,北边则是黄河,想从东面进入关中就必须拿下这两个关隘)(这个角度更容易理解潼关的位置,它介于秦岭和黄河之间,是进入陕西的东大门)
(山海关位置,西北是燕山,东南是渤海,就这一个口可以走)
(山海关远处的燕山)
既然关隘绕不过去,那么那些城市重镇可以绕过去吗?
答案同样是绕不过去。
古代行军打仗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后勤补给”,特别是对于步兵而言,补给线的安全更是至关重要。
在古代,只要占领一个城市便可以控制周围一大片地区,建立稳定的补给点,缩短自己的补给线。并且城市有高大的城墙做保护,若进攻不利也可以入城防守。
不过古代的城墙是非常恐怖的,即便是有火炮,攻打一座防备严密的城市也非常困难。在很多围城战中,面对高大的城墙,进攻方往往束手无策,只得将城市围城铁桶,切断对城内的粮食供给,生生地将守城者饿死。
但如果城内粮食充足,在即便是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守个五六年也是绝对没问题。并且得益于中国的地下水非常浅,内城随便挖口井就能打出水来,因此不用担心饮水问题。(今天复建的大同城墙,大同是明代九边之一,历史上大同城极少被正面攻破过)
如此以来,攻城就是个巨大的麻烦事。可就算再麻烦,这个城你也得打。
但如果你知难而退,选择绕过去,那么不仅意味着你的补给线被拉长,背后还有可能遭到守城敌军的偷袭,那时你就十分被动了。
冷兵器时代打仗都是需要排开阵型的,阵型的正面是一支军队最强大的地方,而阵型的背后则是这支军队最脆弱的软肋。军队如是在行军和打仗时突然遭遇背后袭击,那么极有可能造成阵型崩溃,一旦阵型乱了,人再多都没用。
冷兵器时代可没有移动电台的,底层官兵在混乱之中是没有办法及时接收上峰的命令,军队统帅将失去对全军的控制,如此一来,整支军队的处境就危险了。
即便是你做好了防守,保护好了自己的身后,但漫长的补给线你就绝对看不住了。敌军抢你几次粮车,你就吃了上顿没下顿,而每次当你反击的时候,人家已经带着粮食回城了。就算带不走,人家给你一把火烧了,你能有啥脾气?所以城市重镇也绕不过去,必须打下来。
但事情无绝对,骑兵部队就可以凭借着高超的机动性绕过某些据点和城市,直插敌人的心脏地带。比如说在靖难之役中,朱棣在进攻济南不利的情况下,便选择带领骑兵绕过济南,最后成功地攻占南京,这就是骑兵在冷兵器时代的巨大优势,当年蒙古人正是凭借着这一优势横扫亚欧大陆的。(骑兵自身携带的粮食和机动速度都远超步兵,因此可以绕过些据点和关隘,长途奔袭敌人腹地,比如明末八旗就曾五次绕过山海关攻入中原抢掠,但这些行动仅仅限于抢掠,如果想彻底入主中原,攻城还是必须的)
杨紫藝
在当今战场已不复存在,
VERACHIEN
那是过去靠两条腿走路时代的说法。现在靠卫星定位,导弹开路,无人机斩首,原子弹开花,需要战领时空降作战部队。
君
军事有个先机和效费比的问题,也有个战争手段、能力、保障的问题。绕过去的话战役会出现相反的比例,甚至会影响战役战争进程结果。所以要必攻、必克、必争、必取、必保。
孙子兵法专门有地形篇。孙子说,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还说,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自古以来名帅能将都重视地形为我所用。中国抗日战争中,毛主席的论持久战,立意的基础之一,就是利中国广袤险峻的山川地形克敌制胜。白崇禧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提法,蒋百里把日本人诱入中国地形的第二台阶与之相持,都是利用地形的思路。利用地形可以实现强弱长短的转化,或者是扬长避短,从而取得战役战争的胜利。解放军打辽沈战役、鲁南会战,朝鲜战争的二次战役,都是利用地形取胜的典范。
谁家的mm
绕?然后在自己的后路上安放颗“不定时炸弹”?如果你打输了,要后撤的时候,敌人主动出击,拖延你后撤的速度,全军覆没的节奏啊!
BEAN扁豆籽
形成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人为因素,因为古时运输工具有限,畜力、人力,或者借助自然力量(主要是水运)所经过的重要节点,或者战略物资主产地等,例如我现在生活的重庆主城,还有古时的襄阳,黄河河套地区等等,就是人为因素形成的必争之地,另外一方面,也是主要方面,就是地理因素,不知道提问的楼主有没有户外穿越过?有些经典的徒步路线经常会越过各种垭口,这样的垭口就属于小型的必经之地,历史上有各种适合大型兵团运动的“垭口”,例如:“太行八径”,汉中地区的子午道金牛道陈仓道等等,要想成为必经之地,必争之处,地理因素比人文因素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