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的长篇小说有哪些
JJ-Liya
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1894.10.28~1988.2.16),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江苏省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叶圣陶的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2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闭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 1917年应聘到吴县角(音lù)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 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2、3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19年参加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并在《新潮》上发表小说和论文。 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我国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隔膜。 1923至1930年,叶圣陶进入商务印书馆,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并 于1927年5月开始主编《小说月报》,同时继续文学创作。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 1928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倪焕之》。 1930年,他转入开明书店。他主办的《中学生》杂志,是三、四十年代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读物,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抗战期间,他内迁四川,先在中学、大学执教,后继续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同时写下了不少散文小说诗词,从不同角度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悲惨生活,歌颂了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坚强不屈的普通群众。在四川他还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支援抗日前线的将士。抗战胜利后,他参加反对国民党政府压制民主、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1946年,叶圣陶回到上海后,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他担任了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还担任了上海市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和中学教育研究会的顾问。他编辑杂志、撰写文章、发表演讲,揭露和抨击当局内战、独裁、卖国的罪行,呼吁文化界教育界同人“要有所爱,有所恨,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广大的人民,为同一目标而斗争”,“汇为巨力致民主”,“转移风气,挽回世运”,开创“为万世开太平”的局面。1949年初,叶圣陶应中共中央的邀请,由上海经香港到达北平,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6月,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7月,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并当选为文联全国委员;9月,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先后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教育部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等职,并当选为全国人大第一届至第四届代表和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重要职务。1962年,叶圣陶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在1979年民进四代大会上,当选为民进中央副主席,1984年9月,出任民进中央代主席。 作为著名的教育家,他为我国 语文教学、科研也发表过很多精辟见解,论著收入《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1894年出生于江苏苏州,1912年毕业于苏州公立草桥中学。他曾先后执教于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中国公学、杭州第一师范学校、北京大学、立达学园、复旦大学和武汉大学等校。叶圣陶曾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编辑文学研究会丛书。“四·一二”事变后,主编《小说月报》。与此同时,叶圣陶还担任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编辑,参与编写或主编《中学生》、中学生文艺、国文八百课以及课外读物《文心》等。1949年初,叶圣陶应中共中央邀请,由上海经香港辗转到达已解放的北平,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并参加新政协筹备会。1949年7月叶圣陶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并当选为文联全国委员。建国后,叶圣陶曾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教育部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叶圣陶曾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以及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他还是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
叶圣陶长期从事文学创作,是我国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解放前,他曾发表许多反映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小说、散文、新诗、童话等。如我国第一个童话集《稻草人》,以及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叶圣陶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70多个春秋,为我国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在工作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写出大量有关教育、教学的专论、专著和书简。他很早就进行教育改革的尝试,提出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提倡引导与启发,主张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习惯”。另外,他对促进汉语语言的规范化、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科学化、系统化工作,见解独到,贡献巨大。
叶圣陶从1923年起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所编辑的大量书籍、杂志和课本,都体现了处处为读者着想的特点。他特别注重教育效果和社会效果,态度诚挚,工作极端认真。他热情地帮助和扶植新作者,许多成名作家的处女作,是经过他的手发表的,并写了不少对新人新作的评价,对他们给予鼓励和推荐。建国后,他先后出版过《叶圣陶文集》、叶圣陶选集、叶圣陶小说集等。
原贴:叶圣陶长篇小说有哪些?
暖暖gyy
80年代的长篇小说,比较重要的如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古华的《芙蓉镇》、王蒙的《活动变人形》、贾平凹的《浮躁》等,在内在气质上都离不开80年代特有的探索和创新意识。《沉重的翅膀》、《活动变人形》写出了青年知识分子的当代生活,开始关注个人在历史环境下的心理体验;《芙蓉镇》、《浮躁》等则更是摆脱了之前的文学作品的死板格式和压抑情感,通过立足于“人道主义”的挖掘,像更深层面的“人性”探寻。可以说,80年代的长篇小说,虽然在纵向的历史维度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在横向的作品维度上,却不及中篇小说深刻,特别是以余华、莫言等为代表的先锋小说试验,成为了80年代和中国文学史上无论如何也不可忽视一点的文学现象,为文学道路的开拓和写作手法的探寻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像韩少功的《爸爸爸》、《火宅》等,在“寻根”的主张下,以先锋性的探索使得文本和小说精神在内省层面上达到了新的高度,而相比之下,他的长篇《马桥词典》,虽然在形势上看似更具探索性,但是仔细探究,其实不过是作者在“寻根”思路上的延伸;张炜的中篇小说秋天的思索、秋天的愤怒等,对生活的复杂和矛盾刻画地如此到位,而他的长篇《古船》和《九月寓言》则陷入了混乱和无法梳清条理的境地。
ljm199
春宴琐谭叶圣陶的第一部白话小说1914
雪朝(与朱自清等人合蓍)(诗)1922
隔膜(小说集)(1922)
《稻草人》(小说,早年童话集)1923
《火灾》(小说集)1923
线下(短篇小说)1925
《倪焕之》(长篇小说)1929
古代英雄的石像(童话)1931
《文心》(教育)1934(与夏丏尊合著)
《未厌居习作》(散文)1935
圣陶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集)1936
叶绍钧选集(文选)1936
略读指导举隅(教育)1946,(与朱自清合著)
儿童文学研究1947
精读指导举隅.(教育)1948
写作杂谈(教育)1951
《荷花》(现已收入三年级下册(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课文)
叶圣陶童话选(童话)1956
《叶圣陶出版文集》(文选)1958
抗争(短篇小说)1959
《夜》1959平常的故事1959
微波1959
箧存集(诗)1960
《潘先生在难中》(短篇小说)1964
《叶圣陶散文》(散文)1983
《我与四川》(散文和诗)1984
《文章讲话》(与夏丏尊合著)(教育)1997
《文话七十二讲》(教育)1999,(与夏丏尊合著)
《藕与莼菜》(短篇小说)1997(现已收入七年级语文第一册课本第八课)、
爬山虎的脚(现已收入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本第六课)
记金华的双龙洞(现已收入六年级下册(苏教版)课文;和四年级下册(人教版)课文)
《苏州园林》(现已收入人教版初二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第十三课及苏教版初二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第二十一课,有删改)
叶圣陶曾在以下报纸、杂志作过编辑、主笔或主编:
礼拜六 上海时事新报上海民国日报 文学周报 公理日报 国文月刊 苏州评论 妇女杂志 《小说月报》 《中学生》 开明少年 中国作家 人民教育 《中国语文》 《诗》 光明 国文杂志 中学生战时半月刊《儿童文学》 多收了三五斗
叶圣陶童话代表作:
《稻草人》《旅行家》小白船古代英雄的石像《一粒种子》玫瑰和金鱼月亮姑娘的亲事《含羞草》快乐的人芳儿的梦等等。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4089.htm#9
原贴:叶圣陶长篇小说有哪些?
逆时针
80年代的长篇小说,比较重要的如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古华的《芙蓉镇》、王蒙的《活动变人形》、贾平凹的《浮躁》等,在内在气质上都离不开80年代特有的探索和创新意识。《沉重的翅膀》、《活动变人形》写出了青年知识分子的当代生活,开始关注个人在历史环境下的心理体验;《芙蓉镇》、《浮躁》等则更是摆脱了之前的文学作品的死板格式和压抑情感,通过立足于“人道主义”的挖掘,像更深层面的“人性”探寻。可以说,80年代的长篇小说,虽然在纵向的历史维度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在横向的作品维度上,却不及中篇小说深刻,特别是以余华、莫言等为代表的先锋小说试验,成为了80年代和中国文学史上无论如何也不可忽视一点的文学现象,为文学道路的开拓和写作手法的探寻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像韩少功的《爸爸爸》、《火宅》等,在“寻根”的主张下,以先锋性的探索使得文本和小说精神在内省层面上达到了新的高度,而相比之下,他的长篇《马桥词典》,虽然在形势上看似更具探索性,但是仔细探究,其实不过是作者在“寻根”思路上的延伸;张炜的中篇小说秋天的思索、秋天的愤怒等,对生活的复杂和矛盾刻画地如此到位,而他的长篇《古船》和《九月寓言》则陷入了混乱和无法梳清条理的境地
原贴:八十年代长篇小说有哪些?
fiona_la
专情总裁的双面情人(大结局)文 / barbarapan
为了拿出十万元救爸爸,她找好朋友帮忙,结果居然被出卖!
