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W字不叫长篇.
叫中篇.
小说的分类是.5-8W以下叫短篇.
8-15W是中篇.
15W以上是长篇.
1W以下叫微型小说
这个还可以错位的.
有的时候20W以上的字也只能算中篇.
有的时候8W也叫短篇.
具体情况具体分晰.
主要分类方法是看内容和条理丰富不丰富.支线多不多.
要出版的话.几乎所有出版社都可以帮你出版.
不过就是要钱.
我有个长辈在当地出版诗集.大概300本.要3000左右.
我们这是湖南吉首
elaine_xy66
10W字不叫长篇.
叫中篇.
小说的分类是.5-8W以下叫短篇.
8-15W是中篇.
15W以上是长篇.
1W以下叫微型小说
这个还可以错位的.
有的时候20W以上的字也只能算中篇.
有的时候8W也叫短篇.
具体情况具体分晰.
主要分类方法是看内容和条理丰富不丰富.支线多不多.
要出版的话.几乎所有出版社都可以帮你出版.
不过就是要钱.
我有个长辈在当地出版诗集.大概300本.要3000左右.
我们这是湖南吉首
dean_clive
聚星天华。
有专门的网站也有出版社。
21世纪出版社
这两个出版的小说都蛮好看的。
是已出版的小说哦。
像聚星天华的《吐着泡泡说爱你》不听话的格雷亚都超好看的。
还有个人比较喜欢的写手 易拉罐 也是聚星的。
她的书都蛮好看的。情节很丰满。
另外,如果要查聚星天华的网站百度搜一下就知道。
人之初性本善
pekingmay
JJ-Liya
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1894.10.28~1988.2.16),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江苏省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叶圣陶的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2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闭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 1917年应聘到吴县角(音lù)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 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2、3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19年参加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并在《新潮》上发表小说和论文。 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我国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隔膜。 1923至1930年,叶圣陶进入商务印书馆,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并 于1927年5月开始主编《小说月报》,同时继续文学创作。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 1928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倪焕之》。 1930年,他转入开明书店。他主办的《中学生》杂志,是三、四十年代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读物,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抗战期间,他内迁四川,先在中学、大学执教,后继续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同时写下了不少散文小说诗词,从不同角度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悲惨生活,歌颂了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坚强不屈的普通群众。在四川他还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支援抗日前线的将士。抗战胜利后,他参加反对国民党政府压制民主、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1946年,叶圣陶回到上海后,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他担任了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还担任了上海市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和中学教育研究会的顾问。他编辑杂志、撰写文章、发表演讲,揭露和抨击当局内战、独裁、卖国的罪行,呼吁文化界教育界同人“要有所爱,有所恨,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广大的人民,为同一目标而斗争”,“汇为巨力致民主”,“转移风气,挽回世运”,开创“为万世开太平”的局面。1949年初,叶圣陶应中共中央的邀请,由上海经香港到达北平,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6月,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7月,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并当选为文联全国委员;9月,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先后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教育部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等职,并当选为全国人大第一届至第四届代表和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重要职务。1962年,叶圣陶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在1979年民进四代大会上,当选为民进中央副主席,1984年9月,出任民进中央代主席。 作为著名的教育家,他为我国 语文教学、科研也发表过很多精辟见解,论著收入《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1894年出生于江苏苏州,1912年毕业于苏州公立草桥中学。他曾先后执教于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中国公学、杭州第一师范学校、北京大学、立达学园、复旦大学和武汉大学等校。叶圣陶曾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编辑文学研究会丛书。“四·一二”事变后,主编《小说月报》。与此同时,叶圣陶还担任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编辑,参与编写或主编《中学生》、中学生文艺、国文八百课以及课外读物《文心》等。1949年初,叶圣陶应中共中央邀请,由上海经香港辗转到达已解放的北平,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并参加新政协筹备会。1949年7月叶圣陶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并当选为文联全国委员。建国后,叶圣陶曾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教育部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叶圣陶曾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以及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他还是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
叶圣陶长期从事文学创作,是我国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解放前,他曾发表许多反映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小说、散文、新诗、童话等。如我国第一个童话集《稻草人》,以及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叶圣陶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70多个春秋,为我国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在工作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写出大量有关教育、教学的专论、专著和书简。他很早就进行教育改革的尝试,提出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提倡引导与启发,主张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习惯”。另外,他对促进汉语语言的规范化、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科学化、系统化工作,见解独到,贡献巨大。
叶圣陶从1923年起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所编辑的大量书籍、杂志和课本,都体现了处处为读者着想的特点。他特别注重教育效果和社会效果,态度诚挚,工作极端认真。他热情地帮助和扶植新作者,许多成名作家的处女作,是经过他的手发表的,并写了不少对新人新作的评价,对他们给予鼓励和推荐。建国后,他先后出版过《叶圣陶文集》、叶圣陶选集、叶圣陶小说集等。
原贴:叶圣陶长篇小说有哪些?
