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史
基督教史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基督教世界通史,以时间为经,以地区和国别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基督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基督教产生前的犹太社会状况,止于基督教在近现代中国的流传。所记内容按教派分化展开,广泛涉及基督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神学、人物、组织、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基督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基督教本身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基督教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新的见解。
热门摘录
一些自认为纯正信仰与纯正血统的以色列人就自称为“犹太人”,从此犹太这个词就逐渐取代了“以色列”。
弥赛亚,源于希伯来问,原意为“受膏者”或“受上帝祝福的人”。这个称谓源于古代以色列传统,古以色列人的国王即位时要举行一个仪式,由大祭司代表上帝将橄榄油敷在国王的前额上,表示上帝的祝福,“敷油”(或“涂油”)这个动作在汉语《圣经》中译为“膏”,所以国王就被称为“受膏者”——“弥赛亚。”
犹太教的“圣经”后来被基督教继承下来,成为基督教《圣经》的一个组成部分——《旧约全书》。
教会特权的增多也使教士们产生了分化。以教皇为首的高级僧侣构成了教会内部的特权阶层,他们是教产的实际占有者,其中有些人本身就是帝国的诸侯。他们滥用宗教特权、买卖神职、出售赎罪券、圣像、圣徒遗物等手段来搜刮民财,用开除教籍、绝罚等来威胁反抗的人民;他们生活腐化,胡作非为,极遭人民痛恨。而一些低级教士则出身平民,收入微薄,生活清苦,信仰虔诚;他们反对高级僧侣穷奢极欲,构成了教会内部的另一派势力;他们也要求改革教会,并得到上层教士中一些洁身自好的有识之士的同情。
白晋将《易经》介绍到欧洲,引起了著名哲学家莱布尼兹的极大兴趣。一些欧洲的哲学家认为中国所信奉的是“自然宗教”,而不同于欧洲的“超自然宗教”。
这种事迹,令中国有头脑的人产生一个疑问:基督教的根本教义便是爱上帝与爱人如己,甚且如上帝的纯爱博施于一切好人坏人那样,要爱仇敌如同爱自己;然而基督教文明所培育出来的、为保护基督教传教事业而战的军队,乃至不少有过“重生”经验的西方传教士,却是如此充满对同类的仇恨,那么基督教教化的好处究竟何在呢?此种理想与现实的分歧,不易为中国人所理解,大概也有文化上的原因。
基督教史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