一夜间,她是丢了自己,也丢了工作。
甚至还不知道那个可恶男人的身份!
她极其不甘心地硬闯进韩氏集团的会议室。
只是那个穿黑色西装的酷帅男人,看她的眼神怎么怪怪的!
像是见过她一样,可是她好像根本不可能认识他吧?
她坚信,像他这样高傲到无人敢侵犯的男人,
绝对不可能是她这样的小人物能够碰到的!
她却不知,
她偏偏就是他昨晚的美丽猎物……
法老的宠妃I(完)+续文 / 悠世传说的秘宝,荷鲁斯之眼,掀起一场惊天动地的对决。
被更正的历史,被遗忘的回忆。
他依旧是高高在上的光明之子,她却成了旁人所弃、血统下贱的女祭司。
七大谜团正在一一展开。
来,看吧,
究竟是时间摧毁爱情
还是爱情可以蔑视千年?
法老的宠妃续-荷鲁斯之眼,盛大开演。
妃常穿越:逃妃难再逑(全本)文 / 雪芽她,一朝穿越,成了大玥王朝丞相的长女,本是内定的代嫁皇后,却被亲妹妹夺去后位,自己还被皇上赐给了藩王北安侯——那个传说中残忍的王!
通缉令:惹上首席总裁(全本)文 / 拓拔瑞瑞【本书为2009年第二届华语言情大赛季军作品】
一夜未果,大胆的女人居然偷偷离开,甚至烙下挑衅的“战书”。
秦晋阳看着这刺目的红唇印记,眼中寒光迸现。
他发誓,搜遍整个台湾,也要将这个逃跑的女人找出来!
第二天,台湾各大报纸大幅度版块同时刊登头条通缉令。鬼眼新娘(1、2)文 / qingniaosky
我,蓝若惜。
我的名字是奶奶给取的。奶奶说,我这丫头阴气太重,总能把鬼魂招来。若是那个真心疼惜我的人出现,我这一生都会很幸福。所以我的名字是——若惜。
九岁以后到十五岁以前,我一直住在乡下的奶奶家,因为爸爸妈妈不喜欢我,或者说,是害怕我。因为——我是个怪孩子。生命怎么可以这样文 / yumeishou这是笔者一年前的文字,看在他是“八O”后的作者所为,它隶属于年轻!轻浮的文笔表现出的稚嫩,它又那么地不屑!特别是它的思想和创作思路,让作者本人都认为出一种冲击,兴许他只是自己无能创作的一种体现!不管怎样,经过斟酌再三,它应该有一种表现的本能!此文属于意识流作品的一部分,写得是一位农家少年情绪低落时的意外发现,在国人看来的龌龊,从而表现的从一个无性时代到最原始的性朦胧,也是从一个青年到一个男人的蜕变。从学习到生活,他在奋斗着,甚至在此期间的顽强抵抗中的那种无助、盲然、心理奇形的变异,让他自己也不知如何是好。是命、是运,让一个涉世未深的人怎样理解!其中也渗杂着初始的感情,兴许就是在那一次次的对视中,表现的就是暗恋。一切就那么简单,这是生活给人的提示,也是笔者对生活的一种认知!它来源于生活,叫人又不可想得以为生活。社会太复杂,它是复杂中的特殊部分吧,确实存在的那点。可能就是存在的那点,才是引发了生活的燎燎大火,这是笔者的期待!
幸福黑白法则
从象牙塔到围城的毕婚族
微笑深爱
女孩,请你微笑,然后深爱 《闻香识女人》
香水给爱情带来安宁或是激情,沉醉…… 未合法恋人
她是正牌乖乖女,却要装扮成老气婆婆。红袖添香小说网看到的,几部类似的小说,都很好看哦看你喜欢不
原贴:有哪些好看的长篇小说?
淡淡的紫色
明清代的长篇小说四大名著分别是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三国演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所著。讲述了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到西晋初年的故事。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水浒传》是明初施耐庵所著,讲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西游记》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
《红楼梦》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
四部巨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难分高低的,都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
louveed
主要作品集或主要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集大厂(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
中篇小说集《城市热风》(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
长篇小说《城市守望》(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
长篇小说《家园笔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短篇小说集《人间笔记》(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短篇小说集《绝唱》(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
杂文随笔集一吐为快(远方出版社2001年)
中篇小说集《天下故事》(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中篇小说集《英雄传说》(台湾知本家出版社2005)
随笔集品读水浒人物(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
长篇小说票儿(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年)
短篇小说集人间笔记2(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
随笔集灯下闲读(地震出版社2013年)
长篇小说曲之杀(江苏文艺出版2010年)
1990年以来部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存目:
山毛榉(中篇)《昆仑》1990年5期
那一阵我活得没滋味(中篇)小说家1991年6期
空槐(中篇)《长城》1993年5期
狗头金(中篇)《荷花淀》1994年1期
《我曾让你傻半天》(中篇)天津文学1994年1期
大忙年(中篇)《北京文学》1994年7期(中篇小说选刊转载)
猴儿的故事(中篇)小说创作1994年12期
山问(中篇)《长城》1995年1期(中篇小说选刊转载)
年底(中篇)中国作家1995年3期
天下大事(中篇)《北京文学》1995年6期(中篇小说选刊转载)
野民岭(中篇)小说林1995年4期(中篇小说选刊转载)
天下无忌(中篇)《珠海》1995年4期
天下荒年(中篇)《北京文学》1995年10期
黑日(中篇)《长城》1995年5期
《高山流水》(中篇)当代作家1995年6期
厕觞(中篇)天津文学1995年11期
大厂(中篇)《人民文学》1996年1期
天下书生(中篇)小说家1996年1期
城市警察(中篇)小说林1996年2期
天下涛涛(中篇)《芙蓉》1996年3期
城市行为(中篇)作品争鸣1996年12期
天下匆匆(中篇)《百花洲》1996年4期
大厂续(中篇)《人民文学》1996年8期
《官司》(中篇)东海1996年10期
车间(中篇)《上海文学》1996年10期
西天路上(中篇)《海峡》1996年5期
警察的故事(中篇)《啄木鸟》1997年3期
危矿(中篇)《春风》1997年3期
天下忧年(中篇)《北京文学》1997年3期