暖暖gyy
80年代的长篇小说,比较重要的如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古华的《芙蓉镇》、王蒙的《活动变人形》、贾平凹的《浮躁》等,在内在气质上都离不开80年代特有的探索和创新意识。《沉重的翅膀》、《活动变人形》写出了青年知识分子的当代生活,开始关注个人在历史环境下的心理体验;《芙蓉镇》、《浮躁》等则更是摆脱了之前的文学作品的死板格式和压抑情感,通过立足于“人道主义”的挖掘,像更深层面的“人性”探寻。可以说,80年代的长篇小说,虽然在纵向的历史维度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在横向的作品维度上,却不及中篇小说深刻,特别是以余华、莫言等为代表的先锋小说试验,成为了80年代和中国文学史上无论如何也不可忽视一点的文学现象,为文学道路的开拓和写作手法的探寻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像韩少功的《爸爸爸》、《火宅》等,在“寻根”的主张下,以先锋性的探索使得文本和小说精神在内省层面上达到了新的高度,而相比之下,他的长篇《马桥词典》,虽然在形势上看似更具探索性,但是仔细探究,其实不过是作者在“寻根”思路上的延伸;张炜的中篇小说秋天的思索、秋天的愤怒等,对生活的复杂和矛盾刻画地如此到位,而他的长篇《古船》和《九月寓言》则陷入了混乱和无法梳清条理的境地。
congcong
中国古代小说中,表现山妖水怪、花精狐魅、神魔斗法的作品,可以说是代不绝篇。这些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奇特的艺术幻想力,都可以追踪到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在其中找到它们最古老的初始形态。如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对“截教”与“阐教”的斗法场面的想像,就类似于古代神话中黄帝与蚩尤之战的描述。清代小说《镜花缘》,对海外奇方异国的想像,也可在古代神话《山海经》描述的远国异民中,找到相似的朦胧影像。
《左传》、《史记》和《三国志》等史传文学,具有无可比拟的权威性和极高的文学性,它们或为古代小说积累了叙事的艺术经验,或为其提供人物或故事的创作题材,很自然地成为古代小说可资仿效的榜样。从作品题名来看,古代小说常以“传”、“记”、“纪”、“志”、“录”题名,这些本是史书文体。在结构形态上,古代小说常以史传文学中的列传为蓝本,并由此演化出合传体式。著名的古代短篇小说,如唐宋传奇、宋元话本及“三言”、“二拍”、《聊斋志异》等,多用为主人公立传的写法,先交代主人公是何时何方人氏,然后依时序叙述其经历和结局。古代长篇小说“虽一部,前后必有数篇,一篇之中,凡有数事,然但有一人,必为一人立传,若有十人,必为十人立传”(金圣叹《水浒传》第三十三回评语),然后将众多人物列传按照不同的方式,组成合传式的整体结构。
中国古代小说对历史题材高度重视。如《西京杂记》、《神仙传》等,内容多取自历史故事和传闻;唐代传奇长恨歌传和俗讲变文伍子胥变文、王昭君变文等,也是以历史人物和传说为题材。宋代说话,则专有“讲史”一家。明代以后,长篇章回体小说兴起,不管是历史演义如《东周列国志》,还是英雄传奇如《说岳全传》,甚至神魔小说如《封神演义》等,无不从历史故事和传说中演化而来。白话小说多以故事情节为结构的核心。这一特点,主要是受宋元“说话”的影响。宋元说话的听众,大多是来书场听故事取乐的下层民众。因此,为让故事讲得有头有尾,让听众听得清楚明白,说话艺人按故事发生的自然过程,连贯讲述。这种以故事为叙事中心,按自然时序顺叙的方式,被小说继承过来,成为一以贯之的创作传统。如《三国演义》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写起,到晋受魏禅、司马氏统一中国结束;《水浒传》从洪太尉误走妖魔讲起,到梁山义军最后失败、宋江等人魂聚蓼儿洼告终;《西游记》以石猴出世作为开头,以西天取经归来,孙悟空封为斗战胜佛为结局。不仅是这些长篇名著,还有大量的短篇白话小说,也都是采用按时序讲故事的结构和叙事方式。
ljm199
原贴:叶圣陶长篇小说有哪些?
逆时针
80年代的长篇小说,比较重要的如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古华的《芙蓉镇》、王蒙的《活动变人形》、贾平凹的《浮躁》等,在内在气质上都离不开80年代特有的探索和创新意识。《沉重的翅膀》、《活动变人形》写出了青年知识分子的当代生活,开始关注个人在历史环境下的心理体验;《芙蓉镇》、《浮躁》等则更是摆脱了之前的文学作品的死板格式和压抑情感,通过立足于“人道主义”的挖掘,像更深层面的“人性”探寻。可以说,80年代的长篇小说,虽然在纵向的历史维度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在横向的作品维度上,却不及中篇小说深刻,特别是以余华、莫言等为代表的先锋小说试验,成为了80年代和中国文学史上无论如何也不可忽视一点的文学现象,为文学道路的开拓和写作手法的探寻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像韩少功的《爸爸爸》、《火宅》等,在“寻根”的主张下,以先锋性的探索使得文本和小说精神在内省层面上达到了新的高度,而相比之下,他的长篇《马桥词典》,虽然在形势上看似更具探索性,但是仔细探究,其实不过是作者在“寻根”思路上的延伸;张炜的中篇小说秋天的思索、秋天的愤怒等,对生活的复杂和矛盾刻画地如此到位,而他的长篇《古船》和《九月寓言》则陷入了混乱和无法梳清条理的境地
原贴:八十年代长篇小说有哪些?
