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要了解唐朝的历史,最好去看一下唐朝的一些史书,比如说像新旧唐书之类的,可以去看一下,最好要先看一下原始的材料,另外,事实上也可以看一下现在人的研究,当然,最好要先看一下原来的材料。
值得听的历史有声小说
[作品]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主要论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开始越出传统运行轨迹而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全书共20章,作者以总揽全局的气度和全新的史学视角,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近代中国社会极其复杂的历史图景...
[历史]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
一个被坏人陷害的高三学生崔杰,被枪毙后灵魂居然俯身在一个皇帝身上,而这个皇帝是一个只有不到一年皇帝命的无道昏君——弘光帝朱由崧,也就是历史上的南明小朝廷.崔杰会怎么做呢?想知道就看下去吧!本书不但是跟...
flying1009
如下:
1、王仲荦,《隋唐五代史》
这部书是最适宜读者初步入门的唐代通史著作,作者王仲荦先生是中国中古史领域的巨擘。该书成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些时代观念及陈旧术语不可避免。
但总体而言,此书不仅脉络清晰地叙述了唐朝自立国至灭亡的基本史事,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围绕时代主轴,对唐代的经济、社会、边疆、交通、农工商业、文化都做了全面的叙述,堪称一部浓缩版的唐朝历史百科。认真读过此书,可以对唐史的全貌有一个最起码的立体认识。
2、吕思勉,《隋唐五代史》
是书是唐史大家黄永年先生最为推许的一部唐代通史。作者吕思勉先生与二陈、钱穆齐名,想必无需赘言。
此部通史富有吕氏特色,以吕先生对唐代传统文献极为精熟的功底,有其”史钞”特色,将各种唐代史料缀连在一起,形成一部内容极为丰富而翔实的政治通史,涵盖唐朝绝大多数政治事件,而其中又处处显示其个人新见。
此书下部乃唐代社会经济方方面面的专题叙述,规模与王书相近。但吕先生此书仍用文言文写成,且大量引用史料,如果读者文言文功底不佳,还请谨慎选择。
3、岑仲勉,《隋唐史》
岑仲勉先生同样是唐史领域的大家,在中山大学与陈寅恪先生齐名,此书是岑先生欲作教材而编著。此书更近以专题分节,论体系完整、脉络清晰则不如上两作。但作者文献学功底已达出神入化之境地,此书难能可贵在许多细微之处可以写就其他著作不能讨论之事。
岑先生对唐史的诸多问题与陈寅恪先生截然对立,是书中大量篇章可以见其相左之观点,这点又非要熟读陈先生之书才可理解。此书属于对唐史有一定基层后再返回阅读,可以大幅提高认知水平之著。
4、崔瑞德编,剑桥隋唐五代史
西方唐代通史的代表作,虽然成书较早,有些观点已比较陈旧,但仍然能看到西方史学界对唐史的不同观念,新意迭出。而且该书结构和脉络也很严整,以时间为线索串联而下,对唐代政治史的入门仍是一个极好的途径。
5、气贺泽保规,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
大名鼎鼎的“讲谈社”系列的隋唐部分,篇幅极短而又兼顾到了唐史的大部分领域,所以不少地方难免一笔带过,但仍是平实易读的入门好书。从中还可以窥见日本史学界特别是京都学派对中国中古世界的诸多传统观念,对唐代文化的集中描述和全球史观的引入也是其亮点,此书胜在可读性。
tomhanhotton
有些与历史有关,且比较好看的小说,就是一些古代的言情小说,他大部分讲的是王爷的故事,男主非常的帅,非常的文雅,给人留下一种非常好的印象
井。
我个人最喜欢的历史类小说就是明朝那些事这部小说也让我重新喜爱上了历史,作者的语言比较简洁幽默,对待历史的态度也比较中肯。这部书也得到很多历史类学者的认可。还有一本大话水浒。也非常不错。写作手法偏向于明朝那些事,客观的分析每一位英雄人物的性格,使读者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水浒传》。
Narcissus.H
城市旋律
妖姬静女
我感觉《寒门崛起》值得推荐,这部小说描写的是一个贫苦的放牛娃,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经历的小说,可以让我们真正的去领悟到“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境界。
missnest
《窃明》这部小说我还是想推荐一下,这部小说对明末那个时代的历史政治社会等描写的很深刻,推翻了人们的固有认识,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巨大争议,能做到这一点的,就这一部。
herbaljelly
《明朝那些事儿》,这本史书将明朝时期发生的典型事件,以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仿佛就在看一段故事,只是这段故事真实发生罢了。
smdye1632
米花妈
FlowerSton
一羿孤行
yngtaro
xiao5156
lylytree
:(色霸三国),(艳色三国),(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三国董卓大传),(三国之辅佐刘备),(重生在三国),(无奈三国),(桓侯再生),(东莱太史慈),(天烽),
上面这十部三国历史穿越类小说最值得读的。
小猫の小屋
飞翔的板砖
芳Elaine
原味的北北
觅食金鱼
前者的话就是借鉴的作用,也有预知未来的作用。
正所谓
“太阳底下并无新事。”
后者的话不同的思想流派有不同的答案。
辩证法的看法是人类进步的必经之路。
原贴:历史,战争历史的作用?