下岗(中篇)《百花洲》1997年4期
长河落日图(中篇)《今古传奇》1997年4期
污染(中篇)《芳草》1997年8期
小厂(中篇)时代文学1997年3期
年初(中篇)中国作家1997年5期
风波(中篇)《作品》1997年11期
阳光里的股东们(中篇)《北京文学》1998年1期
绝士(中篇)《十月》1998年2期
山草谣(中篇)东海1998年4期
年前秧歌(中篇)山花1998年4期
城市剧团(中篇)时代文学1998年3期
大地无垠(中篇)《春风》1998年10期
的爷(中篇)《人民文学》1998年10期
猴事(中篇)小说家1998年4期
《无处告别》(中篇)《长城)1999年2期
逍遥楼(长篇小说)《今古传奇》1999年6期
城市检查官(中篇)《啄木鸟》2000年第1期
《意外》(中篇)上海小说2000年3期
遭遇背景(中篇)《江南》2000年第1期
豪气冲天(中篇)《十月》2000年2期
你千万别往心里去(中篇)上海小说2000年2期
阳光下发生的事情(中篇)上海小说2001年3期
商敌(中篇)青春阅读2001年10期(中篇小说选刊转载)
阳光下的冲突(中篇)2001年3期
不服气你去试一试(中篇)上海小说2001年3期
大雨到来之前(中篇)长江文艺2002年9期
神探白玉堂(长篇小说)小说月报原创版创刊号2002年
城市秧歌(中篇)上海小说2002年1期(作品争鸣转载)
城市迁徙(中篇)《当代》2004年3期(作品争鸣转载)
火车提速(中篇)上海小说2003年6期(小说选刊转载)
血色黄金(长篇小说)《小说月报》2003年2期
旁观者迷(中篇)《啄木鸟》2005期1期
广陵散(长篇小说)十月长篇小说2005年增刊
黑幕重重(长篇小说)《今古传奇》2006年1期
老乐的执迷不悟(中篇)小说月报原创版2006年4期(新华文摘、作家文摘转载)
核磁共振(中篇)《当代》2006年6期(小说选刊转载)
玄武门小说(节选)(长篇)十月长篇小说2007年2期
明天有暴雨(长篇小说)长江文艺长篇小说卷2008年
升国旗奏国歌(中篇)小说月报原创版2008年3期
人物笔记二题(中篇)天津文学2008年9期(小说月报转载)
票儿(长篇小说节选)《小说界》2009年5期
2重要短篇小说:编辑
笔记二题(短篇)东海1990年10期
笔记三题(短篇)河北文学1990年11期
大黑和二黑(短篇)河北文学1992年4期
笔记二题(短篇)东海1992年6期
笔记二题(短篇)《四川文学》1992年10期
笔记二题(短篇)天津文学1992年8期
《绝活》(短篇)河北文学1992年12期
笔记二题(短篇)《春风》1993年7期
三叔的故事(短篇)《百花园》1993年6期
《名流》(短篇)《北京文学》1994年1期(中华文学选刊转载)
绝情(短篇)《春风》1994年1期
笔记二题(短篇)鸭绿江1994年1期
绝赌(短篇)《春风》1994年3期
笔记三题(短篇)天津文学1994年7期(中华文学选刊转载)
名角(短篇)《当代人》1994年6期
笔记二题(短篇)《当代人》1994年10期
猴之事(短篇)广州文艺1994年3期
笔记三题(短篇)《作品》1995年10期
笔记二题(短篇)中国作家1996年3期
赚了三块四角六分钱(短篇)广州文艺1995年4期
绝桥(短篇)《小说界》1995年5期
乔迈下海(短篇)《当代人》1995年6期
笔记二题(短篇)《当代人》1995年10期
绝人(短篇)北方文学1996年1期(小说月报转载)
笔记三题(短篇)《春风》1996年7期
笔记二题(短篇)《飞天》1996年7期
李秀平的故事(短篇)《作家》1996年11期
城市票友(短篇)《当代人》1996年11期(小说月报转载)
岳姑娘的故事(短篇)芒种1996年1期
绝店(短篇)《当代人》1997年2期
大哥的故事(短篇)《长城》1997年3期
短篇二题(短篇)《芙蓉》1997年3期
《犯罪心理学》(短篇)羊城晚报1997年8月
绝桥(短篇)《春风》1998年5期
笔记三题(短篇)当代作家1998年5期
绝伪(短篇)小说家1998年6期
《单刀赴会》(短篇)《当代人》1999年2期(小说月报转载)
笔记五题(短篇)上海小说1999年3期(小说月报转载)
短篇二题(短篇)《红岩》1999年3期
《秦琼卖马》(短篇)《人民文学》1999年10期(新华文摘转载)
高大力的故事(短篇)青春阅读2000年1期
布店(短篇)《章回小说》2000年10期
赌客(短篇)《红岩》2000年5期
李二娘的故事(短篇)广州文艺2000年12期
贺梁红梅(短篇)《作家》2005年5期(小说月报转载)
海口(短篇)《长城》2005年4期(小说月报转载)
万家福超市(短篇)《当代人》2005年9期(小说月报转载)
绝印(短篇)《人民文学》2005年12期(小说月报转载)
《穆桂英挂帅》(短篇)上海小说2006年1期(小说月报转载)
绝品二题(短篇)《长城》2002年5期(小说月报转载)
绝渡(短篇)《长城》2003年3期(小说选刊转载)
老头包子(短篇)青春阅读2005年12期
故事、事故(短篇)《北京文学》
黑子和石头(短篇)小说月报原创版2007年2期
保姆张秀梅(短篇)中国作家2007年5期
和平里10楼(短篇)《作品》
马洪刚的爱情(短篇二则)《作品》2008年4期
孟家母子(短篇)山花2005年6期
老同学三题(短篇)〈长城〉2006年6期(小说月报转载)
暴水桥头(短篇二则)《小说界》2005年5期(中华文学选刊转载)
酒道(短篇)《现代小说》2006年创刊号
张子和(短篇)《北京文学》2006年10期(小说月报转载)
老张(短篇)《当代人》2006年5期(小说月报转载)
天香酱菜(短篇)《作家》2007年1期(小说月报转载)
郭氏姐妹(短篇)芒种2007年8期
一声叹息(短篇)《啄木鸟》2007年5期
苏子玉、龙粥(短篇)《十月》2008年5期
瓷人(短篇)《上海文学》2007年9期
锔人(短篇)《上海文学》2007年12期
《两个女人》(短篇)芒种
紫砚(短篇)《啄木鸟》(小说选刊转载)2009年1期
鱼塘女人(短篇)《啄木鸟》2009年6期(小说月报转载)
拾荒女人(短篇)《啄木鸟》2010年9期
奇人与奇石(短篇)中国作家2010年1期
❀、王胖胖
原贴:叶圣陶长篇小说有哪些?
小牛快跑ing
为了拿出十万元救爸爸,她找好朋友帮忙,结果居然被出卖!
一夜间,她是丢了自己,也丢了工作。
甚至还不知道那个可恶男人的身份!
她极其不甘心地硬闯进韩氏集团的会议室。
只是那个穿黑色西装的酷帅男人,看她的眼神怎么怪怪的!
像是见过她一样,可是她好像根本不可能认识他吧?
她坚信,像他这样高傲到无人敢侵犯的男人,
绝对不可能是她这样的小人物能够碰到的!
她却不知,
她偏偏就是他昨晚的美丽猎物……
法老的宠妃I(完)+续文 / 悠世传说的秘宝,荷鲁斯之眼,掀起一场惊天动地的对决。
被更正的历史,被遗忘的回忆。
他依旧是高高在上的光明之子,她却成了旁人所弃、血统下贱的女祭司。
七大谜团正在一一展开。 ...展开专情总裁的双面情人(大结局)文 / barbarapan
为了拿出十万元救爸爸,她找好朋友帮忙,结果居然被出卖!
一夜间,她是丢了自己,也丢了工作。
甚至还不知道那个可恶男人的身份!
她极其不甘心地硬闯进韩氏集团的会议室。
只是那个穿黑色西装的酷帅男人,看她的眼神怎么怪怪的!
像是见过她一样,可是她好像根本不可能认识他吧?
她坚信,像他这样高傲到无人敢侵犯的男人,
绝对不可能是她这样的小人物能够碰到的!
她却不知,
她偏偏就是他昨晚的美丽猎物……
法老的宠妃I(完)+续文 / 悠世传说的秘宝,荷鲁斯之眼,掀起一场惊天动地的对决。
被更正的历史,被遗忘的回忆。
他依旧是高高在上的光明之子,她却成了旁人所弃、血统下贱的女祭司。
七大谜团正在一一展开。
来,看吧,
究竟是时间摧毁爱情
还是爱情可以蔑视千年?