louveed
主要作品集或主要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集大厂(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
中篇小说集《城市热风》(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
长篇小说《城市守望》(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
长篇小说《家园笔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短篇小说集《人间笔记》(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短篇小说集《绝唱》(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
杂文随笔集一吐为快(远方出版社2001年)
中篇小说集《天下故事》(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中篇小说集《英雄传说》(台湾知本家出版社2005)
随笔集品读水浒人物(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
长篇小说票儿(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年)
短篇小说集人间笔记2(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
随笔集灯下闲读(地震出版社2013年)
长篇小说曲之杀(江苏文艺出版2010年)
1990年以来部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存目:
山毛榉(中篇)《昆仑》1990年5期
那一阵我活得没滋味(中篇)小说家1991年6期
空槐(中篇)《长城》1993年5期
狗头金(中篇)《荷花淀》1994年1期
《我曾让你傻半天》(中篇)天津文学1994年1期
大忙年(中篇)《北京文学》1994年7期(中篇小说选刊转载)
猴儿的故事(中篇)小说创作1994年12期
山问(中篇)《长城》1995年1期(中篇小说选刊转载)
年底(中篇)中国作家1995年3期
天下大事(中篇)《北京文学》1995年6期(中篇小说选刊转载)
野民岭(中篇)小说林1995年4期(中篇小说选刊转载)
天下无忌(中篇)《珠海》1995年4期
天下荒年(中篇)《北京文学》1995年10期
黑日(中篇)《长城》1995年5期
《高山流水》(中篇)当代作家1995年6期
厕觞(中篇)天津文学1995年11期
大厂(中篇)《人民文学》1996年1期
天下书生(中篇)小说家1996年1期
城市警察(中篇)小说林1996年2期
天下涛涛(中篇)《芙蓉》1996年3期
城市行为(中篇)作品争鸣1996年12期
天下匆匆(中篇)《百花洲》1996年4期
大厂续(中篇)《人民文学》1996年8期
《官司》(中篇)东海1996年10期
车间(中篇)《上海文学》1996年10期
西天路上(中篇)《海峡》1996年5期
警察的故事(中篇)《啄木鸟》1997年3期
危矿(中篇)《春风》1997年3期
天下忧年(中篇)《北京文学》1997年3期
下岗(中篇)《百花洲》1997年4期
长河落日图(中篇)《今古传奇》1997年4期
污染(中篇)《芳草》1997年8期
小厂(中篇)时代文学1997年3期
年初(中篇)中国作家1997年5期
风波(中篇)《作品》1997年11期
阳光里的股东们(中篇)《北京文学》1998年1期
绝士(中篇)《十月》1998年2期
山草谣(中篇)东海1998年4期
年前秧歌(中篇)山花1998年4期
城市剧团(中篇)时代文学1998年3期
大地无垠(中篇)《春风》1998年10期
的爷(中篇)《人民文学》1998年10期
猴事(中篇)小说家1998年4期
《无处告别》(中篇)《长城)1999年2期
逍遥楼(长篇小说)《今古传奇》1999年6期
城市检查官(中篇)《啄木鸟》2000年第1期
《意外》(中篇)上海小说2000年3期
遭遇背景(中篇)《江南》2000年第1期
豪气冲天(中篇)《十月》2000年2期
你千万别往心里去(中篇)上海小说2000年2期
阳光下发生的事情(中篇)上海小说2001年3期
商敌(中篇)青春阅读2001年10期(中篇小说选刊转载)
阳光下的冲突(中篇)2001年3期
不服气你去试一试(中篇)上海小说2001年3期
大雨到来之前(中篇)长江文艺2002年9期
神探白玉堂(长篇小说)小说月报原创版创刊号2002年
城市秧歌(中篇)上海小说2002年1期(作品争鸣转载)
城市迁徙(中篇)《当代》2004年3期(作品争鸣转载)
火车提速(中篇)上海小说2003年6期(小说选刊转载)
血色黄金(长篇小说)《小说月报》2003年2期
旁观者迷(中篇)《啄木鸟》2005期1期
广陵散(长篇小说)十月长篇小说2005年增刊
黑幕重重(长篇小说)《今古传奇》2006年1期