毛子健-Zachary
谁是镜子里的猫
不惑人生
我更看重二十四部正史,如果连正史都不信,其他的更不可信。考古是现代佐证历史的唯一有效手段。没有考古证据的东西,只能相信正史。政治是妥协的艺术,有人以为它很复杂,其实每个人都涉及到它,本质上,与个人的人际交往是一致的,政治家不过是代表了更多的人而己,怎么做人,怎么做政治,人也要懂取舍、忍让,国家也如此。个人只要维护个人的利益,国家要维护整体利益,就不得不牺牲部分人的利益,就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意气用事的个人会失败,一天到晚谈骨气、气节,什么都不愿妥协的国家也注定会失败。中国历史偏重于政、军,所以军事相关的,也很有必要了解,《孙子兵法》必看,各类军事历史也要了解,如世界军事史、西洋世界军事史、各种版本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毛泽东读二十四史,读了一辈子。人类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战争史,战争中的各种盘算,同样关系政治。所以,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也要看,主要明白“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句话。战争,必然还要涉及到经济,这一点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很能说明些问题。以前,我还看过一本大国政治——炮舰外交,可惜现在这本书很难找到了,上学时,我借给了一位长辈去看了,他很喜欢。了解政、军,我还喜欢看人物传记,如《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戴高乐》、《东条英机》、《墨索里尼》、《艾森豪威尔》、《巴顿》、《麦克阿瑟》、布莱德利、《朱可夫》、《蒙哥马利》、装甲英雄——古德里安、《山本五十六》,一一拜读。武经七书,一一拜读。《史记》、《三国志》读的多些。四大名著,《儒林外史》、《飘》、《战争与和平》、《三个火枪手》、《茶花女》、《拿破仑传》、《悲惨世界》、奥德塞、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一一拜读。看似很多不相甘,作者们、名人们都是经历了世事沧桑的,他们所经历的事,他们的人生经验,无一不会不在书中流露出来,加上个人的人生经历,才能真正读懂历史。毛泽东之所以看了一辈子二十四史,因为看的书越多,个人经历的越多,对历史的认识,是不一样的。
dongsujuan
关于秦帝国的史书有很多,下面我就推荐几部我读过的给大家,希望你们喜欢。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里面有不少秦朝的故事。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司马迁的史记里面也有很多关于秦朝的历史。
以上就是我所知道的,还有很多,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向西
cldyhc
谢邀,秦的历史分两段:
第一段:秦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这时候的秦是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存在。
第二段: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这时候的秦作为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存在。
秦的祖先是周王的“弼马温”,因为马养的好而被周王封于秦。是春秋诸国之中出身最卑微的(其余分封的诸侯国非富即贵,像晋国的祖先是“武王伐纣”的周武王的儿子;齐国的祖先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就是拿着一个没有鱼钩的鱼竿、天天坐在河边钓鱼的那个怪老头;楚国的祖先就更牛X了,据说是黄帝的孙子,而黄帝又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这样算下来的话,我们都是“楚国人”),所以,关东各诸侯国打心底都瞧不起秦国,还好秦国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英雄不问出处,流氓不问来路。
