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

生平

  刘长卿,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因官至随州刺史,亦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祖籍宣城,郡望河间,后迁居洛阳。姚合《极玄集》卷下云刘长卿为“宣城人”;又中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五分述诸郡刘姓云:“考功郎中刘庆约,宣州人;孙长卿,随州刺史。”林宝稍早于姚合,所记一致,足消人疑。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诗集类著录《刘随州集》十卷,并云:“唐随州刺史宣城刘长卿文房撰”,当据林、姚二氏之说。然《新唐书·艺文志》云称刘长卿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唐才子传》袭云:“河间人”,又同卷李季兰条:“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河间大概指其郡望而言。长卿一族,何时迁洛阳,殆不可考。及观刘集,知洛阳故业萦怀于中,感情甚深,断非居日浅短者可比。刘长卿《旧唐书》、《新唐书》都没有传记,关于他的生卒年,一直未有确考。闻一多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09年,傅璇琮认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刘长卿为年轻时在嵩山读书,742-746年(唐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一说755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刘长卿可能才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便爆发安史之乱了。



  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



  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但刘长卿并未到南巴实际任职。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



  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



  784年(兴元元年)和785年(贞元元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期间离开随州。



  刘长卿离开随州后,大约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790(唐贞元六年)前后。

【刘长卿】古诗词大全

送宇文迁明府赴洪州张观察追摄丰城令

送君不复远为心,余亦扁舟湘水阴。路逐山光何处尽, 春随草色向南深。陈蕃待客应悬榻,宓贱之官独抱琴。 倘见主人论谪宦,尔来空有白头吟。

相和歌辞。王昭君

自矜妖艳色,不顾丹青人。那知粉缋能相负, 却使容华翻误身。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人啼不语。 北风雁急浮清秋,万里独见黄河流。纤腰不复汉宫宠, 双蛾长向胡天愁。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 可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

过隐空和尚故居

自从飞锡去,人到沃洲稀。林下期何在,山中春独归。 踏花寻旧径,映竹掩空扉。寥落东峰上,犹堪静者依。

送建州陆使君

汉庭初拜建安侯,天子临轩寄所忧。 从此向南无限路,双旌已去水悠悠。

洛阳主簿叔知和驿承恩赴选伏辞一首

仲父王佐材,屈身仇香位。一从理京剧,万事皆容易。 则知无不可,通变有馀地。器宇溟渤宽,文锋镆铘利。 憧憧洛阳道,日夕皇华使。二载出江亭,一心奉王事。 功成良可录,道在知无愧。天府留香名,铨闱就明试。 赋诗皆旧友,攀辙多新吏。彩服辞高堂,青袍拥征骑。 此行季春月,时物正鲜...

见故人李均所借古镜恨其未获归府斯人已亡怆然有作

故人留镜无归处,今日怀君试暂窥。岁久岂堪尘自入, 夜长应待月相随。空怜琼树曾临匣,犹见菱花独映池。 所恨平生还不早,如今始挂陇头枝。

狱中闻收东京有赦

传闻阙下降丝纶,为报关东灭虏尘。壮志已怜成白首, 馀生犹待发青春。风霜何事偏伤物,天地无情亦爱人。 持法不须张密网,恩波自解惜枯鳞。

送姨子弟往南郊

一展慰久阔,寸心仍未伸。别时两童稚,及此俱成人。 那堪适会面,遽已悲分首。客路向楚云,河桥对衰柳。 送君匹马别河桥,汝南山郭寒萧条。今我单车复西上, 郎去灞陵转惆怅。何处共伤离别心,明月亭亭两乡望。

游四窗

四明山绝奇,自古说登陆。苍崖倚天立,覆石如覆屋。 玲珑开户牖,落落明四目。箕星分南野,有斗挂檐北。 日月居东西,朝昏互出没。我来游其间,寄傲巾半幅。 白云本无心,悠然伴幽独。对此脱尘鞅,顿忘荣与辱。 长笑天地宽,仙风吹佩玉。

琴曲歌辞。湘妃

帝子不可见,秋风来暮思。婵娟湘江月,千载空蛾眉。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