老乐的执迷不悟(中篇)小说月报原创版2006年4期(新华文摘、作家文摘转载)
核磁共振(中篇)《当代》2006年6期(小说选刊转载)
玄武门小说(节选)(长篇)十月长篇小说2007年2期
明天有暴雨(长篇小说)长江文艺长篇小说卷2008年
升国旗奏国歌(中篇)小说月报原创版2008年3期
人物笔记二题(中篇)天津文学2008年9期(小说月报转载)
票儿(长篇小说节选)《小说界》2009年5期
2重要短篇小说:编辑
笔记二题(短篇)东海1990年10期
笔记三题(短篇)河北文学1990年11期
大黑和二黑(短篇)河北文学1992年4期
笔记二题(短篇)东海1992年6期
笔记二题(短篇)《四川文学》1992年10期
笔记二题(短篇)天津文学1992年8期
《绝活》(短篇)河北文学1992年12期
笔记二题(短篇)《春风》1993年7期
三叔的故事(短篇)《百花园》1993年6期
《名流》(短篇)《北京文学》1994年1期(中华文学选刊转载)
绝情(短篇)《春风》1994年1期
笔记二题(短篇)鸭绿江1994年1期
绝赌(短篇)《春风》1994年3期
笔记三题(短篇)天津文学1994年7期(中华文学选刊转载)
名角(短篇)《当代人》1994年6期
笔记二题(短篇)《当代人》1994年10期
猴之事(短篇)广州文艺1994年3期
笔记三题(短篇)《作品》1995年10期
笔记二题(短篇)中国作家1996年3期
赚了三块四角六分钱(短篇)广州文艺1995年4期
绝桥(短篇)《小说界》1995年5期
乔迈下海(短篇)《当代人》1995年6期
笔记二题(短篇)《当代人》1995年10期
绝人(短篇)北方文学1996年1期(小说月报转载)
笔记三题(短篇)《春风》1996年7期
笔记二题(短篇)《飞天》1996年7期
李秀平的故事(短篇)《作家》1996年11期
城市票友(短篇)《当代人》1996年11期(小说月报转载)
岳姑娘的故事(短篇)芒种1996年1期
绝店(短篇)《当代人》1997年2期
大哥的故事(短篇)《长城》1997年3期
短篇二题(短篇)《芙蓉》1997年3期
《犯罪心理学》(短篇)羊城晚报1997年8月
绝桥(短篇)《春风》1998年5期
笔记三题(短篇)当代作家1998年5期
绝伪(短篇)小说家1998年6期
《单刀赴会》(短篇)《当代人》1999年2期(小说月报转载)
笔记五题(短篇)上海小说1999年3期(小说月报转载)
短篇二题(短篇)《红岩》1999年3期
《秦琼卖马》(短篇)《人民文学》1999年10期(新华文摘转载)
高大力的故事(短篇)青春阅读2000年1期
布店(短篇)《章回小说》2000年10期
赌客(短篇)《红岩》2000年5期
李二娘的故事(短篇)广州文艺2000年12期
贺梁红梅(短篇)《作家》2005年5期(小说月报转载)
海口(短篇)《长城》2005年4期(小说月报转载)
万家福超市(短篇)《当代人》2005年9期(小说月报转载)
绝印(短篇)《人民文学》2005年12期(小说月报转载)
《穆桂英挂帅》(短篇)上海小说2006年1期(小说月报转载)
绝品二题(短篇)《长城》2002年5期(小说月报转载)
绝渡(短篇)《长城》2003年3期(小说选刊转载)
老头包子(短篇)青春阅读2005年12期
故事、事故(短篇)《北京文学》
黑子和石头(短篇)小说月报原创版2007年2期
保姆张秀梅(短篇)中国作家2007年5期
和平里10楼(短篇)《作品》
马洪刚的爱情(短篇二则)《作品》2008年4期
孟家母子(短篇)山花2005年6期
老同学三题(短篇)〈长城〉2006年6期(小说月报转载)
暴水桥头(短篇二则)《小说界》2005年5期(中华文学选刊转载)
酒道(短篇)《现代小说》2006年创刊号
张子和(短篇)《北京文学》2006年10期(小说月报转载)
老张(短篇)《当代人》2006年5期(小说月报转载)
天香酱菜(短篇)《作家》2007年1期(小说月报转载)
郭氏姐妹(短篇)芒种2007年8期
一声叹息(短篇)《啄木鸟》2007年5期
苏子玉、龙粥(短篇)《十月》2008年5期
瓷人(短篇)《上海文学》2007年9期
锔人(短篇)《上海文学》2007年12期
《两个女人》(短篇)芒种
紫砚(短篇)《啄木鸟》(小说选刊转载)2009年1期
鱼塘女人(短篇)《啄木鸟》2009年6期(小说月报转载)
拾荒女人(短篇)《啄木鸟》2010年9期
奇人与奇石(短篇)中国作家2010年1期
❀、王胖胖
原贴:叶圣陶长篇小说有哪些?
eglantine0
张三er的歌
你好,我也是榕树下的作者,我要告诉你,榕树下签约的作品是没有收入的,只有在出版后才能获得版税收入,榕树下的出版几率还算很不错的,当然还得看文的质量以及是否符合出版社的要求。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参加榕树下举办的各种比赛,获奖后可得到奖金。个人认为在你未成名以前最好不要全职写作,先解决生存问题吧。
苚芯矀笑
原贴:大仲马的长篇小说有哪些
旅行-摄影-苏荣峰
原贴:夏七夕有哪些长篇小说
blingblingbing
原贴:叶圣陶长篇小说有哪些?
杜小小花
滑雪猪zxh
原贴:夏七夕有哪些长篇小说?