至于您提到的推荐秦国历史的书,秦国历史专著,没有看到过印象特别深刻的书。只能推荐一些接近的书。如果研究正史,还是推荐世纪,“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真不是盖的,而且司马迁的时代离秦朝也每隔太远。但是如果是处于兴趣,推荐《青铜时代》,以正史为基础,当然了,细节方面也没少艺术加工。
HiHiHi_Sea
谢谢邀请。
秦朝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的时间虽然并不是很长,但是依旧有一些创举。我们经常说汉承秦制,由此可见秦朝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此推荐一些了解秦朝历史的书籍:
首先,一定要阅读一些古文献。如史记·秦本纪,主要讲述了春秋和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秦国从兴起、发展到称霸天下、秦王嬴政统一全国之前的历史。史记·秦始皇本纪,以编年记事的形式,记载了秦始皇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真实地反映了秦朝建立前后四十年间风云变幻的历史场面。
其次,可以阅读一些具有学术研究的书籍,不仅记录当时的历史,更有一些作者自己的学术观点可供参考。如林剑鸣先生的《秦史稿》,不仅将秦朝的历史做了全面的描述,并且将历史文献与考古发掘的秦简等资料相结合,提出自己的见解。吕思勉的《先秦史》与《秦汉史》,这两本书是相互衔接但又独立成书的,在《秦汉史》的第二、三章节主要描述秦朝的兴衰,对于研究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钱穆的《秦汉史》也是必读书目,第一章节阐述了秦朝的兴亡,对于秦朝的政治、经济、学术和文化做了介绍。除此之外,剑桥秦汉史《中国通史》都是不错的选择,虽然所占篇幅较小,但是也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秦朝历史。
当然,如果你认为阅读这些学术书籍有些枯燥,可以阅读一些相关的小说书籍,但是其中的可靠性需要自己去把握。如《东周列国志》,由冯梦龙编写的历史演绎小说,主要内容为从西周宣王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现代的有曹升编写的《流血的仕途》,以李斯的角度观察秦朝的兴衰。
秦朝,这个存在短暂的历史时期,留下的史料也较少,但是我们依旧能从这些史料中了解当时的历史,以及其中数不尽人的故事。
一片林子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国原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其始祖伯益曾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了嬴姓。伯益的后人非子曾为周孝王养马,凭着他的本事,马繁殖得很快。周孝王于是把秦谷(今甘肃天水市)一带分封给他,这就是“秦”的起源。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至雒邑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接收周朝在关中的领地。秦始皇嬴政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后攻灭关东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后北击匈奴,南并百越,建立中国空前统一的大帝国。秦朝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体、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首创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故称“百代都行秦政法”。秦朝王室嬴姓,故史书上别称嬴秦,以别于其他国号为秦的政权。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与赵高合谋篡改秦法导致秦末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国祚共十五年。
坚强小石头
我现在读的是邓广铭著作的《宋史十讲》。邓广铭是宋史大家。
第一讲:论赵匡胤
第二讲:宋太祖太宗皇帝授受问题
第三讲:宋朝的家法喝北宋的政治改革运动
第四讲:北宋募兵制度及其与当时积贫积弱和农业生产的关系
第五讲:王安石变法革新的精神支柱
第六讲:南宋初期对金斗争中的几个问题
第七讲:爱国词人辛稼轩
第八讲: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和宋王朝的文化政策