法老的宠妃续-荷鲁斯之眼,盛大开演。
妃常穿越:逃妃难再逑(全本)文 / 雪芽她,一朝穿越,成了大玥王朝丞相的长女,本是内定的代嫁皇后,却被亲妹妹夺去后位,自己还被皇上赐给了藩王北安侯——那个传说中残忍的王!
通缉令:惹上首席总裁(全本)文 / 拓拔瑞瑞【本书为2009年第二届华语言情大赛季军作品】
一夜未果,大胆的女人居然偷偷离开,甚至烙下挑衅的“战书”。
秦晋阳看着这刺目的红唇印记,眼中寒光迸现。
他发誓,搜遍整个台湾,也要将这个逃跑的女人找出来!
第二天,台湾各大报纸大幅度版块同时刊登头条通缉令。鬼眼新娘(1、2)文 / qingniaosky
我,蓝若惜。
我的名字是奶奶给取的。奶奶说,我这丫头阴气太重,总能把鬼魂招来。若是那个真心疼惜我的人出现,我这一生都会很幸福。所以我的名字是——若惜。
九岁以后到十五岁以前,我一直住在乡下的奶奶家,因为爸爸妈妈不喜欢我,或者说,是害怕我。因为——我是个怪孩子。生命怎么可以这样文 / yumeishou这是笔者一年前的文字,看在他是“八O”后的作者所为,它隶属于年轻!轻浮的文笔表现出的稚嫩,它又那么地不屑!特别是它的思想和创作思路,让作者本人都认为出一种冲击,兴许他只是自己无能创作的一种体现!不管怎样,经过斟酌再三,它应该有一种表现的本能!此文属于意识流作品的一部分,写得是一位农家少年情绪低落时的意外发现,在国人看来的龌龊,从而表现的从一个无性时代到最原始的性朦胧,也是从一个青年到一个男人的蜕变。从学习到生活,他在奋斗着,甚至在此期间的顽强抵抗中的那种无助、盲然、心理奇形的变异,让他自己也不知如何是好。是命、是运,让一个涉世未深的人怎样理解!其中也渗杂着初始的感情,兴许就是在那一次次的对视中,表现的就是暗恋。一切就那么简单,这是生活给人的提示,也是笔者对生活的一种认知!它来源于生活,叫人又不可想得以为生活。社会太复杂,它是复杂中的特殊部分吧,确实存在的那点。可能就是存在的那点,才是引发了生活的燎燎大火,这是笔者的期待!
幸福黑白法则
从象牙塔到围城的毕婚族
微笑深爱
女孩,请你微笑,然后深爱 《闻香识女人》
香水给爱情带来安宁或是激情,沉醉…… 未合法恋人
她是正牌乖乖女,却要装扮成老气婆婆。红袖添香小说网看到的,几部类似的小说,都很好看哦看你喜欢不收起
原贴:有哪些好看的长篇小说?
王小P
苚芯矀笑
原贴:大仲马的长篇小说有哪些
blingblingbing
原贴:叶圣陶长篇小说有哪些?
乌坚卡作
叶圣陶先生的长篇小说只有一部《倪焕之》。
1923年,叶圣陶先生进入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此后于1928年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连载于教育杂志上。
《倪焕之》艺术地再现了以主人公倪焕之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历史剧烈变动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和生活道路,揭示了当时中国教育界的混乱和社会的黑暗状况,展现了当时广阔的历史背景。
扩展资料:
叶圣陶的创作之路
1919年到1924年,是叶圣陶以“五四”为中心的早期创作阶段。他是继鲁迅之后,新文学运动初期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出版于1922年3月的隔膜,是新文学史上第二个短篇小说集(第一个是郁达夫的《沉沦》)。
他在本时期共写了五十多个短篇,分别收入隔膜、《火灾》、线下三个集子。写了二十八篇童话,1923年印行的《稻草人》,是中国现代第一部童话集,被鲁迅誉为“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
从1925年到二十年代末,叶圣陶的创作取得了全面的丰收。他写了二十个短篇,分别收入小说集《城中》、未厌集和散文小说合集脚步集中。1928年,教育杂志连载长篇小说《倪焕之》,次年单行本问世,引起了文坛的瞩目。还有大量的散文、杂文,其中少部分收入脚步集。
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出版、教育部门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一直到1982年,还以近九十岁的高龄,出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从三十年代开始,叶圣陶主要从事语文教科书的编纂出版工作,文学创作退居次要地位,作品数量显著减少。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原贴:叶圣陶长篇小说有哪些?
於末
原贴:长篇小说的介绍有哪些?
摩天轮懒懒
原贴:有哪些好看的长篇小说?
雯慧萧酾
蒙古人喜欢闹家变,分家产。元朝是选汗制和世袭制并行,皇帝由各个派系的蒙古宗王选出来,如果选出来的皇帝不让其他派系满意,那么就杀掉,换一个。元朝统治不到百年,皇帝换了不少,好几个皇帝脑袋都被砍了。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把全部精力都用来对付权臣和反对派,最后他赢了,但是帝国也完蛋了。
原贴:元朝明君有哪些?
jevn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要看明君的标准是什么,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看,尧、舜、禹是历代公认的明君,此外还有商汤、周文王、周武王也算是明君,此外汉高祖、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等是有作为的皇帝,开创一代盛世,为中国的统一事业和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次如汉文帝、汉景帝、汉光武帝、清康熙帝等也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再其次秦始皇、汉武帝、唐玄宗、明成祖,元太祖等皆是功过相当,有很大争议的皇帝。所以理论上明君是一个泛称,没有统一的标准。而百姓心中对能带来社会发展,能让百姓过好日子的君主就是明君。纵观元朝的历史,元朝没有明君,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只论武功,那元太祖、元睿宗、元太宗都是佼佼者,但若论治理国家,那元朝的君主是在是不敢恭维了,为了稳定攻下的城池,便于继续向前进攻,元兵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方法----屠城。既然没有能力治理,那干脆杀光百姓,为了便于部队的机动性,采取了不要后勤保障直接抢光。所以元兵所到之地几乎是寸草不生,给百姓和社会的发展带来毁灭型的灾难。再元朝的统治区域内,对人民实行歧视、欺压型政策,把人民分为三六九等,实行严酷的剥削和压迫。在元朝统治的近一百年的时期内,社会的各方面发展几乎处于停滞阶段,所以在严酷的压迫下必然带来人民的激烈反抗,短短的一百年就灭亡了。
原贴:元朝明君有哪些?
莫语心殇
元朝的明君简要的说两位。
忽必烈孛儿只斤,在位三十五年,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他建立元朝称帝后,将燕京改为中都,也叫大都,即现在的北京,成为十三世纪和十四世纪世界上最雄伟的城市之一。他推行汉化,重用汉大臣,建立了最为广阔的中原王朝,虽然从中有许多波折,但也算得上是一位明君。
元仁宗孛儿只斤,元朝第四位皇帝。在位九年,推行以儒治国的政策,可谓是推行汉化最成功的一位皇帝,他自小聪明,又熟悉儒家经典,开创了元朝的科举制度,消除了那些遗留下来的许多敞政,将元朝带入了最为安定的局面,也不愧为一代明君!
原贴:元朝明君有哪些?