乌坚卡作
叶圣陶先生的长篇小说只有一部《倪焕之》。
1923年,叶圣陶先生进入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此后于1928年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连载于教育杂志上。
《倪焕之》艺术地再现了以主人公倪焕之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历史剧烈变动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和生活道路,揭示了当时中国教育界的混乱和社会的黑暗状况,展现了当时广阔的历史背景。
扩展资料:
叶圣陶的创作之路
1919年到1924年,是叶圣陶以“五四”为中心的早期创作阶段。他是继鲁迅之后,新文学运动初期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出版于1922年3月的隔膜,是新文学史上第二个短篇小说集(第一个是郁达夫的《沉沦》)。
他在本时期共写了五十多个短篇,分别收入隔膜、《火灾》、线下三个集子。写了二十八篇童话,1923年印行的《稻草人》,是中国现代第一部童话集,被鲁迅誉为“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
从1925年到二十年代末,叶圣陶的创作取得了全面的丰收。他写了二十个短篇,分别收入小说集《城中》、未厌集和散文小说合集脚步集中。1928年,教育杂志连载长篇小说《倪焕之》,次年单行本问世,引起了文坛的瞩目。还有大量的散文、杂文,其中少部分收入脚步集。
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出版、教育部门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一直到1982年,还以近九十岁的高龄,出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从三十年代开始,叶圣陶主要从事语文教科书的编纂出版工作,文学创作退居次要地位,作品数量显著减少。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原贴:叶圣陶长篇小说有哪些?
zhenya919
有人写长篇小说吗?有。我就在写。疫情期间就写了一个。二十多万字。用来打发时间。打发时间的方式多种多样。写小说也是一种。每为写出一个有趣的情节而自我鹅掌欢庆。很多小说注定是不能出版而被人知的。用鲁迅的话说,也许,肯定有伟大的作品就在其中。我以为可以开一个书店,或者阅览室,专门开放给大众。还是用鲁迅的话说,也许,肯定会门庭若市。
亮亮学长
现在有不少作家在写长篇小说,我就在写。长篇小说有出版社出版吗?我认为有,但是必须符合以下条件:第一,作家必须是全国著名作家,有一群粉丝读者,名气和影响力可以给出版社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出版社会出版长篇小说。第二,网络小说点击率和阅读量大,会给出版社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出版社也会出版的。第三,出版社约稿的长篇小说,签合同后,出版没问题的。第四,作家写的长篇小说不符合以上条件,要想出版,那就自费出版,出多少钱,决定了印刷多少册。目前长篇小说出版就是这种情况,特殊情况例外。
waldtom
中华大地,人才辈出。当然会有人去写长篇小说,从古到今,都是这样。有人在写,也未必去“说”吧。
一些有理想的青老年人,不图金钱和享受,一定会在专心致致地在写着长篇小说——作以对时代的贡献,作以对满腹才华的显示,一一送给他们宝贵的精神食粮。
至于出版界,我认为你的小说写得好,一定有人编辑出版,写的是毒素,就没人去出版了。
时代的节奏虽跳得很快,好的长篇小说一定有人买,一定有人读!
健怡可乐_Jenny
有。我就写了几部
长篇小说。如果说写作,要想有所成就,或能改编影视剧,写长篇小说是必须的。关于出版,一般写的长篇小说,出版社或文化公司,如给作者版税,他们很难出版。因为出版市场很难预料,如亏本他们估计不会出的。作者自主出版可以。还有就是邀约撰写,名家作品,采购作品,有关单位资助出版都是路……
anyi517
现在还有作家写长篇小说吗?长篇小说还有出版社出版吗?这问题我不了解作家写没写,出版不出版,我称不上作家,但是我写了,并且出版了。
我在1980年左右写了痴姑娘大作手稿,寄北京某个出版社,出版社看后退稿让我修改,我又精简改为中篇手稿,寄出版社又退回。婆母收到此稿认为是不好的事,给我藏起来,我认为自已水平有限,现实不允许我坚持写作。直到婆母年老神智不清,我收拾她床铺发现本稿,我细想题材不过时,我并且认为我手稿永远不过不过时。于是我便存找接手稿出版社,在微信中联系到出版社,修改多次才出版了痴姑娘订婚计,印刷了1千本,共花费1万1千元。送小书店卖难销,送熟人、送朋友、送镇村级领导、送电视台,送各省市大图书馆。
我最初目的卖不出就送宣传,希望对现实天价婚姻有好处,因我在婚姻中做出结论。
我认为在生活中学习工作有独到之处,有很多事可写,又写好出版了中篇痴媳妇的多彩中年5百本,共花1万元。按照原办法全捐赠了。
我老伴和女儿知道我花钱出书,都心疼钱,说出书无用,现在很少有人看书,中青年人都在网上和手机上看文章。我说老人愿意看的还看书,我写的书在网上手机上都看不到类似内容。
我写完青年中年的内容,认为童少年和老年还有趣事可写。又写出童少年趣事和痴老太传奇,和出版社编辑商量,以上四本组成长篇为痴女人趣事,编辑同意出版后,长篇小说完成,印刷100本,花12000元钱。这100本按原赠处各赠1本,送了几本,减价卖出约四十本。(最后花钱出书家人知道,我说花了4千元。)卖不了书我不能再花钱出书,只能在今日头条悟空回答问题,和朋友老师们互相学习。
如果有需要出版中篇或者长篇小说的作者或作家,请看以下出版社和编辑。
痴女人趣事全内容已分段发微博,又分几部分发到今日头条短视频,看到的朋友老师很多,也很多点赞的朋友老师。
曼曼慢慢想
第一,现在还有作家写长篇小说吗?