第九讲:略谈宋学
第十讲:北宋中叶一群失意官僚的聚餐会。
我崇尚宋代美学,但一定要从客观历史中学习宋代美学。
希望对你有帮助。
你我都要做一回宋人,回到文艺复兴的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的自由,尊严和审美。
——瀚梅堂
grincocoon
《宋史》:496卷。元脱脱(1314~1355)等撰,《宋史》修于顺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三月到五年(公元1345年)十月,是纪传体宋代史,全书有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计四百九十六卷,约《宋史》:496卷。元脱脱(1314~1355)等撰,《宋史》修于顺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三月到五年(公元1345年)十月,是纪传体宋代史,全书有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计四百九十六卷,约五百万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宋史》的记事起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赵匡胤称帝,迄于赵昺祥兴二年(1279),共320年历史。编修准备了五六十年,材料主要是删削宋国史,参考历朝实录及立传人的子孙家谱、行状等。《宋史》史料丰富,不乏珍贵的史料。但由于《宋史》修撰者匆匆急就,在史料的裁剪、史实的考订、文字的修饰、全书体例等方面存在不少缺点,如一人两传,无传而说有传,一事数见,有目无文,纪与传,传与传,表与传,传文与传论之间互相抵牾等,这使它在二十五史中有繁芜杂乱之称。中华书局校点本为较好的版本。
三朝国史:北宋吕夷简等撰。一百五十卷。记载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历史,计有帝纪十卷,志六十卷,列传八十卷。景德四年(1007),真宗诏修太祖、太宗两朝史,宰相王旦监修,王钦若、陈尧叟、赵安仁、晁迥、杨亿、路振、崔遵度为编修。每成一二卷,皆先进草本,帝览后,多所改易。大中祥符八年(1015)书成,凡百二十卷,目录一卷。天圣五年(1027),仁宗诏修真宗朝史,与前两朝史并为三朝国史。吕夷简、夏竦、朱绶、刘筠、陈尧佐、王举正、李淑、黄鉴、谢绛、冯元为编修,王曾监修,曾罢,夷简代之。择司天官编缀天文、律历志,夷简、竦撰帝纪,余皆编修官撰录。八年,书成。视三朝实录,增益颇多。已佚。
两朝国史:北宋王珪等撰。一百二十卷。熙宁十年(1077)诏修仁宗、英宗两朝正史,以宰臣吴充提举,宋敏求、苏颂、王存、黄履、林希同为编修官。元丰五年(1082),书成,监修王珪奏进,凡纪五卷,志四十五卷,列传七十卷。事迹较实录为多。
四朝国史:南宋官修。二百五十卷。记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四朝历史。绍兴二十八年(1158),纂修神、哲、徽三朝正史,乾道二年(1166)纪成进上。四年,又进钦宗本纪,诏通为四朝国史。淳熙淳熙七年(1180),修史王希吕奏志成,李焘之力为多。召修列传,垂成而焘卒。孝宗命洪迈专典之。十三年,成列传八百七十。全书修撰近三十年。中兴四朝国史:卷数不明,包括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理宗宝祐五年(1527年)修成。东都事略:纪传体北宋史。南宋孝宗时王称(以前曾长期误作“王偁”)撰。因为北宋建都开封(今属河南)﹐称京﹐故书名东都事略。全书一百三十卷﹐起自宋太祖赵匡胤﹐终于宋钦宗赵桓﹐计帝纪十二卷﹐为各代帝王在位时的大事记﹔世家五卷﹐记叙后妃和宗;列传一百零五卷﹐载各种人物共六百九十七人事迹﹔附录八卷﹐列举辽﹑金﹑夏﹑西蕃﹑交址的情况﹐没有表和志。
隆平集:二十卷,清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宋曾巩撰。该书主要记载北宋太祖至英宗五朝之事,又立传二百八十四,各以其官为类。前有绍兴十二年赵伯卫序。其记载简略琐碎,颇不合史法。现有四库全书本。
金陀粹编:十一年(1218),包括《高宗皇帝宸翰、经进鄂王行实编年、经进鄂王家集、吁天辨诬录、天定录。系为其祖岳飞辨冤而作,辑有高宗御札、朝廷命令、公牍、札子,岳飞表奏、战报、诗文,作者和时人所述岳飞事迹与轶事等。有关岳飞功绩及其冤狱昭雪情况,莫不详于是编。于研究南宋和战之争,亦颇可采。惟取材每有歧异,难尽凭信。至清代岳飞裔孙岳士景重订正续两编各八卷,另于续编补入续百氏昭忠录八卷、姓名考二卷。于是两编分刊。五十八卷本有康熙间刊本、浙江书局本等。