陈小新
为你列出:
夏朝:禹、启、少康、杼、槐。商朝:汤、仲壬、太甲、沃丁、太戊、河亶甲、祖乙、盘庚、武丁、祖庚。西周: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穆王。
西汉:汉高帝、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东汉:汉光武帝、汉明帝、汉章帝、汉和帝。
蜀汉:汉昭烈帝。魏朝:魏文帝、魏明帝。
东吴:吴大帝。东晋:晋明帝。
前凉:凉文王。
前秦:秦宣昭帝。后秦:秦文桓帝。
西凉:凉武昭王。北燕:燕文成帝。刘宋:宋武帝、宋文帝。南齐:齐武帝。南陈:陈武帝、陈文帝、陈宣帝。西梁:梁明帝。
北魏:魏道武帝、魏明元帝、魏太武帝、魏献文帝、魏孝文帝。北周:周明帝、周武帝。
北齐:齐废帝、齐昭帝。隋朝:隋文帝。
唐朝:唐高祖、唐太宗、周圣神帝、唐玄宗、唐宪宗、唐武宗、唐宣宗。后唐:唐明宗。后周:周太祖、周世宗。前蜀:蜀高祖。
南唐:唐烈祖。辽朝:辽太祖、辽太宗、辽景宗、辽圣宗。
西夏:夏景宗、夏毅宗、夏崇宗、夏仁宗。
金朝:金太祖、金太宗、金世宗、金章宗。
西辽:辽德宗。大理:大理宪宗、大理神宗。
北宋:宋太祖、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
南宋:宋孝宗。元朝:元太祖、元睿宗、元太宗、元宪宗、元世祖、元武宗、元仁宗、元英宗、元明宗。
明朝:明太祖、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代宗、明孝宗、明穆宗。
清朝: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清世宗、清高宗。
以上明君如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明成祖,清康雍乾三帝分别以汉武盛世、开皇之治、贞观之治、永乐盛世、康乾盛世而闻名于世。明君,指英明的君主。出处左传·成公二年:"大夫为政,犹以众克,况明君而善用其众乎?" 唐·骆宾王 宿温城望军营诗:"还应雪汉耻,持此报明君。"
中国历史上的明君可以分四种。1.奠基创业、开国换代的开国雄主(如隋文帝、明太祖)。
2.或继业守成、开创治世或盛世的盛世明君(如汉文帝、汉景帝、唐玄宗)。
3.承天命于宇厦将倾、社稷飘零的衰世,励精图治、中兴家国的中兴之主(如汉昭帝、唐宪宗、明孝宗)。
4.虽没有开创国家和缔造盛世也没有中兴国家,但是却巩固了身后的帝国的待兴之主(如晋明帝)。众说纷纭的“三皇五帝”当为圣君,夏商周开国之王亦为明君。自夏朝以来,可以说历朝历代基本上都有明君,如云的明君,闪耀着历史长河,他们绘画出了中华民族一幅幅绚丽的时空色彩,造就了华夏文明一次次永恒的辉煌。
原贴:元朝明君有哪些?
我爱喝果粒橙
个人认为明朝没有什么明君。
元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大一统王朝,其存在时间仅仅98年,传五氏十一帝。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不断发动侵略对外扩张,所到之处无不是烧杀掠夺。
直到忽必烈统一称帝,开始管理国家事务,即便是统一后的元朝,忽必烈依然远征。
直到元成宗时,停止对外战争,整顿国内政务。而且元朝还有那臭名昭著的“四等人制”。由于元人的残暴与剥削,元朝的整体生产力还不如宋朝。
元朝中期如此频繁的更换皇帝,其实很难评价出明君,况且何为“明君”?即便是有元仁宗这样短期稍微有点作为的皇帝,都比不上战神成吉思汗,开国之君忽必烈。
元朝政治黑暗,民族歧视,皇帝多不理朝政,要不是外出征战,要不就是贪图享乐,十分腐化。
元朝的明君,或许有吧。但是每个人的判断标准不一样。说实话,元朝皇帝或者是什么著名人物没有记得几个,除了大名鼎鼎的成吉思汗,忽必烈外,还有那个丞相耶律楚材,没几个是记得的。除了知道他们扩张国土之外,政治上的作为貌似很少,他们实在是太好战了。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原贴:元朝明君有哪些?
marriedgirl
问活在当下的我们去评判历史上某个朝代谁是明君?这似乎是一个刻薄的伪命题。
因为一无亲历、二无见证,我们所有已知的判断,都是从前人的笔记中窥得,难免掉入史书描述的文字陷阱里。
作为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历经五世十一帝的元朝,每个阶段的主宰,都可厚着脸皮说自己是一代明君,要求写历史的官员,尽力美化自己的政绩和完美一面,以便后世褒扬。
如果非要说元朝那一个是“明君”,作为元朝的建立者,忽必烈勉强算一个。
你可以想象,当一个草原游牧民族,打下一片大好江山,富庶国土时,草原马背上那一套在农耕文明面前显然是行不通了,怎么去统治安抚蠢蠢欲动的反抗?如何平衡两个部族的文化冲突?会让从草原进入城市的当权者们束手无策。
作为新秩序的建立者,忽必烈这厮认识到光靠打打杀杀的暴力镇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统一思想是势在必行。
而这对元朝那帮整天只知道纵马奔驰砍烧杀的武夫们来说,汉地的之乎者也文明礼教几乎就是一种精神枷锁。
当这些鲁莽之夫听到自己的领袖忽必烈要推崇儒术时,反对者甚众。
他们的理由残忍且粗暴,“汉地这种耍嘴皮子、斗心眼的儒家小术,如果有用,怎么挡不住蒙古人的铁骑?实力决定一切,谁不服,就杀到他服为止。”
对这些崇尚暴力又忠心耿耿的跟班,忽必烈认识到,兄弟们打天下可以,治国,还是得靠汉人。此时他身边早已聚集了一大批给他灌输三纲五常,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儒学知识分子。耳濡目染之下,忽必烈越发认同儒学足以弥补蒙古人治国理政的文化缺失,便大力推进以儒治国。因为他坚持行汉法,致使蒙古贵族内部不和,矛盾频出,这是后话。
忽必烈确立以儒治国的核心,相继推行了行省制、财政、经济贸易发展等新政,也催生了一种叫元曲的文学流行。
说忽必烈勉强算一个“明君”的不足在于,这货把人进行了人为的干预划分,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这四种等级差异,视汉人如草芥,随时可生杀予夺,为后来的汉人杀鞑子埋下了恶因。从这一点说,也不能算是明君吧!
原贴:元朝明君有哪些?
伊依一陈娟
元朝的统治历史,大家了解很少。
元朝的统治,有两个重要特征,第一点,元朝的皇帝,总体上都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每一位元朝的皇帝,都致力于推行汉文化,以谋求统治元朝的广大疆域,可以说每位皇帝,前期都是励精图治啊。
但蒙古是从大草原来的游牧民族,再加上西域地区的少数民族,整个元帝国的落后风貌可想而知,许多元朝少数民族高官,蒙古贵族、宗王,对待汉文化,都是极力反对的,最后汉文化推行结果也是很差的。
第二点,元朝的政治斗争异常激烈,一般的皇帝都是三四年就换一次,甚至有的皇帝做了几个月皇帝就挂了。由此可见,元朝的政治斗争有多激烈了。
明白了元朝的这两大特征,我们来看看元朝的明君吧。
首推第一位明君,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开创元朝,灭掉南宋,建立了中国历史疆域最为广大的中原王朝。之后重用汉族大臣,接受汉文化,开始推行蒙古族的汉化之路。这是忽必烈最重要的功绩,万事开头难啊。
但也正是忽必烈接受汉文化,极力改变蒙古族的落后文化,最终导致蒙古帝国四分五裂,蒙古其他三大汗国都抵制忽必烈的做法,在忽必烈一朝,元朝不被蒙古各部尊为正统。
首推第二位明君,元仁宗,推行汉化统治最成功的皇帝。元仁宗,自小熟悉儒家经典。继位之后,广泛翻译儒家经典,将儒家经典著作《资治通鉴》等,当做蒙古子弟、色目人的学习书籍;开创元朝科举制度,录取元朝各地的人才,民族矛盾逐渐缓和;政治上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消除了元成宗、元武宗遗留下的许多弊政。
一时之间,元朝一片欣欣向荣。可以说,元仁宗将元朝带入了最为安定、祥和的局面,可谓一代明君。而他的儿子元英宗,更是青年才俊,如果在南坡政变中没有死去,那么元朝的汉化道路将更加彻底,自然蒙古的政治统治,将会延续更久。
但他给元朝内乱留下了一个重要导火索,没有遵循皇位相传的规矩。此后的元朝内乱,兄弟之间,大都是因此而相互争斗。
汉化最深的元朝皇帝,元文帝。元文帝,从他的谥号,我们就知道,这位蒙古皇帝,是难得蒙古文人。他擅长书法,笔法有唐太宗皇帝的风格;擅长绘画中国画,而且别有意境;流落民间,对民间百姓疾苦的了解,超过以往的君王。
所以,元文帝一继位,就开始大力推行汉文化,企图以文治挽救元朝。如果元文帝,早几年继位,或许元朝的国祚会长一些,但元文帝继位时,元朝帝国已经是多灾多难,文宗也是生不逢时。
元文宗与元明宗争夺帝位,各地宗王也是相互引兵、斗争,中原地区四川、江浙、江西等地战火不断,这就极大的消耗了元朝的内部统治力量;两都之战,元文宗虽然赢了,但蒙古贵族、其他少数民族贵族,都已经人心涣散,与文宗闹得不可开交。
元文帝继位之争,消耗了元朝最后的有生力量,元朝统治开始倒计时。文帝虽有才华,但依然成了元朝大一统局面的、倒数第二位成人皇帝。
原贴:元朝明君有哪些?