答案一定是有的,就算除开网络上写网络小说的写作者,现实中写现实文学的作家也有很多。除了著名的作家,还有很多业余的作家也在默默地书写着自己的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作为最受欢迎的文学体裁,一直以来,写作者都不断涌现。从网络近年一直盛行的网络超长篇小说,也可以看出,长篇小说仍然是最受欢迎的作品体裁。
加上有电视剧、电影的改编宣传,长篇小说只会更受欢迎。受欢迎的东西自然就会多人去加入。所以写作长篇小说的人一定会源源不断的。
第二,长篇小说还有出版社出版吗?答案也是肯定的,同理,长篇小说作为改编电视剧、电影的基础,出版长篇小说自然也是出版社赚钱的一大利器。所以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是必然的。尤其是,那些网络上鼎鼎大名的网络小说,网络小说出版实体,一定是出版界最热门的一个工作项。这些网络小说有受众,有名气,基本上书还没有印刷出来,读者已经在翘首以待了。
现实类文学才是中国文学的基础,网络小说再热也永远代替不了现实文学。同理,实体书一直是人们阅读的习惯,要一下子改变所有人的习惯,并不现实,总会有一群实体书的忠实读者。
青菜豆腐各有所爱,年轻人喜欢在网络上看长篇小说,但也有很多人喜欢在家里,或者在旅途等掏出一本实体书,看得痴迷。
第四,那么出版社现在会出版什么样的长篇小说呢?我觉得出版社出于利润的考虑,对一些不知名,甚至是业余的长篇小说写作者,基本是抱着放弃的态度的,因为市场不容许他们去做太多的尝试。徐非是特别特别有潜力的新人新作。
这样一来,出版社就会将目光主要集中在有一定名气的作家身上,像莫言这一类已经名声在外的作家,一定是所有出版社死死盯住的香馍馍。
一般比较有出版价值的文学类长篇小说,很多作者都会先投给如《十月》《人民文学》《当代》《收获》这一类的国家级刊物。只要能在这些杂志上发表,那么在出版社出版实体书的问题就不大了。
今年比较有名气的长篇实体文学类小说有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梁晓声的《人世间》、陈彦的《主角》、徐怀中的牵风记、李洱的应物兄、徐则臣的《北上》。
如果真的想了解最近有什么新的文学类实体长篇小说出版,可以多关注一下今日头条的读书栏,上面会不时有实体书出版的消息。
金小Uknowxi
谢谢邀请,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所谓作家,肯定要分几种,擅长写诗的,散文的,小说的。写小说的他不仅仅局限于写短篇和中篇小说,他可以写出长篇小说。所以说不仅有,而且不在少数。长篇小说架构大,人员多,故事情节曲折,起点是十万字以上,高达百万字的都有,比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再说出版,先要看是自费还是出版社主动联系,如果是自费,你写完了直接与出版社联系,出个一千两千册自己决定。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水平还行,作品质量好,可以出版上万册,有底气把她推销出去,可以为自己挣回一桶金。如果你的作品经官方期刊发表,大众喜欢,恭喜你不仅出名了而且意味着你很有钱了。出版社会主动找你,出版10万册100万册都有可能,因为你的作品太好看了。
这样的话,你不花一分钱就可以进入作家富豪榜,并等着下次茅奖什么的砸到你头上[呲牙][呲牙]
akun102
估计现在写长篇小说,没有什么作用,除非你是知名作者,更不用说出版社,现在流行网络文学,好多人都写网络小说,如果写的好就有人找你签约,也不用什么出版社,长篇小说根本没有市场,谁愿意花大量时间去看,出版社也不会出版,现在都是市场经济,以挣钱为目的,挣不到钱,无人愿做,当然你是一名知名作者,那就另当别论。
eliane
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3月,是新中国成立最早、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学专业出版机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除用人民文学出版社之名出版了大量图书外,还先后使用过作家出版社(1953—1958,1960—1969)、艺术出版社(1953—1956)、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1957,1987—1989)、中国戏剧出版社(1954—1979)、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1964-1970)、外国文学出版社(1979—2009)等副牌或分社名义出版过各类文艺图书。200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成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重要成员单位。2009年8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了致力于少儿图书出版的全资子公司天天出版社。201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转制为企业,更名为人民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12月,成为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属公司。