伊雒渊源录:十四卷。宋朱熹(详见《周易本义》条)撰。本书主要记载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颐、程颢及其门下弟子的言行。书成于乾道九年(1173)。自此,宋人谈道学者分为两派,门户分明,水火相争。《宋史》道学、儒林诸传,多以此书为蓝本。续补者有明谢铎伊洛渊源续录六卷,清张伯行伊洛渊源续录二十卷。版本有明成化九年(1473)序刻本,清康熙中吕氏宝诰堂刊朱子遗书本以及成都志古堂刻本(山东友谊出版社孔子文化大全丛书据以影印)等。宋名臣言行录:共七十五卷,由南宋朱熹、李幼武撰写,朱熹撰前集十卷,后集十四卷,李幼武撰续集、别集、外集五十一卷。该书汇编了散见於文集、传记中的宋代重要人物的事迹,共收入北宋以及南宋人物二百二十五人。宋名臣言行录的前集、后集,为李衡校勘、删节八朝名臣言行录后的版本,虽然体例变动不大,但正文、注文却大幅度缩减,甚至误校,亦有注文混入正文的情形。今印行的前集,其原书名为五朝名臣言行录,后集为三朝名臣言行录,二书并称为八朝名臣言行录。若不包含附传的人物,收入的北宋人物共97人,前集收入55人,后集收入42人。收入的名臣根据其侍奉的北宋各朝依序排列下来,该书一共有八朝,朱熹先后分编五朝与三朝。五朝为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和英宗,三朝为神宗、哲宗和徽宗,北宋九朝独缺钦宗这一朝。
名臣碑传琬琰集:一百零七卷。南宋杜大珪编。杜大珪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光宗时乡贡进士,生卒年不详。本书成于光宗绍熙五年(1194),是从诸家别集及实录、国史中辑录出二百二十一中大臣的传纪资料,上起太祖建隆、乾德,下迄高宗建炎、绍兴,共录碑传之文二百五十四篇,分为三编。上编二十七卷,主要为神道碑;中编五十五卷,主要为墓志铭、行状;下编二十五卷,主要为别传。其去取甄别,虽不无可议,然皆全录原文,保存了大量不见于他书的原始资料,可补正史之不足。本书最早版本有宋刊本,现藏美国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宋刊递修本藏于天一阁。《四库全书》据浙江孙仰曾家藏宋本著录。此外,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外取诸书已轶之文八十篇,编有琬琰集删存附引得三卷,1938年版,台北成文出版社1966年影印。
京口耆旧传:陵(后改建业,即今南京市),京口即成为国都之门户。考宋史·地理志,京口辖丹徒、丹阳、延令、金坛四县,神宗熙宁五年改延令为镇,并于丹阳。是书采京口名贤事迹,各为之传。始于宋初,迄于端平、嘉熙间。体例全仿正史,每为一传,首尾该贯,轶闻逸事,较史为详,事实多可依据,有裨于史学。原书久佚,清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厘为九卷。
敬乡录:十四卷,元吴师道编纂。该书收集了南朝梁至宋末金华地区人物的史料。每人有一小传,附录其所作诗文。
昭忠录:不著撰人姓名。一卷。记南宋末抗元斗争人物事迹,自绍定四年(1231年)元兵破马岭堡至南宋残余势力灭亡(1279年),共一百三十人,多《宋史》所未载。其记张世杰及谢枋得事,亦较诸书为详。此书有清抄本,清罗以智校 (现藏上海图书馆)、《四库全书》本、墨海金壶本、守山阁丛书本及《丛书集成初编》(史地类) 本等。
浦阳人物记:明宋濂撰,二卷。浦阳,江名,今浙江境内,源出浦江县。浦江唐代称浦阳,宋濂为浦江人,此书即记其家乡人物。此书于至正元年(1341)撰写,卷首载有凡例,说明材料取自史传、郡志、县经,以及家谱、墓碑等。全书分忠义、孝友、政事、文学、贞节五目,共记29人,有宋16人。现有天一阁藏本。
宋史翼:清代陆心源撰。四十卷。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刊行。作者以《宋史》遗漏尚多,乃就据宋代诸史籍、著家文集、杂著、年谱、氏族谱、地方志等,增补列传七百八十一人,附传六十四人,每传均注明资料来源,可补《宋史》之缺。
Sundian
+…………+………………+……………+ 进入正题: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代表作,也是斯式《全球通史》的最新版本,也是其最后版本。斯塔夫里阿诺斯已于2004年3月23日在美国加州拉荷亚逝世。全球通史全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并吸收了20年来世界历史学研究诸领域的新成就,有强烈的现实感。自问世以来,被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这部通史被认为是第一部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这本书里面有许多独到切深刻的见解,很值得一看。(PS: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网购一本或到图书馆借一本,因为我不认为电子版的能让你有深入了解的毅力,哈哈。)2.《剑桥插图中世纪史》共三卷