小巫po的April
蒙古帝国自铁木真始,元朝自忽必烈始,经历几十个皇帝,称得上“神武”的不少,但要说“英明”,也就以上两位勉强算得上。但因为民族文化的局限性,他们的政绩都很难当得上“明君”这个词。
原贴:元朝明君有哪些?
滑稽小猫
元朝从1271年建立到1368年灭亡,共98年,传了五世十一帝,其中能够称为明君的应该很少。
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可以称为明君,史书上称他“遵世祖通儒术。用汉臣,求言图治”。而且在个人生活方面,他的作风也是很好的。
继位之初他就着手整顿朝政,恢复了中书省,并且将武宗时期的一些祸国殃民的当政人物处死。他还严厉处置各地贪官污吏,严格约束皇族和外戚,裁撤冗员,停用大宝钞。
元仁宗还是一个对汉文化十分喜爱的皇帝,所以他在位期间还推动了大量儒家经典的翻译、出版。他还是一个实用主义者,翻译出版的书籍皆以治国为要。他还推动了科举的恢复,提供了汉人入士的道路,也加速了蒙古族的汉化,至于最终取得多少成绩那就另说了。
他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延祐经理,既核实田土占有,考较田粮。但吏治的腐败使的该项政策脱离了本意,成为了官员敛财的手段,与《天下粮仓》中丈亩清税类似,都是好心办坏事。
原贴:元朝明君有哪些?
沸腾小鱼片
元代在我国历史存在不到一百年,在元成宗的时候被公认为蒙古帝国四大汉国的宗主国。元朝虽然疆域辽阔也是一个大一统的帝国,但人们却对它知之甚少!
(元帝国疆域图)
如果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祖圣祖这样的标准来看的话元朝的确没有一位明君。虽然忽必烈可以称得上一代雄主,但杀戮成性实在不是一个明君。
(蒙古传统服饰)
下面我们就降低标准,来开两位对比历朝历代明君低一个档次但对比其他一些平庸之君稍微好一点的元朝皇帝!,元成宗就不说了虽然是以为守成之君,但手上血债太多。
孛儿只斤·海山,元武宗,元朝第三任皇帝,蒙古帝国第七任大汗。在位不到四年,虽然在位时间断但也干出了一些成绩。
元武宗是一个比较汉化的皇帝,从小就接受儒家教育。同时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虽然元武宗表面上尊崇儒教,但他其实骨子里还是喜欢和蒙古比较近的藏传佛教。因为元武宗大兴土木,喜欢建造宫殿,这和儒家学说多有相向,所以不少儒臣老是上谏批评,导致武宗不怎么重用汉臣。这不到四年的时间,元武宗实施了许多改革。标榜“溥从宽大”,大范围地封官赏赐,在中书省外另立尚书省,兴建元中都,推行理财政策,发行“至大银钞”和“至大通宝,强化海运增课赋税。在位期间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民族矛盾,但由于英年早逝,他的种种改革还没有彻底见效就在死后不久被革除了!元武宗虽然有一颗改革的心,但在改革期间出手太过阔绰,且情绪易怒也成为后人批评元武宗的诟病。
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没错就是上面元武宗的弟弟,因为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对元武宗继位有拥立从龙之功,所以在元武宗时期封他为皇太子,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不过他死后并没有传位给武宗的儿子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即明英宗)。
元仁宗在位期间,减裁冗员,整顿朝政,实行科举制度,推行“以儒治国”政策,复兴元朝。大有中兴元帝国的势焰。元仁宗刚一继位就诛杀了元武宗时期的宠臣,取消尚书省并且停止修建元武宗时期的元中都,停用至大银钞,重要汉族大臣,减裁冗员,整顿朝政,让成宗武宗时期的衰败之势稍有缓和。并且恢复了被废除的科举制,颁布了大元通制法典(于1323年元仁宗死后三年才以颁布之前为至元新格对但不完善相比前者多有弊端)
同时限制贵族特权,缓和民族矛盾,并且把《资治通鉴》,《贞观政要》,《尚书》,《大学衍义》等翻译成蒙古文。元仁宗相对于他哥哥元武宗来说还是一个比较不错的皇帝。
武仁授受之际,无可议者,仁宗初政,首革尚书省敝政,在位九年,仁心仁闻,恭俭慈厚,有汉文帝之风。——元史新编因为元朝实在没有正二八经的明君,我就瘸子里面拔将军。列举这两位比较不错的,让大家了解一下!
原创内容,感谢阅览!如有误笔,烦请斧正!
原贴:元朝明君有哪些?