人民文学出版社目前设有当代文学编辑室、现代文学编辑室、古典文学编辑室、外国文学编辑室、青年文学编辑室、文化编辑室、教材出版中心等7个图书编辑室,新文学史料中华文学选刊学语文之友和帅作文等4个报刊编辑部以及《当代》杂志社,并拥有以出版少儿读物为主旨的全资子公司天天出版社。64年来已出版中国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现代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文学作品,优秀古典文学作品,世界各国有代表性作品的中译本以及文学理论、高校文科教材、人文科学著作等各种图书万余种,发行超过10亿册,已形成高品位、高质量、包容古今、囊括中外的文学图书体系,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建国初期,百废俱兴,首任社长兼总编辑冯雪峰同志受命建社,提出了“古今中外,提高为主”的办社方针。他与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家、翻译家和出版家聚集一堂,筚路蓝缕,为开创和发展新中国文学出版事业开始跋涉。为及时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建社伊始,即选拔整理自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的优秀文艺作品,出版了“中国人民文艺丛书”、“文艺建设丛书”、“解放军文艺丛书”等,随后又集中出版各种体裁的优秀作品选拔本144种。与此同时,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巨大的热情推动新文学创作,出版了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暴风骤雨》、《保卫延安》等一批深受读者喜爱的长篇小说,这也是新中国长篇小说之树上结出的第一批硕果。
秋轩
首选项:人民文学出版社。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应物兄就是2018年在这家出版社推出的。不仅如此,这家著名的出版社主办的《当代》(1979年6月创刊)文学双月刊,是一家大型文学期刊,曾经发表过大量轰动文坛的作品(包括长篇小说《芙蓉镇》《活动变人形》《钟鼓楼》《白鹿原》等)。
其次是上海文艺出版社。这是一家名社,出版了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战栗》等。编辑、出版有《故事会》杂志。
第三是百花文艺出版社(天津的名社),郭沫若题写社名。老舍的《四世同堂》、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名作就是这里出版的。还编辑、出版《小说月报》杂志。
第四是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肖复兴的长篇小说《早恋》最早就是它出版的。付秀莹的乡土题材长篇小说《陌上》、格非获得茅盾文学奖(第九届)的长篇小说《江南》三部曲,也是它出版的。编辑、出版有《十月》杂志。
其它的出版社,如作家出版社、花城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也都不错。
angellalife
跳房子的猫
主要作品集或主要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集大厂(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
中篇小说集《城市热风》(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
长篇小说《城市守望》(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
长篇小说《家园笔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短篇小说集《人间笔记》(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短篇小说集《绝唱》(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
杂文随笔集一吐为快(远方出版社2001年)
中篇小说集《天下故事》(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中篇小说集《英雄传说》(台湾知本家出版社2005)
随笔集品读水浒人物(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
长篇小说票儿(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年)
短篇小说集人间笔记2(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
随笔集灯下闲读(地震出版社2013年)
长篇小说曲之杀(江苏文艺出版2010年)
1990年以来部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存目:
山毛榉(中篇)《昆仑》1990年5期
那一阵我活得没滋味(中篇)小说家1991年6期
空槐(中篇)《长城》1993年5期
狗头金(中篇)《荷花淀》1994年1期
《我曾让你傻半天》(中篇)天津文学1994年1期
大忙年(中篇)《北京文学》1994年7期(中篇小说选刊转载)
猴儿的故事(中篇)小说创作1994年12期
山问(中篇)《长城》1995年1期(中篇小说选刊转载)
年底(中篇)中国作家1995年3期
天下大事(中篇)《北京文学》1995年6期(中篇小说选刊转载)
野民岭(中篇)小说林1995年4期(中篇小说选刊转载)
天下无忌(中篇)《珠海》1995年4期
天下荒年(中篇)《北京文学》1995年10期
黑日(中篇)《长城》1995年5期
《高山流水》(中篇)当代作家1995年6期
厕觞(中篇)天津文学1995年11期
大厂(中篇)《人民文学》1996年1期
天下书生(中篇)小说家1996年1期
城市警察(中篇)小说林1996年2期
天下涛涛(中篇)《芙蓉》1996年3期
城市行为(中篇)作品争鸣1996年12期
天下匆匆(中篇)《百花洲》1996年4期
大厂续(中篇)《人民文学》1996年8期
《官司》(中篇)东海1996年10期
车间(中篇)《上海文学》1996年10期
西天路上(中篇)《海峡》1996年5期
警察的故事(中篇)《啄木鸟》1997年3期