本卷是近年来关于中世纪世界最准确的总体介绍的第一部分。三卷本的每一卷都附有丰富的图片和大量相关的地图和表格,并提供了学术研究和分析的综合成果。可以说是中世纪历史研究的集大成者。]
第一卷涉及中世纪时代的开始阶段,这个时期不仅以变革、瘟疫和世俗斗争为标志,而且以教会迅速兴起、拜占庭帝国日益重要和繁荣的加洛林文艺复兴为特点。本卷对原罗马帝国的东、西部进行了全景式考察,并通过大量彩色图片展示了其艺术遗产。书后附有参考书目,以便为普通读者或对这个时代进行研究的教师和学生进一步深入探讨提供帮助。
另外两卷涉及950 年至1250年和1250年至1520年的。
3.《基督教史》
它是一部基督教世界通史,以时间为经,以地区和国别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基督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基督教产生前的犹太社会状况,止于基督教在近现代中国的流传。所记内容按教派分化展开,广泛涉及基督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神学、人物、组织、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基督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基督教本身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基督教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新的见解。4.《罗马史》(德)特奥多尔·蒙森
提起罗马,大家都会被其广阔的疆域`强大的国力`高度发达的文化和制度所吸引。和古代中国一样,罗马也有独特的历史进程。如果你想啃一啃罗马的“味道”的话,这本书非常的适合你。
公正的评判者,也许首先是那个已承担解决类似任务的人,将对此懂得去说明这种弥补原是在所必需的,从而对此请求谅解。无论如何,作者怀着感激的心情承认,公众的评判没有强调本书那些显而易见的漏洞和不足之处,而是相反,无论赞赏还是异议,都是针对其中已告结束或已经完成的那些部分。
5.《西方大历史》马雷著
在年代上,由古罗马写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公元前735年至1914年)。法国作者所采取的观点和论点与美国学者有所出入,读者如果仔细比较,当可明白其间的显著差异。本书内容尤其侧重叙述中世纪以后欧洲各国政治外交战场上之合纵连横。
第一篇古罗马与中世纪(公元前735-公元1492)1.古罗马1 罗马史2 罗马共和前后3罗马人民、宗教和家庭4罗马征服意大利5罗马和迦太基的对决:三次布匿战争6罗马征服地中海沿岸7罗马大征服的结果8罗马的衰落9 内战初期:格拉古兄弟、马略、苏拉10庞培、西塞罗、恺撒11屋大维:第一任罗马皇帝12罗马帝国的前二百年
2018年1月29日16:42更新~6.《菊与刀》(日本)
本尼迪克特编著的《菊与刀》(《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是一部通览日本文化、解读其矛盾性格的惊世之作,(但此书内容存有争议,作者也没有到过日本)行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我们了解日本不得不读的经典著作。 日本,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一手发动了一场世界大战,另一手创造了二战后世界最大的经济奇迹。战中的日本为什么要扮演令人发指的侵略者?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掉美国吗?成为唯一一个被原子弹轰炸的国家后,又是怎样迅速复兴崛起的?当今经济衰退、政局混乱的日本,是否还秉持大国情怀……所有问题都能在这本《菊与刀》中得到解答。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既抓住了日本文化细致的地方,又将它置于东方文化与太平洋岛屿文化的人类文化学视野里。时至今日,《菊与刀》这本书被认为史上描写日本文化的第一书。此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评价,其极大的影响至今不减。