跳房子的猫
主要作品集或主要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集大厂(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
中篇小说集《城市热风》(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
长篇小说《城市守望》(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
长篇小说《家园笔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短篇小说集《人间笔记》(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短篇小说集《绝唱》(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
杂文随笔集一吐为快(远方出版社2001年)
中篇小说集《天下故事》(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中篇小说集《英雄传说》(台湾知本家出版社2005)
随笔集品读水浒人物(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
长篇小说票儿(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年)
短篇小说集人间笔记2(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
随笔集灯下闲读(地震出版社2013年)
长篇小说曲之杀(江苏文艺出版2010年)
1990年以来部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存目:
山毛榉(中篇)《昆仑》1990年5期
那一阵我活得没滋味(中篇)小说家1991年6期
空槐(中篇)《长城》1993年5期
狗头金(中篇)《荷花淀》1994年1期
《我曾让你傻半天》(中篇)天津文学1994年1期
大忙年(中篇)《北京文学》1994年7期(中篇小说选刊转载)
猴儿的故事(中篇)小说创作1994年12期
山问(中篇)《长城》1995年1期(中篇小说选刊转载)
年底(中篇)中国作家1995年3期
天下大事(中篇)《北京文学》1995年6期(中篇小说选刊转载)
野民岭(中篇)小说林1995年4期(中篇小说选刊转载)
天下无忌(中篇)《珠海》1995年4期
天下荒年(中篇)《北京文学》1995年10期
黑日(中篇)《长城》1995年5期
《高山流水》(中篇)当代作家1995年6期
厕觞(中篇)天津文学1995年11期
大厂(中篇)《人民文学》1996年1期
天下书生(中篇)小说家1996年1期
城市警察(中篇)小说林1996年2期
天下涛涛(中篇)《芙蓉》1996年3期
城市行为(中篇)作品争鸣1996年12期
天下匆匆(中篇)《百花洲》1996年4期
大厂续(中篇)《人民文学》1996年8期
《官司》(中篇)东海1996年10期
车间(中篇)《上海文学》1996年10期
西天路上(中篇)《海峡》1996年5期
警察的故事(中篇)《啄木鸟》1997年3期
危矿(中篇)《春风》1997年3期
天下忧年(中篇)《北京文学》1997年3期
下岗(中篇)《百花洲》1997年4期
长河落日图(中篇)《今古传奇》1997年4期
污染(中篇)《芳草》1997年8期
小厂(中篇)时代文学1997年3期
年初(中篇)中国作家1997年5期
风波(中篇)《作品》1997年11期
阳光里的股东们(中篇)《北京文学》1998年1期
绝士(中篇)《十月》1998年2期
山草谣(中篇)东海1998年4期
年前秧歌(中篇)山花1998年4期
城市剧团(中篇)时代文学1998年3期
大地无垠(中篇)《春风》1998年10期
的爷(中篇)《人民文学》1998年10期
猴事(中篇)小说家1998年4期
《无处告别》(中篇)《长城)1999年2期
逍遥楼(长篇小说)《今古传奇》1999年6期
城市检查官(中篇)《啄木鸟》2000年第1期
《意外》(中篇)上海小说2000年3期
遭遇背景(中篇)《江南》2000年第1期
豪气冲天(中篇)《十月》2000年2期
你千万别往心里去(中篇)上海小说2000年2期
阳光下发生的事情(中篇)上海小说2001年3期
商敌(中篇)青春阅读2001年10期(中篇小说选刊转载)
阳光下的冲突(中篇)2001年3期
不服气你去试一试(中篇)上海小说2001年3期
大雨到来之前(中篇)长江文艺2002年9期
神探白玉堂(长篇小说)小说月报原创版创刊号2002年
城市秧歌(中篇)上海小说2002年1期(作品争鸣转载)
城市迁徙(中篇)《当代》2004年3期(作品争鸣转载)
火车提速(中篇)上海小说2003年6期(小说选刊转载)
血色黄金(长篇小说)《小说月报》2003年2期
旁观者迷(中篇)《啄木鸟》2005期1期
广陵散(长篇小说)十月长篇小说2005年增刊
黑幕重重(长篇小说)《今古传奇》2006年1期
老乐的执迷不悟(中篇)小说月报原创版2006年4期(新华文摘、作家文摘转载)
核磁共振(中篇)《当代》2006年6期(小说选刊转载)
玄武门小说(节选)(长篇)十月长篇小说2007年2期
明天有暴雨(长篇小说)长江文艺长篇小说卷2008年
升国旗奏国歌(中篇)小说月报原创版2008年3期
人物笔记二题(中篇)天津文学2008年9期(小说月报转载)
票儿(长篇小说节选)《小说界》2009年5期
2重要短篇小说:编辑
笔记二题(短篇)东海1990年10期
笔记三题(短篇)河北文学1990年11期
大黑和二黑(短篇)河北文学1992年4期
笔记二题(短篇)东海1992年6期
笔记二题(短篇)《四川文学》1992年10期
笔记二题(短篇)天津文学1992年8期
《绝活》(短篇)河北文学1992年12期
笔记二题(短篇)《春风》1993年7期
三叔的故事(短篇)《百花园》1993年6期
《名流》(短篇)《北京文学》1994年1期(中华文学选刊转载)
绝情(短篇)《春风》1994年1期
笔记二题(短篇)鸭绿江1994年1期
绝赌(短篇)《春风》1994年3期
笔记三题(短篇)天津文学1994年7期(中华文学选刊转载)
名角(短篇)《当代人》1994年6期
笔记二题(短篇)《当代人》1994年10期
猴之事(短篇)广州文艺1994年3期
笔记三题(短篇)《作品》1995年10期
笔记二题(短篇)中国作家1996年3期
赚了三块四角六分钱(短篇)广州文艺1995年4期
绝桥(短篇)《小说界》1995年5期
乔迈下海(短篇)《当代人》1995年6期
笔记二题(短篇)《当代人》1995年10期
绝人(短篇)北方文学1996年1期(小说月报转载)
笔记三题(短篇)《春风》1996年7期
笔记二题(短篇)《飞天》1996年7期
李秀平的故事(短篇)《作家》1996年11期
城市票友(短篇)《当代人》1996年11期(小说月报转载)
岳姑娘的故事(短篇)芒种1996年1期
绝店(短篇)《当代人》1997年2期
大哥的故事(短篇)《长城》1997年3期
短篇二题(短篇)《芙蓉》1997年3期
《犯罪心理学》(短篇)羊城晚报1997年8月
绝桥(短篇)《春风》1998年5期
笔记三题(短篇)当代作家1998年5期
绝伪(短篇)小说家1998年6期
《单刀赴会》(短篇)《当代人》1999年2期(小说月报转载)
笔记五题(短篇)上海小说1999年3期(小说月报转载)
短篇二题(短篇)《红岩》1999年3期
《秦琼卖马》(短篇)《人民文学》1999年10期(新华文摘转载)
高大力的故事(短篇)青春阅读2000年1期
布店(短篇)《章回小说》2000年10期
赌客(短篇)《红岩》2000年5期
李二娘的故事(短篇)广州文艺2000年12期
贺梁红梅(短篇)《作家》2005年5期(小说月报转载)
海口(短篇)《长城》2005年4期(小说月报转载)
万家福超市(短篇)《当代人》2005年9期(小说月报转载)
绝印(短篇)《人民文学》2005年12期(小说月报转载)
《穆桂英挂帅》(短篇)上海小说2006年1期(小说月报转载)
绝品二题(短篇)《长城》2002年5期(小说月报转载)
绝渡(短篇)《长城》2003年3期(小说选刊转载)
老头包子(短篇)青春阅读2005年12期
故事、事故(短篇)《北京文学》
黑子和石头(短篇)小说月报原创版2007年2期
保姆张秀梅(短篇)中国作家2007年5期
和平里10楼(短篇)《作品》
马洪刚的爱情(短篇二则)《作品》2008年4期
孟家母子(短篇)山花2005年6期
老同学三题(短篇)〈长城〉2006年6期(小说月报转载)
暴水桥头(短篇二则)《小说界》2005年5期(中华文学选刊转载)
酒道(短篇)《现代小说》2006年创刊号
张子和(短篇)《北京文学》2006年10期(小说月报转载)
老张(短篇)《当代人》2006年5期(小说月报转载)
天香酱菜(短篇)《作家》2007年1期(小说月报转载)
郭氏姐妹(短篇)芒种2007年8期
一声叹息(短篇)《啄木鸟》2007年5期
苏子玉、龙粥(短篇)《十月》2008年5期
瓷人(短篇)《上海文学》2007年9期
锔人(短篇)《上海文学》2007年12期
《两个女人》(短篇)芒种
紫砚(短篇)《啄木鸟》(小说选刊转载)2009年1期
鱼塘女人(短篇)《啄木鸟》2009年6期(小说月报转载)
拾荒女人(短篇)《啄木鸟》2010年9期
奇人与奇石(短篇)中国作家2010年1期
^ō^傻猪猪^^
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
1·《雪山飞狐》
[内容介绍]: 这部小说於一九五九年发表,十多年来,曾有好几位朋有和许多不相识的读者希望我写个肯定的结尾。仔细想过之后,觉得还是保留原状的好,让读者们多一些想像的馀地。有馀不尽和适当的含蓄,也是一种趣味。在我自己心中,曾想过七八种不同的结局,有时想想各种不同结局,那也是一项享受。胡斐这一刀劈或是不劈,在胡斐是一种抉择,而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凭著自己的个性,凭著各人对人性和这个世界的看法,作出不同的抉 .