危矿(中篇)《春风》1997年3期
天下忧年(中篇)《北京文学》1997年3期
下岗(中篇)《百花洲》1997年4期
长河落日图(中篇)《今古传奇》1997年4期
污染(中篇)《芳草》1997年8期
小厂(中篇)时代文学1997年3期
年初(中篇)中国作家1997年5期
风波(中篇)《作品》1997年11期
阳光里的股东们(中篇)《北京文学》1998年1期
绝士(中篇)《十月》1998年2期
山草谣(中篇)东海1998年4期
年前秧歌(中篇)山花1998年4期
城市剧团(中篇)时代文学1998年3期
大地无垠(中篇)《春风》1998年10期
的爷(中篇)《人民文学》1998年10期
猴事(中篇)小说家1998年4期
《无处告别》(中篇)《长城)1999年2期
逍遥楼(长篇小说)《今古传奇》1999年6期
城市检查官(中篇)《啄木鸟》2000年第1期
《意外》(中篇)上海小说2000年3期
遭遇背景(中篇)《江南》2000年第1期
豪气冲天(中篇)《十月》2000年2期
你千万别往心里去(中篇)上海小说2000年2期
阳光下发生的事情(中篇)上海小说2001年3期
商敌(中篇)青春阅读2001年10期(中篇小说选刊转载)
阳光下的冲突(中篇)2001年3期
不服气你去试一试(中篇)上海小说2001年3期
大雨到来之前(中篇)长江文艺2002年9期
神探白玉堂(长篇小说)小说月报原创版创刊号2002年
城市秧歌(中篇)上海小说2002年1期(作品争鸣转载)
城市迁徙(中篇)《当代》2004年3期(作品争鸣转载)
火车提速(中篇)上海小说2003年6期(小说选刊转载)
血色黄金(长篇小说)《小说月报》2003年2期
旁观者迷(中篇)《啄木鸟》2005期1期
广陵散(长篇小说)十月长篇小说2005年增刊
黑幕重重(长篇小说)《今古传奇》2006年1期
老乐的执迷不悟(中篇)小说月报原创版2006年4期(新华文摘、作家文摘转载)
核磁共振(中篇)《当代》2006年6期(小说选刊转载)
玄武门小说(节选)(长篇)十月长篇小说2007年2期
明天有暴雨(长篇小说)长江文艺长篇小说卷2008年
升国旗奏国歌(中篇)小说月报原创版2008年3期
人物笔记二题(中篇)天津文学2008年9期(小说月报转载)
票儿(长篇小说节选)《小说界》2009年5期
2重要短篇小说:编辑
笔记二题(短篇)东海1990年10期
笔记三题(短篇)河北文学1990年11期
大黑和二黑(短篇)河北文学1992年4期
笔记二题(短篇)东海1992年6期
笔记二题(短篇)《四川文学》1992年10期
笔记二题(短篇)天津文学1992年8期
《绝活》(短篇)河北文学1992年12期
笔记二题(短篇)《春风》1993年7期
三叔的故事(短篇)《百花园》1993年6期
《名流》(短篇)《北京文学》1994年1期(中华文学选刊转载)
绝情(短篇)《春风》1994年1期
笔记二题(短篇)鸭绿江1994年1期
绝赌(短篇)《春风》1994年3期
笔记三题(短篇)天津文学1994年7期(中华文学选刊转载)
名角(短篇)《当代人》1994年6期
笔记二题(短篇)《当代人》1994年10期
猴之事(短篇)广州文艺1994年3期
笔记三题(短篇)《作品》1995年10期
笔记二题(短篇)中国作家1996年3期
赚了三块四角六分钱(短篇)广州文艺1995年4期
绝桥(短篇)《小说界》1995年5期
乔迈下海(短篇)《当代人》1995年6期
笔记二题(短篇)《当代人》1995年10期
绝人(短篇)北方文学1996年1期(小说月报转载)
笔记三题(短篇)《春风》1996年7期
笔记二题(短篇)《飞天》1996年7期
李秀平的故事(短篇)《作家》1996年11期
城市票友(短篇)《当代人》1996年11期(小说月报转载)
岳姑娘的故事(短篇)芒种1996年1期
绝店(短篇)《当代人》1997年2期
大哥的故事(短篇)《长城》1997年3期
短篇二题(短篇)《芙蓉》1997年3期
《犯罪心理学》(短篇)羊城晚报1997年8月
绝桥(短篇)《春风》1998年5期
笔记三题(短篇)当代作家1998年5期
绝伪(短篇)小说家1998年6期
《单刀赴会》(短篇)《当代人》1999年2期(小说月报转载)
笔记五题(短篇)上海小说1999年3期(小说月报转载)
短篇二题(短篇)《红岩》1999年3期
《秦琼卖马》(短篇)《人民文学》1999年10期(新华文摘转载)
高大力的故事(短篇)青春阅读2000年1期
布店(短篇)《章回小说》2000年10期
赌客(短篇)《红岩》2000年5期
李二娘的故事(短篇)广州文艺2000年12期
贺梁红梅(短篇)《作家》2005年5期(小说月报转载)
海口(短篇)《长城》2005年4期(小说月报转载)
万家福超市(短篇)《当代人》2005年9期(小说月报转载)
绝印(短篇)《人民文学》2005年12期(小说月报转载)
《穆桂英挂帅》(短篇)上海小说2006年1期(小说月报转载)
绝品二题(短篇)《长城》2002年5期(小说月报转载)
绝渡(短篇)《长城》2003年3期(小说选刊转载)
老头包子(短篇)青春阅读2005年12期
故事、事故(短篇)《北京文学》
黑子和石头(短篇)小说月报原创版2007年2期
保姆张秀梅(短篇)中国作家2007年5期
和平里10楼(短篇)《作品》
马洪刚的爱情(短篇二则)《作品》2008年4期
孟家母子(短篇)山花2005年6期
老同学三题(短篇)〈长城〉2006年6期(小说月报转载)
暴水桥头(短篇二则)《小说界》2005年5期(中华文学选刊转载)
酒道(短篇)《现代小说》2006年创刊号
张子和(短篇)《北京文学》2006年10期(小说月报转载)
老张(短篇)《当代人》2006年5期(小说月报转载)
天香酱菜(短篇)《作家》2007年1期(小说月报转载)
郭氏姐妹(短篇)芒种2007年8期
一声叹息(短篇)《啄木鸟》2007年5期
苏子玉、龙粥(短篇)《十月》2008年5期
瓷人(短篇)《上海文学》2007年9期
锔人(短篇)《上海文学》2007年12期
《两个女人》(短篇)芒种
紫砚(短篇)《啄木鸟》(小说选刊转载)2009年1期
鱼塘女人(短篇)《啄木鸟》2009年6期(小说月报转载)
拾荒女人(短篇)《啄木鸟》2010年9期
奇人与奇石(短篇)中国作家2010年1期
横路径四
原贴:我国古代有哪些长篇小说
s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