7.耶路撒冷三千年:[英]西蒙·蒙蒂菲奥里
耶路撒冷曾被视为世界的中心,是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是文明冲突的战略要冲,是让世人魂牵梦绕的去处,是惑人的阴谋与虚构的网络传说和二十四小时新闻发生的地方。[1] 西蒙·蒙蒂菲奥里依年代顺序,以三大宗教围绕“圣城”的角逐,以几大家族的兴衰更迭为主线,生动讲述了耶路撒冷的前世今生。以客观、中立的角度,透过士兵与先知、诗人与国王、农民与音乐家的生活,以及创造耶路撒冷的家族来呈现这座城市的三千年瑰丽历史,还原真实的耶路撒冷……
8.《光荣与梦想》(美)曼彻斯特
作品鉴赏:
从部头上讲,每当你想捧起本书的时候,你会望而生畏;而你一旦读它,就会爱不释手。曼彻斯特对美国1932~1972年间的精神风貌、社会时尚等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 ——阿尔弗雷德·博厄斯(迈阿密先驱报)
作者对这段美国历史进行了精雕细刻,使所有这一代的读者能再次回味他们曾经历过的生活。曼彻斯特所著的这本书获得了非同凡响的成功。——保罗·霍根
曼彻斯特采用实录的手法,不仅使读者想急于知道下面接着发生的事情,而且能使读者晓得,在什么样的时间条件下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约翰·布鲁克斯(芝加哥论坛·世界图书》)
从表面看,《光荣与梦想》似乎过于冗杂,有点儿下里巴人,还常有对历史的自我否定……如果换种阅读角度,本书是一部通俗的史书,是一段怀旧的旅程,或者说,也是对世界上最大的难题的质疑。——梅尔文·马多克斯(《纽约时报》) 是这个国家决定性四十年的出色而引人注目的人物素描。——罗伯特·克里齐(洛杉矶时报)
9.美国自由故事(美)埃里克.方纳
本书作者—美国历史学会主席埃里克·方纳教授以“自由”这一复杂的概念为主题,考察了“自由”在美国历史上的多元表现方式,揭示了“自由”概念在美国历史上的演变进程。有助于读者全面深入地认识美国“自由”的本质;同时,方纳教授以综合性的叙事笔法讲述了“自由”为主题的美国历史,给人以轻松愉快的阅读感受。
10.《欧洲中世纪史》(欧)朱迪斯·M·本内特
《欧洲中世纪史》,为美国数百所高校采用作为教材。 本书的一大特色是C·沃伦·霍利斯特清晰的历史观和动人的教学法,现经朱迪斯·本内特精到的修订而成第十版,覆盖了更多关于拜占庭和伊斯兰的内容,包含了经全面修订的系列地图、一组新的关于中世纪传说的短文等更多内容。在第八版的序言中,霍利斯特教授述及他在大学时意识到当今世界“是中世纪的产物”。《欧洲中世纪史》一书向今天的学生全面介绍了我们当前社会的中世纪根源。
11.年代四部曲(欧)霍布斯鲍姆
“年代四部曲”,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出色的历史学家之一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最重要的代表著作,历30年而成的全球畅销历史杰作,公认的“现代世界史的最佳入门读物”。
霍布斯鲍姆认为,学术不该为少数人服务,因此历时几十年时间写就了这部面向普罗大众、从法国大革命一直讲述到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集团的解体、时间跨度达三个世纪的“年代四部曲”。
在学者热衷于为大众“制造困惑”的时代,霍布斯鲍姆始终直面现实,坚持明晰流畅的论述和优雅洗练的文风,以其宏大的历史视野和饶有趣味的写作方式,使这四部最高等级的学术著作能为普通大众接受,进而成为历史畅销书。 “年代四部曲”在世界史流行之前就叙述了全球范围的历史,它们不仅无所不包,而且具有全球意义。前三部研究了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带来的资本主义和大众民主的发展。第四部的主题则是20世纪的危机。
12.《中东史》
中东地区因此成为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东方和西方的联系纽带和十字路口。中东地区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金桥,西方文明的源头——“两希文明”中的“希伯来文明”产生于此,世界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均发源在这个地区。时至今日,这个地区仍然是世界关注的焦点和中心。
持续更新中~~~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