2. 《飞狐外传》
[内容介绍]: 飞孤外传写于一九六○、六一年间,原在武侠与历史小说杂志连载,每期刊载八千字。 在报上连载的小说,每段约一千字至一千四百字。《飞狐外传》则是每八千字成一个段落,所以写作的方式略有不同。我每十天写一段,一个通宵写完,一般是半夜十二点钟开始,到第二天早晨七八点钟工作结束。作为一部长篇小说,每八千字成一段落的节奏是绝对不好的。这次所作的修改,主要是将节奏调整得流畅一些,消去其中不必要的
3·《连城诀》
[内容介绍]: 儿童时候,我浙江海宁老家有个长工,名叫和生。他是残废的,是个驼子,然而只驼了右边的一半,形相特别显得古怪。虽说是长工,但并不做什么粗重工作,只是扫地、抹尘,以及接送孩子们上学堂。我哥哥的同学们见到了他就拍手唱歌:“和生和生半爿驼,叫他三声要发怒,再叫三声翻跟斗,翻转来象只瘫淘箩”。“瘫淘箩”是我故乡土话,指破了的淘米竹箩。
4·《侠客行》
[内容介绍]: 由于两个人相貌相似,因而引起种种误用会,这种古老的传奇故事,决不能成为小说的坚实结构。虽然莎士比亚也曾一再使用孪生兄弟、孪生姊妹的题材,但那些作品都不是他最好的戏剧。在‘侠客行’这部小说中,我所想写的,主要是石清夫妇爱怜儿子的感情,所以石破天和石中玉相貌相似,并不是重心之所在。
5·《碧血剑》
[内容介绍]: 《碧血剑》是我的第二部小说,作于一九五六年。《碧血剑》的真正主角其实是袁崇焕,其次是金蛇郎君,两个在书中没有正式出场的人物。袁承志的性格并不鲜明。不过袁崇焕也没有写好,所以在一九七五年五六月间又写了一篇袁崇焕评传作为补充。 《碧血剑》曾作了两次颇大修改,增加了五分之一左右的篇幅。修订的心力,在这部书上付出最多。
6·《书剑恩仇录》
[内容介绍]: 《书剑恩仇录》是我所写的第一部小说。从一九五五年到现在,整整二十年了。我是浙江海宁人。乾隆皇帝的传说,从小就在故乡听到了的。小时候做童子军,曾在海宁乾隆皇帝所造的石塘边露营,半夜里瞧着滚滚怒潮汹涌而来。因此第一部小说写了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那是很自然的。但陈家洛这人物是我的杜撰。香香公主也不是传说中或历史上的香妃。香香公主比香妃美得多了。本书中所附的香妃插图,只是让读者们看到,乾隆有这样的一个嫔
7·《神雕侠侣》
[内容介绍]: “神雕”企图通过杨过这个角色,抒写世间礼法习俗对人心灵和行为的拘束。礼法习俗都是暂时性的,但当其存在之时,却有巨大的社会力量。师生不能结婚的观念,在现代人心目中当然根本不存在,然而在郭靖、杨过时代却是天经地义。然则我们今日认为天经地义的许许多多规矩习俗,数百年后是不是也大有可能被人认为毫无意义呢?
8·《天龙八部》
[内容介绍]: 《天龙八部》于一九六三年开始在明报及新加坡南洋商报同时连载,前后写了四年,中间在离港外游期间,曾请倪匡兄带写了四万多字。倪匡兄代写那一段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和全书并无必要联系,这次改写修正,征得倪匡兄的同意而删去了。所以要请他代写,是为了报上连载不便长期断稿。但出版单行本,没有理由将别人的作品长期据为己有,在这里附带说明,并对倪匡兄当年代笔的盛情表示谢意。
9·《倚天屠龙记》
[内容介绍]: 中国成功的政治领袖,第一个条件是“忍”,包括克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以及对付政敌的残忍。第二个条件是“决断明快”。第三是极强的权力欲。张无忌半个条件也没有。周芷若和赵敏却都有政治才能,因此这两个姑娘虽然美丽,却不可爱。我自己心中,最爱小昭。只可惜不能让她跟张无忌在一起,想起来常常有些惆怅。
10·《射雕英雄传》
[内容介绍]: 《射雕英雄传》作于一九五七年到一九五九年,在香港商报连载。回想十多年前香港商报副刊编辑李沙威兄对这篇小说的爱护和鼓励的殷殷情意,而他今日已不在人世,不能让我将这修订本的第一册书亲手送给他,再想到他那亲切的笑容和微带口吃的谈吐,心头甚感辛酸。射雕中的人物个性单纯,郭靖诚朴厚重、黄蓉机智狡狯,读者容易印象深刻。这是中国传统小说和戏剧的特征,但不免缺乏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大概由于人物性格
11·《笑傲江湖》
[内容介绍]: 《笑傲江湖》在明报连载之时,西贡的中文报、越文报和法文报有二十一家同时连载。南越国会中辩论之时,常有议员指责对方是“岳不群”(伪君子)或“左冷禅”(企图建立霸权者)。
12·《鹿鼎记》
[内容介绍]: 这部小说在报上刊载时,不断有读者写信来问:“《鹿鼎记》是不是别人代写的?”因为他们发觉,这与我过去的作品有很大不同。其实这当然完全是我自己写的。很感谢读者们对我的宠爱和纵容,当他们不喜欢我某一部作品或某一个段落时,就断定:“这是别人代写的。”将好评保留给我自己,将不满推给某一位心目中的“代笔人”。
原贴:金庸的长篇小说有哪些?
横路径四
1、准备期(从远古至先秦两汉):我国最早的叙事文学,如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等,虽然不是小说,但从思想上、题材上、语言艺术的表现方法上为古代小说的发展做了多方面的准备。
2、成熟期(魏晋至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志人小说是中国小说的雏型。但他们仍然没有摆脱依附历史著作的状态,作家也不是有意为小说,形式较简单,只是“粗陈梗概”而已。
唐代古代小说开始成熟,形成独立的文学形式——传奇体小说,作家开始有意为小说。唐传奇是我国文言小说的一座高峰,对后代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转变期(宋元):宋元话本在中国小说史上承前启后,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从文言向白话、从短篇向长篇、由史传体向说唱体的发展和转变。小说创作群体扩大,题材增加,《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经典的长篇小说就是在宋元话本的基础上、经过世代积累由文人加工而成的。
4、繁荣期(明代):明初,古代小说发展处于停滞阶段。明嘉靖、万历年间到明末,小说创作出现了繁荣的局面,代表作是《西游记》、《金瓶梅》和“三言”、“二拍”等白话短篇小说集。神魔小说、人情小说成为小说的主潮。这一时期,小说作家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小说从描写历史、英雄转向描写市井细民;人物塑造由类型化向典型化过渡。长篇小说从线性结构向网状结构发展。作品风格鲜明,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繁荣阶段。
5、高峰期(清初至清中叶):清初,《聊斋志异》异峰突起,成为文言小说的又一座丰碑。接着《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出现,把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推向了高峰,达到前所未有的成就。小说作家把自己的生命熔铸在艺术作品中,从对封建政治黑暗的揭露,转向对封建意识形态的认真反思;人物形象达到高度个性化。出现了反映个性解放思想的新人物,对封建社会的失望,使作家作品带有更浓重的感伤和困惑情绪。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近代小说尚未出现,这一时期兴盛的公案侠义小说和狭邪小说是古代小说的余波,所以也在高峰期介绍。
6、演进期(1895-1911):是近代小说时期,也是古代小说终结演进为近代小说时期。小说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战斗号角,大量繁荣,近代小说从内容上反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倡改良主义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艺术上在继承古代小说传统的同时,逐渐接受西方小说的影响,人物、结构、语言方面都有重大的变化。
原贴:我国古代有哪些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