【2】:《罗马史》(德)特奥多尔·蒙森
【3】:《西方大历史》(法)马雷
【4】:《基督教史》
【5】:维基百科褪色回忆
1、《中华遗产》杂志于2004年创刊,最初由中华书局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协办,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基金会、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支持的中国第一份全面、系统、深入的遗产行业类杂志。2008年,《中华遗产》杂志正式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合作,杂志由原先的零碎文章组合模式转变为重视大策划、大主题的期刊。一般来说,这份杂志偏向地理学,比如考古等方面的。
2、看历史杂志由成都传媒集团出品,成都先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运营,是中国第一本以历史为切入点的新锐新闻杂志。看历史杂志的前身是
《国家历史》杂志,2007年9月9日创刊,成都传媒集团出品。杂志的风格是“用黑色的眼睛,去发现彩色的历史;用轻松的方式,去讲述严肃的话题”。这是一个“公民写史”的时代,它给了我们每个人一支笔,以打破几千年来被官史和史官垄断的历史书写权和解释权
魑魅魍魎
1、《中华遗产》杂志于2004年创刊,最初由中华书局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协办,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基金会、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支持的中国第一份全面、系统、深入的遗产行业类杂志。2008年,《中华遗产》杂志正式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合作,杂志由原先的零碎文章组合模式转变为重视大策划、大主题的期刊。一般来说,这份杂志偏向地理学,比如考古等方面的。
2、看历史杂志由成都传媒集团出品,成都先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运营,是中国第一本以历史为切入点的新锐新闻杂志。看历史杂志的前身是
《国家历史》杂志,2007年9月9日创刊,成都传媒集团出品。杂志的风格是“用黑色的眼睛,去发现彩色的历史;用轻松的方式,去讲述严肃的话题”。这是一个“公民写史”的时代,它给了我们每个人一支笔,以打破几千年来被官史和史官垄断的历史书写权和解释权。主要是对历史的某些解读,与个人感悟。
3、《国家历史》是看历史杂志的前身,目前停刊了
4、文史参考创刊于2010年1月,是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一份集事实政论与人文历史于一体的资讯类杂志,刊物依托人民日报特有的时政优势和丰富的报道资源,以“读时事历史,揽天下风云”为宗旨,立足时事,钩沉历史,纵横中外,斟酌古今;为学术界搭建话语平台,为新锐者提供思想阵地,为文史爱好者营造精神家园,打造有趣、有味、有用的精英历史杂志。自2013年1月1日起,文史参考更名国家人文历史。主要是想以史为鉴,用唯物主义的眼光来发现历史,是历史经验有广泛的教育意义。
上面的杂志都很好,但是如果你想了解中国古代史,建议你买成套的史书,因为杂志是对某一历史的特定背景原因进行分析,不能很系统的展现历史的原貌。某也喜欢历史,以下是我的书目,供楼主参考
1、《二十四史》这是历朝历代编撰的正史,研究历史多以此物为主
2.、《中国通史》通俗易懂,好看不累
2、语文版春秋左传这本书主要是讲解春秋战国史
3、《明朝那些事儿》,这是本好书,不解释
4、《中国政治史》专业性较强,不建议立刻观看
5、《中国经济史》专业性较强,建议看完24史后再看
6、中国哲学史纲要冯友兰先生的著作,值得一看。
7、易版中华史易中天所著,第一版买过,写的不错
以上这些是楼主经常看的,楼主现在再看4.5.6这三本书,感觉受益匪浅,一般看历史书我都是结合《厚黑学》(李宗吾先生所著)来看
楼主也可以结合史书看杂志,建议楼主订购中华历史,国家人文历史这两本杂志。
希望可以帮到楼主,欢饮追问
灵范得乐Paul
天边
我个人比较喜欢国家人文历史。还有填字游戏!O(∩_∩)O~
文史参考小故事挺多的(有野史)╮(╯▽╰)╭
中华遗产的主体不是国家历史╮(╯▽╰)╭
看历史原名就是国家历史,不错!
推荐:国家人文历史、看历史、文史参考(按顺序)
O(∩_∩)O~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